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感冒二百一十二法(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10:29

治疗感冒二百一十二法
【症状诊断】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传染源是流感病人,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中,经飞沫而传播,传染性很强。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多。风寒感冒多发生于冬季,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春季,若在夏季患感冒则往往多挟暑邪,而暑邪又多挟湿,病情比较复杂。流感的潜伏期一至三天,特点是起病急,突然高烧,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不同类型的感冒表现各异,一般过程:发烧、咳嗽及痰多。
轻症风寒感冒即普通感冒,其症状为怕风,稍微发热或不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或兼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重症风寒感冒其症状为怕风怕冷,头痛发热而无汗,全身骨节酸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腻,脉浮数。
风热感冒的症状为发热,稍微怕风,有汗不畅,头胀口干,咽痛目红,或咳嗽有痰,舌质略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挟暑的感冒症状是身热有汗不解,心烦口渴,胸闷,小便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挟湿的感冒症状是发热不畅,身重头重,肢体困倦,口淡胸闷,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薄,舌苔厚腻。上述症状多于一至二日达高峰,三至四日内热退,症状随之消失。乏力与咳嗽可持续一至二周。
流行性感冒诊断容易,但散发病例则诊断较难,应与伤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相区分。
【简易疗法】
1.淋浴。轻感冒初起,到浴室以热水淋浴,汗出即愈。
2.用热水烫脚。尽管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但着凉却是最常见的诱因,所以,让身体发热出汗是防治感冒较好的方法。用热水烫脚的方法,简便易行,效果理想。
具体方法是:在脚盆里盛四十三摄氏度左右的热水,双脚浸入,热水要把整个脚背淹没,如水温有所下降可以加入热水,使整个烫洗过程的水温一直保持四十三摄氏度左右,一般用不了十分钟,全身就会出少量的汗。随着汗的排出,头痛、身痛等感冒症状即可减轻,洗完脚后,用于毛巾擦干,穿上鞋袜,使脚的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一天洗几次,感冒症状就会自然消除。
3.吹热风。用电吹风对准感冒患者口、鼻吹热风,每天数次,每次吹五分钟,对感冒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人体对感冒病毒侵犯的天然抵御反应是体温略有升高,发烧便是病人杀死入侵病毒的天然方法。由于感冒病毒多在口、鼻部位生存繁殖,于是,朝着口鼻部位吹热风确能治疗病毒性感冒。
4.用盐水漱口、喝茶。茶叶里有单宁酸,可以杀菌(凝固细菌的活动力)。再者,茶叶里含有维生素C,能增强身体抵抗力。盐的抑菌力也很强。在感冒流行季节,若要出入公共场所,如电影脘、戏脘、车站、码头、饭馆等,防止感冒互相传染的简便方法是身上带几颗咸干果,像盐渍橄榄,咸话梅等,一出门,马上放一颗在口里,使经常有一丝丝咸味润在喉咙上,使细菌过不了关。回家之后,再用盐水漱口,喝几杯热茶。这样,便可起到防治作用。
5.干洗头面法。凡常恩感冒的人都知道,在感冒出现全身症状之前,会有一些征兆,如打喷嚏,鼻子发痒、发酸、流清涕、头昏或脖子发沉等,这便是感冒的初起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即施行干洗头面法,能取得快速治疗的效果。
