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无道 惟术而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58:53
 

                                          收藏无道 惟术而已

                                                                          □陈远/文 《财经网》  


不惟收藏,“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世间万物皆如此

  【《财经网》专稿/特约作者陈远】满大街都在说马未都。
  通过《百家讲坛》这架造星机器,马未都大红大紫。通过马未都,收藏这个主题相对狭窄、相对专业的领域更加火热起来。其实,马未都在没上《百家讲坛》之前凭借在收藏圈多年的摸爬滚打,在圈内早已大名鼎鼎。而收藏,在某个范围的人群中也一直热度不减。
  收藏能达到今天的热度,跟现代传媒的发展有关。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则是,通过一个个收藏家活生生的例子,这个领域挑动了国人财富梦想的敏感神经。虽然目前还不到“全民收藏”的地步,却和2007年的“全民皆股”有一脉相通之处。
  然而,一个重要的事实被大多数人忽略了:现在的收藏家们起步的时机——他们几乎是在文物一文不值的时候开始收藏的。当大多数人开始明白文物价值的时候,他们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谈论收藏的“大道”。
  “大道”千篇一律:板起面孔,说收藏关乎艺术、关乎文化、关乎历史、关乎传承。意义提升的越高,收藏家们手中的藏品价值越大,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因为职业关系,有一段时间,我对收藏家做过一些了解,发现:虽然现在的藏家对于收藏“大道”各有说辞,但在他们一开始以收购“破烂”的方式起家乃至现在收购藏品时,卖家是不会从他们口中听到任何相关的字眼儿的。
  马未都能火,在于他虽然也在说教(比如,马未都觉得研究如何鉴定古董的真伪,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意义不大,只要建立正常的文化消费观和正常的心态即可),但是却懂得用不说教的方式——他一直在说故事。这可能与他的经历有关。“我从小是在说教环境中长大的,因而曾经很讨厌说教。小时候听惯了翻来覆去似是而非的道理,没有大人把真正的人生道理、社会道理讲述给你……”而我正是在《百家讲坛》上他看似亲切的侃侃而谈中,听出了收藏的道与术。
  先说术。术,方法和谋略之意。马未都在《百家讲台》的开讲,开篇就用术。如果不是从“床前明月光”讲起,我想对于胡床没有兴趣的观众大概不会被马未都吸引了去。在收藏圈里经历太多做局和破局的马未都,对于术显然了然于心。而对于收藏来说,做局和破局则是圈内人常用术之一。此术经人点破之后看似简单和荒谬,但是局中人身处其中却难以察觉。更何况随着收藏热的兴盛,做局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专业,有些局甚至连好莱坞大片的导演都要自叹缺少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在此,我不再征引事例,有兴趣者不妨自己查找。不过,此等术已属邪术,不可用,亦不可不防。
  另外一种术则是利用信息不对称。不用说早期的藏家们以废品的价格聚敛的大量物件,就在前不久,我在嘉德拍卖的画册上还看到,一位老先生的藏品,拍出底价看来极低。老先生是我熟识,刚刚去世。他是真正得道的人,生前有此雅好,收藏甚丰。看来是其公子不懂得老先生,也不懂得这批文物的价值。我在画册上看到这些藏品,念及与其生前的交往,惟有一声叹息。
  再以马未都为例,“买东西的时候,多给一点;卖东西的时候,少要一点。”这是马未都从早年“捡漏儿”到现在都一直遵循的原则。“多给”和“少要”,平衡术而已,谁是最大的赢家,不用明眼人就可以看出。不能带着太多色彩去看待这种现象,“对于商人来讲,不赚取利润的生意是不道德的”。即使如此,我依然想说此为术,不入道。
  或问,收藏有道否?相比与现代的藏家,老一代以系统国学和美学学养为根基,以品鉴文物为雅事,大概就是“道”了。比如沈从文与朱光潜。龙珠老师曾经跟我说起沈先生收集古玩的故事:“父亲经常到琉璃厂用很便宜的价钱买一些瓷器回家把玩,买回来后,父亲经常叫一些朋友到家里看,跟人家说这些东西好在哪里等等。当时我们住在北大宿舍,父亲每次买回了东西,必然叫来朱光潜先生‘炫耀’一番。”
  不过,还是心有疑惑,看《五月槐花香》,感觉今天的故事竟像是昨天的翻版。念及此,警惕顿生,是否我们看前人的时候缺少平视的视角?不过,沈先生不在收藏圈子,当不属此列——我还是愿意把沈先生的境界视之为道。吊诡是,懂“道”的人并不在收藏界,比如沈先生,比如上文中我提到的那位老先生。
  至于当下的收藏和藏家,也在谈论收藏的“道”,那不过和古代帝王的驭下之术“外用儒术,内用玄黄”一样。这一点,那些在文物低谷中受益的藏家们应该比我清楚吧。
  无意比较“道”与“术”的高低。我只想说,收藏无道,惟术而已,虽然明知这样说会引来争议。孙子说:“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此为术,亦为大道。不惟收藏,“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世间万物皆如此。■

本文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