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论语》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09:52
透析《论语》智慧【序】
序-从正心开始的大成智慧
关于《论语》的阐释,历来众说纷纭。却似一致公认,儒、道各成体系、泾渭分明,孔子不信神鬼、不关出世,《论语》以仁为本、自足无瑕。尤其近代以来,由于斯文舛乱,理论入于繁琐,人们多没跳出以儒解儒、以人会仁、以俗世论入世的窠臼,以致孔子之宏旨、之原意、之用心,很难得到明白无误的展示,也难有效教化于今人。为此,本书从“心灵”、“智慧”的角度切入,探讨《论语》的终极旨归、核心标准、修养正途与如意境界,力求从世俗与学究的一般套路中跳脱出来,挖掘其全新的意义。
全书选择《论语》中与“正心”相关的句段122则,分属4卷13章。每则按“选文”、“简注”、“意译”、“理释”、“例述”的体例展开,“理释”以引伸、升华、且前后一以贯之为要,“例述”则举古今人事以印证。当然,我们必须强调,作者思想的来源是“天道”,是内心深处的独特悟会,与他人对《论语》的任何阐释无关。由此,书中所论,并不寻章摘句以雕琢,也不斤斤计较于末技,而以揭示《论语》的天地背景、大道脉络、精深意旨为主向。其相关思想,系统表述如下。
1  终极旨归:悟道、明德、归真
儒、道虽然表述不同,追求各异,但却一脉相承,彼此印证。世间之人分两种,一为出世者,一为入世者。前者为少数,后者为多数。针对不同之人,势必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因此道、儒应运而生。《老子》教人向道,必以德为起点,最后证悟真理大道,得大智慧,获大自在。《论语》教人做人,亦以德为起点,以道为指向,以返本归真为最终目标。差异仅仅在于《论语》多论人之道,少论天之道,且于如此做人的终极归宿,几乎不谈。因此,人们才多以为,孔子不信神鬼,不屑出世,拒绝承认因果与宿命的轮回。实质则是,按儒的准则做人,人即能悟道,即能归真,即能与《老子》的描述契合。孔子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示其传道智慧,在于避免人用低层的观念去觊觎无限的美好,故而简单易行,适合更多人们遵奉;这也是中国文化以儒为本的根本原因。
就其实质而言,《老子》与《论语》,是同一体系的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对根器极深、悟性极佳者,直接谈出世,以便超凡入圣,功成圆满,后者对乐于为人、乐于建功者,直接谈入世,以便做个真者、善者、德者,既能修齐治平,又能成道归真;前者引领出世之人,视红尘如粪土,视万物如无物,径往远超于世俗的时空追求,后者引领入世之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免远离道的本真与需求,以便符合道的规则与境界,最终达到与道同化而圆容万端;两者统一于个体,入世可立德、立言、立功,出世可返本、归真、成道,前者由近及远,后者舍末逐本,虽然表现、过程不同,目标却极相近。
关于悟道,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第四》)。道于浅层而言,是人之道;于深层而言,是天之道。所以“天人合一”的意味之一:纯正的人道一经升华,即为天道;博大的天道贯穿而下,必然圆容人道。孔子讲大成,是一种真实的内圣外王的境界。为悟道而死不足惜,绝非仅仅赢得精神的自慰,而是大道在心,其生命在此处消失,自能在更高处新生。孔子亦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第三》)。孔子又云,“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第十四》)。如果孔子所言尚显模糊,子夏所言则绝对清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第十二》)。因此,儒道本一体,其意都喻示:天道决定一切,人决不可以胜天;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关于明德,《老子》所论甚详,《论语》亦反复强调。无论老子或孔子,都是觉悟者,都阐述了道的起点必在重德:于出世者,德高,境界即高;于入世者,德高,进而入道得法,退而无所不能。故孔子云“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第四》),怀德之人,聚得天下人,近得天下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强调德治之政,无所不治,无所不服。“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第一》),强调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德性,可以使人亲近,可以获知一切。本此,儒、道也都直言:重善积德,大道之始;缺德失德,一切散尽。
关于归真,在道家那里,即说真话,行真事,做真人,最后自主、自在而自足;在儒家那里,则以践行、成圣的过程来表达。孔子“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第二》),即是由入迷到破迷、由拘束到自由、由真实到坦荡的归真过程。凡真人,皆性情无伪,所以孔子云,“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进第十一》)。真人不矫不曲,所以孔子云,“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宪问第十四》)。真人怡然自乐,所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第六》)。真人如天,虽默化万物,又无可无不可,所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第十七》)。
2  核心要求:诚意、体仁、怀柔
终极目标既明,《论语》势必提出心性标准。外物之约束,只能治表。唯有准则在心,方能内外如一,归真悟道。
要求之一,即诚意。诚意于心,表现于外,虽林林总总,却都直指肺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第十四》)、“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第十九》)、“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第五》),各以言过其实、文过饰非、心口不一为耻。何也?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第二》)、“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第十二》)、“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第二》)。所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第三》)、“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子罕第九》),不欺神,不欺人,不欺天,亦不自欺,即为诚意的根本。
要求之二,即体仁。仁在曾参理解为忠恕,曾子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第四》)。仁之表,即恭、宽、信、敏、惠,故孔子云,“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阳货第十七》)。行仁在心,行仁在时时处处,并不以外物为转移,“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第七》)、“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第四》)。行仁必以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第十二》)。仁者无怨,“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第十二》)。仁者可以杀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第十五》)。仁者时刻为他人计,“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卫灵公第十五》)。
要求之三,即怀柔。其实质,同于修忍。事人,“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第十三》),追求人和之境。事亲,“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第四》),待以委婉之道。于敌,“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冶长第五》),不记往日仇恨。于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述而第七》),决不画地为牢。待人,“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人”(《微子第十八》),尽可能网开一面。在心,“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第十五》),尽可能柔韧如水。
《论语》之诚意,实与道家之真相能。《论语》之体仁,实与佛家之善共臻。《论语》之怀柔,实与“人家打你左脸,你将右脸也送上去”之基督精神内通。无论道家、佛家或基督教徒,都向往天国世界,都有精细入微的戒律或心法。由此益知,《论语》的心性标准,兼容了各大正教的根本教义;而其道路,显然是在通透宇宙因果规律的基础之上,运用因果而致升华,最终达成解脱自我、归真返本的生命目标;不同之处在于,儒家成就的圣者,能够反过来圆容世俗社会,他的“放弃”体现为“最大限度的符合”,此非传统的道教所能做到。
3  修养正途:正欲、崇义、修礼、慎独
标准在心,务必孜孜于实践,体现于言行。因此,《论语》的主体,即谈人之为人的具体做法。严格遵循这些做法,必定符合人道,进而符合天道。即使弟子并不能直接证悟天道,亦属“不修道已在道中”,自会结出硕果。
第一是正欲。人有七情六欲,虽系正常,却须抑制,绝不可任其泛滥。一旦泛滥,一则要伤及自身,二则要危及他人。然而天行善道,慈悲于众生,所以顺天从道者,不啻要善待自身,也得无碍于他人。于全程人生而言,孔子提出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第十六》)。于衣食住行而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第四》)、“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九》)等等,强调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唯道为大。于功名利禄而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第十三》)、“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阳货第十七》)等等,强调不可因小失大,不可患得患失。即使对于神色态度,曾子也有议论,“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述而第七》)。如此,它与道家断欲修真的道路不同,它们各自体现出来的圆容状态也不同。
