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四十九场战争5-6(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28:45
五、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0日至6月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为打破封锁,德国海军决心同英国海军决战。英国海军从截获的无线电报中得知德海军即将出海,乃先于对方派出舰队前往迎击。
双方参战兵力:英舰151艘(战列舰28、战列巡洋舰9、巡洋舰33、水上飞机母舰1、驱逐舰79、布雷舰1);德舰110艘(战列舰22、战列巡洋舰5、巡洋舰11、驱逐舰72)。
1916年5月30日22时许,英前卫舰队(战列巡洋舰6)自罗赛斯出航东驶,德前卫舰队(战列巡洋舰5)于5月31日2时由亚德出航北驶。5月31日下午,双方前卫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英舰转舵自西北向东南驶去,德前卫舰队判断对方有断其归路的企图,乃转向回驶。15时20分,双方呈同向异舷机动势态,德舰先行发炮攻击。战至一小时后,英舰“不倦”号和“玛丽王后”号先后被击沉,德舰“狮”号、“虎”号亦中弹受伤。此时,英海军4艘战列舰赶来支援,德国大洋舰队司令R·舍尔也率主力舰队赶到。英前卫舰队见势不利,遂北撤,企图与己方舰队主力会合后再战,德舰队乘胜追击。
下午5时许,德英主力舰队相遇,在德舰队先导舰轰击下,英装甲巡洋舰“武士”号在德舰炮火下爆炸沉没。德舰“威斯巴登”被英舰炮火击中下沉。6时半以后,英主力舰队强大炮火袭来,德舰队前锋舰只几乎全部被击中失去攻击力,但德战列舰“吕措夫”号和战列巡洋舰“德芬格尔”也以准确火力将英巡洋舰“常胜”号炸成两截,该舰随即沉没,1026名官兵全部丧生。
一小时后,英舰以强大火力在交战中渐占优势,德舰队见众寡悬殊,势难取胜,遂在夜幕掩护下,释放烟雾撤退。在撤退中,德战列舰“黑森”号(17000吨)将德轻巡洋舰“埃尔平”号(4000吨)撞沉。英装甲巡洋舰“黑王子”号被德战列舰击沉。德老式战列舰“波墨恩”号被英驱逐舰鱼雷击沉。此时双方主力舰队均已退出战斗,由小型军舰互相进行鱼雷攻击。6月1日凌晨,德舰队终于突破英舰队拦截,驶返威廉港,英舰队追之未及。海战历时12小时结束。
日德兰海战是英德争夺海上霸权的一次较量,也是历史上交战双方使用战列舰编队进行的最后一次海战。双方参战官兵在10万人以上。英国损失舰船14艘,阵亡官兵6097人;德国损失舰船11艘,阵亡官兵2545人。就战役胜负得失而言,德国海军略占上风。但就战略意义而言,英国仍保持了对德国的海上优势,德国企图打破英国海上封锁的目的未能实现。
1、德旧式战列舰“波墨恩”号在夜战中被英国驱逐舰鱼雷击沉。

2、 英皇家海军第一战列巡洋舰编队驶往战区。图中近处战舰为战列舰“狮”号

3、德国公海舰队“无畏”级战列舰用全部弦炮轰击15000码外的英国舰队,英舰“玛丽王后”号、“不屈”号先后被击沉

4、1德国装甲巡洋舰“吕措夫”号被英舰击成重伤后,该舰水兵乘救生舟转移至另一德舰。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满载排水量3000-4000吨的巡洋舰,其动力装置也由内燃机代替了蒸气机,航速增至30节,续航力增大,装有127-152毫米主炮2?/FONT>4门,能有效压制敌方驱逐舰。图为英巡洋舰“勇士”号。

6、最先发现德国舰队的英国巡洋舰“卡罗林”号。照片中可见该舰主炮塔及前舷驾驶舱处堆有防弹遮蔽物。

六、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6日至1918年3月)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俄国革命的成熟。沙俄政府参加对德奥同盟的战争,本想借机扩大领土和势力范围,但却事与愿违,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性战争。至1917年3月,俄国已有1400万青壮年被强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作军用。农业在失去47%男劳动力后,粮食减产35%以上。战争导致俄国生产萎缩、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粮食奇缺、物价飞涨。为继续战争,沙皇政府向英、法、美三国借款77.69亿卢布。连年战争使俄国人民愤怒到了极点,士兵厌战,农民抗租,工人抗议活动高涨,沙皇统治摇摇欲坠。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发动二月起义,推翻了沙皇政府。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原有可能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但由于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和骨干大都因被捕入狱或流亡国外,加之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够成熟和缺乏组织性,革命胜利果实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篡夺,组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因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仍掌握了彼得格勒工农代表苏维埃,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局面。
俄国临时政府在英、法帝国主义策动、支持下,表示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和广大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则决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没收地主土地,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列宁的思想得到了群众广泛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大大增强。临时政府对革命力量增长十分害怕,1917年7月17日以后,临时政府实行恐怖政策,宣布彼得格勒戒严,下令通缉列宁,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状态。1917年8月8日,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会议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在此之后,布尔什维克党积极进行起义的宣传组织工作,到十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已拥有党员35万人,掌握了大批武装力量。彼得格勒4万工人赤卫队和其它城市20万武装工人也做好了起义准备。彼得格勒卫戍部队15万人、波罗地海舰队8万水兵、700艘战舰及辅助船只都转到布尔什维克党棻摺?/P>
11月6日凌晨,根据事态发展,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发动武装起义。赤卫队和革命士兵首先赶走了占据《工人之路》编辑部的反动士官生,控制涅瓦河桥梁,占领了电报局、电讯社和火车站,封锁了士官生学校,切断反动军队进入彼得格勒的通道,革命指挥部斯莫尔尼宫受到1500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的严密保护。当晚,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接着,革命武装又占领了国家银行、邮政总局和火车站。11月7日凌晨,列宁在《告俄国公民书》中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
11月7日下午6时,革命队伍逼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轰击冬宫。11月8日,冬宫被克,武装工人和士兵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列宁在攻击冬宫开始后不久召开的第二次全俄工农兵苏维埃会议上宣布:一切政权转归苏维埃!
被推翻的临时政府不甘心失败。逃亡的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勾结原沙皇第三骑兵军军长克拉斯诺夫,企图反攻彼得格勒,隐藏在彼得格勒市内的士官生也趁机发动叛乱,企图颠覆革命政权,布尔什维克党沉着应战,迅速调集水兵和工人武装镇压叛乱,击溃叛军并活捉了克拉斯诺夫。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消息传遍俄国后,前线俄军纷纷成立士兵委员会支持苏维埃政权。随后,俄国各地革命群众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纷纷举行起义。至1918年3月,全俄各地城乡都建立了革命政权。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俄国取得了胜利。
1、列宁在斯莫尔尼宫主持召开的第二次全俄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上。

2、“革命堡垒”普梯洛夫工厂赤卫队出发平息克拉斯诺夫(原沙俄第三骑兵军军长)白军和士官生叛乱。

3、革命士兵攻打彼得格勒中央电报局。

4、沙皇尼古拉二世被监押在皇家花园中。

5、工人赤卫队对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动攻击。

6、1918年2月18日,德军以50个师的兵力进攻俄国,一周内即侵占了相当于法、德、意三国面积总和的大片俄国领土。为挽救新生的革命政权,列宁指示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该条约后随德国战败被废除)。图为德军占领明斯克。

7、7月事件后,社会革命党人克伦茨基取代李沃夫出任俄国临时政府总理,鼓吹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