具体方法是:将一手自然弯曲,紧贴于后头部,以风池穴为重点,来回用力摩擦,一手累了,立即换手连续不断地摩擦,并重点在两【风池穴】用点按、揉、搓,至有酸、胀、麻、重感觉为度。摩擦过程中,患者会感到摩擦的局部发热,出汗,浑身轻松,感冒初起症状消失。如做一次后,感冒初起症状消除不彻底,可休息片刻,再进行一次。对不易出汗者,可喝杯热开水再做上述动作,即可出汗。有的人按摩后不出汗,感冒初起症状也会消失。如头昏症状较重,可按揉【太阳穴】(即两眉梢外侧约三厘米处)数十下,或捏揉耳垂及其上的软骨部分(即两耳廓)数十下,头昏即可缓解。如鼻部症状较重,可捏揉耳屏(俗称小耳朵,据中医耳针疗法,耳屏相当于人的鼻部)数十下。使用此法的关键是“及时”,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经发现感冒征兆,就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方能奏效。
6.用消毒加热蒸馏水滴鼻。用蒸馏水消毒加热至四十三摄氏度,然后以小水滴形式滴入鼻中,每次持续三十分钟,每隔二至三小时重复一次,一般做三次即可治愈感冒。但不能用未经消毒的蒸馏水加热滴鼻,那样不仅治不好感冒,反而容易引起鼻炎。
7.用锌治疗感冒。用锌治疗感冒有较好的疗效。给病期在三日之内的感冒病人服用葡萄糖酸锌,这些病人头痛、发热、肌肉酸痛、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皆减轻,咽痛、咳嗽也改善。锌能防止感冒病毒的繁殖,减少引起炎症的物质组织胺的产生。锌还有助于组织的生长和修复。反复感冒患者宜常吃含锌食物。富含锌的食物有:板栗、牛奶(心脏病人忌)、肉类、鱼、乳酪、豆类、水果等。日本有人用苹果汁治疗锌缺乏症,取名为“苹果疗法”。
8.吃柿子防治感冒。柿子营养丰富,内含各种维生素及多量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摄入人体后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强化粘膜功效。冬天,许多容易伤风的人往往首先是鼻喉处的粘膜受到影响,导致抗病能力下降,如果有足够的维生素A,就能增强粘膜的抵抗力,对防治感冒大有好处。因此,感冒患者应常吃柿子。
9.服姜汤。风寒感冒可以生姜数片,煎汤热服,使出汗;或以午时茶一包,煎汤热服,使出汗,汗出即能减轻症状,直至痊愈为止。(金婆婆:可乐加姜也可以,利用咖啡因)
【拔罐疗法】
方1用中等型号的玻璃罐,在【大椎穴】、【肺俞穴】处拔罐。风寒感冒直接在上述二穴拔罐;风热感冒可用三棱针在【大椎穴】处点刺数针,然后再行拔罐,每日一次。
方2取穴:后颈项中段至骶尾部脊柱正中线,后颈项中段两侧至两侧肩外,第一胸椎至骶尾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治法:以走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驱风油、风油精走罐法,分段刺激至局部潮红并有少数丹痧为度。若患者肌肉消瘦,对刺激的疼痛反应甚重者,或是小孩,可采用上述途径行疏排罐法,或涂上述药液后再用行疏排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起罐后在【大椎穴】、【肺俞穴】、【大杼穴】区各内罐五至六次,或行挑痧法。每日一次,症状明显缓解后改隔日一次。如发热恶寒,咽痛甚者,于【曲池穴】、【鱼际穴】上采用刺罐法,或于双耳尖穴位上放血数滴:如鼻塞甚者,加【合谷穴】行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再于鼻骨下方的鼻通穴上涂风油精或驱风油;如喉痒干咳者,配【天突穴】艾条温和灸十分钟左右;如头痛甚者,于【太阳穴】、【额中穴】两穴上采用涂云香精等药罐法或出针罐法、贴伤湿止痛膏罐法;若年老、体弱、病情迁延不愈、食欲不振、流涕不止、出虚汗者,取【神阙穴】、【足三里】(交替)两穴行艾灸罐法或艾条温和灸约十五分钟;如恶心呕吐者,于【内关穴】、【中脘穴】采用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涂风油精罐法:如腹痛腹泻者,在腹部疼痛点及其相对应的脊柱两侧、【足三里】(交替),或以【神阙穴】为中心,于其上、下、左、右各隔二横指处采用针罐法或敷姜、涂风油精、贴伤湿止痛膏等罐法。
