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应怀:急流勇退“让位”年轻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35:37

罗应怀:急流勇退“让位”年轻人

   每天学习六小时 见到家乡人就说红安话

4月12日上午9时许,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高干病房,当记者捧着鲜花,向罗应怀将军表达祝福时,已经90高龄的将军,很高兴地和来自家乡的记者一一握手。虽然很早就参加革命,离开了家乡,但将军一见到家乡来的记者,就用红安话和记者交谈,那浓浓的乡音,让人听来备感亲切。“听说你们要来,首长怕你们不熟悉路,一大早就让我派车去车站接你们,谁知你们竟自己先来了。”将军的秘书钟克珍说。

虽然将军年岁已高,戴着一顶红军八角帽,将军看起来精神矍铄。除了听力较差外,将军的思维还很敏捷,对过去的一些人和事,他能够比较完整地回忆出来,其超常的记忆力常常让记者暗自惊叹。

“将军爱学习、爱动脑,每天都坚持用五六个小时的时间读书、看报。他最爱看历史方面的书籍。”将军的秘书说。
我们当着将军的面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电脑,然后点开从将军家乡拍摄的图片让将军浏览。将军看得非常投入,“首长,这个人您还记得吗?”记者指着将军在家务农的三弟罗应西问将军。“怎么不记得?这是我弟弟应西嘛。”将军说,“他的身体看来还蛮健当哩。”“他让我们代他向您老人家问好呢!”将军听了记者的话开心地笑了:“他只要不怪我这个‘不顾家’的哥哥就好了。”

英雄生死置身外  一次手术从身上取出弹片和碎骨60多块

罗将军出身在一个雇农家庭,有兄弟四人,将军排行第二。将军年少时,在家乡以讨饭为生,后为人打长工,主人规定他每天捡一满筐粪,否则不给饭吃。黄麻起义时,他是儿童团团长。将军14岁那年,红军营长汪国运(罗家湾隔壁村汪家畈人)带队伍从家乡经过,他正式参军,从此与家里失去了联系。

“直到20年后的1949年,我才与家人取得了联系,家人也才知道我还活在人世,并且当了共产党的‘大官’。”将军说。-

罗应怀参加红军后,被安排到游击大队特务连第二排当战士。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第四方面军在黄安县(今红安)七里坪宣告成立,黄安县游击大队特务连大部分编入红四方面军。罗应怀被编入由陈赓任师长、许世友任团长的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一营二连,开始当战士,不久被任命为二连旗手兼勤杂班长。

红四方面军成立后的第三天,就在徐向前总指挥的率领下,发起了黄安战役。战斗中,三十四团阵地遭到敌人的疯狂反扑,形势危急。这时,许世友团长拔出大刀,跃出掩体,带头与敌人展开肉搏。罗应怀也倏地将手中的红旗插在地上,挥起大刀,冲入敌群,一连砍死好几个敌兵。由于战斗紧张激烈,他连胳臂受了伤都不知道,还是战友发现后,才用衣片把伤口扎上的。将军说,当年的三十四团是支能攻善守的部队,团长许世友更是英勇善战的猛将。而作为一名旗手,罗应怀此后在多次战斗中都冲锋在前,被誉为“打不倒的掌旗兵”。后来迟浩田上将为老将军题词:红军掌旗兵,吾辈好榜样。

1935年3月,为策应党中央北上,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嘉陵江战役。时任第九军二十五师七十五团二营六连连长的罗应怀,奉命率部在凤仪场攻击敌人,为全军扫除渡江障碍。战斗打响后,六连出其不意地包抄过去,占领了敌军的一处小高地。敌人则以数倍于红军的兵力向六连阵地发动滚浪式进攻,战斗异常激烈。战斗中,罗应怀的左手被敌人的弹片削去了一半,右腿也负了重伤,一头栽倒在地上昏迷过去。当他苏醒过来时,才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师政委陈海松告诉他,敌人涌上阵地时,朝没有咽气的战友补枪或用刺刀捅,幸亏罗应怀当时昏迷了,否则只要稍微动弹一下或叫出声来,很可能也被敌人刺死了。

长征时,罗应怀左臂上一块弹片斜插在里面还没有取出来,伤口一直在发炎。此时,外科医生在前线战地医院,身边没人能做手术。伤痛的折磨令他难受,但更令他难以忍受的是远离部队、远离战场。他决定自己当回外科医生。他让通信员找来一把老虎钳,咬紧牙关忍住剧痛,将弹片亲手拔出。 

