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如何由齐国将军之妻变身民工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6:39:43
孟姜女如何由齐国将军之妻变身民工妇  

摘自:程步 著 《真秦始皇》

阅读提示:故事演绎到这里,还是跟秦始皇不沾边。如果给这时候的“杞梁妻哭夫”取一个贴切的名字,大约应该叫“杞梁妻哭倒齐国城墙”……又过了大约800年,到了唐代末年,诗僧贯休题为《杞梁妻》的一首诗,把这个早于秦始皇300年,发生在齐国的故事,硬生生地嫁接到秦始皇的头上,嫁接到长城上---

 

第一节 暴君之说如何植入人们脑海?

为什么没有读过历史书,甚至不识字的乡里农夫,都坚定地认为,秦始皇是暴君?这个理念是怎么深深植入他们的脑海?就我自己来说,最早始于一个传说: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

一 孟姜女,小学课本误导孩童

小时候,仲夏的傍晚,树阴下乘凉的孩子们无所事事,于是老人就讲故事:

从前啊,有个秦始皇,他特别怕死,所以他就要老百姓给他修一个城墙,这样他躲在里面恨他的人就杀不了他了。这个秦始皇特别坏,他让老百姓给他修城墙,不给饭吃,还用鞭子打他们。有个阿姨名叫孟姜女,她和一个叔叔结了婚,刚生了自己的小宝宝,叔叔就被秦始皇派来的坏蛋抓去修长城了,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小宝宝没有了爸爸,可怜不可怜?可怜。

小宝宝想爸爸,孟姜女阿姨想叔叔,于是,她就抱着小宝宝去找叔叔。孟姜女走了好多路,从长城的这头,走到了那头,从夏天走到了冬天。孟姜女逢人就问:看见我孩子的爸爸了吗?人们都说没有。其实,大家不敢告诉孟姜女,她的丈夫,她孩子的爸爸早就被秦始皇那个坏蛋害死了,尸首就埋在了长城下面。

孟姜女找不到丈夫,小宝宝就饿死了。孟姜女就抱着死去的孩子天天哭泣,白天晚上不停地哭,长城上到处能够听到孟姜女的哭声。突然,就听见轰隆一声,长城倒了,埋在长城下的尸骨露了出来,孟姜女终于找到了丈夫,一家人终于团圆了,他们一下子都变成了神仙飞走了。

这是我小时候听到的孟姜女版本,秦始皇是个坏蛋的印象,就这样扎根在我的脑子里。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小学生课本里有一篇这样的课文。老师生动地讲解,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秦始皇暴君的印象,就这样深深地,一代又一代地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这些孩子,有许多人长大了并不会从事历史研究,因而也就不会进一步深究事情的真伪。他们不但自己这样认为,也会在给自己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把这个故事,连带对秦始皇的憎恶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然而,孟姜女的故事只不过是一个民间传说,跟秦始皇毫无关系。如果深究源头,其故事内容不但不是在鞭笞,反而是在褒奖秦始皇。历史就是这样有意思。

孟姜女哭夫的传说,其故事的源头来自《左传》齐国将军杞梁战死的事件。这个时候,故事的主人公不叫孟姜女,而被称为杞梁妻。

公元前550年,诸侯间征战不断。齐庄公为报6年前平阳城战败的一箭之仇,亲率大军从山东出发去偷袭远在河北、山西的晋国,将军杞梁为前军先锋。由于走漏了消息,晋国早有防备,齐庄公无奈只好撤军。

心有不甘的齐庄公在回军途中,希望在莒国捞点好处挽回颜面,就命令杞梁率军去偷袭莒国。不想战事不利,将军杞梁阵亡。

齐军返国后,齐庄公在齐国都城临淄郊外见到来迎接丈夫的杞梁妻,为了不再兴师动众,张扬败军之事,齐庄公想就地祭吊杞梁,不想杞梁妻反对。她向齐庄公力争道:如果杞梁有罪,则不必祭吊,如果无罪,他有家室,不能接受在郊外祭吊。齐庄公无奈,只好亲赴杞梁家祭吊。

这是最初的史书记载。在这个故事里,既没有杞梁妻哭夫,也没有长城,如果用几个字概括,应该叫“杞梁妻与齐君争礼”比较贴切。

200年后战国中期的《礼记·檀弓》中,曾子也提到此事,不过内容已经有所发展,增加了杞梁妻见到杞梁的棺材,在路边哀哭的情节。①

这个时候,“杞梁妻与齐君争礼”演变成“杞梁妻哭夫”。而这时候秦始皇还没出生,事发地点离秦国也相距一千多公里。

秦始皇死后200年,哭夫哭倒齐国城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又过了200年,到了西汉后期,这个故事第一次出现了墙倒的情节。主人公还是杞梁之妻,哭泣不仅仅是悲伤,还加入了怨恨的成分,怨恨当时的战争和因此造成的伤亡,并哭出了结果:城墙倒塌。

