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繁体的“愛”的本意沁入我们现代人的心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5:24

        大家都知道中国大陆人现在使用的“爱”字是由繁体的“愛”字简化的。繁体的“愛”字中间有个字符是“心”,愛是要用心的,笔者觉得还是繁体的“愛”字好,既使我们在日常写作时,为快捷方便起见仍用简体的“爱”,而我们的内心却要记住爱是原本就是有“心”的,用真心去爱你爱的人。

        一、愛的真谛

        先从“愛”字的析义说起。

         <会意>、<形声>字

        小篆:「愛」,从心、从夂,从兂,作「行惠」解(见说文),是加惠于人之意,亦即怀福人之心,有利人之行。又兂本作「饮食逆气不得息」解,行惠有施之不息意。故「愛」从兂声。

        1. 仁惠之人曰爱。如《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2. 心所爱者曰爱。如《徐坚·咏王昭君诗》「割爱远和亲。」

        3. 亲、亲善曰爱。如《孝经》「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4. 喜好、爱好曰爱。如爱朗读、爱养花。

        5. 重、护持曰爱。如《孟子·尽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6. 怜惜曰爱。如爱惜、珍爱。

        7. 特指男女之间的情爱。如《苏武·诗四首》「结发为夫妻,恩爱永不疑。」

         8. 女子之敬称曰令爱。

        愛,是「心受」,无论是爱人、还是被爱,都要用心付出和感受。

       “爱”字与“受”字形近,爱在某些方面其实就是一种接受甚至是忍受。

        “受”字又与“兽”字同音,有时爱是一种兽性的冲动,不可控制,不可估量。

       “爱”字则与“碍”字同音,爱可以说是人生当中最大的障碍,没有任何人能够跨越的障碍,因为没有人没有过爱,就连世外的佛也是慈爱为怀,普度众生。

        简化了的“爱”字:一只手,一个家,一个朋友。

       “爱”是一个只(把爱字的上部形析为一只手),一个家,一个朋友。有了手的呵护,有了家的庇护,有了朋友的扶助,“爱”就有了动力、保障和责任。“爱”基础是“友”,不是朋友就很难有爱,或者是不成熟的爱、不纯洁的爱。只能是情而已,于是人们会有“一见钟情”而没有“一见钟爱”的说法。情,来得突然,去得也快。爱,来得自然,爱过无悔。情易逝,爱永恒 。没爱的时候,爱是一种权利和渴望。爱了,爱就成了一种义务和责任。

        古人把“心”置于“愛”之中,真乃鬼斧神功,寓爱于心。心生爱,爱在心。

        爱人时,爱出自真诚之心,才有令人动容的无私利人的行为;被爱时,只有用心去体验、去感受才能了知这爱的真谛。骨肉之间,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限的关爱,他们为子女全身心地付出一生,这都是心中自然的流露;在爱心中成长的子女,更要用心去体会父母的深情厚爱,从心底生起对父母永存的感恩和爱戴。

        夫妻之间,结发恩爱两不疑。夫妻本是一体,相互间出自真心的关怀、照顾,温暖着两个人牵手相依的一生,无论富贵与贫穷、无论日丽与风雨,无论生老与病死。因为这爱中有恩、有义、有互助、有包容。

        师生之间,老师用自己的修养、学识化为爱雨浇灌着学生,用心血栽培着幼苗;学生也用自己的心,去体悟老师授以光明人生的教诲,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老师心怀感恩和敬爱。

        社会上,从我们吃的一餐饭、穿的一件衣想起,从原料的生产到各道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有多少人曾经倾注了爱心和汗水。我们可以由此体悟到原来大家是息息相关、融在一起的生命共同体。有了这种的观念,我们的心量也随之扩大,从大心中发出爱的能量,从我传到你、传到他、传遍整个人类。

        在地球上,人类与大自然亦是同体。动物植物、山河大地、日月光华都在供养我们的生活所需,这其中的恩德也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我们对自然界怎能不关心,怎能不爱护?愿我们人人都以真诚心,从爱身边的人、事、物做起,平等、理智、没有条件地博爱世间万物,那么,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永远充满爱的世界里。


