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侃开国英雄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9:44

 

        1.毛泽东——毛泽东有个保健医生叫王鹤滨,有一次带着四岁的儿子王子翼去毛那里玩,看见毛泽东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辣椒。毛夹了一筷子给小孩,说:“这东西可好吃啦。”王鹤滨急忙拦阻,毛就自己大嚼,故意引诱娃娃。王子翼好奇想吃,毛泽东便又夹了一筷给他说:“吃吧,可好吃啦,不要听爸爸的。”王鹤滨再次拦阻,但是毛泽东严肃地对他说:“你让他吃嘛。怕什么?让他上上当。不要把孩子教育成那样,使他以为大人都是好人,大人中间也有坏人嘛。”
        2.聂荣臻——1928年初春,担任广东军委书记的二十八岁的聂荣臻,在香港给干部们上军事课时,觉得那位十八岁的河南信阳姑娘、党的机要交通员张瑞华同志非常可爱,于是就找小张,说是要“谈谈”。孔老师敬告天下女青年:凡操巴蜀地区方言的男性找你,慢悠悠地号称“谈谈”,务必当心,一个不小心就谈进他的龙门阵里去啦。倘若东北男人找你“谈谈”,则尽管放心,顶多求你替他保管五百万现金而已——刚从银行抢出来的。聂书记跟小张这一谈,就谈了半个多世纪。什么叫浪漫?革命就是最大的浪漫。
        3.朱德——1928年春,朱德率革命军攻下湖南耒阳,娶了活泼健美的当地女秀才、二十四岁的共产党员伍若兰。出身佃农的朱德,喜欢的女性都是高个大脚,还要识文断字。而伍若兰不但文笔出众,还是一员手使双枪的女将,一人可抵一个班。伍若兰给朱德做了一双布鞋,还赋诗一首道:“莫以穿戴论英雄,为民甘愿受清贫。革命路长尘与土,有鞋才好赴征程。”因为伍若兰脸上有点麻子,朱德就趁机打趣道:“你有麻子,我有胡子,我们就‘麻麻胡胡’结婚吧。”部队里的宣传员编了个顺口溜:“麻子胡子成一对,麻麻胡胡一头睡。唯有英雄配英雄,各当各的总指挥。”
        4.罗荣桓——罗荣桓先后读过青岛大学和武昌中山大学,读的都是土木工程,但他为了革命事业而中断了学业。据说荣帅枪法比较差,跟毛泽东差不多——估计两人相距五十米,对射三分钟,谁也不会受伤。
        1937年5月16日,八路军 115师政治部主任、三十五岁的罗荣桓在延安与二十三岁的红军女干部林月琴结婚。婚前罗荣桓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说:“好啊!没有家庭就不是一个完全的革命者,你俩结婚吧,我一定要喝这杯喜酒。”
        结婚那天,他们煮了一大锅面条,里边放了萝卜白菜和若干鸡块,勾引同志们闻香前来祝贺,谭政、张爱萍他们都去了。战争岁月,又危险又艰苦,他们的长子罗北屯、长女罗林都不幸夭折了。但二人不屈不挠,随后又生了罗东进,罗南下,罗北捷和罗宁,听听这串名字,多有气魄!百万大军四方征战的岁月仿佛历历在目。
        5.彭德怀——1922年,在亲友撮合下,二十四岁的湘军军官彭德怀,娶了尚不满十二周岁(冒充十四岁)的货郎之女刘细妹(过去很多劳动妇女发育成熟得早),给她改名刘坤模——“女中模范”之意,让她放足,还教她读书写字。
        1928年平江起义时,彭德怀让她回家,答应革命胜利后去接她,不料从此失去联系。
        彭德怀等了老婆将近十年,其间也曾有过若干“情感风波”,据说有美女红军、美女记者和一位著名的美女作家追求过他(猜猜是谁),其中还有金发碧眼的洋妞,虽然说法不一,但“有案可查”的至少有两次,老彭都没有真正动心。那位洋妞追彭总时,老彭说:“我是打仗的,随时都要上前线,且准备牺牲,战争是长期的和非常残酷的,所以我们不能相爱。”可对方听了此言,越发觉得老彭是英雄,大叫一声说:“我爱你!为你,我不怕任何危险!”按照“好莱坞”模式,下面应该是什么场面了?可老彭居然不解风情,说了句大煞风景毁坏情节的话:“你爱我,我很感激,可我不爱你呀。”
        6.贺龙——贺胡子几十年走南闯北,什么女人没见过,但薛明真正征服了他的心。一次在大会上作报告,贺龙竟然顺口说道:“我贺龙把一切都献给党了,包括生命、财产,只有那个青衣美人薛明是属于我的!”引起哄堂大笑。
        7.徐向前——西路军全军覆没,徐向前化装成小贩,几乎是一路乞讨,只身逃回延安,遇见耿飚前来接应,他叫了声“耿飚”,眼泪就下来了。但出人意料的是,九死一生的徐向前见了八路军副总彭德怀,从身上掏出十多个金戒指,说:“这是组织分给我做路费用的,那段路已走完了,派不上什么用场了,全部交公。”这就是那时候的共产党人,即使经受了再大的冤屈乃至迫害,也对革命痴心不改,借用一句诗来形容:“敲碎了,我片片都是忠诚!”毛泽东对徐总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
        徐帅前半生颠沛流离,不过名字改得好,从“徐象谦”改为“徐向前”,“慢慢向前”。到了后半生,就越走越平坦,真如毛泽东说的“有鸡就有蛋”了。徐帅的五台老乡、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对徐向前是十分器重的。 1937年国共合作,他遇见徐帅,十分亲热地说:“向前,你可以回家看看,我对你家人怎样,我可不是蒋介石,六亲不认,我阎某人是对得起乡亲的!”孔老师去过五台,也去过阎锡山抗战时苦心选择的驻地“克难坡”——万一顶不住日军,过了黄河就是陕北——深切感受到阎老西对家乡的一片丹心。阎锡山曾经慨叹曰:“我山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可惜他们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了。”这个阎老西也是死脑筋,那你咋就不会也跑到共产党这边来呢?
 (摘自《脍炙英雄》长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