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平不再“兼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40:41
让公平不再“兼顾”
发表日期:2005年3月12日   出处:《南风窗》杂志    作者:赵灵敏     【编辑录入:base】
2005年10月16日  1:26:49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9月份公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有对中国的地区、贫富差距的描述。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这些表明,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数人手里。在我们这个正在迈向小康的社会里,“丰裕中的贫困”仍然是那样的触目惊心。
改革开放以来,在处理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关系时,压倒性的主流观点是“发展是硬道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毫无疑问,这种观点对计划经济下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开一个新的思维领域,实际上也符合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即首先通过效率机制把社会财富的总量做大,然后才可能更好地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
因此,有观点认为,适当的阶段性的“不平等”“不公平”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可以为发展提供更充裕的人力资源,是“利大于弊”的事情。在这种认识下,一些原有的违背基本公平原则的政策迟迟得不到纠正,甚至一些新的还在陆续出台。比如,当前仍未被废弃的户籍制度就是一个带来最多不公平的制度。类似的制度性安排,造成的结果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了改革的成果,却没有或很少承担改革的风险和代价;而另一些人却承担了大部分改革的风险和代价,却未能或很少能享有改革的成果。这种不公平感,正在日益瓦解改革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正面形象。
如果说一段时期的贫富差距是发展的必要代价,是对在短缺经济下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补课的话,那么长期把社会公正放到一个从属性的、“兼顾”的位置上,损害的已经不仅仅是某一社会群体的利益,而是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平也是硬道理。
阿星、王斌余们的遭遇如果还只是个案的话,数据呈现的群体性事件则已经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公正缺失对整个社会的伤害。根据中国社科院发表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报告》,从1993年到2003年间,群体性事件参与人数由约73万增加到约307万。1986年以来,治安案件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
在经济领域,由于现在的中等收入人群比例过小,低收入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所占的比例过高,造成民众购买力的严重不足。于是,一方面大量的耐用生活物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却是许多社会成员买不起基本的耐用生活物品,或者是为了防范未来的风险而不愿将手头的资金用于日常消费。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的一个严重问题。
而社会公平方面积累的许多矛盾,不可能期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解决,而必须依靠政府的积极作用。在过去的几年里,总书记坐上百姓炕头包饺子,总理在煤井下和矿工共度除夕成为经常出现的电视画面,“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等口号也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继温家宝宣布明年起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后,城镇居民的所得税制也进行了改革,一份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新方案已提交国务院,这一方案坚持医疗服务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质。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也在8月29日表示,“十一五”期间,农村义务教育将全面免费。在即将公布的“十一五”规划里,在追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政策取向将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避免出现穷人依旧贫穷甚至更穷,富人则更富的不利局面。
然而,要实现从过分强调效率到平等关注社会公正的跨越,需要的已不仅仅是领导者的善意或某一项政策的突破,而是政府执政手段和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这对在过去几十年里习惯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招商引资为第一要务、相信经济发展可遮百丑的各级政府而言,毋宁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更让人担忧的是,既得利益者既已从过去的体制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会坐视公正的实现吗?那些已经有过巨大丧失的人们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又怎么满足呢?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既让人看到了无限希望,也让人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