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瑜伽与《易筋经》的异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40:54
(转)瑜伽与《易筋经》的异同-謹以此文纪念恩师竺云飞大师诞辰一百周年。
本帖最后由 jkdlee 于 2009-9-14 17:26 编辑
先师竺云飞大师,得师祖谢映斋《易筋经十二势》及《铁裆功》真传,谢师祖于民国初用重金(十二根金条)聘请民间高人(俗姓张)张老师到府上传授正宗《易筋经十二势》及《铁裆功》,后文将详文叙述。
达摩与易筋经、洗髓经          颜紫元 2008.04。04
一.易筋经、洗髓经功法真伪辨
相传北魏时期菩提达摩创传了《洗髓经》、《易筋经》。
《洗髓经》实为不立文字,以心印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禅宗顿悟法门,系当时达摩面壁静悟后开创的一种崭新的佛教上乘大法。当时达摩三、四位弟子中,只有慧可真正心领神会,掌握了其真谛。
可是,到了清光绪二十一年,周述官先生编著“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时,却将一篇托名为“慧可译序”的伪文,以及伪造的《洗髓经》经文编著在书中。而达摩传《洗髓经》,是顿悟上乘佛法,以心印心,是没有文字的,它不是一种内功的修炼功法。
《易筋经十二势》是《易筋经》正宗。
后序之末题着“清嘉庆十二年岁次乙亥二月,祝文澜谨誌,道光五年岁次乙酉二月文澜书”,并有“明天启四年天台紫凝道人”作跋的祝文澜辑本,和扉页上题着“道光三年新刊”的傅金铨辑本,都称《易筋经义》,而未称《易筋经》,说明编著者十分诚实。多了一个“义”字,表明是著者对《易筋经》的一个个人认识、体悟及发挥之讲义,而非原传《易筋经》,《易筋经义》中无《易筋经十二势》。
正宗《易筋经十二势》是达摩所创,而最早公开刻印出版《易筋经十二势》的是清代的来章氏本。武术史学家唐豪先生在经过“追根究底”考证后,也不得不承认《易筋经十二势》,的确来自佛门。
据载:早在唐代的李道子就精通释门《易筋经》。元代的张三丰也精通《易筋经》,并“复从而翻之”,创《太极十三势》。明朝中叶,被觉远和尚请入少林寺的民间武术大师白玉峰便根据《易筋经十二势》及《八段锦》,创了“罗汉十八手”健身功。
光绪年间刻本《易筋经义》的“易筋经义序”标题下,有“埽葉山房藂鈔第八”的字样,后被大声书局于民国六年十月以“少林拳术精义,一名《易筋经义、伏气图说》”的书名出版,并将“伏气图说”前置。
此光绪年间《易筋经义》刻本,在托名唐代“李靖药师甫序”,及南宋“牛鹤九甫序”后,便是《易筋经义》上、下二册目录,上、下册又各分五卷。下册第五卷末,有题着“天启四年岁次甲子三月天台紫凝道人宗衡跋”,及题有“嘉庆十年岁次乙亥二月祝文澜谨誌”、“道光五年岁次乙酉二月文澜书”的辑合本说明(从唐豪先生论述文看,唐先生并未见到本人收藏的光绪年间该刻本,故其得出的结论有偏颇)。
紧接着《易筋经义》下册末祝文澜之说明后,是《服气图说》(注:民国六年版,误写成《伏气图说》),其目录先是“行动次序”,接着是“凡例”,最后是“六十四幅服气图说”。其凡例中道明了《服气图说》的来源,及将其合辑在《易筋经义》后的缘由。现摘录其“凡例”中部分文字如下:“此卷后载六十四图只是八门第一段功夫,若尽其所传不下千余式。初行第一段,百病俱除,精神倍长,尚有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统计两年可以行完。功成之后百脉贯顶,气力千钧,不仅如易筋经所云骈指可贯牛腹,侧掌可断牛颈已也。然就此六十余式行之不辍,即可却病延年。大都病在脏腑者,服药可以疗治病,在筋络者,服药不能旁通。欲使筋络贯舒,血气无滞,非行此不为功。现今行之有效者甚夥,惟所受之人得之黔中口授并无其书,以其近于道家胎息导引之言,故不欲以其法传,且不欲以其姓名著,而其法实有裨于养生,爰就其口授者,绘图作说,付之剞劂,公诸同人,以共登仁寿之域云尔。”
由此可知,《服气图》是一种称为“八门”的内功门派,“八门”@@@有“四段服气功夫”,书中所载六十四图,只是“八门”的第一段功夫,“若尽其所传,不下千余式”。全部练成后,“不仅如易筋经所云,骈指可贯牛腹,侧掌可断牛颈已也。然就此六十余式,行之不辍,即可祛病延年……”。
最后说到来源,即“惟所授之人,得之黔中口授,并无其书,以其近于道家胎息导引之言,故不欲以其法传。且不欲以其姓名著,而其法实有裨于养生。爱就其口授者,绘图作说,付之剞劂,公诸同人,以共登仁寿之域云尔” ,所以也就不著明“绘图作说”的作者是谁了。
《服气图》是吞气,并以打功的排打散气形式的内功练法,与前部《易筋经义》中的一些练气、排打、药水汤洗相贯。
题著“时大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孟夏中旬,古渝后学周述官于士隐斋中”的“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又是一个有关《易筋经》的版本,该本由周述官的门人张瑶萂耘于“中华民国十九年庚午年秋九月”,述其“谋付石印”的缘由。
另一本是有着清“宣统三年岁次辛亥季夏朔日存蓭主人梁士贤子瑜氏序”的大文堂藏版,名曰“全图《易筋经》,内附八锦”的本子。其中录有三套《易筋经》,第一套为“十二式”,第二套为“五式”,第三套为“五式”,另附坐式“八段锦”,及睡功图、经验药方。这三套“易筋经”,在民国时期的《新体育》上,已经考明其出于附会,是后人所创,并非达摩原传。
上述“来章氏本”、祝文澜辑合本,周述官增益本及高要梁子瑜辑本,基本上涵盖了明、清、民国以来所有声称与达摩有关的《易筋经》抄本、刊本。
如咸丰八年(1858)潘霨所编的《卫生要术》,同治十三年(1874)版、又光绪二年重刊的宋光祚辑本《卫生易筋经》,及光绪九年(1883)出版的王祖源《内功图说》中所载的《易筋经十二势》均源自来章氏本。
扉页之上题着“道光三年新刊”的傅金铨辑本《易筋经义》,则与祝文澜辑本中的《易筋经义》同(傅本无《服气图》)。这个《易筋经义》有着明代“天启四年天台紫凝道人宗衡”的跋,应该是紫凝道人出于对《易筋经十二势》的仰慕,却又神龙见首不见尾,于是自己撰写,并托名为李卫公、牛皋序的自著。正因为是紫凝道人的“自著”,故取名为《易筋经义》,而不是《易筋经》,表明是他本人对《易筋经》的一种个人理解与诠释而已,非原始《易筋经》。
紫凝道人的《易筋经义》抄本在明末就开始在民间流传,祝文澜、傅金铨便是此抄本的收集者。然《易筋经义》早在凌廷堪(1755-1809)的《校礼堂文集》中,及周中孚(1768-1831)的《郑堂读书记》中已考出是一部附会达摩的伪书。
正因为《易筋经义》被考出是伪书,且影响到达摩是否创传了《易筋经》的严肃议题,故隐在民间的真正达摩所创《易筋经十二势》之传人来章氏,便不得以图绘并略作说明的形式,向世人展示原传达摩《易筋经十二势》。
来章氏本中无一丝紫凝道人《易筋经义》的内容(当然《易筋经义》伪书中,也没有原传《易筋经十二势》的内容,否则就不必杜撰自著了)。
来章氏本的出现,无疑是对怀疑达摩是否创了《易筋经》的一个“拨乱反正”,表明“易筋经义”虽伪,但达摩创《易筋经十二势》不容置疑,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后来的《卫生易筋经》、《内功图说》只是将来章氏《易筋经十二势》的简要说明,进一步用歌诀的形式对每势作图说。
二零零六年台湾逸文出版社出版的“《易筋经》探索”中载有署名“大明宣德庚辰年秋月恭绘”的《易筋经十二图》经摺装(背面为“道教神祗图像”十幅),经查,明宣德并无庚辰年,而从图上题有与《内功图说》中十二势相同的说明,及二幅坐式内功图可知,此图绘最早是光绪年间的作品。
台湾逸文武术文化有限公司出版了另一本有关“易筋经”的书,其封面上的书名为“江宁甘凤池易筋经秘法”。另有几行小字为:“自来劲,俗名罗汉劲,以十八形势而名也,其实名自来劲。”以及“武学书馆藏版,无锡荡口华君松传,闽中温奇生识录”。
这本书的内容虽声称始自清康乾年间的华君松,但正式出版则在2006年。
察其内容,上部分为明天启年间《易筋经义》的内容,中间则为无锡荡口华君松传的“十三劲图”,最末为“ 中上杭温奇生识18势” 。这些内容,与正宗达摩《易筋经十二势》毫无关联,而温奇生的“十八势”与天启年间《易筋经义》下册中的“动功十八势”也毫不相同。
另外,逸文出版的《探索“易筋经”功法篇》一书中,载有“大清光绪年间刘启元录的《绘图易筋经传本》”,其内容均与达摩《易筋经十二势》不相干。
由此可见,因达摩所创《易筋经》的声名大,同时又难得一见,于是引发了不少武林门派将其练功方法改称为《易筋经》的现象,如螳螂门也有将其功法称为《易筋经》的;民国年间,金一明也编了《文武易筋经》、王怀琪编了《易筋经二十四式图说》,布学宽编了《洗髓经》;近代人林迦乐编了《少林古太祖易筋洗髓经内功》。
