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埋藏在儿童心中的哲学种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7:40:40

《世界为谁存在》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丛书

【法】奥斯卡·伯瑞尼弗/文,【法】雅克·德普雷/图,袁筱一/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风到哪里去了》

《跷跷板》

“大师经典哲学绘本”丛书
图画书里蕴藏着关于人生的哲学,可是,年幼的儿童能够读懂它们吗?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只想说,儿童肯定读不“懂”它们,但是却能够借鲜明的故事感受它们。那些关于人生的哲学,在创作中本来就不是被明确意识到的,而是在无意识之中感受到的,而无意识活动极为活跃的儿童是可能进行艺术还原的。
■刘晓东
不同专业的人士对儿童哲学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是不同的,但对它的理解一般不会超出以下3种概念:儿童的哲学(children's philosophies)、童年哲学(philosophy of childhood)以及儿童哲学探究课程(philosophy for children)。
儿童哲学是什么
在汉语的表达习惯中,儿童的哲学也可以省去“的”字而被称为儿童哲学。儿童的哲学的定义有些复杂,它本身有一些隐喻、诗性和模糊的性质。年幼儿童缺少反思性思维,往往并未意识到自己有一套正在生长并不断变化着的世界观或哲学。儿童的哲学可以界定为儿童关于世界(即常说的宇宙人生)的观念,既包括儿童的好奇、困惑、探究,也包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与阐释。哲学在儿童时期是像涂鸦那样自然产生的,儿童的哲学是一种自然的活动,否定了这一点就否定了人类哲学产生的自然背景。
再说说童年哲学。在西方,童年哲学在哲学学科内的地位近年来已经逐步被认可,被视为与科学哲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等学科类似的哲学分支。马修斯对童年哲学有特殊的贡献,他著有《童年哲学》(1994)一书,为童年哲学建构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童年哲学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童年的概念、童年的历史、童年的比较文化研究、儿童观、儿童的权利、儿童的艺术、儿童的社会地位、儿童认知和道德发展的理论流派等问题。作为具有对偶关系的概念,童年与成年对应,儿童与成人对应。童年最直接的载体是儿童,尽管成人也有童年,所以,童年哲学亦可另名为儿童哲学。
在我国,人们常说的儿童哲学并不是儿童的哲学或童年哲学,而是美国哲学家李普曼提出的儿童哲学探究课程(Philosophy for Children),这一英语名称似可直译为“给儿童的哲学”,也可译为“儿童哲学探究”。儿童哲学探究课程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当时,随着越战的逐步升级,美国公众对越战的正当性与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激烈辩论,其辩论的质量让李普曼大为不满,他认为这说明了一个事实:到大学再教逻辑为时已晚。于是他打算教10-11岁的儿童学习逻辑。再后来,为了配合从幼儿园到中学12年的哲学探究计划,李普曼及其同事创作和出版了一系列儿童哲理小说和教师手册。于是儿童哲学探究课程羽翼渐丰,迅速影响了新泽西州、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儿童读经运动与哲学探究课程背道而驰
目前,儿童哲学探究课程在我国逐步受到教育机构的青睐。我们这个民族具有浓厚的经学思维的教条主义的传统,儿童哲学探究课程鼓励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发现和批判,让小孩子从小避免经学思维的影响,学会批判性思维,这是民族文化改造的重大环节之一。但是,儿童哲学探究课程本身应当是儿童本位的,其天职是为本来就是探索者和思想家的儿童表达其探究天性提供教育条件。儿童哲学探究课程的直接目的并非弘扬传统文化,也非提升民族竞争力,而是帮助儿童充分进行智慧探求。提升民族竞争力只是儿童哲学顺理成章的结果,是必然的副产品。如果儿童哲学探究课程其直接目的就是提升民族竞争力或弘扬传统文化,那么儿童便又沦为工具,成为成人社会工具理性思维的受害者。
哲学是好奇、探究,是追求理解,不是记教条、背格言。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海内外华人世界掀起了儿童读经运动的热潮。儿童读经运动公然要求儿童甚至是托儿所、幼儿园的幼童死记硬背古代经书(古代哲学著作),可见,儿童读经运动与这里所说的哲学探究课程是背道而驰的。
儿童的哲学这一概念是流动的、燃烧的,它在儿童主体那里运动着、发展着。就像哲学在其发展历史上曾包容混沌初开的众多学科一样,广义的儿童的哲学可以涵盖以下几个领域:儿童的科学、儿童的伦理学、儿童的艺术、儿童的宗教、儿童的文学等,也就是说,可以涵盖儿童的整个精神世界。儿童哲学探究课程应当尊重儿童的哲学这一概念的“流动”特点(发生学特点),也就是说,儿童哲学探究课程本身应当跟随儿童的哲学一揽子问题的发生而发生。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哲学探究应当是全部课程的主要精神气质。例如,在意大利的瑞吉欧学区,方案教学是其主导课程。而方案教学是由幼儿共同选择一个大家有探究兴趣的课题或方案,然后共同完成探究任务。方案教学因其重视幼儿的主动探究本能而闻名世界,可以看出,瑞吉欧的方案教学也是一种儿童哲学探究课程。
