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天花板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0:06:03

职场中的“天花板效应”

  最近,逃离“北上广”悄然成为网络流行语和一些白领的口头禅。

  受过高等教育,有理想、有追求、有个性的白领们,在外人眼里,他们在一线城市生活光鲜,为什么如今想要逃离“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呢?

  是迫于高成本、高节奏的压力,还是对职业、人生的重新规划?

  竞争残酷升职困难

  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人才“天花板效应”——人才过度集中造成的竞争激烈,使得白领在大城市的发展空间受到缩减,这是造成他们想要逃离一线城市的重要原因。

  所谓人才“天花板效应”,是指一线城市同类型的人才太多,很多白领的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发现再向上走非常困难;而一个职位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人的发展空间变得非常狭窄,可发挥的余地也越来越小。

  要采访郭红,得在晚上8点之后,“晚上8点之前,我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什么打电话、见面了。”4月27日晚上9点,郭红终于挤出了时间:“采访吧,我不吃晚饭了,反正我经常没时间吃晚饭,这么晚也没胃口了。”经过几年的努力,郭红终于成功地跳槽到她向往的企业——IBM.然而,三年过去了,过了新鲜劲儿的郭红在MSN签名上一直挂着这样的句子:“脑子在空转,前途在何方,人生两茫茫。”

  郭红说,刚开始来到国际大公司,一股学习的动力支撑自己不断前进,尽管加班是家常便饭,每天都是很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但依然觉得有动力。

  可时间一长,郭红发现,虽然没日没夜地工作,前景却并不乐观。不仅加薪缓慢,升职更是无望。“以前,3年左右的时间,IBM便会给技术人员提供升职的机会;可是现在,竞争非常激烈,人才也非常饱和,5年也很难升职。不升职,加薪就很困难。”

  “有时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台空转的机器,耗着油,却不生产任何的东西。”

  “我无时无刻不想离开,可是又不知道去哪里。”

  在北京金融街一写字楼下,在著名的摩根斯坦利公司工作的谢佳也告诉记者,“别看在跨国公司工作显得光鲜亮丽,实际上,普通职位压力很大,竞争非常残酷,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各种职场潜规则局外人无法想象,升职也是特别困难。”

  “因为太多人想进来,好像这样就助长了‘老板’的苛刻,只是让你不断地干活儿,根本没心思培养你。要想‘上位’,你得挖空心思超过别人。”谢佳说,连上厕所的工夫都听见老板在叫自己,回到家时常错觉自己仍在办公室。

  薪水过低让人无奈

  因为薪水的原因,郭燕离开了广州。

  在广州一家外企做外贸流程管理的郭燕,已经在广州工作生活了8年,从一个普通的跟单员做到了主管。

  去年,郭燕离开广州去了越南河内,“岗位是一样的,是同一家跨国公司,因为广州人才竞争激烈,所以薪水压得很低,在越南河内我的薪水要高一倍,而这里的生活成本却相对较低。”

  徐佳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从北京亦庄一家化工企业离开,到了新加坡。“在‘技术含金量不高’的基础行业,作为一般技术人员,其实在哪里工作都是一样的,只要有提高薪水和升职的机会,选择离开就成为一种必然。”徐佳说。

  “北京职场的激烈竞争几乎让我窒息,感觉任何一个不重要的职位,人家都要看你是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是不是硕士以上学历。”李圆戏称自己是“传说中的蚁族”,每天穿着光鲜地出去,却不敢对家人说自己住在比大学宿舍还要拥挤和糟糕的“城中村合租屋”。

  本科毕业后,李圆换了三份工作,“没有一份工作收入超过2000元,可是我在北京任何一个地方合租一个单间价格都会超过1000元,再加上吃饭、打电话、交通等费用,不住城中村,很难坚持下来。”为了缓解压力,为了北京户口,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李圆来到北京顺义一个乡镇,做起了专职宣传干部,“虽然一个月只有1000多元,但是他们承诺三年给我办理北京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