第二是崇义。义是日常准则,孔子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第四》)。行义,决不为富贵而富贵,“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行义,必定从善弃恶,“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第十六》)。有义,方能大勇,“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第十七》)。有义,必行直道,“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第十八》)。在不义之乱世,同样行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第十八》)。对不义之小人,尽可鸣攻,“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第十一》)。可见,孔子要求生命,不止于顺应天地以获益,还须维护正义与正道,主动圆容天地。
第三是修礼。礼之本,在于心诚,“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第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第一》)。有礼,必不叛道,“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第十二》)。有礼,普天有序,诚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第十二》)。无礼,多致伤害,“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述而第七》)。越礼,忍无可忍,“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第三》)。
第四是慎独。“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强调日日反省,以求无虞。“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强调事事反省,不致昏聩。“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第十五》),强调一切先从自我找原因,而不怨天尤人。“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第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第四》),强调闻过则喜,见贤思齐。“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第二》),强调独善其身,即已教化天下。
四者共进,既使一心清净、纯正、浩然之气充沛,又使言行有节,文质彬彬。
4  如意身心:大勇、大智、中庸
通过多方面的身心修养,儒者入世,即至大勇、大智、中庸的圣人境界;出世,即至大彻、大悟、如意的觉者境界。
大勇,实质是“道”之勇,源头在于“仁”,孔子云,“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第十四》)。大勇所向,必不懈怠,孔子云,“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第六》)。行义,勇者必能担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述而第七》)。弘道,勇者决不回避,“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第十八》)。改过,勇者如日月之行,“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第十九》)。小勇,难以善终,“若由也,不得死其然”(《先进第十一》)。有欲,难得大勇,“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第五》)。
大智,一则具大视野,一则具大智慧,一则巍巍然不可移易。“唯上智与下智不移”(《阳货第十七》),表明大智者参透一切,悟会一切,决不为外物所动。“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第十六》),益者三乐,实为大智者之乐。“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阳货第十七》),君子四恶,实为大智者之恶。智者顺时而动,诚如山梁雌雉,“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乡党第十》)。智者多谋而有勇,必成大事,“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第七》)。智者处处见用,且善用一切,故“君子不器”(《为政第二》)、“诗,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名”(《阳货第十七》)。智者由近致远,又大智若愚,故“《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为政第二》)、“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第五》)。
中庸,为至德,为儒之大境界,孔子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第六》)。中庸无偏执,即如“过犹不及”(《先进第十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第九》)、“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第三》)、“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第二》)。反之,倘不知进退,则自取其辱,“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里仁第四》),“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颜渊第十二》)。总之,中庸之行,必得其时,必得其人,必得其道,“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宪问第十四》),一切都合乎正道与自然。
入世者大智大勇,即至中庸之境。出世者无欲无求,即至无为之境。智勇之大,实则已将名利情意看透;中庸之道,实则已是无为无不为之道。
5  来龙去脉:正人、济世、奠基
综观人类文化史,两千年前的圣者,大多述而不作。耶稣、释迦、老子与孔子,无不如此。后之《圣经》、《论语》与佛经等等,均不由他们亲手写成。老子纵有《道德经》留存,却简而又简,玄而又玄,且为关尹所迫而作。虽然孔子之外,其他三家都演绎成为宗教,直奔超凡入圣之天国,好像远远超越于儒家,其实所有法理或学说,作用都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效维持人类的整体道德水平,使其不致于更快滑落;二是引导许多大追求者,先后证悟真理大道。在此意义上,《论语》的来龙去脉,其实也是人类社会所有真正原始经典的来龙去脉。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孔子恰处前后二千五百年中间。前二千五百年,“上古争于道德,中古争于智谋,今世争于力气”,半神文化日渐弱化,人多为利欲、争斗所动,鲜于坚持道统。天赋大任于孔子,横空出世而行正人、济世、奠基之使命。所谓正人,即使人心顺应天道,言行取法自然,并不失控而入万劫不复之深渊;孔子深知,人心一旦异化,人道一旦没落,人之所为一旦失却禁忌,个体的末日必定到来,而且绝不可以拯救。所谓济世,即使普天有序,万世安宁,并不在算计、争斗、虐杀等恶恶相报的圈套里轮回;因为世间如果人伦错杂,乱象纷纭,天灾人祸频仍,不啻治国平天下难,连正心诚意、独善其身亦不可得。所谓奠基,即使后来人有一种明确而强大的参照,不至于无标准、无方向而迷茫无助;然而这参照,又仅是有限、有度的参照,并非天地大道之本体,所以筑此基础,以待来者。
孔子的伟大,正在于此。他将前二千五百年的道统继承,又以超强之势延展,直至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他暗蕴鲜明的体系于言行,尤以《论语》为最著;这体系博大精深,表则立德立功,实则返本归真,人人可据而饱受教益,人人可据而洞察真知。他却又不提供一个完整而明确的体系,以免妨碍今日,真理大道的诞生与传播。因此孔子与《论语》,是华夏道统的见证,又是华夏追求更大更深境界的起点。无此,华夏人走不到今日;有此,我们就能够找回天性、良知与正义,进而在纷乱的物质世界重新寻找真理。而且,儒与佛、道相辉映,道以解脱自我,佛以普渡众生,儒以规范人伦,既无实质的冲突,又顾全出世、入世的所有人们,还能在共同的意义上,为人类重建精神的殿堂、重返天国的热望、重树世俗的标准,做出相得益彰的铺垫。
综此,《论语》的智慧,绝不仅限于入世,必定相关于出世;《论语》的体系,虽然庞杂零散,却以天道贯通;《论语》的“仁”旨,实通一切正教的根本;《论语》的根本意义,在昔是正人以至化境、济世以至太平,在今是启蒙善性、神性与真见,以为崭新的天地人道张本;《论语》的阐释,倘若只从俗人的、功利的、腐儒的角度出发,绝难获知九牛之一毛;《论语》的真义,只有从天命、佛道、出世的角度整体观照,才能豁然开朗。
作  者
2007-2-1
第一章 悟 道
人因何而活?人人都想知道,却非人人都能明白。不明存活之要义,生必迷茫,死必恐惧,所行所言必铸大错。
至少,人均须询问:人从何处而来,人往何处而去;个体与宇宙之间,到底如何沟通?
无此,荣辱、得失、生死等等,都不足以依恃。人生如白驹过隙,一切都剧变于须臾,如何依恃?
唯有悟道,从人体、生命、宇宙的整体、终极关怀切入,了知生前身后的因果,洞察天外有天的真相,悟会宇宙万物的规律,才能拨云见日、心明眼亮,才能谨遵人伦与天道,活出真正的清醒。
道即宇宙的根本特性及规律。老子多论天道,孔子多论人道;释迦与耶酥,则为众生提供由人而神的修习途径。天地人道,由宇宙的特性一脉贯穿。
所以,《论语》之“道”,自天道而出,从天道而行,以人道而表述天道,以做人的准则而展现天地的规律。
1.得道无憾
子曰:“朝闻道[1],夕死可矣。”
——《里仁第四》
【简 注】
[1]道:道理、主张,此指真理。
【意 译】
孔子说:“早晨能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不怕了。”
【理 释】
生死于人,无疑是大事。如果人已无惧于死亡,那就没有任何物什可以使他惊怕。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怎样才能做到不计生死?
