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神秘里的真实——中华异文化杂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14:23:51
神秘里的真实——中华异文化杂谈
作者:驭文石三 提交日期:2010-3-24 6:54:00 访问:1379 回复:61     作者前言
本书系笔者多年来阅读大量传统“旁门左道”书籍的所知、所感、所得的综合,其间也有部分内容是受教于家族长辈老者。
  笔者才疏学浅,所涉及的内容难免有错漏疏忽、以讹传讹之处,还请各位学富五车的高人不要见笑。
  
  第一谈 究竟什么是“鬼”?
  
  中国传统里,提到非人的东西,一般不脱离八个字,即:神、鬼、妖、佛、道、魔、仙、怪。这其中,往往“神佛道仙”都是正义的,善的,帮助人的;而“妖魔鬼怪”则是非正义的,是恶的,是害人的。鬼,在百姓心目中,是首当其冲的邪祟。
  如今,网络资讯发达,灵异恐怖网站层出不穷,网络文学更是波涛汹涌,惊悚诡异之文盛行,描绘了许多诸如“吊死鬼”、“冤死鬼”、“饿鬼”等等形象,这一切都更加剧了“鬼”这一形态在人们心目中的恶劣形象。
  事实上,鬼分善恶。在中国传统里,鬼并不全都是坏的、恶的。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即墨子),在其《明鬼》篇中就列举了大量例子来证明鬼是真实存在的。墨子得出结论,认为鬼是必然有的,而且其具有惩恶扬善的超凡神力,是一种正义的化身,它的赏善罚恶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在墨子心中,这鬼就是一种“善鬼”。在笔者看来,墨子所言的鬼已经和后世的神仙、菩萨几乎是一样的了。
  这种善鬼的流传演变,在后来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到达了辉煌的顶峰,《婴宁》、《小倩》遂成千古名篇。在我们当今的日常用语里,含鬼的词汇里也有了褒义的,例如毛主席就喜欢喊聪明年轻小战士为“小鬼”。当然,还有其他比如“机灵鬼”、“淘气鬼”之类的词汇。
  此外,就是不好的恶鬼了。
  《左传·昭公七年》里记载一事,说驷带帮助子皙杀了伯有,伯有因为冤死而变成了厉鬼,遂在夜晚作祟报仇,杀了驷带等人。
  这种鬼就是恶鬼、厉鬼,是害人的,对人有敌意的鬼。不过,上述一事说明,这种鬼生前应是冤死,或寿数不到不该死的。而且,它们害的人都是特定的,并不是任意祸害无辜的。所以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说到这里,究竟什么是鬼,为何称其为鬼呢?
  鬼,即我国传统里所认为的人死后存在的一种形态。
  那为何称其为“鬼”呢?笔者所知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鬼”这个字是和人的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当中,专家发现,“鬼”字是一个象形字,样子是一个脸上盖着东西的死人。在《礼记》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到了汉代,在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对“鬼”字的释义是:“人所归为鬼”
  综上,“鬼”即“归”也。“归”就是“回”的意思,所以我们有时把人死也称作“回老家”。
  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什么古人盛行隆重昂贵的土葬。因为人死就是“鬼”,就是“归”,就是回去了,而地下就是鬼的居所,所以必需要把好东西带过去继续享用。
  第二种说法,是由沈兼士先生提出来的。沈兼士先生认为,“鬼”字的原始意义并非“归”,也不是“人死曰鬼”。他认为“鬼”字本义是一种像人的动物,而且是真实存在过的动物(比如说“夔”),而且其他后来的“神、妖、怪”,都是由“鬼”的这本义引伸生发而来的。
  郭沫若先生就支持沈兼士先生的这一观点,而且郭沫若先生还提出“魑魅魍魉”一词中,“魑魅”是马来语狒狒的对译,“魍魉”是猩猩的对译。(上述均见于《沈兼士学术论文集》)
  这里,笔者个人认为,还是第一种说法比较正确。
  那么,鬼究竟存在不存在?
  上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有限,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力尚低,所以普遍相信鬼神,商代尤甚。在《礼记》里就明确写出了“殷人尚鬼”之语。直到汉代,汉武帝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此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这就导致了鬼的观念逐步淡化。因为儒家学说是重“人”的,对鬼神是持怀疑否定态度的。
  《论语》里耳熟能详的季路问事鬼神一节,至圣先师孔子给出了“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两句千古名言,明显对鬼神持有极为怀疑的态度。儒家另外一位大神级人物荀子在其《荀子·解蔽》篇中更是表明了对鬼的否定态度,他说人认为有鬼,完全是人们在心神不定、意识不清、恐惧甚至醉酒的情况下对事物留下的错觉假象而已,是“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就是以有当无,无中生有。
  正是由于儒家对鬼神观念的不屑,所以在知识分子阶层中,鬼神之说便逐渐没有了市场。当然,生产力的发展和对自然了解的深入,也都加剧了鬼神观念的淡化。
  但是在民间,鬼神观念还是深入人心的。尤其是随着佛教的传入和本土道教的产生,更是加重了鬼神存在的砝码。佛能镇鬼,六道轮回,金刚降魔,礼佛怎能不信鬼?仙能降妖,阎罗十殿,符箓通天,崇道怎能不信妖?于是乎,鬼神这东西在民间代代相传,历久不衰,各种版本的鬼故事与时俱进。
  有人说,鬼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儒家,法家大神韩非子著名的“画鬼最易,画犬马难”的寓言也告诉我们,没有人见过鬼。
  有人却说,不可妄言。没有人见过鬼说明了两点:一是鬼确实不存在;可是还有第二种可能,就是见过鬼的人都死了,都成了鬼,再也无法告诉世人鬼的存在了。
  就笔者而言,本人不信鬼。但是确实存在着一些目前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民间认为和鬼有关,比如说“撞科”。
  “撞科”这两字是不是这么写笔者不敢肯定,但发音就是这两字的发音。这是一种神秘的奇怪现象,至今在农村地区也有发生。
  “撞科”一般发生在农村,村中某户有人过世,期间忽然村中有他人突然昏厥倒地,有时还伴有眼往上翻,口角流涎的症状,待其苏醒后(昏厥时间很短),会以去世之人的身份、口吻、语气、情态、动作与人交流,而且其头脑记忆也是去世之人的头脑记忆,完全如同被去世之人附体一般。举个例子,假如去世之人是住在村东的一位妇人,被“撞科”的是住在村西的一个女子,那么在村西女子被“撞科”后,其言谈举止完全如同死去的村东女子一般,假如死者的丈夫向其询问详情,村西女子也会对答如流,连生前两人的私房话语,生活细节都能描绘得丝毫不差。而且,多数情况下,被“撞科”之人与死者生前并不相识,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
  “撞科”发生后,被“撞科”之人的身体其实就等于被死者暂时借来一用,他们一般会急匆匆地赶往自己的家,即死者的家,见到家人后会交代一些事情心愿。完毕之后被“撞科”之人又会再次昏厥,苏醒后茫然不知为何身在别处,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少数情况下,被“撞科”之人会一直被死者“借”用,死者迟迟不会离开,甚至还试图和家人继续生活在一起。这时便要请巫婆神汉之类的人来作法,将死者的“鬼魂”从被“撞科”之人的身上驱走,之后被“撞科”之人便会恢复如常了。
