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33:55

名人姓名:董浩云
 出生年代:1912—1982
 名人职称:
 名人国家:中国(浙江省定海)

人物介绍

  董浩云,“现代郑和”,中国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的创办人。董浩云祖籍浙江舟山,1911年出生, 1927年中学毕业后考入航运业训练班,1928年到天津航运公司当职员,后逐步升任为常务董事,踏上了经营航运业的生涯。靠“勇于竞争,大胆创业”的精神,几经努力,他开创了中国、亚洲和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因而享有“现代郑和”的美誉。他拥有各种船只149艘,总吨位达1100万吨,是世界“风流船王”奥纳西斯的近一倍;虽不及“世界船王”包玉刚的环球集团多,但其船舶的种类之多、单船吨位之大、机械设备之新,均超过环球集团。  董浩云是“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纽约时报》的说法更具体:“世界最大独立船东。”他留给世界一个最大的商船联合体,留给年轻人“海上学府”的船上教学模式,也留给香港一位最高领导人——他的长子董建华。  船王董浩云与多国元首稔熟。 相关介绍:

名兆荣,以字行。浙江定海人。1912年生于上海一个商人家中,其父是从事五金行业的生意人。董浩云的老家就在海边。小时候家人带他回家乡时,蔚蓝的大海深深地吸引了他。海边人讲的故事也多与海有关,小浩云的梦里尽是海水初浪花。上学后,听老师讲起明代三保太监郑和率船队七下南洋、远达波斯湾和非洲东岸等激动人心的壮举时,他心里也萌发了长大后驾船驰骋大洋的理想。。 中学读于定海,中学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考入由金融家周作民兴办的航运亚洲训练班。董浩云学习认真,功课出众。他就概同作民录用。一九二八年,董浩云又被派往天津航业公司工作。初到天津,董浩云举目无亲,每日只知辛勤工作。工余时间,他也不像一般的年青人一样贪玩,而是一头扎进书堆里,专注地啃起书本来。尽管没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但董浩云凭自学学会英、法、日三国文字,并能运用自如。当时天津航业公司的老板注意到董浩云非同常人,有意栽培他。董浩云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受到公司器重,连年提升,不到十年就荣任天津航业公司常务董事。老板见这个年青人聪敏有才,前程远大,遂将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他,成了公司老板的“乘龙快婿”。 一九三一年,董浩云被推选为天津轮船同业公会常务理事,后来又出任副会长,在航运界开始崭露头角。一九三六年,董浩云携妻返回上海,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凭着在航运界十多年的经历和多年工作积蓄下的资金,加上其岳父的资助,董浩云创办了“中国航运信托公司”。该公司当时全部财产是一条千吨左右的小轮船。不过,董浩云心里已挺满足的了,因为这毕竟是第一条属于自己的船啊!董浩云踌躇满志,决心在航运界大干一场。 谁料天时不利,公司成立的次年,抗战就爆发了。上海首当其冲,很快被日军占领。董浩云的“中国航运信托公司”也被日本人接管了。万般无奈之下,董浩云也辗转来到重庆谋生。在重庆一呆就是七个年头,好容易挨到抗战胜利。重返上海后,他又重创“中国航运公司”,决心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抗战胜利后百废待举,世界重建需要运输大量的物资。董浩云瞅准这个机会,通过银行信贷,陆续购置了“慈航”、“慈云”、“天龙”、“天平”、“天行”等十艘轮船,建立起自己庞大的船队,一举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私人船东。董浩云创业过程中创下不少历史记录。一九四七年,董浩云派出“天龙”号由上海开往法国,创下了完全由中国人独立驾驶跨越大洋的壮举。当时在中国航运界能驾驶巨轮漂洋过海的都是外国人,“中国航运”此举震动了航运界,也成了新闻界的重要新闻。次年,由中国人驾驶的“通平”号又成功地由上海抵达旧金山。董浩云一时名扬中外。 1949年,董浩云将公司迁到香港。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宣布对中国禁运,董浩云游戈在世界各地的船只也经常被扣押,经营非常困难。但是“勇于竞争,大胆创业”的董浩云没有被一时的困难吓倒,他积极地寻找机会。