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篇(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8:15:10
在经历不明的战国诸子中,老子的传记和他的著作《老子》,无论在历史上或文献学上都是问题最多的。关于老子其人,《史记》中引用了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他是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姓李名耳,字聃,本意是耳垂,有拉长变大的意思,也就是耳福。或许是老子的耳朵厚大。年代稍早于孔子,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礼”的问题;一说老子可能就是楚国的老莱子,他与孔子同时;一说战国中期周室有位太史名儋,司马迁记载:据说周的历史官太吏儋拜见秦献公,他语言秦国将出现霸者,因为儋与聃同音,也许太史儋就是老子本人。还有,我们要知道老子的“老”字,和春秋时代宋国的贵族“老氏”并没有关系,人民称之为“老子”,大概是取其福德圆满的老先生。“老子传奇”中说:“老子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公元前571),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传下来了。“这只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流传,正规史料里未有记载。史记中记载老子出生于楚苦县万乡曲仁里,这是唐代道家在史记中任意附加的,并不属实,其实是因为老子反对孔子提倡仁的思想,所以将老子出生地记载为”曲仁里“,在史记原书的记载,老子是楚国势力范围内陈国的宰相所生,后来他离开故乡,到洛阳的周国,被任为图书馆的司书。
我们知道的是老子和《老子》一书成立的时间不同,就拿孔子所著的《论语》或墨子的书以及所有春秋战国的思想家们的著述来说,都是由弟子或再传弟子于老师去世后,将师生间的问答,以记忆的方式写下来,加以编集而成的,并非诸子本人亲笔而著,因此书中的有些思想与他们原来的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出入。据认为,其书年代大约与《论语》相近;大约是在战国中期,又有人对这部书加以增补,形成了今传《老子》的面貌,故其中包含有反映出战国时代社会特征的内容。这书是用韵文写的,用韵规则与楚辞相近,它的作者应当是楚人。也有人甚至认为《老子》一书是秦汉道家的金言集。清末到民国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梁启超先生,他在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老子》一书的完成应该是在《庄子》一书前后的战国末期。
《老子》一书是编集的,如果没有一贯的思想,或者只是支离破碎而毫无组织就不会受到大家如此喜爱了。至于其中有哪些是原有的,哪些又是后人附加的?很难作明确分辨,这里,我们只关心书中老子的根本思想。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是一种躲避现实社会,并认为是理想的隐士生活态度。当然并非意味着消极,只说明了一种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和准则。比如曾国藩,他们兄弟经过了九年的艰苦战争,终于将几乎取得政权的太平天国打垮了,他们所建立的“功绩”是满清入关以来,前所未有的,到达了“功高震主”的程度。但曾国藩却同时也忧虑祸害的潜伏,在他弟弟曾国荃的一首诗中,也可很明显地看到他深切的了解老庄思想,这首诗说:“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问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诗中“屠羊说”的典故,就出在庄子的《让王篇》。“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老庄精神,正是最有学问的人。《老子》一书中把两者和自然性的宇宙本质——道“联系起来,所以”形而上“的特征很强。在政治方面,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所以说《老子》哲学思想,在用的方面——大而用之于天下国家的大事,小而用之于个人立身处世之道,乃至于由平日的为人,进一步升华到形而上修养之道了。
要研究老子之道的这一原则,最好先读庄子的《天下篇》和《让王篇》。老庄之道,起用时,是帝王的最大亦最佳的权谋。庄子在《应帝王篇》上说:“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一个有了道的人,对于帝王领导术,帝王谋略学,那在他不过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已。换言之,一个学道的人,如果只是求为帝王师,志在懂得帝王谋略,那是下等的。他又在《让王篇》中说:“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这就是老庄之道的人生大原则。懂了老庄之道的人,就知道富贵是舒服的事,但因而得意,就会是短命的事,太得意了,则缩短寿命,比流行性感冒更厉害,简直无药可救。所以处富贵中时,不以养而伤害自己。相反地,在贫贱之间,“不以利累形”。人在贫贱中,就要为生活而赚钱,可也不能过分的贪求,所谓“人为财死”,过分的贪求,过分的劳累,同样地会损害身体的健康,而危及生命。另有一说,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答道:“关于你说的礼,那些制定的人早已离开人世,骨头也已腐朽了,只留下这些话,又有什么用呢?而且一个君子得意的时候,使驾马车,意气扬扬,一旦失意,只得过潦倒的生活,我听说会作生意的人都把好货藏起来,而德高望重的君子,其容貌不似愚者一般吗?去除你无益的骄气,多欲和淫志吧。”(良卖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也是道家反对儒家重视社会性严格的礼法制度,认为其多被用来作表面的形式化而已。所以道家宣扬内在的清心寡欲。这些都是老庄的基本原则,先要了解这项基本原则,才可能深入地研究老庄之道。
