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个生活与工作中的潜规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2:39:02

  《181个生活与工作中的潜规则:黄金法则》

  第1节:参透天机好过活

  生活当中,我们是不是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

  比如,上班迟到了,越是怕被人发现,越是容易在电梯门口撞到老板。至少,我们的感觉中常常会是这样。

  另外,越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情,往往越会引起对方的探知欲,到头来秘密反倒泄露得更快。至少,事实常常就是如此。

  还有,商界之中,有的老板整天忙作一团,恨不能让自己变成八爪鱼,但是麾下的公司却日见萎靡;而有的老板好像终日悠游自如,事业却生龙活虎!至少,这样的情形不在少数。

  ……

  种种表象之下,看似暗藏玄机,其实只不过契合了这样一个道理:世间万物都自有其规律,正是它们,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中默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看不见的潜规则,之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就如同一只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中拨弄着我们彼此的命运!有的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暗礁,有的则成为通往成功与辉煌的秘密捷径。

  而一旦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能了解自然和社会,进而把握人生和命运。我们如果能够用心体会这些自然规则、社会真理,并仔细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与本质,就能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获得最大的自由和巨大的成功。

  相反,将这些规则置若罔闻的人,即便是奋发图强,用心进取,往往也是事倍功半,甚至身陷樊笼,始终无法摆脱困境。

  举一个形象而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形。

  当你被动地来到一个丛林,你手上没有一张实用的地图,也没有任何指引方向的工具,你只能盲目地、汗流浃背地四处寻路,却就是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你觉得,这样的情形是不是很危险?!

  而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有那么一张地图,可以帮你在这貌似杂乱无序、荆棘密布的险恶丛林中,找到那隐藏着的秘密通道,让你从容安闲地在丛林中做自己的主人,那么你会不会为之狂喜?

  第2节:参透天机好过活

  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无论你承认与否,此时此刻,你已经被造物主带到了一个秘密丛林中--它就是你存身的这个世界。

  而我接下来还要告诉你的是:当你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你已经拿到了成为丛林主人的导游地图!有了这幅地图,你就可以把握丛林游戏的规则,在其间纵横捭阖!

  这幅导游地图就是《黄金法则全集》。

  《黄金法则全集》中收录的百多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的定律、效应和法则,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的硕果,涉及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了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它如同人类智慧的一扇扇窗户,更好似为我们领航的灯塔,透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背后的真相,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正如我们从字面上所感知到的那样,如果这些定律、法则是一些中规中矩的说教或看似用心良苦的训诫,那么这本书未免有些面目可憎。所以,为了避免被人束之高阁,或拒之千里的命运,本书讨喜地借用了一些寓言典故、历史故事、名人轶事,巧妙地将那些定律、法则寓于故事当中,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书中传递出的生存智慧与处世哲学。

  而这些智慧与哲学看似很简单,却可以帮助我们将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使我们在各种环境中轻松地掌握主动,进而把握自己的命运。

  同样地,书中所揭示的经典定律,也是企业管理者借以带领团队朝着自己设计的美好愿景稳健前进的罗盘。

  中国古人说得好:明天地万物运作之道,得以顺应天理,遇事避凶趋吉,不堕兴衰循环。无论是一个企业也好,还是一个人也罢,只有依循和掌握自然与社会的法则,我们才能以最少的代价赢得最大的成功与价值。

  所以,我们要想改善自己的处境和生活,让自己以及麾下的团队更成功,就请你--

  带上并阅读这本书吧,从现在开始!

  有它相伴左右,你的生命之旅将会是一个华美的行程。

  第3节:一.黄金法则之心态篇

  一.黄金法则之心态篇

  1.卡瑞尔公式:解除烦恼的万灵方案

  你的心可以构筑一个地狱,更能够缔造一处天堂

  威利·卡瑞尔年轻时曾是纽约水牛钢铁公司的一名工程师。

  当我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卡瑞尔先生说,有一天,我到一家玻璃公司去安装瓦斯清洁机。这是一种清洁瓦斯的新方法,通过瓦斯清洁机,可以更快、更省力地清除瓦斯中的杂质,使瓦斯燃烧时不会伤到机器的引擎。这种方法在以往的试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在这家玻璃公司安装的时候,我却遇到了许多没有料到的困难。虽然经过一番努力,机器勉强可以使用了,但却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承诺的质量。那种懊恼的心情,我到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那感觉好像有人在我头上重重地打了一拳,我的胃和整个肚子都扭痛起来,烦恼、焦虑噬咬着我的心,有好长一段时间让我彻夜不眠。

  后来,我意识到一直这样烦恼焦虑下去,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我试着想办法来摆脱这种让人发疯的烦恼,发现效果很显著。这个消除烦恼、抓住快乐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非常简单,可以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冷静下来,问我自己,如果失败,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我会坐牢?会被枪毙?丢掉差事?让老板赔得血本无归?

