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语文学科常规课型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46:20
作者:徐立峰
我校是从97年开始进行教改的,到现在将近十年的时间,由最初的欢呼雀跃、争问抢答、生龙活虎的教改雏形到“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日臻完善,走过了一条艰辛而又曲折的路程,其中的苦楚也只有每一个杜郎口中学的教师才有更深切的体味。
下面,我仅从我校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模块来给大家作一交流。
一、预习
预习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创设了师生互动的平台,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预习课,解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预习的时间根据文章篇幅的长短而定。
1.预习的步骤:
首先出示预习目标,明确预习方法。
目标确定:师生共同研讨确定目标,教师可以加进自己的指导性意见或建议性措施,学生也可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根据个人兴趣有选择性的完成。教师的参考书、集备活页等也可拿给学生参考阅。
目标由教师板示或口述提出,学生补充,师生共同提出。
如果适合分到学习小组,可进行分配任务,以此提高预习的效率。
2.预习课的主体: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小组内同学对桌排位,以六人或八人为宜,选出有能力的一名学习小组长负责分配学习任务并监督完成。
小组的成员组成均衡搭配,实现兵教兵、兵带兵、兵强兵、兵练兵的目的。
预习的方式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作用:资源共享,疑难内化。
3.老师的作用:
在小组内巡视,做好预习指导。
疑难反馈:筛选有价值问题,班内共同解决。
成果记录:利用预习笔记(双色笔记),达到当堂达标的目的。
4.预习的保障措施:
可以通过建立预习笔记来解决,让学生把预习的成果或提出的有价值问题认真仔细的整理在预习笔记上,学习组长做好督查,教师做好抽查,并提倡用双色笔做好标记,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对于形成知识网络、复习归纳都有一定的好处。
教师是以一名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小组预习之中,预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备课的过程。
预习的过程,教师必须参与其中,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激发出潜藏于学生身上的内发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
通过诸多形式,师生交流学习体会,生生参与问题评说,重在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方法。
在杜郎口中学,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人,每一节课,预习是第一个环节。预习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条件。
同样对一篇文章的第一感知往往会启发我们的创新思维,激励我们的求知欲望,而所有这一切都应归根于“预习”。
预习的时间,可以撷取一节新授课的剩余时间,可以是晨读的时间,也可以是单独的自习课时间,随时、随机、随堂预习。
预习目标的达成,可以有以下这两种方式:
1. 各组不同目标,组内相同。
一篇文章先经确立目标,各个学生涉及大概后,可以肢解给不同的组来重点研究,这样学生的各种学习参阅资料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各个学生都积极配合本组的“研究课题”,有利于问题的深入及达成简单的共识,也大大分解了繁琐内容的难度,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 各组相同目标,组内不同。
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合作优势,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形成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例如在学习《古诗四首》时,可以让组长在组内分配任务,两名同学负责查阅作者简介,另两名负责积累整理作者的其他诗作,剩余几名组员共同探讨诗词的内涵及诗旨所在。待各自收集整理、讨论交流完成后,组内再一起修补完善、传阅参考,既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求知欲。
杜郎口的语文课堂是活跃的充满热情与激情的课堂,热情与激情的源泉之一就是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话题性的作文,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课文内容写出自己个性化的文章。通过课堂上小组内的交流阅读,互评互改,取长补短,并建议学生“走向讲台”积极展示自己的“美文佳作”。
二、展示
展示是课堂的灵魂,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律动的过程。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这就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关注个别,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新课堂的视角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
展示的步骤:
1.回顾检测,明确本节目标:
利用侧黑板,检测A、B组,了解预习效果。
展示目标由学生提出,教师补充。
展示内容中的有价值信息板示于前后黑板,同步进行。
2.对文本内容的分析;
通过学生预习时的收获,结合语句、语段、主旨等,各自谈出自己的理解。
单个朗读、多人配合读、辩论等,注重结论得出的过程。
3.对文本的提升:
结合文本的小写作。
唱、演、画、舞等多种艺术化手段形式的使用。
4.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5.当堂反思,掌握知识。
