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业风险防范与控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31:54
http://www.rzdb.org 时间:2009-05-15
信用担保业是在我国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兴行业,虽然它非常的年轻,但已初步成熟,由于它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所起的特殊作用而受到政府的特别重视,成为其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政府的推动,已成为目前担保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可是,在另一方面,由于担保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为中小企业授信,使之获得银行贷款,而中小企业又是发展极不稳定充满变数的经济群体,为它们提供融资担保风险极大,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将成为担保机构以及整个行业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担保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
担保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担保客户选择不准
担保机构面临的客户群主要是中小民营企业,而这一客户群,从总体上讲,是极不稳定充满变数的,其市场生命周期,有人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平均为7年。从企业内部来看,多数企业管理都不规范,财务数据失真,员工队伍不稳定,家族血缘关系根深蒂固等现象严重存在。此外,技术研发力量不足,产品升级换代慢,企业未来的市场预期很难把握。要在这种客户群寻找好的担保对象,是很不容易的。从实践中看,担保出现赔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客户未挑选好。
2.机构内部人为因素影响
即担保机构相关人员接受企业的好处,没有对企业进行认真的调查评审,搞“人情担保”、“关系担保”。在一个运作很不规范的担保机构,出现的赔付往往都是由这种因素造成的。
3.制度缺损或有制度不执行
担保是高风险行业,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有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有了制度,还必须坚决执行。运作较差的担保机构,往往都存在制度不健全,或有制度不执行的问题。
4.政府领导的干预
政府领导的干预,一般出自两种原因,一是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用担保去解救困难企业,结果是企业没救活,担保机构也受到损失。二是出于扶持企业的好心,要求担保机构予以担保,而有些企业则钻了这个空子。他们在经营市场上并不比别人强多少,但在经营政府揣摸领导意图上却狠下功夫,用领导的权威来获取担保。
5.市场和政策的变化
这些变化往往具有突然性、事先难以预料。如“禽流感”“非典”,来得非常突然,许多企业措手不及,正常的经营秩序一下子被打乱,没有了现金流,若为这类企业提供了担保,肯定要为银行埋单。
6.企业信用缺失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企业不讲信用,说假话,做假帐,赖帐逃债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经营很正常的时候,企业还可以做到守信。一旦经营出了问题,就设法逃废债务,转移资产,致使为其担保的机构遭受重大损失。
二、担保风险的识别
1.担保风险识别的重要意义
担保风险的识别主要是指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分析判断。对担保机构,风险识别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相对于银行而言,担保机构对企业是缺乏有效的可控手段的,一旦提供了担保,担保机构就变成了弱势群体,眼睁睁地看着企业玩钱,钱玩飞了你还得给它代偿,虽然有反担保措施,可这些反担保抵质押物,不是没有明晰的产权权属证书,就是根本卖不起价的固定资产,企业所有的优质的可抵质押的资产,银行早就接了。所以,用反担保措施建立起的安全防线,是非常不稳固的,要想没有或尽可能少的发生风险,就应该把好企业的入围关,把我们的安全线放在最前沿。是在担保前才是最有效的,一旦资源配置的任务完成,你就失去了说话权,由主动行使权力的强者,变成被动等待结果的配置的权力,发挥我们的优势,把企业挑选好了,让最优秀的企业入围,我们就为自己建立了担保安全港,就可以极大地避免担保风险的发生。
2.如何识别风险
当企业提出担保申请时,如何才能探知该企业所潜在的风险。根据我们的工作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抵押、质押物的价值方面考虑
对标的物的市场价格进行综合性分析,随时掌握市场的变化,确定抵押物的抵押价值时,应考虑外部因素,如: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对价值的影响。
(2)个人或企业信誉方面考虑
个人或公司在社会上有一定信誉和地位的,在数额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不用抵押,就凭他的信誉和位地可以放款。
(3)企业行业情况
即对该企业所处的行业进行分析。这可以从宏观角度把握企业的风险。如果该企业所处的行业属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对该行业的产品有较大的需求,从事该行业的企业普遍都存在赚钱效应,且进入该行业的门槛相对较高,每次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对其影响不太大,行业的经济波动周期相对平稳,那么,这种企业的行业风险就较小,为其提供担保的安全度就较高,反之,风险就较大。
