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的不世武功:大明戰史上的七大勝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15:42
1,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開平之戰,一舉拔掉元上都,元順帝倉皇逃竄,一年後病逝,此戰後,大明修築了開平衛,俯瞰整個北方蒙古草原,之後的幾十年,雖然蒙古人偶有勝仗,但基本都是被明軍追亡逐北。
點評:雖說徐達攻克元大都标志着蒙元的滅亡,但是在蒙古人敗退大草原以後,真正導緻明蒙雙方攻守易形的則是開平之戰,開平是蒙元的上都,也是蒙古草原重要的戰略要地,奪取了開平,也就意味着卡住了蒙古草原的咽喉,與遊牧民族作戰,一是要作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二是要要建立強大的騎兵隊伍,三則是要搶占到關鍵的戰略要地,漢武帝反擊匈奴,第一槍就是在河套平原打響,因此才有了後來匈奴的倉皇西逃,唐朝反擊突厥,首戰也是先取定襄,才有了重創突厥的奇功,而宋之敗亡也在于幽雲十六州的丢失,使得宋軍痛失戰略要沖地,百年來一直處于強敵的壓迫之下。開平戰役的意義也正在于此,雖然此戰的戰果算不上豐碩,但是戰略意義重大,此戰後,大明修築了開平衛,作爲繼續進逼蒙古帝國的基地,之後徐達藍玉等人的一連串勝仗,也正是此戰打下的基礎。遺憾的是,自宣德開始,處于削弱藩鎮勢力的目的以及文官統治集團的短視,開平衛最終被廢弛,松散的蒙古部落聯盟得以繼續騷擾長城沿線,以至于釀成了土木的慘案和大明皇帝被俘虜的恥辱,前人攢錢,後人敗光,不知當年病勢于柳河川的常遇春将軍若泉下有知,當做何感想呢。
2,洪武二十一年藍玉捕魚兒海大捷,滅敵數萬,俘虜七萬多人,北元政權的統治機構被一窩端俘虜到南京來,此戰宣告了北元政權的最後滅亡,從此蒙古高原已不再有如成吉思汗時代統一的政權,之後的二百年裏,雖然瓦刺和鞑靼在蒙古草原輪流坐莊,卻早已不具備抗衡中原的實力,或依附于大明,或偶爾騷擾,卻終難再鍁起大風浪。
點評:今天某些蒙古國史家對于北元曆史津津樂道,企圖尋找蒙古國合法化的證據,遺憾的是,藍玉将軍的大捷給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北元在捕魚兒海大捷後就已不複存在,如果說之前的大明滅元以及攻克上都之戰,都沒有真正消滅蒙古的皇族的話,捕魚兒海大捷卻宣告了蒙元帝國的最終滅亡。這些作爲蒙元正統的皇族們一股腦的被押解到了南京,北元的運作體系基本被摧毀。如果說在這之前,蒙古貴族心中或許還有所謂反明複元的希望,那麽捕魚兒海戰役後,希望就徹徹底底地破滅了。從此,逐鹿中原隻能成爲他們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夢。此戰的意義在于蒙古草原被分崩離析成了若幹松散的部落,時合時分,相互征戰不休卻難以對中原政權造成緻命的軍事威脅。而幾大蒙古部落也先後向大明稱臣并接受了冊封,無論是從現代的國家觀念看還是從封建時代的國家關系來看,從這一仗開始,所謂的北元與大明的對峙已經不複存在,蒙古部落與大明的關系,漸漸的由國與國的關系變成了地方諸侯勢力與中央go-vern-ment的關系,後來的史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無論是瓦刺的也先也好,還是鞑靼的俺答也好,他們與大明邊鎮戰争的目的僅僅是爲了得到一個冊封的爵祿,金庸老先生在《鹿鼎記》中尊清貶明,大談滿清給中國帶來了多少領土雲雲,對比史實,不禁令人啞然失笑。優秀的小說家未必是優秀的曆史學家, 大明應該反思的是,爲什麽這樣強勢的軍事勢頭卻不能保持持久,大明前期,面對統一的北元政權,明軍鐵騎追王逐北,打了一連串的勝仗,卻爲什麽不能守住固有的勝利果實,在蒙古已被打成若幹松散部落,力量嚴重削弱的情形下,卻沒有進一步向蒙古高原滲透勢力,卻是因噎廢食,實行退守自保的戰略,大明之敗亡,戰略上的短視難辭其咎。
