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症候群- 宇の航 - 新浪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34:45
粉丝症候群
2006-11-06 22:59:35
大中小
来源:半岛晨报
这是昨天刚刚听到的一个笑话。
上周日,本报记者穆晨曦应江苏卫视的邀请,去南京担任《绝对唱响》4进3比赛的评委。当天晚上将近11时,本报另一名记者王继富(若干年前曾做过娱乐记者)在大连的家中收到了来自南京某朋友的短信,内容如下:“老大,你们的穆晨曦为什么不支持我们喜欢的‘珏晨组合’,哼,收拾她……”
我还认识一个典型的家庭“煮”妇,每天心里、眼里除了孩子就是老公。但是今年开始,她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讲的尽是她新近粉上的易中天老师的故事,有一天居然因为在新华书店找易老师的书而错过了接儿子的时间……
不可否认,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粉丝。其实不是想说做粉丝不好,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娱乐新闻中出现“粉丝”的字样,而且多半都跟“疯狂、失控、暴力”联系在一起,我们觉得,有必要对这一群体多一些关注。
粉丝词汇学
释义:菊花派是天涯部分网友建立的,主旨在于反对郭敬明抄袭,最终目标是让郭敬明承认所有的抄袭并道歉,郭敬明被尊为菊花“酵母”。网友们本质上是恶搞和自娱,他们设有常用语,比如“JC”,意为“纯洁、雏菊”,他们经常说“JC已经战胜了世界”。
近义词:冷艳派(以一位陈姓歌手为酵母的天涯网友团体)
雪梨
释义:今年长沙赛区超女冠军厉娜的粉丝群,在去年超女推出“玉米”、“凉粉”、“盒饭”之后,又一拨超女粉丝团开始重新洗牌,重新命名。如果说去年还是粉丝团自发组织的话,今年粉丝团已经是一个商业策划行为,有专人为每个超女的粉丝团取名。
近义词:“飞碟”、“飞艇”等
粽子
释义:随着粉丝的繁盛,在各种粉丝团之间出现了“粽子”。粽子是一种身份,可以是克格勃,可以是007,可以是苏秦张仪,也可以是和平大使。粽子是一种心态,其中分黑色粽子和绿色粽子。
近义词:春卷
抢沙发
释义:争当回帖第一人的抢沙发之风愈演愈烈,从开始在某个论坛里的回帖,变成了现在诸多名人博客上的留言。很多沙发爱好者热衷于在别人发表博客的第一时间留言,这或者不是粉丝的行为,但却是粉丝的心态。
近义词:板凳
贴吧
释义:如今判断一个人的网络人气,最佳的办法不是在网络搜索引擎上的搜索数量,而是在百度贴吧里的帖子数量,这里才是真正的粉丝集中营。
近义词:个人网站,搜索指数
粉丝帮
其数量实在巨大,而且为“粉丝”这两个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人气指数:★★★★★ 疯狂指数:★★★★★
蕾丝
徐静蕾的粉丝叫“蕾丝”,这个名字其实不大好。“蕾丝”本来是不多的,也不狂热,但自从徐静蕾开始写博客以后,“蕾丝”就在网上聚集了。徐静蕾的粉丝是最典型的粉丝,不是中国最典型,而是世界最典型,其特点就是没命地夸偶像好,所以徐静蕾就成了他们心中最美的美女、最有才的才女、最贤惠的惠女。
人气指数:★★★★☆ 疯狂指数:★★★★☆
钢丝
不能不提风华正茂的郭德纲以及他的一大批“钢丝”,纯度较高的“钢丝”应该形成于2006年之前。
人气指数:★★★★ 疯狂指数:★★★
Acosta粉丝帮
如今你要是不知道Acosta是谁可真的有些落伍了。但Acosta怎么红的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反正不长的时间,他的博客访问量已经直逼2000万,排名已经超过了地产明星老潘,有人说Acosta的粉丝很多都是炒作高手,他纯粹是被粉丝捧红的,如果真是这样,他的粉丝应该算是最有威力的粉丝。
人气指数:★★★ 疯狂指数:★★★
一切以份的名义
古有“看杀卫王介”,洋有“爱杀列农”。而当今中国人的“爱”和“看”在经历过疯狂的政治崇拜、文化崇拜之后,在赵丽蓉向全国观众“宣告”第57个民族——追星族的诞生时,就注定要走上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2005年的超级女声,让“粉丝”从英文Fans衍生为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来不及收入的新解。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身边忽然多了无数的“粉丝”,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民皆粉”的全新状态。原来以为只有娱乐明星可以有“粉丝”,现在无论什么人,只要可以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行为事迹的,都可以有人去追随。原来以为“粉丝”不过是年轻人的专利,可是看着70多岁的老奶奶给超女献上一束鲜花时,人们再也无法给“粉丝”去限定年龄了。因此,“粉丝”成了一个最广阔的、最无拘无束的团体。人们永远搞不懂这些“粉丝”都在想些什么,也搞不懂这些“粉丝”为什么要集体对一个人那样狂热,更不明白这些“粉丝”与“粉丝”之间为何要发了狂一般地吵架,甚至对着不相干的人脸红脖子粗。
伏尔泰说,即便没有上帝,人类也要造一个上帝。偶像崇拜是人类天性,为此,人类不仅创造了神,还制造了耀眼的明星。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粉丝”都是一个合理存在的群体,“粉丝团”的产生、发展都不应该存在任何争议。原因很简单,偶像就是一个“参照物”,人们在给自己定位之前先去观察这个“参照物”,可能会偷偷企盼:哪天我能像他那样该有多好!换成“粉丝”们自己的话:我们的偶像身上有着很多我们欣赏的特征,而且他们能理解我们。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粉丝”队伍在越来越壮大、越来越专业的发展中,已经衍生出了种种危险的信号,“粉丝”疯狂成病,“粉丝”症候群越来越成规模,甚至就连那些被崇拜者也看出了其中端倪,发出了“粉丝是个越来越傻的群体”的感慨。归根到底,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谁也不可能从来不崇拜、欣赏任何人,因为谁都需要信仰;谁也不应该抛弃自我把别人当做神来尊奉,因为那样会让人迷失方向,看不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