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割据及地图(上) - ixor - ixor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33:14


三国时期州界图


三国时期全图


三国演义地图



黄巾起义示意图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外戚和宦官之间争权夺位的斗争,相互轮番擅权,同时更加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皇族地主豪强强占土地,使之出现“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对人民加重征收赋税,加之旱灾,水灾连年发生,致使广大农民生活贫困,倾家荡产,“流离沟壑,嫁妻卖子”,到处出现“地广而不得耕,民矢而无所食”的凄凉景象。劳动人民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举起义旗,起来造反。公元184年,冀州农民在张角领导下首先起义,接着颍川和南阳等地农民起来响应,“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最后各地农民起义军在东汉朝廷和地方豪强武装的镇压下告败了。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形势图

    在镇压黄巾农民大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地主武装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强占地盘,从而形成一股歌据势力,“务相兼并以自强大”。如:
    公孙度,占据辽东。
    刘虞,公孙瓒,先后占据幽州。
    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
    曹操,占据兖州。
    孙策,占据江东。
    袁术,先占据南阳,后占据扬州一部分。
    刘表,占据荆州。
    刘焉,占据益州。
    张鲁,占据汉中。
    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
    董卓,李傕等,先后占据司隶。
    马腾,韩遂,占据凉州。
    张绣,占据宛。 



曹操对袁术、张绣、吕布、张杨之战示意图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把吕布逐出兖州,接着攻取陈国,迫降袁嗣,占领豫州,这时,在他的周围还有占据青、并、冀三州的袁绍、占据徐州的吕布、占据淮南的袁术,占据荆州的刘表、占据南阳的张绣和占据河内的张杨等割据势力。当时曹操占据的兖、豫二州处在敌对势力四面包围之中,曹操是处于内线作战、敌强我弱的不利态势。袁绍是主要的敌人,而吕布是凶恶的敌人,又担心袁绍勾结其他豪强,形成外线包围,合力并击。面对这种形势,曹操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具体的策略是:羁縻袁绍,安抚吕布,厚结陈登,西抚关中,东联孙策,北抚渔阳。在一切部署完之后,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便乘袁绍正在河北以全力攻幽州的公孙瓒,无暇南顾之机,开始各个击破的行动。原定计划先打吕布,恰逢这时袁术在寿春称帝,这是反汉的表面化。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攻打袁术就师出有名了,九月,曹操攻打袁术,迫使其向淮南逃走,袁术不久就病死了。在曹操攻打袁术时,张绣和刘表的联军曾数次进攻叶县,威胁许昌,因此,曹操又回师进攻张绣。第二年三月,在安众设伏击败张绣、刘表的联军。同年十月,曹操东攻吕布,进占彭城,吕布退守下邳。曹操引水灌城,吕布投降,为曹操所杀。河内的张杨在曹操进攻吕布时时,出兵野王,声援吕布,不久张杨被他的部将杨丑所杀。接着,眭固又杀了杨丑,投靠袁绍。建安四年(199年)四月,曹操派曹仁攻占射犬,杀了眭固,控制了河内郡。两年多的时间,曹操各个击败了袁术、张绣,消灭了吕布、眭固,改善了战略态势,逐步由弱转强,为全力对付袁绍创造了有利条件。 



官渡之战示意图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亲率十万大军,进抵黎阳,包围了曹军的白马。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之下,曹操先以精锐突袭白马的袁军,斩袁绍大将颜良,再败袁军于延津。随后派兵偷袭乌巢,烧毁袁军屯粮,使袁军完全失去斗志。最后,双方决战于官渡,曹军全歼袁军,取得重大军事胜利。此后不久,曹操便统一了北方。 