有一种人轻死,比如自杀与横行无忌一类,他们以为,人死如灯灭,再也没有任何知觉,此前的一切不幸或罪恶,都可一笔勾销。此系浅见,纯属自欺欺人之谈。因为身后,究竟有没有天堂和地狱,究竟有没有生命的轮回与延续,究竟有没有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真实展现,他们全不清楚。倘若生前的一切言行都将在后来被天地自然清算,人们又坚信如此,那就没人不忧惧于死亡。
孔子指出最正确的途径——闻道。道即天地人道,天道即宇宙大穹的根本特性与运行规律,地道即世间万物的自然状貌与生息法则,人道即为人处事的纯正心性与正确做法。天道一以贯之,地道与人道俱是天道在尘世之中的体现;只有首先符合了天道,才有所谓地道与人道存在;倘若把握了人道或地道,其实也就把握了天道。把握了天地人道的表现在于:确知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准则,足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确知此生是从何而来,因何而来,又将去向何处;确知世间的生死,仅是漫长生命历程中的一个转折,决非永恒的生死。
人多以为,孔子之论,只为成就完美的人格与人生。孰不知,人格与人生的完美,并不仅仅为了此生与此世,而且为了给自己奠定一个更好的入道得法的基础,给他人提供一个可资修身养性、建功立业、出神入化的参照,给社会营造一种正己正人、比学比修、返朴归真的教化氛围。唯其如此,死才无所谓恐惧与遗憾,生才无所谓兴奋与留恋。
因此,人生之要义,即在闻道、得道与行道,从做人的正道切入,与自然万物相和谐,进而契合天道,远远超越生死与得失。
【例 述】
岳飞风波亭含冤,岳飞却慷慨无惧。何以知之?他临刑前手书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他深知赵构可以昏聩无知,秦桧可以奸诈无度,河山可以一去不还,生命可以遽然而逝,然而天地有知、有忠、有数、有恒,决不因为人间的任何障碍,而失道义与标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他的“精忠”无以复加,他的言行无可挑剔,自受天道的佑护与嘉许,因此人可以夺取他的性命,人却无力影响他在天道之下的自在与恒在。
文天祥临刑,同样大义凛然,明白晓畅。人们记得他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们也记得他的绝命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说他“大义”,在于他的一片丹心、一腔仁义,足可惊天泣地。说他“明白”,在于他晓知身后,所行已是万世的楷模,所往已是永生的境界。人多赞同前一句,忽视后一句。其实他最后一次入狱不久,即遇一道家高人破空而来,授他以大光明法。他有儒家的长期修养作根基,故能迅速同化道家求仙向道的精义,以至胜境。
他们都死而无憾、无迷、无苦。原因只是,他们闻知、践行儒家之人道,或者一心坚信天道,或者亲身证悟天道,所以生得堂堂正正,死得光明磊落。
2.道在,一切皆在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2]。君子忧道不忧贫[3]。”
——《卫灵公第十五》
【简  注】
[1]馁:饥饿。
[2]禄:俸禄。
[3]忧:忧虑、担心。
【意  译】
孔子说:“君子谋求真理,不谋求衣食。耕种,有时会挨饿;学习,却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真理不能畅行,却不为贫穷忧愁。”
【理  释】
常人所重者,在于功名、富贵与情感,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如果仅限于此,却不获知真理大道,则其已得的外在之物,极易失去;则其所求的外在之物,极难得到。
道,既是宇宙万物的特性与规律,必定无所不包,无所遗漏,也必定从根本上决定着得失及其转化的因果:所行合于道,一切皆在其中;所行悖于道,一切皆不可得;得道者多助,也就包括了身外之物的获得;失道者寡助,也就包括了身外之物的散尽。
君子洞察此理,所以一心谋道。得道,内心无限欢畅,肢体无限舒展,根本不屑计较缺衣少食的贫困;其他如生老病死等等俗世的痛楚,也都与大自在者没有关联。相反,那种以为心中有对物质的追求,手中有对物质的劳动,外物也就自然而然得来的人们,往往奔波一生,算计一生,强求一生,却终落魄潦倒,一无所获,甚至赔上卿卿性命。原因主要在于,他不明白道与得失的关系,只知追随外物而痴求。
虽然民以食为天,衣食诚是大事,但天道的规律之一必是:顺天承道,道必安排生存的基本环境与条件;逆天背道,道必剥夺与他并不相称的任何拥有。
【例  述】
范蠡位极人臣,富甲天下,何也?他知人道:患难时与勾践同心同力,既助其报仇雪恨,又助己建功立业,还使自己与西施的爱恋,得以延续;富贵时不辞而别,远离不仁不义之君,终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亡,走狗烹”的下场。他知商道:纵横五湖四海,三次巨富,三次散尽家财;财至不为己用,财散不为己忧,始终作了财富的主人,而非奴才。他知天道:骄者必败,哀兵必胜,故助越吞吴,一举成功;一子惜钱,以致一子丧命,妻子哭泣,他却先已自知,因而无悲。
和珅也曾大权在手,大宠在身,大财在室,却一朝倾倒,一朝失尽。其中缘故,只在他为权所迷,为宠无恐,为财蚀心,全不知这一切的获得,都不足以依恃;世间真有可依恃者,唯道而已。
3.天道左右一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1]。”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第十二》
【简 注】
[1]亡:通“无”。
[2]四海之内:普天之下。
【意 译】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卜商听说过:‘死生由命运决定,富贵由上天安排。’君子只要做事认真又无差错,对人恭敬又有礼貌,普天之下,便到处都是兄弟,又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理 释】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囊括了宇宙大穹的一切,它是物质的,它却由道来规范。道使天地有则,万物有序,层层层层,各有不同的标准与架构。人是无数层生命中的一层,人也就是道由上而下贯穿下来的一个生命体系。人道决不由人来说了算数,它符合世间的现实,它却是天道在这一层的展现。
孔子少谈天命,天命却由他的学生一语道明。“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大哉斯言!人的生死、贫富与贵贱,使人分出许多等级,体现为许多不同的生存状态。人有趋利避害的天性,所以谚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迷中之人,都想追求长生、巨富与大贵,远离短命、赤贫与卑贱等等不幸。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八九”,很少有人能够称心如意。那么,冥冥之中,终有一只哪样的手,在坚定不移、不偏不倚地左右一切?
答案是道。道均衡一切,安排一切,操纵一切,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决不可能胜天、胜地,也决不可能为所欲为。天道对人而言,绝对公平,因为它丈量众生的尺度,完全一致。人的积极作为,不在于战天斗地与肆无忌惮,而在求道、识道与行道。人能心想事成者,只有所行尽可能地合乎大道,道就必定以成全。
所以,倘若你想长寿与富贵,你得知道长寿、富贵之道的要义,首在重善积德,正心诚意。即如子夏所言,认真做事而无差错,对人恭敬而有礼貌,也就赢得普天之下的兄弟。
【例 述】
袁了凡当初,即信相士之言,前世罪孽太重,此生难得善终。他一度悲观、失意乃至绝望。但他很快明白,与其担惊受怕、忧戚不已,不如弃恶从善,好生做人。他这样想,他也就这样去做。他不再计较生死,只愿在有生之年,能够于己修心,于人有益。结果则是,他不但长寿无虞,而且将一生心得,总结于《了凡四训》之中,以诫世人。
可以说,他是自己改变了命运,他的努力获得回报,从死劫之中获得新生。但是我们不能只看表象。他的努力与一般人众挖空心思的苦苦追求无关。后者是执迷者,为所求而求,只想以外在的力量去获取。前者却发自内心,自觉体认天道,践行天道,一心利人而不利己。正因为前者为私为我,后者无私无我,所以结果泾渭分明:前者或者美梦成空,或者略有所得,无不耗尽身体、心力与根基的一切资源;后者不啻健康、长生、免却多种灾祸,而且在正心、从善之后,真个大彻大悟,进入出世的圣境。
再如白起,战功显赫,却被逼自杀。面对赐死的诏令,他大惑不解:某有何罪,竟致如此?略一思忖,即知仅长平一役,就曾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他坦然就死,以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己罪通于天,实无再生之理。
所以,与其苦心孤诣、不择手段以外求,不如宁静祥和、反观自身以内求。求得不足以克服,求得真知以践行,命运也就逐渐成为你可掌控的命运。
4.切忌获罪于天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于奥[2],宁媚于灶[3],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4],无所祷也。”
——《八佾第三》
【简  注】
[1]王孙贾:卫国权臣。据说是周王之后,因得罪于周王,出仕于卫。
[2]奥:后室的西南角,被视为尊者所居的位置。
[3]灶:古人认为灶里有神,因此在灶边祭之。这里王孙贾以奥比喻卫灵公或其宠姬南子,以灶自喻,暗示孔子与其巴结于卫灵公及南子,不如巴结自己更实惠。
[4]天:上天,最尊的神。
【意  译】
王孙贾问道:“‘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巴结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对。如果得罪了上天,向任何神祈祷都没有用。”
【理  释】
“自作孽,不可活”,即指违背天道,绝难幸免。天道以善为根本,所以万物欣欣向荣、各得其所,众生无量无计、各得其趣。然而,慈悲与威严同在,人治与天谴同在。“人不治天治”,虽言人治,却也是天治的手段。亦即天道巍巍,天自有贯彻其宏旨、维护其秩序的力量与途径。
对应到尘世,多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之说。乾坤当然无私,只是天从整体、全程的角度衡量人事,并不受俗世的时间与空间制约。换而言之,你此时、此地行恶,它可以报在此时、此地,也可以报在彼时、彼地,甚至报在来世或异域。一切都视需要而定,却从不忽略任何一事。却恰恰因为它在时空上的错位,轻轻悄悄迷住众生。众生多以眼见为实,所以既难相信前世来生,自然只信现世现报。然而,天道的奥妙也在于此。倘若众生无迷,众生也就无恶、无私、无伪,众生也就必然升华到另一种生命的标准。可是,天道既已安排如此这般的尘世,它就决不打破人的迷障。
人多喜欢以人的所谓聪明来欺天、媚神。可是神目如电,天道无形,它贯穿宇宙的每一角落,也决不错过人事的一枝一叶。只是,人不能洞察天意,因而自欺、自误、自灭而已。圣人则不。圣人的一切言行,即使只谈人道,却也必定是要规范人伦以合天道。否则,纵是忏悔、祈祷与重重遮掩,都难逃一劫。
【例  述】
曾有武乙射天。天非头上之天,天在极宏观处,极微观处,并不为肉眼凡胎所探知。他以高挂的血囊为天,臆想射它个血光四溅,天即破灭。此时天却在高寒处,无形处,不痛不痒,无动于衷。人想害天,实则痴人说梦。但人臆想射天,并以恶劣的伎俩来实践,立为天道不容。天不立即施威,天却在他田猎于河渭之时,以暴雷劈杀。