 朱家岗大捷 1942年9月底,日寇发动对淮北根据地的“扫荡”,罗应怀奉命坚持内线作战,与敌周旋数十天。当年12月9日,罗应怀率二十六团进驻朱家岗,准备在10日晚配合外线主力拔除日军金锁镇据点。因兄弟部队未能赶到,罗应怀所部被三个大队的敌人包围。当时,由于长期的“反扫荡”,他的部队消耗很大,兵员已减至600余人编成6个连队。而队伍要对付的日军兵力却达1500人,而且我军在火力上也处于劣势。那时有人建议突围,但罗应怀坚决不同意,他说突围只有死路一条,眼下只能坚守抗敌。一场残酷的战斗打响了。罗应怀拿着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口述指令。突然,一颗敌弹飞来,打中了他的右腿,一阵剧痛,他倒下了。躺在门板上,罗应怀右腿血流如注,但只进行了简单的包扎止血,他又坚持指挥战斗。从次日拂晓战至黄昏,毙敌二三百人,终将敌人打退,不仅力保全团免遭覆灭,还策应了外线部队粉碎了敌人“扫荡”。罗应怀一撤离战斗就被抬进手术室,只见他右腿粉碎性骨折,几乎伤及大动脉。连麻醉药都等不及,手术就开始了,5个小时后,医生从他身上取出弹片和碎骨60多块。手术后半个月,罗应怀才脱离危险期。

朱家岗战斗大捷,国民党的报纸也作了转载。彭雪枫师长对罗应怀说:“老罗,朱家岗这一仗打得好,长了中国人的志气,陈毅军长已发出通令嘉奖你们。”

有求必应村里事 弟弟眼里“不顾家”的二哥

今年3月31日下午,记者在红安县高桥镇罗家湾将军的家乡,将军的三弟、已经81岁的罗应西老人谈到将军辉煌的经历和显赫的战功时,好像还有些话要说。原来,将军二哥“不顾家”。

战争年代,将军一走20年音讯皆无,他三弟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照顾着一家老小的生活。解放后,将军成了共和国的少将,当上了“高官”,却不曾给罗家带来任何“福利”。当了一辈子农村理发师的罗应西,至今还住在一间土墙屋里,家里唯一值钱的家用电器就是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罗应西曾经到福建找过将军,希望将军能想点办法,帮他儿子找个工作,结果遭到将军一顿痛骂。开始,罗应西和家人都很生气,但后来就想通了,毕竟将军的权力不是罗家所有的,不能过分要求他。“所以,以后我们再也没人向他要求特殊照顾了。”罗应西老人笑着说。

虽然对亲人没有什么特殊照顾,但当罗应西找将军为村里通电、通水帮忙时,将军却爽快地照办了。为了部队年轻化“罗青天”把晋升机会留给他人

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军队领导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在更高的层次上,来充分认识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迫切性和重大意义。

1982年,时任北京军区党委副书记的罗应怀已经67岁,在军区班子里算是老大哥了(1982年,大军区领导班子平均年龄62岁)。但当时罗将军在北京军区的威望很高,尤其是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上,他坚持原则,刚直不阿,处事果断,被广大官兵称作“罗青天”。中央军委对他的工作也很满意,还准备给他压担子,委以大军区正职的重任。但罗应怀却主动放弃了这一任职,而把晋升的机会留给了他人。

他觉得,尽管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比较好,但作为一个老红军战士,为国家的长远计,他有责任在领导干部“年轻化”上作个表率,为党和人民作出最后一次历史性贡献。为此,他向军区党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还在当年的《红旗》杂志上撰写了《以宽广的胸怀对待干部年轻化》的文章。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小平同志在一次会议上专门表扬了他。深情寄语故乡人“把人才的培养作为第一任务”

对于生养自己的家乡,将军始终挂念在心

上世纪80年代初,红安县委、县政府为发展全县经济,打算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以方便联系工作、采购物资。但京城的住房紧张,而要建房既无地皮又无资金,派去的同志居无定所,工作十分不便。

罗应怀将军知道后,亲自出面,多方找朋友,找到一块闲置的地皮给红安县作驻京办事处,并把军区1976年用于防震而遗留下来的简易棚让出一些,作办事处的用房。就连办事处的办公桌椅及床铺等,也是在将军的帮助下解决的。

后来,北京市要修建平安大道,办事处驻地要向北收缩一大截,红安县委、县政府按照北京市城建规划的要求,准备将办事处的平房改建为三层楼房。将军听说此事后,认为此事口说无凭,必须依法办好相关手续。于是又找有关部门签字盖章。他风趣地说:“不签字画押不行!现在是法制时代了,不能由我说了算。”就这样,将军一锤定音,那块地自此永久地划给了红安作驻京办事处。

从工作岗位退居二线后,将军曾多次回到家乡,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故乡的建设和发展,父老乡亲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牵动着将军的心。1987年10月,将军回乡时,看到路都整修了,家家户户用上了电,告别了点油灯的历史,乡亲们的温饱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将军非常高兴,他对陪同的县领导说:“你们工作做得好,谢谢你们!”但在交谈中,乡亲们谈到的饮水问题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村里,村民们长期饮用塘堰里的水,不仅不卫生,也不方便,尤其是那些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吃水就很困难。将军动情地说:“家乡人民过去为缔造一个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如今革命胜利了,他们却连一口干净的水都喝不上,这说不过去呀!”在他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一座自来水塔,从此,村民们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将军对家乡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将军回答,希望家乡能很快富裕起来,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他更期望家乡能办好教育,把人才的培养作为第一任务。 
    敬告

     开国将军罗应怀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5月2日12时1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兹定于2010年5月12日罗应怀同志遗体火化,可于当日上午9时30分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为罗应怀同志送别。



                          特此敬告


                   罗应怀同志秘书:李连臻


                          2010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