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中国人眼中的“老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1:38:33
记 述是媒体的命运。网易新闻试图记述1949年至今的60年时间,这个国家所经历的人和事。人们认识中的解放,停留在1949年。但回溯这60年,我们发现 它其实从未停止,大到统治者怀揣解放全人类的梦想,小到个体追求更有尊严生活的努力,它一直统治着每个时代,历经起伏。60年后的今天,解除人性的束缚令 人欣喜地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但它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命题。从5月11日到10月1日,网易新闻将在每周一推出一个有关“记忆”的解放专题,为您 讲述从未停止的解放故事……(更多故事)

news.163.com

60年来,中国人眼中的“老外”——或者说中国人的“世界观”,经历了几次大转折。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人看世界的眼光越来越开放自信,越来越务实。前 30年,民族主义被更高一层次的“国际主义”取代,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是一种简单的逻辑——“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直到改革开放和随之而来的务实主义外 交,国人从更现实的角度思考国际问题。中国人“世界观”的转变,体现着国家外交思维的转向,同时,它又是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并融入全球化大潮的必然结果。
建国后的30年:世界分为“敌”和“友”

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访问苏联时,在莫斯科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
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建国初,在冷战两极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的“世界观”逐渐形成了一个简而易行的标准:资本主义阵营的一方,都是坏的,是我们的敌人,而社会主义阵营国 家都是我们的朋友。这种看法的形成是意识形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的结果。早在建国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基本确立了“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路线, 全面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暂不考虑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建交。但在建国后,一些人仍然对冷战形势缺乏清晰的认识。1950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当时影 响力巨大的《学习》杂志刊文指出:“在一些大城市里,有一些人仍然有崇美情绪,对美国还抱有幻想。提起美国的侵略行为不像提起日本那样怒火中烧。”在这种 背景下,决策者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宣传教育活动,于是,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仇恨,弥漫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当时流行的一首儿歌便是:“一二三四 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
在整个世界被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出现了分野,赫鲁晓夫上台后的苏联,被中国批为“修正主义”,中苏关系的裂痕公开化,在60年代达到顶峰,在当时的民间记忆里,反苏修是主旋律,远远超过反美帝的力度。

在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帝国主义都是与反动派并列的纸老虎。
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朝鲜战争的结局大大增强了国人的自信,它证明中国军队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支强国军队抗衡。与此同时,1950年代末国内经济政策左转,“赶英超美”目标的 提出,更加鼓舞了这种自信,当时,美国政坛发生的排共运动、黑人民权问题、工人运动、美元危机等等,使得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危机四伏、社会堕落糜烂 的美国迟早会走向衰落。
乐观的情绪体现在了当时的文艺作品中。1958年,伊拉克发生政变,反西方的领导人上台,英美出兵干涉,为此,中国戏剧家协会特地编排了一场戏剧在天安 门广场演出:一阵锣鼓过后,一只老虎跳出,张牙舞爪,做饿虎扑食状,这时宣传员即时出现并高声喊道,同志们,别看它耍威风,其实是纸糊的、面捏的,外强中 干,英雄的人民不会怕他,人人吐一口唾沫,就可以淹死他。从那时起,“纸老虎”就成了美国的代名词。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社会上一片乐观情绪,但中共的一些领导还是十分谨慎的,邓小平在1957年就写文章指出: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经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有先进的东西我们也要学。