  “撞科”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被“撞科”之人通常都是妇女;二是被“撞科”之后医药是无效的,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中医对这种现象有过记载,认为是“癔症”的一种,但依旧没有治愈之法。西医至今也没有合理的解释。唯一的方法就是请来巫婆神汉才能解除“撞科”。
  笔者的父母当年上山下乡,去农村插队,在山西和河南的农村里都亲眼目睹了“撞科”以及神婆驱鬼解除“撞科”的现象,绝非笔者凭空杜撰。
  另外,西方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也表明,鬼魂之说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
  这说明真的有鬼魂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笔者不愿妄下断语。
  最后,再简单介绍一些我国传统里常见的所谓“驱鬼”之法。
  其实,我们过年放鞭炮、贴门神其本义都是用来“驱鬼”的。此外,还有腰间佩玉,古人认为玉含天地之精气,有玉在身自可驱鬼防邪,这个好像现在也有卖的;佩古钱,因为古钱历经久远,经过万人之手,集了众人的“阳气”,可起到驱鬼的效果,这个穿红线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好像效果最好;自家院中埋一块镇石,一般不能太小,泰山石尤佳(因为传说管理鬼的神是泰山神),号称“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据说可保鬼怪不侵。
  至于什么挂钟馗像、天师图,肩后抛盐,泼洒鸡狗血之类的,笔者在此节就不赘述了。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24 06:54:55
      第二谈 我们身体里的神仙
  在中华异文化里,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神仙,而且数量还不少,亦有等级之分。要说这个问题,笔者还先得罗嗦几句,介绍一些传统文化里的基本概念。
  首先,是“宇宙”这个概念,这个词在我国传统里开始是包括时间和空间在一起的总体形态观念。
  在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个名佼的人,他的姓很牛——姓尸,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后来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杂家,于是也有了“子”的称号,他的文集就叫《尸子》。在此书里,他就给“宇宙”一词进行了释义:“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前一句指空间,后一句指时间。所以说,宇宙一词便是时间空间的总和概念。
  后来,又有一个叫扬雄的人,此人可不是《水浒》里那位绰号“病关索”的好汉扬雄。笔者所说的这位扬雄乃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学者、词赋家、语言学家,后世的《三字经》把他列为了“五子”之一,曰:“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其中的“扬”就是指这位扬雄。在他的著作《太玄》里,扬雄说:“合天谓之宇,辟宇谓之宙”。怎么样,是够玄的吧?译成白话,就是说天界之下的空间叫宇,天界之上的空间叫宙。所以说“宇宙”加一块,就是无所不包,所有物质世界的全部。
  就“宇宙”这个本体观念而言,这定义也没有什么神秘的,西方的古代定义也大概如此。但是它在中国还对应了一种理论,就比较神了。即:天地是一个大宇宙,而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
  喜欢圣斗士漫画的朋友请注意了,这可不是打不死的“五小强”动不动就爆发的那个小宇宙。这里所指的宇宙其实是指一个天地,即道家所谓“天地一人身,人身小天地”。
  说完了“宇宙”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说说“三界”了。
  简而言之,所谓“三界”,就是把“宇宙”划分为三层,当然就是上中下了。上界就是天堂,住的都是神、仙和他们的手下,称之为“天界”;中界就是我们人和其他一切生物居住的地方,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自然界,这个称之为“人界”;下届就是地狱、阴曹地府,妖魔鬼怪都在此界待着,称之为“地界”。
  这里顺带说明一点,这个三界的划分和佛教的三界划分是完全不同的,佛教的三界是按照佛家因果报应理论创立构造的。在佛教看来,最低一层叫“欲界”,就是因为凡人都有食欲和色欲;中间一层叫“色界”,是一些已经脱离了食色二欲,但尚不能完全脱离物质的天人居住所在;最高一层叫“无色界”,因为在这里面的天人已经脱离了肉体凡胎这样的物质躯壳。这种三界的划分和我国传统的三界划分从出发点上就完全不一致,它也不在笔者的讨论范围之内。
  我们接着说,既然“天地一人身,人身小天地”,所以我们人身也被相应分成了上、中、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中都有一位“体内神”坐镇其中,它们其实是三种虫神,被称作“三尸”。
  第一个层次是人的头部,里面的神是上尸。上尸名叫彭琚,它能让人爱吃甜的东西,并能使人头晕眼花,精神疲乏。
  第二个层次是人的心腹部,里面的神是中尸。中尸名叫彭踬,它能让人易怒贪财,还能蛊惑人心,扰乱心智。
  第三个层次在人的肾脏,肾乃先天精气之源,里面的神是下尸。下尸名叫彭矫,它能引起人的性欲,耗损精气而使人生百病。
  至于这三位虫神是哪朝哪代的哪位神人给起的名字,笔者不知。在此,笔者不得不佩服一下祖宗的想象力。
  相信各位看完“三尸”的介绍,想必发现这彭家三兄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错,在古代,驱除“三尸”是让生病的人恢复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驱除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辟谷绝食,另外就是请道士画符写咒。
  另外,除了“三尸”,人体的五脏里面也有神明,而且比“三尸”要高级得多。它们不但有名,还有字。
  五脏者,即心、肝、脾、肺、肾。
  心里的神仙,名叫丹元,字守灵;
  肝里的神仙,名叫龙烟,字含明;
  脾里的神仙,名叫常在,字魂庭;
  肺里的神仙,名叫皓华,字虚成;
  肾里的神仙,名叫玄冥,字育婴。
  
  怎么样,老祖宗牛吧?笔者第一次了解到这个知识时,再次拜倒在祖宗们卓绝的创造力之下。传说,针对五脏的病患,只要念诵相应脏器的神仙名字,病痛就会消失。由此可见,这五位大仙都是良善助人的神明。
  还有,人身又可分为上、中、下三个丹田,每个丹田也都有一个神明。分别是护脑真人、护心赤子、护脏虚人三位,它们也都是善神,是保护人体这三个丹田不受外邪侵犯的坚强卫士。
  说实话,道家关于这方面的说法很多,笔者知道的最夸张的一种说法是:人体内神明共有三万六千位,以对应人体内的三百六十个关节,据说还都有名有姓。大家赶紧一起来拜拜吧!笔者说的可不是拜这些“体内神”,而是拜拜那些有工夫创建这些神的前辈高人。你想想,起三万六千个不重样的名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信你来试试?