再看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却以奉迎为能,与童贯、高俅等勾结,一边进“丰、亨、豫、大”之言,一边竭全国之财,供其挥霍,被称“六贼之首”。因其言谎、行暴、贪财、虐民等等恶行,完全与人道、天道相悖,自无善终的可能。他被贬岭南,死于潭州,为一押解之人击杀。押解者与他无仇,也非奉命行事,但他宁可冒死,也要为天下人解怨。蔡京之书法,虽冠绝一时,甚至在米芾之上,但北宋苏、黄、米、蔡四家,蔡却以蔡襄为代表,绝无蔡京的一席之地。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今人有所求时,有所动时,都得静心一想,它是否符合天地人道,是否招致天谴。天谴无论应在何时、何地,于人都惨不忍睹、悔之不及
透析《论语》智慧【序】
时间:2010-03-10 15:44来源:原创 作者:云 萧 景 春
序-从正心开始的大成智慧
关于《论语》的阐释,历来众说纷纭。却似一致公认,儒、道各成体系、泾渭分明,孔子不信神鬼、不关出世,《论语》以仁为本、自足无瑕。尤其近代以来,由于斯文舛乱,理论入于繁琐,人们多没跳出以儒解儒、以人会仁、以俗世论入世的窠臼,以致孔子之宏旨、之原意、之用心,很难得到明白无误的展示,也难有效教化于今人。为此,本书从“心灵”、“智慧”的角度切入,探讨《论语》的终极旨归、核心标准、修养正途与如意境界,力求从世俗与学究的一般套路中跳脱出来,挖掘其全新的意义。
全书选择《论语》中与“正心”相关的句段122则,分属4卷13章。每则按“选文”、“简注”、“意译”、“理释”、“例述”的体例展开,“理释”以引伸、升华、且前后一以贯之为要,“例述”则举古今人事以印证。当然,我们必须强调,作者思想的来源是“天道”,是内心深处的独特悟会,与他人对《论语》的任何阐释无关。由此,书中所论,并不寻章摘句以雕琢,也不斤斤计较于末技,而以揭示《论语》的天地背景、大道脉络、精深意旨为主向。其相关思想,系统表述如下。
1  终极旨归:悟道、明德、归真
儒、道虽然表述不同,追求各异,但却一脉相承,彼此印证。世间之人分两种,一为出世者,一为入世者。前者为少数,后者为多数。针对不同之人,势必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因此道、儒应运而生。《老子》教人向道,必以德为起点,最后证悟真理大道,得大智慧,获大自在。《论语》教人做人,亦以德为起点,以道为指向,以返本归真为最终目标。差异仅仅在于《论语》多论人之道,少论天之道,且于如此做人的终极归宿,几乎不谈。因此,人们才多以为,孔子不信神鬼,不屑出世,拒绝承认因果与宿命的轮回。实质则是,按儒的准则做人,人即能悟道,即能归真,即能与《老子》的描述契合。孔子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示其传道智慧,在于避免人用低层的观念去觊觎无限的美好,故而简单易行,适合更多人们遵奉;这也是中国文化以儒为本的根本原因。
就其实质而言,《老子》与《论语》,是同一体系的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对根器极深、悟性极佳者,直接谈出世,以便超凡入圣,功成圆满,后者对乐于为人、乐于建功者,直接谈入世,以便做个真者、善者、德者,既能修齐治平,又能成道归真;前者引领出世之人,视红尘如粪土,视万物如无物,径往远超于世俗的时空追求,后者引领入世之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免远离道的本真与需求,以便符合道的规则与境界,最终达到与道同化而圆容万端;两者统一于个体,入世可立德、立言、立功,出世可返本、归真、成道,前者由近及远,后者舍末逐本,虽然表现、过程不同,目标却极相近。
关于悟道,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第四》)。道于浅层而言,是人之道;于深层而言,是天之道。所以“天人合一”的意味之一:纯正的人道一经升华,即为天道;博大的天道贯穿而下,必然圆容人道。孔子讲大成,是一种真实的内圣外王的境界。为悟道而死不足惜,绝非仅仅赢得精神的自慰,而是大道在心,其生命在此处消失,自能在更高处新生。孔子亦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第三》)。孔子又云,“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第十四》)。如果孔子所言尚显模糊,子夏所言则绝对清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第十二》)。因此,儒道本一体,其意都喻示:天道决定一切,人决不可以胜天;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关于明德,《老子》所论甚详,《论语》亦反复强调。无论老子或孔子,都是觉悟者,都阐述了道的起点必在重德:于出世者,德高,境界即高;于入世者,德高,进而入道得法,退而无所不能。故孔子云“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第四》),怀德之人,聚得天下人,近得天下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强调德治之政,无所不治,无所不服。“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第一》),强调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德性,可以使人亲近,可以获知一切。本此,儒、道也都直言:重善积德,大道之始;缺德失德,一切散尽。
关于归真,在道家那里,即说真话,行真事,做真人,最后自主、自在而自足;在儒家那里,则以践行、成圣的过程来表达。孔子“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第二》),即是由入迷到破迷、由拘束到自由、由真实到坦荡的归真过程。凡真人,皆性情无伪,所以孔子云,“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进第十一》)。真人不矫不曲,所以孔子云,“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宪问第十四》)。真人怡然自乐,所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第六》)。真人如天,虽默化万物,又无可无不可,所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第十七》)。
2  核心要求:诚意、体仁、怀柔
终极目标既明,《论语》势必提出心性标准。外物之约束,只能治表。唯有准则在心,方能内外如一,归真悟道。
要求之一,即诚意。诚意于心,表现于外,虽林林总总,却都直指肺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第十四》)、“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第十九》)、“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第五》),各以言过其实、文过饰非、心口不一为耻。何也?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第二》)、“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第十二》)、“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第二》)。所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第三》)、“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子罕第九》),不欺神,不欺人,不欺天,亦不自欺,即为诚意的根本。
要求之二,即体仁。仁在曾参理解为忠恕,曾子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第四》)。仁之表,即恭、宽、信、敏、惠,故孔子云,“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阳货第十七》)。行仁在心,行仁在时时处处,并不以外物为转移,“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第七》)、“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第四》)。行仁必以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第十二》)。仁者无怨,“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第十二》)。仁者可以杀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第十五》)。仁者时刻为他人计,“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卫灵公第十五》)。
要求之三,即怀柔。其实质,同于修忍。事人,“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第十三》),追求人和之境。事亲,“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第四》),待以委婉之道。于敌,“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冶长第五》),不记往日仇恨。于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述而第七》),决不画地为牢。待人,“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人”(《微子第十八》),尽可能网开一面。在心,“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第十五》),尽可能柔韧如水。
《论语》之诚意,实与道家之真相能。《论语》之体仁,实与佛家之善共臻。《论语》之怀柔,实与“人家打你左脸,你将右脸也送上去”之基督精神内通。无论道家、佛家或基督教徒,都向往天国世界,都有精细入微的戒律或心法。由此益知,《论语》的心性标准,兼容了各大正教的根本教义;而其道路,显然是在通透宇宙因果规律的基础之上,运用因果而致升华,最终达成解脱自我、归真返本的生命目标;不同之处在于,儒家成就的圣者,能够反过来圆容世俗社会,他的“放弃”体现为“最大限度的符合”,此非传统的道教所能做到。
3  修养正途:正欲、崇义、修礼、慎独
标准在心,务必孜孜于实践,体现于言行。因此,《论语》的主体,即谈人之为人的具体做法。严格遵循这些做法,必定符合人道,进而符合天道。即使弟子并不能直接证悟天道,亦属“不修道已在道中”,自会结出硕果。