事实上,真正的《易筋经十二势》都是口传心授,并无图示及说明。恩师竺老云飞大师传的《易筋经十二势》,就是口传心授,并无图说。且各势间的衔接动作、秘诀,是无法用图说来表达清楚的。竺师尝见《内功图说》中载的《易筋经十二势》,曰:“此仅十二势大概图,精于十二势者,未必精于绘图,照图练而无名师口传心授,绝难练精练成” 。可见来章氏出《易筋经十二势》是不得已之举。
而不立文字,口传心授,以心印心,正是达摩禅宗一贯的风格,故达摩绝无著下“洗髓经”、“易筋经”经文、图说的可能。
后人不明此,又伪造出如梁士贤辑本中的三套“易筋经”,也因为原传《易筋经十二势》的珍贵,后人不断增益发挥,以致清光绪十七年嵩山少林寺静一空悟法师传周述官时,十二势已变成二百二十四势。
周述官在其序跋中说,静一空悟法师临别时赠其十二卷二百二十四势图说,而图示的说明极简单,周述官将其说明扩充详细,并辑入在其《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本中的第三至第十四卷中。而周本共十七卷,其第二卷末的跋中,周说,“兹《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皆历代僧俗祖师增益集成,……余得传时,师曾授意于余,口进指画,命余演说。意谓有心得后,无妨增演而发明之,以昭来学。……”
可见周氏得传的《易筋经》二百二十四势,为增益而成,非原传达摩《易筋经十二势》。
周氏在辑本中,广为“汇而集之”,不仅有与《易筋经》相关内容,还有儒、道、医及诸子百家的相关内容。除其第三卷至第十四卷为其师授外,其第一卷,便收有光绪年间刻板紫凝道人伪作《易筋经义》上册第一卷中包括二篇伪序在内的部分内容,去除了“阴阳配合论”,加入“采精华法”。周本第一卷中,还辑入了托名“慧可译序”的伪作“洗髓经”;周本第二卷中,是其汇辑而来的儒、道、医等内功修炼理论及方法;周本第十五卷中,收有祝文澜辑本的上册第二卷、第五卷内容,去除了祝本上册中第三卷、第四卷内容。并收有祝本下册第二卷内容(去除了“归根复命”)、第三卷内容(无“凝神气穴”)、第四卷的“练手余功”(去除了“动静入四肢论”、“静功十段”、“打洗神通”、“动功十八势”)、第五卷内容,去除了下册第一卷内容,及第五卷末的紫凝道人的跋、祝文澜的叙说。
周本第十五卷中也收有祝本中的,“神勇八段锦、神勇余功”(注不同于一般的坐式或立式八段锦)。
周氏辑本,未收录祝本中的“服气图说”。
周本第十六卷名为“易筋洗髓支流汇辑”,收有梁本中的“第一套易筋经十二式”,及《内功图说》的部分内容。
周本第十七卷主要汇辑《内功图说》中的相关内容及儒、释、道三家的一些修练法。
有意思的是,被周本中删除的祝本内容不少涉及“阴阳双修”之内容,但却保留了“下部行功法”,也即周述官认为对男性生殖器的练功是必要的,但反对用女子来练。
佛教中有“欢喜禅”,道教中有“房中术”,儒家、医家中,都有相关论述与功法。只要由明师真传,男女双修,对命功中的核心轴:松果体与下丘脑一肾上腺——性腺的修练,及全身微循环系统的鼓荡,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看来圣人并不灭人欲,只要能行之得法,直指命功核心,既益身心,又带来人间欢乐和谐,出世入世随己,天地阴阳无不和,不是圣人最大的理想吗?!
事实上,周述官对男性下部练功的认同,是达摩《易筋经》的练后余功。竺师便练有铁裆功,年逾九旬时,体重仅五十六公斤的竺师,下部尚能悬重八十五公斤。而本人一师兄竟能悬重一百七十五公斤,若非为本人亲眼目睹,真不敢信。
顺便说明一下,真传练功法实难用图说表示,都是口传心授的。祝本的“服气图说”的“凡例“中,也这么说。
正因为达摩《易筋经》名声大,同时又难得一见,故后人多有增益、更改或杜撰。
除上述那些版本外,唐代李道子将其改创成“无极养生功”;元代张三丰“复从而翻之”成《太极十三势》;明中叶,被觉远上人请入少林寺的白玉峰,将其结合立式八段锦,而创健身功“罗汉十八拳”(后人托名为“达摩十八罗汉手”)。
心意六合门中的内功“易筋经.贯气诀”(贯气诀又称练气架)十余式,皆吞气、喷气,与竺师所传“达摩易筋经十二势不同”,与本人所习白师所传杨祥麟内劲吞气法及许炳山先生所留“十三太保功”之吞、喷气法有相似处。看来,师爷辈的许炳山老先生,也是与心意内功相关的传人。
“易筋经贯气诀”(或称“易筋经练气架”)之名称,曾出现在陈鑫的“三三拳谱”中,心意名家丁兆祥的传人,曾撰文说:“丁访苌之后人,得苌之论述,与心意拳谱合辑在一起,称之为《易筋经贯气诀》”,本人也曾受此误导。
《易筋经贯气诀》名称在苌氏的书目中,未曾出现过,可见苌未能有机会抄录心意六合门中的内功“易筋经贯气诀”(只抄录了“点气论”等三篇,还有些错字、错句)。而丁兆祥的传人显然也未明白何为《易筋经贯气诀》,以为苌之“中气论”等,便是“易筋经贯气诀”。
本人原以为是苌乃周或者丁兆祥去陈家沟时,留下了被陈鑫所录在“三三拳谱”中的“易筋经贯气诀”,现在看来错了。
第一:苌乃周著作中无“易筋经贯气诀”之称谓。
第二:苌乃周败给了陈氏十二世陈继夏,逻辑上他的著作不应被陈氏重视或收藏。
第三:无记载“丁兆祥去过陈家沟”,而丁之传人所称的“易筋经贯气诀”与真正                                  的“易筋经贯气诀”完全不符合,因此可能是近人给丁氏拳谱所起的名称。
由此看来,陈鑫收藏整编的“三三拳谱”中的“易筋经贯气诀”,与赵老现所留传、保存的心意六合拳中的“易筋经贯气诀(练气架)”,都应是原始的心意六合门内容。
又有所谓“大清光绪元年刘启元录”的“绘图易筋经传本”;清“江宁甘凤池易筋经秘法”;“螳螂门易筋经”;宝 鼎 的“十三太保易筋经”(注:宝前辈的“十三太保功”,与心意门的传统“十三太保功”不同);民国王怀琪的“易筋经二十四式图说”;金一明的“文武易筋经”;声称“少林寺太祖易筋洗髓内功”等等,五花八门,虽与达摩原传《易筋经十二势》无甚关系,但也可见“易筋经”的魅力。
达摩创于嵩岳五乳峰面壁时的“洗髓、易筋”二经,不立文字,也无图示,自达摩创后,其三、四位弟子中,仅慧可兼得洗髓经,余则得“易筋经”。包括禅宗初祖达摩本人在内,禅宗开始的几十位祖师弟子均不在少林寺,直至元代的福裕禅师入住少林寺,禅宗才在少林寺并相续至今。早期的禅宗祖师、弟子便将《达摩易筋经十二势》传于民间隐士高人,唯得传者凤毛麟角,然却如缕不绝。
来章氏本中《达摩易筋经十二势》无序文、无总论,无一丝紫凝道人《易筋经义》的内容。
因此, 1919年出版的《中国体育史》中载有:“《易筋经十二势》相传为达摩所创”是正确的,现在看来,是唐豪先生错了。因为《中国体育史》并未说《易筋经义》的内容为达摩所创,而指的是《易筋经十二势》,当是无比正确的。
二.达摩其人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全称菩提达摩(梵 Bodhisharma, ?——536,一说528),南天竺(印度)人,婆罗门族,“神慧疏朗,闻皆晚唔。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自称为释佛二十八代祖。
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是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末又北度至魏。
达摩与梁武帝怎样的“面谈不契”,在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774年间撰)和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最早记载了这个传说:“首先是传说达摩到金陵(今南京)时和梁武帝的问答。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达摩即渡江入魏”。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以后,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了。
从这个传说中可知,达摩初到金陵时,已具禅意,后来面壁时,则形成佛教上乘大法“禅”,并有第六世慧能发展成禅宗。
起初达摩把四卷《楞伽经》授慧可时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也”。然达摩更重视念慧,而不在语言经典。“禅”的根本主旨是以“妄言妄念,无得正观”为宗,是佛法的一个崭新里程碑。
所谓“一苇渡江”,只是后人将达摩“北度”进行神话而已。
到达北魏后,达摩游历于嵩洛之间。“在洛见永宁寺之壮丽,自云年百十五岁,历涉诸,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遍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曰。又尝见洛阳修梵寺金刚,亦称为得其真相。”