  笔者此节就是把自己所知的、最正统常见的一些关于“体内神”的说法介绍给大家,大家权当奇闻异事听听即可,得了病可一定得去医院,拜神是肯定不管用的。
  最后,还有一个常见的“九虫”说法。就是说人体内还有“九虫”,即:伏虫、拍虫、蛔虫、蛲虫、肉虫、胃虫、肺虫、膈虫、赤虫。它们寄生于人体的不同部位之中,也都是些害人之虫,不过它们算不上“体内神”,主要是被看作寄生虫而已啦。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
  
  再启:因为本人不是职业写作人,也不敢觊觎靠码字出名挣钱,本人写东西仅是出于兴趣而已。不知看了拙文的朋友有何意见,如果喜欢了解类似内容就请回个贴表示下支持,本人愿继续写下去。如果大家都不喜欢,本人就放弃了,省得给大家碍眼添乱。
  

作者:守望诺坎普 回复日期:2010-03-24 07:25:44
      难道是传说中的沙发

作者:1009865237 回复日期:2010-03-24 07:28:17
      看过先顶,还有吧

    此消息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24 22:19:00
      感谢支持,明天继续第三谈。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25 00:53:13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大家喜欢这些“旁门左道”,让本人有了继续的动力。本人才疏学浅,若有错漏讹传,请不吝赐教。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25 07:28:06
      第三谈 陵墓里的金井
   时下,盗墓类小说大放异彩,书中人物神奇诡异的探险经历吸引了很多读者。笔者此节就借这个东风,和大家聊聊陵墓里最重要的一个地方——金井。
  金井,是封建社会大型陵墓里最为重要而神秘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必须是有一定规模的陵墓,比如说皇室贵胄、大官显要的陵墓。一般穷苦老百姓随便找坑一埋,连个陪葬物都没有,就谈不上什么金井了。
  古时建造陵墓,首先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确定金井的位置,因为——金井的位置就是墓主人地宫的所在,即停放墓主棺椁的地方。这个程序在风水术士的行话里,就叫做“点穴”。很多小说里都描绘过“点穴”,都写到“点穴”是一个极为复杂神秘之事。
  确实,“点穴”是非常复杂的。在风水行里,有一句俗话叫做“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可见,寻找龙脉比之“点穴”要容易得多。因为龙脉绵亘连长,发现它相对简单。但是,龙脉之中的穴场大不过十数丈,小则一两丈,要从中找到一块八尺之穴,你说容易吗?
  而且这还不能胡来,因为它是风水相地术中最关键的一环。哪怕你选准了龙脉,看好了明堂朝案,理清了水气砂泉,可一旦点穴失误,就一切前功尽弃了。在一本名为《玄女青囊海角经》风水著作里,有这样一段话:“定穴之法如人之有窍,当细审阴阳,熟辨形势,若差毫厘,谬诸千里,非惟无福荫佑,抑且酿祸立至,可不慎欤!”,“点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由是,“点穴”在封建社会是非同寻常的,充满了神秘色彩。而皇家陵寝的地宫金井又是神秘色彩最浓重的一笔。长期以来,金井引起了许多人海阔天空的遐想,产生了许多离奇古怪的传说,很多都在正史上有了记载。
  笔者拿明显陵来举个例子。明显陵是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二子、明孝宗朱祐樘的异母弟、明武宗朱厚照的叔父、明世宗朱厚熜(即嘉靖皇帝)的父亲朱祐杬的陵墓。他的金井葬地就号称是“天意素定”,并且有传奇记于史册。
  据《兴都志》记载:“初,山中居民方聪尝梦(梦见兴王)幸其家,坐于堂上,羽卫甚肃,既觉而莫得其故。久之,其家渐富。及升遐前岁,时见有物,蜿蜒如蛟蚪然,绕其屋梁,至是帝崩。及卜得地,即其梦中帝坐之处。识者莫不惊喜有天数焉。”译成白话,就是说松林山中有一居民名叫方聪,不知什么原因,经常梦见兴献帝坐在他家大堂之上。兴献帝驾崩之后,方士们卜地点穴时,正点中此地。明白人都惊喜地说这真是天数啊。
  这件事后来让嘉靖帝知道了,他也十分欣喜,于是召方聪入王府,赐其三百两黄金,让方聪迁往东桥的方口。而方聪所住之处就成了显陵现在的墓穴地宫所在之处。
  如果事实真如史书所载,那确实够神的了。
  至于“点穴”的过程,是风水行的行业秘密,而且要靠风水师自身的修为悟性。由于风水学庞杂艰深,笔者也是一知半解,所以此节笔者就不再赘述了,以后若有时间篇幅,笔者再行介绍。
  事实上,在点完穴之后,金井本身就没有什么神秘玄奇之处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体现在陵墓的修建方面。
  从形制上来看,金井即是地宫中央挖掘出的一个中心探井;从建筑角度来看,它决定着地宫及整座陵墓具体方位和墓上建筑的布局。它不仅是地宫的核心,也是全陵的核心。实际上它更具备了地质勘探、设计标尺的功能,足见金井的位置对于陵墓的整体建设的重要性。所以,在营建陵寝时,首先要通过“点穴”确定金井的位置。
  吉地相好,金井确定后,工部官员会将陵寝建筑设计呈览给皇帝。皇帝批准后,由礼部慎重选择吉日良辰,再经皇帝批准定下兴工动土时日。届时,也不能马上抡起工具开工。要先行典礼,祭告三位神仙,即:山神、后土之神、司工之神。然后才能破土开挖地宫基槽,基槽开挖之前,先搭起一座双层罩棚荫护整个大槽,在穴中正下方,自基槽原有土层中留下一个土墩,立于大槽中,土墩的土称“原山吉土”,这是整个陵寝建筑中轴线上留下的惟一标志墩。相传“原山吉土”不能见“三光”,否则会流失“龙气、龙颜”。所谓“三光”——《三字经》里就有解释:“三光者,日、月、星”。所以必须先搭起双层罩棚,遮住“原山吉土”。待陵寝竣工后,要陆续把一些珍贵的珠宝、对墓主人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放入金井内,以求得神灵庇佑。(见于《清史陵工档案》)
