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大学无隐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59:21
张鸣教授被撤职了,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没有说明撤职的具体缘由,但根据其公开信,大致可以判断,主要原因是“张鸣教授的错误做法所带来的混乱给学院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严重损害了学院的声誉。”
张鸣教授到底什么错误做法,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而令院方怒不可遏呢?原因无非是,张鸣把他在公务上跟上级的争执向媒体公开了。即如院方所述:“把单位内部的问题拿到媒体上大事炒作,张鸣教授在国内开了个先例。”
张鸣之被撤职,使整个事件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相形之下,张鸣跟他的上级究竟在争些什么,在那些争执中,究竟谁有理谁无理,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一个大学的公职人员,竟因为向媒体公开自己跟上级的争执而遭撤职,这个事件本身,实际上比张鸣跟他的上级的争执更意味深长,更值得关注。
这里问题的关键,取决于张鸣所供职的机构,即人民大学的所有制。如果人民大学是江湖上的草台班子,属于某个老板的私产,而张鸣不过是那个老板的雇员,那么他们之间的争执,就很可能只是简单的私权纠纷,只是一个内部问题,我们作为局外人的确没有置喙余地。
但显而易见,事情并非如此。且不论教育本来有着强烈的外部性。即便用纯粹的法律观点来判断,作为全部仰仗纳税人供养的公营机构,大学本来就有接受纳税人监管的义务,这是一个再也初级不过的常识。
大学是什么地方?通常的说法是,大学是殿堂,或称学术殿堂,或称知识殿堂,或称思想殿堂。而无论名目如何变化,有一点是不变的,即这个殿堂的公共性质一定是不变的,这个殿堂一定只能是公众的殿堂,乃至人类的殿堂,而一定不能是某个领主的私家庄园,一定不能用来划疆自守,裂土封候。
就此来说,大学问题无疑是不应该有围墙的,它必须是向公众开放的,一切大学问题,都可以成为公共讨论的素材。任何一所大学所发生的事件,都跟公众利益相关,因此都属于公共事件。大学无隐私,大学无权拒绝舆论阳光的进入。
诚然,世事混沌之当下,公营机构已经普遍偏离公共轨道,而蜕变为强势者的私家庄园。公营机构不接受公众监督,不服从公众的普遍意志,不服务于社会的普遍利益,而利用自己所垄断的强大的公共资源,占山为王,坐地收钱,只为自己的小团体谋福利,这种现象在我们确实已经是常见。但世事再怎么混沌,大学都没有理由混沌,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她的不同凡响,就在于她的高贵和纯粹。大学是一个社会最后的精神高地,一个最后的孤岛,一个最后的灯塔。
这些道理,身为高级知识分子,有着博士、教授、院长这些耀眼头衔的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主事诸公,应该再明白不过。他们没有权力把大学发生的事件当作隐私,他们没有权力躲避舆论的追问,他们没有权力拒绝公众的压力。作为公职人员,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主事诸公本来就应该坦然面对舆论的追问,坦然面对公众的压力;也只有始终保持这种追问,这种压力,才能保证他们不至于背叛公众意志,出卖公众利益。他们所从事的公共事业才不至被扭曲。
所以,张鸣将自己在公务上与上级的争执公开化,本来没什么了不起,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主事诸公却以此理直气壮地兴师问罪,甚且径直将张鸣查办撤职。更荒诞的事情是,这等荒诞之举,竟迄今无人喝止,无人出来拨乱反正。人民大学的主事诸公,以及大学的主事诸公,竟迄今对公众保持着奇怪的沉默。张鸣在体制内迄今仍然是孤家寡人。大学体制扭曲到了什么程度,大学失败到了什么程度,至此已无须多言。
http://vip.bokee.com/25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