哈工大与中国建筑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49:46
跨越世纪的辉煌
——----哈工大与中国建筑业
作者:胡朝斌

过去的都是历史。建筑,就像是一位阅经沧桑的老人,向世人释读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示着人类文明的辉煌历程;建筑,又像是凝固的音乐、无声的画卷,饱含着建筑大师的聪慧才能,闪耀着建筑科技教育者的峥嵘华彩。
穿过时空隧道,走过20世纪的80年,进入新的世纪。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所有着87年办学历史的我国著名高等学府,建校伊始,就为中国的建筑科技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家的不断兴盛,哈工大的建筑科技教育也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势,在全国近150所建筑类院校和设有建筑类学科专业的普通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建筑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出高水平成果的主要基地,为中国现代建筑史不断增添着浓艳的色彩,书写着辉煌的篇章。
87年前,哈工大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54年前,哈工大为新中国建筑科技教育确立了三大基础专业,学习、传播苏联先进办学经验,开创了土木建筑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
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
哈工大土木建筑系,是1920年学校创建时最早开设的2个科系之一,最初学制为4年。1924年,22名毕业生获得学校颁发的交通工程师证书,走向社会。这是哈工大的第一届毕业生,也是中国高校土建类专业最早的一届毕业生。此后,土木系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1926年,土木系已经拥有土地测量、建筑、桥梁、钢筋混凝土、铁路设备维修及车站划分、铁路勘测及设计和建筑、给水排水等7个教研室,并分设出道路交通、城市建设、结构工程等3个专业,学制也由4年改为5年。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城乡建筑环境保护部教育局统计资料,哈工大的土木建筑系,是我国在土建类科技教育领域创建最早的一个科系,其教研室的建制和专业的设置,在国内也是最早的。
土木系各专业的五年制教学计划,是依据当时旧俄同类性质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学计划制订的,从一开始就比较正规。其大体安排是:一、二年级学习基础课,三、四年级学习专业课,五年级做毕业设计。其课程设置的特点是:基础课课时较多,专业课面较广,课程设计、实验课、生产实习较多。其考试制度是:1学年缺课时数超过30%者,不准参加考试;在学校指定时间内不通过教学计划规定的考查科目者,不准参加考试;每学年2次考试成绩平均3门不及格者留级,2门不及格者准予补考,补考仍不及格者留级;考试方法一般采用口试。其毕业设计的要求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建筑、水利工程、道桥、铁路4个设计,才允许参加学校考试委员会组织的答辩,答辩合格后才准予毕业,发给工程师证书。
土木系的这种比较正规的教学计划和注重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严格的考试制度和对毕业设计的严格要求,基本上是通材教育的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适应性和实践能力强。由此可见,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校风,从建校之初就已经显现出来。

1920年哈工大土木系教学楼
一、土木系的早期毕业生
哈工大土木建筑系在旧中国大约培养出840余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遍布东北各地,在关内、台湾和香港也有分布。国外大多在前苏联及澳大利亚、日本、朝鲜和美国。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建筑业和建筑科技教育领域享有声望的专家、学者,也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或领导人。如1924年首届毕业生王守先,他是当时获得交通工程师称号的8名中国学生之一,哈尔滨极乐寺的主楼建筑、钟楼及藏经室,就是他留下的杰作;1930年毕业的王竹亭,曾任北方交通大学教授、副校长;1936年毕业的张先祖,曾任北京地铁筹建技术处处长,在北京地铁的建设和以后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937年毕业的任震英,是我国城市规划建筑领域中第一位获得全国建筑大师称号的建筑学家,曾任兰州市副市长、国家建设部专家顾问;1938年毕业的钟毅,曾任国家计委副主任,邓恩诚曾任冶金部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教授级总工程师;上世纪40年代毕业的李光耀,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曾任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院长、总工程师和哈尔滨市规划局局长,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防洪纪念塔及新中国早期的一批建筑如哈尔滨的工人文化宫、友谊宫等,都是由他主持设计完成的;40年代毕业生中的外籍人,如曹金松、朴英彬等,曾分别担任过朝鲜平壤金策大学和平壤建筑大学的校长,等等。
旧中国哈工大土木系的毕业生,先期大都服务于中东铁路。在中东铁路沿线及东北各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包括如今仍能承受重负的哈尔滨著名的霁虹桥以及一些尚存的车站建筑、铁路办公建筑、铁路员工住宅建筑和学校建筑等,都浸透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2003年,受黑龙江省建设厅委托,哈工大建筑学院对原中东铁路沿线遗存的历史建筑进行了一次比较详细的调查,发现有保护、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建筑270余座。这些建筑对研究建筑艺术、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业,都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据调查,在这些建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哈工大土木系早期毕业生设计、参与设计或组织施工建设的。
到了后期,由于战争形势的影响,土木系的毕业生有很大一部分开始向关内、港、台流动,外籍毕业生大都回国或流向其他国家。国外比较集中的是在日本,如在日本的“哈工大同窗会”,其中土木系的毕业生就占了相当数量。此外,在美国旧金山的“哈工大校友联合会”和在澳大利亚悉尼的“哈工大毕业生工程师联合会”中,也有为数不少的土木系毕业生。我国改革开放后,这些在旧中国哈工大土木系毕业、已经成为各自国家建筑领域著名学者、专家的外籍人或外籍华人,都积极与母校建立联系,其中许多人成为与母校土木建筑学科专业建立合作交流关系、推进相互发展的友好使者。
旧中国哈工大土木系培养的这些毕业生,对我国建筑科技教育和建筑业的发展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们既是我国现代建筑业起步、发展的实践者,又是我国现代建筑科技教育的承传者。他们同自己的母校哈工大一样,为中国现代建筑史书写了辉煌的一页。他们是哈工大的骄傲,是哈工大土木系的骄傲。如今,这些在旧中国哈工大土木系走出的毕业生虽然大多已经作古,但他们在上世纪几十年中,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业和建筑科技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却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二、土木系的三大支柱专业
被称为中国土木建筑科学与工程三大基础专业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给水排水专业,上世纪50年代初诞生在哈工大土木建筑系。据迄今可查资料,这3个专业在我国高校同类专业中是建立最早的。
1950年10月,中长铁路把哈工大正式移交给新中国,中央政府确定哈工大的办学方针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国家建设培养高质量工程师,为全国理工院校培养师资。根据中央政府的决定,从1951年到1957年,相继有5批苏联专家到哈工大工作。这期间先后到土木系工作的苏联专家共有12位。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土木系重新调整了专业。到1952年秋,土木系的专业明确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给水排水专业和水利工程专业。1953年水利工程专业调整到大连工学院后,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合并到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至此,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给水排水专业,就成为哈工大土木系学科专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专业,成为中国土木建筑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以后发展的久盛不衰的三大基础专业。
土木系三大支柱专业确立后,参照苏联高校同类性质专业,制订了以培养土木工程师为目标的五年制各专业教学计划。同时,开始逐步调整、改组和建设原有教研室、实验室,并组建了一批新的教研室和实验室。其中新建的工程结构、采暖通风、给水排水3个实验室,是与三大支柱专业相匹配的、在全国同类实验室中建立最早的3个实验室。这些依据苏联的教育模式,根据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建设起来的教研室、实验室,设置较为合理,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其设备配备在当时也比较先进,对土木系组织和实施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和三大支柱专业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全国高校土建类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学习苏联经验与土木系的快速发展
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有明显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的性。在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急需大量国家建设人才的形势下,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根据新中国建设的具体需要设置专业、明确教材、确立培养目标、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及建立一整套的教育管理体系,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土木系作为全国高校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样板校哈工大的一个系,同学校各系一样,在上世纪50年代担负起了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为新中国建设培养急需人才和高技术人才,为全国设有土建类专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发展提供经验、培养师资的重任。

苏联专家指导土木系学生设计
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过程中,土木系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苏联的教育思想理念和具体做法,不断总结交流学习中的问题,从理论上加深对教学、科技、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探讨,并在工作中努力实施积极改进。据统计,这一时期土木系共提出了57篇有关教学、教育及科技研究方面的报告;进行了40余项科技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2篇;翻译出版了15种苏联的教科书和一些专家的讲义;同时还开办了研究生班、兄弟院校教师进修班、专科班、夜大班,并成立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科技小组和土建设计院。
这一时期土木系翻译出版的苏联教科书和专家讲义对形成土木系三大支柱专业的教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推动和加快了全国高校同类专业的教材建设。如土木系教师干光喻等翻译的《材料力学》,在当时全国理工科院校土建类专业中,几乎没有不用这本教材的。有关专家认为,土木系当年翻译的这些教材,对今天我国土建类专业教材的建设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一时期土木系进行的科技研究主要是为了急国家所需,解决当时我国工程建设中的一些难题。如“新型铁塔试验方法和螺栓联结的研究”,解决了东北地区20万伏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的设计问题,这一研究对我国新型铁塔的设计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再如“有关竹材问题的研究”、“关于竹筋混凝土的研究”、“关于钢材的地质系数的研究”、“以变形法解刚架之简捷方法”等等,对解决当时我国建筑材料短缺以及工程技术落后等问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苏联专家在评价这些研究成果时认为:联系生产实际紧密,具有一定的科学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实用价值。
20世纪50年代土木系的研究和设计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师生共同来做。这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土木系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胜任工作、做出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当时土木系组织的对我国3个国防机场和鞍钢矿区的测量,对哈工大土木楼、机械楼、学生宿舍的设计等,都有研究生和五年级的本科生参加。尤其是在机械楼的设计中,他们在国内首次把苏联最新钢筋混凝土加固砖石结构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比旧有的设计理论节约钢材10%~20%。