  另外,笔者要说明一点,金井是在墓主的棺椁之下的。换句话说,就是墓主的棺椁挡住了金井口,在不移开棺椁的情况下是看不到金井的,当然也就拿不走里面的宝物。
  一九八零年,由于国家组织有关部门发掘整理清西陵崇陵,即光绪帝和隆裕皇后的陵寝。在地宫中,工作人员在光绪帝梓宫(帝后的棺材称之为梓宫,因系用梓木制做,故得名)下的金井中出土金质、银质、珐琅质怀表,珠宝以及光绪帝生前脱落的一枚臼齿;还出土大葬时用黄绫布包着置入金井的黄土(即“原山吉土”)约半斤。这些出土实物证实了清档案关于金井方面的记载。
  最后,笔者说一下个人观点。风水之术不同于幽冥之事,并非完全虚妄。随着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以及对地球磁场的进一步研究都表明,中国传统风水术的部分内容原理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中国传统相地术在实用上一般来说分为两部分,即阳宅篇和阴宅篇,既卜死人的坟,也相活人的屋。尤其在阳宅方面,有很多内容都是非常符合现代居住科学和环境规律的。
  所以说,风水并不完全是招摇撞骗的伎俩。笔者希望大家能以客观的态度看待这门古老的文化。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25 22:39:43
      第四谈 《红楼梦》和《金瓶梅》里的方术
  曹雪芹大神的不朽巨著《红楼梦》想必大家都看过,其中第二十五回不知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其回目是“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在这一回里,有一个著名的桥段,就是赵姨娘买通宝玉的寄名师父马道婆用邪法来害宝玉和王熙凤。
  书中有这样的描写:马道婆“向赵姨娘要了张纸,拿剪子铰了两个纸人儿,问了他二人年庚,写在上面;又找了一张蓝纸,铰了五个青面鬼,叫他并在一处,拿针钉了:‘回去我再作法,自有效验的。’”后来,“宝玉大叫一声,将身一跳,离地有三四尺高,口内乱嚷,尽是胡话。”、“一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
  凤辣子的反应就更牛了:“只见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的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犬杀犬,见了人瞪着眼就要杀人。”
  这两位这么一闹,贾府就乱套了,又是请神又是送医,结果还是没用,眼看二位就要呜呼哀哉了。终于高人现身了,癞和尚和跛道士到访,这才把宝玉和凤姐救下了。
  这个马道婆使用的方术,在我国流传极广。它在中华异文化里,被称作——魇胜,也可以作厌胜、厌殃。
  魇胜,如果用现代的话来确切解释,大家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不与对方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对对方的象征指代物(比如说生辰、姓名、头发、指甲、体液等)施加某种影响,进而来达到影响对方的目的的方术。
  有点拗口是吧,笔者就用上述例子做个解释。就是马道婆在不接触宝玉和凤姐的情况下,通过对宝玉和凤姐的象征指代物——二人的年庚,施加了某种影响——铰纸鬼,用针钉,再作法,从而达到了影响宝玉和凤姐的目的——使他们疯癫。这就是一种魇胜。
  魇胜,是一种流传最为普遍广泛的方术,可以说也是害人之法中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术了。它由来已久,在《史记·苏秦列传》里就写有“宋王无道,为木人以像寡人,射其面。”各位看看,在那个时候,秦王就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了。
  还有,在《晋书·顾恺之传》里也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顾恺之“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译成白话,就是说顾恺之喜欢上了邻家一个女子,向人家表白后却被拒绝了。于是顾恺之便把这姑娘的形象画在了墙上,用针扎心脏的部位,结果姑娘很快便心脏疼痛了起来。然后,顾恺之就趁人家危难之际又去陈情表白啦,姑娘应允以后,他又偷偷地把画像上的针拔了下来,结果姑娘很快就痊愈了。
  看见没有,顾恺之,就是那位画《女史箴图》的一代绘画宗师。他为了女人,也搞过这种歪门邪道的事。可见一个人的审美标准和道德标准是完全不一致的啊。
  到了后来,由于用的人太多,它的形式也就越来越简化。到现在,也不用请道婆法师了,也不用写什么符咒了,就拿布做个人偶,或者干脆拿纸剪个纸人,上面写上对方的名字,然后用针扎就行了。真可谓出门在外、居家旅行必不可少之简便害人法。
  当然,再简便也不能乱来,咱们中国祖宗传下来的事都是有一定讲究的。你总不能拿萝卜削个小人来行魇胜之法吧?下面,笔者就个人所知,介绍一下传统中的魇胜法。
  一般,人偶需要用布来制作,大小无所谓,但不能是新布。在缝制人偶时,要在人偶内部放入对方的指甲(或头发、皮肤)。缝制完成后,在人偶的背上贴一黄纸,上书对方名姓和生辰八字。
  然后要把人偶供起来,每天至少拜祭一次。按照传统做法,这个拜祭的时间是比较长的,需要拜祭七七四十九天。
  到了第四十九天,要焚香沐浴,拜祭完最后一次后将人偶取下拿在手里。取三根银针,第一根先扎人偶的左眼,第二根再扎人偶的右眼,最后一根扎心口。
  据说如此之后,对方便会双眼流血,心口疼痛而死。
  中国之外,日韩和东南亚都有各自的魇胜之法,均是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大家在影视作品中,尤其是港台电影,或是日韩恐怖片中也都能不时看到魇胜的情景。
  这里顺便说一句,“魇胜”是一个名词。笔者曾在某些小说里看到有类似“某某魇胜某某”、“原来某某被某某魇胜了”之类的句子,这是不正确的说法。若要用“魇胜”的动词,就说“魇”一字。比如可以说“马道婆魇宝玉”、“原来凤姐被马道婆魇了”,如果要说成“马道婆魇胜宝玉”、“原来凤姐被马道婆魇胜了”,就是完全错误的了。
