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李思聪的金融梦想和他的金融服务产业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23:27
风险控制与业务创新
深夜11点,李思聪关掉手机,拔掉座机的电话线,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开着一份新的担保合同。他用红笔开始细致地勾画,连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错误都没放过。喧闹的广州城,只有这个时候最宁静。李思聪需要在宁静中高度提升自己的注意力和洞察力,手里的笔就好像医生的手术刀,多划一个地方少划一个地方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反效果,给公司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他不允许自己犯任何低级的错误。
——这就是李思聪大多数夜里的常规状态。他说自从入了这一行,已经放弃了几年前爱看电影和戏剧的习惯;同时也痛失了晚上回家还能享天伦之乐的机会。
担保业是一个今天获得收益、明天支付成本的行业,它的风险性远远大过所有的服务行业,因此“全程风险控制”,就成为李思聪头脑里永远绷紧的弦。
中小企业到银行贷款,银行有非常严格的硬约束:规范的财务报表、合乎标准的贷款抵押物、足够的企业现金流等。然而大多数创业期的中小企业难以满足上述要求,于是贷款之事只能望洋兴叹。
而此时此刻银达人在干什么呢?他们正在做调查:这个酒楼老板没有完整的财务制度,但他是否每天有足够的营业收入?这个广告公司没有固定资产,但据说曾买下某某电视节目的时段;那个汽车租赁公司老板的汽车随时可能开走,但他的直系亲属表示愿意负反担保责任……总之一句话,要用更加灵活的手段,抓住银行不愿接纳的客户。
但正因为面对如此个性化、纷繁复杂的客户,风险就相应的加大。从总体上来说,银达要应对的是两类风险,一是内部人的判断或道德风险;二是外部客户的经营或道德风险。
内部问题只能用组织结构来解决。银达的结构特征在于每一个环节都有互补,同时每一个环节都受到监督。
比如“三员互补”制。针对某一个项目,银达同时设立A、B两个项目经理,并为两个项目经理配备一个助手:A角一般是对客户及行业比较熟悉,B角则着重了解财务制度,助手则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及落实反担保手续。三员互补,既分工明确,又规避道德风险,同时还有效防止主观臆断。
又比如“前后台”分离制,“前台”即项目经理负责信息采集、调查报告的采写和真实性核查;“后台”即项目评审则负责对“前台”的工作进行修订,最后做出评审。前者靠业绩多少来考评,而后者则依据风险控制的好坏来考评。
同时银达设审计部,担负着“第三只眼”的功能;设风险评审委员会,担负着大额担保业务集体决策的任务。其实除此之外,很多银达人都不知道,李思聪还有一个背后的“法宝”——独立评审委员会,其成员则由各行各业的资深人士构成,为银达对不同行业的个性化大额担保提供参考。
针对客户恶意欠贷的外部风险,银达最根本的手段,就是要求客户提供严密的反担保措施。与银行的抵押不同,担保机构对于客户有多少实物资产要求并不高,但却一定要关注客户的动产与不动产、股权、有价证券、经营权与收益权、法人或自然人的无限连带责任、来自亲友等个人的第三方保证等。担保公司会综合考虑其优势与劣势,对不同客户设计不同的反担保组合措施。而这,无疑是一种更加灵活、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
因此迄今为止,银达已经做了超过25亿人民币的担保额度,整个坏账率不超过600万元。这样的风险控制成绩不仅远远优于银行,也堪称国内担保行业里的佼佼者。
在业务创新方面,李思聪更是“奇人”。这得益于他多年的银行工作加经商生涯,“把握住了经济生活最下层的东西,抓住了根基,明白了需求。”