第一是正欲。人有七情六欲,虽系正常,却须抑制,绝不可任其泛滥。一旦泛滥,一则要伤及自身,二则要危及他人。然而天行善道,慈悲于众生,所以顺天从道者,不啻要善待自身,也得无碍于他人。于全程人生而言,孔子提出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第十六》)。于衣食住行而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第四》)、“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九》)等等,强调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唯道为大。于功名利禄而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第十三》)、“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阳货第十七》)等等,强调不可因小失大,不可患得患失。即使对于神色态度,曾子也有议论,“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述而第七》)。如此,它与道家断欲修真的道路不同,它们各自体现出来的圆容状态也不同。
第二是崇义。义是日常准则,孔子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第四》)。行义,决不为富贵而富贵,“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行义,必定从善弃恶,“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第十六》)。有义,方能大勇,“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第十七》)。有义,必行直道,“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第十八》)。在不义之乱世,同样行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第十八》)。对不义之小人,尽可鸣攻,“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第十一》)。可见,孔子要求生命,不止于顺应天地以获益,还须维护正义与正道,主动圆容天地。
第三是修礼。礼之本,在于心诚,“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第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第一》)。有礼,必不叛道,“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第十二》)。有礼,普天有序,诚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第十二》)。无礼,多致伤害,“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述而第七》)。越礼,忍无可忍,“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第三》)。
第四是慎独。“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强调日日反省,以求无虞。“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强调事事反省,不致昏聩。“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第十五》),强调一切先从自我找原因,而不怨天尤人。“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第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第四》),强调闻过则喜,见贤思齐。“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第二》),强调独善其身,即已教化天下。
四者共进,既使一心清净、纯正、浩然之气充沛,又使言行有节,文质彬彬。
4  如意身心:大勇、大智、中庸
通过多方面的身心修养,儒者入世,即至大勇、大智、中庸的圣人境界;出世,即至大彻、大悟、如意的觉者境界。
大勇,实质是“道”之勇,源头在于“仁”,孔子云,“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第十四》)。大勇所向,必不懈怠,孔子云,“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第六》)。行义,勇者必能担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述而第七》)。弘道,勇者决不回避,“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第十八》)。改过,勇者如日月之行,“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第十九》)。小勇,难以善终,“若由也,不得死其然”(《先进第十一》)。有欲,难得大勇,“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第五》)。
大智,一则具大视野,一则具大智慧,一则巍巍然不可移易。“唯上智与下智不移”(《阳货第十七》),表明大智者参透一切,悟会一切,决不为外物所动。“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第十六》),益者三乐,实为大智者之乐。“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阳货第十七》),君子四恶,实为大智者之恶。智者顺时而动,诚如山梁雌雉,“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乡党第十》)。智者多谋而有勇,必成大事,“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第七》)。智者处处见用,且善用一切,故“君子不器”(《为政第二》)、“诗,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名”(《阳货第十七》)。智者由近致远,又大智若愚,故“《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为政第二》)、“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第五》)。
中庸,为至德,为儒之大境界,孔子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第六》)。中庸无偏执,即如“过犹不及”(《先进第十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第九》)、“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第三》)、“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第二》)。反之,倘不知进退,则自取其辱,“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里仁第四》),“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颜渊第十二》)。总之,中庸之行,必得其时,必得其人,必得其道,“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宪问第十四》),一切都合乎正道与自然。
入世者大智大勇,即至中庸之境。出世者无欲无求,即至无为之境。智勇之大,实则已将名利情意看透;中庸之道,实则已是无为无不为之道。
5  来龙去脉:正人、济世、奠基
综观人类文化史,两千年前的圣者,大多述而不作。耶稣、释迦、老子与孔子,无不如此。后之《圣经》、《论语》与佛经等等,均不由他们亲手写成。老子纵有《道德经》留存,却简而又简,玄而又玄,且为关尹所迫而作。虽然孔子之外,其他三家都演绎成为宗教,直奔超凡入圣之天国,好像远远超越于儒家,其实所有法理或学说,作用都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效维持人类的整体道德水平,使其不致于更快滑落;二是引导许多大追求者,先后证悟真理大道。在此意义上,《论语》的来龙去脉,其实也是人类社会所有真正原始经典的来龙去脉。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孔子恰处前后二千五百年中间。前二千五百年,“上古争于道德,中古争于智谋,今世争于力气”,半神文化日渐弱化,人多为利欲、争斗所动,鲜于坚持道统。天赋大任于孔子,横空出世而行正人、济世、奠基之使命。所谓正人,即使人心顺应天道,言行取法自然,并不失控而入万劫不复之深渊;孔子深知,人心一旦异化,人道一旦没落,人之所为一旦失却禁忌,个体的末日必定到来,而且绝不可以拯救。所谓济世,即使普天有序,万世安宁,并不在算计、争斗、虐杀等恶恶相报的圈套里轮回;因为世间如果人伦错杂,乱象纷纭,天灾人祸频仍,不啻治国平天下难,连正心诚意、独善其身亦不可得。所谓奠基,即使后来人有一种明确而强大的参照,不至于无标准、无方向而迷茫无助;然而这参照,又仅是有限、有度的参照,并非天地大道之本体,所以筑此基础,以待来者。
孔子的伟大,正在于此。他将前二千五百年的道统继承,又以超强之势延展,直至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他暗蕴鲜明的体系于言行,尤以《论语》为最著;这体系博大精深,表则立德立功,实则返本归真,人人可据而饱受教益,人人可据而洞察真知。他却又不提供一个完整而明确的体系,以免妨碍今日,真理大道的诞生与传播。因此孔子与《论语》,是华夏道统的见证,又是华夏追求更大更深境界的起点。无此,华夏人走不到今日;有此,我们就能够找回天性、良知与正义,进而在纷乱的物质世界重新寻找真理。而且,儒与佛、道相辉映,道以解脱自我,佛以普渡众生,儒以规范人伦,既无实质的冲突,又顾全出世、入世的所有人们,还能在共同的意义上,为人类重建精神的殿堂、重返天国的热望、重树世俗的标准,做出相得益彰的铺垫。
综此,《论语》的智慧,绝不仅限于入世,必定相关于出世;《论语》的体系,虽然庞杂零散,却以天道贯通;《论语》的“仁”旨,实通一切正教的根本;《论语》的根本意义,在昔是正人以至化境、济世以至太平,在今是启蒙善性、神性与真见,以为崭新的天地人道张本;《论语》的阐释,倘若只从俗人的、功利的、腐儒的角度出发,绝难获知九牛之一毛;《论语》的真义,只有从天命、佛道、出世的角度整体观照,才能豁然开朗。
作  者
2007-2-1
第一章 悟 道
人因何而活?人人都想知道,却非人人都能明白。不明存活之要义,生必迷茫,死必恐惧,所行所言必铸大错。
至少,人均须询问:人从何处而来,人往何处而去;个体与宇宙之间,到底如何沟通?
无此,荣辱、得失、生死等等,都不足以依恃。人生如白驹过隙,一切都剧变于须臾,如何依恃?
唯有悟道,从人体、生命、宇宙的整体、终极关怀切入,了知生前身后的因果,洞察天外有天的真相,悟会宇宙万物的规律,才能拨云见日、心明眼亮,才能谨遵人伦与天道,活出真正的清醒。
道即宇宙的根本特性及规律。老子多论天道,孔子多论人道;释迦与耶酥,则为众生提供由人而神的修习途径。天地人道,由宇宙的特性一脉贯穿。
所以,《论语》之“道”,自天道而出,从天道而行,以人道而表述天道,以做人的准则而展现天地的规律。
1.得道无憾
子曰:“朝闻道[1],夕死可矣。”
——《里仁第四》
【简 注】
[1]道:道理、主张,此指真理。
【意 译】
孔子说:“早晨能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不怕了。”
【理 释】
生死于人,无疑是大事。如果人已无惧于死亡,那就没有任何物什可以使他惊怕。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怎样才能做到不计生死?