第一个提到墙倒情节的是西汉文学家刘向,他在其《说苑·立节篇》中写道:杞梁战死后,他的妻子悲伤地面墙而哭,墙为之倒塌。后来他在《烈女传》中又进一步演绎道:齐庄公偷袭莒国,杞梁战死,其妻无子,于是在城边枕着丈夫的尸体痛哭,过路者无不为之酸鼻。哭了十日,城墙为之崩塌。杞梁妻因为无亲可投,于是投淄水而死。

故事演绎到这里,还是跟秦始皇不沾边。如果给这时候的“杞梁妻哭夫”取一个贴切的名字,大约应该叫“杞梁妻哭倒齐国城墙”。如果把这个故事原封不动地搬来,放进跟秦始皇有关的文字中,无疑是在褒奖秦始皇。因为秦始皇消灭诸侯,实行郡县,消灭了诸侯间无休止战争的根源。齐国不用去攻打其他国家,许许多多的杞梁也就不会战死了。

又过了大约800年,到了唐代末年,诗僧贯休题为《杞梁妻》的一首诗,把这个早于秦始皇300年,发生在齐国的故事,硬生生地嫁接到秦始皇的头上,嫁接到长城上。

诗的大致意思是:秦朝无道啊四海枯竭,修筑长城啊抵挡匈奴。人土混埋筑起长城一万里,筑城而死的杞梁妻子,贞节不二伤心痛哭。她上无父亲又失丈夫,下无子女伶仃孤苦。她一阵痛哭使长城倒塌塞外天地变色,再一次痛哭她的丈夫杞梁的尸骨便从倒塌的城墙泥土中现出。②

诗很烂,不过却凑齐了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的所有情节。战死的将军杞梁变成了筑城的民工;哭倒的齐国城墙变成了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官宦之家的贵族夫人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苦民女。唯一不同的是:哭倒万里长城的还是杞梁妻,而不叫孟姜女。这之后又经过了几百年的演绎,杞梁妻才变成孟姜女,其真实的故事反而不为人知了。

如今的山东淄博、河北秦皇岛、江苏苏州、湖南津市、陕西铜川都有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历史遗迹。不过很显然都跟秦始皇没有关系,距离秦始皇修建的秦长城少则几百公里,多则上千公里,风马牛不及也。然而,这些遗迹却在无形中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秦始皇是暴君的错误理念,一代又一代重复着对秦始皇的仇恨。

概括上述历史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这个民间传说,无论从其开始的历史记载,还是后来一千多年的演变,都不能当成秦始皇暴君的证据。把早于秦始皇300年的历史事件,牵强附会地嫁接到秦始皇和修长城上,属于无中生有。在这个传说中,秦始皇蒙受了不白之冤。

搞清楚了上述史实,是不是就能改变人们对秦始皇的不好印象了?不能。

就我自己而言,童年印象的改变,并没有动摇我对秦始皇暴君的认识。大学时期第一次研读《史记》,反而加深了我对秦始皇的憎恶。

二 焚书坑儒四个字得罪天下识字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的段落,是大学古代汉语的必读。就是在这个宴会上,由于几位文人的争执,引发了后来的“焚书坑儒”。

焚书,这已经是烧了读书人的命根子,还要坑儒,对于手无寸铁,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竟然采取活埋的残暴手段,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孟姜女传说的否定,抵挡不住历史文献的真切记录。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自然地遵循这样的逻辑习惯:

如果秦始皇不是干尽了坏事,后人为什么要诋毁他?

如果他不是残酷地奴役人民,如果修长城没有造成许多人死亡,远在唐朝的诗僧贯休干吗要将齐国的事件移花接木到他的头上?

如果他的统治不是暴政,怎么会在人民的反对中迅速崩溃?

