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该怎样倾听孩子的心声 光明日报-光明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20:13

今天,该怎样倾听孩子的心声

本报记者 丰 捷 《 光明日报 》( 2010年10月26日   09 版) 曾担任知心姐姐30年之久的卢勤在与孩子谈心。(资料照片)

    她梳着两条小辫子,脸上永远挂着微笑,你还记得吗?

    50年前的10月25日,她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从此,陪伴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

    50年,她专心致致地做着一件事——倾听,倾听孩子的心声:苦恼,希望,快乐,忧伤,她是孩子们永远的“知心姐姐”。

    50岁生日的这一天,从《中国少年报》上“一个孩子不见面的辅导员”逐步走进家庭、学校教育各个角落的“知心姐姐”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将每年的10月25日设为‘倾听日’”。“知心姐姐”说,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时尚如何变化,孩子们内心渴望温暖交流的质朴愿望始终未变,而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倾听者。

    今天,我们该怎样倾听孩子的心声?“知心姐姐”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话题。

孩子的话最想对谁说

    8月至10月,“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以“倾听孩子心声”为主题对10省市两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中小学生想说心里话时,首选倾诉对象不是父母。

    49.56%的中小学生最想对关系好的同学、好朋友说心里话;只有26.73%的中小学生最想跟父母倾诉心里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比例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由此看出,孩子年龄越大,对父母在精神上的需求程度越低,自主意识越强。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就是在精神需求上不断远离父母的过程。此外,还有13.84%的中小学生选择把心里话埋在心里,5.61%的孩子选择跟网友倾诉。

    而在倾诉方式上,面对面聊天这种较为常规的方式并不占绝对优势,仅在孩子喜欢的倾诉方式中占到38.92%的比例,其次是写日记(包括写网络日志),占调查数的19.94%,紧随其后的是网上聊天及没人的时候自言自语,分别占调查数的17.44%和15.50%。调查报告就此分析说,显然,这四种方式中只有面对面聊天是父母常用的,而好朋友和同学则要灵活得多,网上聊天、在博客空间里留言,都是很常用的交流方式。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孩子有了心里话会首选同学、好朋友的现状。

孩子们最想说什么

    “妈妈只关心我的学习,对别的方面都不关心”;“不管跟爸妈聊什么,最后总会落到学习上”,这是随机采访中几个孩子的抱怨,却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情绪。面对孩子们这样的表达,不知为父母的作何感想。

    “知心姐姐”的调查结果恰恰印证了孩子们的这种无奈。“如果可以倾诉,你最想向父母说什么?”结果,超半数中小学生在调查中选择了“在学习上的困惑或收获”。排在第二位至第五位的则分别是对爸爸妈妈(或者家庭)提出意见或建议(占调查人数的19.31%),人际交往(包括异性交往)中的经历或疑问(占调查人数的13.48%),对未来人生的疑问(占调查人数的11.58%)及对身体发育及生理问题上的疑惑或困惑(占调查人数的3.76%)。

    面对三句话离不开学习、分数的父母,孩子们为什么还要把学习的话题摆在眼前?有关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学习几乎成了孩子生活的全部,主宰着孩子的快乐与痛苦。此外,一些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又存在着态度和方法上的错误,关注的点不对、关注的方式粗暴,使得这样的关注变成了一种压力和伤害,迫使一些孩子想就学习问题跟父母倾诉自己的意见。而父母对孩子在学习上的过度关注和不当关注,又必然造成对孩子其他成长问题上的忽视甚至漠视。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一种对等的、宽松的、畅通的倾诉环境。

    有多少家长会时常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我爱你”、“你快乐就好”、“我想做你的知心朋友”?当他们把好好学习、听话、长大成材挂在嘴上时,已经不自觉地变成或居高临下、或苦口婆心的说教者,心里话也变成了对孩子的各种要求。专家说,“这样的话说出来,就算再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孩子又能真正体会多少呢?”

谁是合适的倾听对象

    孩子们有心里话愿意对别人说吗?调查显示,近九成中小学生愿意对别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但关键是,要能找到合适的对象。

    那么,合适的倾听对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46.96%的学生选择了“理解我所有的感受”,“能给我提供一些帮助”和“能让我放心地说”,以各占调查总数20.05%和17.79%排在第二、三位。

    “这三个条件,恰好代表了今天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三方面需求,即被人理解的需求,解决问题的需求,以及安全感上的需求。”有关专家表示,与“理解”和“帮助”相比,“能让我放心地说”更能折射出今天的孩子在生存环境中渴望讲真话、渴望精神上的安全感的现实状况。在学校和家庭中,在作文里,在和老师、父母的交谈中,许多孩子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做到畅所欲言、无话不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31.75%的孩子想倾诉时却找不到人倾诉心声。专家就此解读说,很大因素取决于缺少安全诉说心事的对象,怕被批评,怕承担不好的后果,怕来自倾听者的种种无形的压力。因此,为孩子创造一个能够“放心说话”的环境,也是整个社会及每一位成年人都应该反思和努力的方向。

    倾听,“知心姐姐”做了50年的功课。无论是难以启齿的小秘密,还是排解不去的困惑烦恼,孩子们都会毫无保留地告诉“知心姐姐”,“就算收不到回信,我也觉得舒服多了,因为我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卢勤当了30年“知心姐姐”,她说,时代发展到今天,倾诉的途径和表达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人与人之间渴望获得心灵的呼应这一点是不变的,甚至越来越被人所需要。今天的孩子更渴望能有一个空间倾诉心声,更需要被无条件地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