有一种人轻死,比如自杀与横行无忌一类,他们以为,人死如灯灭,再也没有任何知觉,此前的一切不幸或罪恶,都可一笔勾销。此系浅见,纯属自欺欺人之谈。因为身后,究竟有没有天堂和地狱,究竟有没有生命的轮回与延续,究竟有没有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真实展现,他们全不清楚。倘若生前的一切言行都将在后来被天地自然清算,人们又坚信如此,那就没人不忧惧于死亡。
孔子指出最正确的途径——闻道。道即天地人道,天道即宇宙大穹的根本特性与运行规律,地道即世间万物的自然状貌与生息法则,人道即为人处事的纯正心性与正确做法。天道一以贯之,地道与人道俱是天道在尘世之中的体现;只有首先符合了天道,才有所谓地道与人道存在;倘若把握了人道或地道,其实也就把握了天道。把握了天地人道的表现在于:确知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准则,足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确知此生是从何而来,因何而来,又将去向何处;确知世间的生死,仅是漫长生命历程中的一个转折,决非永恒的生死。
人多以为,孔子之论,只为成就完美的人格与人生。孰不知,人格与人生的完美,并不仅仅为了此生与此世,而且为了给自己奠定一个更好的入道得法的基础,给他人提供一个可资修身养性、建功立业、出神入化的参照,给社会营造一种正己正人、比学比修、返朴归真的教化氛围。唯其如此,死才无所谓恐惧与遗憾,生才无所谓兴奋与留恋。
因此,人生之要义,即在闻道、得道与行道,从做人的正道切入,与自然万物相和谐,进而契合天道,远远超越生死与得失。
【例 述】
岳飞风波亭含冤,岳飞却慷慨无惧。何以知之?他临刑前手书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他深知赵构可以昏聩无知,秦桧可以奸诈无度,河山可以一去不还,生命可以遽然而逝,然而天地有知、有忠、有数、有恒,决不因为人间的任何障碍,而失道义与标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他的“精忠”无以复加,他的言行无可挑剔,自受天道的佑护与嘉许,因此人可以夺取他的性命,人却无力影响他在天道之下的自在与恒在。
文天祥临刑,同样大义凛然,明白晓畅。人们记得他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们也记得他的绝命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说他“大义”,在于他的一片丹心、一腔仁义,足可惊天泣地。说他“明白”,在于他晓知身后,所行已是万世的楷模,所往已是永生的境界。人多赞同前一句,忽视后一句。其实他最后一次入狱不久,即遇一道家高人破空而来,授他以大光明法。他有儒家的长期修养作根基,故能迅速同化道家求仙向道的精义,以至胜境。
他们都死而无憾、无迷、无苦。原因只是,他们闻知、践行儒家之人道,或者一心坚信天道,或者亲身证悟天道,所以生得堂堂正正,死得光明磊落。
2.道在,一切皆在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2]。君子忧道不忧贫[3]。”
——《卫灵公第十五》
【简  注】
[1]馁:饥饿。
[2]禄:俸禄。
[3]忧:忧虑、担心。
【意  译】
孔子说:“君子谋求真理,不谋求衣食。耕种,有时会挨饿;学习,却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真理不能畅行,却不为贫穷忧愁。”
【理  释】
常人所重者,在于功名、富贵与情感,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如果仅限于此,却不获知真理大道,则其已得的外在之物,极易失去;则其所求的外在之物,极难得到。
道,既是宇宙万物的特性与规律,必定无所不包,无所遗漏,也必定从根本上决定着得失及其转化的因果:所行合于道,一切皆在其中;所行悖于道,一切皆不可得;得道者多助,也就包括了身外之物的获得;失道者寡助,也就包括了身外之物的散尽。
君子洞察此理,所以一心谋道。得道,内心无限欢畅,肢体无限舒展,根本不屑计较缺衣少食的贫困;其他如生老病死等等俗世的痛楚,也都与大自在者没有关联。相反,那种以为心中有对物质的追求,手中有对物质的劳动,外物也就自然而然得来的人们,往往奔波一生,算计一生,强求一生,却终落魄潦倒,一无所获,甚至赔上卿卿性命。原因主要在于,他不明白道与得失的关系,只知追随外物而痴求。
虽然民以食为天,衣食诚是大事,但天道的规律之一必是:顺天承道,道必安排生存的基本环境与条件;逆天背道,道必剥夺与他并不相称的任何拥有。
【例  述】
范蠡位极人臣,富甲天下,何也?他知人道:患难时与勾践同心同力,既助其报仇雪恨,又助己建功立业,还使自己与西施的爱恋,得以延续;富贵时不辞而别,远离不仁不义之君,终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亡,走狗烹”的下场。他知商道:纵横五湖四海,三次巨富,三次散尽家财;财至不为己用,财散不为己忧,始终作了财富的主人,而非奴才。他知天道:骄者必败,哀兵必胜,故助越吞吴,一举成功;一子惜钱,以致一子丧命,妻子哭泣,他却先已自知,因而无悲。
和珅也曾大权在手,大宠在身,大财在室,却一朝倾倒,一朝失尽。其中缘故,只在他为权所迷,为宠无恐,为财蚀心,全不知这一切的获得,都不足以依恃;世间真有可依恃者,唯道而已。
3.天道左右一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1]。”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第十二》
【简 注】
[1]亡:通“无”。
[2]四海之内:普天之下。
【意 译】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卜商听说过:‘死生由命运决定,富贵由上天安排。’君子只要做事认真又无差错,对人恭敬又有礼貌,普天之下,便到处都是兄弟,又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理 释】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囊括了宇宙大穹的一切,它是物质的,它却由道来规范。道使天地有则,万物有序,层层层层,各有不同的标准与架构。人是无数层生命中的一层,人也就是道由上而下贯穿下来的一个生命体系。人道决不由人来说了算数,它符合世间的现实,它却是天道在这一层的展现。
孔子少谈天命,天命却由他的学生一语道明。“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大哉斯言!人的生死、贫富与贵贱,使人分出许多等级,体现为许多不同的生存状态。人有趋利避害的天性,所以谚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迷中之人,都想追求长生、巨富与大贵,远离短命、赤贫与卑贱等等不幸。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八九”,很少有人能够称心如意。那么,冥冥之中,终有一只哪样的手,在坚定不移、不偏不倚地左右一切?
答案是道。道均衡一切,安排一切,操纵一切,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决不可能胜天、胜地,也决不可能为所欲为。天道对人而言,绝对公平,因为它丈量众生的尺度,完全一致。人的积极作为,不在于战天斗地与肆无忌惮,而在求道、识道与行道。人能心想事成者,只有所行尽可能地合乎大道,道就必定以成全。
所以,倘若你想长寿与富贵,你得知道长寿、富贵之道的要义,首在重善积德,正心诚意。即如子夏所言,认真做事而无差错,对人恭敬而有礼貌,也就赢得普天之下的兄弟。
【例 述】
袁了凡当初,即信相士之言,前世罪孽太重,此生难得善终。他一度悲观、失意乃至绝望。但他很快明白,与其担惊受怕、忧戚不已,不如弃恶从善,好生做人。他这样想,他也就这样去做。他不再计较生死,只愿在有生之年,能够于己修心,于人有益。结果则是,他不但长寿无虞,而且将一生心得,总结于《了凡四训》之中,以诫世人。
可以说,他是自己改变了命运,他的努力获得回报,从死劫之中获得新生。但是我们不能只看表象。他的努力与一般人众挖空心思的苦苦追求无关。后者是执迷者,为所求而求,只想以外在的力量去获取。前者却发自内心,自觉体认天道,践行天道,一心利人而不利己。正因为前者为私为我,后者无私无我,所以结果泾渭分明:前者或者美梦成空,或者略有所得,无不耗尽身体、心力与根基的一切资源;后者不啻健康、长生、免却多种灾祸,而且在正心、从善之后,真个大彻大悟,进入出世的圣境。
再如白起,战功显赫,却被逼自杀。面对赐死的诏令,他大惑不解:某有何罪,竟致如此?略一思忖,即知仅长平一役,就曾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他坦然就死,以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己罪通于天,实无再生之理。
所以,与其苦心孤诣、不择手段以外求,不如宁静祥和、反观自身以内求。求得不足以克服,求得真知以践行,命运也就逐渐成为你可掌控的命运。
4.切忌获罪于天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于奥[2],宁媚于灶[3],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4],无所祷也。”
——《八佾第三》
【简  注】
[1]王孙贾:卫国权臣。据说是周王之后,因得罪于周王,出仕于卫。
[2]奥:后室的西南角,被视为尊者所居的位置。
[3]灶:古人认为灶里有神,因此在灶边祭之。这里王孙贾以奥比喻卫灵公或其宠姬南子,以灶自喻,暗示孔子与其巴结于卫灵公及南子,不如巴结自己更实惠。
[4]天:上天,最尊的神。
【意  译】