方3取穴:【大椎穴】、【身柱穴】、【风门穴】、【肺俞穴】或加【中府穴】。
治法一:采用单纯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等药罐法,留罐十至千五分钟,每日一次。
治法二:于【大椎穴】、【肺俞穴】两穴上施行针罐法(排罐法除外)或灸罐法、敷姜(蒜)罐法,其余穴位采用单纯罐法或涂药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日一次。如有其它伴随症状或其一症状严重者,参照“方一治法”加穴施治。
方4取穴:第六至七胸椎间(即上背部中央),伴有呕吐、咳嗽甚者,加【膻中穴】或【中脘穴】。
治法:取小罐或中罐施行单纯罐法或涂姜汁罐法,留罐约二分钟,每日一次(本法适用于婴幼儿患者)。
方5取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天突穴】、【膻中穴】、【神阙穴】。
治法:采用单纯罐法(七岁以下者只拔【神阙穴】、【肺俞穴】两穴),留罐五至十分钟,起罐后将药饼(制备法: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萸、苍术、青木香、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份,冰片零点二份,共研细末,装瓶密封,使同时用鲜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一厘米的圆饼)贴到穴位上,胶布固定六至二十小时,以不起泡为度,隔日一次,治愈为止。如果反复患感冒,气管炎的,每七至十天治疗一次,连续五次,可以提高抗病能力,达到预防发病的目的。若合并盗汗者,于【神阙穴】拔罐后撒上适量的朱砂末,然后再贴药;消化不良,哮喘者,点刺四缝,足三里贴药;大便不正常者,贴药于【天枢穴】、【上巨虚】两穴位上;贫血者贴药于【膏肓穴】,【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上;缺钙点刺四缝,并贴药于【大杼穴】、【悬钟穴】两穴位上;流涕、鼻塞贴药于【新识穴】上;扁桃体肿大,咽喉型气管炎,贴药于【扁桃体穴】上;发高热者,于【少商穴】或【耳尖穴】上点刺放血数滴。
附:病例选介
何某,男,三十岁。感冒二天,发热三十九点四摄氏度,恶寒,无汗,周身酸痛,头晕痛,恶心欲呕,鼻微塞,轻咳,咽喉微红痛,已服【银翘解毒片】无效。治疗以背部督脉、膀胱经循行途径走罐,使施术处皮肤呈现紫红并出现丹痧,再于丹痧较多而明显的两侧膏育俞周围选五至六点丹痧,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施术以后,病者开始有微汗,周身感觉较舒适,术后十多分钟,体温已降到三十七点八摄氏度,翌日诸症消除。
丁某,女,三岁。一年来每遇气温降低时,则容易发烧、流涕、咳嗽,扁桃腺红肿,病程多在十五至二十天左右,平时食欲不振,盗汗,扁桃体一至二度肿大,本次发病体温三十八点九摄氏度,伴流涕、咽红、扁桃腺红肿和咳嗽。治疗采用三棱针于双侧【少商穴】放血各五滴,还在四缝穴上点刺,继而以三厘米口径小罐吸拔【神阙穴】,【肺俞穴】两穴五分钟,局部出现紫红后,起罐即敷药饼,胶布固定。约一小时后,体温下降到三十七点四摄氏度,药饼十小时后撤下。翌日体温降到三十七摄氏度,仍有轻咳,隔天施术一次,连治二次告愈。为了巩固疗效,每隔十天于【神阙穴】拔罐后敷药饼(先撒少许朱砂末)一次,连续施术五次。结果,食欲明显增加,盗汗停止,半年间未患过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敷脐疗法】
方1
药物:葱白、生姜、食盐、豆豉各适量。
制法:共捣烂,或炒热,纱布包。
用法:敷脐。用于风寒感冒。
方源:《辽宁中医杂志》(十一):三十八,一九八○。
方2
药物:葱白、生姜、豆豉、食盐各适量。
制法:共炒热。
用法:布包掩脐上。散风寒,理积滞。
方源:《理沦骈文》
方3
药物:苍术、枯矾、良姜、葱白各适量。
制法:切粗末,与葱白同捣,炒热。
用法:涂手心,掩脐静卧,手须窝起,勿使药着脐。一手兜住外肾前阴,女子亦如之。服绿豆汤催汗。一手掩脐一手兜肾,丹诀也。用于风寒感冒无汗者。
方源:《理沦骈文》
方4
药物:芥菜子末少许。制法:温水调稠。
用法:填脐内,隔衣以壶盛热汤熨之,汗解,用于风寒感冒头疼。
方源:《本草纲目》
方5
药物:胡椒、葱白、百草霜各适量。
制法;胡椒研末,三味共捣丸。
用法:纳脐中可发汗,用于风寒感冒无汗者。
方源:《理沦骈文》