1950年他将两公司移至香港。 一九五六年十月,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苏伊士运河关闭,欧亚航线要绕大弯子,国际航运界运力空前紧张。董浩云时来运转,他的船队日夜穿行在大洋上,赚得巨额利润。董浩云趁机汰旧换新,增添了不少新船,“中国航运”的实力更强了。进入六十年代,随着越南战争的升级,国际上对远洋轮的需求更殷,董浩云的船队也不断扩大。公司迁回香港后,成立了“董氏航运集团”。一九六九年,集团又成立“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致力于发展新兴的货柜船业务。董浩云对发展集装箱运输极感兴趣,他认为这将是货运业的一场革命。他率先将公司的七条旧船改为集装箱船。接着,又向日本船厂订造了七条新船,开办全集装箱船业务。 六、七十年代,正是世界经济大发展之时,全球对石油需求旺盛。董浩云也看准这个机会,大力发展运油业务。为此,他大举订造超级油轮,仅一九六九年,他就向日本佐世保船厂订造了八艘二十二万吨的油轮。1973年成立东方海外货柜航业公司,1979年委托日本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超级油轮“海上巨人”号,总容量为56万余吨。1980年收购英国实纳斯惠实轮船公司和美商海铁太平洋轮船公司。1980年4月,董浩云以1.125亿美元,买下英国第二大船业集团佛奈斯维公司,成为第一个接管英国大公司的华人。1980年12月19日,董浩云亲自主持了他向日本订造的、载重量为56.7万多吨的“海上巨人”号油船下水典礼。到80年代中期,该油轮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巨型运油船。 八十年代初,董浩云购买了英国第二大航运公司——富纳斯公司,成为首个收购英国大公司的华人。董浩云的公司迅速发展。董氏集团的船队已达一百余艘,不仅有集装箱船、散装货船和油轮,还有三艘高级豪华邮轮。集团下属“中国航运”、“金山轮船公司”、“东方海外货柜航运”三家航运公司,在东京、纽约、伦敦、新加坡、台北、洛杉矶、巴黎、里约热内卢等地均设有办事处或代理处。 董浩云的经营管理方法与众不同,他喜欢买大船。他说,船越大,运货越多,而船上员工不变,相对的管理费用也越低,竞争力就更强了。其次,他在经营上坚持自己购买、自行经营和自我拥有的原则,不愿将船长期出租。这为他的公司日后遭遇危机埋下了伏笔。董浩云不仅是世界船王,他还投资金融保险业、石油勘探业和房地产业等,他甚至拥有星马报业集团的股份,为其董事局成员。 到1982年董浩云心脏病突发去世时,董氏集团已拥有各种干货船、集装箱船、油轮客船及散装船等149艘,总吨位达1100万吨,是蜚声全球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的近1倍。他创造出永载航运史册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董浩云对电脑也十分感兴趣,他曾计划投资日本的电脑业和飞机制造业,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理想未能实现。董浩云十分热心公益事业,他对办教育有特别的兴趣,而且他办的大学也很特别,即用豪华邮轮改建成海上大学。一九七O年九月,董浩云花巨资购买了豪华邮轮“伊丽莎白皇后”号。随后,又花巨资进行装修改造,希望将它变成一所浮在海上的流动大学。可惜,工程即将完工时,这条八万三千吨的巨轮不慎起火。董浩云并未因此事故而放弃他的理想。他再度购买了一条美国邮轮“大西洋”号,改装后命名为“宇宙学府”,终于实现了他的海上教育计划。多年来,海上学府计划一直由董浩云创办的船上教育研究所执行,该学府附属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董氏集团为此还专设了教育基金会,该基金会每年拨出巨额奖学金,专门资助那些从亚洲各大学选出的优秀华人学生在“宇宙学府”上就读。董浩云说:“在这所海上大学上学,整个世界便是学生的校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放眼世界,获得更多的教益。如果能达到这一目的,就算不负我的一番苦心了。” 董浩云曾先后被聘为美国斯坦福研究院院士和华盛顿国际讲师教育审议会会员,德克萨斯州爱巴苏市荣誉市民。英国师范大学评议会会员。获日本佐世保、美国长堤和德克萨斯州爱巴苏市荣誉市民称号,法国骑士级荣誉勋章,比利时国家勋章等。任全国人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有《民族与国籍》、《苏伊士运河的危机》等著作。1982年在香港病逝,终年七十一岁。著有《董氏航业丛书》。