3,永樂八年,明成祖第一次北征,在斡難河戰役中大破鞑靼軍主力,蒙古各部紛紛向大明稱臣,此戰進一步削弱了蒙古各部落的實力,并瓦解了蒙古部落的内部。戰後大明以勢力均衡的原則對蒙古的幾個主要部落進行冊封,大明在北方的武功達到了極盛時期
點評:從戰略上說,明成祖的指揮隻能用兩個字來概括--穩進。明軍充分發揮了立國50年的建設成果,不僅打出了軍威,更打出了明軍雄厚的經濟實力以及驚人的戰争相持能力。明軍用步步爲營的方式,集中優勢兵力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而火器與騎兵相結合的打法不僅成爲了蒙古騎兵的噩夢,也對後來明軍的戰術思想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是明軍的進攻精神發揮的最爲淋漓盡緻的一戰,而這也正是永樂皇帝苦心經營的結果。電視劇《亮劍》裏有句話說的好:一個統帥的氣質也決定着一支軍隊的氣質,一個統帥的靈魂也将成爲一支軍隊的軍魂。明軍這個時期的表現正是這句話生動的寫照,馬上皇帝永樂的進攻精神也滲透到他每個士兵的血液中,這是一支在當時世界堪稱最強的軍隊,貼木兒東侵大明路上病故,與其說是大明的幸運,不如說是他自己的幸運,與這樣的一支軍隊交手,赫赫威名的帖木兒大帝恐怕一生的英明都要付之東流水了。遺憾的是,明軍的進攻精神僅僅是在洪武和永樂兩朝昙花一現,後世皇帝以防禦爲主的戰略思想,大大限制了明軍進攻戰術的改良,也扼殺了明軍的進攻精神。宋朝進攻乏力是因爲騎兵缺乏,但是大明并不缺馬,産馬的甘肅和陝西西部地區都在大明手中,内蒙地區的蒙古部落也多是臣服大明的,大明缺少的就是有頭腦的戰略家和有進取精神的統治者。而永樂皇帝卻犯了欲速則不達的毛病,整個永樂朝,頻繁的北伐雖然收獲不小,但是也虛耗了國力,并也使後繼者因噎廢食。而北部防禦體系建設上的短視,導緻北方關外衛所日益被孤立,明成祖雖然堪稱是大明大有爲的君主,但是在戰略建設上卻遠遜色于他的老爹朱元璋,五次北征帶來的邊境安甯不過十數年,衛所建設上的嚴重錯誤,卻贻害了後世幾代。
4,明正統14年,瓦刺大軍在土木堡将明軍打得全軍覆沒,并俘虜明英宗,名将于謙指揮北京保衛戰,大破也先大軍,迫使其交還英宗。蒙古軍的兵敗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也先在内讧中被殺,分散的蒙古部落又重新接受了大明的冊封。
點評:十五世紀中葉是世界曆史上值得記住的一段日子,從1449年到1453年,東西方兩大文明古國---中國與羅馬。他們的首都相繼遭到蠻族的圍困,不同的是:大明以其充足的國力和出色的指揮打赢了北京保衛戰,而東羅馬則在彈盡糧絕後國破家亡,被土耳其人亡國滅種。土耳其在東羅馬的土地上把奧斯曼帝國推向了極盛,蒙古人則在北京城下遭受到又一次沉重的打擊。事實上,土耳其滅亡東羅馬是順理成章,而蒙古軍兵敗北京也是實力使然。在封建時代,如大明這樣的生産力高度發達的帝國,隻要内政統一經濟穩定,是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滅亡掉的。宋朝積弱如此,但鼎盛時期的遼國也同樣不能滅之,宋朝和大明最終的亡國,其實是亡于腐敗和國内嚴重尖銳的階級矛盾,而此時的大明尚未到這一步。雖然此時的大明正走向腐敗,而朱元璋時期建立的衛所制度已經出現的腐化的情況,但是明軍的實力尤存,土木之敗确有士兵戰鬥力下降的緣故,但更重要的還是荒唐的指揮。在大明朝中,也存在着一批實幹派的大臣,英宗被俘虜後,滿朝哭哭啼啼,還好有于謙爲首的一批明白人堅信大明必勝。