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润:思想品德学科生活化活动式教学模式 - 康成书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43:10
思想品德学科生活化活动式教学模式
一、课题名称解读
所谓思想品德学科生活化活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要义:一是充分运用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情境,使其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学习生活,放手让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和社会,以其帮助学生领会课本内容,萌发情感,体验愉悦,感悟课本上的道理,进而净化自己的心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痛恶假恶丑,形成自我德性,最终由良好德性的支配言行。另一方面,在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对课本内容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起两个积极性,让教师角色发生转变,形成合理的教学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互助中高效地学习。
二、课题提出背景
(一)自1998年开始的我市初中政治学科改革为该教学方式的产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做了充盈的前期准备。
在初中政治学科改革以前,中学政治教学的基本现状是:教师“死”讲课本,学生“死”学课本,考试“死”考课本,一旦走出教材,教师无知,学生茫然,学生对课本内容背得滚瓜烂熟,而面对生活现象和问题却束手无策。为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将初中政治教学真正能够为学生终生负责,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向学科教学规律靠拢,开始改革传统的“教师划要点,学生背问题”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中的情境案例带到课堂,以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将简单、机械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改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此背景下教学情境案例的来源已经不仅仅是来自于课本,而是开始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和社会渗透。这些变化,为今天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向生活靠近,为生活服务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该教学模式探索提供了浓厚的氛围和环境,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必然要求。
2003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定为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把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作为本课程的追求;将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作为课程的基本原则。《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在课程标准教育目标的确立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了三维目标的首位,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第三是“知识与能力”,这样,从指导思想上强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这也是思想品德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区别。
(三)新的德育观为该模式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该模式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德育课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韩震教授认为,思想品德本质上不是知识,不是记住了什么,背过了什么,而在于日常的践行,最终呈现在一个人日常道德行为里,并养成一种稳定的思维方式,变成实践行为。周家亮先生主编的《新课程· 新教材· 新教法》中阐述,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原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在《道德情感纲要》中也阐述,情感是人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生活中的真善美是促成良好品德形成的媒介。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指出:“美即生活”。著名教授鲁洁先生曾多次指出,德育需要体验……体验不可替代。不仅如此,生活是一本大百科全书,生活既是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载体,也是人的思想情感与德性形成不可或缺的媒介。
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借助生活,让学生从中感悟人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正确地处事、做人,过积极健康的人生。因此,新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就必须摈弃大而空的说教,而是尽量拓宽教育空间,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将民族精神、优秀文化等教育营养融进学生的血液,净化其心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道德践行中感悟真理,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最后回报生活。
三、教学模式详解
(一) 新知探索课
1.“新知探索课”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2)展示目标 明确方向;(3)情境引领 师生互动;
(4)当堂检测 巩固目标; (5)走进生活 升华情感
2. “新知探索课”基本环节说明
情境展示 导入新课   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选取或编制适合教学内容的情景、案例、漫画、图片、动画等时效性强与教学课题密切相关的情境,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初步感知本课时教学内容,感悟所阐述的道理,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出教学课题。这样做,既避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乏味,又使教师的课堂从开始就显得生动。
展示目标 明确方向  在通过情境展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展示本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充满探究渴望的心境下,更加有效、有目的性地明确学习目标,增加学习欲望。
教学目标的设计兼顾“三维目标”,努力实现教学目标问题化,还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学目标的知识要求和层次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便于学生阅读和接受。
情境引领 师生互动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提前备课,准备好能尽可能涵盖本节课所有教学目标的情境材料,师生围绕情境材料,展开教学。首先是围绕目标,自主互助。教师围绕准备好的情境材料,结合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让学生或自主或小组互助讨论完成问题。其次是组际展示,师生互动。围绕结合教学目标而设计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有序地展示讨论的成果,教师要予以及时、必要的指导、矫正。第三是回归教材 集中目标。结合学生讨论,在教师反馈矫正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归教材,实现知识的教材话语言和术语,达成共识。在学生对教材知识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识记知识,实现内心需要与知识的交融,升华学生的情感。