  有读者看到这里,可能认为魇胜是一个完全用来害人的东西。但事实并非如此。《方术大辞典》里这样解释魇胜:“古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巫术,用诅咒或其他法术来厌服人或物。”
  厌服人或物并不全是坏事。我们下面就来聊聊另一部名著《金瓶梅》。说句题外话,中国传统四大名著里原本是没有《西游记》的,四大名著原指“三红金水”,即《三国演义》、《红楼梦》、《金瓶梅》和《水浒》。但《金瓶梅》由于有大量“爱情动作”的描写,不宜传播,所以后来慢慢地被《西游记》取代了。
  扯远了,我们接着说《金瓶梅》。《金瓶梅》第十二回,回目叫做“潘金莲私仆受辱 刘理星魇胜求财”。在这一回里,写到潘金莲为能获得西门庆的独宠,便请了一位贼瞎来“回背”。
  什么是“回背”呢?书中有位刘婆子进行了解释:“比如有父子不和,兄弟不睦,大妻小妻争斗,教了俺老公去说了,替他用镇物安镇,画些符水与他吃了,不消三日,教他父子亲热,兄弟和睦,妻妾不争。若人家买卖不顺溜,田宅不兴旺者,常与人开财门发利市。治病洒扫,禳星告斗都会。因此人都叫他做刘理星。也是一家子,新娶个媳妇儿是小人家女儿,有些手脚儿不稳,常偷盗婆婆家东西往娘家去。丈夫知道,常被责打。俺老公与他回背,画了一道符,烧灰放在水缸下埋着,合家大小吃了缸内水,眼看媳妇偷盗,只象没看见一般。又放一件镇物在枕头内,男子汉睡了那枕头,好似手封住了的,再不打他了。”
  那贼瞎又如何“回背”,来让潘金莲得到西门庆的专宠呢?贼瞎道:“既要小人回背,用柳木一块,刻两个男女人形,书着娘子与夫主生辰八字,用七七四十九根红线扎在一处。上用红纱一片,蒙在男子眼中,用艾塞其心,用针钉其手,下用胶粘其足,暗暗埋在睡的枕头内。又朱砂书符一道烧灰,暗暗搅茶内。若得夫主吃了茶,到晚夕睡了枕头,不过三日,自然有验。”
  这怎么讲呢?原来“用纱蒙眼,使夫主见你一似西施娇艳;用艾塞心,使他心爱到你;用针钉手,随你怎的不是,使他再不敢动手打你;用胶粘足者,使他再不往那里胡行。”
  大家看明白了吧?这“回背”其实也是魇胜之法,不过它不是用来害人的了,而是为了求情、求财、求和睦的了。用个玩笑的西方说法,魇胜是一个中性的魔法,即可害人也能助人。既不是黑魔法,也不是白魔法。
  据家里的长辈说,旧社会作学徒,在店家里学本事,学做生意,也要吃住在东家店里。去之前,要在自己家里贴身藏一小包盐。等到了店里,要趁无人看见之时把这包盐混入店内原本的盐罐里,或者直接混在菜里。这样,让所有人都吃到你所放的盐。据说只要如此,店内的人就会和你结下了“缘”,就不会再欺负你,能和你和睦共处了。
  笔者现在想来,这也是魇胜之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最后,笔者还得循例罗嗦两句。这种魇胜之术还是比较荒诞,不太靠谱的,决不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唯一可能就是有点心理影响而已。要是做个布人,拜上一个多月之后就能致人死地的话,笔者早就弄个布人,上书“热比娅”三字了。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26 02:08:47
      自己顶一下。如果有朋友喜欢,别忘了时不时回个贴鼓励一下本人。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26 22:08:49
      第五谈 看得见的灵物(上)
  中华文化里,自古便存在灵物的说法,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龙、凤、麒麟和龟。这个在《礼记》里便有记述,《礼记·礼运》篇里写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它们一般都被看作祥瑞,至于它们究竟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笔者不敢妄言。反正就当今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里是看不到它们的。
  有朋友说,龙、凤、麒麟没见过,龟我可是见过啊?
  您说的那个龟谁都见过,普通的龟鳖到处都有,水族市场里还有专门卖各种观赏龟的柜台呢。这“四灵”里说的龟是灵龟,在清朝人梅之珩编著的《渊鉴类涵》一书中,他引《述异记》里的解释告诉我们:“龟一千年生毛,寿五千岁谓之神龟,寿万年曰灵龟”。所以,活了一万年的龟才叫灵龟,试问哪位见过万年灵龟?
  就算变异,也只能叫神龟而非灵龟,比如美国那四只有老鼠师父的“忍者神龟”,开个玩笑啦。所以说这“四灵”都是我们没有见过的。
  但是,却还有四种灵物,却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它们在民间都已经上升到“仙”的级别了,谓之“四仙”。
  哪“四仙”?即——“狐、黄、柳、艾”四位。笔者逐个道来。
  狐——四仙之首,就是俗称的狐狸。不过笔者要说明一点,狐和狸可是两种动物,我们平时将他们合称,通常指的是狐,而不是狸。
  狐这种动物在中国传统里一直是比较神的,在《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里记述到: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译成白话,就是说大禹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娶妻,到了涂山,看见了一只九尾白狐。于是大禹认为这就是他即将成为王的象征,结果就娶了涂山女。
  大禹,一代治水先驱、上古明君。各位想想,那么早就出现了关于狐的传说,这东西是不是确实挺神。
  所以在一开始,狐是被看作一种德兽瑞兽的。
  可后来,笔者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缘故,狐的形象便迅速下降了。尤其是传说凡是狐狸都能修炼成精,还能变成美女,以媚术引诱人,祸害良善。东晋的郭璞,就是写过《葬经》,号称风水祖师爷的那位高人。他著有一本《玄中记》,里面就说:“五十岁之狐为淫妇,百岁之狐为美女,又为巫神”,笔者也不清楚郭祖师是怎么知道这么详细的,要不说人家是高人呢?
  还有一本作者不详的书叫《名山记》,里面就直接给狐下了个定义:“狐者,先古之淫妇也。”笔者也很奇怪,难道公狐狸也是上古淫妇?