而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在土木堡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後,大明又在短短的時間裏組織了22萬精兵,這種驚人的戰争動員能力以及物質基礎,都是蒙古人所無法相比的。于謙并不是一個典型的職業軍人,反而是一個文官,而此戰也并非是考驗他的戰場拼殺能力,而是戰略部署能力和統籌規劃能力,對于此時的大明來說,隻要可以做到君臣一心,三軍用命,此戰的勝算就已超過八成,于謙很好的協調了各方面的矛盾,圓滿的完成了這一切。這一戰大明打敗了蒙古人,但是攻守雙方卻調了個,從此以後,明軍更是龜縮于長城堡壘之中,很少再有大兵團出塞作戰的戰例。而實力遭到嚴重削弱的蒙古人,也沒有再對大明形成緻命的威脅,至多隻是騷擾大明邊境而已。但是之後于謙對于大明軍隊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還是使明軍在一段時期裏恢複了強悍的戰鬥力。從北京保衛戰勝利到蒙古放還英宗的這幾年間,蒙古人屢次對大明邊境發動進攻,但是經于謙整頓後的明軍均将其擊敗,最終換取了英宗歸國和蒙古内讧的結局。遺憾的是于謙在奪門之變後被英宗殺害,從于謙到袁崇煥,自毀長城的悲劇不止一次發生在大明君主身上,讓人扼腕歎息。
5,公元1517年,大明水師在廣東屯門和西草灣接連重創葡萄牙水軍,葡萄牙軍隊損失慘重,之後漸漸改變了對中國的政策,轉而以欺詐手段騙取了澳門。此戰對明軍的影響在于,大明的戰船和火炮都在此戰後吸取歐洲的技術得到了改良和革新。
點評:單從軍事角度上說,兩場戰役隻能算是小規模的水戰,不說和大型海戰比,就是和大明同時期的抗倭戰争比也是小很多的,但是這畢竟是大明水師與歐洲水師的第一次交手,長期生活在海禁與封閉裏的中國人也第一次認識了來自遙遠西方的陌生對手。葡萄牙人原本要采取征服政策來對待大明,卻遭到了慘重的打擊,之後陸續西來的荷蘭等國也同樣嘗到了類似的滋味。大明獲得了歐洲的戰船和火炮,并使自身的造船與火器技術得到提升,但是對于外面的世界,我們依然是一無所知。大明可以爲小小的屯門與葡萄牙人大打出手,卻願意爲兩萬兩的稅金放任其盤踞澳門,100年後,大明同樣爲了靠近大陸的澎湖而将荷蘭艦隊重創,卻對其占領台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不能不說是大明長期鎖國政策的悲劇:但求大陸無事,化外之土不足取也。而對于中國科技發展史來說,這場戰争同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件,大明的東南沿海與歐洲殖民者進行的一系列小規模戰鬥,使大航海時代初期的歐洲人意識到征服中國隻是愚蠢的想法,與中國搞好關系謀求經濟利益才是正途。于是才有了大明中後期西方科技的陸續傳入,并使中國古代科技達到了又一個飛速發展的高峰期,也使長期處于封閉狀态裏的大明人開始放眼看世界,大明時期最早進入中國的一批傳教士,都驚歎于中國知識階層對于西方科學的渴求精神,如徐光啓等有識之士更開始嘗試引進西方科技改良中國的天文,曆法乃至農業生産,雖然起步稍晚,大明卻用一種特殊的方式進行着向知識時代的邁進。遺憾的是,随着滿清的入關,中國通向世界的大門被徹底的封鎖,之後就是百年的屈辱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明宋應星的科技文獻巨著《天工開物》正是在這一時期傳入了西方,并對西方手工作坊式的生産力改革産生了巨大的影響,直接推動了科技革命的早日到來。
6,大明中後期,倭寇橫行,名将戚繼光等緻力于平倭戰争,奮戰數十年後終于平定倭寇。
