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17)--模拟试卷(一)阅读理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56:09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13分)
大道[1]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2]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3]。货[4]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5]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6]而不闭。是谓大同。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注释:[1]大道:指太平盛世的社会准则。[2]与:通“举”,选举。[3]归:女子出嫁。
[4]货:财物。[5]谋:指阴谋诡计。[6]外户:住宅外面的门。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是故谋闭而不兴
15.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6.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2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7.用自己的话来概述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大同”社会的特征的?(3分)
18.文章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如果有,请从文中找出三个相关语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9.文章中所倡导的“讲信修睦”与我们今天倡导的“八荣八耻”中哪一条大致相同?(1分)
(二)(14分)
①今年是人类与艾滋病抗争第二十五年,全球犯艾滋病的人数和死亡的人数却在不断增加。自1981年美国公布世界首起艾滋病病例以来,全世界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已达2500万。如今飞速蔓延的病毒每天吞噬8000个生命、感染1.4万人,全球感染者目前高达3860万。
②中国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健康联盟成立大会上,一组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现有65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去年平均每天有192人感染艾滋病。但只有8%的感染者和病人登记在册。
③然而不管怎么说,只要你沾上它,哪怕是在世界上医学最发达的国家,也难逃死神的光顾。所以艾滋病已向人类再次拉响了警报。警报中,萦绕在我们脑海里最迫切的问题是:在艾滋病毒面前,人类如何应付。下面价绍一种能使艾滋病得到有效的控制的疗法,即鸡尾酒疗法。纽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持艾滋病研究工作的何大一发明了治疗艾滋病的著名的“鸡尾酒疗法”,就是把蛋白酶抑制剂与多种抗病毒的药物混合使用的疗法。
④鸡尾酒疗法的原理是:假使艾滋病人只服用一种治疗药物,艾滋病毒终究会发展出抵抗药效的能力,而如果病人服用两种药物,即使病毒发展出对其中一种药物的抵抗能力,也无法同时兼具对另一种药物的防御能力。
⑤接受这种疗法的病人如果在感染的最初几个月同时服用三种药物,最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扩散。例如接受AZT、3TC和蛋白酶抑制剂3种药物混合疗法,其中AZT、和3TC两种药物能够初步中断病毒的繁衍,而蛋白酶抑制剂能完全阻断病毒的复制扩散。
⑥不过,这种混合多项药物疗法价格非常高昂,每年约需花费两万美元,而新近研究成功的第三种药物蛋白酶抑制则仍供不应求,虽然这种疗法对绝大多数艾滋病人能产生显著的疗效,仍有少数的病人情况丝毫没有改善,此外,接受这种疗法的病人,初斯会出现许多药物副作用引发的症状,例如严重腹泻、腹部痉挛和贫血等现象,某些药物必须要在饭后服用,其他的则又应空腹时服用,对于病人能否持之以恒并且正确服药,构成相当大的考验。
⑦虽然目前艾滋病的知识已经比较普及,人们大都能知道它的传播途径。但我们还不能作到彻底的避免病毒的传播。比如“吸毒者”问题,吸毒人群一直是感染病毒的高发人群,我们的社会一日不能解决吸毒的问题,吸毒者作为病毒传染者的角色就不会结束。此外还有些经济贫困地区,那里的人们生活贫困,受教育程度低,卫生条件又差,所以经济贫困地区的人群也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还有就是整个社会对艾滋病人的歧视还相当严重,导致很多人不敢到医院检查和登记,从而成为一种隐性的传染源。另外因公共用品的消毒问题,医疗垃圾的后期管理等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由此可见消灭艾滋病的道路必定是荆棘载途,任重道远。
20.选文的第①②段分别说明了什么?请用这两段的中心句来回答,请把这两句话找出来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第①段:
第②段:
21.第⑦段给我们介绍了艾滋病的两大高发人群是:,
(2分)
22.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3.“虽然这种疗法对绝大多数爱滋病人能产生显著的疗效”这句话中加点的“绝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24.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宣传日,如果你是一名宣传志愿者,请给社区拟一条有关消除对爱滋病人歧视的标语(2分)