后来我写过一个剧本,名叫《李斯》,因为李斯是焚书坑儒的积极倡导者、执行者,最后又得了个腰斩的悲惨下场,所以用他鞭笞焚书坑儒,既贴切,又有说服力,还很解气。剧本的开头我引用了那首著名的诗篇:“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历史其实是掌握在文化人手里的,尤其是那些有话语权著书立说的文化人。秦始皇焚书坑儒,得罪了所有文人,后世文人兔死狐悲,我辈亦然也。

一 春秋战国时期人命如草芥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战争不断,人命生死无常,朝不保夕。从历史记载上我们可以看到,不但君王、将军随意杀人,就连臣子、百姓也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臣子为君王殉葬,父亲送女儿陪死;一场战争,杀死数十万人家常便饭;君王一怒,所有大臣满门抄斩也时有发生。比秦始皇残暴的君王比比皆是。

大臣给君王陪葬

秦穆公是秦国有名的贤明君主。他曾经用五张黑羊皮换回了奴隶身份的百里傒,并不拘一格把他提拔为秦国的宰相,让他治理国家,从而使秦国称霸西戎。然而,公元前621秦穆公去世,有177人陪葬,其中包括奄息、仲行、鍼虎三位秦国的良臣。

父亲让女儿殉葬

楚灵王因为内乱逃到山中,百姓没有人敢收留他。芋园管理官员申无宇的儿子申亥说:我父亲曾经两次触犯王命,楚王都没有杀他,这个恩惠是多么大呀。于是四处寻找楚灵王,终于在禧泽看到楚灵王饿倒在地上。于是申亥把楚灵王扶回家。五月葵丑日,楚灵王死在申亥家中,申亥安葬了楚灵王,并且让两个女儿为楚灵王陪葬。

君王随意诛杀大臣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在魏国担任将军的时候,不仅替魏国开疆扩土,还打得秦国不敢向东发展。后来魏国国君受人挑拨,疏远吴起,吴起怕受到诛杀,就从魏国逃到楚国。

吴起到楚国后,受到楚悼王的重用。吴起在楚国实行变革,削减贵族的利益用以加强军队,因此引起王公大臣的不满。等楚悼公一死,痛恨吴起的王公大臣们就联合起来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人用箭射死了吴起。

等到把楚悼王安葬停当后,新即位的太子就下令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70多位王公大臣和他们的三族家人。

二读《史记》的时候,我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已经不再是书斋里风花雪月,吃肉反对杀猪的浪漫文人。这个时期,我的思想上进入了一个矛盾期,理智上认为,在秦国建国初期那样的混乱局面下,秦始皇实行严厉举措应该,有必要,有些事情是被后人夸大了;而情感上则还是认为,其做法太过严厉,其为人刻薄少恩,其性格多疑而暴虐,其行事太独断专行。

二 惊人发现颠倒乾坤

又过了十年,我又有时间再读《史记》,没想到这次阅读,一个惊人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我对秦始皇的判断。

在这次阅读中,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史记》的文字中,凡是历史事件对秦始皇有褒扬作用时,司马迁立刻就会有一段文字紧随其后,来抵消这种褒扬,甚至巧妙地将读者引向反面。这紧随其后的文字,有的是几个字的心理描写,有的是不知道对谁说的一段话,我把它们称为“小零碎”。

零碎虽小,作用却巨大。

发现这些小零碎得益于这十年的工作和写作。在这十年间,我改行到了电视台,主业是拍摄纪录片,闲暇时也写点小说。写小说的时候我们都会耍点小手段,用以褒贬我们想要褒贬的人物。

比如,一个帅哥正和一个美女约会,这时候过来一个乞丐,伸手向小伙子要钱,小伙子掏出十块钱递过去,乞丐拿了钱点头道谢,离开。

这是事情的客观过程,读者看了这段文字,或者干脆就在现场目睹了这个过程,我们会怎么想?在我们心中,这个小伙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种可能:这小伙子挺有同情心的,是个不错的人。

另一种可能:这小伙子好面子,不愿意在女孩儿面前丢脸,也还是个不错的人。

这是事情本来的样子在读者和观者心里产生的正确印象。

如果我们要贬损这个小伙子,很容易,只需在乞丐接过钱道谢走开之后写道,“小伙子在心里狠狠地说:‘讨厌,让你拿这钱买个包子,一口噎死你!’”

寥寥几个字,小伙子立刻成了令人讨厌的,心理阴暗恶毒的伪君子。

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再把《史记》一页页仔细读下来,恍然大悟:

原来我们心目中对于秦始皇恶劣的印象,竟然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些无中生有的零碎。

比如,人物的心理描写。

史书里怎么可以有心理描写?司马迁不是死人肚子里的蛔虫。

比如十分隐秘的,不可能有第三者在场的,要被杀头的私下对话。

司马迁用这些只有在小说中才应该采用的手法,在不知不觉中左右着我们思想,安排着我们的好恶。

令人惊讶的是,后人对这些零碎竟然深信不疑,甚至津津乐道。有很多这样的零碎,被后人,被后来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当作历史事实,当作精彩段落,反复引用,又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演绎出更加耸人听闻的形容、描述和结论。

就是这些零碎、形容、描述、结论,一代又一代,一点又一点在后人心中积累起不可动摇的,“秦始皇是暴君、秦帝国是暴政”的荒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