达摩游于嵩洛,其间“或曾至邺”,而所谓“自云年百五十岁”,应是禅门信徒的神化夸张。从有关古传达摩的刻像上看,达摩当年应在五十岁左右,而不是一百五十岁。
与少林寺有关的嵩山少室,有个五乳峰。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裴凗作“嵩岳少林寺碑”,曾写达摩和他的弟子慧可“尝讬兹山”。裴凗并未说“尝讬兹寺”,显然是山而不是寺,说“尝讬”而不说“寓止”,只能说达摩在五乳峰上暂住过,此正是北魏熙平年间。
少林寺位于五乳峰之麓,是崇信佛教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天竺僧跋陀(一作佛陀)所创建的。《太平寰宇记》说这个寺创建于太和十九年(495),即北魏迁都洛阳这一年。公元1004年到1007年间辑的《景德传灯錄》说:“达摩届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帝太和十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这里,太和十年(486)少林寺尚未建造起来,达摩何从“寓止于”此寺?而“太和”是魏文帝拓跋宏的年号,不是孝明帝元诩的年号。而且照传说达摩在“普通八年(527)”来华,如《景德传灯錄》所说的“太和十年”,达摩又岂能在死后四十一年来到洛阳。因此,所谓达摩“太和十年寓止于嵩山少林寺”,从时间与地点上都是错误的。换而言之,达摩从未住过少林寺,只是暂住过五乳峰,而且时间也不是“太和十年”。
那么究竟何时达摩游历于嵩洛间的呢?元魏熙平元年(517),在洛阳城内永宁大寺亲见达摩的杨衒之,他把达摩的情况记载在《洛阳伽蓝记》里。熙平元年比普通八年早十一年,因此,说达摩在普通八年来到中国,也不符合事实,是错误的。
《洛阳伽蓝记》作者告诉我们:在北魏孝明帝元诩熙平元年,洛阳永年大寺“装饰華功“之后,菩提达摩曾参观过此寺及洛阳的修梵寺,这都是作者亲见其人其事的记载,记中没有提到达摩住过少林寺。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编的《续高僧传》告诉我们:达摩是一个“游化嵩洛”的游方和尚,他四、五年间的生活都是他的弟子道育、慧可“给供谘接”的。
1935年,河北省磁县城外“二祖塔”下出土,题有“梁武帝撰,大唐元和十二年(817)李朝正重建的禅门第一祖菩提达摩大师碑”序里,告诉我们:“大师讳达摩,云天竺人也。莫知其所居,未详其姓氏;天竺东来,杖锡于秦(游化山西),以大同二年(536)十二月终于洛州禹门山(洛阳龙门)”。
由此看来,达摩应在北魏熙平年元年(517)前抵梁,后北度抵魏,非但游化嵩洛间,且曾至邺(今安阳),并游化山西,于大同二年(536)十二月终于洛阳的龙门山,前后在中国起码十九年,而游化在山西等地的时间也不能短,但从《续高僧传》中可知,他最后在嵩洛间的四、五年里的生活,是由弟子慧可、道育等供给的。
据载:慧可(487-593),俗姓姬,河南荣阳县虎牢人,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四十余岁,遇菩提达摩在嵩洛游化,即礼他为师。慧可从达摩学了四、五年,最后达摩“命之以执手,付之以传灯”,成为禅宗二祖。达摩圆寂后,慧可即在黄河近边一带韬光晦迹。
大同二年(536)达摩死时的四、五年前,即530年左右,慧可正是四十余岁。由于刘宋时译的《楞伽经》与北魏时北印度大乘瑜伽系佛教学者菩提流支译的《楞伽经》,有学术之争,达摩竟遭下毒而卒。
由此可知,达摩及其弟子慧可等并未住过少林寺,达摩本人也只是“寓止”过嵩岳五乳峰,有过“面壁”,但并未“面壁九年”。之所以“面壁”,乃因达摩当时的主张,既得不到朝廷上层人物的欣赏与支持,也未能吸引众多的信徒,而且还遭到包括少林寺在内的其它佛教派系的排斥与争斗,甚至暗算,他很孤独。达摩遇毒卒时,既不在少林寺,也不在五乳峰,而是在洛阳的龙门山。所谓“面壁九年,并在石壁下留下身影”,以及“只履西归”,都是禅宗信徒对达摩的神话,绝非事实。
从达摩“遇毒而卒”中可知,当时佛教流派之间的争斗常常你死我活,十分激烈,这也解释了达摩、慧可等不可能入住不同流派的跋陀一支的少林寺。达摩卒后,慧可更意识到那种危险,故只在黄河近边一代“韬光晦迹”。
天平年后,慧可到了东魏的邺都(今安阳市北),大弘佛法。
关于“达摩面壁九年、及留影石壁上、死后复活、只履西归,并在归途的葱岭遇见宋云,预言禅宗一花开五叶”等等造假,在洪亮吉纂修的《登封县志》卷一上,记载着清代高宗弘历,在乾隆十五年巡祀中岳庙住在少林寺时,题在达摩面壁石上的诗:“大地那非碧眼僧,九年面壁却何曾,宋云道是逢葱岭,五叶原教到慧能,片石无端留色相,千秋不必考明证,我非见布疑靡者,画取由他故事增”
虽然那些都是假造出来的,但是弘历告诉随从的大臣们不必去考什么明证,留着它为达摩增添神奇的故事,因为这样做可以有助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事实上从禅宗开派初祖达摩,至形成一大宗派的六祖慧能,均未入住过少林寺。而且从初祖达摩到三祖僧璨,其门徒都行头陀行,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并不聚徒定居一处。
三祖僧璨禅师(一606年) 中国禅宗三祖,出生年月、姓氏及籍贯均不详。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镇)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
到了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时代,禅风一变。道信于唐武德年间(618)初入黄梅双峰山,一住三十余年,会众多达至五百。后来弘忍移居东山,又二十余年,徒众多至七百人,这两代禅徒都定住一处,过着集体生活。到了六祖慧能,便在岭南发展成一大宗派即曹洞宗。直至元灭金后,达摩一系的曹洞宗福裕(雪庭)才开始住持少林,直到如今,洞宗相继不绝。
至于慧可“立雪数霄,断臂求法“,原出自智炬的《宝林传》卷八载唐法琳所攒《慧可碑》文。该碑文载:达摩对慧可说,求法的人,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于是慧可立雪数霄,断臂表示他的决心,这样才从达摩获得了安心的法门。
但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六《慧可传》只说慧可“遭贼斫臂,以法御心,不觉痛苦,”并非因求法而自断臂。慧可在安阳弘法时曾受到异派学者道恒等迫害,其后即流离于邺卫(安阳、汲县)。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进行灭佛运动,慧可和同学昙林努力保护经典佛像。据载,在保护经典、佛像时,昙林被斫一臂。因此,慧可“遭贼斫臂”,完全可能与昙林的情况一样,只因慧可被禅徒尊为二祖,其“斫臂”一事也被篡改,相应的情节也就杜撰而成。
因此,南印度婆罗门祖的菩提达摩,在梁武帝天监年间即从海上到达中国的广州,并在南朝的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又北度至魏,也曾在山西及河南一带游化,但主要在嵩洛间游化。在魏宣武帝为北印度僧人菩提流支等所建的位于洛阳的永宁寺落成时(为魏孝明帝熙平元年),达摩曾去过永宁寺,也去过洛阳的修梵寺,其时年约五十岁。
达摩在嵩洛游化期间,曾暂住过嵩山少室的五乳峰。在其最后的四、五年中收了慧可、道育等为弟子。由于与当时洛阳永宁寺的僧人(包括菩提流支等印度、西域僧人数达七百),及少林寺跋陀一系的二祖稠禅师等的佛学流派不同,发生争议,遭人下毒,于大同二年十二月卒于洛阳龙门寺,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
所谓达摩为:少林寺初祖、一苇渡江、面壁九年、石壁留影,只履西归、慧可断臂立雪,均属伪造的美丽动人的谎言故事。
[ 本帖最后由 唯真 于 2008-6-18 05:28 编辑 ]
收藏分享评分
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回复引用
订阅报告道具TOP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jkdlee (幻云逸雪)当前离线
UID
33
帖子
288
精华
0
积分
618
威望
15
金钱
444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在线时间
2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5
最后登录
2010-2-4


