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武汉长江大桥50周年 - 新华博客 李克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56:48
毛泽东的大桥文化:纪念武汉长江大桥50周年
题记:我所居住的城市有一座十分值得骄傲的大桥,它已经有50年的历史,我们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它的历史以及它所反映的文化!
作者:李克勤(jixuie)
一座桥先是在人们的想象中。
195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无疑,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中国这样的贫穷落后国家能够建成如此雄伟的大桥,靠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包括社会主义苏联的支持)。50年过去了,我们看看这座桥,它不仅仅是一个物体,它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文化,完全可以说,这是毛泽东的大桥文化。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一座桥的建设,直接的效应,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提供了方便,自古以来,修桥就是被认为积善行德之举。武汉长江大桥理所当然被认为毛泽东和共产党带给人民的一大幸福之事!同时,这座桥也给刚刚建立新中国的领袖及其领导的党和人民,带来精神上的激情和干劲。
毛泽东的《水调歌头 游泳》就是他老人家的大桥文化的完美概括。
〖原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鉴赏】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这是世人皆知的。1925年所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便是诗人青年时代奋勇进取、劈波斩浪的艺术写照。毛泽东对长江也有着特殊的感情,繁忙的工作也难消除长江对他的魅力。他把浩瀚的长江比作天然的最好的游泳池,多次畅游长江。本词便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翻旧时民谣,组成流水对,娓娓叙来。先记写巡视的行踪和心情。这里,“才”“又”两个副词一气连贯,不仅是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也传达出一种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饮”“食”两个生活细节相映成趣,显得兴致勃勃;“水”“鱼”两种富有特色的湘湖风物,写来则亲切如见,情意拳拳。三国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反映了一种安土重迁的封建乡土观念和保守意识。毛泽东稍加改动,一反原意,读来亲切自然,意趣横生。十个字,不但生动地交代了诗人自己南巡从长沙来到武汉的行踪,而且透露了在日理万机之中的满怀豪情,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越是写出长江之大,就越是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这里补写一笔大江景象,引出一个新奇的比喻,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前两句写游泳时的镇定和从容,后一句则写获得“自由”后的欣喜。这是解脱束缚的畅快,是长久渴望的满足,是俯仰自得的轻松,是驾驭风浪的喜悦。陈毅《冬夜杂咏.长江》曰:“有人雄古今,游泳渡长江,云此得宽馀,宇宙莽苍苍。”正是为此词作了脚注。“今日得不偿失宽馀”是上片的感情基调,是对着次游泳的总括。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了上片的结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因此他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古典诗词的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写作。他不仅能将古人诗词或其他韵文成句入诗词,而且能以散文成句入词。上二句便是毛泽东游泳之际见长江逝水,联想而及孔子之语,乃一字不易地截取了《论语.子罕》篇中的成句,赋予崭新的意义,直接把中流搏击风浪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又有对峥嵘岁月的怀念;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既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世事人生的思索;既有感情的憧憬,又是只争朝夕、催人奋进的号角。总之,孔夫子这两句话的妙用,如此妥贴自然,不着斧凿痕迹,不仅加深了词的意境,而且意味更加隽永,这在古人诗词里也是十分罕见的。
词的下片又回到了眼前的实景,自然展开了长江建设的“宏图”。“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换头三句,以“风”字起,紧接着前片意脉,瞩目两岸景色:将上是风吹千帆齐飞动,两岸是龟蛇二山静相望,进而转写中国人民在风浪滚滚的大江上,开始了实施全面改造长江的宏伟计划。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起”则耸然挺拔,发起新意,充分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以下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前两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飞”和“变”是写实,也是预期。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更立”三句,思绪遥远,神游三峡,一幅壮丽神奇的理想图景在词中展现出来。

图为:1957年10月15日长江大桥正式通车盛况。
2、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路线和方针。这是大桥建设思想保证,也是毛泽东以身作则的工作典范。毛泽东曾亲自为大桥选址。

毛主席视察武汉长江大桥时翻阅大桥局编辑的大桥建设画册
(右二:时任武汉市委书记兼大桥局政委王任重、右一:时任大桥局副局长)
1953年2月16日深夜,农历大年初三,毛泽东来到了阔别25年的武汉。稍作休整后,第二天,他请中南局、湖北省委、武汉市委几位领导人吃饭,席间谈到了武汉长江大桥勘测情况。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面对满目疮痍的大地,毛主席的目光首先投向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首先是淮河、黄河治理,接着就是这座关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大桥了。当晚的汇报里,关于桥址方案共有8个,比较集中的意见是龟山——蛇山线。
这个方案,利用龟蛇二山作为天然的引桥基础,乘山势把两岸长达数百米的引桥筑在上面,基础可靠,比在平地建造引桥大幅节约造价和施工期。此行来汉,毛主席就是踏勘这条桥址线的。
18日雪后初晴,毛泽东亲自来到黄鹤楼下考证。他远眺滔滔长江和武汉三镇,时而沉思,时而微笑。突然,游览黄鹤楼的市民发现了主席,立刻掀起欣喜的狂潮,欢呼的口号震耳欲聋。好不容易“突围”出来,毛主席用浓重的湖南口音笑着说:“真是下不来的黄鹤楼哟!”这笑语中饱含着复杂的情感,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对那条桥址线是满意的——最终,成为现在的武汉长江大桥桥址线。
这次南巡,除了上述的故事为武汉人津津乐道,还有一个故事常被人提起:路遇一位农村大娘,大娘问毛泽东:“毛主席,您来啦。斯大林他没空来吗?”毛泽东和在场的同志都笑了。
因为修建这座桥,而形成了铁道部大桥局,这个局已经成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以建桥“国家队”的身份,技术的中坚力量,活跃在中国内河、沿海,和国际建桥市场。这是不是一座桥带来一个产业呢,用现在的话说,这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企业了,这个企业的文化,可是了不得,那就是我党的光荣传统: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水天一色的美学思想。武汉长江大桥因为武汉的江水而建,武汉这座江城更是因这座桥而变得个更加美丽。万里长江第一桥,这是一块武汉的金字招牌,曾经作为人民币的图案,多么值钱!不仅如此,每当你乘车或者步行通过大桥时, 你不得不不被大桥那融入自然的景色所折服,而大桥的主色调,正是毛泽东亲自选定的,叫做“水天一色”!