方6【杏苏散】:
药物:苏叶、杏仁、生姜、桔梗、获苓、半夏,甘草、前胡、陈皮、枳壳、大枣各适量。
制法:为细末,加适量白蜜,连须葱,生姜打烂,生萝卜汁合大枣煎汤,上药调成药饼。
用法:敷脐。用于风寒感冒。
方源:《上海中医药杂志》(十):二十五,一九九○。
方7药物:白芥子一百克,鸡蛋清适量。
制法:白芥子研末,鸡蛋清调成膏。
用法:贴敷【神阙穴】,可同贴【大椎穴】、【涌泉穴】。用于风寒感冒。
出处:《陕西中医》(十一):三十五,一九八四。
方8
药物:淡食豉三十克,连翘十五克,薄荷适量。
制法:研细末,共捣泥状。
用法:贴敷【神阙穴】,可加贴【大椎穴】、【风池穴】。
出处:《陕西中医》(十一):三十五,一九八四。
方9
约物:活蚯蚓十余条,白矾少许。
制法:将蚯蚓清水洗净后,放在白酒内稍浸一会取出,再撒上少许研细的白矾末。
用法:直接敷于肚脐上,二小时以上至半天时间取下。用于感冒及流感初起的发热,一般敷二次即可退热。
出处:《黑龙江医药》(二):六十一,一九七九。
方10
药物:活癞蛤蟆一只。
用法:直接将其肚皮对准患者的肚脐贴上,过一小时解开。用于感冒或流感发热,半天后即可降低体温。
出处:《黑龙江医药》(二):六十一,一九七九。
方11
药物:【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片】(均为成药)适量。
制法:研细末,水调或姜汁调膏。
用法:敷脐,胶布固定。用于风热感冒。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十一):三十八,一九八○。
方12【脐丹粉】
药物:防风、黄芪、肉精各等分。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先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棉球消毒【神阙穴】,趁湿撒药粉零点五克,胶布或绷带固定,每隔三日换药一次,五至七次为一疗程,可连续用二至四疗程,孕妇慎用。用于体虚经常感冒者的预防和治疗。
疗效:预防五十二例,痊愈二例,显效十一例,有效三十九例,总有效率百分之百。防治九十六例,痊愈二十一例,显效三十六例,有效三十九例,总有效率百分之百。
出处:《陕西中医》(一):三十三,一九八九。
备注:亦可用于防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和咽炎。
方13
药物:葱白三十克,连翘十五克。
制法:共捣烂。
用法:用纱布包好敷脐上,等到将要出汗时,急喝白开水一杯,以加速发汗。用于风热感冒。
出处:《中医简易外治法》
方14
药物:生姜十克,葱白三十克,麻黄六克。
制法:共捣烂如泥状。
用法:敷脐部,热水袋熨之,盖被取汗。用于风寒感冒。
出处:《韩明本医案》。
方15
药物:淡豆豉三十克,连翘十五克,薄荷九克。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用药粉十五克,冷水调为糊,填脐上,外用纱布、胶布固定,三至八小时去药,每日一次。可加贴【大椎穴】、【风池穴】。用于风热感冒。
出处:《穴位贴药疗法》
方16
药物:炒麻黄、附片、吴茱萸。
制法:研粗末。
用法:热敷脐部。另用樟树叶煎水外洗。用于表寒深闭。
疗效:一般药后不多时,即可汗出而解。
出处:《湖南中医杂志》(四):十,一九八八。
方17
药物:桑叶、菊花、杏仁、连翘、桔梗、甘草、薄荷各三克。
制法:上药研细,加葱白五根、白蜜一匙,共调为饼。
用法:外敷脐中,治感冒。
出处:《国医论坛》(四):四十七。一九八六。
【敷贴疗法】
1.大蒜适量,面粉适量。
用法:将大蒜捣汁调拌面粉做成圆锥形状,塞入鼻孔。
功用:祛风散寒,宣肺通窍。适用于头痛、发热、恶寒、鼻塞、喷嚏、流清涕、无汗等风寒感冒。
2.用热水泡脚三十分钟,用【风湿止痛膏】贴于脚掌【涌泉穴】,治风寒感冒效果好。
3.葱白三十克,生姜二十克,食盐三克。
用法:共捣烂、加酒适量,调成糊状,用纱布包裹擦胸、背、手、足心、肘窝、腘窝。每二小时擦一次,一日擦三次。
功用:辛温散寒、退热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4.白芥子十克,鸡蛋清适量。
用法:白芥子研为细末,用鸡蛋清调拌成膏状,贴双足心【涌泉穴】,如局部有烧灼刺痛时,去掉。一日敷药二至三次。
功用:散寒通络,利肺除痰。适用于风寒感冒,痰多色白,咳嗽较甚者。
5.大蒜一瓣,风湿膏二张。