版主

UID
33
帖子
288
精华
0
积分
618
威望
15
金钱
444
性别

来自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在线时间
217 小时
2#
发表于 2009-9-14 17:23 |只看该作者
三、达摩所传之法
(一)洗髓经
起初,达摩把四卷〈楞伽经〉授慧可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也。”但达摩重视念慧,而不在语言。禅宗的根本主旨是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所谓“不立文字,从心印心,见性成佛”的顿悟大法。即认识到一切由心而造,万事万物的本质同一的开悟大法。
达摩弟子中,道育、慧可,从达摩前已是沙门弟子,他俩是达摩最初的弟子。僧副是达摩剃度的弟子,曾去四川,后又返金陵。
昙林自称是达摩弟子,也称林法师。北魏永平元年至东魏武定元年(508-543)之间,他在洛阳和邺都参与译经事业,在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瞿昙般若流支,田比目智仙等译场任笔受,是当时参加译经的重要人物。
昙林早年虽曾亲近达摩,但他以禅法与义学并重,因此后世所传达摩临终对在侧的弟子们分别印证得皮、肉、骨、髓的说法,没有提及昙林。《景德传灯录》卷三等记达摩临终时自许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总持得肉、僧副得皮的传说。
在这里,我们要认识到,当时一个永宁寺就有印度、西域僧七百人,嵩、洛、邺等地的印度、西域僧总数便可想而知。佛教流派繁多,竞争十分激烈,而达摩所传的《楞伽经》,别派佛教早就有。因此,达摩要在当时激烈竞争中胜出,必须有一创新的佛法。
于是达摩便在嵩山五乳峰处面壁坐禅,当然不是九年,石壁上也无身影。然而,面壁静坐中,终于得到了“顿悟大法”,这种“顿悟大法”是以心印心,明心见性,见性则立地成佛的一了百了的大法。后世因慧可已见性,故喻慧可得达摩“顿悟大法”之髓,因而也称“顿悟大法”为“洗髓经”。
“洗髓”即洗涤心灵中的后世尘垢,从而明白世间一切烦恼皆由心造,因此而见先天的赤子之心之一斑,从而不断洗涤心灵尘垢,使完整先天赤子心,纯清而恢复原样,更进一步认识到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本同根同源,并无二致,从而“明心见性”。至此,圣、俗,佛性相同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而“见性成佛”。任何文字、经典,都将限制这种顿悟,更何况某种练功功法,故“不立文字,以心印心,但凭心意练功夫”。
这个明白世界万物共同本质的“见性”,也就是佛主释氏的“见性”,也是老子、孔子,乃至耶稣教、伊斯兰教所说的终极了悟。
而虽然各大正教的终极目的并无二致,但修行手段(法门)则不尽相同。俗曰:“条条大道通罗马”,虽“通罗马”是共同目的,可以前往“罗马”的方法,可以有海、陆、空等千差万别。
早在隋唐时期,修道者就已了悟了儒、释、道并无二致,遂形成了“三教合一”修行门派,如唐代的李道子,麻衣道人,吕洞宾等都是三教合一的祖师,李道子除三教之外,兼合医家,曾为唐代著名的三教合一寺庙、河南河内(今博爱,1949年后被拆除)的千载寺住持。
五代、宋初的陈抟、金元时期的火龙真人,及元代的张三丰等皆为三教合一的祖师,称为“隐仙派”。
顿悟见性,一了百了的方法,是达摩首创,是自佛主释氏创教、经历了一千多年后出现的一个上乘大法。达摩虽传了四卷《楞伽经》,但《楞伽经》并非达摩所著,只是用来宣教渐修之用,与其它佛教流派持经渐修无所区别,况且,其他流派也有不同译本的《楞伽经》。
故达摩在五乳峰面壁时所创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禅法后,便不再重视经典文字,而以这种顿悟大法为最上乘法门。有大慧根者,可不需持戒渐修,可以在悟道见性者的启发下,即刻顿悟,直入佛界,一了百了,立地成佛。禅宗祖师中的三祖僧璨、六祖惠能便是从未修行过的凡俗之人,闻道立悟。
假如把新生赤子婴儿的本足一切的智慧心灵,比喻成一个崭新的灯泡,把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体验、社会经验、书本知识等等的积累,比作粘附在原本具足一切智慧的灯泡上的尘埃,随着尘埃的厚积,人们已不知道原来本有的,具足一切的灯光原样,而把覆盖尘埃后所产生的灯光,认为就是智慧。于是任凭人心知识经验处事,陷于万般烦恼苦恼。
达摩前一切渐修法,便是通过持戒、诵经、礼佛,来慢慢一层一层地清除覆盖在灯泡上的尘埃,绝大部分渐修者在清除尘埃过程中,被不同层次尘埃所覆盖的灯光所误导,以为己见性,实则并未见性,更不知原本无尘埃覆盖的灯光是何样,故渐修成功见性者,历史上寥寥无几,尽指可数。
达摩弟子中也有这些渐修者,因对灯泡上所覆尘埃清除的程度不同,达摩评价这几位弟子得其筋、骨、皮、肉。而只有慧可得其髓。这个“髓”便是顿悟法门,也称“洗髓经”,直接洗髓,不必通过皮、肉、筋、骨的层次。
再用放光的灯泡作比喻,就同一位悟道见性的祖师,用手指直接在你覆盖尘埃放着微光的心灵灯泡上一点一旋,透过层层尘埃,直指到清新赤子婴儿毫无尘埃的心灵灯泡处,你便猛然见到从这一点上放出的光芒,与灯泡其余覆盖尘埃部分的光亮,何其不同,才认识到真本面目的光亮已具足一切,万物同根,即所谓见髓,遂大彻大悟,并直接从覆盖灯泡尘埃的最底层,由已被点至灯泡原本处的一点处,为突破口、中心点,向四周直接洗涤尘埃,即从髓处外洗、剥离,并以原先受点突破口的真光来对照外洗、剥离后放的光是否相同,而确定剥离外洗、剥离得彻底否,直至从髓处洗净,剥离完所有后染的尘埃,回复到原始的新生赤字婴儿的纯净心灵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洗髓”。这个一点而见本来心性光芒的顿悟,也称为“一得永得,一了百了”,不同于渐修的皮肉筋骨阶段,因未见过真光明,倘会产生误解或彷徨、疑惑。顿悟后是经得起任何魔怪的引诱、考验,而永不再惑。
达摩临终时评价慧可得其“髓”,而“易筋经、洗髓经”本中的李卫公序,虽为伪文,但序中“《洗髓经》帖归于慧可,附衣钵共作秘传,后世罕见”之语并非空穴来风,实有所指,只是《洗髓经》非为帖,而是禅门“顿悟大法”。然从历代禅宗祖师故事看,此“顿悟大法”,也非轻易传人,每代只择一位传人而已,即使在禅门,大多仍在皮肉筋骨处渐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周述官所编著的“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及上世纪八十年代山西太谷形意拳家步学宽所编著的“洗髓经”功法,都是因不明“洗髓经”真意之故。同时,也有人将练精、气、神的内功(无论是指出生前来自父精母血的精、气、神――― 实为后天之先天;还是出生后的精、气、神――实为后天之后天)称为“洗髓经”,亦大谬。
“洗髓经”顿悟大法,在隐仙派中也代有传人。余三生有幸,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新西兰惠灵顿得九旬老人马岳梁恩师点传启示,稍后又在来自台湾的林卓树大师在惠灵顿开办的三天法会之第二天顿悟。而法会前因事务忙,本不欲参加,然法会前一夜,突有奇梦,令余毅然前往,而法会第二日顿悟后,又惶恐万分。当夜不眠,寻出各大宗教经典验证,无不解悟其隐喻奥义,无不应验“视千经万典为粪土,弃各内功修持为敝覆”之语。
“佛”字的组成便是“不是人”,即不以人心来对待事物便是“佛”。“道”则是暗示玄关一窍在“首”部的某一个具体位置,便是佛心、佛目所在处,然,需要名师点示,才能进入“道”的走字旁的正法真途。“儒”则是人在社会中所需要的学问。
因此,明白一切皆由心造,则世间种种烦恼皆除,谓之“明心”,见到事物、宇宙的共同本质,称为“见性”。顿悟后,隐现随心,出世、入世由己,放之则弥,卷之则藏。今吾将洗髓顿悟大法喻为一放光的灯泡,本已多余之举,因洗髓顿悟大法不立文字,以心印心,任何比喻、文字都会局限其意,望读者明此实为不得已之举。
(二)易筋经十二势
易筋经的名声很大,在明朝天启四年(1624)天台紫凝道人就收编过一本易筋经,然正式出版则是清中叶以后的事。那本有明朝紫凝道人跋的“易筋经”,以“易筋经义”的书名,由祝文澜辑集于嘉庆十二年出版,另有“道光三年新版”的傅金铨辑本《易筋经》,但此二本均无“易筋经十二势”。
被武术史学家唐豪认为“道光三年后出版”的来章氏辑本《易筋经》中,有“十二势”图片及说明。
咸丰八年(1858)潘蔚所编的《卫生要术》,与来章氏辑本《易筋经》,被一起合编在在同治十三年(1874)出版的、并在光绪二年(1876)重刊的宋光祚辑本《卫生易筋经》中。而《卫生要术》则是光绪九年(1883)出版的《内功图说》祖本。