  不管为什么吧,反正谁都知道,现在一提“狐狸精”就是指抱着害人目的去勾引男性的妖媚女子。《封神演义》里那个妲己,就是杰出的典型代表。不过幸好还有个《聊斋志异》,总算给狐狸精稍微翻了翻身。
  无论是好是坏,在狐有神灵性的这一点上民间是完全一致的。
  以致于到了宋朝时,中国大地上便有了很多“狐大仙庙”,明朝时更甚,有许多人家还在自家宅院里供起了“狐仙堂”,到了清代,连衙门里都有供奉狐仙的现象。不过时至今日,祭拜狐仙已经十分鲜见了。
  最后顺便一提,拜狐仙时不能直呼其名“狐狸”,要唤以“狐仙”或“胡三爷”。至于为什么称作“胡三爷”,笔者就不知了。
  
  黄——“黄”就是黄鼬,即俗称的黄鼠狼,东北叫黄皮子。
  黄鼠狼这种动物据说聪明异常,它的神奇传说,想必大家都曾听到过。大名鼎鼎的盗墓作品《鬼吹灯》里就描绘过一些。黄鼠狼的种种异象,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东北地区尤甚,而且都言之凿凿,似乎都是真事。笔者从网上找了几个例子,以飨读者。
  例一:引自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题为:长白山传说--黄鼬“迷人”之谜。
  长白山人都知道黄鼬“迷人”之事,被迷之人身不由己,一言一行皆按黄鼬的“指示”办,得采取特殊的手段医治。这种“迷人”现象并非迷信,而是客观存在,且看以下事例:
  1970年,长白山下某学校正在上课,一位女学生突然胡言乱语、手舞足蹈起来,将全班学生吓呆了。班主任老师见状,心中明白几分,忙跑出教室,捡起半截木捧,在房前屋后寻找黄鼬的踪迹,但没有发现,他想了想,又爬到教室的天棚顶上,只见一只黄鼬蹲在棚角,两只前爪抱在一起正忙活呢!班主任老师迅速将木棒扔过去,黄鼬掉头逃之夭夭。与此同时,那位女同学大叫一声,恢复了平静。
  长白山区有一位猎人,打死许多黄鼬,有一天,他老婆被黄鼬“迷”住了,躺在炕上,将猎人捕杀黄鼬的情形详细地说了出来。猎人很吃惊,因为打猎的细节他从来不跟老婆讲。他找民间巫医治老婆的病,不见效;找村卫生所医生治也不管用。时间一长,猎人受不了啦,决定搬家。于是全家人搬到几千公里外的山东老家。这回平安无事了,猎人老婆的病不治而愈。谁知第三年的一天,猎人老婆突然旧病复发,所说的话,完全是黄鼬的口气:“你们让我找得好苦呀!以为搬家我就找不到了?我非报仇不可……”猎人慌了,找来医术最高的大夫,诊断之后,按照黄鼬的要求还了愿,不久,他老婆的病好了,从此,猎人不再打猎,更不敢动黄鼬一根汗毛了。
  像上述黄鼬“迷人”的事例,可以举出几十桩、上百桩,这是不用置疑的。但是,黄鼬凭什么功能迷人,却是个谜。老百姓只知道一点,人不伤害黄鼬,黄鼬也不“迷”人。
  例二:引自百度贴吧,张洪德吧。题目为:散文 黄鼠狼的传说
  村里有几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他们都说黄鼠狼能预知吉凶。说只要看见黄鼠狼到打谷场地,到粮仓偷粮食,第二年必定要起大灾荒。不是旱,就是涝。虽说算不上颗粒无收,可起码也得挨半年的饿。三、五天,人还可以对付。可半年谁收得了。半年可不是个短日子,得饿死多少人。所以,人们都很恐慌。人活八十成人瑞。见多识广,人生阅历丰厚,就是愚钝的人,活到这把年纪,也成了智者了。石头在咸菜缸里淹三年,还变咸了呢,何况人活了八十年!
  老人们说,黄鼠狼来偷粮食的时候,身上背着一个红布口袋。就烟荷包那么大。它也不多偷粮食。指望小口袋里装二三十粒粮食。有玉米是玉米,有高粱是梁。不挑不拣,碰到啥是啥。黄鼠狼把粮食装进红布口袋之后,就背到一个任谁也发现不了的地角儿。倒出来,一粒一粒的含在嘴里用吐沫洗。都洗净之后,再装进红布口袋。然后,就背着走,背着绕。累得浑身冒汗。直到它觉得任谁也看不见了,才藏在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这个红布口袋是个宝物。谁要有幸得到它,不但在饥荒之年饿不死,而且还能发财。那红布口袋里虽然只装了几十粒粮食,可总往外倒总有。一倒,是二三十粒。再到,是二三十粒。总倒总是二三十粒。时间不长,就能倒一瓢。如果倒上十天半个月的,就能倒出一缸两缸的粮食。从那红布口袋里倒出的粮食,如珠似玉,促存放多少年也不坏。做出的饭 喷喷儿香。
   黄鼠狼的红布口袋是能救人活命,还能使人发财的宝贝。可是,这个宝贝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能得到它的人得有那个命。没有那个命的人就是翻遍天,挖遍地,就是踏破铁鞋,也找不到。有那个命的人,费不了多大的劲儿,就碰到了,见到了。宝物嘛,只能是可遇不可求。
   老人们还说,这么多年了,四邻八庄的任谁也没有得到过。只有在光绪年间,九百户村一户姓朱的人得到过。那姓朱的人老实厚道,为人仗义,还特别孝敬父母。那年闹大饥荒,他几天没吃一口东西,饿得东倒西歪,把挖来的草根树皮都只给爹妈吃了。它想喝几口凉水充饥。走到水缸边,还没有抓到瓢。就发现了黄鼠狼的红布口袋。那姓朱的人不仅没有饿死,还慢慢地富了起来。到了快解放的时候,他的儿孙已经都成了地主。
  
  民间传说黄鼠狼是不能轻易招惹的,否则会倒霉,因为黄鼠狼有灵气的。所以很多地方还供奉黄鼠狼的。
  事情是我认识的一个司机讲给我听的。他姓杨,小的时候在沈阳的农村居住。他家的房子是和邻居紧紧连着的,早先的时候是一户人家,后来邻居分给他家几间,就成了两户,但院子还是一个。
   邻居也姓杨。有一次,这个邻居姓杨的男主人在院子里叉稻草垛,快把一整垛稻草叉光的时候,在下面发现一个黄鼠狼(东北俗称黄皮子,据说可以迷人)。他下意识的去打,结果打伤了黄鼠狼,跑掉了。他也不以为意,继续叉剩下的稻草。就在他快干完的时候,突然犯了病,象是羊癫风,一条腿不停的抽动,口不能言,五官挪位。家里人把他抬进屋子,也不晓得如何诊治,慌了手脚。就请来村子里一个有名的,据说见多识广的老头儿。
   老头儿来看看,就命令他们家人去院子里找那个受伤逃跑的黄鼠狼。大家找了一圈也没看见。老头儿很生气,说一定在附近,一定可以找到。然后大家又院里院外的一顿找,还是没有。后来,姓杨的媳妇突然发现在屋子里面,架梁的墙洞里蹲着一个黄鼠狼。奇怪的是,那个黄鼠狼被人发现也不逃跑,它从屋子上方正对着床上的杨姓男主人,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他。更奇怪的是,黄鼠狼的一条腿也在不停的一下下抽动,而且是每抽动一下,那个杨姓男主人也随着抽动一下。
   大家发现了黄鼠狼,就招呼老头儿。老人家就亲自上去,把那个黄鼠狼抓住了。抓住以后,杀死,皮剥了。那个男主人的病就好了。
   老人家的见识大,胆量也大。不过据说他后来死的时候也很惨,得了一种病,什么医院都看不明白。很痛苦的去世了。(老人家做过的事情太多,也不一定是因为这个黄鼠狼)。
  
  大家看完上述两个例子,感觉如何,有没有毛骨悚然?据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黄鼬在一定距离内,可以释放一种能够影响人或者说使人致幻的信息素。不过我想即便如此,它应该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
  相信看完这些传说,黄鼬能晋升为“四仙”之一,想必您也不会奇怪了吧?