王孙贾问道:“‘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巴结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对。如果得罪了上天,向任何神祈祷都没有用。”
【理  释】
“自作孽,不可活”,即指违背天道,绝难幸免。天道以善为根本,所以万物欣欣向荣、各得其所,众生无量无计、各得其趣。然而,慈悲与威严同在,人治与天谴同在。“人不治天治”,虽言人治,却也是天治的手段。亦即天道巍巍,天自有贯彻其宏旨、维护其秩序的力量与途径。
对应到尘世,多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之说。乾坤当然无私,只是天从整体、全程的角度衡量人事,并不受俗世的时间与空间制约。换而言之,你此时、此地行恶,它可以报在此时、此地,也可以报在彼时、彼地,甚至报在来世或异域。一切都视需要而定,却从不忽略任何一事。却恰恰因为它在时空上的错位,轻轻悄悄迷住众生。众生多以眼见为实,所以既难相信前世来生,自然只信现世现报。然而,天道的奥妙也在于此。倘若众生无迷,众生也就无恶、无私、无伪,众生也就必然升华到另一种生命的标准。可是,天道既已安排如此这般的尘世,它就决不打破人的迷障。
人多喜欢以人的所谓聪明来欺天、媚神。可是神目如电,天道无形,它贯穿宇宙的每一角落,也决不错过人事的一枝一叶。只是,人不能洞察天意,因而自欺、自误、自灭而已。圣人则不。圣人的一切言行,即使只谈人道,却也必定是要规范人伦以合天道。否则,纵是忏悔、祈祷与重重遮掩,都难逃一劫。
【例  述】
曾有武乙射天。天非头上之天,天在极宏观处,极微观处,并不为肉眼凡胎所探知。他以高挂的血囊为天,臆想射它个血光四溅,天即破灭。此时天却在高寒处,无形处,不痛不痒,无动于衷。人想害天,实则痴人说梦。但人臆想射天,并以恶劣的伎俩来实践,立为天道不容。天不立即施威,天却在他田猎于河渭之时,以暴雷劈杀。
再看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却以奉迎为能,与童贯、高俅等勾结,一边进“丰、亨、豫、大”之言,一边竭全国之财,供其挥霍,被称“六贼之首”。因其言谎、行暴、贪财、虐民等等恶行,完全与人道、天道相悖,自无善终的可能。他被贬岭南,死于潭州,为一押解之人击杀。押解者与他无仇,也非奉命行事,但他宁可冒死,也要为天下人解怨。蔡京之书法,虽冠绝一时,甚至在米芾之上,但北宋苏、黄、米、蔡四家,蔡却以蔡襄为代表,绝无蔡京的一席之地。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今人有所求时,有所动时,都得静心一想,它是否符合天地人道,是否招致天谴。天谴无论应在何时、何地,于人都惨不忍睹、悔之不及
5.君子畏天命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1],畏大人,畏圣人之言[2]。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3],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季氏第十六》
【简  注】
[1]天命:上天的意志和命令。
[2]圣人:指道德高、智慧也高的人。
[3]小人:西周时对被统治的生产者的称谓;春秋时对被统治的劳动生产者的称谓;春秋末年以后对无德者的称谓。
【意  译】
孔子说:“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懂天命,所以不敬畏它,同时轻忽大人,侮慢圣人的言论。”
【理  释】
天道由上而下,注定一切时空及其标准。天道之下的层层生命,虽有境界、状态、表述不同的差异,却都符合天道。人难知天界,人却易知人界的表象。人尽管懵懵懂懂,天却必定给以明白无误的教化。
天的代言者,即为大人与圣人。大人与今日败坏的官吏无关,圣人与今日污浊的犬儒无关。大人与圣人,是真正的君子、高人、大德之士。人不能不敬畏天命,因为人由天道而生,人由天道而存,亦由天道而往;人不敬畏天命,必被天道唾弃,也就不能在天地之间容身;人无容身之地,人就只能全盘解体、毁灭。人不能不敬畏大人与圣人,因为他们的言行,必定符合天道,必被视作世人的准则与参照;人不按照大人与圣人的教化行事,人就违逆天道,也就置身险境。
今多狂悖无知之人,以无神论、唯物论与科学主义为基准,放言战天斗地,无所不能。当他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说的时候,他也就走到生命的尽头。尽头不只是人生的尽头,决不能由他一条区区性命来偿尽:如果有地狱,他必在地狱饱受煎熬之苦;倘若有子孙,子孙必受无穷祸害。
【例  述】
唐太宗曾向天监官李淳风询问大唐的国运。李淳风在《推背图》中推出:“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大惊,本想将武姓之女悉数杀死,但他转念一想,既系天命,就不能以人力违抗,因此作罢。
春秋宋国,有一人乐于行善,三代不曾松懈。某日家中的黑牛生出白牛犊子,便向前辈先生询问缘故。先生说:“这是吉事,可用它祭祀鬼神。”过一年,他的双眼瞎掉,黑牛再生白牛犊子。他又让儿子去问先生。儿子说:“以前信他,害你双目失明,岂可再去?”他说:“圣人的话,先背离而后偶合,你不妨再问。”儿子面见先生,先生说:“这是吉事,可用它祭祀鬼神。”他坚持按先生的话作,儿子的双眼又无故瞎掉。以后楚国攻宋,城池失陷之后,守城者俱被屠杀,唯独他们父子,因双目失明而幸免。等到围困解除,他们的眼睛又重放光明。
前后两事,虽确有其实,却难为今人所信。今人乐以迷信、封建、偶然之辞来搪塞,却不愿用心思量天命与因果。倘若天命在周,太宗即使杀尽武姓,武则天依旧无恙。即如太宗自己,虽不是长子与太子,却最终继承皇位,避不开天命的安排。万物与人事之所以变动不居,即因天道不偏不倚,物、事的善恶却起伏无常;以前者来均衡后者,后者就必然体现出善恶有变之后的对应。
6.向天祈祷,天必听之
子疾病[1],子路请祷[2]。子曰:“有诸[3]?”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5]于上下神祗[6]。’”子曰:“丘之祷久矣。”
——《述而第七》
【简  注】
[1]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疾病连言,指重病。
[2]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3]诸:“之于”的合音。
[4]诔(lèi):祈祷文。和哀悼死者的文体“诔”不同。
[5]尔:你。
[6]上下神祗:上下谓天地,天曰神,地曰祗。
【意  译】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求祈祷。孔子问道:“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这件事。《诔》文上说:‘替你向天神地祗祈祷。’”孔子说:“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理  释】
人以为人很复杂,人间很复杂,其实在天看来,人世不过一盘棋,历历在目,毫厘不爽。也就是说,人世一切的一切,无不在天道的规范之内,无不在天道的掌控之内。即使是隐秘之至的心理微澜,也逃不过天的耳目。
宇宙之大,大而无外;宇宙之小,小而无内。在无限宏观与无限微观之间,宇宙有无数重时空,无数层天地,无数种生命。不同的时空之间,虽不完全重叠,却又每每对应。此一时空的人事,往往在另一时空体现。又因不同时空的时间差异,就使此一时空早已发生的事情,却在另一时空刚刚开始;或者此一时空将要发生的事情,却在另一时空接近尾声。“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说的就是相关情况的一种。所以,人的思维无论多么快捷,在另一时空看来,却都慢得无法形容;人的心思无论多么机密,在另一时空看来,却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自有天道存在,天就不曾放松对每一人事的掌握;人也没有任何一事,可以瞒天过海。
所以,向天祈祷,天必听之。天看人的言行,更看人的心思。当你用诚心去祈祷,而且完全抱持了善念,天必斟酌、思量以应对。
【例  述】
武王有病不安,群臣忧惧,便想去文王庙求神问卦。周公说:“仅用卜问怎可感动先王?须以身为质,预筑三坛,然后祷告。”坛成,周公持壁秉圭,作册文而告祭于太王、王季、文王三王:“警醒啊你们的在天之灵。姬旦我恳请你们:允许我,代武王生病;如果你们实在也需要身体,我何敢惜此区区性命!”圭壁突然发出和悦的响声,“先君显灵了,”周公高兴地说,“也许他们答应了!”次日,武王病愈。
武王崩逝,成王继位不久也患病。周公拿一把剪刀,剪掉自己的指甲,丢向河里,同时祝告神明:“帝王年少不懂事,犯神命的是我周公旦,请把你们的怒火,都燃到我的身上。那样,我是乐于承受的;你们,又何必欺软怕硬,去找小孩子的麻烦呢?”稍后,成王病势转轻。
周公的祈祷,俱以全部身心为代价,也都得到特别显著的效果。天有耳目,突然见到一颗赤心,一副义胆,岂能无动于衷?今日也多祈祷者,却是求财、求子或求官,一心只想得到,完全不想失去;即使也奉供品,仍是为了交换。如此,其人必定乏善可陈,其意必定肮脏莫比,天不加重其祸殃,已是最大的善意,怎能给予佑护与加持
7.向天起誓,天必应之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2]。夫子矢[3]之曰:“予所否者[4],天厌之!天厌之!”
——《雍也第六》
【简  注】
[1]南子:卫灵公夫人。当时把持卫国政治,行为不端,名声不好。
[2]说:通“悦”。
[3]矢:通“誓”,发誓。
[4]所……者:誓词中常用的结构,有假设意义,相当于“假如……的话”。
【意  译】
孔子和南子相见,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要是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老天会厌弃我!老天会厌弃我!”
