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等级的上海小笼和生煎(转自新民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40:45

 王震坤

 王震坤                  

 
      
    来上海看世博者总要问:上海的生煎馒头、小笼包子到底哪家做得最好?
    
    上海的生煎馒头和小笼包子按价格分,一等的在高级会所或大宾馆酒店里,无论用餐环境、食料品质还是料理厨师,都是最贵的。一个生煎馒头,合人民币可能就是几元或者十几元。网上有一生煎爱好者,将沪上提供生煎的酒家罗列了十大最难吃排行,深得我意。那些生煎的共同罪状是形不正,个儿大如牛肉煎包。这个前提延伸出另外几条罪状:因为个大,所以皮就不能薄,薄的易破,里面的汤汁尽失,皮厚的也没有汤汁,因为汤被皮吸走了。还有就是味不正,有的店家为了提高生煎的附加值,在馅里加了发菜、虾仁、鲍鱼之类,失去了生煎质朴的原味。最后当然价高,酒店的生煎,我吃过最便宜的也要三块钱一个。
    
    二等的在一些传统国营店里。这些店从前有一些老师傅,他们于上世纪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号召下,无私将自己的绝活传授给了广大的徒弟,而徒弟们如今有的成了店的掌门人,会保留有一两个看家本领。比如最著名的绿波廊的眉毛酥和桂花拉糕,任别家怎么弄,也难以有他们家的神韵。我小时候去游古猗园,吃过南翔镇上的小笼包子,那滋味也是经久难忘,我是以此来判断豫园九曲桥边的南翔小笼为正宗。后来一家台湾来的小笼馆在上海落户,开出的价格比豫园的翻了一番,吃了几次,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除了那一碗鸡汤。可小笼包子已经汤汁鲜浓,再加上浓郁的土鸡汤就属画蛇添足,哪里比得上鸡鸭肠血清汤或者油豆腐粉丝汤,甚至仅几只小开洋加一点蛋皮丝的汤搭配更加妥帖?不过国营店凭着传统的地理优势,总是组团设在大型旅游商业街上,形成美食街。这就好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团在大剧院演出,那些遗产本身在乡野是平民娱乐,登阶殿堂,要附加场租费外加保护费,喜欢的人就得多掏腰包埋单。
    
    三等的都星散在各个幺泥角落,门面普遍窄小,环境普遍嘈杂甚至有点脏兮兮,价格极其草根,口味单纯接近平民。就说我家附近一家成天有人排队的生煎馒头店吧,他们家的生煎馒头馅料鲜美多汁、外形皮薄、顶白、葱绿、芝麻黑、底儿焦脆。而另一家刚开张的小笼包子店的小笼包,皮薄得透明,看得见汤汁在里面荡来荡去,用筷子夹起,整个包子像个盛汤的布袋往下垂,但就是不破。这些店因为小本经营薄利多销,靠盈门的顾客养活自己,所以无论生煎还是小笼,都只有3.5元一份,是大酒店的二十分之一,国营店的十分之一。但是,这样的小吃才真的算得上原汁原味。
    
    旅行者之于各地的美食,就像他们手里的相机之于每一个画面,你若取标志性建筑,就去那些涉外的国营店;若是为了大场面,就去大酒店;若是钟情于那些不为人注意的城市小巷、边缘人群、民俗民风、山野物貌,那么你就得走街串巷,去寻找那最鲜活最生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