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毛泽东学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04:38
凤凰网读书 >连载 > 正文
变强制为自觉:让员工自己管自己
向毛泽东学管理 解析毛泽东成功管理、整军治国的最大秘密
字号
 
就纪律而言,分析古今中外军队的治军经验,可以发现两个基本套路:
一是纵容。对于部属,特别是打了胜仗的部属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以此作为犒赏部队、鼓舞士气的一种手段。史书中常可找到这样的记载:某某城池久攻不下,为激励士卒,将领在阵前允诺,破城之时,可大掠三日。
二是强制。对违纪官兵给予严惩,靠加大惩罚力度来威慑士兵。
解放军初创时期,这两种带兵套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毛泽东均不赞成。在50年代的上海,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次,毛泽东向刘少奇和周恩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
刘少奇说:“这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不满意地摆了摆手说:“决不能用暴力,每件事都应该是自觉自愿的。”①
在非自愿的情况下,采取强制的手段来达到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方法和举措。毛泽东认为:“党的纪律是带着强制性的;但同时,它又必须是建立在党员与干部的自觉性上面,决不是片面的命令主义。”
有许多企业老板老抱怨:自己在场时,公司一切正常,运转良好。可刚一出门,甚至刚一转身,情况就完全不同。一天八小时盯着员工干活是不现实的。对于这一管理难题,坊间流行的管理书籍,如《致加西亚的信》、《老板不在》等,都给出了解决之道,归结为一点就是:不能靠加大奖惩力度来解决,更不能靠发动员工互相告密来解决,而要靠员工自觉的纪律来约束。
有些企业家也承认自觉纪律的优越性,可认为员工素质太差,让他们自觉遵守纪律很难。甚至说,对一些素质不高的员工,没什么道理好讲,只有罚点钱,甚至踢一脚,他们才能长点记性。这种观点并不新鲜,与旧军队“棍棒底下出好兵”的说法如出一辙。说到底,还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观念和方法。
靠惩戒维护纪律,只在少数人违纪时有效。如果违犯纪律的人多了,以至形成一种风气,那惩戒就会失去威慑作用。这也就是常言说的法不责众。而自觉的纪律建立在多数士兵思想觉悟的基础上,当然产生的效果不同。
1940年5月,朱德到洛阳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谈判,警卫部队是385旅的三连。康克清后来回忆说:“到了星期天,战士们可以轮流上街购买日用品,战士们自觉遵守纪律的行动,进一步扩大了八路军在群众中的影响,到处流传着八路军战士的美谈。卫立煌知道了,就问朱总司令:‘你们的兵这样随随便便上街,如果乘机开了小差,怎么办?’朱老总听了,哈哈一笑说:‘我们在红军时期就是这么办的。我还没有听说过星期天上街开小差的事。’看着他不解的神色,朱老总接着又说:‘道理很简单,就是一条,他们都是自觉的革命战士,懂得只有抗日救国才是自己的出路。抗日救国最光荣,当逃兵是最可耻的。’卫立煌连连点头:‘是啊!我们现在治军,要都能达到你们这样就好了。’”①
建立自觉纪律,毛泽东采取的就是“发动战士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的办法。辽西战役时,某部经过苹果园不吃群众一个苹果,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他十分动情地说:“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有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纪律就建立在这个自觉性上。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①
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在连以上各级建立了士兵委员会,由全体士兵民主选举产生,在党代表的指导下工作,为士兵参与管理找到了一种很好的方式。
对于这段历史,罗荣桓在《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一文中这样写道:“为了扫清旧军队的一切不良制度和习气,毛泽东同志果断地采取了许多革命的措施。例如,士兵委员会就是这时候产生的……后来由于干部处处以身作则,作风民主,士兵受到感动,他们从实践中也知道了无法绝对平均,觉得那样做没有什么好处,便逐渐改变过来,在自觉的基础上爱护干部,听从指挥了。”
有些学者虽也意识到自觉纪律的重要,却给出不同于毛泽东的解决办法。如《从优秀到卓越》一书的作者提出:“实现跨越的公司建立了一贯制度,但他们也给予员工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责任。他们聘用严于自律、无需管理的人,公司只需管理系统,而不需管理这些人。”
