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时刻倾听学生的心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27:35
目前,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中,把学生评价教师也纳入其中。对这种评价方式的兴起,教育界争论不定,支持者认为,让学生评价教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能较全面地反映教师的工作情况;反对者认为,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思考问题不成熟,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工作情况。
究竟能不能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评价教师更加有效?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做法,谈一点认识和看法。
笔者曾对全校一至六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作过这样的抽样调查:你认为学生是否可以评价教师?理由是什么?结果95%以上的学生表示同意,只有极少数学生表示不知道或者不可以。而大多数表示赞同的理由是:我们非常了解我们的老师,我们很想说说对老师的看法,我们也希望老师了解我们的想法。而对教师作类似的调查发现,只有百分之六十几的教师表示认同。从中发现,让学生评价教师,在学生中大受欢迎,而相比之下,教师对此认同率偏低,应该引起反思。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谁?当然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工作应该以学生为主、时刻倾听学生的心声,而让学生评价教师是教师倾听学生心声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所以,让学生评价教师符合教育规律。
事实上,从衡量教师工作好坏的角度来看,应主要依据教育质量的高低,而不仅是社会舆论和教师评价,仅凭教师评价是片面的。而衡量学生的教育质量高低,不仅要看考试成绩,还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水平、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等。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有思想、有个性,直接经历教育的过程,与教师接触最多,感受最深,完全有理由、有资格说出对教师的看法和想法。而且,相对而言,学生对教师的这种评价要比任何其他对象的评价更加直接、真实、全面。然而,却有教师担心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错误、不合理。不可否认,因为学生的发展参差不齐,难免会有学生对教师存在误解,但这毕竟是少数,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思想和个性,不相信学生就是不相信教师自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一面镜子,一旦对教师有不良反映,恰恰说明教师工作出了问题。对此,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不要过多抱怨学生不领情,叹息教师“出于好心,没有好报”,诸如学生反映教师作业太多、补课太多、要求过高,这些意见不无道理,教师应该虚心接受,不断反思。
学生评价教师这种考核形式,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如何操作更加有效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校主要做到了“二预先、三结合”。
预先宣传学生评价教师制度。这样做,主要是让学生在平时都来关注教师的言行,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举措提出意见,便于教师及时改进。对教师而言,也起到提醒督促的作用,对学生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教师应该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
预先让教师自我展示。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教师,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学生适当展示自己,展示自己的工作,展示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成果,特别要展示教师那些平时不被学生所注意的幕后工作。在学生评价前,让被考核教师对学生作一次述职报告,进一步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以便作出公正的评价。
评价与引导教育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位学生因为数学课王老师惩罚他抄袭同学的作业而心生不满。对此,我们从“抄袭作业到底好不好、王老师惩罚他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是为了谁好”等方面引导教育,最终,这位学生不仅对王老师改变了评价,更重要的是对王老师增进了了解,重新认识了一位好老师。
非正式评价与正式评价相结合。对教师来说,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而根据一次评价结果就对教师定论,不太科学,也不合理,难以让教师信服,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很好地发挥激励作用。为此,我校采取非正式评价与正式评价二次评价机制,即在一学期过半时进行学生对教师的非正式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对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进行初步调查摸底,让教师及早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便在期末的正式评价中获得学生的正确评价。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在这种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种现象:一位数学老师因为管理学生过于严格,反倒引起学生的反感,对他的评价结果也不容乐观,但老师们则对他的工作作出了充分肯定,给予积极评价;而另一位语文老师有段时间因为自考而放松了教学,对此,教师对他有看法,而有的学生却支持拥护他。这两种情况,虽然截然相反,但都能反映出一定的问题。应让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促使学生评价教师这种形式发挥出更加积极作用。(江苏省金坛市汤庄中心小学 朱小燕)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