因此他可以做很多银行做不了、很多担保公司想不到的业务。比如财产保全:客户向法院提请财产保全诉讼,要求查封对方财产;法院就要求客户出具担保,而且只承认银行出具的保函。然而大多数时候银行不愿意提供此类担保,财产保全就难以执行。这时候李思聪动动脑筋,银达就多了一个新产品:财产保全担保——由银达向银行提供一个反担保,银行再为客户提供保函,既符合银行加法院的游戏规则,又获取了较高的保费收入。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迄今为止,银达除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个人创业贷款担保等融资性业务以外,还开展了非融资性业务,例如履约担保、财产保全担保、工程质量担保……个性化的业务品种越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银达的员工不仅要熟悉银行、财会、法律、心理等面上的相关知识,还要对各行各业大小企业的运营规律有深度涉猎。
因此李思聪说:“选择了做担保,就选择了辛苦,因为每一个客户对我们来说都是‘个性’的、惟一的,每一次担保都是一次‘量身定做’;选择了做担保,就选择了像航天飞机科学家一样的追求,不能做错任何一个精确的计算,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即将给你带来损失的细节……”
当然李思聪比谁都清楚,选择了做担保,银达人就选择了一种穿上“红舞鞋”的人生,音乐一旦响起,舞蹈便永不能中止……金融服务产业链
有商人的地方就有契约,有契约的地方就有担保——这是担保公司存在的市场基础。
然而李思聪眼下忧虑的是,中国担保企业全行业的总体走向,是个严峻的问题。是先进的现代企业方向,还是落后的互助会形式?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谋求企业发展,还是仅仅沦落为大企业的圈钱工具?是公开化透明化,还是神秘化黑箱化?是政府和企业联手合作造福经济,还是企业摇摇晃晃独轮上路?
一切都需要先行者来回答,李思聪显得很有使命感。他就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上书银监会、发改委;他所积极提议和倡导的广东省担保行业协会已经成立;他对广东省政府调研、推广银达模式给予最积极的配合……而与此同时,一种最直接的进步——将银达公司本身做大做强的蓝图,也在李思聪心中描绘完毕。
2004年4月10日,在国家发改委举办的全国20个省市省级担保公司会议上,李思聪做了一个简短的演讲:“银达担保第一年利润持平;第二年股东分红5%;2003年股东分红达7%;2004年我计划做到15亿元担保额度,收入4500万元,除去成本500万元,提取1000万元风险保证金,我的股东分红能上升到10%的比例。”
在这个全行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这个数据让人敬佩。
截至记者发稿时,银达担保正在进行第四次增资扩股,按每股1.20元募集股份,计划募集资金人民币约1亿人民币,增资扩股完成后,公司的股本金将达到3亿元。
“一方面我们要把担保业务做大做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在珠三角、长三角设立担保的分支机构;另一方面,也要涉足其他行业。”
据李思聪透露,增资扩股之后的银达担保将在担保产业上下游全面布阵:5月份已成立银达拍卖有限公司;预计8月份将成立银达典当有限公司;与此同时银达将逐渐渗透信托业、银行业。
在拓展担保主业的同时,银达担保将逐步降低融资担保的收入比重,而非融资担保的比重将逐步提高。“下一步更重要的还会提高投资业务的比重。”李思聪说,“比如股权投资,有一家高科技企业想贷款,我为它担保500万,它给我10%的股权作反担保。若我看好这家企业,贷款到期就由我替它还上,而我继续持有10%股权。今后这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操作,我把股权卖掉,收回的资金可能就是1000万。”
按照李思聪的设想,银达担保今年将成立若干家担保的分支公司,加之典当和拍卖行,成立银达担保集团;明年将涉足信托、金融租赁和民营银行;而到2006年银达股本将达到6~8亿元。通过收购、兼并国内中小型担保公司,组建全国性银达担保投资集团,使公司资产规模达到20亿~30亿元,年担保额达100亿~150亿元,形成融资担保、投资业务、金融租赁业同步发展的金融服务产业链。
而他最高的目标和境界是,有朝一日,银达做成了像世界500强那样的百年老店,所有的银行、企业、单位面对银达,见保通行。(□文·图/本刊记者 李 彬 范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