作者的愿望是美好的,但问题是从哪里去找这种“严于自律、无需管理的人”。再说,人的思想不断变化,即使找到一些思想基础不错的人,刚来公司时有一定的自律性,可谁能保证他们的思想就不发生变化,能一辈子严于自律?所以,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教育。
从纪律教育的方式方法看,部队主要有以下一些经验做法:
一是搞好入伍教育。
从入伍的第一天起,就要让新兵建立起纪律观念。通过教育,使刚刚穿上新军装的官兵明白,自步入军营大门的这一刻起,自己就不再是普通的老百姓了。入伍教育一般要搞二个月或者二个半月,目的是尽快完成由老百姓向合格军人的转变。一般大企业,如华为、联想,入职教育也是这样,花费很多时间,名曰入模子。这与部队的做法是一致的。
二是搞好经常性教育,不断强化纪律意识。
纪律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所以,毛泽东说:“我们军队里头要经常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教育。只要你空几个月不搞,就松松散散了。一年要鼓几次气。新兵来了,要进行教育。就是老兵,老干部,只要你不整风,他的思想也要起变化。”
在部队,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学习条令,包括纪律条令、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有要求、有具体规定,也有违反了规定的处罚措施。学习的时候进行对照检查,战士相互之间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也就是用整顿的方法进行学习。每一次教育,都有针对性,目的是要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而不是不疼不痒地读一读文件就了事。
现在有许多企业也有纪律,也有制度,但谁都不知道具体内容,全在办公室里锁着。这些制度大都是请咨询公司帮助制定的,咨询公司又是从别的公司抄来的,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其实,纪律不在多,而在抓落实。部队是这样做的:首先针对自己的问题,制定出几条纪律规定,一般不超过十条。然后就抓这几条的落实,反复学,反复对照检查,巩固以后再进一步细化。这样一步步抓下去,定能收到实效。
三是结合典型事例,开展随机教育。
教育并不全是座谈和上课,教育有多种形式。有时候抓住机会,甚至一句话不讲,就能收到课堂教育难以收到的效果。
笔者在河北山区当战士的时候,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较差,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每月只放一两次电影,是官兵们的主要娱乐之一。放电影时,分散居住在附近村庄的各个营连,要打上背包,走几里山路,赶到团部操场集合。有一次,到了规定时间,全团整队完毕,发现有一个连未能按时赶到。值班首长很不高兴,黑着脸,一句话不说,让全团官兵都等着。几分钟后,那个连队急匆匆地从远处跑步赶来。到了集合地点,带队连长向值班首长报告人数。首长还礼后问了一句,“通知你连几点赶到?现在几点了?”然后,第二句话就是:“原队带回!”全连一百多人就这样原路返回。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全团官兵,恐怕再也忘不了什么是时间观念了。
[参考文选]
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
(一九三八年十月)
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在过去,由于克服了张国焘一类破坏纪律的倾向,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战争的顺利执行。在今后,又必须坚持这种纪律,才能团结全党,克服新的困难,争取新的胜利。
在这里,几个基本原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这些就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实施,谁破坏了它们,谁就破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谁就给了党的统一团结与党的革命斗争以极大损害。
为此原故,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应该根据上述那些基本原则,给全党尤其是新党员以必要的纪律教育。过去经验证明:有些破坏纪律的人,由于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党的纪律。有些明知故犯的人,例如张国焘一类,则利用一部分党员的无知以售其奸。所以纪律教育,不但在养成一般党员服从纪律的良好作风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监督党的领袖使之服从纪律,也有其必要。
党的纪律是带着强制性的;但同时,它又必须是建立在党员与干部的自觉性上面,决不是片面的命令主义。为此原故,从中央以至地方的领导机关,应制定一种党规,把它当作党的法纪之一部分。一经制定之后,就应不折不扣地实行起来,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并使之成为全党的模范。
(摘自毛泽东《论新阶段》,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