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经济学园>>0>>经济学中的理性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14:46
要讨论经济学中的理性问题,我们需要明白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要用“理性”这个概念,第二个是为什么能用“理性”这个概念。对于第一个问题,也许很多经济学专业人士都有答案,认为这个概念对于经济学学科的建设很重要,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自然有许多争议。在我看来,丁丁许多年前在国内宣扬的“选择的一致性”做为理性的定义是恰当,这个定义比效用最大化要准确与抽象。楼主如果对选择一致性与效用最大化之间的区别有疑问,可以看看MWG的前面两章。一般来说,因为当考虑效用最大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定的效用函数的形式,但是考虑选择一致性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对效用函数的具体要求。实际上,我们说一个人理性与否,不是说他是否最大化了效用(如果那样,我们总可以改变效用来辩护),而是说他的效用结构本身是否符合选择一致性标准。所以,大家要是讨论经济学中的理性,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存在性的假设(选择公理)是最重要与最好的出发点(当然,出发点不是终点)。我非常喜欢这样的一个辩护:如果你喜欢桃子胜于梨子,喜欢苹果胜于桃子,但是又喜梨子胜于苹果,那么你的偏好结构就是不理性的;那么这种行为会存在吗?演进意义上的辩护是这样的:假定你现在手上有一个梨子,有人现在拿一个桃子来跟你换,那么你当然愿意花一分钱跟它换(既然你更喜欢桃子),然后又有一个人拿着一个苹果来换你现在手上的桃子,于是你又愿意贴一分钱将桃子换成苹果(既然你更喜欢苹果),最后又有人拿着梨子来换你手上的苹果(既然你更喜欢梨子,你又贴了1分钱)。饶了一圈,你手上还是梨子,但是你贴了3分钱,如此周而复始,你再有钱,也会被贴光的。这种偏好结构得的个体因此被自然选择所淘汰。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理性不理性,不是看它有什么样的偏好,而是看它什么样的偏好结构。理性是一个有结构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平面”概念。以上是现有经济学对理性理解的常识,没有这个常识,就很难跟人交流了。
那么这个假设能不能放宽呢?上面的例子实际上已经预示着放宽的可能:人们可能在短期内又某种相互矛盾的偏好结构,但在经历有限次以后就改过来了,就像“吃一堑长一智”一样,这是偏好结构的演进,这也是AS IF 解释的吸引人的地方。这样可以把我们理论上的模型看作是上诉演进过程的极限状态或者稳定状态。
这又带出理性假设的另外一个经验基础,也就是可预见性。我们无法观察到人的偏好,但是可以观察到人的选择,当我们用选择去拟合出一个人的偏好的时候,可预见性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如果我们重复观察到某类现象,而且可以预见,那么我们认为它不应该仅仅是巧合,因此我们可能因此拟合出其背后的结构(理性),或者给出某个经验的可以证伪的经验方程(对现有模式又解释力,但将来可能不一定)。所有的这些,都不要求100%拟合,只要在统计上准确。这就是经济学为什么是经验科学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