1958年邓小平等中央领导视察土建设计院
在与教师共同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土木系的学生还组织了有教师指导的科研和设计小组。这一时期土木系参加科研、设计小组的学生有235人。在1956年学校召开的学生科学报告会上,土木系的学生科技和设计小组有9项成果获奖。这些成果展出后,引起了校内外的关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后期,土木系的教师和学生还成立了土建设计院和规划研究室。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设计院就在北京、太原、长春、佳木斯、哈尔滨等地承担了80余个建筑设计项目,其中包括参与北京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历史博物馆以及民族饭店等工程的设计。与此同时,土木系的部分教师、学生,在邓林翰和朱聘儒的主持下,设计完成了17 800平方米的哈工大新建主楼工程。1958年,邓小平等中央领导视察哈工大。在土建设计院,邓小平等领导认真询问了项目的承担情况,详细观看了每件设计模型,鼓励师生们要拿大项目,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中央首长的鼓励,极大地鼓舞了土木系的师生,为土木系在新形势下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办好以三大支柱专业为主的土木系,发展和提高新中国高等建筑科技教育,关键在于教师队伍。20世纪50年代,土木系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培养建设了一支自己的、有足够数量和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1950年,土木系只有15名教师,且均为苏侨,年龄也偏大。1951年后,学校抓住哈工大学习苏联经验样板在全国产生的影响,通过高教部,在全国相继聘请和吸引了一批名师到土木系工作。其中到土木系担任领导的有清华大学的夏震环教授、燕京大学的李德滋教授和早些时候从清华大学调入、土木系的第一位中国教师陈雨波教授。此外,还有从德国留学回国的制冷专家徐邦裕教授,从苏联留学回国的道桥专家蔡乃森教授,我国第一代留美学者、当时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学家哈雄文教授等。与此同时,土木系还招收了一批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并在本系遴选了一批进修教师和毕业研究生留系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土木系又相继派出了十几名年轻教师到苏联进修或读研究生。经过几年的培养建设,到1958年,土木系的师资状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5名苏侨教师大多已退休,余者也不再担任教学工作,一支有较高水平、相当数量,而且能吃苦、能打硬仗,具有爱国敬业、求真务实、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精神,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组成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这支队伍不仅在当时,而且在20世纪中国建筑业和建筑科技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后四十几年里,一直发挥着砥柱作用,其中许多著名的专家、教授和一些已经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顶级大师,时至今日仍在为我国的建筑业和建筑科技教育的发展建设呕心沥血,不知疲倦地拼搏着、奉献着。
20世纪50年代,是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形成的时期,856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教师,撑起了新中国哈工大的一片天,开创了哈工大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也开创了土木系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据有关史料记载,1950年,土木系学生数为146人,毕业生39人,专业2个,教研室3个,实验室2个,教师15人(均为苏侨);到1958年,全系学生数已达到1 442人,毕业生达到171人,专业发展到6个,教研室和实验室各发展到11个,教师达到142人(全为中国教师)。从1951年到1958年,土木系共培养出毕业研究生101名,本科毕业生497名,专科毕业生70名,进修教师49名。这一时期土木系培养出的毕业生和进修教师,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俄文水平高,且刻苦钻研、作风朴实,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是20世纪50年代后至今一直活跃在中国建筑领域的一批最具实力的骨干,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已是我国建筑业和建筑科技教育界著名的专家、教授或领导者。如王光远院士、李圭白院士、沈世钊院士、陈肇元院士、汤鸿霄院士、李猷嘉院士、钟善桐教授、王宝贞教授、梅季魁教授、郭骏教授、张自杰教授、杜鹏久教授,还有担任过我国建筑院校主要领导的张之凡教授、胡松林教授、吴满山教授以及著名建筑大师陈浩荣教授、为宝钢建设立下大功的王铁梦教授,等等。这些人分布在我国建筑业的各个领域,他们同母校一起,挑起了中国建筑业和中国高等建筑科技教育的大梁,他们培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他们的研究成果把中国的建筑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又一个高峰,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浇铸的一座座雄伟多姿的建筑,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竖起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碑。
20世纪最后的41年,是哈工大土木系独立建设发展的41年。到20世纪末,它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有较大规模、很高层次、实力强、质量好,在中国建筑领域有很高声誉,在国际同类院校或学科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建筑大学——
中国著名的建筑类大学
哈工大为中国创建了最早的土木建筑系,确立了最早的土建三大基础专业,也为中国著名的建筑类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哈工大土木系在经过第一个黄金期的发展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较好的办学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扩建起来的哈尔滨建筑大学(时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起点高,实力强,办学经验丰富,而且有良好的传统,有一种难得的拼搏精神。这是哈建大之所以在外部条件成熟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哈建大在独立发展的41年中,一直以国家的需要为己任,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发展壮大自己,始终以自己的实力、优势和贡献,推动着中国建筑业和建筑科技教育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内外大环境的作用下,哈建大自身潜在多年的能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进而迅速把学校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和高度,使学校在短短的十几年内脱颖而出,并以本身的特色、优势、实力和对社会的贡献而跻身于中国优秀大学之林,成为在我国建筑领域中被公认的、颇具影响的,在国际同类学科专业中有一定声誉的中国建筑类著名的高等学府。

土木系独立建校揭牌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建筑大学揭牌庆典
一、学科建设成就斐然,学术层次位居前列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哈建大成立后,始终把学科专业的建设作为学校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建校41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近20年,学校紧跟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在保持和发展建筑工程、建筑学、市政工程、环境工程、供热通风、建筑管理、道路交通等学科专业优势的同时,不断拓宽专业面,鼓励学科间的交叉与联合,增设配套学科和基础学科,使学校的学科布局不断趋向合理。在此基础上,学校又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重点学科的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并依托已有的学科基础和实验条件,对3个学科群、5个学科点、3个实验室进行重点建设。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和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学科专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学校学术层次和规格的不断提高。
1981年,结构力学学科专业获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王光远教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结构力学、结构工程、市政工程、建筑热能工程、工程机械、建筑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等7个学科专业获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3年,建筑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6年,结构工程、市政工程、建筑热能工程、建筑设计等4个学科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钟善桐、沈世钊、李圭白、王宝贞、郭骏、梅季魁、刘季等7位教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同时,又有8个学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世纪80年代的部分博士生导师(左起:梅季魁、郭俊、王宝贞、沈士钊、王光远、钟善桐、刘季、关柯)
1987年,学校获准设立结构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是国家建设部系统高校中的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1988年,市政工程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1988年,国家建设部在学校设立建筑经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中心负责对全国建筑行业的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以及政府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教育。同时,中心还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在中国的培训基地,承担着世界银行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任务。
1990年至1995年,学校又相继新增了3个博士点和3个硕士点。
1991年,经批准,学校设立第二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即土木、水利工程流动站。此后,又相继设立了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4年,学校被确定为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导师试点单位。
1994年,王光远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5年,李圭白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友张杰教授回母校工作;1999年,沈世钊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同时还获得了在职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授予权。
1998年,学校的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这2个一级学科的确立,使学校又新增了4个博士点和4个硕士点。
1999年,经国家建设部审核,学校有15个学科被批准为部级重点学科。
从1981年结构力学学科专业获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到1998年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这不到20年的时间里,哈建大的学科专业建设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到20世纪末,学校在学术层次和规格上,已经跻身于国内优秀大学的行列,在建设部系统高校中居于领先地位:在中国工程院土木学部,哈建大有4位院士,列第二位,列第一位的清华大学有5位;在黑龙江省高校,两院院士共有15位,其中哈工大7位,哈建大4位,也居第二位。学校的市政工程学科,是该学科中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校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2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有博士生导师62名,并拥有在职人员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生指导教师自行审定权以及接受外国高级教学、科研人员进修权等,学校还拥有能够覆盖全校土建类各学科专业的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具有的2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的土木工程学科,在全国仅有4个,即同济、清华、浙大和哈建大各占其一。此外,学校还拥有15个部级重点学科和建设部系统唯一的“三总师”及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和知识更新教育中心。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哈建大已经形成了一批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优势学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市政与环境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专业,在国内同类学科专业中处于先进或领先地位。
二、科学研究开拓创新,教师队伍人才辈出
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关键在于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而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又在于有一支很强的且不断提高和发展的教师队伍。哈建大成立后,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承担了大量的国家和地方下达的重要和重大研究课题。正是这些课题的研究工作,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教师,造就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专业建设的骨干队伍。在这支队伍中,不仅有一批在国内外建筑领域中被公认的、享有盛誉的大师,而且有一批年富力强、国内著名的专家、教授和一批崭露头角、成就斐然的青年才俊。哈建大41年的建设和发展,41年对国家的贡献,41年一代一代新秀的成长,都渗透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开创的研究领域,创造的丰硕成果,使中国建筑科学技术的水平发展到了一个空前高度,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一 代 宗 师
王光远院士:他致力于工程力学和结构工程方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几十年,在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他在国际上首创工程软设计理论。他建立的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结构模糊随机优化设计理论、工程大系统全局性优化理论、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模糊随机过程理论等许多创造性成果,在国内外均居领先地位。他创建的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承担了大量的国家重大或重要的研究课题,为年轻教师和研究生的锻炼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难得的机会。

