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教育孩子应当赏罚分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1:00:24
教育孩子应当赏罚分明 ——养成教育论坛主题答问要点—— 林格/文 教育十八般武艺,一样也不能缺,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赏识与惩罚,只要遵循教育之本质规律,使用什么方式都是可以的,因地制宜,因时而适。

  父母的赏罚分明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爱憎分明的,而非是非不分。能赏能罚的果断,本身就是一种魅力,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赏识与惩罚要始终围绕唤醒潜能而进行:在赏识时,要唤醒孩子的争强好胜心理,让他们感觉到,赏识是为了促其更进一步;在惩罚孩子时,要唤醒他们的自尊自信,让他们感觉到,接受惩罚是为了更好地做人。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需要掌握一些赏罚的艺术:

  (上) 该赏识时要赏识,但一定要有限度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出版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赏识教育也成为家庭教育中一个热门的话题。

  周弘老师的著作是非常有力量、非常感染人的。他通过自己对女儿周婷婷——一个聋哑孩子的成功教育实践,提出了赏识成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就是说,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应该说,赏识教育的提出对于中国家庭教育而言是一剂良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的父母们习惯了对孩子指责、挑剔、贬低,孩子即使有了进步也被要求“不要骄傲”、“好上加好”,如果不如人意就更不用说了。缺乏赏识、肯定、赞美的激励机制,孩子的成长很多时候显得动力不足。

  “赏识”有点像精神上的兴奋剂。它的确可以让人精神一振,力量倍增。比如,在孩子做了好事、考了好分数、解决了学习生活上的一些难题时,父母的一声祝贺、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让孩子从内心感知父母的重视,这样的体悟通常能转化为孩子积极上进的动力,不断完善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

  但是,在大批父母以“赏识”为圣经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指出“赏识教育”的局限所在。赏识毕竟只是众多教育手段中的一种。既然是手段,它就缺乏作为一种模式来推广的根基。周弘老师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特殊教育作为出发点的,在这个领域里,赏识可能比其他任何手段都更重要;而对于一般孩子来说,赏识不可滥用。我们需要认识赏识的作用,但也不能把赏识作为万用万灵的法宝。

  孩子是需要赏识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赏识,但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使用“赏识”。我们需要就赏识这种教育手段提出一定的原则、标准和尺度,再好的药也有个分量限制。

  ●运用赏识的第一条原则:让孩子自我赏识

  最有效的赏识来自自身的赏识,父母的赏识纵然能激励孩子不断上进,但父母外在的赏识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时时给以赏识,父母有时候可能看不到或者忽视了孩子的进步,这或多或少会让他们感到失落、沮丧。

  因此,要想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持续不断的满足和动力,就要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赏识,而不是依赖外来的奖励;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

  以下是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激励自己行动的几个简单办法:

  1.改变表扬用语的代词

  戒掉孩子依赖外部赏识的一个最方便的方法是在对孩子的表扬中改变代词,把“我”改成“你”,把“我”(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改成“你”(孩子)对孩子自己的表扬。这种简单的变化除去了赞许声中的强调色彩,而是更多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

  如:“你今天这么用功,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改为:“你今天这么用功,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骄傲。”

  2.鼓励孩子自己表扬自己

  我们可以从早到晚告诉孩子我们是多么为他们骄傲,但孩子们迟早总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前进。有些孩子完全依赖成年人的赞许,连怎样认可自己都不知道了。帮助他们的一个简单办法是指出他们做得正确的事,然后提醒他们从内心承认自己。

  比如,你的孩子在做了一件错事后主动承认错误,这时,你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你应该对自己说:‘我做了一件正确的事,一件了不起的事。’”

  你可以教孩子玩一个自己跟自己谈心的游戏:让孩子自己给自己起一个名字,一个爱称,并且在心里这么称呼自己。这可以是一个显赫的头衔,比如“××总统”,也可以是一个甜甜的昵称。

  告诉孩子,当他们感觉疲倦、烦躁、懒惰的时候,就自己对自己说话:“来吧,小机灵鬼,只剩最后一道题了,我们一起把它做完吧,我知道你一定行!”

