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振声: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27:16
南振声: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010年05月20日07: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南振声: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因此,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决驳斥各种歪曲和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错误思想观点,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深刻回答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
强调实践第一,善于对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总结,注重用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注意在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不断丰富党的创新理论。同时,坚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立足中国国情,注重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智慧和养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然而,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就必须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具体国情、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吸收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经验智慧。比如,其中所蕴涵的实事求是精神、以人为本情怀、统筹兼顾方法和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平发展理念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回答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的重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时代不断进步,实践深入发展。对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要求作出准确判断和科学回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的根本所在。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深刻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立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问题、引领时代潮流,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根本的现实指导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充分展示了自身的科学性、真理性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威力。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第一要义”,这一系列重要论断表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把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年均实际增长率超过9%,创造了“中国奇迹”。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建设日益繁荣。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顺利推进。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总体上达到小康。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必须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决不走老路,也决不走邪路,而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反对教条主义,决不走老路。有人无视时代的发展变化,固守马克思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一些观点和论断,否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企图让我国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去。例如,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不符合社会主义性质,单一公有制才是纯粹的社会主义;片面夸大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以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为由反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等。我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制度,不能从书本出发,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而只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曾脱离实际,盲目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搞“一大二公”,结果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努力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经济发展规律、世界经济格局与我国发展实际统一起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成功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前进道路上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在所难免。然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依靠走回头路,而必须依靠进一步深化改革。走回头路,只能重蹈覆辙,必然是死路一条。
反对全盘西化,决不走邪路。有人无视我国的基本国情,主张全盘西化,攻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企图让我国走到改旗易帜的邪路上去。在这个问题上,除了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老调外,还有三种错误论调值得我们警惕。
一是主张搞私有化。有人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理性的经济人”,主张“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有实行私有化,才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应该看到,在实行私有化的国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占极少数;私有化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经济繁荣,反而让许多国家饱受困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如果实行全面私有化,势必出现贫富悬殊,导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因此,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是宣扬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的“普世价值”。有人把体现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的多党制度、三权分立制度当作“普世价值”,要求在我国全面推行。其实,任何价值观念及其实现形式都是历史的、具体的,都必须与具体国家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等相适应,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在我国推行西方多党制、三权分立等,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我们应该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发展的有益经验,但绝不能照搬其政治制度模式。
三是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正统”。有人把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当作社会主义的成功典范,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归所谓“正统”。不可否认,一些国家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减少了贫富对立、改善了人民生活。然而,民主社会主义既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不认同工人阶级的领导,更不主张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充其量只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那些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正统”的观点,其实质是要否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不符合我国现实国情,也绝不可能为我们带来国强民富。
(责任编辑:赵健(实习))
南振声: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和坚持“三观”征文--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纪检干部应树立和坚持怎样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和坚持“三观”征文---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突出“三个坚持”?树立正确政绩观--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坚持“六要”确保谈心成功--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早期传播开来的启示--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目录--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刘淇二三事--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党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党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党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魂归故乡(下)——刘少奇和王光美--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社论: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两个必须”彰显我党从严惩腐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远方的坚守,超越文字和语言--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