董家子女

  育有长子董建华、次子董建成、三女董建平、四女董小平、五女董亦平。  长子董建华 与美国两任总统布什有私交,与多国元首及政坛人物熟悉。1937年上海出世。英国继续中学课程,随后在利物浦大学选修理科。负笈美国麻省理工攻读海洋工程学硕士。回港在董氏集团负责亚洲及欧洲航运业务。41岁出任东方海外上市公司主席。  次子董建成 娶温子华为妻,一直驻纽约负责美国和南美洲业务。董建华任特首后,即接任东方海外集团主席。  三女董建平 下嫁商人金乐琦,因她爱好艺术,在香港主持画廊,对国内新秀尤其江浙年轻画家,多所扶持。  四女董小平 下嫁彭荫刚。彭父亲彭孟缉,曾为台湾“陆军总司令及军事参谋长”。  五女董亦平 下嫁刘广斌。  董氏父子生平大事对照年表  一个创世界第一 一个成香港首长  董浩云   1911年 出生,属猪。  1927年 16岁,中学毕业考入航运业训练班。  1928年 17岁,任职天津航运公司。  1933年 22岁,创立航运公司,同一年爆发日本侵略战争,公司结束。  1937~41年 26岁,创立不足一年的航运公司因抗日爆发破产。30岁在香港成立不足一年的公司被日军接管。  1950年 39岁,公司船只被扣,面临财务困境。  1956年 45岁,中东战争爆发,逐渐成为世界最大船王。  1963年 52岁,首开香港至美国东岸定期航线。  1966年 55岁,首开香港至欧洲定期航线。  1972年 60岁,“海上学府”焚毁。  1980年 69岁,收购百万吨级大油轮,完成收购资产负债率高达83%。  1982年 71岁,心脏病发,在养和医院病逝。  董建华 ,男,汉族,1937年5月生,浙江舟山人,英国利物浦大学毕业,大学学历。  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47年 随全家迁居香港  1960年 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获海事工程理学士学位。其后,在美国通用有限公司及家族公司任职  1969年 返港参与家族集团生意  1969年 32岁,返港,开创香港至欧美航运。  1971年 34岁,第一次事业受挫,父亲兴办的“海上学府”在港失火焚毁。  1982年 45岁,父董浩云去世,继承“东方海外”业务。”  1985年 48岁,世界航运业不景,面临破产危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  1986年 49岁,获霍英东带领注资1.2亿美元,债务得以重整。  1992年 被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首批港事顾问,港英政府行政局议员(1992.10)  1995年 全国人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  1996—2002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997.07就职)  2002—2005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长官(2002.07就职)  2005— 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生意简略

  两代船王大接力力挽狂澜于既倒  年份  1949 董浩云将大陆生意迁往台湾。  1956 中东爆发第二次战争,埃及击沉船只阻塞苏伊士运河,令国际间对远洋航运的需求大增。  1972 董浩云斥巨资购入伊利沙伯号豪华客轮作“海上学府”,在港进行最后改装,不幸发生大火,焚毁数天后沉没海中。  1973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导致阿拉伯国家首次使用“石油武器”,结果燃油大幅度加价。  1979 董建华出任东方海外主席,翌年董浩云退休。  1982 董浩云心脏病发病逝,加上世界航运业衰退,载货吨位大量过剩,船价大跌,东方海外未能及时应变业绩大跌,董建华欠下巨债,高达200多亿港元。  1986 霍英东出面注资1.2亿美元,拯救董建华。同年5月董建华宣布重组公司,在新的董氏集团,他丧失控制权,由老板转为职员,再向以东京银行为首的5家银行,贷款2.5亿元。  1990 董建华继续为公司减磅,而霍英东再收购东方海外两成股权。但公司仍有630万元的亏损。  1991 在董建华的努力下,东方海外终于转亏为盈。截止199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盈利达980万美元。  1994 以上半年中期业绩,东方海外经营盈利上升了8倍,达4000万美元。董建华终于挽救了“祖业”。  2003 东方海外股价再创新高,董家身家账面暴涨至8亿元。  2005 截至3月3日,董建华家族持有股份市值约13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