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中国的未来”里没有互联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4:18:28

“教育与中国的未来”里没有互联网?

许锡良

2010年05月17日 10:41:52分类:教育改革研究

  这次在中山大学举办的“教育与中国的未来”“30人”研讨会办得很好。但是,也有一点遗憾,主要是所请的教授中,学校官员多,纯粹学者少,年龄偏大者多,老中青搭配少。在谈到大学教育行政化问题的时候,有听众就当场统计了一下到会大学教授,真正没有行政职务的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雷颐先生与香港科技大学的丁学良先生,茅以轼先生虽然被邀请参加,但是发言程序安排上却没有他发言的机会。这次会议其实茅老这个81岁的老人,才是最有说话自由的人,可惜他没有被安排说话。此外就是民间的学者与企业家。我还从这个人员构成中深深感觉到,没有行政职务的教授学者,在谈论问题时就比较率性,比较放得开,也比较敢说真话,谈的问题就比较彻底,比较无顾忌,否则的话,就容易拖泥带水,左顾右盼,吞吞吐吐,让人听了感觉欲言又止的不痛不快感觉。学术研究的生命是自由,而要自由,就得尽量远离权力与金钱,有多少人的学术话语都是被这两样东西买走了啊。
   既是中国的未来,应该考虑一下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的未来,可惜,在几乎所有人的发言中,我只听到华东师大的丁钢教授的演讲是与互联网相关的,他的演讲题目是“教育方式转变与教育信息化”,但是认真听去,却不是谈互联网的,而是谈教育信息技术的,很具体的技术细节,很多闻所未闻的新名词,尽管我使劲地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听得我一头雾水。我真的不知道丁钢教授究竟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观念。可能是我太落后了。没有能够站在信息技术的前沿上思考问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丁钢教授其实也不是做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他的专长是“教育叙事研究”,主编全国很有影响的《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系列文集,影响很大。所谓教育叙事研究,就是讲教育故事,至于怎样突然就成为“教育信息技术专家”的,我还真是孤陋寡闻。中国的教授常常博学多才,思维敏捷,今天是这个专家,明天就可能成为别的什么专家。所以,中国专家的身份常常要与时俱进。
   到最后一天,听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的演讲“中国公民教育思考”,才第一次听到互联网背景下学校的变革的话题。这也是唯一一次谈到互联网背景下,学校教育与学习重新定位的话题。可惜由于时间关系,钟教授只是一带而过。但是,毕竟算是将这个话题纳入了我们这个会议的视野。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刚好与钟教授坐在一起,然后我与钟教授交流起互联网对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对教师职业的影响几个方面的话题。钟教授听得很认真,也很感兴趣。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学校的存在与教育的方式,怎么可以不考虑这个发展与变化呢?互联网的出现,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也不是一种单纯的工具,它的出现的意义类似于当年纸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文明的传播的伟大意义,但是,又不完全相同。因为,无论纸还是活字印刷术,对于人类来说都只是文明传播的工具与手段发生了变化,但是,互联网改变的是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方式与速度,而且互联网的出现本身就改变了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互联网,搜索引擎、博客、QQ、微博、推特等交流工具的不断推陈出新,使人类越来越打破时空的限制,人类第一次能够如此简单便捷快速地打破时空限制,即使远在万里之外,也可以互相交流探讨。不仅是文字上的,而且还可以面对面的视频交流。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与方式也非常简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教师要在知识量的占有上让学生对你肃然起敬,那是不太现实的。不要说大学里的学生,就是一个小学生,他的老师也不敢说就能够包容学生的知识。一个孩子只要会用搜索引擎,会查阅维基百科,他随时随地都可以查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未来社会在知识与信息占有上,将越来越是年轻人的天下。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教师存在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教师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保持自己的职业尊严?只有改变教师的工作性质与方法,改变学校的功能,才可能使学校与教师延续下去。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在互联网时代这样对人的创造力、洞察力及判断力提出了这样急迫的要求。知识信息不是问题,创造力、判断力与见识才是真正的优势所在。那种千百年来,靠记忆与背诵圣人之言的教育与学习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无可挽回地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如果学校与教师不能够及时转变观念,那么,学校存在唯一理由就是还有文凭可卖,学校卖文凭,社会认文凭,特别是公务员之类的门槛,把文凭的门槛设得高高的。这个游戏才能够继续玩下去。对于老师来说,维持教师职业尊严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加大考试力度,用考试分数给学生排队,对低分数者进行羞辱、嘲笑与惩罚。用这种办法来维持考试分数的尊严。但是,一个日益自由开放的社会,在市场越来越发达的社会里,这种人为的游戏还能够玩多久呢?如果不改变教育观念与学习方式,即使北大毕业也只是零。一个普通的学生,通过互联网与远方不同的智者长期交流与探讨,他也会学会不同的思考方式。今天,如果互联网不被封锁的成为局域网的话,年轻的学子可以轻而易举的就可以下载美国哈佛耶鲁的大学课程。在中国的小山村里就可以上哈佛大学。但是,这次与会的大陆专家中,除信力建先生外,几乎大多都不怎么上网,也没有自己的博客。因此,中国未来的话语中,总感觉缺少了一点新鲜的内容。
   与会专家中,云南大学的董云川先生算是比较年轻的,无论演讲还是说话都激情四射。那天晚上与他同在一桌吃饭,本想他应该有自己的博客,想与他作点交流与探讨,结果董先生对互联网根本就不屑一顾,说没有那份闲情,有时间精力可以干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他在演讲时就特意提到,电脑与互联网对大学没有什么积极影响。现在一些学生被惯得听课都不愿意作笔记,都喜欢用U盘直接拷贝老师的PPT。其实,我讲课就从来不要求学生作笔记,只要求认真跟着我的思路听就可以了。笔记如果一定要有,就直接拷走我的演讲提纲,如果要更详细的,就上我的博客上浏览。真正的教育,不是这些文字,这些文字只是为了探讨问题,促进思考时用的,用完就可以扔掉,为什么一定要花那么多的时间精力让学生一字一句的抄写呢?思考、质疑、批判和问题意识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吗?我听课听报告,是从来不做作笔记的,但是如果真有收获,真有启发,事后我都可以写成一些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一个人,年纪轻轻就从社会中获得了一大堆行政与荣誉头衔,他确实不会把互联网放在眼里。但是,中国今天已经有了近四亿网民,而且绝大多数是80后与90后的。今天不上网的人,明天就会被网上了。被互联网边缘化是无可避免的事情。董先生是在国内四处演讲的人,据说已经作了数百场演讲,听众数以万计了,这点业绩在同龄人中确实是值得好好骄傲一下的。可是,我对董先生说,韩寒隔几天就在新浪上发一篇文章,当天的浏览量就上百万。而且人家写作,赛车,泡妞,喝茶,聊天,挣钱一样都不耽搁。因此,轻视互联网是一种短见行为。在中山大学听了两天报告,有那么多人的发言,在场的影响范围不过区区百人而已,但是,作为一个普通听众,当天我仅用半小时写了一篇反映丁学良先生的会上发言时的一个思想观点的——《请不要垄断做好事的资源》的小文章挂在自己的博客上,当天的点击量就在5000以上,近万人分享到了会议的思想观点精华,而且转载率也很高。将来对社会真正的影响力,不是体现在你的行政职务与荣誉头衔上的,而是体现在你在网络上的思想影响力上的。互联网虽然是虚拟世界,但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
   2010年5月16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