(4)企业技术和市场情况
即分析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是否先进,是否可凭此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甚至市场垄断的地位,在我们所接触的企业中,其赢利模式通常有三种:一是靠技术取胜,用自己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争取客户,开拓市场。二是靠规模取胜,即虽然它的产品在技术上不高别人一头,但它的销售网络宽,销售规模大,以此来获得较高市场份额。三是靠资源垄断取胜。这三种赢利模式的企业,我们认为,第一种模式的企业风险最小。因为,依靠技术创新来推动企业发展,表明企业的内部充满着活力,它的产品能够适应或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拥有先进的技术,就能使企业先于别人占领了未来市场的制高点,掌握了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保证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主要依靠销售网络和规模来取胜的模式,则是一种没有根基的“虚胖”,它的生命力不会持久,机体的市场免疫力缺乏,一旦市场的消费偏好稍有变化和转移,这种企业的产品及其所建立的销售网络将很快雪崩瓦解,企业的市场寿命也很快结束。我国许多市场寿命很短的中小企业,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均在于此。至于第三种模式,仅依靠卖资源来生存,一旦资源枯竭,或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引发生态和环保等问题,那这种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5)企业管理团队的情况
管理团队是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经营好坏,最主要看它的管理团队的水平,因企业的经营行为,赢利模式、市场策略等,都是其管理团队行为的结果。但是,在企业的评审分析中,这一要素往往容易被忽视,但这恰恰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管理团队的其它成员。他们的知识、阅历、经验、能力、品德等,都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一个企业,其法人代表十分的能干,但其管理层人员素质都不高,整个企业的命运系于一人身上,这类企业将是不成熟不稳定的。如果管理层人员是由一批精英能人所组成,又有期权等激励机制,由这样一批人领导的企业就大有希望,前途不可限量。
(6)企业的财务状况
企业的财务分析大家都很熟悉,就我的工作体会,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负债率。在一般情况下,负债率超过60%,风险就将增大。对于小型企业,负债率最好控制在30%以内。二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前者如果小于后者,是绝对不能介入的,因企业的流动负债一般都是短期,它的偿还均要靠流动资产的变现,如果流动资产总额小于流动负债总额,就表明企业的流动负债必须 要靠出售固定资产才能偿还。而固定资产的变现则是十分困难的。考虑到企业生产销售的连续性和资金占用的不同形态,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最好应为2:1,最低不能低于1:0.7。三是现金获取能力。也就是说,企业销售出去的商品能把钱收回来,所用的指标中,除经营性现金净流量需为正值外,每元销售获得现金的比率、每元利润获取的现金比率都应该等于1。最低不能低于0.9,且该指标值必须以销售利润率在10%以上为基础。四是利润率。一般来讲,利润率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和偿债能力。五是上缴的税金。一个愿意依法纳税的企业,它的内部管理一般都比较规范,对外公布的数据都比较真实,诚实守信的程度也较高,我把它称之为“阳光企业”,跟这样的企业打交道,自然而然都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反之,那些千方百计逃税避税的企业,一定要十分谨慎,因为,这类企业充满着欺诈和虚假,对社会没有责任感,我把它称之为“黑洞企业”,对它们,正确的态度是回避远离。
三、担保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实施风险控制实操的三项措施:
1.事前控制——建立风险测评系统
对担保将涉及的项目风险,市场运作风险,个人道德。心理风险,资信状况,利率变动风险,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政策的影响等诸多因素进行分类测评,综合考察。
第一步,接受担保业务后,着手利用公司担保业务资料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库。
第二步,博瑞
(1)对企业进行实际调查测评:
①贷款用途审查,贷款用途是否合法,不能从事非法经营;
②贷款企业综合能力审查,着重考虑借款企业的综合还款能力,开业时间,企业性质,行业情况,技术和产品市场情况,企业管理团队的情况,企业的财务状况;
③抵押物审查。考虑抵押物产权是否能办理登记,考虑折旧来确定抵押价值。确定抵押物的抵押价值时,还应考虑外部因素如:政府征用、拆迁、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对价值的影响;
④按照担保协会的指引在贷前收取企业履约保证金,作为测试企业风险手段之一。
(2)对个人进行实际查测评,要全面着重考虑借款人的综合还款能力, 包括:
①贷款用途审查;
②必需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③在考虑贷款人有正常收入在还款之外,能保证每月必要的生活开支,还考虑他的抚养负担情况。
第三步,对被测评对象的总体条件给出定量指标,以此作为客观评价,确定风险的等级。
2.贷中控制——建立担保风险测评系统
以内控为主,在对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内部的风险控制。
(1)从财务上加以考虑和防范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是指由于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致使担保机构在运用风险控制机制和风险预警系统后还无法有效地规避风险而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补偿的一种机制。
提取担保风险储备金。风险储备金是指从担保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代偿和坏帐处理的一种补偿性资金。对于风险储备金应足额提取,财政部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十三条“担保机构应按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储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储险备金,用于担保赔付。风险储备金累计达到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为各类风险提取专项储备基金,专款专用,以丰补歉,为风险处理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为解除债务危机提供财务基础。
(2)选好一个班子,建好一个队伍。担保的风险,最大来自内部人员的道德风险。而内部人员的道德风险,更多地来自领导层,而不是基层的评审人员。因此,一个机构的领导班子有没有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与该机构发生担保赔付有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担保是一种稀缺资源,同时也是资源配置的杠杆,它在微观层面上对调节货币的供求关系,对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建立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是要出问题的,在官场上,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担保业内,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风险。为了避免风险的发生,在内部制度设计时,就必须引入权力分散和制衡机制。其具体做法是:担保业务人员项目评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这是微观层面的权力制约。即担保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其中,后者对前者的评审结论有直接的否定权,这是中观层面的权力分散和制约。
(4)担保全过程权力制衡制。从项目评审人员开始,每一级都有项目肯定权和否定权,由此形成从执行层到决策层上下之间每个环节的权力制衡。最终做到项目的通过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决定,而是由集体的意愿来定板。当然,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项目不经过即定程序,由机构领导来敲定,但由于建立了这样一种权力制衡机制,领导的反程序操作便被凸显出来,监督机构就可很容易地发现问题,及时对领导的反程序操作予以纠正。
(5)审保委员会集体讨论。这是从机构决策层面上对部门的意见进行表决,在审保委中,实行有效少数票否决制,建立起决策层面的权力制约机制。
审核内容有:一是合规性。全面审核业务人员提交的调查报告和有关资料,评价其内容是否全面深入真实可信;二是合法性。评价借款人借款用途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6)法人代表一票否决制。机构法人代表一般不宜作为审保会成员,不参加审保会的表决,避免在审保会中出现一个人说了算的一票肯定权的局面发生。但法人代表对审保会的讨论结果持有一票否定权。这是最终决策人与决策机构之间的权力制衡。
(7)建立全员风险奖惩责任制。即担保项目的成功与失败,必须与全体员工的经济利益相挂钩,与项目直接参与人员的职务聘用、岗位聘用和劳动合同聘用相挂钩,用利益杠杆来增强每个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责任心,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损失发生。
3.事后控制——建立担保风险监控系统
(1)通过贷款人违约后经济补尝特殊事故的处理,违约贷款人的债务重组、违约人善后安置,以及及时有效的追偿等一系列程序实现事后控制。
(2)为的避免担保过程中出现因工作疏漏和缺陷引起的不必要风险,监管程序全程介入风险识别、处理过程,形成对本担保公司内人、财、物经营运作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管,设立专人负责,形成多步骤审核、多层次权力约束机制,确保公司合规合法经营,稳健审慎操作。
(3)建立监管台帐,对所有可能影响到担保责任的一切事项予以详细记录,形成文字性的书面记录,以便日后查询参考。
风 险 控 制 部 工 作 流 程
业务

风险初审

实际调查

综合评审委员会集体讨论

董事长(法人)一票否决制

标的检查、监控

催收款合同款项

违约处理

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