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段章句释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52:57
《老子》四段章句释解  毕敦一著

其一,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通常解法:将王解为帝王、人间主宰,王与道、天、地并列称之为大,由此推及人事即:王也应当像“道”那样无为、不争、功遂身退。

按:照通常解法,“域”应释为宇宙,因为邦、国,甚至地球都囊括不了道与天地这三个大;然而,王的数目可就不得了,地球上数不胜数,全宇宙该有多少?“王亦大”真不知如何作解,多如牛毛是否还可以称大?又,从通常解法看,王与道似为仿效与被仿效的关系,而与天、地二者则好象没什么瓜葛,那么天与地究竟在这段话里是个什么角色呢?第三,在这里的天、地与王皆为后天之物,而道为先天,后天之天地王怎么能同道并列称大?第四,就算王可以仿效道,而王能否愿意?如欲其无为无欲,可乎?欲其不争,任他人骑在头上,可乎?欲其身退,不高高在上养尊处优,可乎?明知行不通,而还强为之言,老氏能作此费力不讨好之事么?总而言之,此解无论其情其理,皆不能通。

本人释解:老氏用喻比借代,以天喻神,地喻气,王喻精,道为先天一点祖气,域比为人身。故其义即为:人身中有四种道之物,先天祖气,元神,元气,元精。四种道之物中,元精也是其中之一。(大即道,四大即为四种道物)

此一段言明三个意思:(1)人身中存在道这种物;(2)人身中有四种形式的道物;(3)元精也属于道,尽管它是神气合一之物。后三者,因为也都属于先天,故可以与道并称为大。

其二,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通常解法:天地二气相合,从而下降甘露,而人们根本用不着有谁去下命令,自然而然就均匀了。

按:天地所降甘露,究为何物?恐怕是只有水了。但既是水,作者因何不言水而言甘露?又,天降之水就算是天地二气作合之物,然常识告诉我们,并非都是有用的及时之水,也还有倾盆的灾害之水,毒雾蒙蒙之水,甚至还有摧毁禾苗、砸坏人畜房屋的冰雹之水,这怎么都可以一概曰之为甘露呢?三,天降水还须要有人去指挥吗?哪里多下?哪里少下?或者干脆谁都不准多,不准少,处处都一样。如果说降雨根本就用不着人去指挥,那么,作者还偏要说“民莫之令而自均”,岂不成了废话?四,“而自均”意思是天所降之雨水,自然而然就均匀了。实际如何呢?不言自明,从来就没有均匀过。所以,作者本意并非在于研究降水。如果以为是政治寓言,劝告统治者给人们降下点甘露来(利益好处),而且不用谁来指挥分配,人人都有一分,这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了吧!

本人释解:老氏以天喻人身之神,以地喻人身之气,以甘露喻神气合一之物,即精。而民为人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代。故其义即:人身中的神与气,二者合一而产生之精(又曰真气),如同天降下的及时雨一样,能够自行分赴身体各部,用不着人的特意安排、主使,而且无不均匀,无不布达。

这是道家对人身包括一切生物生命过程的生动、具体的描述,是十分重要的一段话。人的心神居上,故喻天;肾气居下,故喻地。天地之间相隔遥远,平时很难相见。如能相见,一阴一阳,一刚一柔,自然相亲相恋,合一而生精,又曰真气,顺去能生人,回返身中则为日用之需,视听言动、四肢百骸,病部修复,废物清除及灵活动转,非此则不能。这种过程是自然而然进行的,用不着人的主观意愿去安排,甚至人们连这个过程都毫无所知,故谓“之令”。“而自均”者,是谓哪里需要,便自然而然到达哪里,不会出现需要者不至,而不需要者却越多的现象。
此过程在顺化中有,在逆化中也有。因而,为道者于初功中,便自然会旧疾渐除,身体康强。不如此,其功必不纯正。        

其三, 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释解:此二句言,道就在人身之中,它与人身的关系及其所起的功能作用就好比川谷与江海一样。天下喻比人身;川谷喻比人身各部,人之四肢百脉五脏六腑;江海喻比人身内祖气、道物生成之所,即腹下生机活动之处(医道释俱曰该处为北海、气海、海底者,恐皆与此有关);道物则比之为水和水气。

在自然界,川谷之水不停地流入江海,而江海之水又不停地蒸腾,再降回大地滋润万物;其水又经川谷流入江海,如此循坏往复永无间断才孕育了大地无限勃勃生机。

道物之在人身也是这样,散则在四肢百脉,像无数川谷溪流一样,聚则源源归回腹下而为江海。身中祖气也如江海不断蒸腾,产生新的真气道物,然后如同雨水降于大地,分赴四肢百脉,营卫全身;其后,再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这就是作者对道物的作用所做的精辟论述,多么形像生动!多么简明透彻!