  告诉孩子,当他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不管最后的结果怎样,他们都应该在心里赞赏自己:“哦,泰山,我知道你已经做了你应该做的,而且做得不错。我知道你下次会做得更好。”

  3.强化孩子的自我激励

  把孩子对自我的肯定稳定下来,并且加以强化,这非常重要。孩子们可以从中领会到:自己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是一种很好的奖赏。

  有多种办法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这里只简单提出几个:

  记一本成功日记。给孩子一本日记簿,让孩子至少每周一次花几分钟时间写出或画出自己获得的成功。告诉孩子,成功的定义是:自己对自己作出的任何改进,以及为这种改进付出的努力。

  让孩子给自己写信。鼓励孩子在自己行为良好或尽了自己努力追求成功的时候,写一封信给自己。在写信的时候,他可以随意使用一个他喜欢的身份,比如自己的父母,比如班主任和校长,也可以是某个电影中的英雄。在信里,他应该描述自己认为好的行为,并且对此提出赞赏和鼓励。

  让孩子给自己设计一份奖品。在家里准备一些类似彩色纸、画笔、颜料、碎布等物品,告诉孩子,他只要做了一件令自己骄傲的事,并且对父母描述自己所做的事,就可以自己为自己设计制作一份奖品:图画、贺卡等。

  ●运用赏识的第二条原则:在孩子做事过程中赏识

  不能将“赏识”简单等同于“赞扬”或“奖励”,如果说后两者更多地针对孩子已完成的良好行为、已取得的优秀成绩,目的是给予孩子肯定的评价;那么,赏识的更大的作用应该是针对孩子做事的过程、努力的过程,目的是让孩子有信心坚持下去。

  周弘老师有一条非常好的经验,是值得每个父母学习的:“总让孩子努力,却总不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他哪来动力呢?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有个诀窍,不妨称为‘够苹果原理’:跳一跳,够得着。父母必须在接纳孩子目前成绩的前提下,承认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面对孩子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要像最初教孩子说话和走路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要把尺度定得太高,要定在孩子够得着的范围之内。让孩子在成功的良好感觉下轻松愉快地飞翔,否则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行。”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提出下面几条建议:

  1.为孩子设定“小目标”

  不要认为赏识一定要怎样夸奖孩子,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设定一个“够得着”的小目标,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赏识,而且这种情况下的赏识不会产生“副作用”。

  有一个故事:某个炼钢厂员工生产效率低下。一天,公司总裁到工厂视察,他询问了当天日班工人的产量,把这个数字写在身边一块大大的黑板上,除此之外再没说一句话。当晚,夜班工人看到这个数字,当他们知道这个数字代表的意思后,决心一定要超过这个产量。果然,第二天清晨,原来的数字不见了,在黑板上的是一个新的、高得多的数字,那是夜班工人的产量。日班工人又不服气了,他们努力干了一天,终于又一次改写了产量。就这样,工厂的生产蒸蒸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故事中,工人并没有从他们的行为中获得什么实在的好处,正是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和力量。

  设定一个合适的目标。“跳一跳,够得着”是很好的形容。如果孩子不需要跳起来就够得着,那就失去了目标的意义。但如果跳起来也够不着,那就不能让孩子获得成功和自信,反而可能让孩子感觉沮丧。

  这个目标如何设定?第一,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能力和现实条件有一个正确认识,切忌急于求成;第二,在设定目标时应该和孩子一起决定,这样不仅能听取孩子的意见,也能让孩子更有积极性;第三,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情况把握不准,最好与孩子的老师商量;第四,可以考虑给孩子设定一个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得着的目标,周弘老师为女儿设定的目标是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强化孩子的目标意识。让这个目标在孩子心中扎根。比如可以把目标写在墙上悬挂的黑板上,或者用彩色纸写了贴在墙上。如果目标有一定的时间限度,那么再给孩子一本“目标日历”,目标应该完成的那一天被显著地标明。

  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即在晚上睡觉前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我为我的目标做了些什么?不要求孩子记日记,但鼓励孩子在“目标日历”上写点或画点什么,比如画上一张笑脸。

  给孩子找个竞争者。有个竞争者能极大地鼓舞孩子,但是,如何选择竞争者也是个问题,让孩子把某个同学当作竞争者是可以的,但不要目标太高,不要每次都盯着第一名。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个比较熟悉、成绩略好于自己的同学作为竞争对象。同时,要多与孩子交谈,告诉孩子“友谊第一”,不要让孩子滋生对竞争对象的敌意。让孩子自己和自己竞争也是很好的办法。比如周弘老师训练女儿打算盘,每次都给她掐时间,让她和自己比,而且还故意告诉女儿,她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越来越强了。

  在小目标达成后给予适当奖励。奖励最好是非物质的。比如,在那天的晚餐时,给孩子的座位放一个好看的垫子,让孩子在晚饭前“致词”,全家人表示庆贺。也可以参照我们上面的做法,让孩子自己给自己“颁奖”。或者让孩子选择一件他自己喜欢做的事,看电影,打电脑游戏,或者去肯德基吃饭。