【理  释】
天能听人祈祷,天也谨记人的誓言。中国人起誓,多言“皇天后土在上”,因为宇宙之中最权威的裁判,莫过于天:天高高在上,殊胜不可言表;天道永恒不动,是一切生命的铁律;天以耳目听闻众生,事无巨细,无不一清二楚。
人之立誓,实则在上天面前宣示态度与选择:决意要奉行或实现什么,否则就怎样怎样。于天而言,它必一一倾听,而后一一应验。人无信不立,天无威不立,所以应验的要旨在于,让人知道守信重诺为人之必需,敬天畏命为人之必需,人不可彼此游戏,更不可与天游戏。古人决不轻易言誓,因其深知一旦誓立,或者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或者不折不扣地接受天谴,别无其它选择。
今人动辄发誓,而且好发毒誓。比如要将生命献给什么什么,比如要为什么什么奋斗终生,尽管他是有口无心,“什么什么”却决不含糊,突然就似附体一般,深深烙上他的心坎。除非他能郑重其事以消弭,否则就绝难逃脱相应的恶果。
【例  述】
刘、关、张桃园结义,誓言“没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结果便是,关羽才殁,张飞、刘备就相继而去。不为它故,只为有誓在先,上天必定成全。隋唐好汉罗成,在教授秦琼罗家枪法时,虽然藏了一招“回马枪”,却仍起誓说倘有隐瞒,必定万箭穿心而死。上天当然不会忽视,所以罗成死时,果然是万箭穿心。
史载恶誓之后终得恶报的事例极多。它们在历史上一幕幕演绎,其实都是为后来人立下参照:要么缄口不誓,要么慎重立誓,要么立誓必为;誓在自我,切不可儿戏;誓在上天,务必要反馈。
那么,你生在今世,如果你曾在迷茫无知之时宣过誓言,无论它是哪种,只要结果还没有呈现,你都得在此时仔细衡量:你是不是真心立誓,或者随波逐流;你是不是准备践行,不让它有半点闪失?倘若你并不真切,并不坚决,并不明白,你就必须千方百计收回你的誓言。否则,当上天应誓而来的时候,你想哭都哭不出来。
8.行合天道,人莫相害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1]。子服景伯[2]以告,曰:“夫子[3]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4]。”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5]!”
——《宪问第十四》
【简  注】
[1]公伯寮:鲁人,字子周,也是孔子的学生。愬:通“诉”,告发,诽谤。季孙:鲁国的大夫。当时,孔子弟子子路担任季孙氏的家臣。
[2]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何,字伯,“景”为谥号。
[3]夫子:此指季孙。
[4]肆诸市朝:处决罪人后,将尸首陈列在市集或朝廷示众。肆:陈列(尸首)。
[5]如……何:一种固定格式,意为“对……怎么办”。
【意  译】
公伯寮向季孙诽谤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事告诉孔子,并且说道:“季孙氏已被公伯寮迷惑,我的力量还能把公伯寮杀掉,把他的尸首摆在街头示众。”孔子说:“我的主张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理  释】
人与天相较,人极渺小,凡事都不能自主;即使有所自主,那也只是想当然的自主,实则仍为上天所主导。然而人也伟大,当人的心性与行为,全与天道契合,人就足以获得普天的力量与智慧,人就足以洞察一切奥秘,实现一切心愿。
每一人降生,都负有使命而来。一则为他自己,既将历史的因果承续,又将未来的缘分结下。一则为着天意,天意布下尘世的一盘大棋,棋上就少不得任何一颗卒子。使命有大小,有轻重,一边由生命的积淀而来,一边以当世的需要而定。所以,人之一世,将经历什么,将成就什么,都有定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有此意,却也并不完全:纵是谋事,看似人的主动所为,其实背后也有上天无形的操纵。
行与天道相合,无论人想怎样算计与阻挡,都无济于事。如果也能产生影响,那不过是以磨难的历炼方式助他成功而已。行与天道相悖,即使人不相害,天亦设置重重障碍。因此,“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例  述】
唐僧往西天取经,是普天生命都肯定的事。甫一立愿,天即注定功成圆满的结果。那么他一路所历经的磨难,都不过是为了帮助他提高心性与修为,一并建立崇高的威德。
只是不到豁然开悟,他并不明白上天的真实意图。所以他走得极苦、极险,时时处处都有生死存亡的考验:先是边防难过,他只得偷越;到底找到一个带路人,带路人却是为了谋财害命;荒原中缺水多日,真似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江心遇强盗,差点就被杀了祭鬼神。然而,每到关键时刻,他总能化险为夷:边防军停止射箭,并且热情接待;突然发觉带路人的歹意,提前将他打发;无水无食,却被老马带离险地;强盗正待行凶,却遇巨浪滔天,只得惊恐作罢。
宇宙中的一定层面,永存正、负两种因素,因此一有风吹草动,正、负因素必定同出。于人而言,好事多磨,才知成功不易,才会倍觉珍惜。于天而言,天地繁荣,正反同在,众生才有盎然的趣味。孔子之所以坦荡无忧,在于自知,使命应天而来;若非天意,谁都动不了他分毫。
9.观世相而知大道
子曰:“凤鸟不至[1],河不出图[2],吾已矣夫!”
——《子罕第九》
【简  注】
[1]凤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古人认为凤是太平盛世的象征,凤出现表示天下太平。
[2]河图:传说圣人受命,黄河就出现图画,即八卦图。《尚书。顾命》孔安国注:“河图,八卦。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意  译】
孔子说:“凤凰不飞来了,黄河也没有图象出来了,我这一生恐怕是完了吧!”
【理  释】
天道纵横无漏,天意也就彰显于尘世的每一细节。人说,“见微知著”、“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小看大,三岁知老”,虽言人事,却亦多少表明:从尘世的每一细节出发,或者可以知道人间的大局,或者可以知道上天的旨意。
天意即天象。天象一旦有所变化,尘世跟着就发生变化。天意一旦稳定在某一状态,尘世也就稳定在某一状态。反之亦然。当有祥瑞呈现,世必太平,人必平安。当有异象呈现,世必剧变,人必凶险。凤鸟河图,是盛世、圣人降临的前兆。无此,当然意味着暗昧、凌乱与无道。古人揣知天意,途径有二:一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从尘世细节的变化来推测天象的变化;一是求神问卦,期求“天人合一”之境,直接与命运、天意、旷宇对话。
今人愚迷,竟以为科学万能。孰知迷信科学的最大误区,却是封闭了人的全部潜能或异能,从此只能借助器官、机械与所谓公理、定理,去思考、解决最简单不过的问题。人生的最大问题却是:天在何处,地在何处,神在何处;人因何而生,因何而存,因何而灭;生命诞生之前如何、死亡之后如何,宇宙宏观到了何处、微观到了何处。科学却划定一个又一个圆圈,只管圈内的事,不管圈外的事;只信圈内的理,不信圈外的理。
今人绝难相信,真有凤鸟临世、河马出图的奇迹。可是孔子相信。
【例  述】
老子得道,即为大自在之人。老子之道极大,悟会却从舌齿开始:舌柔而长存,齿刚而先折,由此而往,老子悟得柔弱胜刚强、无为胜有为的大道。庄子进一步阐释,道在水中,道在树梢,道在眼前,道在脑后。老子不作漆园吏,不作守藏史,一意西行,最终消失于大漠。庄子不为官诱,不为财动,不为人惊,自个儿逍遥复逍遥。他们都知道当世,太险、太杂、太脏,既与大道相违,也不容得道之士。
在做人的层面,孔子同样由此及彼,以细节而知大节。子路治蒲三年,孔子带弟子一游。才入境,孔子说:“好啊!子路恭敬而守信义。”才进城,孔子说:“好啊!子路守信义又宽宏。”才进庭院,孔子说:“好啊!子路办事明察而决断。”子贡不解,说先生还没见到子路,如何三次称赞?孔子说:“入其境,看到田地耕种及时,没有杂草,便知这是因为子路对人恭敬而守信义,所以人民乐尽其力。入其城,看到房屋整齐,树木茂盛,便知这是因为子路忠信宽宏,所以人民勤勉。入其庭院,见它清闲干净,便知这是因为子路明察果决,断事公正,所以老百姓不来干扰。”
老庄的阐释,多是天道在某一层面的展现。孔子的恭敬、信义、宽宏、明断等等,虽系人道,却亦与天道相合。他们所悟会的道,却是从齿舌、田园、树木、房屋而来。所以,悟道何难?只须从所见所闻切入,寂然凝虑,思至终极而已。难则难在,今人只从功利、欲望、本能的角度打量万物,早已封闭一切可资洞察天机的通道。
本文来自神州智慧网(http://www.shenzzh.com)
详文参考:http://shenzzh.com/a/qianyuanwx/lianzai/2010/0422/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