《庄子天下篇》还有一段关于关尹和老聃的记载:“建立常无有三种概念,而主之以太一,以柔弱谦让的德性为表,而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其内(为实)。”这段话和后面所说的“老子”的中心思想是相符的,老子曾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庄子天下篇》中对儒墨道等诸学派,有着明确的批评,有关道家的部分更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文献。在道学分类上,庄子将宋行(金子旁的“开”打不出来,下文开始用宋荣子)尹文子分为一派;将田骈,慎到分为一派;并关尹,老聃为一派,再加上庄周,共有四派。庄子认为关尹和老聃才是古来博大的真人。道教就是这样传说,由老子传给关尹子,继续往下传,更是壶子、列子、庄子。一路传下去,到了唐朝,便摇身一变而成为国教,而《老子》一书,也成了道教的三经之首。道教三经,是道教主要的三部经典,包括:由《老子》改称的《道德经》,《庄子》改称的《南华经》与《列子》改称的《冲虚经》。
我们再来看看老子基本的政治思想。根据老子的说法:“烹治小鱼,不能常常翻动,次数太多,小鱼就会破碎,因此治理大国,要和烹治小鱼一样,要清净无为,不能政令繁苛,否则人民不堪相扰,国家就要混乱。”(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六十章)老子认为政治的秘诀是不干扰人民,委任自然,而不是如儒墨两家想要再建立一个统一全国的王朝。“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二十九章)意为治理天下应该本乎无为,想要以有为治理天下,必定会败乱天下。如果固执,必定会失掉天下。以上所说,是认为天下不能由人之意志和人之作为所左右的。老子又认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三十章)意为用道来辅助国君的人,是不能用兵力来逞强天下的,因为以兵力服人,很容易引起报复,而军队所到之处,耕稼荒废,遍地荆棘,尤其大战过后,水旱病疫并生,一定会发生荒年的。所以用战争来统一天下,这是非常危险的事。因此老子嘲笑战国时期列强采取富国强兵的政策,使自己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国,用军事主义的侵略战争来征服弱小国家是一种狂人行为。
《老子》的思想到底代表哪一个阶级的言论,并没有明确区分。不过在书里,采入农民生活的体验倒是个事实。以这种农民生活体验为基础,《老子》的思想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以上说法可以说统治者是无为的。而被统治者则如愚民一般,象这样的论点,站在统治阶级立场来看,似乎有它的秘诀。若以被统治阶级的立场来看,虽然老子对农民生活感情能够理解,但他到底不是农民出身,只是对当时战乱的政治社会绝望,而逃避到农村的隐士。也就是被称为“逸民”的战国初期的知识阶层的人。
在“书中还记载:”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由此观点可看出老子的理想社会,并不是儒墨所抱持的广大面积以及有众多人口的国家,而是一种小国寡民的村落社会。他的理想国是没有王公,大臣,学者,并且是在巨大帝国繁荣影外的片隅小地。是自给自足的孤立小村落,这对于那些居住在都市的理想家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由于春秋末期,楚国和中原诸国不停交战,而那些受到严重战祸的地方,逃避乱世的隐者自然就居多。有一次孔子从楚国到蔡国的时候让子路去问路,子路问在田耕作的长沮,长沮问了一些话,最后说道:”滔滔大乱,天下到处都是,但谁能改变这种局面呢?况且你跟随人的人,那不如跟随避世的人!“孔子得知后怅然地说:”我怎能象他们与鸟兽为友,隐居在山林中。我不跟世人交往,我还同谁在一起呢?天下若真太平了的话,那我孔丘也不必出来改变这种局势了。“《论语微子篇》提到了一些和长沮一样躲避现实社会的隐居者,如楚国的狂人,无名的丈人(老人)和孔子间接触的故事。后来有人提到所谓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正是《易经》、《老子》、《庄子》”三玄“之学最流行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也是一个混乱不安,社会政治经济最衰败的两百多年。可是在哲学思想方面,由于知识分子的高谈阔论,也提升到极点,于是有人说”三玄“之学,是衰乱之书,因为每到一个衰乱的时代,”三玄“之学就会特别受人欢迎。这是在动乱不安中,人们的精神失去寄托,便希望从这方面,找到一条出路。当然如南老所言的那样:凡是对任何一样东西,立场不同,观点就两样。看中国历史,汉、唐、宋、元、明、清开基立业的鼎盛时期,都是由”三玄“之学出来用世。而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不过,他们有他们的一贯作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如商汤时的伊尹、傅说,周朝开国时的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姜太公与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张良则差一点,最后欲退而不能,本事不算大;至于诸葛亮,他的立身处事,完全是儒家的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恰如其分。道家在中国历史上,最初发生最大影响的,是在汉朝汉高祖刘邦的创业之初,所用建立功业最大的人才,便是张良、陈平这些人,而他们都是学道家的人物。