  2.在孩子犹豫迟疑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

  赏识最发挥作用的时候,应该是孩子想“跳”又有点怕的时候。这时,“赏识”就是一只有力的手,在孩子后面用力推一把。

  尽量少用奖励诱惑孩子。孩子毕竟不是马戏团的动物,“奖励”虽然会起到效果,但也常会有副作用。我们要让孩子前进的动力来自自身,而不是外在的诱惑。

  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潜能。强调孩子“一定能行”,这种办法对一部分孩子管用,而对另一些天性比较胆怯的孩子来说,可能反而增加了心理负担。

  给孩子一个示范。如果你玩过一些刺激性的游戏,比如拓展或蹦极,你就会有这种体验,你前面的那个人对你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排在你前面的人玩得很顺利,而且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你也会跃跃欲试;相反,如果他怕得要死,你恐怕也会有些犹豫。孩子更是这样,给他一个漂亮的示范,孩子的信心就会增强。

  让孩子想象。让孩子设想自己成功的样子,在头脑里细致地描绘这幅图画,让它越来越清晰,清晰到如同身临其境。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已经得到了肯定,它能有效地增强人的信心。

  解除后顾之忧。跟孩子说一句:“你放手去做,做好了算你的,做坏了算我的。”让孩子解除对失败的恐惧,这也有利于增强孩子的勇气。

  激一激孩子。比如有一种游戏是走吊桥,吊桥晃来晃去,又没有扶手,孩子害怕。这时,父母不妨先走过去,对孩子说:“你要是不过来,我们就走了。”让孩子处于一种必须靠自己力量克服困难的境地。

  3.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加以赏识

  失败的时候也要赏识吗?有些父母可能不解。其实,孩子失败的时候可能更需要这件武器。如果这时不“赏识”孩子,孩子可能得到的不仅是失败,而且还有失败留给他的沮丧心情,这可比失败本身可怕多了。而有了这件武器,孩子就能从失败中得到一些可贵的东西。

  不要讳言孩子的失败。失败就是失败,怎么样也不能把失败说成成功,这是没有说服力的。同时,也不能把失败完全归因于客观因素,要让孩子正视自己的失败,这是第一课,也是很重要的一课。父母不妨多与孩子讲讲人们失败的例子,历史故事也好,名人轶事也好,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好。总之,让孩子知道,失败是每天每时每地都在发生的,每个人也都会遇上的。这是人生的常态。

  让孩子想“我得到了什么”。成功与失败并不是对立的,它们不过是一种比较,有时,成功只是比失败多了一点点。比如陈景润算“1+1=2”,其实要从绝对意义上说,他也没成功,因为他证明的是“1+2”而不是“1+1”。但是,他离那个目标前进了一大步,所以我们说他成功了。

  而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比完全不做要好。完全不做就是个零,而只要去做了,哪怕只做到0.01,也比0要大。启发孩子,不要想着那没有得到的99.99,而要想那0.01究竟是什么。

  调节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放松心情,方式当然多种多样,听音乐、看电影、打球、散步等等。总之,就是要让孩子尽快从沮丧中摆脱出来。

  (下)

  惩罚是一个高难度动作,要掌握分寸孩子年纪小,社会经验少,是非观念比较薄弱,有时候做错了事情会意识不到,或者认为是小错误,无伤大雅,况且别人也没有发现,便得过且过。然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此时父母也不引起重视,姑息孩子的错误,那么,这些小错终有一天会发展为大错,到时便悔之晚矣!

  所以,绝不可忽视孩子的错误,该惩罚就不能姑息。

  惩罚和赏识一样,都是教育的手段,并没有对错之分。但前者显然是一个更高难度的动作,一定要掌握分寸,否则很可能产生不良效果。可是,我们周围的大多数父母都不怎么懂得惩罚孩子的艺术。他们误以为吼叫、严厉的责备及体罚可以让孩子学会正确地为人处事,改掉各种毛病,而实际上这些惩罚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反而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敌意和报复的心理。

  教育专家海姆·吉诺特博士说:“惩罚并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行为者在犯错误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更有技巧而不被发现。小孩儿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下一次要更小心,而不是要更诚实、更负责。”

  而阿尔伯特·班杜拉博士说:“惩罚能控制不良行为,但是并不能教孩子如何正确行为,甚至不能减少他们做出不良行为的念头。”

  那是不是就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听之任之?当然不是,惩罚是有必要的,问题在于如何把惩罚的目的放在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上来。以下几点需要认真学习。

  ●关键是保持冷静

  明确惩罚孩子的目的,我们不是为了伤害孩子,不是为了剥夺他的权利,不是要报复他,甚至也不是为了要“教训”他。我们的目的是要帮助孩子认识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对,以及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以,父母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切勿惩罚孩子。因为这个时候父母很难控制自己的怒火,孩子的注意力也完全放在怎样逃避父母的怒气上,而不是反省自己的行为。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父母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并且了解事实真相。这通常是最难做到的。

  保持镇定,认真倾听。设法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全部经过和所有细节是什么。然后,父母可以分析和估计孩子这么干的原因:他是受了朋友的蛊惑吗?是他对别人感到嫉妒吗?他是否因为没有朋友而失落?

