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生活经历(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19:59
关于[苏轼的生活经历(下)]的字幕:
苏轼暂时在常州那里等待。等待到五十岁这一年,刚好是五十而知天命。实际上是周岁四十九岁,虚岁就五十岁了。五十岁这一年,他就开始(被)任命他为登州太守,到任才五天,就被朝廷又给继续提升,让他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起居舍人就是跟皇帝经常在一起参与决策了。当然当时主要是太后了。
然后接着,因为又没过几个月,又擢为翰林学士知制诰。翰林大学士这个身份很高的,宋代的宰相,就是总理大臣,有一大半是翰林学士出身的。也就是说翰林学士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知制诰,这就更加是参与了核心的政治决策。知制诰,这个“知”也就是管这个事,就管理,我们把它翻译成管理可能差不多,就是管这件事情。管什么事情呢?制诰,“诰”就是诰命,就是诏书,皇帝要向天下发一个什么文件,由谁来起草呢?就是由这个人,这个“制”叫做起草,制作嘛,制作嘛。“知”就是负责,负责管理这件事情。知制诰这个职务啊,它不仅仅是一个写的问题,它是参与决策,商量,然后当场写出来。所以这个职务,谁当了这个官,那简直就是,就是有点儿,起码是个副总理吧,那样的地位,很高的。
这就是这一年,就是这一年,失败的王安石去世了,六十六岁。司马光终于吐了一口气,为什么呢?他被起用出来当总理了。太后就启用了,为什么苏轼,苏轼因为比司马光的年辈要低,司马光来执政。
但是司马光执政很短的时间,年老的司马光也去世了。敌对的双方的领袖,同时去世了。
这个时候苏轼在朝廷,就参与了核心的决策。这是五十岁。
这样的日子过了四年,那是苏轼一生中最风光的四年,天下人都以能当苏轼的学生,或者是苏轼的朋友为光荣。是他最辉煌的四年。
但是苏轼这个人不会做官的,不是说不会做,他不会玩弄权术,因为他没有城府。他那个做官的人不是有的时候,很多话不能说嘛,苏轼是什么都乱说的,他是这样一个性格。所以他不太赞成保守派上来把改革派的政策全都给推翻了。司马光上来以后是尽废新法,苏轼就不同意。苏轼说他改革那些法律也有的也不错的啊,而且经过了这么些年,证明也是有效果的。苏轼就又不完全,又不赞成人家那个尽废新法。这样一来就是改革派当年整了苏轼,现在的保守派上台了,也慢慢的不太喜欢他了,说这个家伙净给我们唱反调。所以苏轼不自安于朝,“不自安”就是觉得我和你们合不来,那我就请,我就到外面去吧,我不跟你们在一起了。就不在朝堂,免得你们看见我心烦,我也不愿意跟你们合作了。
于是宋朝有个习惯叫做“自请”,就是每个人都很自觉,自己上疏请求外任。到外面去做地方官,那么他就被批准了。这个时候他就第二次到杭州,但是这次到杭州,他就是第一把手,知杭州。
过了两年多,他又被召回京城了,继续当翰林学士,继续知制诰,而且还兼太子侍读。这个兼皇帝的侍读,这个工作太不好做。因为皇帝年龄还没成年,十六七岁,正是青春逆反期。老师就要以儒家之道教他,其实这个皇帝后来我们知道了,太后一死,他一开始正式执政他就又把太后用的那些人,全都给处罚了,包括苏轼。也就是说老师教他,实际上这是个很危险的职务。你教他你就得管着他,是不是?而他恰好逆反。他不仅仅是青春期的逆反,他那个时候已经有一定的政治见解了。在他的一帮支持者,也是一帮大臣的整天在他耳边就说先皇,先皇就是宋神宗的改革是对的,说太后把先皇的那个政策给改了是不对的,整天在他耳边给他灌输这个。所以当他还没执政的时候,他就忍着,所以苏轼教他的时候,实际上那才叫伴君如伴虎呢,对不对?