用法:将大蒜捣烂,取黄豆粒大蒜泥贴【涌泉穴】,风湿膏覆盖固定,十二小时后去掉,治感冒效佳。(注:如有剧烈烧灼感,及时撕掉,以免烧灼皮肤,起泡)
6.淡豆豉三十克,连翘十五克,薄荷九克,葱白适量。
部位:【风池穴】、【大椎穴】、【神阙穴】。
用法:混合研末过筛,先取药末二十克,加入葱白,捣融如膏,敷贴【风池穴】、【大椎穴】二穴,覆以纱布,胶布固定。再取药末十五克,填于【神阙穴】内,然后以冷开水滴药上,周围以布或面糊圈住,以防滴水外溢,待药气入腹即愈。
功用:清热解表,疏风和营。适用于发热、汗出、头胀痛、口渴、喷嚏、咳嗽等症风热感冒。
7.雄黄十克,朱砂十克,玄明粉三十克,生葱白适量,生姜片适量,青皮鸭蛋清适量。用法,先将雄黄、朱砂、玄明粉混合研成细末,次将葱白、生姜捣烂绞汁和入药拌匀,再加鸭蛋清调成厚糊状。将药糊适量涂敷入患者脐窝【神阙穴】,外以纱布盖上,再以宽布带束紧固定。每天换药一次,至病愈为度。
功用:清心火,通腑气,祛表邪。适用于感冒高热不退者。
【体针疗法】(又叫毫针疗法)
1.针刺:取主穴【合谷穴】;配穴:【印堂穴】、【天突穴】。
手法:针【合谷穴】时用提插法,至患者前额部微有汗时为止。咳嗽配【天突穴】,前头痛加刺【印堂穴】。
2.取主穴:【大椎穴】、【风池穴】、【风门穴】、【列缺穴】、【外关穴】、【合谷穴】(双侧)。
配穴:咽痛加【鱼际穴】;鼻塞加【迎香穴】;头痛加【太阳穴】。
方法:留针二十分钟,每日一次。
3.三棱针点刺:一侧【少商穴】,【中商穴】,【老商穴】。
方法:先将三棱针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常规消毒。然后用大蒜一瓣,将上述三个穴位擦红后,快速用三棱针分别将三个穴位刺出血。每日刺一侧。
本法适用于流感发高热者。
【灸法】
选【风池穴】、【风门穴】、【大椎穴】、【曲池穴】等穴,将艾条点燃,分别在上述穴位上灸,每穴一分钟,每天二次。适用于风寒感冒。
【耳穴压丸法】
取肺、神门、气管、内鼻、额、咽、扁桃体,每次选二至四穴,用菜籽压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三天换一次,压丸期间经常按压耳穴处。
【药线点灸疗法】
取肺、内鼻、贤上腺、感冒点。用青麻搓成直径约零点五毫米的线,浸泡在麝香等药物配制的药酒中制成药线。以拇、食二指持线的一端,露出线头约一厘米,点燃后,待线头呈炭红珠火(忌火苗)时,对准穴位,顺应腕力,拇指尖稳重而敏捷地将火线头按于穴位上,如穴位深拇指不便按入,可将火线头伸入点灼,一按火灭即为一壮,灸处有轻微的灼热感。如不愿直接点灸,可将珠火线头置距穴位约一毫米处熏灸。病情重者,可于第一次术后约半小时追加一次,一天一至二次。
【艾条灸法】
用普通药艾条点燃,对准肺、内鼻、肾上腺、感冒点穴位,距之二厘米处熏灸,使患者感觉到有舒服的温热感为度,一般需五至十分钟。每日二次,十次为一疗程。
【耳穴贴膏疗法】
取穴:内鼻、咽喉(双侧),枕、额(双侧),肺、气管。
方法:先清洁耳廓,将药用橡皮膏剪成四乘六毫米的长方形,贴在穴位上,每周二次,双耳同时贴或左右耳交换贴。
【拍击疗法】
1.弹【山根穴】。拇指与食指对合如环状,用拇指将食指的指甲部按住,然后用力使食指从拇指后方滑出,弹击【山根穴】,以局部皮肤发红为度。
2.掌击【大椎穴】可治鼻衄。
主治: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
【熨引疗法】
用白铁皮或铜皮做成筒高十四厘米,直径五厘米,底部直径一厘米的尖底熨引器,装入开水,盖好盖子,熨引【合谷穴】,【大椎穴】和前后心处,至津然汗出为度。如发热头痛,可熨引【风池穴】、【曲池穴】、【合谷穴】等穴。
主治:风寒感冒。
【推擦疗法】
生姜捣烂,葱白切碎,等份和匀,用纱布包裹,蘸热白酒。先推擦前额和【太阳穴】,再推擦背部脊柱两侧,以皮肤潮红为度,如兼有恶心呕吐,加推胸部;腹痛,加推脐部。
主治:适用于各种感冒。
【熏洗疗法】
治风寒感冒三法:
1.取麻黄九克,桂枝六克,生姜九克,紫苏十五克,甘草三克,煎汤熏洗头面,得汗而解。
2.取荆芥九克,防风九克,白芷十二克,柴胡十二克,前胡十二克,羌活九克,独活九克,生姜九克,煎汤熏洗头面部,先熏后洗,每日二次。
3.取紫苏三十克,川芎十二克,花椒六克,葱白十二枚,藿香十五克,茶叶九克,煎汤熏洗头面。
【吹鼻疗法】
1.取川芎、藿香、无胡、丹皮各九克,雄黄、白芷、皂角各十二克,朱砂三克,研末,吹鼻。
2.取羌活、防风、荆芥、川芎、白芷、细辛、蔓荆子、薄荷、羊踯躅花各三克,熟石膏、风化硝、黄连、青黛各九克,鹅不食草十五克,共研细末,吹鼻。