  你可以用下面一些问话从孩子那里了解事实:

  “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

  “你在这么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你为什么那么做?”

  如果父母感觉不能保持平静,那么最好过一会再与孩子谈话。

  父母不要轻易地指责孩子撒谎,除非已有充分的证据。

  ●回顾孩子行为错误的原因

  这一步很关键,父母要使孩子清楚地懂得了自己做错了事情的原因,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吸取教训。如果父母没有经过这一阶段,直接对孩子做错的事数落不休,或者体罚,孩子可能不会清楚因果之间的联系,这不能让孩子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和敌意。

  父母可以先问问孩子:“你这样是对还是错?”不要一开始就亮出你自己的观点,而是尽可能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再心平气和地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观点以及原因。

  小维的爸爸发现孩子从小店里偷了一个电子游戏机,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对话:

  爸爸:你认为偷东西是对呢,还是错?

  小维:是错的,爸爸。

  爸爸:为什么是错的?

  小维:会被人抓住。

  爸爸:那是个原因,你还能想出别的什么原因来吗?

  小维:会被警察抓起来,送到监狱去。

  爸爸:还有别的原因吗?

  小维:我想你会很不高兴。

  爸爸:为什么我会不高兴呢?

  小维:因为我拿了别人的东西。

  爸爸:说得对,你拿了不属于你的东西,这是不对的。

  孩子的是非观念通常有些薄弱,比如小维,他认为不应该偷东西是因为会被抓住。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就这个教训,让孩子从更深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对他人的伤害等等。不要对孩子讲大道理,要从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出发解释问题。

  ●让孩子知道自己行为的影响

  培养道德的一个最好的做法是指出孩子行为对别人带来的影响(“看看,你把她弄哭了”)或者强调受害者的感情(“你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现在不高兴了”)。这样做能促进孩子的道德成长和增强他亲近社会的行为。使用这种方法, 重要的技巧就是让孩子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对很年幼的孩子,可以用一种“演戏”的方法,比如告诉他,有人把他最喜欢的玩具拿走了,问他的感觉是什么。对于大些的孩子,则可以跟他深入谈谈,和他分析别人的感情。

  让我们继续上面那段谈话:

  爸爸:想想看,如果你是那个老板,晚上清点货物,发现东西被人偷了,你会怎么想?

  小维:我会很不高兴。

  爸爸:那个店子所有的东西都是你花钱买回来的。现在,东西不见了,你什么也得不到,还得为它付钱。

  小维:……

  爸爸:如果多有几个人像这样拿了东西不付钱,你的店还开得下去吗?

  小维:可能要关门了。

  爸爸:我跟那个老板谈过几次,他家在河南农村,在乡下挣不到钱才到北京来的。他一家三口,全靠这个小铺子挣钱。还不止这些,他还要寄钱回去给他的父母。

  小维(几乎要哭了):是我不对。

  ●鼓励孩子改正错误

  父母不仅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该做些什么来改正错误。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只要和孩子讲清道理就可以了。但如果孩子的行为已经带来伤害,就应该鼓励孩子采取措施进行补偿。这样,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清楚地理解“责任”的意义。我们再来看上面的对话:

  爸爸:看起来你已经知道自己错了。那我们一起想想该做些什么来改正。你准备怎么办?

  小维:把钱给他。

  爸爸:我看,你即使把钱给他,留下游戏机也不对。这游戏机是你偷来的,你每天玩它会心情好吗?

  小维:那我把游戏机送回去,并且道歉。

  爸爸: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勇气,你拿游戏机虽然不对,但是你有勇气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很值得自豪。你准备什么时候去,预备说些什么?等你决定了,我和你一起去。

  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方法:

  1.让孩子冷静思考一下自己的行为,想想怎样改正。

  2.让孩子写封信,说明自己做错的事,以及准备做些什么来改正。

  3.让孩子写信、打电话,或者当面向受害者赔礼道歉,如果需要,陪孩子一起去。

  4.让孩子用零花钱赔偿弄坏的东西,或者将拿走的东西送回去。

  5.让孩子说几件本来可以做的事取代错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