  第二步:找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后,我试着让自己接受它。我对自己说,坐牢和被枪毙是不可能的。但我有可能会因此丢掉差事,那我可以另找一份差事;让老板赔得血本无归也不至于,至多让他们赔上两万块钱。

  第三步:当我把可能丢掉差事和可能让老板赔上两万块钱的最坏情况接受下来之后,就平静地把时间和精力用来试着改善那种最坏的情况。

  我开始集中精力,一遍一遍地做试验。最后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个办法不但没有让我的老板赔上两万块钱,反而让公司赚了几倍的利润,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让自己摆脱烦恼,迅速快乐起来的方法……

  第4节:一.黄金法则之心态篇

  一点感悟快乐是一种习惯,忧伤也是一种习惯,而习惯是可以养成,也是可以摒弃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而种下一个行动便会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便会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便会收获一种命运。

  所以,让我们试着学习卡瑞尔的快乐公式,慢慢置换那些如影随形的烦恼和焦虑吧。你会发现:我们的心可以构筑一个地狱,更能够缔造一处天堂。

  2.酸葡萄效应:走好心灵的平衡木

  提高你的快乐商数

  饿了两天没吃到一点儿东西的小狐狸,没精打采地在四处找吃的。看到前方不远处的葡萄架上,挂着好多沉甸甸、水莹莹的葡萄串,小狐狸的眼睛一亮,来了精神。可是葡萄架太高了,任凭小狐狸怎么上蹿下跳,就是够不着,累得它精疲力竭地趴在地上喘着粗气。

  微风吹来,葡萄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好像在嘲笑它一样。小狐狸气得直想把葡萄根给拔掉。但是过了一会儿,它又笑了起来,安慰自己说:那葡萄一定还没熟呢,要不然早就掉下来了,生葡萄肯定又酸又涩,吃到肚子里不闹病才怪呢!哼,这种酸葡萄,饿死我也不吃!

  于是,小狐狸饿着肚子,高高兴兴地接着找吃的去了。

  一点感悟有许多文章曾借用故事中小狐狸的酸葡萄心理,来讽刺那些在困难面前无所作为、自欺欺人的人。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小狐狸实际是个很聪明的家伙:既然已经确认吃不上葡萄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不妨就明智地放弃葡萄,甩掉失落与懊恼的心理包袱,轻松快乐地重新上路,开始新的寻找!

  如果说快乐也有商数的话,酸葡萄心理何尝不是一种高水平的快乐商数?!

  而这,也暗合了心理学上的一种理论。专家们把这种寻找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来自我安慰的心理活动称之为心理防卫机制。这是人类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紧张情绪,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与稳定。让我们不至于为了那些得不到的东西而心情沮丧或妒忌得发狂。

  第5节:一.黄金法则之心态篇

  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了无法吃到的葡萄时,比如:当我们失去机会时;当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当我们没有得到提拔时……我们不妨学学聪明快乐的小狐狸,丢掉酸葡萄,做个快乐的行者!

  3.野马的结局:别让恶劣情绪毁了你

  坏脾气是一种奢侈品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收集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气水,即把有悲痛、悔恨、生气和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做对比实验。他把试验者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放入特定的化验水中沉淀,发现化验水无杂质无颜色,清澈透明;而将悲痛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则呈白色;悔恨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则呈现更为浑浊的蛋白色;更为重要的发现是,试验者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沉淀后呈现紫色,把这种紫色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这个试验又一次证实,生气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

  通过实验,专家得出结论:当人们因为情绪波动,产生消极悲伤的情感,并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时,就会造成重要的生理机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更为让人触目惊心的例子是:恶劣的情绪不但对人体有害,盛怒有时还能使人暴毙。发生在动物界的野马与吸血蝠现象就十分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是野马的天敌。它们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皮肤,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野马受到这种攻击后,马上开始蹦跳、狂奔,但却总是无法摆脱这种蝙蝠。蝙蝠从容不迫地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吃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致野马于死地。对野马来说,剧烈的情绪反应,才是导致死亡的真正原因。

  由此看来,对于那些肝火旺盛、动辄怒发冲冠的人来说,野马的结局也许是最好的警示。

  第6节:一.黄金法则之心态篇

  一点感悟著名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说过两句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话:

  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

  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野马结局中可以得出这样结论:

  第一:情绪是有成本的。

  第二:情绪是我们自身选择的结果。外在事物并不能伤害我们,倒是我们自己对这些事物的信念与态度让我们自己受到了伤害。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管理我们的情绪,将它操控在良性运行的状态下,那么我们就得做好准备--准备支付恶劣情绪所造成的巨大成本。这成本有时会是我们的人际和谐,有时会是我们的身心健康,有时甚至还会是我们的身家性命!

  4.塞里格曼效应:永远对绝望说不

  只要自己不跪着,没有人会比你高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以狗为对象做了下列一组实验。

  程序一:把一条狗放进一个笼子里,锁住笼门,使狗无法轻易从笼子里逃出来,而笼子里装有电击装置。通过这一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刚好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使狗毙命或受伤。

  塞里格曼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地挣扎,想逃出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它发现无法逃脱后,挣扎的强度就逐渐降低了。

  程序二:把这只受过电击的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实验者发现,这只曾受过电击的狗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绝望地忍受着电击的痛苦,根本不去尝试有无逃脱的可能。

  程序三:把没有经受过电击实验的狗直接放进有隔板的笼子里,发现这些狗全部都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第7节:一.黄金法则之心态篇

  塞里格曼把上述实验中,狗的绝望心理称之为习得性无助。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长期经历失败的儿童,久病缠身的患者,无依无靠的老人,他们身上常常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特征: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随之丧失,最终就会放弃所有努力,真的陷入绝望。

  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塞里格曼为了找到防止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办法,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又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

  让狗在接受无法摆脱的电击实验之前,先学会如何逃脱电击之苦。方法是先把它们放到可以躲避电击的那个笼子里,当它们接受电击时,只需轻轻一跳,就可以免受电击的痛苦。等到狗学会能轻易地从笼子的一边跳到另一边时,再让它们参与第一个实验,结果发现,这些狗们就不太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境地。

  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一点感悟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法救药。

  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不好,失恋是因为自己本身就令人讨厌等。

  所以要想让自己远离绝望,我们必须学会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让消极和宿命论的想法统统去见鬼!