对于中小学来说,哲学探究课程除了可以作为独立存在的课程以外,哲学探究的精神和方法还应当作为各科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高度重视的,而中国的基础教育则高度重视学科基础(双基)。是先重视探究能力,还是先重视学科基础,这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分水岭。我们常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比美国的好”,“中国的基础教育比美国的扎实”,其实,这种“好”是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发展、牺牲学生精神官能的发育、牺牲学生的探究机会和探究能力为代价的,可谓得不偿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在这方面下决心、下功夫。
不只是“说”更要“做”
另外,对于幼小儿童来说,哲学探究不只是“说”,更可能是“做”。意大利教育家马拉古奇写的诗篇《其实有一百》,为我们了解儿童所面对的丰富世界以及多元繁富的表达方式提供了生动的说明:儿童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还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有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
这里的“一百”不是具体数字,而是指许许多多,儿童的每一个感官都有一个相应的外部世界与其对应,他们不只是用头脑去想,也会用手去想;不只是用手去做,而且还会用头脑去做。但学校和文明只鼓励使用语言官能,从而只给儿童留下一个世界而“偷走了九十九个”。在成人的世界里,游戏与工作、现实与幻想、科学与想象、天空与大地、理智与梦想往往水火不相容,然而在儿童的世界里,它们往往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目前,儿童哲学探究课程还囿于言说层面,尚未提升到以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去展开儿童世界的境界。儿童哲学探究课程若要迈入阳关大道,就必须尊崇儿童的天性、天赋和自然智慧,发现儿童无比宏富的世界,敬畏和利用儿童丰富多样的探究方式和表达方式,为儿童全方位地展开、表现、表达自己丰富的世界提供教育条件。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世界为谁存在》
【英】汤姆·波尔/文,【澳】罗伯·英潘/图,刘清彦/译,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世界为谁存在?”狮子宝宝问爸爸。“呃,看看你的四周,”爸爸回答,“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绿油油的草原,让你跑跳奔放,每一只斑马、羚羊与大象帮助你成长茁壮,每一块耸立平滑的岩石让你享受阳光。你应该相信,世界为你存在!”《世界为谁存在》是一个父亲在非洲旅行的途中为他的两个孩子写的一本书,通过各种动物的亲子对话追问“世界为谁存在”,启发儿童去思考生命与自然。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丛书
【法】碧姬·拉贝、米歇尔·毕奇/著,[法]雅克·阿扎姆/插图,潘林、刘岩、王川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丛书(共6册)的哲学思考遍及所有的人生重大主题,比如生死、幸福、善恶、美丑、对错、自由、公正等,但它不是“纯粹”的哲学书,因为它没有任何难懂的哲学概念和哲学词汇,也不是“地道”的人生励志丛书,因为它并不为你树立任何人生的目标。所有的哲学都融化在一个个的小故事里,融化在我们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另外,法国插图画家雅克·阿扎姆的插图,给本来已不“纯粹”的哲学抹上了幽默,给本来就不沉重的思想增添了俏皮。
《风到哪里去了》
【美】夏洛特·左罗托夫/,【意】斯蒂芬诺·维塔/图,陈丹燕/译,明天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白天会结束吗?白天并不会结束,它会在别的地方重新开始。那么,风停了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风停下来时,它其实是吹到别的地方去了,让那儿的树跳舞去了……《风到哪里去了》以写实的方式,呈现了孩子的一段“成长经验”。通过孩子和妈妈之间的一问一答,帮助孩子了解自然界永无休止的循环规律。该书文字颇富诗意,描写细腻,又具普遍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自然科学绘本佳作,曾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杰出童书奖和美国《学校图书馆月刊》最佳图书等荣誉。
《跷跷板》
【芬】蒂莫·帕尔韦拉/文,【芬】维尔皮·塔尔维蒂耶/图,任溶溶/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跷跷板的一头是空的,它翘起来,对着一棵孤零零的云杉树的树梢,对着天空。跷跷板的另一头坐着小熊小皮,他拿出他的蓝色小记事本,在上面写了一句:‘跷跷板另一头没人坐,跷跷板就没法玩。’”你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儿童哲学家”?你有没有常常觉得孩子的“为什么”不好回答?你有没有觉得孩子其实也应该学点哲学?让孩子学习哲学,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故事来引导他们思考,《跷跷板》就是这样的故事。
“大师经典哲学绘本”丛书
【德】莫妮卡·菲特/著,【德】安图妮·波阿提里思克/绘,王星/译,万卷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大师经典哲学绘本”丛书是一套给孩子看的哲学故事书,它被翻译成18种语言,荣获德国青少年科学院奖、捕鼠人文学奖、猫头鹰文学奖提名奖。它通过优雅恬静、富有诗意的文字,色彩沉静、意境悠远的图画告诉我们哲学不枯燥,它是美妙的;哲学不遥远,它是亲切的;哲学不深奥,它在每个孩子心里。
全套书共4册,其中《画家、城市和大海》告诉我们一位生活在城市很久很久了的画家在画遍了城市中的一切之后画海的故事;《擦亮路牌的人》讲述了一个每天擦洗写着音乐家和诗人名字的路牌,认为生活不需要变化的路牌清洗工身上发生的故事……