陈雨波教授(左)、吴满山教授在学校发展研究会上

徐邦裕教授指导研究生实验
李圭白院士:他是我国高浊度水处理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他研究和开发的高浊度水透光脉动单因子絮凝自动控制技术、高锰酸钾饮用水除污染技术、流动电流混凝技术等成果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科研工作中,李圭白院士始终站在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同时特别注重科研课题的选择,把科研与国家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他的每项研究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并最终都能形成易于推广应用、对国民经济建设有显著促进作用的新技术。
沈世钊院士:他是我国大跨空间结构领域的开拓者。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沈世钊院士在这一领域关键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尤其在一些前沿课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我国大跨空间结构的研究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其悬索与网壳结构应用关键技术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沈世钊院士在研究中非常注重密切联系工程实践,其成果先后用于亚运会、冬亚会体育馆等工程,其中吉林滑冰馆的大型空间结构被推荐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国际先进结构展览,引起了国内外工程界的重视。
钟善桐教授:他在钢管混凝土方面的研究已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设计方法,并基本形成学派,其整体研究成果居于国际先进水平,许多单体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新型组合结构,很适合我国国情。为研究推广应用这种结构,由钟善桐教授牵头,先后组建了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和国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在他的努力下,钢管混凝土结构已在世界上广泛应用,尤其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公路桥拱、工业厂房等工程中。
王宝贞教授:他在国际上首先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了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和生态塘,其技术与理论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率先研究并提出了饮用水源除污染的新理论与新工艺,开发了放射性废水和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的新技术,其成果均应用于实际工程。王宝贞教授是市政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作为第一任系主任,他为市政与环境工程系的发展建设,尤其是为国家重点学科市政工程学科的发展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李德滋教授在学术会议之余

