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被愤怒遮住双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10:14
前几天临睡前重新翻看《王朔随笔集》,其中王朔答何东的采访一篇有这样一段记录:
何东:作家史铁生曾说:王朔,钟阿城,陈村,是三个比较特殊的作家,别人看来挺平常挺一般的事儿,他们仨总能看出或说出点别人看不出的新鲜之处来,你能不能粗略的评价你们三位彼此的不同之处?
王朔:先说我不同意你转述的史铁生之说。把平常事儿看出不平常来,能人多了,又何止我们仨,咱们国好多事儿乱不就乱在把平常事儿非看出新鲜来?
王朔一向文风犀利,快意恩仇,看他点评人和事是件过瘾的事情。但是当读到“咱们国好多事儿乱不就乱在把平常事儿非看出新鲜来”这句话时,我的思维和兴趣一下子卡在这了。我觉得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总结过去,也同样可以用来解释眼下的很多现象。
当面对连续发生的惨案和自杀事件时,身边的氛围,与悲伤相比,更加充斥四周的是一种愤怒情绪,这种情绪将对这些不幸事件的追问指向了我们平时所始终怀疑的社会、资本和工业化。
对公权、资本的限制和防范一直是社会的主题,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工业化的反思也是一样。不能责备人们爱对身边的事无限上纲,那实在是要归功于长久的黑夜赋予的这一双黑色的眼睛。但是这种情绪是否正确,是否能指引我们获得更多的安全与和谐,这要打上问号。
在我看来,很多论者有点过于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过犹不及。原因总结大至国家民族,影响归纳远达上下数代人,口吻更加底层更加亲民,但这都不意味结论就正确,但这些确实更能蛊惑人心。这其实更应该说是媒体的盛宴。
连续发生的惨案和自杀事件在身边好像不是平常的事,但是如果眼界放宽,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并非闻所未闻。这些事应该以更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来理解,来研究对策。这里面体现的是这个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对未来的承受能力。不能当前面出现问题,就要惊惧愤怒,甚至扭头往回走,而这种往回走却经常是出于某种美好的意愿——希望把某种貌似可怕的情况限制住,却往往将更可怕的力量放出囚笼。
公权力回应质疑的措施是最直接的,也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看到,现在针对校园的安保力量大大增强了,当然有理由相信,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安全。但是,除了严密的安保措施可以持续多久,异常心理情绪者是否得到帮助和疏导等问题之外,更需要重视的问题是,在严厉的安保措施之下,更大的价值是否在沦丧,公民权利的边界是否正在因此受到蚕食。
新闻报道:山西娄烦县将全县具有“郑民生”特点的重点人员分为8类,包括极度贫困型、矛盾纠纷型、精神失常型、仇视社会型、缠访闹访型等,派专职民警随时跟踪其思想动态。当地官方自诩此举对可能的危害者真正做到了发现得早、掌握得了、控制得住。(5月27日中新网)
公权力的本性就是倾向于肆意妄为的,必须时刻提防。现在出现连续自杀事件后,很多人也在呼唤公权力介入,要求关停工厂,措施能否奏效尚且存疑,权力要依法行使,这个更需要重视的更大价值,却真有可能要被忘记了。
凤凰网评论编辑: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