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披着“马甲”的潜伏贪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40:25
一个贪官“成功”潜伏十多年不被发现,我们说他精于伪装、“马甲”厉害;一批贪官能够潜伏十多年不被发现,我们说可能制度某方面有缺失,网“开”一面;然而,当大多数贪官都能潜伏多年甚至形成一种“潜伏定律”时,谁能破解这道难题?

“贪官脑门上又没有写着一个‘贪’字。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他们会想方设法来掩盖自己的腐败行径,用种种马甲来保护和伪装自己。”四川省纪委一名资深办案人员说。

演技派 天生的表演大师

贪官是典型的“两面人”,其基本特点是:谈起理论头头是道,行动完全不对号;台上道貌岸然,台下贪赃枉法;大庭广众之上是冠冕堂皇的正人君子,私下却吃喝嫖赌“五毒俱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邵道生如是说。

在官本位的中国社会中,官场历来是精英聚集的“洼地”。现在能当官并走上高位的,多数也还都是有知识有能力有实绩之人,工作一般都有“两下子”。他们工作上的光彩往往遮盖了其私下的龌龊和肮脏,而他们的工作能力、业绩政绩也被转化成了贪污胆量和危害能量。

海南原文昌市委书记谢明中能说会道,“敢闯敢干”,一度以“百年一遇好书记”闻名;落马的深圳原市长许宗衡,其“不飘浮、不做秀、不忽悠”的言论做派,也给人以精明强干敢作敢为的印象。公安部原部长助理郑少东、重庆司法局原局长文强等人,更是曾经的打黑英雄。这样的“能人贪官”,工作有一套,腐败也有一套,极具迷惑性。况且很多贪官还善于作秀,让人眼花缭乱,堪称表演大师。

1996 年至2004 年间,河南省交通厅3任厅长“前腐后继”接连落马。有意思的是,这3 人一任比一任口号叫得响,却一任比一任更腐败。先是曾锦城“血书”表白:“我以一个党员的名义向组织保证,我绝不收人家的一分钱……” 他一方面向省委写血书表明清白,一方面却继续从事权钱交易的勾当。据侦查证实,在这期间,曾锦城共收受贿赂共12次计人民币8 万余元。曾锦城之所以会胆大到如此程度,主要是侥幸心理在其整个犯罪过程中始终占据了支配地位。1993 年10 月,曾锦城虽然被无意中触动过一次,当时他也确实吓了一跳,但过后也就没事了。职位高,权力大,位置重要,没人敢把他怎么样,这是其在被触动后得出的第一个结论。在他看来,那么多人敢给他送钱,也肯定敢给其他人送。接着是张昆桐响亮地喊出:“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继二人被判刑之后上任的石发亮,更是信誓旦旦,而他的腐败数额又远超过前两任。

台上表演廉政秀,热血沸腾;背后干尽腐败事,让人齿寒。近期因涉腐被逮捕的前足协掌门人南勇就是个中典型。2009 年的12 月12 日,他在接受央视中国足球反赌专题节目采访中说:“现在打赌反假的行动,实际上是治标,我们还要治本,从根上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要解决表面上的问题,还要解决深层次上的问题。”今年1 月5 日,他还高调宣称: “远离假赌黑,只要参与早晚被发现,首恶必除。”言犹在耳,他却旋即深陷腐败窝案。对此,中国足协一官员评价说:“一个成天喊着打假抓赌的官员自己身上出现了他最忌恨的问题……悲哀,真的很悲哀!”

此外,还有装清贫的、扮寒酸的、做慈善的,诸如此类的种种秀,就像《镜花缘》里两面国的人用来遮饰另一张脸的“浩然巾”,掩人耳目,蒙骗世人。邵道生说:“这种‘两面人’特点极具技巧和欺骗性,是贪官长期混迹于官场而不暴露的保护色和障眼法。”

技术流 贪官收钱像特务接头

一名反贪局的办案干警说,如今一些腐败分子犯罪手段非常狡诈、隐蔽,就如反谍剧中的手段,而且日趋智能化、高科技化。

现在的行贿受贿,往往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某贪官的收钱方式堪称“经典”。和老板事先约定时间、地点,到了后人不下车,老板直接把一摞一摞的现金放进他的车后备箱,然后双方各自离开,整个过程一言不发,就像特务“接头”。

牌桌上收钱,也已成为腐败分子的通用手法。官场牌局,十之八九与腐败有关。某省近年查处的多件腐败案件中,很多都涉及这一情节。牌桌上,贪官们往往都是无往不胜,只赢不输,输赢金额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当年被判处死缓的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长毕玉玺,打牌就“赢”了80 多万元。这种将正常休闲娱乐异化为腐败的手段,挂羊皮卖狗肉,事后认定受贿也比较困难。

此外还有雅贿、色贿、腐败期权等等,腐败新花样不断出现,“不仅是新型腐败对办案工作提出挑战,现在腐败分子对付‘反腐败’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一名办案多年的反贪干警说,一些政法系统腐败分子的反侦查能力极强,而一些专业领域的犯罪手法异常复杂。一次他们查一个驻境外公司( 国企) 的案件,结果对方抱出来的账本全是英文,其中涉及非常专业的商业用语和专业术语。他们专门请了两个专业会计人员,边查账边翻英文词典,费了一个半月才把账弄清楚。

集团化“ 你有我有全都有”

大贪的背后,大都有一张深不可测的腐败网络,寻找靠山和“保护伞”,是他们的基本生存法则,甚至形成了以腐败利益为主要纽带的“腐败利益集团”。

现在的腐败,已经不是以个体的面目出现,而是以一个上下勾结、犬牙交错的网络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一些位居一把手的腐败分子,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网罗一帮“小兄弟”,建立自己的“小圈子”,在关键部门安插自己“信得过的人”,千方百计地去扼制反腐败力量。这也无疑是巨贪们潜伏期延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川省石油公司原党委书记赵甫安对此深有“体会”,他的“高论”是:“搞大量钱,是为了我能做大官;做了大官便可以继续搞到大钱;因为上级领导做官也需要钱,所以我要经常给领导送钱,领导升官了,我也能随之高升了。”赵甫安根据这一“理论”,就不断送钱给领导,由于送钱及时、大方、到位,因而在升官八年间尽管年年有人告他的状,然而神通广大的赵甫安不仅能消灾避祸,还能逢凶化吉年年高升。

如此“上下一勾连,彼此一包庇”,逢事有人关照、升官有人提携、出事有人摆平,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多年屹立不倒,甚至在群众的举报下边腐边升,就是因为关系网没破、保护伞未倒。

当然,腐败集团化现象的另一个效应就是一损俱损。就像《三国演义》里曹操摆的连环船阵,一旦火真的烧起来,就会全军覆没。如吉林长春原市委副书记田忠腐败案发后,为求立功自保,检举了其老上司、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米凤君的问题。而米凤君也是一个长期潜伏的贪官。知情者称,近十年来米虽多次被发现经济问题,但均“有惊无险”。民间称其为“米老鼠”,意指贪欲十足。有消息称,米凤君为了保住官职不丢和违法不被查处,还不停地向有关领导行贿。

可以说,能够长期潜伏、甚至“带病”提拔的贪官,十之七八是上面有“保护伞”;至于“保护”的原因,倒不是说一定都是出于腐败。有的是轻信失察而被人蒙蔽;有的是出于“山头”的考虑,认为他是“我的人”,查处了我脸上无光,政绩有损,所以要保要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