李圭白教授指导研究生做课题
关柯教授:他是国家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创始人。他率先开辟了建筑管理和房地产专业,最早在我国招收这两个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他是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自创建以来,在全国同类学科中一直位居前列,其成果很多都填补了国内空白,有些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建筑业最大的国家企业中建总公司评价他的成果: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合理组织结构模式,转换经营方式,强化国际竞争力,加速企业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使企业成为技术、资金和管理密集型国际大型知名承包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用价值。
樊承谋教授:他是目前我国木结构领域硕果仅存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在木结构研究方面起步最早、研究造诣最深的带头人之一。多年来,他对木结构的材性、连接、屋架的形式、木结构的防腐防虫及胶合木结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木结构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我国木材奇缺、木结构工程长期停顿的形势下,他一边为木结构的前途奔走呼吁,一边又开辟了纤维混凝土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他的努力下,到20世纪末,我国的木结构科技教育终于复苏。年届80的樊承谋教授又担负起了人才断档近30年的木结构领域的科技教育重任。
李德滋教授:他是哈工大土木系、哈建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土木系的老主任并兼任哈市建工局局长,对土木系几十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均为国家标准或规范所采用,在我国钢结构学术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土木建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雨波教授:是哈工大土木系最早从事钢结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中国教师,曾长期担任系和学校的教学领导工作。1982年,在哈建大发展的关键时刻,他出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在他领导下,全校教职工团结奋斗,为新校区建设和扩大学校规模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学校后来培养层次和学术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陈雨波教授是哈建大建校以来的第一位学者型校领导,他为哈建大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樊承谋(中)教授指导研究生做建材实验
徐邦裕教授:他是我国暖通、空调与制冷行业为数不多的几位第一代著名专家之一。他从1957年开始培养研究生,使哈工大暖通专业成为我国最早自行培养研究生专业。他开创了我国第一个制冷专业,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制冷工程教材,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除尘研究室、第一个人工冰场,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热泵式恒温恒湿空调机组、第一台二次加热能源新型空调机组(比日本专利早10年)、第一台水平流动无菌净化空调机组、第一台房间空调器热卡计算式试验台……这些“第一”使徐邦裕教授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国际制冷学会的专家,使学校的暖通、空调、制冷专业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蔡乃森教授:他是哈建大道桥专业的创始人。他在冰冻地区的石灰土路面、冰冻地区高等级路面结构、沥青路面、修订公路技术标准方面,均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他提出的抗冰层厚度计算方法,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路面结构设计理论,打破了国际上严禁在重冰冻地区使用石灰土的禁区。他采用石灰土作为防治道路翻浆主要手段取得的成果——哈市道外二十道街的基层、哈尔滨国际机场道面的设计,创下了分别使用45年、30年无冻胀的历史记录。
郭骏教授:他是我国供热通风及空调学科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主要指标达到国际标准的低温热水散热器热工性能试验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热箱测试系统。他研制的高温水、高压蒸气试验台为国内首创,其运行精确度超过了国际标准。他创建的测定复杂建筑构件传热系数及能耗对比分析的动、静态热箱群,为我国的建筑节能提供了测取基本数据的重要手段。
在老一代教师中,还有许多知名的专家、教授,如建筑学家哈雄文,地下结构专家高伯阳、张晓漪,钢筋混凝土结构专家曹声远,污水处理专家张自杰,给水工程专家刘馨远,建筑材料专家王世芳,建筑机械专家顾迪民,供热与空调专家杜鹏久,水力学专家屠大燕,材料力学专家干光瑜,结构力学专家郭长城,供热通风专家路煜,等等。他们同上面提到的老专家、老教授一样,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做出了突出的成就,为哈建大的发展建设,为中国建筑科技教育与建筑业的进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
杰 出 英 才
哈建大在41年的建设发展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数以百计。如在水力学领域做出突出成就,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继陈雨波教授后哈建大的第二位学者型校领导何钟怡教授;在多功能、空间氛围创造、建筑造型创新及建筑与结构的有机结合等方面取得开创性成就,对我国体育建筑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梅季魁教授;在结构振动、抗震计算理论与方法、灾害防御对策、结构振动控制理论与技术及建筑结构空间工作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和重要成果的刘季教授;在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研究领域中取得卓越成就的唐岱新教授;在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理论、车辆与路面的相互作用、道路工程经济评估以及高速公路结构设计及材料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王哲人教授;在高层建筑钢结构成套技术方面的研究中做出突出成就的张耀春教授;在国内建立第一个给水管道卫生学实验室和国内唯一的给水管网运行工况模拟实验室,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管网水质的模拟和监控,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赵洪滨教授;以桥梁修改规范项目钢筋混凝土圆行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强度实验研究为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桥梁结构极限状态设计理论旧桥加固、城市立交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的张树仁教授;作品朴实,不追求奢华,不表现自我,注重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和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博览建筑设计师邓林翰教授;还有郭恩章、黄君礼、侯幼彬、盛洪飞、陈洪仁、郭大智、康乐明、陆亚俊、马最良、孙德兴、张宝生、巴恒静、常怀生、刘志和、郑忱、葛兆明、齐维贵、王用信、郭士元、杜茂安、史春珊、智益春、任玉峰、高浦生、田金信、邴文珊、段长贵、吕炳南、王焕定,等等。这些专家、教授,在学校各学科专业的各个关键岗位上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他们既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勇于挑重担,勇于开拓创新,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不凡的建树,做出了突出成就。是他们,同哈建大的“一代宗师”,把中国建筑业和中国的高等建筑科技教育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青 年 精 英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青年才俊挑起了哈建大的大梁。这批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青年科技精英,从90年代初开始相继被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学校各个主干学科专业的带头人或学术骨干。他们是景瑞、欧进萍、张素梅、韩林海、李惠、吴波、陈昕、赵臣、邹超英、何若全、马军、祁佩时、于水利、崔福义、袁一星、任南琪、王政、葛勇、彭永臻、张伶伶、金广君、梅洪元、陆念力、王要武、张智慧、张守健、李星、武永祥、董重成、张肖宁、裴玉龙、钟阳、黄桥,等等。在这些青年精英中,有3人进入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有1人被批准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有2人获“跨世纪人才基金”,有1人被选为全国科协委员,有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有2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有16人次获霍英东基金和宝钢教育基金,有24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们所开创的研究领域大部分都是前沿性的,他们所承担的研究课题都是“八五”、“九五”、“十五”国家及省部重大或重点攻关项目。如任南琪的生物制氢技术,欧进萍、王要武的建筑工程全寿命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陆念力等人的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制,崔福义等人的城市供水系统留控和自动化技术设备,马军的高效多功能混凝剂制备与净化效能,祁佩时的多元聚合式横向流聚结除油技术与设备,等等。1997年,在建设部召开的一次工作会议上,部领导在谈到队伍建设时说,哈建大在跨世纪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30岁至45岁教师中,拥有一批博士生导师和一些能够担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资助的重大科研项目的主持人,这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评奖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中,以自己的实力屡屡夺魁,在国内外同类学科专业中,引起了同行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硕 果 累 累
哈建大在41年的建设发展中,完成的主要研究项目约有3700余项,其中国家及省部委级重大或重点攻关项目800余项,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国家及地方重要研究项目约1200余项,地方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约1600余项。在完成的这些项目中,已经各级专家委员会鉴定,其成果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有31项,处于国际先进行列的有81项,达到国际水平的有35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有21项,属国内首创的有18项,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有89项,处于国内先进行列的有175项。到1999年,已上报经评审获奖的项目有387项,其中国家级奖92项,省部委级奖211项,其他奖84项。
由于有哈工大土木系的基础,哈建大的科研工作从一开始就站在了高起点上。如建校初期研究的玻璃钢端头,成功地用在了我国第一枚中程导弹东风2号上,此后又用在了远程导弹东风3号、4号上,此项成果获国家计委、经委和科委联合颁发的一等奖;玻璃钢雷达天线反射面的研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地下水曝气接触养化法除锰研究、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等。从建校到我国改革开放,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与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的、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但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在这一时期开展的科研工作在数量上并不是很多。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稳定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学校的科研工作也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阶段,在研究规格、水平、数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仅以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为例:10年间学校共完成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科委、计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8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子项目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3项,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16项,省杰出人才基金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及青年、归国基金项目98项,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96项,地方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1653项,其他项目近200项。此外,还公开出版学术专著百余部,在国内外有关刊物上发表具有影响的学术论文2000余篇。在已经完成的这些项目中,有22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68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101项成果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含国内首创、填补国内空白等成果),有98项成果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其中48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51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在完成这些项目的同时,学校又相继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部委及省市的跨世纪研究项目。
在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哈建大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建筑科技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出高水平成果,解决我国建筑领域关键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的主要基地。1996年和1997年,哈建大作为黑龙江省的唯一获奖单位和国家建设部系统的唯一获奖单位,分别派代表先后参加了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受到了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哈建大在41年的发展建设中,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的办学方针。以教学为主,同时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通过科研和工程实践提高教师水平,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这种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活动的良性循环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促使一批批的人才成长、成熟起来。到2000年,全校在岗教师已达到1226人,比建校初期增长了近10倍。其中教授130人,副教授378人,讲师484人,助教234人。在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教师中,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70%;在130名教授中,45岁以下的教师有46名,占教授总数的35%。至此,哈建大已经形成了由“一代宗师”、“杰出英才”、和“青年精英”组成的一支既能搞教学又能搞科研、层次和结构相对合理而又精干,且不断发展和提高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三、科技成果广泛应用,校办产业健康发展
建校41年,哈建大的科研工作始终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并重,坚持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为国家建设服务、为解决建筑行业关键理论问题、重大实践问题和国计民生相关问题研究方向。因而,哈建大的绝大部分成果都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作用。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抗震结构力学、梯级水库水利计算、含酚废水处理、锰砂除铁、电厂烟囱和蒸气机车除尘以及上文提到的玻璃钢端头、灰土类材料防治道路翻浆等项目成果,都应用到了当时的实际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并因此学校的建筑科研所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70年代研制的晶体管繁用表,经实际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投入批量生产;用于空调的温湿度控制仪表的研制成果,被毛主席纪念堂采用;兴安岭落叶松利用研究成果,为我国开发利用9亿立方米落叶松做出了重要贡献;镜泊湖水电站压力钢管使用寿命研究,为压力钢管使用期的延长提供了可靠依据,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钢材和资金;国内首创沉箱式施工法研究,为我国大型多层地下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所建成的哈市南岗秋林地下商店等工程至今使用情况良好,黑龙江省地下医院工程受到了沈阳军区表彰;依据研究成果设计建成的铁岭、丹东自来水厂,赤峰市给水工程,鞍山市给水管网,牡丹江造纸厂,塘沽海洋指挥部工业厂房及海洋研究院、哈电工学院教学实验楼,与有关单位合作设计完成的新北京图书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工程,均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80年代的磁力分离净化技术,解决了松花江食用水长期不能很好净化的问题;臭氧活性炭净水方法,解决了罐头用水不符合国家标准而影响出口的问题;去雾除湿机的研制,解决了印染及豆类行业生产中的水雾问题;旧桥改造技术,用于国家重点工程丰满大桥拓宽改造;大孔径人工开挖扩底灌注桩技术,用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促进了我国高层建设结构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预决算微机管理辅助系统的开发,为在新形势下的建筑施工管理开创了新路;刨花板在建筑中的应用,解决了企业刨花板长期饱和及滞销的状况和国家钢材、木材紧缺的问题;高压射流给水管道除垢技术,可不停水作业,省时省工,除垢彻底,见效快;高温水汽水两用锅炉,解决了劣质煤的使用问题,经济效益显著……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人民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哈建大的科技成果转化也不断加快,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各领域的研究成果被大量应用于实际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建筑工程领域,一批高科技成果被应用于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工程。如大跨空间结构研究成果和高层钢结构研究成果等,都用在了国内多座大型建筑工程中。海洋结构检测、维护与维修研究成果,应用于海洋工程中,使我国海洋结构检测、维护与安全评定迈上了新的台阶,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复杂环境下海洋平台结构系统的优化理论等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已经用于固定式海洋平台结构的实时安全监测,对海洋平台结构的安全运行与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统一理论成果,用于哈医大一院大型套建工程中,在不影响原建筑使用的情况下,续建10层使建筑面积比原来增加近5倍,使该工程成为当时国际上最大的套建工程……
在工业污水、给水,生活给水和污水处理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工矿企业解决了大量的生产中的问题,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如高浊度水透光脉动单因子絮凝自动控制技术及开发出的生产设备,已被全国一百多家城市水厂、工矿企业水厂所应用,年节省运行费用超千万元。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用于新建的海伦等水厂,出水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用于大庆水厂改造工程,使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的水厂起死回生,节省投资千万元。在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系统和生态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用于大庆乘风庄污水回用处理厂,将污水净化后注入地下用于采油,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防止环境污染做出了重要贡献。饮用水高效除浊与安全氯化消毒技术成果,用于25座水厂的改建和扩建工程和5座新建水厂工程,不仅显著改变了水质,也节省了大量基建和运行费用……
建筑材料科技成果,为工矿企业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如耐寒型自然养护粉煤灰砌墙砖、超轻粉煤灰陶粒等成果的推广,不仅为粉煤灰的废物利用寻求了一种新的途径,减轻了因粉煤灰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又节省了大量土地;高效防冻剂及负温泵逆剂等外加剂研究成果,被用于多项重点工程中,总用量达到600吨……
在建筑机械领域,受国家金矿局委托研制的冻土钻机,投入使用后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哈尔滨量刃厂设计的塔式起重机,已生产出4台样机,经使用效果良好;塔机攻关项目成果,为能源部解决了在生产实际中面临的技术难题……
在桥梁工程、交通工程等方面也有大量的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如预弯组合梁结构和桥梁结构时效分析理论,在国内达到了领先水平。依据这一理论在国内设计建成了6座桥梁,并解决了齐齐哈尔嫩江大桥的局压问题,使该工程节省投资500万元,提前工期70多天……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型套建工程
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建筑物节能研究,其成果实例体现在哈市嵩山小区:单位面积耗标煤量减少16%,锅炉运行效率提高16%,节约能源43.8%。这项研究集中了学校热能工程、建筑工程、材料工程、建筑设计等学科的优势,联合攻关,在结构设计、新型材料应用、供暖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嵩山小区落成后,国家建设部组织全国建筑行业的400多位专家及有关领导召开现场会,推广哈建大的成果,并以此推动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90年代,哈建大大量的研究成果在生产和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建筑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应用单位的高度评价,并有多项成果被国家建设部、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确定为重点推广项目。
上世纪90年代,哈建大同全国高校一样兴办了一些科技产业。在这些产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学校一直遵循有利于教学、科研工作的提高,有利于办学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学校综合实力增强的原则,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技术优势和潜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在发展方向上,学校牢牢把握学科专业特点,以学科优势和专业设置为依托,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发展建筑、市政、暖通、道桥等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及房地产企业,使学校的科技产业成为教学、科研的实践基地。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哈建大的科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为国家做出贡献、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解决了学校发展中资金不足的困难。新区建设10年自筹资金1.47亿元,就是很好的例证。
仅以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例,1958年成立的土建设计院,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长足发展。1985年,土建设计院被批准为国家甲级设计研究院;建筑系作为非独立设计机构,被批准为乙类一级规划设计单位。设计研究院与建筑系及有关各院系密切配合协作,使学校在体育、教育、宾馆、银行、商业、精密厂房、桥梁、图书馆、博物馆、高层及特殊结构等方面的建筑设计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其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并开始向国外市场发展。国外的设计工程如中国驻苏里南大使馆、美国纽约冰雪艺术中心、前苏联海山崴华绥大厦等。到1990年,共完成各类工程设计526项,其中有近百项是国家重点工程、国际工程、大型工程和一类工程。这些成果在1989年国家组织的大陆设计作品首次入台展出中,受到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建筑界同行的高度评价。进入90年代,设计研究院从学校的附属单位变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办企业,到2000年共获得各级奖励53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7项;国家及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9项。从1992年获得独立法人资格到2000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接了大量的设计和规划项目,注册资金增加了50倍,年生产值增加了10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建筑设计研究院。
除建筑设计研究院外,还有总承包公司、长春建材研究所、建筑技术开发公司、工程技术咨询开发公司、水处理设备厂等等十几家公司,这些科技产业在开发、生产及经营过程中,始终紧密结合本学科专业的特点,在20世纪90年代的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这些企业不仅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进了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而且对改变我国建筑市场不能及时应用高校科技成果、舍近求远地浪费资金去寻求技术支持来提高企业能力的状况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建筑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学校声誉日益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哈建大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时期。从1980年到1990年,学校以3次大的校庆活动为突破口,先后与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瑞典、波兰、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捷克、苏联等国学术界的有关专家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并通过相互间的讲学、访问、考察等活动,不断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到1990年,学校已与上述国家在建筑结构、水污染监测、建筑与城市规划、空气调节与热泵、住宅设计等技术领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并与日本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美国依阿华大学、里海大学、肯塔基大学,联邦德国汉诺威大学,苏联莫斯科建工学院、远东工业大学等建立了校际或系际关系,签订了多项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协议。
随着学术交流活动的不断展开,学校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提高。这一时期,学校被推荐主持或被邀请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的次数越来越多。10年中,学校主持召开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结构学术会议9次,水污染控制国际学术会议2次,寒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国际学术会议1次,世界建筑学术讲演会1次,全国结构工程理论学术讲座会1次,全国地下水除铁除锰学术研讨会2次,中国建筑业管理现代化学术研究会2次……在被邀请参加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学校的很多专家都被推荐担任会议的重要职务。如在29个国家800余名代表参加的国际薄壳和空间结构学术会议上,沈世钊教授担任悬索和薄膜结构分会组主席;在国际体育建筑空间结构学术会议上,沈世钊担任中方执行主席;在有30几个国家1000余名代表参加的国际水污染与防治学术会议上,王宝贞教授担任第一分组主席;在全国首次采暖节能技术研讨会上,郭骏教授致闭幕词,等等。这一时期学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大大增进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哈建大的了解,哈建大在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已被公认为居于国内或国际同类研究的主导地位。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老校友参加学术会议之余,聚集在土木楼前“谈古论今”
学校声誉的提高,更加促进了学术活动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年到1999年,学校被邀请到国外讲学的专家有300余人次;主持召开国内外学术会议50余次;被邀请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报告近200人次。通过这些活动,学校的有关专家教授与国内外同行专家进行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接触和交往,使学校在建筑现代化模糊分析设计、寒冷地区建筑、组合结构、饮用水技术、给排水新技术及新产品、建筑节能、建筑设计综合效益、污水处理、现代建筑经济与管理系统化、暖通空调、住宅新技术、薄壳及空间结构、大跨钢结构、高层钢结构、砌体结构、岩土工程、结构损伤、海洋结构、钢混结构、土建基础设施、结构抗震、城市规划、管道卫生、环境工程、木结构技术等方面,与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关系。如由沈世钊教授为中方负责人,中日加3国合作研究的“寒冷地区建筑”项目;由钟善桐教授负责的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研究的“组合结构”项目;由王宝贞教授代表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的互派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到对方进行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的协议;由关柯教授任课题组组长的国家建设部与日本建设省签订的国家合作研究项目“住宅新技术”,等等。
改革开放以后哈建大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同时也增进了学校与国内外同行业、同行专家的友好往来,为我国建筑科学技术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据统计,从1980年到1999年,学校先后选派出千余人次到欧美日进修、讲学、访问、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合作研究;同时,组织、主持国内外学术会议90余次,接待、邀请近3500人次来校访问、讲学、进修、参加学术会议或工作。20年间,学校先后与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麦、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荷兰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或系际合作交流关系,并有10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被学校聘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

