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康宁:教育要使学生学会爱 也学会一点“恨”-搜狐财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47:31

吴康宁:教育要使学生学会爱 也学会一点“恨”

  5月14日,中国思想界、教育界、实业界30位意见领袖将聚首中山大学怀士堂,畅谈“教育与中国未来”。这是新中国以来,首次就教育问题进行跨领域、跨文化的对话。以下是搜狐财经的现场报道: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康宁:中国究竟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在今天这样一个处于十字路口的时间点上,恐怕很难有谁能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但是作为一个爱自己民族、爱我们自己的个人来讲,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恐怕是可以期盼的,是可以抱着期待的。有人说中国未来的10年、20年里会成为一个政治强国、军事强国、经济强国等,但我觉得一切更重要的是中国这个社会本身应该成为一个美好的正义社会,从这一点出发,我今天想发言的题目就是《要不要让学生学会一点“恨”——建设正义社会的一个要害性教育问题》。

  要让学生拥有爱心,一个没有爱心的世界会成为一个丛林世界,成为冷漠的凶残狼的天下,培养学生的爱心是社会教育的首要主题,也是永恒的主题。但是我想教育只要使学生学会爱就行了吗?一个没有真正正义的社会,只要友爱就可以实现了吗?如果我们只要我们实事求是的态度的话,我们就很难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因为我们的社会现实反反复复地告诫我们,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大量的丑恶、邪恶和罪恶,仅仅凭借爱还不足以扫除丑恶,铲除邪恶,阻止罪恶,并不足以根本防止人文悲剧的发生,也不足以催生个一个真正的正义美好社会。不妨想一想,当我们仅仅具有爱心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十分同情那些无以温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人群,并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深切关怀。爱心虽然能够引导我们同情与关怀贫困人群,产生这样的力量还需要有愤激、愤慨及愤怒。当我们仅仅具有爱心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十分同情那些悲痛欲绝、家破人亡的矿难家属,并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真切牵挂,但这样的爱心能够确保我们去全力迫使那些把矿工生命当儿戏,为降低生产成本的黑心肠的煤矿老板付出代价吗?不一定,爱心虽然能够引导我们同情、牵挂矿难家属,产生这样的力量同样需要有分开、愤激以及愤怒。我们还可以再想一想,当我们仅仅具有爱心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十分同情那些在光天化日之下受到不法分子暴力伤害的无辜群众,并表达我们对他们的亲切慰问,但这样的心能确保我们在能力允许情况下建立用为吗?不一定,因为爱心能够引导我们同情无辜受害群众,但并不必然趋势我们有挺身而出阻止罪恶的足够力量,因为产生这样的力量更需要有愤激、分开与愤怒。也就是说,我觉得爱的力量并不像人们心中通常认为的那样无边无际,而是有它的限度。爱虽然可以赋予贫困者、受难者以及受害者巨大的力量,可以带来心灵上的慰藉,但是不能构成对那些贪得无厌者、巧取豪夺者、肆意欺压者、滥杀无辜者的威慑力量,既然没有威慑力量,那些贪得无厌者、巧取豪夺者、肆意欺压者、滥杀无辜者将继续给社会带来患难与痛苦,换句话说,爱可以扬善,但难以惩恶。既然相反的两种现象同时存在,一方面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爱心行为是层出不穷,任何时候都会有很多人加入到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的运动当中来,尤其当大灾难来临的时候,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谦让、相互帮助的场景确实令我们感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社会中的丑恶、邪恶以及罪恶的行径并没有因为这些爱心行为有任何的减少和减弱,这些丑恶、邪恶、罪恶的行径甚至在数量上有增无减,严重层次愈演愈烈的态势。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而是我们大家很不情愿承认但今天又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严峻现实。毫无疑问,建设一个真正美好的正义社会不仅需要对贫困者、受难者、受害者予以真切地同情、关怀及帮助,而且 需要对贪婪、欺压、施暴的丑恶行径予以谴责、阻止和惩罚。如果说前面一种也就是同情、关怀、帮助必须数茱萸的爱的话,后面的谴责、阻止、惩罚不得不需要“恨”。这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同一件事情就是建立真正美好正义的社会,没有正义的爱,这个社会会缺少温情、温暖和温馨,弱者就难以生存,而如果没有必要的狠,这个世界就会缺少愤激、愤慨和愤怒。这些行径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些行径对弱者造成的伤害远远不是爱的同情、关怀和帮助就可以消解的。但我是想特别指出,我们千万不要在积仇、积怨上解读我们的“恨”,有了这种恨,在危急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和谐的种种丑恶、邪恶、罪恶的行径面前,才有可能横眉冷对、拂袖而去、拍案而起、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统治阶层如果切实有了这种恨,才有可能不遗余力地建立健全并不是形同虚设的法律法规,毫不留情地打击各样的丑恶、邪恶、罪恶行径。我们的教育应当使学生学会憎爱分明,我这里所说的恨的对象是丑恶、邪恶和罪恶的行径,如果我们的教育不使学生有这样的恨的话,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对缺乏良知、道德的丑恶、邪恶、罪恶行径毫无愤恨,熟视无睹的话,我们的社会依然不会形成对于丑恶、邪恶、罪恶行径的威慑力量,这些行径依然会肆无忌惮、前赴后继、愈演愈烈。而作为它的一种必然结果,我觉得贫困者、受害者、受难者也会依然源源不断地产生。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如果不使学生学会一点恨的话,我们今天在这里高谈阔论地种种战略、策略恐怕不会有多大成效,我们的社会恐怕也很难说有多么美好的未来。仅仅这个意义上,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不使学生在学会爱的同时也学会恨的话,这个世界会好吗?所以要不要让学生学会一点恨,这是建立正义社会的要害问题,是教育的取向与原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