老子很认真地修养道德,为了避免学问主义而从社会隐居,并极力不使自己的名声传出去,由于长久住在周都,老子发现要将东国的国势恢复到西周的兴隆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他决定离开,到国境的关卡时,小吏叫住他希望得到他的传授,要他为他著书,老子无奈就写下了上下两篇五千多字的书,交给关尹便离开了。这就是后世所说的《道德经》。从此无人知道他的行踪。唐朝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严格地批判老子,而且用老子的手打老子的嘴巴。他批判道:“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因为老子《道德经》中说,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言者不如知者默”这话意是老子自己说的,白居易说,老子既然如此说,那他本身自然是智慧很高了,可是他为什么自己还是写了那么多个字呢?哈哈,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最先是在南老的《老子他说》里面读到,而后大笑了一阵。当然传说是讲关尹逼迫他,老子出于无奈才作下这部书,否则就出不了关啦!老聃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此书文体,既非如《论语》那样的语录,也非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都是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又押韵脚,特别便于记诵。文中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常常揭示出事物向其反面转化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断转变的规则,以及从反面取胜的途径,反映出中国先秦时代哲学思想的透彻性。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再如“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这些确实很深刻很透彻。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最后来看些形而上的分析,也就是老子于“道”的解释。有不少学者把老子中心思想的本质解释为唯心论。因为如《老子》的开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抽象的概念的确很是玄妙。依照字面上来解释:“可以解释的道,便不是永久的道;可以称谓的名,就不是永久的名。”这是将句子中的第二个“道”和“名”作为动词来看。但我们也可解释为:“能够成道的就不是常道;能够命名的就不是常名。”道和名仿佛是互为利用道和名的本质。
那么道是什么道呢?这就涉及了追寻问题的根源本质的哲学问法。“道”是一个名称,一种语言,甚至意味着一种概念,但到底什么呢?名又是什么?老子说的“道”应该是不变的。那么道和名又是如何生成的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说天地,也就是宇宙开始时是没有语言名称的,是一个无法分出差别的混沌世界,也就是无名的世界。后来,开始有了名,有了语言,也因此有了差别,出生万物便有了“有”和“无”的对立。“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些想知道宇宙生成本义的人,有人认为宇宙是一定不变的无的世界,也就是站在“无”的立场上;相反的,也有站在“有”的立场上来看。因此“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说明有和无是同一个根源。又说同谓之玄,有和无的根源不外都是“玄”,玄的本意是幽暗的意思,也就是以为着幽微深远。“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中的玄,幽微深远至极点,便成了所有道理的出发点和归结。老子认为“有”和“无”的根源是同一的,现在转变为以“有”和“无”的现象的立场来看,第二章中说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种说法似乎有些唐突,然而下面又说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由此,我们可得知“有”和“无”不是独立存在的,其它的形式表象甚至情绪都是相对而言的,比如长和短是相对的,高和低同样是相对而言的,事物的任何两面性都是相对的。这些刚才也有提及过,相似思想在《庄子齐物论》中也有一些解说分析。
老子所追求的“道”是宇宙万物的原理,“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老子第四章)道的本题是空虚的,但是道的作用是没有穷尽的,象这样的“道”的确令人不可思议。在老子第十一章中对对“空虚”有透彻的说明:“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也就是说“有”给了人便利,而“无”给却发挥了它的用处。道本身的空虚创造了万物,而能生生不已,这就是道,也就是最高的原理。
有了永恒不变的本质的存在,否定绝对的善与美,而以为善美是时常转变的,虽然因为不存在,但又因为不存在而存在,这就是道。象这样的道,到底是属于物质还是精神的呢?或许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精神,或许我们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因为这些都只是名称而已,名称是怎么称呼都可以的,而“道”是有“名”以前就一直存在着的根源,因此:只有超越物质和精神的才是“道”。这样的“道”的确是玄之又玄呀!
后记——
这里引用南老的一段话:“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迨发生了”五四运动“,当时想”打倒孔家店“,在中国文化的主流上,起了一阵涟漪,一度有所变化,又影响了几十年。对这三家,我经常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哈,这个比喻非常生动有趣吧?
南老的全集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易经杂说》《历史的经验》等。他的书有个特点,就是里面运用穿插了很多历史文化故事知识,这样读起来很有趣味,而且非常有收益。不象一般学术文章,太过正规呆板。读完南老的书后,对原文(比如“论语”“老子”)有了较通彻的理解,其中很多解释观点独特,但,不一定绝对正确。上次古典君对我说起南老的“论语别裁”的确是把本无章序的论语一书给过于夸大了,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地位过分抬高。不过我还是觉得我喜欢接受南老的这般注释。这样整本论语就有了鲜明的生活力,读来非常精彩并且令人感动。当然在阅完之后,还能掌握许多其他的知识以及人生经验,这点相当有用并且重要。我如今很是后悔当初怎没有早些读一读南老的书?当初就是静不下心来,哎,可惜可惜。
参考书籍:“诸子思想研究”“老子他说”“道家学说与黄老——道学之源”以及其他一些网上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