         二、愛的内涵     

         诚是爱的本源。唯有以诚待人,其爱才会真切。

         人际关系是复杂的。人们常常感叹做人难,并进而推引出做男人难,做女人难,做名人难……。其实如果记住“以诚为本”四个字,做人并不难。笔者年近花甲,回首住事,感悟人生,不禁有此一说。何谓“以诚为本”?即:以诚心处世,问心无愧;以诚意帮人,不求回报;以真诚待主(指国家、人民、政党、团体、社会和家庭),立命安身。

         我是个唯物主义者,不怕鬼,不信神,但我不排斥其他哲学观念(包括与唯物论似乎对立的唯心论)。我主张和信奉“心诚则灵”的信条,坚守良心,讲求实在,厌恶虚名,嫉假如仇,还世界一个真实的我。有长处,我尽可能的发挥,让自已和家人生活得更美好;有短处,也不会刻意饰掩(其实原本尽人皆知),也不在意别人的评说。我还是我,我行我素,问心无愧,孤芳自赏,不惜“零落成泥碾作尘,犹有香如故”。

        “言必行,行必果”,言是肺腑之言,行是心生之行,果是实在之果。

        诚是积累的,靠日常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

        诚是心底的,唯有心底本有的诚才能生发外现的诚;

        诚是无私(或小我)的,只有付出大于回报才能凸现诚的真实。

        伟人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在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他这里说的好事当然指对人民有益的事,提倡人们多做好事,说白了就是多做善事。按《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话说便是做“有意义”的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己所不欲加于人,勿以一己之利坑害人。其实这乃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古人能奉行,今人更应遵循。

         关于“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的争论,是个诡秘无果的命题。笔者宁愿相信和奉行“人之初,性本善”,善待自已,善待亲人,善待朋友,善待穷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那样的人间才友爱,那样的社会才和谐,那样的世界才和平,那样的四季都美丽。

        至于以诚意帮人,不求回报,其实也不是空话大话,我们的社会不乏这样的人。雷锋、王杰、焦裕录、孔繁森……,他们是英雄,也是俗子凡夫,在命名为英雄以前都是活生生的普通人,他们其所以舍已为人舍身取义,缘于他们心底的爱,心底的诚,心底的真。

        诚心待人,不损人,也不吹捧;诚心帮人,多行善,多帮弱者。

        心诚的人说话行事容易被人误解,往往缘于对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世的态度有差异,受教育的程度有高低。要相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或许那天“金石为开”,人家会理解你,或许“金石顽化”,也无所谓的,你的诚心至少会换来你内心永远的安宁。

        有了诚挚的立身之本,有了诚恳的待人态度,对国家和人民才会始终不逾的忠诚。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深切经历过做亡国奴的痛楚,而和平年代,人们容易淡忘国家的观念,这是万万不可的。当代世界,战火硝烟并未销散,霸主国家虎视耽耽,石油资源你争我夺,大战危险一触即发。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中国由贫弱到小康,期间党和人民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其中包括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的巨大牺牲)。“国家兴亡,匹大有责”,强国富民,同样匹夫有责。

        要爱国家,爱人民,爱自已所在的团体,爱自已生活的社区,推及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爱城市的一草一木,爱身边所有的人,无论富贵与贫穷,无论农民工、清洁工、乘务员、拾荒者,乃至那些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大处说是对国家的忠,对民族的爱,说到底还是爱人即爱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缘是爱的机遇。有了“万事随缘”的心态,才会爱得更广更深。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央央世界,七十亿人,单个的人作为地球的一员,似尘蚁般渺小,不要把自已看得那么重要(当然亦非对个体生命的轻视),地球没有你照样自转,社会没有你依旧前行。来到这世界不容易,是上帝的造化,是母亲的孕育,而生存则是人民(尤其是农民)的供养。

        当你幼小时,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哥哥姐姐)一把屎一把尿一勺水一勺饭一步走一步行地把你拉扯大;