  5.沉没成本:放弃,是勇气更是智慧

  坚持到底不一定就能胜利

  我国后汉时期有一位叫孟敏的人,有一天,不小心把一口瓦锅掉在地上摔碎了。眼见那锅摔成碎片,孟敏却不顾而去,丝毫没有表现出惋惜和后悔的样子。旁边有个叫郭泰的人,对孟敏的举动很是不解,遂问其意。孟敏答道:甑已破矣,视之何益?(锅已经破了,后悔又有什么用?)

  第8节:一.黄金法则之心态篇

  后人便以堕甑不顾来奉劝世人要向孟敏学习,事成过去,追悔无益。

  堕甑不顾的故事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沉没成本的问题。

  所谓沉没成本,指的是我们每采取一次行动,每做出一次选择,总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可能是人力、物力、时间、精力,乃至情感。其中有些投入发生之后,无论如何也无法收回时,这种投入就成了沉没成本。比如,在堕甑不顾的故事中,摔成碎片的瓦锅就是孟敏无论如何也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而如果孟敏此时再对着这一沉没成本发一阵呆,叹一会儿气,甚至郁郁不乐好几天,那么他就又投入了时间、精力和情感,这时候,他的沉没成本就不单单是瓦锅,还有他后来在发呆、叹气时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是几天来的好心情。

  类似的例子还有:晚饭结束的时候,本来你已经吃得很饱了,可是看着桌上剩了一半的饭菜,你觉得如果把它们留到明天肯定会坏掉,太可惜了。于是你选择了宁可让自己的肠胃受罪,也要把它们全部吃掉。结果因为吃得过饱,使得自己一个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还得跑到医院去看医生。这样一来,最初的沉没成本就由原来的一碗剩菜,滚雪球似地加入了你的一夜好睡眠,肠胃健康还有医药费。

  一点感悟沉没成本的存在,使人们在作选择时不能理性地放弃。

  坚守着沉没成本不放的人,就算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之前做错了,他们也会寻找各种理由,试图通过把事情继续做完的方式挽回沉没成本。就像有人攥着一跌再跌的股票就是不抛,生怕有一天股市反弹自己会后悔一样。

  既成的事实是已经沉没掉的,而未来的时间和机会才是可以创造无限价值的。对那些无力改变、也无法改变的不愉快,我们要有输得起的心态。学会分清哪些事情可以执著一念,哪些事情不必钻牛角尖,惟其如此,我们才可以轻装上阵,获得人生的快乐。

  沉没成本在企业里的例子也有很多。

  第9节:一.黄金法则之心态篇

  比如:许多公司在明知项目前景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勉强维持该项目,原因仅仅是因为在此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成本。殊不知,世间的事情,并不是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会胜利。为了追回沉没成本而继续追加投资,却常常导致更多的损失。

  7.比林定律:学会拒绝,生活可以更轻松

  说不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权利

  人在一生中所遇到的麻烦,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

  --美国作家比林

  常常听人说:平生最怕的事情就是拒绝别人。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普遍心理。

  的确,我们很多人,包括一些处世高手,在如何拒绝他人这件事上,都是很费脑筋的。我们往往是出于爱面子和怕得罪人的心理,在别人提出一些要求或者请求帮助的时候,即使自己很忙、或者力有不逮,也往往要勉为其力,那个不字就是说不出口。

  正因如此,常常使自己陷入到不得不或者被逼无奈的窘境当中,更重要的是,还会打乱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使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陷入被动。长此以往,我们将无法享受给予和付出的真正快乐,正常的人际交往与互动都会沦为一种负累,又何有快乐可言呢?

  一点感悟喜剧大师卓别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会说不吧!那样,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

  仔细回想一下,生活和工作中遭遇到的种种挫折与不如意,有多少是因为我们碍于情面,过于草率地答应了他人的要求,事后却发现自己力不能逮而造成的呢?

  美国作家比林正是通过这句话来告诉我们:学会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拒绝,我们的人生会轻松很多。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轻松地说出那个重要的不字来呢?

  首先,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比如我有权利拒绝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可以用社会能接受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权利和情感,维护自己的合理要求与斤斤计较是不能划等号的。

  其次,在拒绝别人时要讲究技巧,委婉表达自己的意愿。向对方阐明自己的难处或能力所限;根据对方的情况给出一个合适的建议,即使没有直接帮忙,却一样为他解决了问题。

  拒绝的艺术,如同生活中的调味酒,有意修炼,你就能酿造出五彩斑斓的生活。

  第10节:二.黄金法则之效率篇

  二.黄金法则之效率篇

  89.二八定律:关键的少数决定着结果

  用最少的精力做最有效的事

  二八定律也称帕累托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被称为二八定律。流传最广的一句说法是80%的收入来源于20%的客户。也称为20/80法则。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二八定律。