当堂检测 巩固目标   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思品课的教学原则之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情境材料的设计展示,涵盖所要考查的知识目标,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另一方面升华学生的情感。
走进生活 升华情感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通过学习,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于方法和知识目标的达成,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从基础巩固、基础应用、能力拓展三个方面对所学知识的目标达成度进行检测,既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又注意过程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把知识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以情感引导学生的行动。
(二) 综合复习课
1.“综合复习课”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形成氛围;(2)重复再现,构建网络;(3)师生互动,深化提升;(4)典例精析,体悟规律;(5)对应训练,落实目标
2. “综合复习课”基本环节说明
创设情境,形成氛围   选取或编制适合教学内容的情景、案例、漫画、图片等时效性强与教学课题密切相关的情境,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出复习课题。既避免了学生对所复习知识的乏味,又使教师的课堂从开始就显得生动。这部分大约占用2分钟。
重复再现,构建网络    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构建出本课或本单元的知识树,需要把一些主要的、重点的内容留给学生填写,以此促使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着重点知识等,这部分大约占用6分钟。
师生互动,深化提升   学生自主构建完知识树或网络知识后,进行生生互动。小组内对需要填写的内容进行交流,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探讨,并且允许学生对教师构建的知识树提出改进建议,完善知识网络的过程就是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之后,教师引导各小组讨论,找出在本部分学习内容上最欠缺的地方,并把内容问题化,先由本小组内合作探讨,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各小组归纳整理后,集中为几个突出的问题,由教师主持进行问题“招标”。“中标” 后的小组集体探讨,集合众智,形成解决方案,凡是对该问题不明确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讲解答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兵教兵”的作用,教师虽退居幕后,但是仍运筹帷幄,静观全局,伺机而动,随时指导,发现真问题,为针对性地讲奠定基础。这部分内容大约占用8分钟。
典例精析,体悟规律   教师根据出现的问题,结合对学情的了解,抓住关键要害选择、设计典型的例题,与学生一起进行精要剖析,从中学习答题的方法,探寻解题的规律,逐渐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环节的例题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粗,关键是选取能体现本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具有代表性,并能体现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规律的题目。这部分内容大约占用14分钟。
对应训练,落实目标  老师根据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欠缺,推测出学生可能出现的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难点、疑点等,设计出一组训练题,供课堂检测之用。检测时,创设真正的考试氛围,要求独立自主,限定时间完成。此环节是形成解题能力,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备环节。这部分内容大约占用15分钟。
(三)测试讲评课
1.“测试讲评课”基本环节
(1)评析试卷,锁住重点;(2)还原思维,自查自纠;(3)展示误区,互助解疑;(4)精讲点拨,弥补缺漏;(5)变式训练,巩固提升
2. “综合复习课”基本环节说明
评析试卷,锁住重点   试卷考试后,教师进行批阅,计算出学生的得分,并统计出平均分、及格率、高分率和每个题目的得分率等数据。出错率低于20%的确定为让学生自己改正或小组内协作改正,错误率高的题目确定为讲评的重点,认真分析该题出错的共性原因,根据原因设计讲评的重点和方法,设计变式训练题。
还原思维,自查自纠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错误率高的题目,进行分析,还原当时考试状态下的思维,找到出错的原因,再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对策,纠正错误。
展示误区,互助解疑   对于个人理解不了或对答案有不同意见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来,寻求其他小组同学的帮助。其他小组讨论后,拿出解决办法,并进行讲解。教师尽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自己剖析,全程参与析错、纠错的过程,以求真正理解。
精讲点拨,弥补缺漏   如果遇到关键点或学生分析出现偏差时,教师可进行引导纠正,适时进行精讲点拨,并注意进行方法和规律的概括和提升。对于在阅卷过程中和学生参与纠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偿教学,尽量把学生存在的缺漏,织补完整,不留死角和遗憾。
变式训练,巩固提升   根据阅卷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围绕相应的知识点、能力水平、方式方法等方面设计变式训练题,让学生在讲评之后进行测试。测试后由教师抽阅和小组交换批阅相结合,得出分数,并当堂反馈矫正。这一环节主要是验证自己是否弥补了相关知识,提升了相关能力,掌握了相关方法,为自己课下的复习把脉定向。
(四)时政点评课
1.“时政点评课”基本环节
(1)确定主题、搜集素材;(2)素材展示、发表见解;(3)联系理论、点拨升华;(4)抒发情感、内化价值
2. “时政点评课”基本环节说明
确定主题、搜集素材    时政点评课的研究对象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国家社会形势、政策以及影响深远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力求通过“时政点评点评课”的教学,针对中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思想特点,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方面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他们更好的把握未来。因此主题的选取成了上好课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主题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所选主题不仅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切入点,还应成为学生思维的引爆点、情感的激发点、价值的生成点,另外时政点评课所选主题应紧扣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力争突出一个“新”子,立足一个“热”子,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导向。时政主题的点评能使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小天地”走向“社会大课堂”。