后来苏轼又去知颍州。才一年,又回来了,这个苏轼,你看这个人,皇帝就是太后总想任用他,他总要求出去。又回来又做兵部尚书。又迁了,这个迁也是升迁的迁,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这个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就跟我们现在的部长的意思差不多,但是比我们现在部长的地位要高。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部长不是有几十个嘛,那个时候不一共才几个,六个嘛,明朝只有六部尚书嘛。所以尚书这个官职很大的,仅次于执政的总理。
五十八岁这一年初知定州。我们这样算吧,从五十岁到五十八岁,这八年是苏轼一生中最风光的八年。全国的文士们,都以能和苏轼做朋友,晚辈就做他的学生为光荣,所以当时就出现了 “苏门四学士”、“六君子”等等那些人。还围绕着苏轼,还有一大批文人,叫做一个,苏轼就是文人的领袖。他们一到假期的时候,有的时候不到假期就忍不住了,就是晚上下了班以后,就开始忍不住了。就到王室的花园里边,一个大贵族,花园里边去喝酒,娱乐。都是,谁要能参加了苏轼到场的这个聚会,那都是一个荣耀啊。这八年的生活,就这样度过了。
这个时候,太后死了,那个皇帝执政了,皇帝执政了,苏轼就一开始
第一步是初知定州,定州就是现在我们的河北,执政平原的一个小县城,知定州。知定州的任上,然后皇帝用的新人,就开始对保守派的政治领袖们,一个一个地给他清算。清算到苏轼的时候,他们的罪名都是一样的。都是什么呢?都叫做“讽斥先朝”。讽就是讽刺,挖苦,斥就是批评先朝是指谁呢?就是指宋神宗。讽斥先朝,先朝就是反对以宋神宗为首的改革。那么这些人全都要被处罚。
苏轼就以这样的罪名贬谪到英州,而且告诉他马上就出发。苏轼说我从定州往南走的时候,我路过开封,进城见一见君王,当面谢一下,谢罪,可不可以呢?就是想来一个告别一下吧,皇帝下令不许,让他从城外绕着走。可见对他是很生气的,是不是。于是他就老老实实的就赶紧走吧,离开了,然后到,走在路上,他还没有到英州,就是我们广东的英德。
还没有到呢,继续贬谪的罪名,命令又下来了,说是以这个宁远军节度副使的身份到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不许参与任何公事了。苏轼在农历的十月二日,到达了贬所惠州。惠州人对他挺好,太守对他也好。
苏轼怎么去的呢?我考察过苏轼去的路线,我开着车带着我的研究生们,让他们做苏轼在岭南贬谪路线的考察的论文。从梅岭南雄关,从那里下来,有水的时候,苏轼就开始把东西又装到船里边,就顺流而下,顺着北江,然后到了珠江。顺着珠江然后就开始顺着水路往那个走,他还路过了黄埔,现在的黄埔。黄埔有一个浴日亭,那里还有一块石碑,刻着苏轼的一首诗,一首七律。写的非常的苍凉的一首,反正古时候的人,他走路是这样的。因为交通不便嘛,都要靠马车或者水路,所以朝廷对一个人到哪里去,并没有时间限制,就是他可以稍微的自由一点。一路上到哪里呢?著名的地方的人都要接待一下这个大名士,要写写诗,而且他写了诗,人家还要给他刻在石头上。像英德那个地方,就有好多石头刻着苏轼的字,就有那些。那么他就一路顺着水,然后往东江那边走,然后就到了惠州。
到了惠州以后,惠州人对他很好。一会儿我们要读他在惠州的诗。六十二岁那一年,朝廷的人认为苏轼在惠州太舒服了,也怪他自己写了诗。他说惠州人待我太好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嘛。然后他还说他睡觉的时候,连那个道人,连敲钟都轻轻地敲,怕把他惊醒了。说惠州人待我真好。
结果执政的宰相张惇就知道了,听说了。因为苏轼写的每一点儿文字,哪怕是一首七绝,一首五绝,二十个字。地方官必须派人,专门就送这个,说苏轼又写了一首诗。专门就为这件事情,就要从岭南派马,通过驿道送到,每天都要检查苏轼又写什么东西了,给他送去。苏轼这首诗被写过去了,然后人家一看,宰相说,苏轼在惠州生活的还挺舒服啊,说继续,再让他往南走一走。