外国专家参观科研成果
五、学位教育成效显著,精英培养优势突出
哈建大自成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始终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精英人才的教育上。建校之初,在各方面条件都较差的情况下,学校仍然招收了一批研究生,到文革开始,在校研究生尚有22名。文革前毕业的一些研究生如刘季、李桂青等,到改革开放时都已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的学术骨干或博士生导师。
1978年,高校恢复研究生招生。这一年哈建大在7个学科专业招收2年制和3年制研究生共44名。此后,学校招收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和人数逐年增多,并于1997年开始在香港地区及国外招收研究生或交换培养研究生,同时在国内开始招收工程硕士和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我国实行学位制后,学校在1978年和1979年招收的研究生陆续通过论文答辩。1982年,首批34名毕业生获得学校授予的工学硕士学位;1984年,王光远教授培养的博士生霍达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学校授予的工学博士学位。霍达是我国实行学位制以来黑龙江省也是建设部系统培养出的第一位博士。因此,有关方面非常重视,对授予学位的要求相当严格。主持霍达论文答辩的主任委员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大连工学院院长钱令希教授,副主任委员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土木建筑学科组成员、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胡聿贤教授。答辩委员会认为,霍达的学位论文观点相当新颖,论证比较充分,在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他在读博期间在国际学术刊物《工程优化》上发表的《结构设计两相优化法》论文,受到了我国力学界的高度评价;霍达对本学科专业的掌握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博士学位的要求。
据有关统计资料,从1982年到1999年,哈建大被授予学位的研究生已有1721人,其中获博士学位的842人。学校培养的这些博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很多人在取得学位2年或3年后就被评聘为教授或博士生导师,成为我国建筑领域各学科专业的青年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或院校、科研院所的领导,如欧进萍、任南琪、马军、张素梅、梅洪元、陈树勋、霍达、武爱虎、谭东耀、苗若愚、陈昕、潘友光、王要武、朱业桥、赵臣,等等。学校培养的硕士也具有相当的能力和水平,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如尹军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吉林省十大青年专家之一,并成为吉林建工学院院长;隋军和张金松的硕士学位论文在美国海外华人环境科学协会举办的研究生论文比赛中,先后获得第一名和一等奖,得到海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大连理工大学任教的陆伟,获得了霍英东基金会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还有任苏州城建环保学院院长的何若全教授,任哈建大副校长的张肖宁教授,等等,他们在本学科领域取得的成绩在国内建筑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哈建大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提高,培养出的研究生之所以能够很快担当重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有一支精英化的教师队伍。
培养精英人才,必须有精英化的教师队伍。哈建大担任研究生导师的教师约有300余人,这些教师不仅在本学科专业内有很深的造诣,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和开拓性的研究领域、前沿性的研究课题,而且都有一种为教育和科技事业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都有一种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对科学永不间断的执着追求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这支导师队伍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年龄,学科专业、科研和教学及管理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合理结构,一批批素质好、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富于合作精神的年轻学科带头人相继走进这支队伍,使这支队伍更加有朝气,从而为哈建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有力而可靠的保障。
导师队伍的不断精英化、年轻化,使哈建大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建设部系统始终占有明显的优势。据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资料,哈建大各学科点培养出的硕士、博士,在建设部系统分别占60%、70%。尤其是博士后,在建设部系统独占鳌头,2000年前出站的博士后100%出自哈建大。
哈建大的力学博士后流动站是1987年国家在建设部系统设立的唯一的博士后流动站,到1990年已有3名博士后离站,并承担起国家重要项目研究的主持工作。1991年,学校的博士后流动站发展到2个,接受博士后的学科达到了8个。
1995年,在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办的“全国博士后科研成果及人才、学术交流会”上,哈建大博士后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参加这次交流会的全国高校共有46所。哈建大展出的近30项成果,内容丰富并配有实物和现场演示,引起了参观者的关注。财政部长刘仲黎参观后说,哈建大博士后流动站在这么短时间内能出这样多的成果不简单;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任庄毅、建设部副部长毛如柏等对哈建大展出的成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在现场采访了哈建大有关负责人,并在焦点访谈节目中做了专题报道。
从1987年到1999年,哈建大的4个博士后流动站共接受博士后研究人员112人,出站79人,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28项,出版专著41部,获专利39项,发表论文1200余篇。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研究成果大多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他们的研究项目曾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中国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等基金的资助,并有2人3次获得中国博士后国氏奖,有2人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称号,还有近30人获得了博士后基金的资助。已离站的79名博士后,都已成为本学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或业务骨干,有的已成为博士生导师或重要岗位的领导者。
哈建大在博士后培养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占有的优势和取得的成就,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1995年,哈建大同清华、东南、同济、天津、华南理工等8所高校,首批通过了全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1997年,哈建大又先后通过了国家对各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的评估;1999年,哈建大被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博士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到1999年,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分别达到了12个和22个,研究生的在校人数已达到982人,与本科生之比达到了1:6。哈建大已被公认为是我国建筑业和建筑科技教育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基地。

有关专家及省、部领导参观结构实验中心
六、教学工作屡获好评,培养质量倍受欢迎
教学工作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基于这种认识,哈建大一直把教学工作和培养质量作为学校重中之重的中心任务来抓。建校41年,尤其是1990年以后,学校在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稳中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人才市场以及新的人才观正在逐步建立和形成的新形势下,哈建大立足于本行业,着眼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跟全国高校教改的步伐,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学校原有的老专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造。到1999年底,学校的本科专业稳定在35个,呈现出以工为主,兼有文、理、艺术、管理等多学科状态,形成了文理渗透、工管交叉,与学校规模和层次相匹配的、合理的专业布局。在调整改造专业的同时,学校还多次组织专家,按照建设部结合国际通识要求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各专业进行自评,以评促建,大大提高了各专业的办学水平。因而,在国家组织的历次专业评估中,哈建大均以全优的成绩通过,且排名均在前3名。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最基本的建设。哈建大从1987年开始,从实际出发,实实在在地抓了一些主干课程的建设,并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进入90年代,学校的课程建设从立项到评审、验收全过程已建立起完善的配套体系。其成果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有27门课被评为建设部优秀课程。鉴于哈建大在课程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建设部和黑龙江省多次组织所属院校到哈建大参观课程建设成果,召开课程建设现场会。1995年以后,哈建大的课程建设工作由过去的单门建设发展到用系统观点与系统方法进行整体优化的系列建设,使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同时,学校的实验室建设也不断取得新成就。从1990年到1998年,通过“双基”评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学校有2个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教委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有4个实验室被评为黑龙江省高校优秀实验室;有6个实验室成为建设部重点实验室。世行专家组评价哈建大用世行贷款建设的4个实验室:设备购置准确、布局合理、利用率高。
教材建设是学校历来十分重视的工作。1990年后学校把教材建设作为衡量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公共课程和基础课采用国家统编高质量教材的同时,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点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材。到1999年,由学校教师主编或副主编公开出版的教材有211种,其中有4种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有3种获省部级一等奖,有7种获省部级二等奖,有5种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优秀奖。还有20种获校级优秀教材奖。同时,还有2种教材被列为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材编写计划,有6种被列为建设部“九五”重点教材编写计划,有2种被高教出版社列入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系列教材出版计划。
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进入20世纪90年代,虽然校内外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不少干扰因素,但哈建大仍努力保持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和为人师表的自我约束意识,不断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和争当跨世纪接班人的成材意识,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鼓励奖励措施,从而有力地推进了教风和学风建设,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据统计,1994年以后,有关部门曾组织建设部系统高校和黑龙江省所属高校先后6次到哈建大召开教风和学风建设现场会或经验交流会。
“八五”、“九五”期间,学校还承担了多项全国高等建筑工程教育的研究课题,同时承担了建设部委托的一批面向21世纪教学研究与实践等课题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制订研究工作。1996年,国家教委启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哈建大一次获得了3项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级教育研究课题在建设部直属高校中只有哈建大。1997年,哈建大在建设部组织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中又获得9项课题,并组织立项了18门课程作为教改试点。在这些课题的研究中,有60余篇论文获得不同级别的奖励,其中国家级二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15项,省级二等奖34项,省级青年教师教学奖2项。这些成果奖的获得,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和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学研究向更深广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改革方面,经充分调研、论证、试点,哈建大于1995年秋季学期在部属高校中率先全面推行学分制。学分制的实施,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了条件,也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同时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管理,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快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哈建大实施学分制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建设部的充分肯定,《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获1999年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改的重点和难点。1992年,哈建大以修订教学计划为切入点,对1987年制订的教学计划做了重大的调整。此后又连续5次修订学分制引导性教学计划,并对必修课、限修课、任选课、实践环节的比例做了相应的调整。经过几次调整,不断完善,使各专业的教学内容有了大幅度的更新,内容更加丰富,体系也更加合理。1999年,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方案》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生实践课
教学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更新教学手段。1992年,哈建大在建设部所属高校中首先成立了CAI中心,此后,学校又将计算中心、CAI中心和电教中心合并组建了信息中心,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各院系也先后建起了机房和多媒体教室。到1999年,全校已有40门课程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10余部CAI课程教学软件获得国家和省一级的奖励,各专业毕业设计也都开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手段的更新,不仅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减少了教学时数,提高了师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也为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创造了条件。
20世纪90年代哈建大的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建设部所属高校的前列,在黑龙江省高校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据统计,从1996年至1999年,全国共有50余所高校组织人员到哈建大学习改革经验,其中包括在哈尔滨的所有高校。
对教学改革,也可以说对整个教学工作最权威的评价,应该是人才的培养质量,是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
“哈建大的毕业生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强,且勤奋、刻苦,敢挑重担,勇于开拓、进取。”“来了就能干,工作认真、负责,把任务交给他们放心。”“经过短时间的实际锻炼,就能独挑大梁。”“哈建大的毕业生素质全面,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这是在1985年到1997年哈建大组织的3次毕业生情况调查中,用人单位对哈建大毕业生的一致反映。