  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

  80%的销售来自20%的销售人员

  80%的时间用在了20%的日常事情上

  80%的事情在20%的高效率的时间内被完成

  80%的效率提升可以来自20%的环节改进

  ……

  一点感悟二八定律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杠杆,能够给我们带来重大的变化。比如,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如果能够处理得当,就可以通过一个小的诱因、投入和努力收获到大的结果或回报。集中精力抓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我们就可以更合理地分配时间和注意力,把那些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影响的事情做好,而不是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琐碎的事情上。

  另外,二八定律在国际企业界也备受推崇。这个定律所提倡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维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家以最少的投入收获最大的效益。如果管理者能够弄清楚企业或团队中的20%到底是哪些,从而将自己经营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到这20%的重点经营要务上来,采取有效的倾斜性措施,那么就会以四两拨千斤的优势将企业做大做强。

  第11节:二.黄金法则之效率篇

  90.布利斯定理:决策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事前想清楚,事中不折腾

  做事之前,先用较多的时间作好事前的计划,那么就会提高作事的效率,减少总的时间。

  --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学生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第一组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并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不做任何练习,只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进行投篮并记下成绩。第三组将第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教练的指导下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

  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的投篮技巧在20天里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进球增加了24%;第三组进球增加了26%。心理学家们由此得出结论:行动前进行头脑热身,构想要做之事的每个细节,梳理心路,然后把它深深铭刻在脑海中,当你行动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一点感悟人们常说,好的规划是成功的开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计划的重要性。

  事前的计划,可以帮我们对自己的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预见一下我们的设想是否可以实现。同时,在做计划的过程中,也是在梳理自己实现设想的思路和方法,这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宝贵时间,同时减轻压力。

  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必然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低效、混乱,失败也是必然的。所以,只有事前拟定好了行动的计划,梳理通畅了做事的步骤,执行起来才会应付自如。

  91.不值得定律:值得做才能好好做

  把精力花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不值得定律按照最直观的字面解释就是:自己认为没有价值或者意义不大的事情,就是不值得做的事情或者不值得去花费精力和时间好好做的事情。

  何为值得,何为不值得则因人而异,没有一定之规。

  第12节:二.黄金法则之效率篇

  一般而言,值得与不值得从主观角度来讲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1.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只有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我们才会认为是值得为它付出时间、精力和耐心的,才会满怀热情地做这件事。

  2.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比如,一个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如果做着一份档案管理工作,或者让一个性格十分内向的人去做推销员,他们都会觉得非常痛苦,都会想方设法去寻找那个能带给自己成就感的、值得做的工作。

  3.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期望。同是一个人,做着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不同的心境下去做,带给自己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里,如果你正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如果你有望在这家公司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而目前打杂跑腿的工作不过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铺垫,那么你就会认为现在的这份工作是值得的了。

  一点感悟做正确的事要比把事情做正确更有意义。不值得定律可以帮我们在做事之前想清楚,准确地选择那些正确的事情,放弃那些看似很有诱惑力,实则对我们自身不利的选择,然后再辅以正确和科学的方法,集中主要精力和时间做好值得做的事情,这恐怕是每一位成功者都在不知不觉地遵循的准则。

  92.帕金森时间定律:有紧迫感才有效率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

  一位闲着无事的老太太想给远方的外甥女写封信,结果她磨磨蹭蹭花费了将近一整天的工夫只做了这一件事:找信封和信纸花了她一个钟头,找老花镜又花一个钟头,查地址用去半个钟头,写信写了一个钟头零一刻钟。然后,在出门去邮局之前,又为要不要带把雨伞而犹豫了半天,花掉了二十分钟。

  就这样,一个办事效率高的人用半小时就可以办完的事,这位老人家却花费了几乎一天的时间,最后还不免累得七死八活。这种现象被称为帕金森时间定律。

  第13节:二.黄金法则之效率篇

  具体说来,帕金森时间定律是指,一个人在时间上如果没有自律性的话,那么他作某件事的时间就会自动地膨胀并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一点感悟一个做事迅捷、高效的人,可以同时应对几件事,并处理得十分漂亮;而一个行动迟缓、缺少时间观念的人,也许一天下来连一件事也做不成,还弄得身心俱疲。

  要想克服办事拖沓,效率不高的毛病,我们就必须在开始每一项任务之前,先为自己规定好最后的完成期限,有了期限也就有了压力和约束,你便会加快节奏,提高效率。

  93.过度学习效应:最经济有效的学习方法

  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

  我们在平常的学习活动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刚刚学到的知识,没过几天就忘得差不多了!专家给出的诊断是你没有适当地进行过度学习。很多人都存着这样的误区,刚刚觉得自己学会了就把它们放在一边,结果发现几天过后就又还给课本了。因此,当觉得自己差不多掌握了的时候,最好继续学习3~5遍,你会发现遗忘的速度要慢得多。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上的过度学习效应。

  它主要是指:人们对所学习和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的掌握之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和强化这些内容,就会使学到的东西得到强化和巩固。

  一般认为,如果把一个人将某种知识掌握到当时再现不出错的程度作为100%的话,那么,要保持住这种成果,还要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不断巩固这一知识。正因为过度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里面就有一个限度问题,超过了一定限度,就是很不经济的。

  一点感悟过度学习效应可以帮我们花最小的时间和精力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在这里,过度其实是有限度标准的。专家们经过测试认为,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果也最好。超过150%,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的效果就会逐渐下降,人们就会表现为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情绪。如果此时再要求自己进行精力投入,那么学习效果将会下降。

