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应善待传统(文论天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21:53
赵普光《 人民日报 》( 2010年06月04日   16 版)
从读经热到百家讲坛的火爆,再到根据经典名著改编的新版影视剧的热播,大众传媒以空前的热度、借各种形式传播“传统文化”。近来电影《赤壁》、《孔子》,新版电视剧《西游记》、《三国》、《红楼梦》更将这股热浪推向高潮。我们常说,传统文化与大众媒介的结合,是传媒之机,也是文化之福,但在当下的“传统文化热”中冷静观察,我们发现,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启蒙运动以降,科学理性将传统视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在中国,经过了“五四”的激烈反传统思潮,传统文化似乎成了国家落后的罪人。尤其是“文革”时的全面“砸烂”,更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成长于双重“废墟”上的我们,现在再去体认那个哺育、塑造了几千年文化史和代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已经隔膜了许多。每个中国人对作为符号的孔子应该都不陌生,对作为概念的传统文化也都耳熟能详,然而其背后真正的所指是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讲,则早已面目模糊。
在这个大背景下,用新的传媒方式对传统经典进行重新演绎的热潮的到来,似乎表明了社会试图重建传统的努力。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那些演绎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时,常常会失望地发问:为什么电影中对“子见南子”和战争场面大书特书却难见孔子的精神?为什么演员阵容越来越“强大”而人物形象和原著精神却越来越萎靡?为什么改编越来越多,精品却难得一见?
究其原因,在于没有着力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过度屈从于“看点”和票房。将战争场面和爱情故事作为看点,使得《孔子》这部“古装大片”自然难免堕入盲目追求“视觉盛宴”感官冲击的窠臼:一到展示战争场景时就非常来劲,而一旦涉及人物的精神与思想层面就不知所云了。这类影片钟情于表现战争等故事情境,运用当下流行的各种技术手段大肆渲染其宏大、惨烈、血腥的场面,似乎不如此就无法发挥电影的影像优势,不如此就不能吸引和打动观众。当包括导演在内的所有演职人员沉浸在战争等宏大历史场面的创制中,观众沉浸在刀光剑影、打打杀杀的感官刺激中时,最重要的思想主题往往被忽略、被遗忘了。最能表现孔子个人色彩的教育行动均被略去,对最能表现孔子思想追求和仁政理念的周游列国过程,电影叙事也显得苍白无力。对战争场面的过度渲染,对夹谷之会中孔子作用的过度夸张,只会让观众误解孔子对中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真正原因。
近年出现不少重释传统的影视剧,大多没有摆脱被市场逻辑改造的命运。一些影视剧演成了文化产业的范例,而非文化事业的创举。票房的追求压倒了一切,文化传统的重建却被忽略了。一些作品拿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当看点,却不注重表现文化内涵,其结果只能是鱼和熊掌哪一样都得不到,票房不能尽如人意,对传统的阐释也只能不伦不类。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的人生境界,和谐的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统统不见了。这反映出了某些人局促、功利、缺乏从容的心态。
目前影视界对传统的兴趣,更多的是乘着传统文化热,一窝蜂地打着传统的旗号招牌,去经营票房的高回报,却少有人考虑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与重建。他们往往强调只有超常视觉冲击力的电影才能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却很少考虑缺乏文化含量、甚至曲解文化传统的作品对观众的负面影响。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下,传统文化极易被手段化,本来应该是手段的经济则被目的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名声愈隆,则离传统实质愈远,“传统热”变成一场打着传统旗号的“生意热”,这不能不让我们警惕那一尊尊“文化偶像”背后打着票房算盘的文化“产品”。
传统文化的手段化必然导致对传统的解读被时尚化、娱乐化和浅俗化。历史是人的历史,是精神发生史,包括影视剧在内的对传统的重释,应该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开掘。目前大多数的改编和重释传统的影视流于俗浅,不符合人物历史与生活的逻辑,遑论对人精神的深度探索。如《孔子》曾着力渲染孔子与南子相见时的暧昧氛围,突出南子性感娇媚,有意无意地撩拨着观众的欲望,最终沦为柳下惠式的老套故事。本应最有意味的孔子、南子的问难对答则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影视人在开发传统这座富矿的同时更有义务尊重传统、善待传统。今天,大众传媒的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对传统的重新诠释更应该慎之又慎。大众传媒这柄双刃剑,在造成巨大声势的同时,也会强势地过滤掉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精髓,从而使人们在热闹中忽略了更为本真的东西。也许传统的时尚化、符号化、娱乐化是大众传媒时代中难以避免的过程,但我们不能以实然为当然,甚至满足于此。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不是一件走秀的外衣,而应该将其内化为一种精神气度,以塑造我们民族的文化品格,否则只能失诸正鹄,乃至走向文化的虚无。
媒介传播的价值,关键在于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传媒再重要,也是手段,传统文化的传播也不例外,理应以文化为主体。把握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正视传统文化的原貌,是拍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前提,更是我们应对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潮的正确态度。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其产品直接作用于人心,时刻都在塑造国民的精神世界,因此肩负文化建设的责任。民族文化的复兴,要基于文化产业从业者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文化产业从业者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没有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爱,就难以烹调出具有传统精神的文化大餐。可以说,尊重文化的主体地位是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前提。
文化建设应该以传统为基础,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传统是我们文化创新的基点,也是我们文化软实力的源泉。正视我们优秀传统的内核,融汇传统文化的精髓,应是包括影视艺术在内的文化产品的题中应有之义。传统对于今天的中国人,不能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符号,不能再仅仅是谋取商业利益的策略,应该让优秀丰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充实我们的内心,规范我们的行动,成为我们新的文化生长基础,成为和谐社会的根基。
大众传媒开发传统文化应该在深刻理解其精髓的基础上激活传统的内在活力,让传统文化精神自身去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使传统文化成为传播的主体,而不是将其变成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题材创作一定不能忘本。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