唐豪先生认为“内功图说”,虽从嵩山少林寺传出,是真人真事,在道光三年与咸丰八年之间(具体不详)传给《卫生要求》编者潘蔚如,在咸丰四年传给王祖源,但并不都是少林寺自己创的,而且大部分是陆续从民间汇集而成的。其内容,除“五脏病因”外,一共有六种功法,唐豪划了一个十分清晰的图表如下:
十二段锦
分行外功诀                乾隆徐鸣峰编的《寿世传真》
内功图
五脏病因
《卫生要术》   内功图说
神仙起居法-----五代杨凝式遗法
易筋经十二势---道光来章氏辑本《易筋经》
欲病延年法------ 雍正颜伟编《方仙延年法》
但《内功图说》中并无嘉庆十二年出版的祝文澜及道光三年新刊的傅金铨的《易筋经义》的有关文字内容,及祝文澜辑本中的练功图式。
因此来章氏辑本《易筋经》,与祝、傅辑本《易筋经义》并无关系,来章氏辑本中也无祝、傅辑本中的有关文字内容及练功图式。
据台湾武林编辑部2006年出版的“探索《易筋经》”的理法篇与功法篇中所载的《易筋经义图说》手绘本(正面为“易筋经十二图”,背面为“道教神祗图像”)上所署的“大明宣德庚辰年秋月恭绘”。台湾武林编辑部查证下来:“明宣德并无庚辰年,但据其形式研判,应为明末之版本较为可信。”
但这种研判,除据其“形式”外,更多的是受天台紫凝道人于明天启四年跋的影响,总认为《易筋经十二势》不能早于明天启四年,故判为“明末”版。其实,大可不必。勿论此《易筋经义图说》是绘于明代,还是清代,其来源就同来章氏辑本一样,并不源自天台紫凝道人作跋的《易筋经义》。
清光绪二十一年,古渝周述官也编著了一本“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其门人张氏于中华民国十九年将其出版。这是本辑合最全面的有关“易筋经”、“洗髓经”及“内功”的书,共十七卷。
从编著者周述官的序文中可知,其师少林僧静一空悟法师只授了周十二卷图说,此十二卷图说在周述官编著的“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十七卷中被编列在第三至第十四卷。因此十二卷的图解,也是由周述官编写的。这十二卷中,正身图有二十七势,侧身图有八势;半身图有二七势;屈身图有二十七势,折身图有十六势;扭身图十六势;倒身图六势;翻身图十三势;行身图三十四势;坐身图四十九势;定身图说八势,卧身图十势,十二卷共二百二十四势,远远多于来章氏的《易筋经十二势》。从周氏的图中可知,这十二卷二百二十四势易筋经均从《易筋经十二势》中坛演变化而出,因此来章氏的《易筋经十二势》便是原传。
周氏编著本中其余卷数中的第一卷 “演说易筋洗髓合编”中的“序文、《易筋经》”,是来自祝文澜本。其中的《洗髓经》,是托名慧可序的伪文,也是周氏收编而来。
其第二卷“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也是周氏收编而来。
第十五卷“增益易筋内壮神勇图说”也是来自祝本;
第十六卷“易筋洗髓支流汇辑”及第十七卷“易筋洗髓分行外功集成”,主要来自《内功图说》,周氏把祝本中的紫凝道人跋、祝的说明及练功图都去除了。
因此来章氏的《易筋经十二势》,是在明、清二代的有关《易筋经》练功图中最早、最原始的。
这十二势历来传说为禅宗初祖达摩所创传。极力反对这一传说的唐豪先生,在一番“追根究底”的考证后,也不得不认同来章氏本中所说的《易筋经十二势》“昉自释门”,否定不了《易筋经十二势》是从佛门中传出。唐豪先生毫无根据地以“出自一无名僧”,来达到否定达摩创传《易筋经十二势》的目的。然而,既出自佛门,为何不能出自达摩?唐先生未作交待。事实上来章氏本中《易筋经十二势》出自佛门之说并未否定传统说法的创自达摩的可能性,两者并不矛盾。
《易筋经十二势》也并非唐先生所说的创自道光年间,这可以从下述事实中证明唐先生道光年间的推断是错误的:
1.原河南怀庆府河内千载寺的康熙年间所立的李道子碑,说明早在唐代李道子便精通《易筋经》。
2.元代张三丰精少林健身功“易筋经”(详见本人达摩《易筋经十二势》与张三丰《太极十三势》一文)。
3.本人收藏的牛瀚章老师传留正宗少林拳谱中,有关明早中叶白玉峰在少林寺据“达摩《易筋十二势》”,及民间传入少林寺的立式《八段锦》(晋代许真人所创)而创健身功“罗汉十八手”的记载。
4.“少林拳秘诀”一书上与牛瀚章传谱中“罗汉十八手”来源相似的说法。
因此,从明代追溯到唐代,都有《易筋经十二势》的存在,唐代的李道子非但学过,而且精通之。隋唐的大医家孙思貌的医书中就记载有“婆罗门十八势”练功图。
与达摩同时期同在洛阳、安阳一带的印度僧人菩提流支便是佛教瑜伽系传人。练瑜伽来健身是佛教的一个传统,史载佛主释氏便练过瑜伽。
孙思貌记有婆罗门十八势,而达摩正是来自南印度婆罗门族。当达摩面壁嵩岳五乳峰时,认识到没有健康的肉体,灵魂也难以安住,遂摘瑜伽功中的精华编成“十二势”,以授诸徒,完全在情理中。
而本人所习的由竺云飞大师传授的正宗《易筋经十二势》,完全是瑜伽功的性质,与本人所习过的华佗五禽戏、八段锦、十三太保功、五行内功等中式的导引吐纳运气内功完全不同。
竺师云飞先生练成《易筋经十二势》后,还可以任意练瑜伽姿势,并曾示范各种高难度瑜伽姿势,本人藏有竺师的照片与录像。
竺师生于一九零八年,五十余岁时每日与各种慢性疾病为伍,成天中西药不断,偶遇师祖谢映斋从习《易筋经十二势》及铁裆功,旧疾皆除,年逾九十,身子仍柔软如赤子,年九十三去世。若非社会、环境、生活窘迫等因素的影响,活过百岁当无疑。
竺师的铁裆功也惊人,下部可悬起八十五公斤重物,而竺师体重不足六十公斤(本人一师兄下部竟可悬重一百七十公斤,不可思议)。
谢师祖为上海名牙医,民国十二年,用重金(十二根金条)聘得金光大师(俗姓张)在家传授《易筋经十二势》及铁裆功。
竺师晚年编谱,因本人学医又好练,故临终嘱家人(恩施临终时本人惜在新西兰,未能守在恩师身边)将谱及全部资料仅传于我,实是三生之幸。
竺师所传《易筋经十二势》与来章氏《易筋经十二势》绝大部分相同,仅第一势“华佗献杵一”与声称明代手绘本的同,与来章氏略不同,第十势饿虎扑食略有不同。而各势间连接动作、呼吸之法,及有关秘诀,不见载于来章氏本及明代手绘本。竺师尝见来章氏本中十二势曰:“此只述大概而已,或因保守、或未得真传而未将细节、秘诀刊出。
可见“易筋经十二势”虽练皮、肉、筋、骨,但也不轻易传人,非常保守,以致后世不断有妄自猜测、胡编乱造、或改编增演的“易筋经”出现。
真传“易筋经十二势”的瑜伽性质,更证明其来自达摩初祖,而达摩衣钵传人二祖慧可,年青时曾深研《易经》,故称达摩十二势为“易筋经”者,可能始自慧可。
紫凝道人所跋的《易筋经义》中,伪文“李卫公序”之“、、、、、惟《易筋经》留镇少林,以永师德,第其经字皆天竺文、、、、、”实为不附事实之说。
因为达摩的弟子及下传多代禅宗祖师皆未入住少林寺。直至元代的福裕禅师始住少林寺,直至现今。而“易筋经十二势”本无经文,后人绘制成图,并配图说,只是一个粗糙的大概而已。
试想达摩禅宗,不立文字,以心印心,岂能立下“洗髓经”、“易筋经”的文字?!
易筋经的所存经文、图说,都是后人的增演发挥所致。
民国初隐禅大师传谢师祖的《易筋经十二势》、《铁裆功》只有口传秘诀,并无文字资料。而周述官在光绪十九年从少林静一空悟法师处得授的十二卷“增演易筋经二百二十四势”也只有图及简扼说明,别无其它文字.(周说图的文字是周自己演说而成的)。
因此,唐豪“追根究底”认同来章氏《易筋经十二势》是来自释门,而在释门,并非来自无名僧,而是来自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洗髓经”、“易筋经十二势”是达摩首创不立文字的顿悟性功与渐修命功,因极珍贵,每代得真传者凤毛麟角。
达摩据古婆罗门瑜伽术而创《易筋经十二势》,元代武当圣道张三丰,在精通《易筋经十二势》的基础上,“翻从而复之”,结合道家养生、吐、纳、导引术而创《太极十三势》,明中叶被觉远和尚请入少林寺的民间武术大师白玉峰,又据《易筋经十二势》及道家许真君的立式《八段锦》,而创健身功《十八罗汉手》,同时期明弘治年间武当道人张守性也据张三丰《太极十三势》,结合东汉《华佗五禽戏》而创,具有技击意义的,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势。
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回复引用
报告道具TOP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jkdlee (幻云逸雪)当前离线
UID
33
帖子
288
精华
0
积分
618
威望
15
金钱
444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在线时间
2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5
最后登录
2010-2-4