(三)留在心底的相片(15分)
那是一张永远无法定格在胶卷上的脸,那是裱在摄影家心底的一张照片,那是一群贫苦交加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很多年前,我的摄影家朋友随同新华社记者去索马里难民营采访,他一直有一个愿望:用相机记录下难民们一个个水深火热的日子,唤醒全世界的善良来拯救这样一群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人们。
那是一个怎样的居住地啊,像城市里某个垃圾处理场,臭气熏天,尘土飞扬,战争让他们流离失所,饱受了上帝揣在口袋里的所有苦难。
在那里,他摸到了儿童们瘦如鸡爪的手,听到了老人们临时的哀嚎和呻吟,看到了妇女们惊恐的眼神……这些都在他的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里的一粒药片比一粒金子更珍贵,一次小小的感冒引发的高烧就会将人推下生命的悬崖,死亡就像一堆篝火的熄灭一样,平常得已经不能让人感到伤痛了。
但让他无比惊讶的是,给他们照相时,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纷纷去洗脸梳头,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像是要赶赴一个节日一样。
其实,他们是在为自己守着最后一点尊严,让全世界都尊重的、非洲的心。
摄影家朋友倾其所有,为他们照完了整个口袋里的胶卷。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一个小姑娘跑过来拽住他的胳膊,央求他为她照张相。他看到她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特别是她的胸前,竟然还戴了一串金光闪闪的项链。她似乎看出了他眼中的惊讶,笑着对他说了项链的秘密。原来那是她用泥巴搓出来的一个个泥球,然后用花粉涂在外面,串成了项链。
就为了做这串“项链”,她才耽搁了照相。
他拿着相机的手在颤动,他不能告诉他相机里已经没有胶卷了,他不能让这朵开在人世间最苦难之地的花在瞬息之间就凋谢,那是一颗真诚地热爱着生活的心啊。
她对着他的镜头绽放着灿烂的笑,他也不停地摁着谎言的快门,用一个个闪光灯骗过了她的期待。非洲女孩黑黑的脸和灿烂的笑,在那一刻永远定格在了摄影家的灵魂里,再也挥之不去。
后来,他要求再回到难民营一趟,他想为那个女孩补拍几张照片,前后辗转约20多天。他不知道,这20多天,一个满怀期待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纤细的生命一直在飘飘荡荡,一次普通的感冒,就让她永远地睡着了。
小女孩躺在母亲的怀里,已经离开恶劣苦难的人世,胸前的那串项链依然镀着阳光色彩,刺得人的眼睛有种无法回避的疼痛。
那位母亲说,20多天是孩子最快乐的日子,她每天都在爱盼望着能看到她的照片。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还在问:中国叔叔来了吗?
这就是生命。在那最贫苦的地方,一颗苦难的灵魂涂抹上阳光的色彩,变成珍珠,穿成了美丽的项链……
对美的向往之心,让这个世界重新看到了希望。
(选自《莫愁》2007年第1期。作者:朱成玉)
25.索马里是非洲乃至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请从文中提取表现索马里贫穷的相关信息。(3分)
26.“他”决定给他们照相时,他们的举动使“他”惊讶,你怎样理解他们的这一举动?(2分)
27.你如何理解“那串项链依然镀着阳光色彩,刺得人的眼睛有种无法回避的疼痛”?(3分)
28.有人认为文章题目定为“镀着阳光的项链”比“留在心底的相片”更为合适,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好?为什么?(3分)
29.(探究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4分)
材料一: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位于非洲东部的索马里政局动荡,导致大批难民流入相邻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时至今日,仍有许多难民由于种种原因继续流落在异国他乡。目前,仅在埃塞俄比亚东部的索马里州就还有8个索马里难民营,难民总数达16万多人,他们的生活十分艰难。
材料二:中国政府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索马里办公室向索马里无偿提供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援助物资。几十年来,中国对非洲提供的援助在推动相关国家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以及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水平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三:2006年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2006年11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胜利召开,中国领导人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相聚北京,共叙中非友谊,共商合作大计,共谋未来发展。
材料四:中国11次在联合国人权会上挫败西方反华提案,联合国大会13次粉碎台湾“重返联合国”图谋以及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均得到了非洲国家的鼎立相助。
我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