操作方法:用生理盐水拭净鼻腔,取药末零点三克,用小竹管或纸管,喷药器将药粉吹入鼻内,经鼻粘膜吸收而治疗疾病。
【取嚏疗法】
1.【上清散】:薄荷、川芎、白芷、黄芩、牙硝、皂角、硼砂各六克,细辛、雄黄各二克,研末,加冰片二克,麝香零点五克,研细和匀。
用法:将所有药物研为细末,以手指蘸取适量抹鼻,或以清洁棉花卷成条状,蘸取药末塞入鼻中轻轻转动,使药物粘着于鼻粘膜上,即抽出棉条使之得嚏。
2.取鹅不食草、闹羊花、马蹄细辛、冰片各等份,研末和匀,用纸筒吹入鼻中取嚏。
3.取野菊花、白芷、连翘、大青叶、薄荷、藜芦各等份,共研末和匀,每日一次,吹入鼻中取嚏。
【放血疗法】
1.点刺【大椎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十分钟,使之出血,适用于发热而汗不出者。
2.点刺【少商穴】、【太阳穴】。
3.用酒擦肺俞穴,以肤红为度,然后挑刺。
注意事项:针具或瓷片必须煮沸消毒,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放血部位,用蘸酒消毒。
【刮痧疗法】
取生姜、葱白各十克,切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先刮擦前额、【太阳穴】,然后刮背部脊柱两侧,也可配刮肘窝、腘窝。如呕吐者加刮胸部。
【气雾吸入疗法】
1.取荆芥、防风、藿香、银花各十克,前胡、川芎、薄荷、甘草各六克,用壶式雾化法吸人,每日三次。
2.取大青叶、蒲公英各五十克,牛蒡子、防风、炙甘草各九克,用砂锅煎煮,让蒸气充满室内,吸入气雾。
注意事项:应用壶式雾化法时要防止烫伤,可事先在口鼻处涂以凡士林。如发现药物过敏,则立即停止使用。
【药膳疗法】
1.豆豉炖豆腐:豆腐四百克,淡豆豉二十克,生姜三克,再加适量的盐一起隔水炖煮,趁热食用。功能散寒祛风: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鼻塞骨痛等症。
2.藿佩冬瓜汤:鲜藿香、鲜佩兰各五克,冬瓜五百克(去皮、子)。先将藿香、佩兰煎煮,取药汁一千克,再加入冬瓜及盐适量一起煮汤食用。功能消暑祛风。适用于夏季感冒、头痛、胸闷、食欲不振、小便短赤等症。
3.姜汁干丝:生姜十克,豆腐干丝一百克。先将生姜压取姜汁,再以姜汁及适量的盐、酒等调料拌豆腐干丝后即可食用。功能散寒解表,和胃止呕。
适用于风寒感冒,胃纳不佳,恶心呕吐等症。
4.香葱拌豆腐:香葱二十克,葱白十五克,(洗净,切碎),豆腐三百克和适量盐,一起拌匀后食用。功能散寒祛风,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鼻塞骨痛等症。
【酒疗法】
1.紫苏酒:紫苏、荆芥各十克,陈皮五克,白酒一百毫升,浸泡即成。每次温服二十毫升。功能祛风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2.红葡萄酒一小杯加热,打入鸡蛋一只,搅拌一下即停止加热,待温后便可饮用。
3.草鱼(或青鱼)肉片一百五十克,米酒一百毫升,生姜片二十五克。用水半碗,煮沸后加入上三味,以生盐少许调味,趁热吃,卧床盖被取微汗,每日二次,用于感冒、怕冷、头痛。注意避风寒。
4.连须葱白三十克,淡豆豉十克,生姜三片,加水五百毫升,煎成后,再加黄酒三十毫升煎煮,服后盖被取汗。用于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心烦者。
5.葱白头和生姜各三十克,食盐六克,共捣如糊状,再加入白酒三十至五十毫升调匀,然后用纱布包之,涂擦前胸、后背、手心、脚心及腘窝,涂擦一遍后,嘱患者安卧。涂擦三十分钟后即有汗出,热渐退,全身自觉症状也随之减轻。
6.荔枝肉三十克,黄酒适量。用酒将荔枝肉煮温,趁热顿服。
7.芝麻五十克炒熟,捣碎,黄酒冲服,盖被取微汗。用于风寒感冒。
8.葱白三根,白酒适量,小米适量。以上三种加水煮粥,热服取汁。或生食葱白,热酒送服,取汗。用于风寒感冒。
9.杭菊花和枸杞子各六十克,绍兴酒二百毫升,浸泡十至二十天,去渣加蜂蜜少许,早晚各饮一小杯,用于风热感冒头痛。
10.白芥子一百五十克装入纱布袋中,同二百五十毫升白酒一起煮沸。趁热用白芥子包熨项颈周围,冷时再热,每日二至四次,内服酒液每次五毫升,每日二至三次。用于流感防治。
注:本品外敷有发疹作用,皮肤过敏者不可外用。
11.苦参三克,桔梗一克,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同白酒二百五十毫升一起放入锅中,用文火煮十至二十分钟后拿下,灌入大口瓶中(药袋也放进去),封好待用。在春秋季节或流行期间,每日用棉棒蘸淡酒擦洗(从瓶中倒出五毫升)鼻孔、咽部,每日二至四次;或每次用该酒五毫升,加入温水一百毫升漱口用。用于流感。