因为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道物,不只是四肢九窍五脏六腑大部件需要,就是极小部件甚至于每个细胞也都需要,因此每时每刻都在消耗道物。而道物用没了怎么办?那就必需不断补充,道物不足又得不到补充,其结果可想而知:什么都别想干。那么如何才能补充道物的不足?很简单,在常人睡眠就可以了!道物得到补充后,就又如禾苗久旱逢甘霖一样,人的精神来了,视听言动,跑跳打闹无不可以作了。而道物来源之先天祖气,是个定数,不能增多,只能日日减少,因而终有枯竭之日。道物一旦到了枯竭之时,再也补充不了身中的道物了,死亡便不可避免,所以医家说:再好的医生也是治病治不了命。命即是道,没有道哪里有命!

其四,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释解:1、出生入死:
对此四字,注家观点很多,主要者有三:(1)韩非,“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此以卒始为说;(2)吴澄,“出则生,入则死。出谓自无而见于有,入谓自有而归于无,故曰‘出生入死’”。此以有无为说;(3)蒋锡昌,“此言人出于世为生,入于地为死”。此以世地为说。笔者以为取(2)吴澄有无说为宜,因此说以道物的运化来解生与死,符合本章内容的具体要求。
因有名是万物之母,是生养万物之本,此时其物虽未成形出现,然而初芽已兆,必生无疑,谓其为生,并无不当;物所以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有有,有名之道,如果有名之道没有了,那就绝对不会有生命的产生,更不会继续存在,所以有归于无即为死。古哲曰“有道则生,无道则死”,说的就是此理。
此“有”是有名之道,此“无”是无名之道,有无皆指道物言,而非物理学的有无,物理学之有无乃指形质言。

2、生、死、动,皆为十有三:
徒,类、党、属义。生之徒,随生一起来的一类。死之徒,随死一起去的一类;十有三,即是十三,非十分之三。有,又,另、加等义。
十有三者,指四肢(双手、双脚,是人所以能灵活动转的器官)、九窍(眼、耳、鼻、口七窍和下二窍,为人与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孔道)总共十三件。此十三件物事,与生同来,随死同去,故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因何与生同来,随死同去?人之生,是因道物自无化有而生,而四肢之动和九窍之用亦皆因有了有名时之道而动而用,故为“与生同来”;而四肢之不动和九窍之不用,亦皆因没有了有名时之道才不动、不用,故为“随死同去”。
人之生,其“生”为人这一物“产生、存在”义;动之死地,其“之”为动词“往”、“去到”义。人生出之后,还得生存,呼吸、吃喝拉撒、眼观耳听、四肢动转,十三件东西无一不动,其所以能动,皆是道物之作用。动的最后结果,是道物消耗磬尽而不能再动,即入于死地,故谓“动之死地”,人死之因,盖在于此。如果能令十三件东西不动,或者少动,即是达到“死而不亡”的状态,那么人身中之道物就不会耗损,至少可以少耗损,其寿命自然就能够延长了。
然而,让十三件东西不动或少动,谈何容易?首先,生存就无法保证,这对普通人来说,简直是个天大的难题。但是,道家自有道家的办法,不按照道家办法去做,一般人是绝对不可贸然去实行的,如若不然,那后果不堪设想!

3、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生生,前之“生”为动词,有“求”、“谋取”、“创造条件”等义;后之“生”为名词,有“生活”、“生存”义;生生者,即求生、谋取生存;厚,太多、太高、太过等义。
因为总是对生存有过高的期望,所以就得不断的加倍努力去创造生存更好的条件,而欲要做出这些努力,那就得必须加倍活动那十三件东西才能实现。条件有了,则又得必须加倍活动那十三件东西去尽情享受、收藏保存,甚至提心吊胆百倍防范与保护。所以,那十三件东西总是首当其冲,被活动着、利用着,没完没了,直到神气被耗失殆尽而止。
以上专言人生死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