點評:抗倭戰争的勝利其實沒有多少可炫耀的,幾十萬大明大軍,卻奈何不得區區倭寇,這是驕傲還是恥辱?大明的衛所制度在這一時期已經徹底腐朽,幸好還有如戚繼光等一批名将,用私家軍和募兵制的方式爲大明重新錘煉出一批精銳之師。而在之後的張居正時代,以戚繼光爲代表的一批抗倭将領也成爲大明軍事改革的先行者。黃仁宇在其著作《萬曆十五年》中把戚繼光稱爲“孤獨的将領”,此話并不爲過,在整體軍事制度已經腐朽的情況下,這些忠良之士仿佛是一批救火隊員,爲國家去撲滅燎原的烈火。之後的隆慶朝和萬曆初年,大明借鑒平倭戰争的經驗改良了裝備,并對軍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修補性的改革,使明軍在遼東和宣府等地又重新擁有了一批精銳的軍隊,大明以此軍隊打赢了朝鮮戰争,也讓大明達到了其發展裏程上又一個中興的頂點。其實所謂倭寇,很大部分成員都是中國沿海的海商集團,朱元璋欲以海禁拒倭寇,卻讓倭寇越演越烈,身爲農民出身的他自然不會明白這種資本原始積累過程裏的自然現象的。倭寇平定後,大明解除了海禁,從此進入了一個對外開放的黃金時期,海上絲綢之路遠達美洲地區。而西方的科技文化也在這一時期廣泛的傳入。但是高速發展的經濟卻成爲了政治腐朽的催化劑,在政治制度日益腐敗的情形下,大明重演了宋朝越繁榮越腐敗的悲劇,大明專制的封建制度與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商品經濟形成了巨大的矛盾,矛盾的結果就是權錢交易作爲潤滑劑。高度發達的對外貿易和繁榮商品經濟,與整個國家日益萎縮的财政收入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官商勾結的暴利催化了政治的腐敗和國家賦稅的大量流失,張居正改革政策的廢除以及封建制度的保守與腐朽,使大明走上了滅亡的不歸路。
7,大明抗倭援朝戰争,曆時七年打敗日本,不但确保了國土的平安,更使日本龜縮于島中不敢擴張達300年。
點評:直到今天,所謂的“抗倭援朝戰争”依然被人争論不休,原因是大明在抗倭戰争中損失慘重,以至給了滿清崛起的機會。但是從今天看,這種說法是典型的形而上學。滿清的崛起是大明自身的腐敗所緻,雖有抗倭援朝造成軍力削弱嚴重的原因,但根子還要歸結到大明軍事的腐朽和内政的失當中去。但是對比抗倭援朝戰争,滿洲人同樣應該叫一聲幸運的。從日本内戰中走出來的日軍,戰鬥力正達到其曆史上空前強大的地步,無論是裝備還是作戰能力,都要比後來的滿清強很多,但遺憾的是,日軍遇到的是中興時期的明軍,滿清遇到的則是沒落時期的明軍。中興時期的明軍在朝鮮打出了國威,在總兵力遠少于日本的情況下,卻最終給了日本緻命的打擊。滿清某些史家評論此戰,無不說是耗費巨資,慘勝如敗,但是從戰争的過程看,大明打出了一系列可圈可點的勝仗,無論是多兵種聯合作戰的能力還是軍事指揮能力,都達到了其整個朝代的最頂點水準,日本的失敗則是空前慘烈,最後一戰的露梁海戰,500多艘日船,逃歸的不足四十艘。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大明選擇坐視朝鮮不救,待日本勢力做大而大明進入衰落期後,中華江山縱然不會落到滿族人手中,也多半會讓日本人糟蹋個夠戗,這是一場必須要打的戰争,也是一場赢得漂亮的戰争,之後的滿清崛起是大明自身的原因,即使沒有這場戰争,以大明的腐朽速度,那也是遲早發生的事情。滿清史官對于此戰的诋毀,多半是處于政治的需要,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此戰400年後,甲午戰争爆發,滿清的士大夫們居然還有人翻閱史書,去從大明抗倭援朝戰争裏尋找破敵的良策。另一個需要注意的事實是,大明進行朝鮮戰争,前後六年花費800萬兩白銀,而滿清單單是甲午戰敗的賠款,就有兩萬萬兩之具,對比之下,這場戰争大明是打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