  第14节:二.黄金法则之效率篇

  所以,并不是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在学习和工作中,善于运用过度学习理论,既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又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做到事半功倍。

  94.艾维·李启示:要事第一

  紧迫的不等于重要的

  应该计划好每一天的工作,这样才能带来效益。

  --现代公关之父艾维·李

  这一理念的具体做法就是:将每一天的重要工作做个记录,并把它们按重要程度编上序号。每天上班之后按序号指示的顺序着手开始工作。完成一件划掉一件。在做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根据情况的变化做相应的顺序调整,一定以要事为先,以要事为重。养成习惯之后,你会发现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会发生质的变化。

  据说,上面这一工作方案被艾维·李当作是一种思维方式卖给了一家著名的钢铁公司,为自己赚了25000美元的咨询费,为那家公司赚了上百万美元的利润。

  一点感悟艾维·李的方法告诉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遵循要事第一的原则,把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做好。很多时候,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把紧迫的事情当作是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是被动地被环境牵制着一步一步走向失败。而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往往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在紧迫和重要的事情之间具有较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能够高效地解决那些对人生和事业有决定意义的要事。

  95.5w2h原则:做事条理化的最佳工具

  决策之前必须考虑的7个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写过一首名为《5w2h法》的小诗:

  我有几位好朋友

  曾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其姓名

  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

  好像弟弟和哥哥

  还有一个西洋派

  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七贤常请教

  即使笨人不会错

  陶先生提到的5w2h,即what,why,who,when,where,how,howmuch(many),译成中文就是:做什么,为什么做,谁去做,何时做,何地做,怎么做,成本是多少等。

  具体来说就是:

  what:要做的是什么事?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要做些什么,准备什么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做的过程中会存在什么障碍?这些都是对象的问题。

  why:为什么要做这项任务?这样做的结果对整体工作目标是否有支持?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都是原因的问题。

  who:哪些人员参加此任务?由谁负责?由谁来配合?这些都是人员的问题。

  when:在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何时开始?何时完成?这些都是时间的问题。

  where:在什么地方进行这项工作最好?配合性的工作在何处介入最好?这些都是地点的问题。

  howto:用什么方法进行。这是方法的问题。

  howmuch(many):需要多少成本。这是成本的问题。

  一点感悟正如小诗中所说的那样,5w2h原则在我们处理问题,做出决策的过程中,就如同我们的好朋友,把万事指导。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复杂多变,身处其间,我们每个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把事情处理得更有成效呢?5w2h原则不啻为我们行事处世的罗盘。

  无论我们是制定策略还是处理具体事务,这一原则都可以帮我们梳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计划和方案做得更周到细致,更少遗漏。也有助于我们的思路更加条理化,杜绝盲目性。

  第15节:三.黄金法则之成功篇

  三.黄金法则之成功篇

  99.冰淇淋哲学:逆境让我们更强大

  没有磨砺何来锋利

  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

  上面这段话是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纵横商海几十年总结出来的笑傲逆境的心得体验。老先生的人生箴言让人联想起不久前在媒体上看到一则社评文章。

  文章主要提及的是美国社会的精英教育。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不约而同地都秉承了富也不能富孩子的理念。他们宁可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都捐出去,也不留给自己的孩子。因为在他们看来,当今这个社会更崇尚的是个人奋斗。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创造力和潜能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被激发出来,所以尽管盖茨们有足够的能力为子女们营造一个能够享有各种特权的环境,但为了孩子更长远的发展,他们还是选择了人为地制造一些逆境,以期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更有价值的人生。

  第16节:三.黄金法则之成功篇

  一点感悟有一句谚语说得好:狮子要是不饿的话,是不会去捕猎的。

  这句话以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逆境可以激发人的潜力和斗志!逆境是我们人生和事业中最好的老师。如果你想把自己打造成一把无坚不摧的宝剑,那么逆境就是那最关键的淬火和煅烧。

  我们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潜力,有很多潜力往往是我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而逆境则是激发潜力的最好酵母,不经过逆境的洗礼,我们的许多潜力有可能永远沉睡下去!

  人身上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能产生更为巨大的能量。人在超乎平常承受力的考验中学会认识自己。

  所以,感谢逆境吧,它们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坚强。

  100.毛毛虫效应:方向决定成果

  低头赶路更要抬头看路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他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同时,在离花盆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

  那些首尾相连的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约翰·法布尔在对实验进行总结时写道:那么多的毛毛虫,如果有一只能够做到与众不同,他们就能改变命运,告别死亡。

  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结果让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其实,如果有一个毛毛虫能够放弃尾随的习惯,破除惰性,而转向去觅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后来,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一点感悟毛毛虫的跟随者习惯对我们的启示在于:跟随、沿用前人的成熟思路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缩短和简化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更加顺利、便捷地解决问题。

  第17节:三.黄金法则之成功篇

  但与此同时,跟随者效应也很容易使人们陷入盲目运用特定经验和习惯的误区,而不再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结果在一些貌似而神异的问题上沿用旧法,徒然浪费时间与精力,妨碍问题的解决。

  而且经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思考问题,不仅容易使人厌倦,更容易麻痹人的创造能力,影响潜能的发挥。