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9月6日,毛泽东又一次到了武汉,他却改变了原定日程——他要走过长江去!此时,武汉长江大桥已经建成,正在进行桥面装饰。
晚6时许,脚穿布履、身着灰色中山装的毛泽东从汉阳桥头堡处走下车来,往正桥桥面走去。
沿途中,毛主席关切地问大桥局负责人:“有苏联专家在这里可以修这样的桥,如果没有可以修了吗?”大桥局副局长杨在田回答:“可以修了。”“真的可以修了吗?”毛泽东又追问了一句。“确实可以修了!”杨在田充满信心地回答。
毛泽东从桥上信步而过,看见有一排栏杆上漆着不同的颜色。大桥局负责人解释:“这是让武汉人民来挑选,看用什么颜色好。”毛泽东笑着称赞:“这就是走群众路线嘛。”大家便问毛泽东哪一种颜色好。毛泽东笑着指指蓝天、又指指江水。大家明白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桥栏应选用与天、水颜色相和谐的色彩。后来,桥栏漆为银灰色,沿用至今。
4、毛泽东领导的大桥建设建设事业,已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图为:即将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全景及武昌上游江边原貌(资料照片)
提起长江大桥,那些在武汉土生土长的市民,对这座桥肯定有着不一样的情怀和感受。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使天堑变通途、让三镇成一体、将中国的南北大动脉一线贯穿,而且实现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焕发了中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热情,因而,她叩动了亿万人的心扉、牵动着亿万人的情怀。
从大桥正式确定建设开始,全国人民就以无比的热情来关注和支援大桥建设,各行各业伸出了援助之手。家住汉阳的王奶奶回忆说,那时真是个火热的年代,百万武汉市民更是踊跃争先,参加义务劳动,男女老少齐出动,不计报酬,全是利用的节假日,不少人家撬起了房前屋后的上好石板,捐给大桥铺路。那段时期,好多武汉出生的小孩,不约而同地起名“大桥”、“建桥”、“汉桥”、“一桥”、“武桥”……从而使这座雄伟的建筑与自己伴随终生。
中铁大桥局副总经济师余启新说,当时在建桥新村派出所,前来为新生儿登记的都起名叫“建桥”。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劝道:“叫这个名字的太多了,换个名字吧!”“那就叫‘汉桥’吧!”“可是叫‘汉桥’的也很多呀,再换个名字吧!”虽经派出所同志劝说,那两年在那个片区里出生的婴儿,还是有25名被起名“建桥”、15名被起名“汉桥”。
那个年代武汉生产出的不少商品,也都以“大桥”作为自己的品牌,比如大桥香烟、大桥味精、大桥童车、大桥缝纫机、大桥牙刷、大桥衬衫……翻开各家的老相册,恐怕都少不了以大桥为背景的照片。
50年风雨春秋,长江大桥桥墩、钢梁曾先后被船舶冲撞70余次,在国内桥梁中被撞次数最多、墩身损伤严重,但仍未影响营运,已充分显示出它的完好质量。尤其是1983年、1998年武汉分别出现高洪水位,两年份的超历史最高水位、最大流量、最快流速,共计10多次洪峰,每次12小时以上冲刷大桥,大桥固若泰山。
50年来,该桥经桥管部门多次检查,对静载、动载、抗震等性能进行实验测检,结果表明:全桥无变位下沉现象,桥墩仍可承受6万吨压力,仍具有抵御每秒10万立方米流量和抗每秒5米流速决水的能力,仍可抵御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截至目前,大桥24805吨钢梁、8个桥墩无一裂纹,无弯曲变形,铆钉无一颗松动。
我国多位桥梁、铁路专家证实:大桥正“年轻”,养护得当,大桥钢梁部分能过百岁,桥墩可用200年。据桥梁专家方秦汉院士称,当年建大桥,图的就是“百年大计”。除了一点“皮肤病”——钢梁锈了点,油漆脱了些,还有点“风湿”——钢筋膨胀,撑裂了混凝土外壳,大桥没大毛病。
当年,以极端环境为标准,大桥设计打足提前量:假设两列双机牵引火车,以最快速度同向开到桥中央,同步紧急刹车;同一时刻,公路桥满载汽车,以最快速度行驶,也来个紧急刹车。“更不幸的是”,就在这个时候,长江上刮起最大风暴、武汉发生地震、江中300吨水平冲力撞到桥墩上,武汉长江大桥仍坚如磐石。
武汉铁路局专家透露,大桥设计有足够安全储备。至今,铁路桥还有余力,尚未满载荷运行。如今,武汉长江大桥成了一座桥梁的“标杆”,一座高质量的样板桥,大桥局以大桥的高质量为荣,也给其他的大桥产生了示范效应。
长江大桥只是新中国的一个成就,但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就是毛泽东时代的文化特征,我们需要了解历史,只有深刻地了解历史,才有资格去评价历史。对于历史文化,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