        当你年少时,老师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地教你读书识字明辩事理;

        当你成年后,仍有多少人在为你的婚姻、就业、健康操劳费心。

        你的出生地、父母亲,是因缘而生;你的爱人,也是因缘而遇;你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是机遇使然。所以“惜缘”是明智而重要的。

        世上许多事,可遇而不可求,缘来了挡也挡不住。“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说得很透彻。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吧,无论富贵与贫穷,那怕就是一无所有,也要相信自己,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是快乐。

        拥有财富的人也许精神空虚,担惊受怕,过得并不快乐;随遇而安、生活充实的人虽然家境贫寒,但仍有滋有味地活着,实实在在地活着,不贪贿,不坑人,不吸毒,不违法。比较起来,前者是行尸走肉,后者是生活主人。

        三、爱的意义

         为了爱,活着的人当好好地活着。活着干什么?享受属于你的有限的人生,付出你的全部的爱。

         记得在红海洋年代,我和许多同时代的人一样,担心毛泽东等伟人走了天会塌下来。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走在毛的前面,当时十里长街送总理,神州无处不悲哀。我当时在宣传部门工作,含着热泪为总理设灵堂,哭得双眼红肿,有种痛不欲生的感觉。至今想起总理,仍然肃穆、崇敬、怀念和悲伤。总理为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鞠躬尽瘁,劳累一生,自已连儿女都没有。然而,革命要继续,生者唯有“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前行。

        我是母亲生了多个女孩后生下的长子,从小受到父母、姐姐的宠爱,我也很爱我的父母、姐姐。父母在世时,我很害怕父母离开我,不晓得父母走了我该怎么办,心头的困惑和压抑是很久很久很重很重的。

        直到97年,唯一的弟弟因意外伤害去世,当时要安慰照顾“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父母,我只能强忍悲痛,料理后事,抚慰双亲和弟媳。弟弟走后两三年,因思子心切、悲伤过度,母亲、父亲相继去世。

        也许是弟弟走在父母前面,有了失亲之痛的心理经历,父母去世时我没有“天会塌下来”的感觉,我跪在父母病床前,给父母合上双眼,说一声“妈妈走好,妈妈放心”,“爸爸走好,爸爸放心”(写到此处,泪流如涌),仍要继续活下去,善待自已,善待姐妹,善待妻儿,善待所有活着的人。

        死亡,是死者的不幸(也是归宿),生者的悲哀(也是磨难)。经历了死离死别,也就磨炼了人生勇气。

        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一去无返。要走好每一段路,停好每一个站。事情是这样的,就不会那样。

        生老病死是天定的,世人无力回天。藏在痛苦泥潭里不能自拔,只会与自已过不去,与快乐再无缘。

        告别痛苦,与亡者道别,与过去分手;好好活着,与亲人同行,与社会共进;享受生活,与世界共处,与人类共荣。

        让我们重温繁体的“愛”,使爱的本意沁入我们现代人的心田,用真心去爱己、爱人、爱社会。

        以色列诗人纪伯伦在《先知》 中说:“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

        在《士兵突击》中有这么一段场景:钢七连被解散,一向坚强的连长高诚彻底崩溃了,而列兵许三多很安份,不焦虑,耐得住寂寞,在一桩桩不起眼的小事中倾注爱,宛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最后连长高诚终于被看不上眼的许三多教化,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有评论说:“许三多不是教父,不是哲人,也不是傻瓜,他是专为这个时代量身定做的”。

        是的,在我们这个喧嚣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许三多这样耐得住寂寞的、做“有意义”的事的人。

        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了13亿中国人的心。从共和国主席、总理、解放军、武警,到平民百姓,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爱心涌动。地震废墟上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令人感动!其中一些呈现大爱、凝聚人心的故事已编辑在我的博客里(已编37辑334个图片故事),这里就不再一一例举。我和光临我的《山河里客栈》的网友一样,将从中吸取爱的力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把爱进行到底!

                                                                                                                  全文完 2008.5.27于北京

 本文入选北京青年报北青网等论坛精华贴 访问量巳超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