官渡之战中曹操防御部署要图

    建安三年(198年)年底,曹操消灭吕布,大体统一了河南。四年春,袁绍消灭公孙瓒,统一了河北。这样北方形成了曹操与袁绍两大敌对势力,而大河南北这两地都是平原,地形连成一片,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区,不可能长期分裂下去。袁、曹双方通过战争统一北方势在必行。
    战争爆发前夕,总的形势是袁绍势力大而比较落后,曹操势力较小而比较进步。
    袁绍采纳郭图、审配的意见,策定了“立即进攻,集中兵力,直捣许昌”的作战方针,并进行了战略部署。
    曹操采纳郭图的意见,指导思想是在以弱抗强总形势下,发挥作战指导优势,以智取胜,决心率精兵二万,抗击袁绍。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在建安四年(199年)八月,进军黎阳,先后作如下部署:
    前线部署:
    1.命河内太守魏种牵制袁绍从并州方面进攻,保障左翼侧;
    2.命建武将军夏侯惇率部防守敖仓,派一部防守孟津,以掩护左侧安全;
    3.命平虏校尉于禁率领步骑两千驻守延津,东郡太守刘延,扼守白马,共同阻击南下的袁军;
    4.继续留东平相知兖州事程昱率兵七百人防守甄城,以保障右翼安全;
    5.命琅琊相臧霸率精兵入青州,攻下齐、北海等地以牵制袁军;
    九月,曹操分兵官渡,命裨将军徐晃,张辽率步骑万人布置防线,以阻挡袁军,自己回到许昌;十二月,曹操率关羽,乐进、许褚诸将及郭嘉、荀攸诸谋士移驻官渡,组织防御,指挥战斗。
    二线配置:
    1.命厉锋校尉领广阳太守曹仁防守阳翟,以掩护左侧背;
    2.命蔡阳率部驻守叶县,以防止汝南黄巾军刘辟、龚郝等部;
    3.命杨武中部将曹洪率部驻守宛县,以防御荆州刘表;
     4.命裨将军李通率部与汝南太守蒲宠驻守汝南,以备孙策;
    5.命侍中兼尚书令荀彧镇守许昌,知后方诸事;
    6.命司隶校尉兼督关中盐运使司钟繇督运关中粮草;十一月,加派卫觊到关中,统制盐政,招抚流民,进行屯垦;
    7.命督军校尉颍川太守夏侯渊督运粮草;
    8.命典农中农将、长水校尉任峻典选军器与粮运;
    曹操采取“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把决战地点选在官渡是完全正确的:
    以双方兵力和态势上看:袁绍兵多,曹操兵少。千里黄河,袁军处处可渡。曹操如果分兵把口,防不胜防。何况青州在黄河南岸,已为袁绍所据有,沿防设防,态势不利。
     从曹操的作战方针来看:他采取的是决战防御。在削弱敌人后,寻求战机与袁军决战,而不是消极防御,如沿河设防,就限制了自己的机动。不如后退一步,主动选定于己有利,于战不利的战场,集中兵力,待袁军师老兵疲之后,与之决战。
    从地形上看:官渡地处鸿沟上游,为汴水的起点。当时,鸿沟运河西连巩洛,东下淮泗,而官渡实为枢纽。荀彧给曹操的信上也认为扼守住官渡是“扼其喉而不得进”。可见,官渡在东汉末年是许昌北面的门户,是一个重要的渡口,也是保卫许昌的屏障。
    从后勤供应上看:退守官渡,靠近许昌,曹军的供应方便;反之,使袁军的补给线延长,供应不便。



官渡决战前曹操击破刘备之战示意图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正当曹操部署对袁绍作战的时候,原来依附曹操的刘备在奉命击退袁术以后,估计曹操大敌当前,无力东顾,决心叛曹,他杀曹操所命徐州剌史车胄,而后占据徐州,他和袁绍相呼应,东海及附近郡、县也大多依附刘备,军队增至数万人。曹操深知刘备叛变是侧后的绝大隐患,不可轻视,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必须迅速击溃刘备。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亲率精兵兼程,袭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攻陷彭城和下邳,刘备军队来不及集中,导致全军溃散,妻儿、关羽被俘,张飞落草,刘备只身逃往河北,北投袁绍。
    这时,袁绍以他儿子有病为借口,不采纳田丰所提出的乘曹操东攻刘备之机偷袭许都的建议,而是,按兵不动,失去了乘虚袭击曹操后方的机会。直到曹操回军官渡后,袁绍才考虑攻打许昌,这时许昌已不再空虚,良机已经丧失。 



袁绍屯军延津期间作战指导要图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进军黎阳,派颜良围攻白马,以保障主力渡河。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法,袭东颜良,率军南撤。袁绍派文丑渡河追击,又被曹操设伏击杀。曹操回军官渡。
    袁绍屯兵延津,派遣刘备自延津绕道趋汝南,协同汝南黄巾军刘辟、龚都等部击斩蔡阳于叶县,进至(隐) 强,袭扰曹军的后方根据地许昌;另派越骑司马韩荀为别部,率千余骑兵绕道敖仓以西,进入嵩山以后,以切断曹军后方补给线,均被曹仁击败。
    七月,袁绍继续进军阳武,企图寻求曹军的主力决战。
    八月,袁军的主力逼近官渡,两军对峙,相持数月。
    袁绍在战役指导上,单纯地实施正面突破,未采取战役、战术上的迂回、包围、奇袭,调动曹军脱离既设阵地,以求决战。把十万大军摆在官渡,形成对阵顶牛。虽曾派遣刘备去袭扰曹操的后方,又派韩荀去切断曹军后方补给线,但派出的兵力单薄,都没有应援部队,以至牵制不成功,粮道未切断,刘备败走,韩荀殉职,袁绍也就放弃分兵出击了,后来许攸建议袭击许昌,袁绍未采纳,结果良机坐失,陷入被动,而这时的曹操采纳贾诩等人建议,加强防守,坚持危局,寻求战机,以击败袁军。 