  另外笔者最后说一句,有朋友(包括网上一些帖子)以为港台地区供奉的黄大仙就是指黄鼬,这可大错特错了,港台人民也都是我们中国人,怎么会群起拜祭黄鼠狼?在港台地区香火鼎盛的黄大仙是一位成仙得道的高人,那位黄大仙姓黄名初平,因在赤松山修炼成仙故又号赤松子,是一位白日飞升的著名道人。大家去香港旅游时可千万不要乱说呦。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
  再启:有朋友说能不能介绍下八卦周易。本人不是什么易数高手,但是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还是可以说一些的。只不过八卦周易复杂异常,讲起来难免相对枯燥一些,不知大家愿不愿意看呢?请朋友们回帖告知一下本人。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28 01:36:47
      第六谈 看得见的灵物(下)
  大家好,我们来接着说剩下的两位大仙。
  柳——“柳”就是蛇。
  为什么把蛇称之为“柳”呢?据笔者所知,一般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是,因为蛇的样子、爬行时的形态像柳枝,所以称其为“柳”。
  第二种说法比较讲究。在《山海经·海外北经》里有如下的记述:“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
  笔者就不全文翻译了,大意就是说水神共工有个手下叫“相柳”,是主管洪水的神仙,它是一条九首人面的青蛇,后来被大禹杀了。
  由于这个传说,加之古时一般把蛇当成水神来看,所以慢慢地就把蛇称之为“柳仙”,简称“柳”。
  笔者本人喜欢引经据典,所以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比较准确。
  蛇这种动物,在我国它的神性来源比狐狸还要早,是祖宗级的神物。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造人的女娲娘娘,以及女娲的哥哥兼爱人伏羲大神,它们的远古形象都是人面蛇身,大家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它们的图片。
  各位看看,连开天、造人的神都和蛇有着关系,它是不是祖宗级别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龙的前身就是蛇,或者说是古代先人以蛇为蓝本创造了龙这一形象。这种说法笔者找不到确凿的佐证,况且龙的起源问题是一个巨大的课题,笔者学识浅薄,无权置喙,这里就不再探讨了。
  蛇一开始也被视为瑞兽吉兆,《诗经·羔羊》里说:“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革,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这里就提到了“委蛇”。
  有朋友说,作者你不要瞎掰了,这里的“委蛇”要读作“wēiyí(逶迤)”,是指大摇大摆、洋洋自得的样子。不错,您说的是目前通行的解释。
  但是笔者看到过一些专家的研究,“委蛇” 本义就是指“弯弯曲曲的蛇”,是以蛇的某一特性来比喻有蛇之类似特点的某一事物性状的。蛇性好曲,故“委蛇”表示“婉转曲折貌”,引申表示“曲线摆动貌”、“曲线优美貌”等;蛇行随弯就弯,故“委蛇”可表示“邪行貌”,引申表示“从容自得貌”、“姿态优美貌”等。而“虚与委蛇”,无疑也是从“弯曲虫蛇”的特性演绎而来的。因为《羔羊》这首诗是写贵族们安闲生活的,所以就被诠释为“大摇大摆、洋洋自得”,但无论怎么解读,它还是“蛇的行态”表象的一种深度延伸。
  由此可见,早在《诗经》中,“委蛇”就从“表象”完成走向“意象”诗意的过程,可见“委蛇”足够高古——这至少说明,蛇,这种动物早在《诗经》时代就被披上了文化的外衣,被先人文化化了——蛇,不只是动物界的一类长长爬虫,还是与先人和谐共处、烙有文化印痕的朋友。(以上见于论文《淇河、西湖‘对话’白蛇传说”系列之一——女娲神话蝶变白蛇传说》)
  但是和狐一样,蛇的地位在秦后开始大幅下降,变成了不祥之兆,而且屡见于正史。最有名的莫过于司马迁大神的《史记》里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事了。《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里写:“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沮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译成白话,就是高祖以亭长的身份为沛县押送徒役去郦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高祖估计等到了郦山也就会都逃光了,所以走到丰西大泽中时,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高祖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个壮士愿意跟随他一块走。高祖乘着酒意,夜里抄小路通过沼泽地,让一个在前边先走。走在前边的人回来报告说:“前边有条大蛇挡在路上,还是回去罢。”高祖已醉,说:“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赶到前面,拔剑去斩大蛇。大蛇被斩成两截,道路打开了,继续往前走了几里,醉得厉害了,就躺倒在地上,后边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见有一老妇在暗夜中哭泣。有人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有人杀了我的孩子,我在哭他。”有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被杀呢?”老妇说:“我的孩子是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路中间,如今被赤帝之子杀了,我就是为这个哭啊。”众人以为老妇人是在说谎,正要打她,老妇人却忽然不见了。后面的人赶上了高祖,高祖醒了。那些人把刚才的事告诉了高祖,高祖心中暗暗高兴,更加自负。那些追随他的人也渐渐地畏惧他了。
  刘邦跟蛇还真是有不解之缘,他反秦起义后还有一个芒砀山斩蛇的传说,虽未被收于正史,但却流传甚广。传说刘邦带领一班贫苦农民,举起反秦的义旗,来到芒砀山,看见一条身如大梁的白蛇。白蛇一见刘邦,变得象筷子一样大小,刘邦可不管那一套,一剑下去把白蛇斩为两段。夜里白蛇给刘邦托梦说:“主公,你今天杀了我,何时还命呢?”刘邦随口推说:“这里高山陡岭哪有命还?平地(帝)还命罢。”白蛇说:“你今天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我的尾巴我就篡你的尾,现在你把我腰断两截,我就在中间平帝时,篡你的朝。所以西汉传到平帝,白蛇转为王莽,杀了汉平帝,篡了汉朝。后经光武中兴,平灭了王莽,才又恢复了汉室,建立了刘氏东汉王朝。这都是因为刘邦做事亏心引起的。
  笔者估计刘邦大人前生是跟蛇有仇啊,要不然怎么总能碰上很牛的蛇精呢?不过人家毕竟是真命天子,什么也不怕。笔者要是碰到这种事,跑都来不及,更别提挥剑斩蛇了。
  上述就是蛇的地位急剧下降的有力佐证。其他还有类似隋末瓦岗寨,翟让看见李密的腰带化为赤蛇,其后果然被李密害死。这类传说都大同小异,反正都说明了一个观点:蛇已经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更为有趣的是,在传说中,蛇和狐有了相通之处。即蛇也能变做人形去害人,而且也多是变成美女,施妖媚引诱祸害良善。这种说法流传至今,所以我们有了一个词汇,比“狐狸精”还要有贬义,就是“美女蛇”。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传说,一般解释为“相传蛇性极淫”,故而有此说。
  在这里,笔者有一个人观点说与众位。蛇这种动物,其大多数种类交配时间极长。笔者看到成都动物园的介绍:“饲养的黑眉锦蛇,在1965年4月初发生一次交配,从上午8时继续到下午7时,交配时间为11小时。我们在1975年5月17日,也观察到蛇笼里的一对黑眉锦蛇在交配,从午后3时半到第二天凌晨4时半才交配完毕,长达13小时之久。交配时间还有更长的,例如红点锦蛇,可长达20小时以上。”
  这从人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很强啊?真可谓动物界里的伟哥啊!