互相提问或“专家组”出题,实现语文课堂“人人参与,人人精彩,人人达标”的目的;学生的动应贯穿于整节课堂的始终。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教师要有全员学生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知,以学促教。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勇于阐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只要敢想就要敢说,也只有敢说才能在生活实践中敢为,努力去做“学习的主人,生活的强者”。
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学生的动应贯穿于整节课堂的始终。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教师要有全员学生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知,以学促教。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勇于阐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只要敢想就要敢说,也只有敢说才能在生活实践中敢为,努力去做“学习的主人,生活的强者”。
另外,学生主人翁地位的重要体现在于课堂形式的灵活多样,学生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或说、或唱、或演、或奏,给学生以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提倡学生多说个人的观点,教师应以鼓励性语言积极学生的个性思维和独特感受,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战现自我的舞台。
三、反馈
现代文以单元为单位,文言文两课一反馈。
反馈目的:实现弱生的保底,优生的拔高;或者说解决“弱生吃得了,优生吃得好”的问题。
反馈作用:构建单元网络,实现知识查缺补漏,达到能力的提升。
反馈形式:自我反馈;利用小组长检查;科代表检测;教师抽测;更多的是利用各班的帮扶对子,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
反馈课特别突出了待转化生同学(学校将各班后三分之一的学生作为各教师考核分量的百分之六十)
反馈课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别,实现“语文无弱生”“人人能过关”的目标;
四、作文
我们在作文教学方面也放手发动学生,提前一周布置作文题目,每周两节作文连堂时间。第一节课40分钟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然后在小组内互批互改,写好评语(批改要求提前安排好),再由小组长对各同学的作文进行点评,组内推荐优秀作品赏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做记录,听完每一篇文章后主动点评,还要对写在黑板上的好句子进行点评(不光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而且要能够说出为什么喜欢),最后让每一个同学畅说本节作文课的收获。
附:语文教师教改感言
孙海燕:
1. 教师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
2.语文课堂是学生求知的乐园,创新的沃土,想象的天堂。
史金凤:
1. 课堂即生命,关注课堂关注孩子即关注生命。
2.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最佳方式就是放手发动学生,充分利用学生。
3.每个孩子都是一部丰厚精彩的书籍,我们要想办法读懂。
于  娜:
1.语文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殿堂,展示才华的舞台。
2.思考着,实践着,成长着,快乐着,是我们课堂教改的方向。
3. 语文之美无处不在,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孩子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
李  欣:
1.自然万物给予我们许许多多的人生启示,语文课堂贵在陶冶人的情操,让学生对生活有丰富的解读,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
2.语文课堂应创设一种和文章内容相协调的情景氛围,让学生揣摩情感基调,描绘感情色彩,体味语言风格。
3.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用赏识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杨伟丽:
让教师的激情带动学生,让其演绎文本的情感世界。
让教师的创新启发学生,让其点燃课堂的智慧火花。
李玉莲:
1.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你不能控制他们的思想,只能加以熏陶,使之去掉瑕疵,更加光亮。
2.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动作,都会给学生无限的动力。
3. 用老师的柔情温暖学生,用老师的热情感化学生,用老师的激情带动学生。
李维博: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课堂的快乐
把感知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享受成长的幸福。
2.教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改革的艰难历程中,老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才能使自己的课堂不断提高。
崔其同:
1.尝试是铸造成功人生的前奏。
2.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学生的灵魂。
徐立峰:
1.学生智慧的源泉是无休止的,学生潜能的挖掘更是无穷尽的,相信每一学生都可以成为翱翔于蓝天的雄鹰,只要你不再用羽翼袒护他的弱小。
2.文章最高的境界既是让人身临其景,心临其境。
3.教师的精彩并不代表学生的精彩;但学生精彩的背后永远离不开教师的精彩。
4.我校以一种博厚的胸怀搭建起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为学生的精彩人生摇旗呐喊。
5.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首先是建立在一定的“规章制度”基础上的。“万物循规”讲求的是在规则之上的宽松与平等,民主与和谐。否则,任何的教育思想便是空谈。
6.教育需要改革,首先要改革观念;教育需要解放,首先要解放教师;教育需要创新,首先要创新课堂;教育需要思考,首先要思考方法。我思故我在,我愿做一名永远思考着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