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针消炎灵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42:50
痈疽

    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疮面浅而大者为痈。多由外感六淫,过食膏粱厚味,外伤感染等致营卫不和,邪热壅聚,化腐成脓所致。证见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及成脓等。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分为内痈、外痈两类。内痈生于脏腑(如胃脘痈、心痈、小肠痈等),虽同属痈证,但在辨证论治上与外痈多有不同,且现今外科专书对其症治不作论述;外痈系指发于体表的痈。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脉数等。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如意金黄散;成脓期则内服透脓散,外治切开引流,继用二宝丹提脓去腐;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疮面深而恶者为疽。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现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有头疽系发于体表、软组织之间的阳性疮疡。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临证有虚实之分。实证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可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金黄膏贴敷;虚证又有阴虚和气血两虚之不同,前者内服竹叶黄芪汤;后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无头疽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包括附骨疽、流痰、肩疽等。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成。证见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暗,病程缠绵,甚至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外用阳和解凝膏。  我的治疗方法:痈疽如无头针消炎灵穴,如破头针刺治污穴放血。内服六神丸或连翘败毒片,外敷北京同仁堂产的(如意金黄散)。其实天津河北区真理道上的中医二附属自产的“黄金膏”治疗痈疽无论有无头,均神效。但不外卖。

消炎靈穴(包括背穴與指穴兩種)

 

1.背穴為經外奇穴

【主治】疔毒惡瘡及全身一切急性炎症。

【取穴】背部阿是穴。病人端坐,患者以中指(男左女右)經過對肩、伸向後背,延脊柱盡力向下伸,則中指尖所到之處,凡是在二公分內的壓痛處,或有小紅點、黑色毛孔、丘疹、凹陷等變形汗毛孔均屬之。

【操作手法】用三稜針直刺一分,使之出血,不留針。或用毫針刺三至七分,平補平瀉,每日針一次,不提插,不留針。

【注意】此穴位於第三至第五胸椎間的脊柱之上,屬督脈。督脈為人體諸陽之會,與臟腑有密切聯繫,可條達一身之陽氣。因此凡是早期的急性瘡毒,用本穴治療可以很快使癥瘡消散而痊癒。晚期則效果較差,臨床上可與指穴配合施術。

 

2.指穴

【定位】本穴在大拇指背第一節的中線上,可以均分為三點,即共有三穴。

【功能】消炎止痛,去腐生肌,主治全身一切炎症。

【主治】一切瘡瘍、惡瘤、刀傷、燙傷,或手術後傷口潰瘍出水,久不收口。

【行針指要】以三稜針點刺出黑血。


瘡靈穴

【定位】本穴為經外奇穴,位於肩部背側,直對上臂伸側正中線,約在肩峰下二寸處。

【主治】全身各處的疔瘡、癤腫、癰腫、臁瘡等,包括偏口瘡、對口瘡、斬頭瘟、跨馬疽、發背、腰疽、疔毒等症,凡在未化膿前治療均可痊癒,已化膿者無效。

【操作】採坐位,兩臂下垂,肘關節屈肘九十度,掌心向上。則在肩峰下方大約一節中指的長度(即同身寸),大約是在三角肌後緣(相當於臑會穴)。施針前可以手指按壓局部,於感到比較酸麻處下針(稍上或稍下都無妨,但一定要有酸麻感),深度為零點五至一寸,一般人以零點七寸為宜。若希望加強療效,可於本穴上方約一寸處(以中指中節外側測量,即同身寸)再刺一針,深度同上。

痈疽疔疖:音 yōng jū dīng jīe
     
       痈 红肿热痛,浅而高大,易溃易敛,因热毒熏蒸、气血淤滞所致
  疽 漫肿无头,肤色不变,边界不清,无热少痛,因寒邪郁结、气血凝滞所致
  疔 初起如粟,根深形小,状如针,顶白而痛,因邪毒侵袭、气血凝滞而致
  疖 浅表局限,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易溃易敛,反复发作,因湿热蕴结所致
  痈、疽、疔、疖,是四种发生于体表各有不同病理变化和形状特征的外科疾患。
  痈是感染毒邪,气血壅塞不通而致的局部化脓性疾病。发病迅速,易脓,易溃,易敛。初起局部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皮焮红肿胀、疼痛,逐渐扩大高肿而硬,触之灼热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疽是为毒邪阻滞而致的化脓性疾病。其特征是初起如栗,不发热胀痛,易向四周扩大。溃烂之后,状如蜂窝,发于肌肉之间,凡皮肤厚而坚韧的地方都可发生,但多发于项后及背部。
  疔,名疔疮,发病迅速,而且病情较重,因其坚硬而根脚如钉,故名。疔疮发无定所,随处可生,一般以头面及四肢较为多见。其命名亦随所生部位不同而异,如生于人中的,名人中疔;生于口角而口不能张开的,名锁口疔;生于手指各处的名指疔,生于足趾的名趾疔。疔初起有栗米样小泡,形如钉状,其根较深,或痒或麻,或焮赤肿痛,然后肿势逐渐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剧烈,约经5-7天,溃出脓栓,肿消痛止。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疖,名疖疮,发于皮肤浅表,随处可生,多生于头、面、颈、项及臂臀等处。疖初起局部肌肤红肿,继则灼热疼痛,突起无根,肿势局限,有黄白色脓头,随后疼痛增剧,自溃,流出脓水,肿痛逐渐减轻或结块无头,红肿疼硬,根盘较大,寒热甚微,来势缓慢。
  【诊断要点】
  痈和疽症状大不相同,应予区别。一般来说,痈为阳证,患部多红肿热痛,根脚高,寒热交作,来势凶猛。而疽则为阴证,患部多木痛,约2-3天即能收口。痈生于皮肉,疽生于筋骨。痈易消、易溃、易敛;疽难消、难溃、难敛。二者比较如下表44。
  疖和疔虽然同是一种类型的疾病,但有区别,不可不辨,二者比较如下表45。
  在这里还应指出,须知疖与痈不同,痈不发生于头面,数目单纯,局部顶高色赤,表皮紧张有光,起初无脓头白点,漫肿范围较大,这些应与疖有所区别。

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