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变亲朋好友之间的争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27:04
——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基地内训对话节选
平等思维唐曾磊
为什么亲朋好友之间经常出现争吵?而且越是关系密切就越会争吵,特别伤感情。怎样才能避免争吵,什么样的心态的人才容易跟亲朋好友之间达成和谐的关系?请看下面平等思维对话。

丁老师:唐老师,为什么亲朋好友之间经常出现争吵?而且越是关系密切就越会争吵,特别伤感情。
老唐:越是亲朋好友,越是彼此在乎,就越想彼此改变。就像我在《沟通心法》家长课中提过的,我们总是在要求对方怎样做,常说的一个句型就是:“他要是怎样怎样就好了”。一个人这么想的时候,就会不断地要求对方,就会引起对方反感。
丁老师:唐老师,吵架的两个人中,如果有一个人认为,是“我”错了,那这个架是不是就吵不起来了?
某老师:不一定吧,我跟我朋友之间,我要是找到他什么毛病,他肯定不会跟我吵的,但是我认为我火上来了,是“你”把我激起来的,我必须得发泄。我就得找着你,跟你吵。呵呵。
老唐:丁老师刚才说的是两个理性的人的情况,但人往往不是理性的,你难以按理性的条件来判断她。
丁老师:那唐老师,如果一个平等思维的人遇到这样的人怎么办?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她不再吵了,就是说让她想犟也犟不起来了?
老唐:有,就是帮助她学会平等思维就好了呀!
小杨老师:唐老师,您是在说“她要是怎样怎样就好了”?!
老唐:呵呵,我说的“她要是怎样怎样就好了”中的“好”是谁好啊?
小杨老师: ……
老唐:一般说的那个“她要怎样怎样就好了”,是“她”怎样,“我”就好了。是在要求别人改变,让自己开心。而我说的是,对方改变了,对他自己是好的,他就不再难受了,就会开心了。这是根本两回事。至于一个平等思维的人,我一直很好,根本不会难受,你改不改我都会好。
一种是基于自己不能容忍的要求,一个是基于让对方开心起来的帮助,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如果一个平等思维的人还在要求别人,“你怎样怎样我就好了”,那他就不可能自己心态平和、幸福从容,也就不可能帮助别人了。
丁老师:当时您是怎么就想到一个是“她”好,一个是“我”好呢?
老唐:这怎么会是想呢?如果还有个想的过程,我就不会脱口而出马上这么说了。她一问这个问题,我只要还需要想,我就一下子慌了,我会想“完了,我怎么自相矛盾了?!”。这就是不同,就是你如果不是,你就根本出不来这种结果。所以我经常说,平等思维会让人不假思索而自然得到答案。就像打乒乓球一样,一个球过来,容不得你分析思考,一思考机会就过去了。高手往往轻轻一摆就过去了,还能处理到恰到好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丁老师:当时小杨老师一问,我当时就想“完了”,要是让我回答,我当时肯定是死定了。
老唐:恩,这个问题是个不经意间的问题,大家如果要是考验我的话,这就是最好的考验,我们每天谈话这么多,哪句话上我出现了执着,我都“死定了”。比如说刚才,我说了一句,我认为一般家长们常说的话,“你要是怎么样就好了”。因为我一直是拿着这句话指出大家的问题的,如果我也犯同样的错误,被指出来,结果我就肯定慌了。人如果不是这样的品质,一遇到真正的问题他就肯定会慌。你一慌就完了,从容尚不可得,还谈什么智慧?所以说你一问,在我这儿根本就没有什么,我肯定是脱口一句话就出来了。一般我们看不出这个问题在哪里,我来帮大家分析:“你要是怎样就好了”,对于一般人来说只有一个意思;但对于一个平等思维的人来说,却有无限的意思。其中的 “好”字,一般人也只会觉得不过是一个“好”字,平等思维的人会有无限的好字,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好,取决于人心。一句话我一说出来,在你看来也许就是我跟前面说得相悖了,我就被否定了,我就自相矛盾了,但在我这里根本不是。
丁老师:你是怎么看出来有这么多角度的?
老唐:成为这种品质了,你就一下子看出来了。如果你不是,就怎么看也不是,即使再分析也是“哎呀,我当时错了”。有一句话叫做“达则遍境是,不悟永乖殊”,意思是,当你的修为到了,你成为这种品质的人了,你的举手投足都会处处彰显出你优秀的品质。如果你的修为不到,不是这样的品质,只是道听途说记住了几句似是而非的句子,那么,一遇到问题就会抓瞎。
丁老师:是不是可以这么总结:一般人所认为的好,都是对自身来说的;一个平等思维的人所说的好都是对众人来说的?
老唐:这个问题的讨论,也许应该到这儿:就是知识和智慧的区别。知识是一个人学了记到脑子里的东西。而智慧则是你成为这个。我讲的课你们听多了,也会说,也会学。比如说经常吵架的人问你,“我们为什么经常吵?”你会说“你老说‘你要怎么样就好了’,那当然说得人家难受。”但有人问你:“那你是说别人呢,你说你自己呢?”这就是最“拿人”的一句话。很多老师会说:“我就是自己家孩子教不了,别人家孩子我也教得蛮好的。”有智慧的人不可能教不了谁。所以说平等思维不是一般的知识,不是学来的,不是背过了“唐老师怎么说”记住了一些名词定理就能解决问题了。必须让这些品质成为自己,否则,不论你把知识记得多么熟,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句话你就露馅儿了。你的品质不到这儿,就做不出来,所以说,他的结论应该是知识和智慧的不同。
这句话可以无限地展开的,比如说:法不孤起,必有所为。
我说这句话,是有我的前提的,每一句话都有无限的前提。你揪出哪一句话来打,都打不着我。因为我都可以找出无限的根据来,貌似以前我笑话别人这么说,我现在又这么说了,但是这句话是不一样的。这个敏感度你如果没有,你就看不出这里面的不同来,也就是说一个越能平等思维的人就越敏感,就能看出非常细微的差别来。不敏感的人就看不到,所以你会觉得“你明明上一回说正的,这一回又说反的了。”如果是这样,这句话就可以让一个人觉得自相矛盾,他也就会认错了。
丁老师:那么唐老师,到底怎么能提高一个人的平等思维水平和智慧水平呢?
老唐:恩,我们在很多文章中已经提出了很多。现在只强调一点:咱们的讨论不在于去探究学问,不是说正面什么,反面什么,去弄全面。而是我们要从每一个过程当中,发现我们的偏见在哪里,只要我们还有偏见,就不可能非常通达地解决问题,不断地破掉这些偏见,不断地减少我们思维的局限,每次是这样的时候,我们平等思维的品质就提高了,就会容易发现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