学生在施工现场实习
长期以来,哈建大毕业生的绝大部分都分配到建筑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广大毕业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也为后续毕业的校友争取了更多的机会。如中建总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各省会城市的建筑设计院、建筑研究院等这些名声很大的建筑企业,每年都接纳哈建大一大批毕业生,这实际上就是对哈建大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充分肯定。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后,尤其是1997年后,随着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和企业人员的缩减,全国各高校毕业生的分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但哈建大毕业生的一次性分配率仍保持在95%左右,有的专业达到了98%。
据统计,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9年,哈建大共有本科毕业生16505人。其中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毕业生,大多数已经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的佼佼者。
如哈建大校长景瑞、副校长刘志才,建设部管理干部学院院长朱华,南京建工学院院长李建生,建设部副部长齐骥,长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述,吉林省建设厅厅长柳青,辽宁省建设厅厅长王正刚,安徽省建设厅厅长倪虹,青海省建设厅副厅长于丛乐,甘肃省建设厅副厅长阮文易,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济南市常务副市长杨鲁豫,沈阳建工学院院长陈百超,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沈东进、张俊生,北京建工集团副总经理丁传波,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庆平,中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健,等等;还有本文上面提到的一些中青年专家、教授以及一大批建筑设计研究院所的院所长和一大批地市级建筑管理部门的行政、技术领导……这些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地区,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他们扛起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业和中国建筑高等科技教育向世界进军的大旗。他们同他们的老学长们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競競业业,扎实工作,努力进取,不断创新,以自己的实力,为中国建筑业和中国建筑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老学长们不同的是,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革的划时代时期;他们所面对的,是新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事实证明,这些毕业生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他们不仅勇于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而且敢于向科学技术的更高峰挑战。跨过20世纪,进入21世纪,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中国建筑业和中国建筑科技教育事业的更大辉煌,哈建大的毕业生正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正在向着世界建筑科学技术的最高峰攀登。
走过41年独立建设发展的道路,哈工大土木系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建筑类高等学府。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它又与哈工大汇入了一个大家庭,团聚在新哈工大的旗帜下,成为新形势下全国高校强强联合的典范,同时也迎来了它事业上的又一黄金期——
新世纪之初的新辉煌
相同的血脉,一样的传统。本是同根同源的哈工大与哈建大,在各自拼搏、奋斗了41年后,于2000年6月又走到了一起,组成了新的哈工大。41年前的分开,是因为国家的需要;41年后的重组,同样是因为国家的需要。一切服从国家的需要,这是哈工大的传统,也是在哈工大土木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哈建大的传统。哈工大老土木系和哈建大共计80年的发展历史证明,只有和国家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筑科技教育事业才能有广阔的前途,才能在为国家的需要做出贡献的同时,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进而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得到国家更强更有力的支持。新哈工大的组建,使原哈工大和原哈建大这两所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兄弟院校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使原哈建大各学科专业更具实力与国内外一流同类学科专业抗衡,从而更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新哈工大诞生后,在原哈建大优势学科专业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土木工程学院、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建筑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建筑设计研究院。7年来,这些学院借助原哈工大材料、计算机、控制等优势学科,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宽教学、科研领域和服务面,有力地促进了新哈工大建筑类各学科专业整体实力、水平和在国内外学术位次、知名度的提高,使新哈工大建筑科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为21世纪初期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为新哈工大整体实力的壮大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了贡献。
一、学科建设:迅速发展
哈建大与哈工大合并后,原哈建大的土木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道路交通工程、建筑科学与管理等一批实力较强、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各学科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综合实力明显提高,进而为这些学科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2000年7月至2007年7月,在7年的时间里,上述学科在重点建设中,通过不断调整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开拓和发展新的研究方向,使建筑类学科门类更加齐全,覆盖面更宽,设置配套更加合理;在突出特色优势,突出人才优势,突出创新的基础上,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扶助,理、工、管、文结合,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发展的良好的学科建设格局。2000年,结构工程获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结构工程、环境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环境工程获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003年,原国家重点学科市政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重新认定;一级学科建筑科学与管理在全国同类学科评估中再次位列全国第一。2005年,建筑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水资源、环境微生物学获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城市水资源与环境实验室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重点学科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复评。2007年,在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哈工大5个有关建筑类的学科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其中覆盖建筑类二级学科11个;环境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再次被确定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经过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的评估,到目前哈工大建筑类已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3个。此外还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甲级设计研究院2个(含城市规划),省部级重点学科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
7年来,建筑类各学科在加强建设、增强综合实力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特色学科水平,围绕特色学科建设发展相关学科,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使一批强势学科的地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更加突出,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强势学科在建设发展中与重点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仅有强大的人才梯队做支撑,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的研究项目,而且有高目标、高定位的学科发展特色研究方向。如土木工程学院,在现有的6个学科组中,就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26名,此外还有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跨世纪”、“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等。2002年以来,这6个学科组仅承接并已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就有40余项。该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始终瞄准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大跨空间结构、高层建筑钢结构与轻钢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海洋平台结构、结构振动控制与健康监测、岩土与地下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等方面,形成了特色研究方向,其整体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地位。再如目前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的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在现有的47名教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际水科学院终身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和讲座教授3名,还有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及“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十几人次。近5年多来,该院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百余项,在城市水资源、饮用水水质保障、管道卫生学、废水处理能源化与资源化、环境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环境化学、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供热、通风与空调、供燃气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城市污水处理、环境化学与微生物学应用基础2个学科方向处于国际先进地位;高效建筑能量系统、燃气输配与应用、固体废物的处理及资源化、城市集中供热与公共设施数字化4个学科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科是学校建设的核心,也是各院系建设的核心。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哈工大建筑类各院系经过7年的建设,在学科方向上进一步突出了行业特色,已有的学科优势明显加强,同时又发展了一批前沿性、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新的研究方向和国家建筑业急需及具有重大战略需求背景的研究方向;在建设内容上,不仅突出了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方向的建设,形成了一批高水平、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而且进一步加大了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产生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学术论文,从而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创造新的成果,造就新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师资队伍:更加优化
人才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高水平的学科,必须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来支撑和建设。进入新世纪,哈工大建筑类各院系紧紧围绕学科建设这一核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把培养中青年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引进高水平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使各院系的师资队伍状况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学历结构等更加优化。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进一步年轻化。我校建筑类4个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84人,其中,45岁以下年轻教师约占总数的70%,比例较大的如建筑学院年轻教师占本院教师总数的80.42%,老教师比较多的土木工程学院,4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也达到了56%;各院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生导师的年龄比2001年平均下降了5~7岁,尤其是学科、学术带头人,各院基本完成了新老交替,平均年龄在45~55岁左右,56岁以上老教师比2001年平均减少了近10%。

王光远院士

谢礼立院士
教师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经过几年的培养和建设,哈工大建筑类各院系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明显提高。据粗略统计,到目前4个学院教师的博士化率平均达到了57%,比2001年提高了近15%,其中4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博士化率平均达到65%,比较多的如土木工程学院和市政环境工程学院4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博士化率分别达到了76%和80%,其中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现有正高职的博士化率为79.1%,还有16%的正高职正在读博。到目前,4个学院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除已具有博士学位者外,其余基本都在读博,如建筑学院目前就有30名年轻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教师的职务结构更趋于合理。自2000年以来,哈工大建筑类各学科经过调整、优化和自然调整,教师的职务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已基本形成了有利于学科更健康发展、有利于发挥团队整体作用的格局。目前,学校建筑类(含4个学院及建筑管理、建筑机械、建筑材料)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67%。以4个学院为例,各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与本院教师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土木工程学院79%、市政环境工程学院74%、建筑学院54%、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48%。4个学院在现有正高职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国际水科学院终身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7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2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计划的第一二层次人选和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的人选19人次。此外,还有2个团队被列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被列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2个团队,分别是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的“城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和土木工程学院的“结构振动控制与健康监测”创新团队。这两支创新团队不仅结构合理,相对年轻,具有实力雄厚的师资基础,具有高水平的累累硕果和一批具有理论突破、技术创新,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标志性成果,而且其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他们立足于国家的需要,着眼于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发挥整体作用,团结奋斗,相互协作,共同攻关,形成了可贵的团队精神。