素材展示、发表见解   时政点评课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互助中学习;在思辩中学习。课堂上应让每个学生都要有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的机会,鼓励争论、探究和思维的碰撞。倡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鼓励学生讨论、争论、辩论,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七嘴八舌,甚至保留不同意见等。小组内每一问题待合作交流结束后,由小组内一位同学予以归纳总结,形成小组的答案,以便为组际交流做好准备。该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共同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理论、点拨升华   时政点评课的核心在于“点评”上。由于学生的在知识背景、认知水平、理论素养等方面的欠缺,所以学生形成的观点往往是不全面的、低层次的,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和准确度。因此教师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除了学生相互之间的点评外,教师的点评是最具分量的,具有高度概括、深化思想、升华主题的作用,理应是课堂的点睛之笔。所以教师应重视自身的主导作用,所谓“导”就是教师要做好学生思维的“承上启下者”、困难的“铺路架桥者”、观点生成的“迷津指点者”。发挥好“导”的功能就是要求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激趣”、“诱思” ,去培养学生的创见能力、创造思维、创新意识,有意识地将时政内容与时政理论和教材内容相联系,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抒发情感、内化价值    从习惯到信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从信念转化为自觉行动则是教育的终极所在,也是知识真正内化的标志之一。只有落实到行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和概念才能内化为自身身体的一部分,才能激发出深沉的情感,而当这种情感经过多次体验之后,才会在心灵里扎下根来,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意识,并用这种高尚的意识来指导自己日常的言行,并逐渐成为人生生活的一种定势与习惯。因此需要学生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堂上的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教师在选题时,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使所选材料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和可比性。
(五)综合探究课
1.“综合探究课”基本环节
(1)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2) 深入实际,初步感知;
(3) 交流展示,共享收获; (4) 适时点拨,内化价值
2. “综合探究课”基本环节说明
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选择或确定要探究的问题,然后制定探究活动方案,包括时间、地点、目的、要求、组织、安全等问题,使每个探究者明确活动的意义与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就是具体明确探究活动的人员分工、探究方法、实施步骤、成果展示方式等。方案制定的要求是具体、合理、可操作。
深入实际、初步感知    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是学生围绕探究主题,通过适当方法,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其次是学生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要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探究初步感知问题或活动中蕴藏的道理。
交流展示、共享收获  探究结束后,个人或小组在班级或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中交流和展示自己或小组的收获,如拍摄的照片、搜集到的实物、获取的详实资料等等,阐述自己从中受到的感悟或道理等。
适时点拨、内化价值    教师点拨总结,完善主题。主题活动结束时,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各组学生反思整个活动过程,对所完成的活动和作业做出评价,写出心得和感悟,发现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同时为下一阶段活动的主题设计与实践积累经验。
四、取得的实效
1.克服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中重知识教育和灌输,轻思想品德教育及其形成,违背思想品德学科设置的初衷及其学科规律的现状,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协同提高。
2.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中过分强调高压灌输(主要表现为死记硬背),忽视自我感悟的教育方式,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高分低德”或“两面皮”的状况,使思想品德教学向从生活中认知,在生活中感悟转变,切实发挥生活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根基和载体的作用,使思想感悟与德育灌输有机结合。
3.克服传统教育中大而空的单纯说教,通过生活中生动活泼的教育案例的获取和应用,挖掘和利用社区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使其成为学生德性成长的营养,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并为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奠定基础。
4.改变思想品德教育方式中过“死”或过“散”的现状,逐步形成“放而不乱,活而不散”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使生活化感悟与强化训练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为学生思想品德提高和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生源,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思考与建议
要想真正达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教学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目标,使生活化活动式教学的思路落到实处,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效果,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转变。
(一)要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学生做人,而不是在本学科学习中掌握多少知识,而知识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这就要求在教学和命题上,应注重对三维目标达成度的教学和考查,三者应各占比例,在命题时,知识所占比重一般早15%--20%之间,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比例应分别在40%左右。改变传统重知识考查,淡化对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方法。
(二)改变单一的卷面考试,逐步增设多元化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既然思想品德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也应该加强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的品行考查,促进学生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三)改变课堂评价标准,使评价有利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进行
在所有学科中,惟有思品教学最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将知识放在第三位。这样,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任务,在评价教师教学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独特性,使评价有利于教师对本学科三维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