版主

UID
33
帖子
288
精华
0
积分
618
威望
15
金钱
444
性别

来自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在线时间
217 小时
3#
发表于 2009-9-14 17:24 |只看该作者
四.《易筋经十二势》与内功             颜紫元 2008.4.10
竺云飞大师曾说:“《易筋经十二势》,内外兼修,能通奇经八脉,非需另一套功法来修内功。外间所谓《易筋经十二势》是外功之说,是因为不懂《易筋经》的缘故”。
达摩创《洗髓\易筋》二经,就是为了让人,从心灵及肉体上,都能回到如赤子婴儿般的清新状态,是性命双修之功。
有人说内功深厚者,能超天年而超长寿,甚至可活几百岁,或者如某些道家流派所说的“长生不老而成仙”。
凡此,都是妄念。
人的天年是一百二十岁,倘若能合自然,心境平和地生活,练功,人是能尽天年的。如陈抟一百一十八岁,张三丰一百一十九岁,而清末心意名师马梅虎也活了一百一十九岁。
传说中彭祖八百岁,达摩一百五十余岁等,或死后又复活等,都是人们把美好的向往,加以故事化而已。
有生必有死,形体是不能永生的,只能尽天年无疾而终,来自大地,又回归大地。
灵性不生不灭,故无生死,是永恒的,只能迷失而不能绝灭。只有彻悟,才能回归其来处,不致游荡不返,或来回在小圈里。
所以命要修(求永生,或超越天年的长寿,是个妄念),性要悟(求灵性的永生,是指灵性能恢复本原的面貌,而本原的面貌与宇宙的本原,是相合的,也相同的)。
性能顿悟,则可弃千经万典。
修命则有不同法门,法门也有上、中、下乘之分,无非积精、存气、养神,三宝合一,为正道。
精、气、神又有先、后天之分,然其中关键处是生命的生殖轴之修炼。身躯肢体的修炼,动、静之功,吐纳练气,采日月、山川、灵物之气,导引、按摩、饮食、服食、起居,及练功适时(冬夏起居之别,寅卯、戊亥练功,子午眠息、静坐),总之,使周身骨节灵通,筋脉畅达,肺府之呼吸,肠胃之运化,及肾脏、膀胱、汗孔之运行皆通畅,津、血之微循环,气、电磁场,也均鼓荡流通,新陈代谢运营不息,生生不已。或发雷声以泻实,或息之以踵而补虚,阴阳相摩,八卦相荡,则命功全矣,别无神化,总之,大道顺乎自然。
性功得,则能当下心安,随遇而安,拿得起,放得下,激情与和平,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真人率性而行。
总之,精、气、神充足完备,能收能放,内疾无生,外邪不侵,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能入定出世,也能出定入世,隐现随心,出入由己,放之则弥,卷之则藏,自然而然,与天地合一,逍遥自在,无半丝障碍。过一个自由轻松,和平又富有激情的人生。人生本一梦,生与死不过是梦的两种形式而已,能乐乐而长乐,至诚而前知,则不是神仙胜似神。既得人生之梦,则淋漓尽致地做一个酣畅完美的梦,总比支离破碎的人生梦有意思,故将人生美梦以图式表述如下:
性功悟道
神仙般快乐人生梦——身心健康
命功完备(财、法、侣、地)
财——充分的经济——优良的职业——优良的教育、优良的技能
法——明师真传,核心功法与辅助功法
侣——修练伴侣,绝佳配合
地——自然环境(风水、气候、空气、水质、食物、清静、洁净之地)、社会环境(自由、稳定、和平)。
性功的悟道与命功的得法也是最好的预防医学。
五.《易筋经十二势》与《太极十三势》    颜紫元 2008.3.31
明末清初的黄百家1676年著《内家拳法》言:“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那么张三丰究竟是精于“少林拳术”,还是“少林健身功法”,然后才“复从而翻之”的呢?
首先,张三丰是元朝人(详见本人“张三丰与张三峰”一文),而少林拳术却始自明朝中叶(详见本人“少林拳史上存在的一些谬误”一文)。
元代的少林寺既无拳术,那么是否有健身功法?与少林寺有关的嵩山少室,有个五乳峰。唐开元十六年(728年)裴凗作“嵩岳少林寺碑”,曾写达摩和他的弟子慧(惠)可“尝讬兹山”(注:裴并未说:“尝讬兹寺”,显然是山而不是寺,说“尝讬”而不说“寓止”,只能说达摩在五乳峰上暂住过——摘自唐豪文选)。
历代传说,正是北魏熙平年间在嵩山的五乳峰面壁的达摩,传下了健身奇功“易筋经”,与禅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之大法“洗髓经”(详见本人“达摩与易筋经、洗髓经”一文)。然而达摩一系的二祖慧可并未住持嵩山少林寺,而是北魏时代的少林初祖跋陀一系的二祖稠禅师。“嵩岳少林寺碑”告诉我们:“稠禅师探求正法,住持塔庙”。
嘉靖二年(1523年),少林住持文载为德心所作的塔记,在铭文中也告诉我们:“钵 开基,稠禅继续,元朝雪庭,归于洞派”。
元灭金后,达摩一系的曹洞宗福裕(雪庭)在元朝皇室的任命下开始住持少林寺,直到如今,洞宗相继不绝。因此,原在达摩一系秘传的《易筋经十二势》,在元朝福裕住持少林寺后,便流行起来,名声也渐闻。同时,晋代著名道士许真君所创的立式八段锦也在少林寺内流行,然这些都只是健身功。
据北京白云观“道教派别宗谱”记有:张三丰云游时,在济源王屋山住过,在嵩山宗福宫也住过。
王屋山是道家圣地,又与著名的三教合一的河内(今博爱)千载寺相邻,元代的张三丰是三教合一隐仙派的一代祖师,不可能不去三教合一圣地千载寺。而千载寺在唐代的李道子,便是三教合一的祖师之一,学过并精通《易筋经十二势》(见康熙年间千载寺的碑文)。李道子尝向大医家孙思邈学过养生术,
卷八十二“养性篇”里,就记有古印度瑜伽术“婆罗门十八势”。李道子还在道家导引术、释门易筋经、医家养生术的基础上自创了一套“无极养生功”。
因此,元代张三丰在千载寺所闻的李道子之事迹,便决定亲访少林寺。在嵩山崇福宫便“寓止”过,当时的少林寺,在福裕的住持下,禅宗得以发扬广大,信奉三教合一的张三丰访少林寺时,除切磋达摩“洗髓经”的顿悟大法外,自然也研究过“易筋经”健身术,并精于“易筋经”。
据《道流源流志》,及《道藏三丰诗集、云水集》中的《北游》、《悠悠歌》等诗,以及《道藏》之《逍遥墟经篇》,都说张三丰“善剑、刀”,而《续大岳太和山志》记载,张三丰弟子如麸子李、李素希、蒲善渊均“善拳剑”。
在精刀、剑、易筋经、道家导引、养生术等基础上,张三丰复从而翻之,创《太极十三势》,使单纯为健身术的《易筋经》,变为含有技击卫生内容,又能健身养生的《太极十三势》,从而开创了武当武术宗风。因此北魏达摩的“洗髓经”、“易筋经”,到了元代张三丰时,神通变化,除了“洗髓经”早在唐代即成为三教合一的悟道大法外,“易筋经”也变成了“太极十三势”,这与三教合一祖师之一的李道子创“无极养生功”一样,更上一层楼矣。
惜李道子创“无极养生功”已失传,万幸的是,达摩所创的原传《易筋经十二势》,以及张三丰所创的原传“太极十三势”,如缕不绝地代代相传至今。
说明一:恩师竺云飞先生1987年写的有关“《易筋经十二式》治疗疑难杂症”时,曾写道:“……1923年经谢映斋老师以重金聘请一位张老师,到上海家中传授《易筋经》及《铁裆功》,前后历时三年,在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下,使《易筋经》在上海保留了下来……”。
恩师竺云飞先生于1989年另一文章中则写道:“十二式易筋经在中国曾几度濒临失传的险境,幸我恩师谢映斋大师独具慧眼,于1923年不惜重金,将深居蛰伏嵩山少林寺的金光大法师请到府中传授此功,这样,十二式易筋经方后继有人……”
本人早年随竺师学艺时,只听他提到过民间高人张老师传授的,并未听说“金光大法师”,不知是否与他当年赴新加坡返沪后为了推广的缘故有关。
其实《易筋经十二势》虽源自佛门达摩,但早已流入民间,道光年间的来章氏显然就是此艺的一位传人。
再看八十年代气功杂志上刊登的河南井玉兰大夫《少林气功——易筋经十二式》,便知失真程度严重。该文是由河南电视台供稿,孙凤琴整理的。据称是井玉兰大夫学自其外祖父少林寺僧王祖源,而王祖源正是《内功图说》的编辑者。
而现在的视频中,见少林寺僧练得《易筋经十二势》,完全是照来章氏的《易筋经十二势图》照葫芦画瓢,根本不懂其中的转接换势、练功秘诀。
因此,竺师言此功在中国“曾几度濒临失传”,诚可信也!
而此功原传的保守,又使不少人纷纷自创易筋经功法,如明天启四年紫凝道人则创“揉法”、“一至十二月行功法”、“静功十极”、“动功十八势”、“神勇八段锦”等为易筋经;清嘉庆祝文澜又将六十余式的“服气图”为易筋经;光绪年间周述官又从其师少林僧处得二百余式易筋经;宣统三年梁士贤又辑三套易筋经,等等,均非原传正宗。
即便谢映斋祖师所传留下的《易筋经十二式》,其另一弟子金洪涛师伯也将其改成了“三十三式易筋经”。
据竺师讲,“三十三式易筋经”虽简便易学,但其功效与“十二式易筋经”相比,却大为逊色。“十二势易筋经”为达摩祖师正宗嫡传,难度高,整套功法需四十五分钟左右,若加练“铁档功”则要一个半小时左右。
竺师讲“三十三式易筋经”是其师兄金洪涛先生为了维持生计,扩充简化的,也可以吸收更多学员。
可见竺师讲原传“十二式易筋经”在中国几度濒临失传绝非虚语。
本人的师兄弟中坚持练得,仅二、三人而已。
说明二:对坐式、立式八段锦的出处及年代,历来莫衷一是,本人在翻阅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则详细记载了其出处。坐式八段锦全称为“钟离祖师八段锦导引法”,可见是唐代汉钟离所创。立式八段锦又称为“许真君引道诀”,是晋代著名道士许逊所创。
参考文献:
1.        《道流源流志》
2.        《续大岳太和山志》
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4.        黄百家《内家拳法》
5.        竺云飞大师1987、1989《易筋经》两份手稿
6.        道光来章氏辑本《易筋经》
7.        乾隆徐鸣峰编的《寿世传真》
8.        咸丰八年(1858)潘蔚《卫生要术》
9.        光绪九年(1883)出版的王祖源《内功图说》
10.        清光绪二十一年周述官“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11.        光绪年间刻本祝文澜辑本《易筋经义》
12.        宣统三年大文堂藏版,“全图《易筋经》,内附八锦”
13.        道光三年傅金铨辑本《易筋经义》
14.        同治十三年(1874)版、又光绪二年重刊的宋光祚辑本《卫生易筋经》
15.        二零零六年版台湾逸文出版社 “《易筋经》探索”
16.        “江宁甘凤池易筋经秘法” 二零零六年版台湾逸文出版社
17.        心意六合拳谱“易筋经贯气诀”
18.        徐震编《苌氏武技丛书》
19.        唐道宣《续高僧传》
20.        元邱处机《颐身集》
21.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22.        马爱民《传统武术文化新探》2003年版.人民体育出版社
23.        颜紫元《太极秘谱诠真》2000年夏版.香港上海书局
24.        唐豪《行健斋随笔》2002年逸文出版社
25.        尊我斋主人《少林拳术秘诀》
26.        牛瀚章大师《少林拳谱》抄本
27.        颜紫元2007年3月《太极拳史.真相大白》
附一:李道子碑文。
大清康熙丙申年二月二日,千载寺古臧残碑译撰书普观题的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的下列碑文中可看出其渊源:
曰:“大唐贞观赐李氏名儒子字道武号十力僧游化号道子河内人隋大业十年二月二日河内无极寺域三教门弟神龙降凡马兰草母诞世少即聪目过不忘文武医易博艺皆修涅磐摄论黄老经通弘扬释道儒三教融易医大明渡无极经易筋经道德经黄庭经千金翼方导引吐呐创艺无极养生武功研传千载养生医鉴秘诀武练月雪感之三圣梦中授艺功惊武林诏住京师造像西山化名隐籍艺传东泉医游扬州授贤大明庐山传艺塑艺少林晚秋黄业归故育弟师曰三教义正严律武风勿为霸腐拳为民生以柔克刚舍已从人未成功器勿名师门苍龙抬头千载重逢传奇十力大僧养生神通六旬寂息十八天日九九重阳返老还童星寿一百二十八载开元中圆寂千载寺三教堂殿葬仪时容体柔软面色如生身穿道袍体盖袈裟头枕三教经书手持墨剑僧人立左道士立右儒官仪礼三教经日不散嘱弟秘葬师贤刹共勿筑志塔而天下稀及之大巧若拙养生神器故天下莫能胜誉释道儒三教合一博艺修僧无极养生拳功胜创先师之争”。
注 :李道子活了一百二十八岁,创了《无极养生功》
附二:许真君,姓许名逊,字敬之,晋代著名道士。祖籍河南许昌,后迁居南昌(今属江西)。曾任蜀郡旌阳(今四川德阳县)令,所以又称旌阳先生或许旌阳。祖父和文亲都世慕仙道。