李圭白院士

沈士钊院士

张杰院士(冯健摄)

欧进萍院士(李虹摄)
进入新世纪,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我校建筑类各院系积极探索和实践教师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坚持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45岁以下的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大幅度增加。如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在现有的47名教授中,经过近几年培养和引进的45岁以下的教授就有18名、博士生导师9名,此外还有境外兼职博士生导师5名。这些人来自不同的院校,有着不同的师承关系和学科背景,对他们的培养和引进,大大增强了学院的活力,使该院过去比较单一的师资成分得到了有效的改变。

任南琪教授(二排右二)和他的创新团队在一起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校建筑类各院系的师资状况明显改善,教师的整体水平和层次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一支以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强知名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光远、谢礼立、李圭白、沈世钊、张杰,国际水科学院终身院士王宝贞等一流专家学者为核心,以优秀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同类学科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任南琪、马军、李惠等中青年专家学者为代表,以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授、副教授为骨干,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务实创新、高效精干、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已基本形成。
三、科学研究:再创新高
立足建筑业,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注重创新、合作,发挥各学科优势,组织联合攻关,解决国家建筑业科技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已经成为我校建筑科技研究的主要特色。2000年以后,经过强强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我校建筑类一块的科研条件明显改善,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从而为“十五”期间建筑科研工作的更大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更加有力的基础。据统计,2001年以来,我校建筑类已承接国家和地方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1 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等,比“九五”期间明显增多,科研经费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2001年以来我校建筑类一块所承担的研究项目不仅数量多、规格高,而且所完成项目的成果水平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通过鉴定或验收的成果绝大部分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取得这些高水平成果的同时,发表学术论文近5 000篇,被SCI检索250余篇,EI检索近800篇;出版著作20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申请待批发明专利近120项。到目前已获得的各级奖项有: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8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38项。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奖项,如“硝基苯污染水源供水应急研究”等3个项目,获2006年度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校完成的依兰牡丹江钢管混凝土承拱桥病害分析及改造项目   由我校检测加固的佳木斯松花江公路大桥
我校建筑类一块近5年多来取得的研究成果,对解决我国建筑业各领域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和重要的科学理论问题、技术问题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推进我国现代建筑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如生物制氢技术,2001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02年,这项成果作为黑龙江省首家示范工程项目落户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产业化基地,开始产业化运行。再如饮用水质保障及废水处理等技术,我校在松花江水污染防控紧急事件中所发挥的重要技术保证作用,受到了哈尔滨市政府的嘉奖,并入选中国国防科技2005年十大新闻。此外,如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寒冷地区桥面铺装技术、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技术;对推进我国城市建设的法制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建设立法设计成果;具有重大科技效益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研究及应用、结构耗能减振技术、智能结构技术以及建筑管理现代化与国际化、房地产投资与管理、建筑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市政公用业务管理系统、城市数字化标准规范研究等,均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奖励和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创造这些成果的专家教授,如马军等获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王光远、关柯等获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出版基金奖,郑文忠等获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张伶伶入选《世界建筑》之《青年建筑师·中国》系列丛书,沈世钊、范峰等获中国建筑学会全国建筑结构优秀设计和建筑创作佳作最高荣誉奖,沈世钊被推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3个主会场中的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两个设计竞赛评选工作结构方面的国内唯一评委……2002年,王宝贞成为国际水科学院中国首位终身院士;2003年,欧进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李惠受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此外,2002年,我校建筑类学报被列入EI数据库检索刊源;2003年,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大庆研发中心成立;2006年,我国唯一的木结构产品检测中心在我校建立,国家授权我校代表国家履行木结构产品检测职责;2005年,城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落户我校……自2001年以来,我校还有多项建筑科技成果入选国家优秀成果专集;有30余人次获得建筑类各级各类人才奖,如国家杰出贡献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际水协会杰出青年奖、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黑龙江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华夏建筑科学技术奖,等等。
我校近5年多来在建筑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在我国建筑业各领域及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增强了我校在国内外建筑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以来,我校建筑类各学科有近70名新秀和部分老专家先后被推荐、选举或被聘为国内外各有关学术机构、技术主题专家组的负责人,有的还被聘为政府部门的技术指导或技术顾问(不含2000年前已任的职务和2000年前已任职、2000年后无新任职务的专家教授)。有近600人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不含在我校召开的会议),其中有70余人次被邀请担任大会的主持人或分会主持人。此外,2001年以来,由我校组织或承办、在我校召开并由我校主持的建筑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约有30余次,如中国建筑学会木结构学术研讨会、生物制氢国际学术研讨会、建设领域信息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高层建筑与智能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国际学术研讨会、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与管理国际会议、建筑能源与环境国际研讨会、全国高校燃气方向发展研讨会、国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讨会、海峡两岸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等等。

马军教授在实验室
2001年以来我校在国内外建筑界学术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和影响作用的进一步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建筑类各学科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更为迅速。近5年多来,各院系把对外学术交流作为了解国际最新学术动态、交流和吸收新的学术思想、扩大本学科对外学术影响的重要手段,并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状况制订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长期规划。到目前,我校建筑类各院系已与世界上30余个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50余所院校或与建筑有关的科研单位、公司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5年多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频繁交往与合作,促进了这种交流合作关系的实质性发展,增强了我校在国外建筑界的知名度,同时也使我校在国际建筑各个领域结识了更多的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建筑类各学科国际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李惠教授和她的创新团队(冯健摄)
四、培养层次:明显提高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2001年以后,根据学校的总体定位,我校建筑类各院系把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一流院系作为自身总体发展的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和自身历史、现状,确定院系的总体发展规划。几年来,各院系在努力实施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教学条件,深化教学、教育改革,完善教学管理体制,使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培养层次得到了明显提高。
近5年多来,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我校建筑类一块原有的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更加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和实验手段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加强、国际(校际)联合实验室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以及一些新的实践基地的建立,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先进的实验手段,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哈工大二校区图书馆
在教材建设方面,各院系不仅编写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新教材,同时还引进了一批优秀教材,包括一批优秀的外文原版教材,从而保证了各学科专业所用教材均为国内外优秀教材。据统计,近5年多来我校建筑类各院系主编或参编出版的新教材有近120种,其中20余种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并有多种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建筑类学科研究生推荐教材。

生产事件成果:威海体育场
在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的同时,各院系积极深入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进一步推动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近5年多来,各院系在教改中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求创新、保特色的原则,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并对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修订后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强化了公共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技术科学基础课程和外语、计算机应用的教学与训练;将优秀科研凝练出的若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实施科研与教学一元化;重视实践性教学和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修订后的培养方案更加明确了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了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更大的加强。
在深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过程中,各院系普遍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力度,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制订或修订了一系列教学规章制度,并对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水平、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起到了十分积极有效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各院系还创造条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活跃了学习气氛,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建设,我校建筑类各院系的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明显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也取得了一批优秀的成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师。

