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咋力荐37岁的薄一波当中央委员? - 新华博客 - News 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20:43
毛泽东咋力荐37岁的薄一波当中央委员?
1945年4—6月,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薄一波当选为中央委员。薄一波的当选有一个小“插曲”:当时在酝酿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名单时,本来薄一波是作为候补中委提名的。有的同志认为薄一波是从监狱里出来的,当一名党员可以,当候补中委不合适。毛泽东听人汇报后说:“为什么不可以当选为正式中委?提候补中委就不妥。”毛泽东的这个意见在各代表团中进行了传达,因而在选举中,薄一波顺利地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薄一波后来回忆道:“当时,我37岁,是资历比较浅的一个。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毛主席的用人之道。”(摘自薄一波的《七十年奋斗与思考》)
毛泽东曾经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出主意固然重要,用干部同样也重要。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繁重的建设时期,毛泽东的麾下都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谋、能征善战的人才,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出谋划策,默默奉献,创造了众多令世人瞩目的奇迹。这无不源于毛泽东对他们的敢用和善用。毛泽东的用人之道可以总结很多条,但最关键的两条:不求全责备,不拘一格;知人善任,用其所长。薄一波之所以被毛泽东力荐,是因为他有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有忧国为民的高尚情怀,有文武兼备的杰出才能。
政治家晏婴说过:“国有三不详。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知而不用,二不祥也;用而不任,三不祥也。”不知,是因为没有眼光;不用,是因为没有胸怀;不任,是因为没有魄力。如果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不能发现人才,不善于使用人才,不敢重用人才,恐怕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观照时下,有的官员,两眼一抹黑,一边把自己忙得够呛,一边又埋怨身边无可用之才;一边急着从外边引进人才,一边又冷落现有的人才,总相信外地的和尚好念经。有的官员,常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对人求全责备,鸡蛋里挑骨头;用一种模式套人,把别人的特点当缺点,总想把人整得圆头圆脑、没棱没角。有的官员,无见贤思齐之心,有嫉贤妒能之意,谁出色,就整谁;谁冒尖,就掐谁;搞武大郎开店——“贤”人免进,把好端端一个单位整得暮气沉沉,死水一潭。有的官员,用人论资排辈,讲先来后续,让一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人,站着茅坑不拉屎,让优秀的年轻人才闲着、看着、等着“熬年限”。更有甚者,大搞任人唯上(听上级招呼),任人唯派(用自己圈内的人),任人唯钱(批发官帽子),任人唯亲(用自己亲朋好友)等等,凡此种种,虽为数不多,但危害颇大,可以说是误人误事,误国误民。
我们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摒弃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陈规陋习,不拘一格,广纳群贤,以非常之举选拔非常之才,以非常之策、非常之才应对非常之时、非常之事,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
系统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