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肃,世幕至道。”许真君的诞辰之日是吴赤乌二年(239)正月廿八日降生,母先梦金凤卸坠于怀中而有娠。(见《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云及七签》记载:许逊少年时,有一次去田猎,射中了一只母鹿,母鹿腹中的鹿胎堕地,它不顾自己的箭伤,折回头来伤心地舔其子,不久就死去了。许逊见了,心中异常难过,怅然感悟,遂折弓弃矢,锐意为学。以后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尤其喜好神仙修炼。他师事著名道士吴猛,号称大洞真君。
晋太康元年(280),许逊举为孝廉,时值四十二岁,又辟旌阳令,治政廉简,吏民悦服,时人感其德化,立生祠以供其像因之后人称为许旌阳。后来见晋室将乱,乃弃官东归,遨迹江湖、寻求至道。曾自言遇上圣传授“太上灵宝净明法”,有斩蛟擒妖道法。传说他曾镇蛟斩蛇,为民除害,道法高妙,声闻遐迩,时求为弟子者甚多。
东晋至 孝 武 寧 康 二 年(374), 許 遜 已 一 百 三 十 六 歲 , 八 月 朔 日 , 有 仙 人 自 天 降 , 曰 : 「 奉 玉 皇 詔 , 授 子 九 州 都 仙 太 史 高 明 大 使 」 。 八 月 望 日 , 舉 家 四 十 二 口 , 同 日 拔 宅 升 天 , 雞 犬 隨 之 。北宋徽宗和二年,宋 徽 宗 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升观为它(观在今江西南昌西山),赐额为“玉隆万寿宫”。南宋绍兴年间,相传西山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祈请许真君降临解救战乱,因得逊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等。元朝时,道士刘玉用“净明”作为教派名称,主要经典为《净明忠孝全书》,并奉许逊为教祖。
注:许真君活了一百三十六岁,创了立式《八段锦》
附三:钟离权,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元时,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还颇有一些仙味”,当是一位好道之人。
注:钟离权,晚唐-宋初人,生卒不详,创了坐式《八段锦》
钟离权十试洞宾
唐代山西永乐县有位书生,名叫吕邑,字洞宾。中进士时,年已六十四岁。这—年,闲游来到长安,在酒店中遇到神仙钟离权。钟离权一见吕岩,便知是可以造就的仙才,所以便想法点化他。吕洞宾一经点化,便大彻大悟愿跟钟离权学道,钟离权却推托道:你仙骨没长全,志行未能坚定,想要超越俗世,还须重新投生再过几辈子。”说完飘然离去,吕洞宾却不气馁,辞官隐居学道。钟离权于是十次考验吕洞宾,最后终于收他为徒。
一天,吕洞宾外出归家,却见全家人突然病逝。吕洞宾早已看破尘世,所以也不悲悼,只是买来棺木准备收殓尸体,可病逝的家人却又一下活了过来。原来,这是钟离权对他的第一次考验。
汉钟离
吕洞宾偶然弄些东西到市集上去卖。讲好了价钱,对方收下货物却突然反悔,只愿付给一半的货价。吕不加计较,干脆分文不取,将东西白送给对方,自己脸色平和地走了。这是第二次考验。
大年正月初一,来个乞丐,靠在大门上讨钱,吕洞宾给了他。谁知,那乞丐贪心不足,讨了这件讨那件,给得慢一点,便破口大骂起来。吕洞宾不但不生气,反而一再作揖陪好话,那乞丐才笑着走了。这是第三次考验。
第四次,吕洞宾在山中放羊,突然跑出一只大老虎,追逐着羊群。吕洞宾一见,心中不忍,忙挡在羊群前面,情愿自己饲虎,也要救羊,那虎却放过了他和羊群,自顾走了。
第五次,吕洞宾独居在山中茅草棚中读书,突然—位女子敲门,年纪大约十七八岁,长得十分漂亮,她自称是回娘家去,错过了路头,要借宿一晚,洞宾便放她进屋休息。谁知这女子半夜里不安分起来,百般勾搭洞宾。洞宾心如止水,丝毫不为情欲所动。
第六次,吕洞宾出外郊行,等到回家一看,家中遭了盗窃,细软财产被席卷一空,眼前的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吕洞宾不气不恼,操持起药锄,采药度日。谁知一锄下去,挖出几十块金子。他急忙仍将土掩上,一无所取。
第七次,这一日,吕洞宾到街上买了几件铜器,拿回一看,却是金器,他急忙找到原来的店家,将金器退回。
有位疯疯癫癫的道士在集市卖药,说道:吃了我的药,立即会死去,但下一辈子却能得道。”这药,有谁敢买?所以十多天,没人去光顾。吕洞宾却深信不疑,买回药吃下去,幸而一切无恙。这是第八次考验。
春天来临,春水涨起,吕洞宾摇一叶小舟在江上慢行。船到中流,突然刮起大风,一时波涛汹涌,险象环生。洞宾已勘破生死,哪里还惧怕风涛?仍是端坐船头,任它飘摇。一会儿风平浪静,没有丝毫损伤。这是第九次考验了。
这一日,吕洞宾独坐家中,忽然见无数奇形怪状的鬼神跑来,有想抓他的,也有想杀他的,洞宾毫不畏惧。过了一会儿,只见几十个夜叉,押着个血肉淋漓的囚犯,那人口中大叫道:我是被你上辈子杀害的,快点偿我命来!”吕洞宾答道:杀人偿命,又有什么好推辞的?”便去拿出刀子、绳索,准备自杀抵偿命债。忽听空中大喝一声,鬼神囚徒一下不见,一人鼓掌而下,原来是钟离权。他对洞宾说道:尘心难灭,仙才难得’,我寻求徒弟的迫切,更过于别人求我。现在十次考验你,都能经受得住,以后得道,是必定无疑了。只是你功德善行都没能完满,现在且传授你个点铁成金成银的黄白之术,你可以用它来救济世人,利益众生,待三千功德完满,八百善行圆备,我再来度你成仙。”洞宾问道:用黄白之术做成的黄金、白银,以后还会有变异么?”答道:三千年后,仍要还复本质。”洞宾道:
这样看来,此物会贻误三千年后的人,我可不愿干。”钟离权呵呵笑道:就凭你这善心,‘三千’、‘八百’都已在里边了。”于是钟离权收洞宾为徒,洞宾经师父指点,勤勉修行,终于成高仙。
附四: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孙思邈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
他从小勤奋好学,七岁读书,每日背育一千多字,有“圣童”之称。到了二十岁,已精通诸子百家学说,既“善谈庄、老”,又“兼好释典”,学问非常渊博。隋唐两代帝王屡次请他做官,他都“固辞不受”,而立志学医,他的这种认识,是从切身体验中得来的。他小时候,体弱多病,要经常请医生诊治,“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周围贫苦百姓,也跟他一样,因为患病弄得穷困不堪,有的竟得不到治疗而悲惨死去这些事,使他感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要方》自序)。因此,他十八岁开始,就“志于学医”,并下了很大的苦功,所谓“青衿(古学子所穿的衣,后称入学的生员)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千金要方》自序)。经过这样长期刻苦的钻研,他的医学造诣很深,成为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宋代林亿称道:“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
他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共三十卷,内容极为丰富。分医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痈疽、解毒、备急诸方、食治、平脉、针灸等,共计二百三十二门,收方五千三百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中首创“复方”。《伤寒论》的体例是一病一方,而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发展为一病多方,还灵活变通了张仲景的“经方”。有时两三个经方合成一个“复方”,以增强治疗效果;有时一个经方分成几个单方,以分别治疗某种疾病。这是孙思邈对医学的重大建树,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书名含有和《千金要方》相辅相济,羽翼双飞的意思。此书共三十卷,其中收录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有的药物,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首载药物八百余种。这两部书,合称为《千金方》,收集了大量的医药资料,是唐代以前医药成就的系统总结,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对学习、研究我国传统医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宋代郭思高度评价《千金方》,说:“世皆知此书为医经之宝”(《千金宝要》)。清代医学家徐大椿也认为该书“用意之奇,用药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灭之处”(《医学源流论》)。这书不仅在国内受欢迎,而且还影响到国外,如朝鲜,日本。公元六O八年,日本来中国学医的医生,就把《千金方》等方带回日本,对日本的汉医影响深远。
由于孙思邈结合实践,虚心地广泛地学习各家之长,所以医学水平很高,有许多独特的贡献。其中,对脚气病的治疗最为擅长。脚气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乙引起的。这种病多少年来折磨着江南一带群众。孙思邈在学习前人和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终于提出一个有奇效而又简便的防治方案,那就是用防己、细辛、犀角、蓖麻叶、蜀椒、防风、吴茱萸等含有维生素乙1的药物来治疗,用含有维生素乙1的谷皮(楮树皮)煮汤调粥常服来预防,这在世界医学史也是非常先进的。欧洲于公元一千六百四十二年,开始作脚气病的研究,而孙思邈早在公无六百年左右,已经详加论述,并掌握了正确的防治方法,比欧洲早了整整一千年。
孙思邈特别重视妇幼保健,是创建妇科的先驱。他在《千金要方》中首例妇科三卷,儿科一卷,把妇儿科放在突出的地位。他还打破当时医学界“各承一业”的陋习,主张用综合疗法治病。他说:“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他本人用药、用针、用灸都很精熟,对病人,不问“贵贱贫富”,不分“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赶救”。一次,他在路上看到几个人抬着棺材在前面走,从棺材里滴出几点鲜血,后边跟着一个老婆婆,伤心大哭。这种情况引起他的注意。一问,才知道棺材里的“死人”是老婆婆难产刚死的独生女儿。他告诉老婆婆,产妇并没有死。于是开棺抢救。一看,产妇脸色蜡黄,一丝血色也没有,同死人无异,但一摸脉搏还在微微的跳动。孙思邈选定穴位,只扎了一针,不一会,产妇就苏醒过来,胎儿也顺利下产。眼看母子得救,大家十分感激,齐声称赞他的医术高明。《历代名医图赞》称道:“唐孙真人,方药绝伦,扶危拯弱,应效如神”(《本草蒙筌》)。
孙思邈在生之年为医药事业作了那么多重大的贡献,临终时,却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他的家乡人民给他修庙立碑,把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山上至今保留有许多有关孙思邈的古迹,如“药王庙”、“拜真台”、“太玄洞”、“千金宝要碑”、“洗药池”等。这也说明历代人民对他的感情是多么深厚。
注:孙思邈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称一百四十一岁),其书中记载了《婆罗门十八势》
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回复引用
报告道具TOP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jkdlee (幻云逸雪)当前离线
UID
33
帖子
288
精华
0
积分
618
威望
15
金钱
444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在线时间
2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5
最后登录
2010-2-4