原来哲学距离我们这么近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思考才是我们理解世界、经历存在的唯一方式。其实,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触及事物的本质,而且是以他们独有的简单方式。
■袁筱一
《我与世界面对面》可能是我翻译过的最特别的一本书。翻译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能够回想起小时候一些古怪的念头:例如我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觉得爸爸的反义词是妈妈,甚至我觉得和爸爸名字相反的,是妈妈的名字。而在译完之后,我为自己的古怪念头找到了答案,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需要借助彼此矛盾的概念才能够进行思考,哪怕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义词。
这本书应该算是一本儿童哲学启蒙书,配有一目了然却意趣盎然的图画。它讲述的是丰富的哲学世界里最基本的12组彼此矛盾却互相依存的概念。在书的开篇,我把它们译作“捉对”的存在:一和多,有限和无限,存在和表象……因为实在觉得和与之相配的图画一样,这些看似严肃的概念其实是很调皮的,仿佛在生活的每一个时刻、每一个角落都在和我们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它们不一定在我们的意识当中,但会时不时伸出小手挠你一下。当然,这本书中的文字仍然不可避免地具有概念性,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哲学的领域,但是,我们会发现,原来哲学距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近到早已经被包含在童年时代的无数个“为什么”或是无数个古怪的判断之中。
不是吗?小时候我们或许每天都在吃最不喜欢吃的东西,因为爸爸妈妈告诉我们,你必须要吃;现在我们每天还在做着我们不喜欢做的事情,不同的只是我们自己告诉自己,你必须要做。对此我们称之为“心里的两头羊在打架”,而实际上,我们就是在“自由”与“必须”的概念里挣扎,抑或还牵涉到理智与激情。而生命和死亡就更是困扰我们一生的问题了,我们当中有谁没有问过“人为什么要死”这样的问题呢?又有谁不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法国诗人拉马丁说:“生命是死亡的序曲”,而我们就这样进入了关于时间和永恒的思考……
作者讲述这12组哲学基本概念的方式是一样的,他先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怎样来理解这一对对的概念,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存在”是本质,而“表象”通过“存在”显现出来,是能够为我们所感知的一面。我们还可以理解到,“理智”是我们分析事物——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能力,而“激情”则是我们内心无法掌握、无法抵抗的情感波澜等。接着,与我们的感觉同步,我们便会发现,这是一组彼此矛盾的概念,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它们彼此“厮杀”时,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的冲撞和痛苦,我们也经常哀叹为什么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供选择。但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来了:作者告诉我们,所有这些看似矛盾、非此即彼的概念都是一张纸的正反两面,没有正面,就无所谓反面,并且,缺了任何一面的纸都不可能是纸。的确,如果没有“必须”,又哪里有“自由”?没有“主动”,又何所谓“被动”?而且,我们还会进一步发现,如果时间和环境改变了,这一对对曾经激烈“厮杀”过的概念还会向对方转化。
我们或许会感到惊讶,法国的孩子如何能够接受这样一本在语言上显得有些过于专业的哲学书,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应该是原因之一。法国给孩子的教育是,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思考(从正反两方面切入)才是我们理解世界、经历存在的唯一方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孩子离思辨的传统很远。其实,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触及事物的本质,而且是以他们独有的简单方式。
因而我想,这本书的阅读对象决不仅仅限于孩子,成人在为自己的孩子讲述这本在“表象”上很浅显、实质上却可以深至“无限”的哲学启蒙书时,一定也能体会到很多阅读的快乐。这种快乐,或许是在孩子似懂非懂的纯真目光中,又或许是在对自己曾经的似懂非懂的追忆中。最关键的是,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因为,画面上简单美好的场景将在我们——包括孩子的一生中不断重现。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我与世界面对面》译者)
“儿童哲学智慧书”丛书
【法】奥斯卡·柏尼菲/文,【法】奥利安·德巴等/图,李玮/译,接力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儿童哲学智慧书”是一套图文并茂的优质哲学图画书,全套书共4册,分别为《我,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知识,是什么?》和《好与坏,是什么?》。它集合了孩子最常提出的诸多问题:从生命起源到自我认识,从日常生活到人际交往……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好奇与迷惑,而它背后是人生必须解答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