【握药疗法】
取苍术六克,羌活十克,明矾六克,荆芥九克,共研细末,以生姜汁为丸,握于手心,令微汗出即止,每日三次。用于婴幼儿,可以将药物纱布固定在手心。用热水浸泡双手后,再行治疗,可提高疗效。
注意事项:
1.上肢瘫疾或麻木,无力手握的患者,不宜应用本疗法。
2.手掌心有溃疡或破损处禁用。
【香佩疗法】
1.取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各三克,共研细末,装入小布袋内佩带。
2.取荆芥、防风、柴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白芷、麝香各等份,混合研末,佩带在胸前,时时嗅闻,每次十分钟左右。
注意事项:
1.对药物气味过敏者,不宜应用。
2.保持香佩的芳香干燥。当药物佩带时间过长,气味淡薄时,应及时更换药物。
3.制作香佩宜用稀薄棉布或纱布、绢缝制,不宜用过厚过密的布和化纤类布。
【蛋滚疗法】
感冒取热滚法:取生姜三十克捣碎,葱白十五克,艾叶十五克,鸡蛋二个,加水七百五十毫升,煎煮一小时,待鸡蛋壳变成褐色即成,使蛋在药液中保温以备用。取温热的鸡蛋一个,趁热在头部、额部、颈部、胸部、背部、四肢和手足心依次反复滚动热熨,直至微汗出为止。蛋凉后放入药液中加热,一般备蛋两个,轮流滚动,滚蛋后,令患者盖被静卧即可。
【药物法疗】
本病用西药主要是对症治疗。高热、头痛、全身酸痛者可用【复方阿司匹林】、【克感敏】等药物或加物理降温,酌情输液。如继发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可选用【磺胺药】或【抗生素】等治疗。并发流感病毒肺炎时应注意心脏功能,酌情输液、吸氧,亦可用些抗生素,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中医治疗可根据病情辩证论治,亦可服【银翘解毒片】等中成药。
【验方】
方1 大蒜二克,每日三次,内服。
方2 葱白三寸,生姜、茶叶各九克,核桃仁九克,红糖十五克。前几味水煎去渣,红糖溶化后服。
方3 生姜三片,升麻三克。加水适量煎煮,日服一剂。
方4 苦瓜数个,取其瓤煮熟服。
方5 贯众三十克,薄荷九克,水煎分三次服,小儿酌减。
方6 鲜鱼腥草六十克,洗净后捣烂,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将汁冲蜂蜜服,饮三至四次。
方7 取新鲜螃蜞菊(过塘蛇)适量,用水洗净,入锅煎煮二十分钟,取其煎剂代茶饮。
方8 防风六克,甘草三克。开水冲泡,趁热代茶饮。
方9 川军四十五克,蝉蜕四十五克,共研细面。成人每次九克,小儿零点九克,温开水送服。
方10 大青叶三十克,板蓝根十五克,筋骨草十五克,接骨金粟蓝十五克,甘草三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三至四次,分服。
方11 生石膏适量(一岁以上儿童每日二百克,一岁以下每日一百克)。将生石膏砸碎放入搪瓷器皿或药锅内,加水五百毫升,煎至五十毫升左右,同法煎四次,每煎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药液滤出后,也可加糖或果汁同服,首煎最好一次服下,它煎可以多次少量频频饮服。用于婴幼儿流感。
方12 用一百克糯米煮粥,临熟加入葱白再略沸之,空腹食之,出微汗效佳。疏风散寒,治外感风寒,鼻塞不通。
方13 将适量胡萝卜洗净,煎汤,热饮。用治畏寒感冒需发汗者。
方14 葱三十克,淡豆豉十五克,黄酒五十克。先将豆豉放入砂锅内加水一小碗,煎煮十分钟,再把带根须的葱洗净切段放入,继续煎煮五分钟,然后加黄酒,立即出锅。趁热顿服,注意避风寒。功效:解表祛风,发散风寒,温中降逆。用治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虚烦,无汗、呕吐、腹泻等症。
方15 草鱼肉一百五十克,生姜片二十五克,米酒一百克。用半碗水煮沸后,放入鱼肉片,姜片及米酒,共炖约三十分钟,加盐调味趁热食用。卧床盖被出微汗,每日二次,避风寒。解表散寒,疏风止痛,通窍。甲治伤风感冒。畏寒发冷,头痛体倦,鼻塞不通等症。