何钟怡(左)在学校表彰大会上结舌孙和义副校长献花(李贵才摄)   王焕定教授(右)与景瑞副校长在校表彰大会上交谈(李贵才摄)
自2001年以来,各院系有50余项优秀教学成果获得各级奖励,其中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二等奖28项;有2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有9门课程入选黑龙江省精品课程,有21门课程被评为校优秀课程;有4个专业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专业;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科学与管理、环境工程、城市规划、交通工程、道路桥梁等专业,均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评估或复评。此外,还有多项成果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CAI课件奖、优秀教学设计奖。
自2001年以来,各院系获得各级各类奖励和荣誉称号的教师共有近百人次。如于水利等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梅季魁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特别奖,王焕定、韩红军获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奖,盛洪飞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奖,马晓儒获全国力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邹超英等获黑龙江省三育人先进工作者奖,崔福义等获黑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奖,黄桥等获国防科工委所属高校优秀教师奖,曹正罡等获黑龙江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奖,袁一星、孙德兴、武永祥、林建群等被评为校级教学带头人,姚杨、李玉华等获校教学优秀奖,曹慧哲、范峰、杨大伟、王岩等获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奖,等等。2007年,土木工程学院的王焕定教授被授予全国教学名师称号;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的何钟怡教授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此外,还有多名年轻教师入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有近30位教师在2001年以后新组建的全国高校土建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任职。
自2001年以来,各院系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和论文评选中,有400余人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有49人次先后在各类国际大赛中获奖;有188人次先后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此外,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工程硕士岳国君获得了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本科生殷占民获得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以来,我校建筑类各院系参加科技活动的本科生约有2 000余人,撰写科技论文1 400余篇。
在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近5年来我校建筑类各院系的培养层次也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各院系在校生总数约为5 452人。其中本科生约2 950人,比2001年减少一半多;硕士生约1 900人,比2001年增加3倍;博士生约602人,比2001年增加了4倍。以市政环境工程学院为例,近几年来该院每年招收博士生约80人,硕士生约260人,本科生约210人,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大大超过本科生的招生数量。其他院系自2003年调整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后,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也大幅度增加;本科生比较多的建筑学院和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1.3∶1和2.9∶1。此外,各院系研究生中的留学生数量比2001年也都有所增加;博士后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我校建筑类一块共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到2007年在站人数已有87人。从1987年建立第一个站,20年来已有近200人进站,出站博士后100余人。在2005年全国首次博士后流动站评估中,4个流动站有3个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四名,其中力学流动站(原结构力学流动站,2001年与一般力学流动站合并)、环境科学与工程流动站名列全国同类学科第一名,土木工程流动站列全国同类学科第四名;力学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学院欧进萍与市政环境工程学院任南琪、马军,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2003年,日本大学高桥幸彦进入环境科学与工程流动站,成为黑龙江省的首位外籍博士后,到2007年这个流动站已有外国及我国香港地区博士后5人。
招生和就业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由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我校建筑类学生良好且不断上升的培养质量和历届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我校建筑类各院系的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状况一直很好。自2001年以来,各院系本科生的录取分数平均高出本科重点录取线65分到85分,平均录取分数在620分以上;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有的专业如建筑学等一次就业率达100%,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本科生考取硕士生的录取率平均在35%左右。招生、培养、就业的良好运行机制,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备培养体系,使我校培养的高层次、高质量的建筑人才源源不断地走向社会,走向成功。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以来,我校建筑类各院系向国家输送全日制合格毕业生约13 800人,其中本科毕业生约11 230人,硕士毕业生约1 780人,博士毕业生约780余人。此外,还有出站博士后68人,建筑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3 000余人。这些在新世纪之初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为我国建筑业和建筑科技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许多人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新世纪我国建筑业和建筑科技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挑起了重担。
五、建筑设计:成绩卓著
进入新世纪,面对飞速发展的建筑科技挑战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建筑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担负着我校建筑科技产业化重任的建筑设计研究院,依托学校建筑科技教育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持,深入改革,强化管理,科学经营,精心设计、打造人才队伍,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以“建设一流环境,培养一流人才,实现一流管理,创造一流效益”为奋斗目标,恪守服务第一、诚信第一、质量第一的竞争理念,追求创新,追求卓越,追求特色,追求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并以一年上一个台阶的惊人速度和业绩在全国近3 000个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中脱颖而出——
近7年来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的有较大影响的部分精品之作:
北京四季室内滑雪馆。该馆是集滑雪、滑冰、游泳、水族展、冰雕展及各种室内娱乐活动于一体的目前世界最大的冰雪体育建筑。该建筑打破了日本室内滑雪馆保持的世界纪录,是北京新的十大建筑工程之一,曾作为中国唯一的建筑项目参加了中德建交30周年的庆典展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门和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该中心是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将会展与体育功能合二为一的超大型建筑,是集国际大型博览展示、体育比赛、国际会议、经贸洽谈、商品交易、信息交流、电子商务及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高起点、高水准、高品质的世界一流的超大型会展体育中心,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是具有时代性、高技术性、高生态化的新时期的精品之作。
大庆市人民医院。该医院的设计突出了“绿色花园”的主题和“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在国内开创了新型医学模式和现代生活品质要求、创造充满人性的新型医院建筑空间的先例,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国际一流医院建筑”。该医院投入使用后受到一致好评,并引来众多的参观考察者。
太阳岛观光塔。集观光、购物、娱乐和餐饮为一体的太阳岛观光塔,高65米,总建筑面积1 200平方米,其基座架于水面之上,通过水上栈桥与陆地相连,整体造型玲珑剔透,夜景照明更是新颖独特,已成为游人心目中太阳岛风景区的标志性景观建筑,令观光者赞赏不已。
哈市第三中学新校区。在强手林立的全国竞标中,我校设计方案以绝对优势中标。我校的方案在构思上有新的突破,在造型上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使优美的治学环境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创造了独具韵味的校园建筑风格,满足了新世纪国际标准中学的要求,并使之成为哈市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设计成果:北京四季室内滑雪馆
黑龙江省医院。在包括德国尼克建筑设计公司与沈阳市建筑设计院联合体、马建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参加的黑龙江省医院方案设计国际竞标中,我校方案一举中标。这是继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哈工大科学园、东北希望国际学校、哈师大新校区、辽宁警官学院、东北亚科技经贸合作区起步区、哈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昆仑商城、大庆石油大学、大连热带雨林馆、哈市国际汽车城、哈市少年艺术中心、大连世纪经典大厦、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学楼等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各类建筑设计完成后,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近7年来我校完成的影响较大的精品之作还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完成的长沙贺龙体育中心、齐齐哈尔劳动湖地区改造、齐齐哈尔世都广场、哈尔滨市总体城市规划设计、齐齐哈尔文体街、大庆让湖路站前广场、大庆青龙山地区客运西站、大庆国宾馆、唐山规划设计;建筑学院梅季魁教授主持完成的大连理工大学体育馆、惠州体育馆、浙江义乌体育馆,张伶伶教授主持完成的哈尔滨保利文化艺术中心及五星级酒店,金广君教授主持完成的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度假休闲区、哈尔滨动物园园区规划,郭恩章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邯郸市主城区总体城市规划,刘德明教授主持完成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馆,等等。

设计成果: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
上述这些堪称一流的精品设计和规划成果,都是在国内外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以明显突出的优势获得的,它不仅凝聚了我校建筑师们的心血和汗水,更凝聚了现代建筑高科技成果的精华,体现了我校在建筑科技教育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近7年来我校建筑设计及规划设计成果获得的部分奖项: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获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黑龙江省图书馆新馆,获黑龙江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哈工大研究生教学楼,获黑龙江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哈市第九中学教学楼,获黑龙江省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2008年北京奥运会柔道馆,获优秀设计方案奖;邯郸市主城区总体城市规划,获河北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浙江义乌体育馆,获全国竞标一等奖;哈尔滨动物园园区规划,获国际竞标第一名;大庆市人民医院,获全国建筑最高荣誉奖“鲁班奖”;哈尔滨市少年宫、哈尔滨市中央广场,获全国竞标第一名;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学综合楼、哈医大二院医技住院楼、盟科时代住宅小区、远大都市绿洲住宅小区,获黑龙江省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伊春市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哈市道外区中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优秀设计一等奖;乐松购物广场,在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年会上获建筑节能环保设计银牌奖;绥芬河海关业务技术综合楼,获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三等奖;哈市城市建筑风格控制性规划和牡丹江望园居住小区规划,获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优秀设计二等奖和三等奖……
近7年来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获得的荣誉和在全国建筑设计研究机构中的位次:
在2006年全国建设科技工作会议上,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被建设部授予“十五”建筑业技术创新先进企业称号;从2003年到2006年,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连续4年被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授予建筑设计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哈尔滨市规划局授予10个建筑方案为2006年度优秀建筑方案称号,其中有4个是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成果;2006年,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荣获中国十大建筑设计公司称号,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十大建筑设计企业之一……
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从2004年开始参与全国建筑设计市场排名,当年即进入全国总排名前9位,中国东北地区排名第1位,全国公共建筑设计业务排名第2位,国营建筑设计中国十强第8位。在此后的几年里,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全国建筑设计市场的名次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准,在全国高校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我校仅次于同济大学,名列全国高校建筑设计研究院第2位。
全国建筑设计市场排名,由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顶级设计机构的专家参与排名认定,通过对各单位的人力资源、市场份额、创新设计能力和持续发展前景等多项指标的综合分析,最终按照不同类别排定名次。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从事勘察设计业务的设计单位约有4万多家,其中具有甲级资质的近3 000家。在如此庞大的建筑设计市场竞争中,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能够脱颖而出,充分说明了我校在建筑设计研究方面的实力和优势。
成立于1958年的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经过近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尤其是经过近7年来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智能工程设计及设计咨询甲级资质、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才与技术高度集中、业务遍及中国大部分地区、具有自身发展优势的特色和品牌,在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复杂建筑、文化建筑、居住建筑、医疗建筑、体育建筑、冰雪建筑等设计研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内外建筑市场颇具影响的知名设计研究企业。
与建筑设计研究院同为我校建筑领域高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基地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近年来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依托于建筑学院,近几年经过整改和进一步的建设,在激烈的建筑规划市场竞争中,以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优质的设计水平连连获胜,已经成为全国建筑规划设计市场中的一支突起之军。
结  束  语
87年过去了。87年,记载了中国现代建筑业的发展、进步,也记载了哈工大建筑科技教育事业的辉煌和为国家建筑业的发展进步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过去的都是历史。历史只能说明过去,过去的辉煌代表不了现在,也代表不了将来。然而,历史是实实在在的。哈工大建筑科技教育在87年的历史进程中走过的道路、经历的世事、创造的业绩、凝聚的力量、铸造的精神、形成的传统、积累的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它曾经的曲折与奋斗、进步与发展,会告诉后人如何面对现实,如何面对困难与成就,如何去争取更大的辉煌。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为它做出过努力和贡献的人们,人们更不会忘记过去的历史。以史鉴今,发扬成绩,弘扬传统,团结奋斗,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创造超越历史的辉煌,是后来者神圣的职责与使命。
87年过去了。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成就的今天的哈工大建筑科技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中国建筑事业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高科技研究的主要基地,对我国建筑业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提高人民的现代生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的时期、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竞争、新的机遇、新的考验,作为从事建筑科技教育的哈工大人,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在新的前进道路上,他们决心继续发扬光大哈工大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的事业,为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为把哈工大的建筑科技教育事业推向世界,为中国建筑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高水平成果做出不懈的努力。
历史在前进,社会在进步,事业在发展。在新的征程上,哈工大的建筑科技教育事业一定会创造出更大更新的辉煌,为国家的建筑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