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04:49
一、以儒治国
儒家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即仁义道德、纲常伦理,希望人们能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并且不断进取。要提高公民素质,实现法制民主国家,创建和谐社会,儒家思想将是一剂治国良药。
儒家有“四心”,谓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是人所具备的不同于动物的人性。儒家有“五常”,仁、义、礼、智、信,儒家认为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儒家有“五礼”,即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应做到夫妇有礼,父子有仁,兄弟有智,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在“礼”的倡导下,儒家认为,懂得尊敬是人与动物的不同,是故,“敬”不仅是对于父母关系应当持有的态度,也是对待君臣、兄弟、朋友的态度。
“食色,性也”、“发乎情,止乎礼义”,儒家在肯定了人与动物一样,有食欲和性欲,同时也指出了人与动物不同的特性,即人有人性,人懂得“礼”,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见《论语·颜渊》),告诫人们要知“礼”。
儒家重视“正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如何“正名”?儒家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即君王的行为举止要合乎君王的身份,同样,“臣”、“父”、“子”也要合乎各自的礼仪规范。
儒家的人生目的和责任是“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官从政当是为了施行仁政。
养吾浩然之气是儒家的道德修养的目标。《孟子·公孙丑下》说“彼以其富,我以整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大意是他(指某个诸侯)虽富有,但我有仁心;他虽有爵位,但我有道义,我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儒家认为浩然之气从坚持道义中来,要坚持道义的弘扬,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儒家道德修养讲究安贫乐道。《论语·雍也》中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弧饮,走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回”指颜回,孔子有成名弟子72位,颜回是他最得意的学生。《论语》中的这一段是孔子赞扬颜回的安贫乐道。
二、以道治身
道家以宇宙自然为本位,反对扭曲与压抑人的天性,反对对人的自然天性的破坏和束缚,追求的是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形态。庄子认为返归自然本性,关键是弃物捐心,返朴归真,道是一种虚无的境界,欲达道的境界,内心必须去除一切杂念,使自己的心境达于空明,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在这种“心斋”、“坐忘”的状态中与道合一。
三、以佛治心
佛教的基本原理是“三法印”,具体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指“空”,“空”是指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诸法无我”中的“我”是实体与主宰的意思,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涅槃寂静”中“涅槃”指圆满成就,“寂静”指解脱了烦恼是佛教修行的最终境界和根本目的。
佛家讲究诸法性空。佛家认为人是由四大、五蕴组成的一个暂时集合体。“四大”是指土、水、火、风,“五蕴”指色(物质)、受(感受)、想(思维)、行(意愿)、识(心识)。另外,佛学中还有“八苦”之说,即在生、老、病、死的“四苦”基础上再加“爱别离、怨憎恶、求不得、五蕴盛”。其中生、老、病、死这四苦是自然规律,具有物质性,后四苦是由人的思想感情带来的,具有精神性。
佛学中有“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前三者称“三善道”,后三者称“三恶道”。佛教有“八风”,指利、衰、苦、乐、称、讥、毁、誉这八种能够动摇人心的力量。苏子有诗写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八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笑着说苏子“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