方16 鸭蛋清二个,葱白四段,饴糖五十克。先将葱白及饴糖,用两茶杯水煮沸,倒入盛鸭蛋清的碗中,搅匀,分二次热服,忌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功效:养阴清热。用治感冒咳嗽、音哑、咽喉肿痛等症。
方17 荆芥十克,苏叶十克,茶叶六克,生姜十克,红糖三十克。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约十五至二十分钟后。加入红糖,溶化即成。每日二次,可随意服用。功效: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用治风寒感冒、胃寒、身痛、无汗等症。
方18 银花三十克,山楂十克,蜂蜜二百五克。将银花与山楂放入砂锅内,加水置旺火上烧拂,约三至五分钟后,将药液注入小搪瓷盆内,再煎熬一次,滤出药液,将二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匀服用。功效:清热解毒,散风止痛,消食。用治风热感冒,发烧头痛,口渴等症。
方19 柑桔、盐。将未完全熟透的柑桔去蒂,用筷子刺一个洞,塞入十五克食盐,放于炉下慢烤,塞盐的洞口避免沾灰。烤熟时,塞盐的洞口果汁会沸滚,五分钟后,取出,剥皮食之,能止咳。咳嗽较严重者,可于果汁沸滚时先取出,加入一些贝母粉再烤熟,效果更佳。
方20 野菊花、薄荷各三十克,桔梗十二克。
制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二次服,服至痊愈。
主治:流行性感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咳嗽、喉痛或周身酸痛。
方21 陈皮、柴胡、连翘、白芷、枳实、山楂、羌活、前胡、防风、藿香、甘草、神曲,川芎、厚朴、桔梗、麦芽、苏叶各十五克,陈茶叶五百克。
制用: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用十克,水煎热饮。
功效:解表散寒,消食和胃。治疗感冒风寒,食欲减退或水土不服,腹泻、腹痛。
方22 鬼箭羽二十五克,花槟榔十五克,白鸽屎二十克,鸭脚皮二十五克,地骨皮二十克,布渣叶二十五克,淡豆豉十五克,尖尾蜂芋十五克,旧毫豉十五克,瓜萎叶二十克,苦瓜干二十五克。
制用:以上各药用清水煎六小时。约一大碗药汤,待温热时服下,卧床休息,待出汗即愈。
功效:此方专治精神疲惫、周身骨痛、发冷发热、心闷呕吐、头痛眼花之流行性感冒。
方23 将大白萝卜洗净,捣烂取汁滴入鼻内治各种头痛、中暑头痛及中风头痛等症。
功效,化痰热,散瘀血,消积滞。用治感冒头痛、火症头痛、中暑头痛及中风头痛等症。
方24 山榄、红萝卜、紫苏叶、山楂、麦芽、炒鸡内金、金石斛、元参、生地等。
制用:感冒引起的口苦初起时,用山榄十五至二十粒,刀背拍扁;红萝卜四枚,刀切成片,加紫苏叶十克,以水熬成汤,趁热进食,一天饮三至四次,口苦即可解除。
口苦兼有饮食失常、肠中滞积时,可再加上山楂二十克,麦芽二十克,炒鸡内金十五克。
对迟眠或夜间说话较多,唇舌干燥患者,则改加金石斛十五克,京元参十五克,小生地十五克,口苦才能消除。
方25 冬瓜皮、米仁、马蹄通草茶。
制用:感冒引起的口苦发热,如在热退后,眼白略黄,小便深浓如赭石色,初起如含深浓黄色,稍久,变成黄色水液,那就是小便中已有浓厚的胆汁色素,这时要用【冬瓜米仁汤】给患者饮用。
冬瓜皮五十克,米仁二十五克,共煎成汁液,利尿祛湿的作用很强,连饮四至五天,马蹄通草茶也可同时服用。如果有黄疸,约须十至三十天时间始得痊愈。
方26 薄荷二克,茶叶五克。
制用:以沸水冲泡,频服。
功效:辛凉解表。用治风热外感,头痛目赤,食滞腹胀。
方27 生大蒜一瓣。
制用:将蒜瓣含于口中,咽下生津液,大蒜含至无味时吐掉。连续三瓣即可奏效。
功效:辛温解表,解毒杀菌。用治感冒初起,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症。
方28 木芙蓉叶九十克,厚朴九克。
制用:共加水煎二次,每次至少煎半个小时,合并两次药汁并用微火浓缩成五百毫升。每次服五十毫升,每日服四次,直至全部服完,如仍未痊愈,可照上法继续服药至痊愈,儿童剂量酌减。
方29 芥菜五百克,豆腐半块,老姜九克,咸橄榄四个。
制用:芥菜切成适当长度,豆腐切为二至四块,老姜切片,咸橄榄与一杯半水,共放入锅内煮。煮好后滤出残渣,趁热喝下,盖被休息,出汗即愈。
功效:食用芥菜,对肺、支气管有止咳化痰的功能;豆腐能恢复肠、胃的正常功能;咸橄榄对止咳也有效果。可治日久不愈的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