袁曹官渡之战战役经过及夜袭乌巢示意图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绍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等五将率兵万人担任掩护,屯积于袁军大营以北四十里的故市、乌巢。沮授建议派蒋奇率军驻扎在粮库为外侧以防曹操的抄袭,袁绍不听,这时,袁绍谋士许攸因家属在邺城犯法被扣押,便一怒之下,投奔曹营,受到曹操的热情接待。许攸密报说,袁绍辎重车万乘在乌巢,屯军戒备不严,可用轻兵前去偷袭,出其不意,烧掉粮草,不出三天,袁军自败。
    许攸提供的这个情报,正符合曹操寻求战机,出奇制胜的作战意图,他当机立断,决心夜袭乌巢,焚烧袁绍的粮草。他留曹洪、荀攸坚守大营,亲自率领精锐步骑兵五千人,使用袁军的旗号,利用夜晚悄悄地从小路去偷袭乌巢,半夜到达后,即围攻放火,淳于琼退入营垒坚守。袁绍得知曹操夜袭乌巢后,随即决定用主力攻打曹操的大营,只派遣一部轻骑去救援乌巢。果然曹营坚固,攻打不下。曹操见袁绍援军赶到乌巢,便指挥将士拼命冲杀,大破淳于琼军队,烧毁乌巢全部粮草,斩杀淳于琼等,割下袁军千余人的鼻子及牛马唇舌,送到袁军大营,进行恐吓。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郭图害怕袁绍追究他献计的责任,便嫁祸给张郃。张郃在气愤之下,与高览一起烧了攻城器械,投降了曹操,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仓皇地带了八百骑兵退走河北。其余袁军在曹军包围下,前无进路,后有黄河,便都投降了。 



曹操肃清袁氏在北方残余势力及北征乌桓示意图

    建安七年(202年)五月,袁绍在官渡之占失败后,忧虑过度,病情恶化,吐血而死。袁氏集团出现分裂危机。在此之前,袁绍战胜公孙瓒后,让儿子各据一州,长子袁谭据青州,二子袁熙据幽州,外甥高干据并州,幼子袁尚留在耳旁。袁绍死后,审配等人在邺城抢先拥立袁尚,长子袁谭只好接受事实。这年九月,曹操率军渡过黄河,进攻黎阳,开始统一河北的作战。当时袁谭防御黎阳,袁尚驻守邺城,后率军增援黎阳。建安八年(203年)三月,曹操再次攻占黎阳,袁氏兄弟出城迎战,大败,无力守城,在曹操包围前,连夜向北逃去,曹操占领黎阳。
    曹操攻占黎阳后,决心夺取袁氏集团的老巢邺城。建安八年(203年)四月,兵临邺城,袁尚、袁谭合力出城迎击,战败曹军。八月,曹操进驻西平,佯攻刘表。曹操退军,袁氏兄弟矛盾公开化,袁谭出兵攻袁尚,在邺城外郭城门,大败,退回南皮。袁尚来进攻,袁谭大败,逃奔青州平原郡。
曹操采纳荀攸提出的乘二袁内乱北上攻打的建议,决定再次攻打邺城。建安九年(204年)二月开始,曹操联合袁谭势力,经过半年战斗歼灭了袁尚部,攻占了邺城。
    在袁氏余党日益衰落的形势下,曹操决心先消灭袁谭,次及袁熙、袁尚,统一冀、青二州未占领地区和幽州。建安九年(204年)十二月,曹操进军龙 ,袁谭退南皮,曹操向东进攻平原郡,夺取各县,统一青州。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一举攻克南皮,斩杀袁谭、郭图,统一冀州。这时占据幽州的袁熙部将焦触,张南反戈攻击袁熙、袁尚,袁氏兄弟逃奔投靠辽西乌桓。 建安十一年(206年)正月,曹操以世子曹丕守邺城,亲自率兵进攻高干,三月,围降壶关,高干向匈奴求救,不成,高干与数骑逃亡,途中被捕杀,并州全部平定。
    建安十二年(207年)三月,曹操从邺城出发,北征乌桓。大军到达易县时,采纳郭嘉建议轻兵前进,以达成战略突然性。五月,到达无终,又接受田畴的建议,从无终退兵,迷惑敌人,暗地率大军上徐无山,直出卢龙塞,向塞外进军。又凿山填谷,拓宽五百里山路,通过平冈,东指柳城。八月,曹军登上白狼山,大败乌桓军,袁熙、袁尚逃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操占领柳城。九月,曹操以柳城退兵,途中,公孙康派人送来袁尚、袁熙等人首级。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曹操回到邺城,结束了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