  所以,我们要想让自己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就要摒弃惰性,破除僵化的思维模式,才能取得更大的收获。

  101.卡贝定理: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

  敝帚自珍只能裹足不前

  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经理卡贝

  日本名表企业精工舍更是这一至理名言的实践者和验证者。

  成立于1881年的日本钟表企业精工舍,是一家世界闻名的大企业。它生产的石英表远销世界各地,其手表的销售量长期位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它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全取决于其第三任总经理服部正次的放弃战略。

  1945年,服部正次就任精工舍第三任总经理。当时的日本刚刚走出战争的阴影,精工舍的发展更是举步惟艰,而且瑞士由于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其手表产品一下子占据了钟表行业的主要市场。精工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几经努力,服部正次意识到:无论精工舍在质量上怎样下功夫,都无法赶上瑞士表的质量标准!经过慎重的思考,服部正次决定放弃机械表制造,转而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做文章。

  经过几年的努力,服部正次带领他的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新产品--石英电子表!与机械表相比,石英表的最大优势就是走时准确。表中之王的劳力士月误差在100秒左右,而石英表的误差却不超过15秒。1970年,石英电子表开始投放市场,立即引起了钟表界和整个世界的轰动。到70年代后期,精工舍的手表销售量就跃居到了世界首位。

  放弃,使精工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点感悟可以说,精工舍的放弃是一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战略智慧。

  第18节:三.黄金法则之成功篇

  无论是一个企业帝国,还是人的一生,在面临抉择的时候,选择放弃都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胆识,需要非凡的毅力和智慧。记得有一位闻名世界的企业领袖在谈到关于放弃的问题时说:对我来说,最难的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

  太多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成功的企业或人生是不断地进行理性放弃之后才获得了持久的成功,而失败的企业和人生则因为不能进行理性的放弃,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让我们都来记住这句话吧:在未学会放弃之前,你将很难懂得什么是争取。

  102.布里丹毛驴效应:做决定的大忌

  决策之害,犹豫最大

  法国哲学家布里丹新买了一头小毛驴,牵到家里之后,布里丹发现小毛驴很饿,于是马上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它。可是第二天早上,当布里丹来看望这只小毛驴的时候,却发现它倒在地上已经死去多时了,它的身边完好地放着两堆草料。

  原来,当布里丹向农民买草料的时候,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布里丹的仰幕,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结果,那只愚蠢的小毛驴就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徘徊不定,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最后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后来有人把小毛驴在决策过程中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一点感悟布里丹毛驴效应是企业作决策、个人作决定的大忌。人生在世,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经常面临种种或轻松、或艰难的抉择。有抉择就会有放弃,很多选择还会对我们的人生成败、得失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一旦做出决定就无法更改,所以我们都希望做出最佳的抉择,常常在抉择之前反复权衡利弊,犹豫不决。但是,可供选择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不可能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反复思考。所以,我们要学会先开枪,后瞄准,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直觉、想象力、创新思维,迅速决策。以有限理性求得满意结果。否则的话我们就会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第19节:三.黄金法则之成功篇

  103.马太效应:发挥优势最重要

  赢在起点才能赢得更多

  马太效应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个银币,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个银币,我已赚了10个。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个银币,我已赚了5个。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个银币,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个银币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简言之,所谓马太效应就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例子: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结交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则往往一直孤独;名声在外的人,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因此更加出名;一个人受的教育越高,就越有可能在高学历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

  一点感悟马太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要想获得成功,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赢在起点。起点上的微小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数放大,就有可能会产生更大级别的优势累积。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又何尝没有道理?一个人越成功就会越自信,而在成功中提炼出来的经验未尝不是下一个成功的最好加油站!所以,要想成功,先要为自己找到更好的、更高的起跑点。

  105.杜利奥定理:热情是成功的动力源

  热忱是吸引一切美好事物的磁石

  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

  说这话的是一位激情四射、活力充沛的人物--美国自然科学家、作家杜利奥。而美国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爱默生关于热情的阐述则更为透彻而深刻:一个人如果缺乏热情,那是不可能有所建树的。热情像浆糊一样,可以让你在艰难困苦的场合里,紧紧地粘在这里,坚持到底。它是在别人说你不行时,发自你内心的有力声音--我行。

  第20节:三.黄金法则之成功篇

  一点感悟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

  也曾有一位成功人士说过:态度决定一切!

  一些成功学研究学者发现,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之间其实只有很微小的差别,这个微小的差别就在于:成功人士都具有很好的积极心态,而失败的人无一例外地抱着消极悲观的情绪不放。正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微差别,却造成了成功与失败巨大的反差!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而一个总也无法摆脱灰色心情的人,即便是成功的机会就摆在他面前,他可能也会因为正忙着发愁而无暇顾及,错失机缘。

  106.托利得定理:兼容并包更益于决策

  多听方能不偏信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要看他的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他处世行事就知道了。

  这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h·m·托利得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可堪大任的智力的依据。这一定理告诉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如果能够容纳不同意见,又能做到不被其掣肘,而能行动自如,那么我们就可以让自己思路更开阔,更有创新精神,办事效率也会因此而得到提高。而这样的人往往也是自信、自尊、自强的人。

  一点感悟一个人在做事时,如果能够做到三思而行,充分考虑不同意见,尤其是一些与自己主张相左的意见,那么他就可以全面地审视自己,周全细致地思考问题,免于偏颇,从而不断地调正自己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正是一个出色的决策者所应具备的优良品质。