版主

UID
33
帖子
288
精华
0
积分
618
威望
15
金钱
444
性别

来自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在线时间
217 小时
4#
发表于 2009-9-14 17:26 |只看该作者
本文转贴自:http://www.wushu2008.cn/viewthre ... &extra=page%3D1
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回复引用
报告道具TOP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huai1024 当前离线
UID
780
帖子
21
精华
0
积分
87
威望
2
金钱
72
阅读权限
20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18
最后登录
2010-2-7


注册会员

UID
780
帖子
21
精华
0
积分
87
威望
2
金钱
72
在线时间
22 小时
5#
发表于 2009-9-14 19:26 |只看该作者
最后结论是:婆罗门十八势=易筋经?????
回复引用
报告道具TOP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jkdlee (幻云逸雪)当前离线
UID
33
帖子
288
精华
0
积分
618
威望
15
金钱
444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在线时间
2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5
最后登录
2010-2-4


版主

UID
33
帖子
288
精华
0
积分
618
威望
15
金钱
444
性别

来自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在线时间
217 小时
6#
发表于 2009-9-14 23:00 |只看该作者
5# huai1024
不是的啊
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回复引用
报告道具TOP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dzyk 当前离线
UID
886
帖子
4
精华
0
积分
14
威望
0
金钱
12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27
最后登录
2009-9-23


新手上路

UID
886
帖子
4
精华
0
积分
14
威望
0
金钱
12
在线时间
17 小时
7#
发表于 2009-9-15 15:53 |只看该作者
颜紫元先生名声大噪。
可有地方看到竺云飞大师的《易筋经十二势》?
回复引用
报告道具TOP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yksjk 当前在线
UID
159
帖子
176
精华
0
积分
1060
威望
53
金钱
866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1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5
最后登录
2010-2-7


超级版主

UID
159
帖子
176
精华
0
积分
1060
威望
53
金钱
866
在线时间
125 小时
8#
发表于 2009-9-15 16:31 |只看该作者
没什么实在的东西,扯了大半天,说来说去一句话,只有我的是正宗的,别人的都是假的
回复引用
报告道具TOP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admin 当前离线
UID
1
帖子
60
精华
1
积分
282
威望
18
金钱
211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1
最后登录
2010-2-7


管理员

UID
1
帖子
60
精华
1
积分
282
威望
18
金钱
211
在线时间
74 小时
9#
发表于 2009-9-16 08:04 |只看该作者
8# yksjk
同意!!!
回复引用
报告道具TOP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chenjunlei 当前离线
UID
31
帖子
44
精华
0
积分
190
威望
10
金钱
148
阅读权限
20
在线时间
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5
最后登录
2010-2-5


注册会员

UID
31
帖子
44
精华
0
积分
190
威望
10
金钱
148
在线时间
75 小时
10#
发表于 2009-9-16 08:45 |只看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