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逝世33周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12:04
 

纪念毛泽东逝世33周年


     大事回放 1976年9月9日,新中国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主席逝世。

  无论时光如何流逝,这个名字——毛泽东,都会在历史的星空熠熠闪光。无论记忆如何褪色,这一天——9月9日,都会在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的脑海里永志不忘。

  33年前的这一天,被中国人民亲切地称为“毛主席”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溘然长逝。对于当年仅仅4岁的孔东梅来说,也许只是姥爷亲情的骤然失去,但对于那时几乎所有中国人而言,则是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在孔东梅的记忆中,每年的9月9日,是毛泽东后代的3个家庭——儿子毛岸青家、大女儿李敏家和小女儿李讷家聚会的日子,他们会相约来到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

  33年过去了,共和国人民对开国领袖依然深怀景仰和爱戴之情。

  毛主席纪念堂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炎炎烈日下排起了长龙,几乎每人手上都拿着一枝黄菊花,他们要把花献给安息在这里的一代伟人。纪念堂解说员告诉记者,自1977年纪念堂落成并对外开放以来,32年间,先后有一亿七千万人来到这里瞻仰缅怀伟人。

  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毛泽东永远受到人们的景仰和爱戴。

  60年前,在他现在安息位置正北方向大约1公里远的天安门城楼上,这位人民领袖豪迈地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从此,他开始了领导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长达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的奋斗历程。

  毛主席纪念堂二楼设有毛泽东革命业绩纪念室,目光所及,一件件珍贵文物,一份份翔实史料,似在无言地诉说着这位人民领袖的一世辉煌——

  这位出生于湖南韶山一户农民家中的旷世奇才,青年时代便显露出兼济天下造福苍生的远大抱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惊天一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胸怀,显示了雄视千古的无畏气魄。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毛泽东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恰如他的战友、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所言: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作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毛泽东的影响显然超出了国度。他领导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恢复甚至放大了久违的自信心——抗美援朝,打出军威国威,中国从此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在极度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研制出“两弹一星”,大大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国门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把一个两极世界改变成大三角关系。巴基斯坦前总理布托留下过这样的评价:像毛泽东这样的人百年不遇,甚至是千年不遇。他是世界为之震惊的辉煌的新秩序的最杰出的建筑师。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经历60年历史巨变的新中国,离不开毛泽东等新中国缔造者的奠基之功。正如著名党史专家金冲及接受采访时所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已经和正在做着三件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因为毛泽东等共和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努力,新中国在第一个30年里实现了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为标志的“站起来”,并为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毛主席画像,自开国大典以来悬挂了60年。这幅画像早已连同天安门成为共和国的名片,成为共和国人民的永恒记忆。与其说毛泽东给新中国留下至今不曾消退的印记,不如说新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已经并将继续融入毛泽东那一代革命者的理想和追求。

  33年前的9月9日,已经离我们很远,但这个特殊的日子却令亿万中国人无法忘却,它是一位伟人的忌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奋然前行、续写共和国辉煌新篇章的开端。





得知毛主席逝世,知青们悲痛欲绝
蒋少武,摄于1976年9月9日 點擊進入更多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