于是就让他过海,过海就到海南岛了。所以苏轼就被贬谪到了“天涯海角”,海南的儋州。六月份他渡海那个时候,他已经渡海就要死了,谁也没敢带,就带他小儿子。带走的时候说,你跟着我去,我死了你好把我的骨头带回来。
就去了,去了以后结果没想到,海南岛的太守待他非常好,大名士来了,那谁敢待他不好呀。再说他是文化人呀,他给海南带来了文化。到现在,海南的方言中,还有四川话的味道。这一个大文化人到那一个地方,他对一个地方的影响大的不得了。就像韩愈在潮州,只有8个月,于是潮州的山水都姓韩了。到现在韩愈的那个,到现在潮州还是一个,叫做什么很出人才的地方,是不是,人文荟萃啊。所以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影响真是大。
苏轼到了那里,然后潮州人吴子野也渡海跟着他,跑到那去跟他学习。然后儋州人姜唐佐也跟着他学习,他带了好多的学生。而且他在海南带的学生,还有的人考中进士,那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呀。所以他的影响很大,他在那里生活的很好,他觉得这里就是我的家乡。他写诗说:“海南万里是吾乡”。而且他前面说:“九死南荒吾不恨”,他说我就算死在这里,也没什么遗憾的了。这里人待我这么好,而且这里的椰子也很好吃。然后那个,他说这有什么,挺好的嘛,他这个人,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他是善于苦中作乐的人。
于是他就在那里呆了几年,你看从六十三岁到六十五岁。朝廷又变化了。这个宋哲宗又死了。年轻的宋哲宗死了,然后宋徽宗,就是那个大艺术家,会书法、会画画、会音乐那个大艺术家宋徽宗执政了。人们呢,朝廷呢,那些政治家们就开始判断,这风向将要往哪边呢?不知道。就在这种情况下,说先把苏轼,先给他从岭南给他转移回来吧,先转移回来观察一下再说。
于是,他就可以回去了,于是就开始渡海,他还写了渡海的诗,然后他就往北走。往北走,他还是沿着水路走,到了惠州把家眷都接上,举家就迁走啊。他们是全家人一个不留,坐船走的,所以现在那个,我们广州的那个车陂,就是广州城里边不有个车陂村嘛,车陂村的人都姓苏。他们说他们是苏轼的后裔,那个四川大学的曾枣庄先生就说那不是,那是假的。他们这个苏,我去考察过,他们把家谱也拿出来给我看了。他是那个叫做苏绍箕,在南宋的时候当过一个将军。但是苏轼的孙子叫苏箕,没有“绍”字,实际上他们一家人从惠州,是举家北迁,也还是从水路走的。而且还是从原路走的,就是走到了水不能开船的时候,再雇人雇车雇人,把东西背过南雄关,再下去,下去以后不是又有水了嘛,有水路再装上船,再继续往北走。
苏轼走到了常州,这个时候朝廷的政治倾向渐渐地明朗了。就是宋徽宗,他重用谁呢?他重用蔡京,蔡京和张惇。就是把苏轼贬谪到岭南那个张惇。蔡京当宰相,张惇当副宰相。这两个人都是赞成王安石的新法的人。也就是说对苏轼都不利。
苏轼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他在路上就犹犹豫豫的,刚好他就生病了。一路上暑热,刚好是五、六月份,慢慢悠悠走,他的身体也不好,就中暑了。中暑了以后,他就在常州,就不走了,不走了以后,一方面观察朝廷的动向,一方面养病。实际上他没有,他的病在这里没有养好,一个多月以后他就去世了,七月二十八日,他就死了。死的时候,很平静,他觉得自己的一生也无愧无悔了。而且宋代的其他的几位大文豪,他的老师欧阳修,他的前辈王安石,都是六十六岁死的。苏轼他觉得我也六十六岁,也到了寿终。
然后死了以后葬在哪呢?就葬在了河南的汝州的郏县,钓鱼台的上端里。为什么要葬在这里呢?后来苏辙也在那里。因为那里有一个小峨嵋山,那个山叫小峨嵋山。我不知道是不是跟他的家乡峨嵋山有关系。那么为什么不送回峨嵋山去呢?这个事情也奇怪。可能是他们的苏家的人在这一带生活,已经定居了好久了而且他们在颍州,就是安徽的阜阳还买了地,苏辙还在那里居住等等。
总之他,苏轼他自从最后他爸爸去世,他回去安葬了他父亲以后,他再出来,那时候他三十岁嘛,三十而立,他就再也没回去过。后半生再也没回过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