1956年6月,周恩来访问坦桑尼亚,援助非洲兄弟成为当时的一门重要外交课程。
胸怀天下的“国际主义”
建国后30年,中国人“世界观”区别于其它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国际主义”。表现为流行于当时的口号,如“中国是世界革命的中心”、“世界上还有 三分之二的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国人真诚地相信,中国的道路能拯救这些人民。细心的人会发现,在这30年的时间里,人们的口号或文章里极少 出现“民族利益”这样的词语,而“民族利益”恰恰是今天的人们谈论国际问题的出发点。其实这并不奇怪,马列主义的一个核心思想即工人无祖国,各国无产阶级 利益完全一致而没有利害冲突,因此,讨论“民族主义”是不合适的,当年南斯拉夫被共产党情报局开除,其罪状就是奉行“民族主义”,刘少奇在1948年还专 门就此写文章,论证民族主义是反动的。应该说,“国际主义”是60年来中国人看待世界的一个特殊角度,它是阶级斗争思想的产物,也随着中共将工作重点转移 到“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结束。
改革开放后的30年: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邓小平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出访美国,与卡特总统相谈甚欢。
务实外交政策下,开始重新认识世界
文革使中国的经济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灾难,以至于邓小平不得不发出了“中国不发展,就会被开除球籍”的感慨。发轫于1978年末的改革开放,促使中国“联 美制苏”的外交战略进一步明朗,次年,中美正式建交,中国开始崇尚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在决策者看来,要改革,就必须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尤其是美国,邓 小平甚至说:“访问美国一定要自己去,去了美国我哪里也不去了。”在这种背景下,以往对美的极左宣传明显减少,在官方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亲自 踏上美国的土地,发达的科技、高度现代化的农业、繁荣的商业、良好的硬件设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冯亦代在《漫步纽约》里写道:“我心里感到隐痛,我 们在文明的路上,走得太慢太慢了,别人已经步入后工业社会,我们还在历史留给我们的阴影中踱着方步。”这种觉醒和反思成为推动改革的巨大动力。
家乐福事件后,中国媒体广泛予以关注并大量报道,对个中缘由作了较为细致的剖析。
中国人看世界的观点渐趋多元化
90 年代中国经济腾飞,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力越来越强盛,中国人对国家的自豪感与日俱增,但“银河号”、“南联盟使馆被炸”、“中美撞机”等一系列 事件激起了一些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屈辱意识。另一方面,加入WTO使得中国与西方联系更加紧密,贸易纠纷等各种摩擦增多,这激起了很多中国人的经济民族主 义,他们认为当前的贸易体系是西方强国对中国的变相侵略。这种民族主义思潮在民间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90年代《中国可以说不》的热销,说明一些极端民族 主义思想的市场也不小。
在民族主义思潮崛起的同时,民间对西方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马立诚在《对日新思维》一文中认为:要把日本恢复正常国家军事状态的军事诉求,同重 新恢复军国主义发展道路区别对待。中国人不应该拘泥于日本道歉的形式,既然已经道歉了,就应该一切向前看。而于歌的《美国的本质》一书则试图告诉人们,美 国是一个外表世俗,但骨子里宗教意识很强的国家;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民主政治”并非只是一个幌子,它的很多外交政策都是非功利性的,这是由美国宗教、 历史等诸多原因决定,外交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利益博弈。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中国与世界又拉近了一大步。
走向世界的愿望虽然坚定,但步伐却并不轻松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从中国人到全世界,无不认为只是一个正在强势崛起的大国向世界展示自己全方位实力的舞台。中国也确实做到了这点,从绚丽夺目的 开幕式表演,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场馆建筑,无不令世人惊讶。“北京欢迎你”的口号,也充分展示了中国人开放热情的东道主心态。在奥运会的很多场合,我们都不 难看到中国观众和外国观众友好的互动。
但2008年在奥运前后发生的一些插曲,则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说明,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虽然坚定,但步伐却并不轻松。比如,三四月间,国人对国外媒体的 “歪曲报道”展开了一轮声势浩大的口诛笔伐。因为火炬在法国传递出现的混乱,全国各地数个城市不下万人参加“抵制家乐福”。大多数国人对类似的事件是既困 惑又愤怒:中国人无非是要向世界表达自己的热情好客、对国家强大的自豪感,为什么老外就这么不领情呢?
60年,中国已经成长为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学家甚至提出了G2的概念,足以佐证中国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开放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的更加便捷, 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观点也正呈多元化的趋势,与建国初期不可同日而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和“老外”的互动中,仍然还有一个艰难 的调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