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和用友的公平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04:08
2006-09-29 13:28:26
大中小
金蝶的技术,市场好
用友的销售好
双方优点
业务师、软件质量管理、进度保证都不错,
不过在软件质量管理、进度保证,金蝶比用友高一些
双方缺点
咨询、实施、培训、支持都不行,用友比金蝶还好一些
都出过战略性的大问题,所以两者还是扯平,如果有一方侥幸没出,或许时局已有所变化,公司经营真是世事难料呀,呵呵
结果
双方打平了
金蝶引以为自豪的产品,比如BOS也好,EAS也好,中间件也好,实际并不是炒作,而是在产品研发和实施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要求。
自金蝶1999年推出k/3至今,相信该产品得到的最大收获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来自客户的各种业务需求,这些业务需求抽象一下,其实就是各种业务规则。现在来看,以前的k/3架构根本不能满足如此多样的业务需求,如果采用定制软件的方法,高昂的开发和实施成本在商业上显然是得不偿失的。这也是早期金蝶的k/3标准版,在实施了新华制药等几个项目之后早早被放弃的原因。
金蝶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或者在k/3原有的架构上填填补补,或者从头搭建一个全新的架构。前者显然不行,这就像四层楼的地基,要在上面盖摩天大楼一样,但从商业的因素考虑,K/3这个主打产品是绝对不能丢弃的。而后者不是做不做,而是必须做的问题,巨大的研发和资金压力迫使金蝶作出收购开思这个相对成熟产品的决定,但在这个问题上,金蝶内部有不同的声音,这就是apusic,从当时的技术环境看,微软的平台实现一个可以伸缩,可以部署的架构显然是很困难的,而JAVA规范则明显优于微软的方案。金蝶的先知先觉者,如原洪刚等分出去走JAVA这条路。
JAVA从技术实现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对面向对象技术有了新的诠释,尤其是J2EE的基本架构,更适合于搭建像企业管理软件这样的复杂系统。二是符合开放的业界标准,这一点甚至比第一点更为重要。然而金蝶的技术天才们却走歪了一点,用APUSIC和BEA,IBM们较上了劲。这个产品属于基础软件,就是现在流行的基础件,在金蝶这样一个以应用为主的的产品线里,恐怕只能充当幕后英雄的角色了。
另一方面,金蝶收购开思后,开思的TEEMS立即成为金蝶高端产品的代言人,开思的产品架构宏大,和APUSIC一样,采用了JAVA规范进行开发。相形之下,原来的K/3只好从高端降级成为中端产品。然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TEEMS和K/3的整合并不顺利,两个系统无论在基础架构,还是应用框架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产品,这就像西装和马褂,就是配起来,用起来也绝不会舒服。
就在这个关头,金蝶EAS发展中的另一个人物隆重登场,那就是清华大学CIMS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曾经出过像高展,张徇这样活跃在信息化领域的年轻人,也有向吴澄,范玉顺这样的老专家。起初他们的合作还只限于企管培训,但是金蝶看到CIMS的产品时,我相信一定是眼前一亮,这正是金蝶苦思冥想,梦寐以求的东西啊!
这是什么哪?就是动态企业建模理论,清华大学CIMS中心(以下简称清华)在并行工程,柔性制造系统,企业管理系统方面承担了多项863课题,其中在企业管理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则集中在企业动态建模,集成企业建模方法,工作流理论,多代理系统等方面。比较有名的有范玉顺教授,出过六本专著。以及沈阳自动化所的高展,他的一篇《UML的三大硬伤》在国内颇有反响。
可以说清华的介入成为金蝶EAS最终形成的催化剂,我想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来自原有K/3积累的大量应用规则的积累,使得金蝶意识到必须有一个弹性的,可以灵活部署的系统,以及一个面向咨询伙伴甚至客户的实施工具。才能在保证利润的同时,提升实施的
达成率。第二,TEEMS已经具有这样的一个雏形,如何在此基础上提升到一个新的架构。第三,JAVA技术的迅速普及,以及微软.NET架构的推出,使得金蝶得以在这两个技术平台上,可以同时实现动态的企业管理系统。
清华的介入使得金蝶在拥有自主版权的基础件(APUSIC)的同时,在更为重要的企业应用中间件上有了大的突破。
说了这么多,那么动态建模理论到底是什么东西哪?简单的说,一是可以建立静态的实体,这有点类似于K/3的初始化功能,你可以定义组织,物料,仓库,人员,基本权限等等。二是可以定义实体的关系,比如从属的关系,触发的关系。例如BOM和组成物料是从属关系,凭证一经审核,就会登帐,从而触发明细帐和总帐的变化。三是规则定义,例如单据如何审核,业务流程定义都可以理解为对规则的定义。四是实时状态的变化,同一个业务流程,可能因为时间,地点,状态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执行程序和效果。最关键的一点,你可以自由的对以上四点进行定义,并随时调整。系统只限制明显的逻辑错误,而不会强制使用固化的业务规则。这难道不是你梦想中的企业管理系统吗?它可以实现你为客户设计的每一个构想。
当然,这并不容易。就像网络的七层协议一样,牵扯到很多层次的具体问题。高层一点的,比如规则引擎,他要解释你定义的业务规则,向其他的引擎,例如消息引擎,数据引擎等请求服务;消息引擎,要给各种消息排队,安排执行;工作流引擎,要决定业务的流向。底层一点的,例如金蝶的APUSIC,要生成各种对象和组件的实例,要平衡负载,要管理各种对象的生命周期。最底层的,例如各种网络传输协议,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等。
以上只是简单,而且并不严谨的说明。要想完全解释清楚,一本书的篇幅恐怕也不够。我也是一知半解,希望今后就此话题,与各位多多讨论。
那么金蝶得此天作之美,又机缘巧合,是不是就可以傲然四顾,所向无敌哪?非也非也,大敌环伺,后有追兵。非有大勇,方可拔得头筹。此话怎讲,且听下回细细到来
墨守成规:
我作为一个用户亲身体验了上金蝶K3的整个过程。
当时是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当然价格等都是领导拍板的:),本人仅仅是做操作的体力活),当时是2002年前后,其中辛苦不必说,最后的感觉是成功绝没有可能,企业是国企。年底我辞职了....
我认为企业上ERP如果能成功,除了软件好以外,还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很多因素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ERP 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是我的亲身感受!
说这个只是个人的感受,大家有意见可以探讨!
用友和金蝶的产品我感觉都不错,我这里强调的是:是否符合现实?现实的企业管理运作能否满足这些产品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