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开放要善于与外资博弈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7:43:55
扩大开放要善于与外资博弈
作者:-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多年来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不过,应当怎样具体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特别近年来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呈加速趋势,又该如何正确对待并恰当利用外资,实际上存在不少争议。
在3月4日召开的政协经济组联席会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提出,要在坚持扩大开放过程中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也要对外资垄断性并购中国企业保持足够关注。这一提醒,引起外界的高度关注,称这是不少人质疑外资并购中国企业过多过快以来,“首位表态的中国部级经济官员”。
甚至当天的与会人员阵容,也被外界作了耐人寻味的解读。因为全国政协经济组囊括了诸多经济界要人,李德水提出利用外资这一敏感话题阐明观点,自然容易引发人们对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种种新猜测。
不过很多人似乎有意无意忽略了,当天李德水并不是作为国家统计局局长在表态,而是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履行其建言献策的职责。我们认为,这只能视为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看法,而并不意味着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政策,会有重大的变化。
从中央有关规划看,坚持扩大开放的总体思路一直非常明确。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有关内容:就是要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扩大开放中重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这里所说的对外开放,实际上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当然从现实情况来看,把外资“请进来”目前还是主流;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有两点:一是要确保互利共赢,一是要维护经济安全。
“互利共赢”好理解,就是大家各有所得。要让外资在中国投资有利可图,这就涉及各项具体优惠政策;但我们也不能赔本赚吆喝,把市场拱手送人,这又与相关的市场准入、投资限制等政策相关,关键就要看我们如何与外资充分博弈。20多年来,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5年过渡期趋向尾声,我们一直在扩大外资可进入的领域,并不断减少外资的投入与运行限制,外资在税收等领域甚至享有诸多超国民待遇。
于是涉及各方面对“经济安全”的不同理解,这正是引发对中国外资政策争论的焦点。持经济全球化观点者,更强调全球产业分工协作,认为只要中国利用好劳动力资源等相对优势,挖掘市场增长的巨大潜力,就不必因担心经济安全而对外资的进入设防。但更多人还是坚持认为,外资过快进入诸多关键领域,或哪怕只是在一些竞争性领域大规模攻城略地,也会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并埋下深深的经济安全隐患,我们认为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近几年来,外资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行动,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00年前,外资在华主要以“三资”企业形式运行,但2000年以来,跨国公司直接并购中国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的案例越来越多,其触角已伸向中国重化工业企业和关键的装备制造业。
种种迹象表明,外资似乎已不再满足于在华合资或参股,其谋求中国相关行业重要企业控制权的意图,正通过一系列跨国收购而逐步显露峥嵘。比如李德水在发言中明确提到的,一些跨国公司收购中国企业时奉行的三原则:必须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预期年收益率必须高于15%,都让人对中国的企业发展前景和整体经济安全深感担忧。
现实的例子也表明,跨国公司对于中国企业的并购完成后,通常会压制其发展。要么终止中国企业运营,以消灭竞争对手,获取市场份额;要么将中国企业转变为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上的加工企业,既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也缺乏核心技术。像饮料市场和大中型城市的连锁超市,主要市场份额为外资掌控;而感光材料等个别重要行业,外资甚至实现了整体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