  107.青蛙法则:警惕生活中的温吞水

  太过安逸就是危机的开始

  19世纪末,美国康耐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温水煮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扔进一个沸腾的大锅里,青蛙刚一接触到沸水便立即触电般地蹿了出去,跳到锅外,死里逃生。接下来,实验人员又把这只青蛙丢进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这只青蛙一开始在锅里优游自在地游动,相对于刚才沸水的切肤之痛,现在的水温让它很惬意,以至于失去了应有的警惕。结果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变得愈来愈虚弱,最后无法动弹,直到被活活地煮死在锅里。这就是非常有名的青蛙效应或温水煮青蛙效应。

  一点感悟青蛙效应的启示在于:一个成功的人士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一定要保持着一颗敏锐的心,善于捕捉到细微的变化。因为他们知道,那些看似极微小的变化,演化开去却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差异。这也就是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

  改变,需要马上行动。安于现状太久,斗志会渐渐磨灭。而不能感应到危险的来临才是最大的危险。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的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敏锐的感觉,企业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在温水中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第21节:四.黄金法则之财富篇

  四.黄金法则之财富篇

  122.长尾效应:小利润营造大市场

  最大的财富孕育自最小的销售

  根据维基百科,长尾的概念是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最早提出的,克里斯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那些需求量或销量不是很大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一样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比它们更大。通俗一点讲就是:只要是通路够大,那些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消费品,其总销量也能够和主流的、需求大的消费品销量相抗衡。因为小品种商品的竞争不像畅销品牌那样激烈,比较容易胜出,多个小品种积少成多,赚钱效应一样可以抵过大品牌。

  对一些商家来说,长尾效应是对二八定律的一种颠覆。因为长尾的存在,公司在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下,其利润来源不再依赖传统的20%的优质客户,而是源自那些数量庞大、但却被忽视了的客户,他们足以让你挣得盆满钵满。从公司产品的角度分析来看,企业也应该打破以往那种以拳头产品主打市场的思维模式,关注长理现象的市场效应。

  一点感悟有很多时候,一些商家不屑于做小生意,认为那赚不了什么大钱。而长尾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我们如果能够在做小生意的过程中把它做得足够大,就是一个大生意!在这一点上,聪明的浙江人把这个理论用到了极致。江浙有很多富商,就是靠着卖大头针、卖钮扣儿发家的,一年卖上个十几万元,有的甚至做成了国际公司!

  第22节:四.黄金法则之财富篇

  最后,我们也不难注意到,长尾效应最为成功的行业是互联网、娱乐和媒体业,这些行业的典型特点就是信息化和数字化。而银行的信用卡、软件的网络化、电信的增值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仍然是信息的传递过程。这是否说明长尾理论在那些对数字化非常敏感的行业中更容易发挥效力呢?

  123.沃尔森法则:抢占商机的不二法门

  得到多少取决于你知道多少

  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美国知名企业家s.m.沃尔森

  许多人虽然没有说出这么见地深刻的话来,但却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

  据说上海有一位股票大王,他令人叫绝的成功术就在于,当很多人都栽在股市,对其视为畏途的时候,他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股票买卖成为亿万富翁。有了解内幕的人透露他的成功秘诀,其中重要的一招就是在股票一级市场购买新股前,他都要乔装打扮,直接到新股发行企业去进行认真的调查。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他采集到了关于企业的最准确信息和情报。做出正确的决策,迅速地将其转化为个人财富。

  一点感悟个人致富离不开信息的支持,企业发展更是如此,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因为掌握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在决策与人才建设方面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资讯,所以很多高明的企业家都肯花钱投资搞信息收集、传输、处理的工作网。许多世界级大公司用于信息技术研究的资金,平均占它们总支出的三分之一还多。

  沃尔森法则告诉我们:要想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你得具备一双能够及时发现商机的慧眼和意识,而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

  124.舍恩定理:财富源于痴迷的状态

  专注的力量

  新思想只有落到真正相信它、对它着迷的人手里,才能开花结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舍恩

  我们做生意也好,干事业也罢,最重要的是要一种信念,信念是我们克服困难与险阻的最有力武器。

  第23节:四.黄金法则之财富篇

  信念,是我们财富精神的灯塔。有了它,我们才能超常发挥,不至于沦为平庸。我们追求财富的道路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宽广。

  纵览《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大亨们,他们在成功以前也不过都是普通人。但是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都拥有自己一定能成为富豪的信念。闻名全球的吉列刮胡刀,从开始研制到把它推向市场,前前后后历时八年的时间。八年的光阴,如果吉列不是在坚定的致富信念的支撑下,如果他没有渴望财富的心态,恐怕就不会有今天吉列了。

  一点感悟许多财富路上的斗士们都不缺少好想法、好点子,可是对于同样的好主意,他们最后所产生的效用或结局却大相径庭,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面对那些激动人心的好主意,你是否具备那种为之发狂的热情与执著,有没有一定要让它们在现实中开花结果的决心和热忱。如果答案是没有,那么就算再好的点子也只能雪藏在你的心里,你依然成不了财富英雄。

  131.啤酒效应:沟通减少泡沫

  信息准确才能决策正确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一个啤酒效应的概念。在这一概念当中,提到了一个假设:假如制造一箱啤酒要经过七个流程,需要七层上游厂商提供原材料和配料。如果第一个月,客户向我下的定单是100箱,为了防止缺货风险,保证安全库存,我会要求上游厂家提供105箱。然后,我的上游厂商,他也为了保险,要求他的上游厂家提供110箱,如此类推,到了最上游的第七层厂商时,他所提供的数量可能达到200箱之多。10个月下来,随着时间与上下游的累计效应,这个数字会与实际需求相差很远,导致最后一层厂商将损失惨重,可能受伤100倍。而在整个的供应链中,如果有一段链条受伤的话,整条产业链就会受伤。这就是著名的啤酒效应。

  一点感悟之所以会发生啤酒效应这一现象,是因为产品供应链的上下游厂商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所以造成了层层的存货。如果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协调决策,就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所以,这种现象提醒人们信息在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同时,它也告诫我们要注重团队内部的沟通,管理者只有营造一个善于沟通、畅所欲言的交流环境,团队的管理成本才会降低很多。

  第24节:四.黄金法则之财富篇

  132.王安论断:宁有过错,不可错过

  先开枪,后瞄准

  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博士

  有华尔街的神经中枢之称的摩根,他看似传奇的一生,正是王安博士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的美国,摩根曾是叱咤风云的大金融家,被国际金融界誉为领导中的领导者,而这一切多半有赖于他果敢的投资决策。

  大学毕业后,摩根进入了邓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为商行采购鱼虾等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时,遇到一位陌生人。那位陌生人看摩根像是做生意的,便自我介绍说:我是一艘巴西货船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一船咖啡,可是货到了,那位美国商人却已破产了。这船咖啡只好在此抛锚。您如果能买下,等于帮了我一个大忙,我情愿半价出售。但有一条,必须现金交易。摩根跟巴西船长一道看了咖啡,成色很好,毫不犹豫地决定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这船咖啡。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给邓肯发去电报,可邓肯的回电是:不准擅用公司名义!立即撤销交易!摩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在伦敦的父亲。父亲吉诺斯回电,同意他用自己伦敦公司的户头,偿还挪用邓肯商行的欠款。摩根大为振奋,索性放手大干一番,在巴西船长的引荐之下,他又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摩根初出茅庐,做下如此一桩大买卖,应该说不具备杀伐决断的果敢精神的人是做不出来的。就在他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便出现了严寒天气,使咖啡大为减产,咖啡价格暴涨,摩根狠狠地赚了一大笔。

  类似的经历始终贯穿了摩根的投资生涯,也成就了他在业界的威名。

  一点感悟王安论断及摩根的故事告诉我们:纵观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无一不是面对机会,果敢决策才取得成功的。他们的过人之处就在于,面对机会敢赌敢拼。当然,冒险也是要有眼光和勇气的。面对稍纵即逝的机会,谁的眼光独到,能够快速拿捏,谁就能把握市场供需,谁就能获得财富,也就能成为财富的佼佼者。

  第25节:四.黄金法则之财富篇

  133.里特定理:宣传也是一种销售

  货好更要宣传巧

  商品不作广告,就像姑娘在暗处向小伙子递送秋波,脉脉此情只有她自己知道。

  --英国广告学专家s·布里特

  如果是在二三十年前,中国人听到这句话可能更多的反应只是付之一笑,不以为然。因为在那个卖方市场、商品匮乏的时代,人们信奉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事实也的确如此。而在如今的商品社会,再来看这句话就不可等闲视之了。货好还得宣传巧,在竞争对手多如过江之鲫的商场中,如果商家不能借助有效的宣传手段迅速吸引消费者眼球,是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生存下去的。

  一点感悟无论是产品也好,还是企业形象也罢,现代的管理者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宣传在销售活动的重要作用。

  一则好的广告如同商业中的杠杆,能够以很小的投入撬动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但可以引导消费者的兴趣和情感,更能够勾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直至促成他们的购买行动。

  我们可以看到,在成功的商业运作中,精明的企业家总能充分运用广告的促销作用,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抬高身价,推动竞争,开拓市场。

  134.阿尔巴德定理:顾客需求是制胜之本

  利润来自需求

  一个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全靠对顾客的要求了解到什么程度。--匈牙利全面质量管理国际有限公司顾问

  波尔加·韦雷什·阿尔巴德

  西尔斯百货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零售公司。该公司为了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同时也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他们把与公司打过交道的所有顾客的名单全部整理在案,建立了西尔斯家庭档案,包含了6万多个家庭。公司根据档案中记录的这些家庭的收入状况和购物习惯,设计了多种档次的家庭用品消费方案,并分寄给这些家庭。这一行动使得家庭消费品的销售立即猛增了三倍。

  西尔斯公司这种别出心裁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充分了解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基础上,加以贴心的营销策略,借助新颖的经营方法吸引了更多的顾客,从而扩大了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一点感悟产品有市场,企业才能赚钱,而市场又是由需求决定的。所以要开拓市场,就必须用心去研究顾客,研究顾客的心理,研究顾客的需要,研究如何去满足顾客的需要。看到了需要,明确了目标,企业的经营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少走弯路。能够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创造出最新、最快的服务和产品。无形当中,你就创造了市场。唯其如此,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独具特色,无往不胜。让我们都记住这句富含深刻哲理的话吧:了解到了别人的需要,你就成功了一半;满足了别人的需求,你就成功了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