  所以,笔者认为,可能是古时之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随即展开了联想的翅膀(关于祖宗的想象力,相信看过笔者前文的朋友决不敢小觑。),最终形成了“蛇性极淫”的观念。
  就在蛇的形象跌入谷底之时,一个伟大的民间爱情传说出现了,可算给蛇仙大人扬眉吐气了一次。这就是妇孺皆知的《白蛇传》。《白蛇传》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笔者就不罗嗦了。就说“盗仙草”那一节,白蛇不顾自身安危去救丈夫许仙,这么美丽善良的蛇仙谁不喜欢?
  反正不管好坏,蛇是有灵性的这一点在民间是绝对得到了肯定的。
  到了宋代,全国很多地方都建起了蛇王庙,或叫蛇王祠、蛇仙祠,香火都还是很旺盛的。尤其是在阴历四月十二日那天——相传此日是蛇的生日,大批信奉蛇仙的人会群集于蛇王庙进行公众性的大型祭祀活动。祭祀时也不能直呼其为“蛇”,要唤作“柳仙”、“蛇王”或者“柳七爷”。至于为什么说四月十二那天是蛇的生日,为什么还能称“柳七爷”,笔者就不清楚了。
  另外,和“狐仙”不同,这“柳仙”的牌位一般在家庭里是不供奉的,信奉的人只要去蛇王庙祭拜就可以了。据说只有在勾栏戏院里、养蚕的地方等一些特定场所才会供奉“柳仙”的牌位。
  最后顺便提一句,在印度佛教传说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思顿悟成佛的过程中,身后也是有一条巨大无比的眼镜王蛇在保护他老人家。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
  再启:因为关于“柳仙”的内容比较多,写的比较累,笔者今天就先说到这。我们明天再说最后一位“艾”。如果大家喜欢,请时不时回个贴鼓励一下本人。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28 01:58:24
      有朋友问更新时间,本人一般是在每天深夜更新。本人争取每天都更新一次,争取能够结集出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本人准备在下一谈里介绍些八卦周易的常识,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28 13:18:24
      自己小顶一下,下一谈准备说八卦啦。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30 09:15:23
      各位好,今天笔者来介绍一下“四仙”里的最后一位。
  艾——“艾”即虎,就是老虎。
  虎为什么会被称作“艾”呢?很抱歉,这个问题笔者没有找到确凿的书面证据。但是据笔者个人分析,这和一种民间的风俗“挂艾虎”有关。
  首先,笔者先澄清一个概念。有一种动物就叫做“艾虎”,学名叫艾鼬,它的肉好像也能入药。它跟老虎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也和笔者说的“挂艾虎”没有任何关系。
  “挂艾虎”是我国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的一种传统风俗,即用艾草(一种草本植物)编成老虎的形状,或是用艾叶剪成老虎的形状,佩戴于发际身畔,用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这种端午节饰戴艾虎的习俗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代的陈元规写的《岁时广记》一书里面引《岁时杂记》说道:“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后来,“艾虎”形式又有了发展,弄成一串的了。即在“艾虎”之下再系一串“五毒”形象,象征五毒踩在虎的脚下。此时,制作“艾虎”的原料也不仅限于艾草、艾叶了,多用绫罗绸缎了,那一串“五毒”形象也是用布来制作,而且一般是给孩子作魇胜之物了(关于“魇胜”请参见第四谈)。但无论制作材质是什么,人们还是约定俗成的称之为“艾虎”。
  清代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写道:“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笔者生于七十年代末,小时候在街上还能时常看到卖这种串状“艾虎”的商贩。而且孩子要的话,父母一般都会掏钱给买的。所以笔者认为,这种“挂艾虎”的传统延续上千年,正是民间把虎称为“艾”的主因,最不济也是原因之一。
  那虎有灵性之说是从何而来,即为何要佩戴“艾虎”呢?
  东汉时有一位牛人,名叫应劭,此人著有一本《风俗通》。这本书很是牛,里面记录了大量的奇闻异事,神极了。这本书现在已经是研究我国古代风俗和幽冥鬼神的重要文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读读。在这本书里,应劭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看见了吧,老虎是能吃鬼魅的动物,怎会没有神灵性?
  另外,他还告诉你五月是个“恶月”,“阴阳争,血气散”。应劭大人甚至给了一个极端的说法:“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由是,我国自古便有了端午节避恶去毒的风俗。
  还有,《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了一种凶物,名为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郭璞大神在注《山海经》时,写道“穷奇之兽,厥形甚丑;驰逐妖邪,莫不奔走”,指出穷奇会作出驱逐妖邪的行为。由此可见,老虎这东西确实不凡。顺带一提,除佩饰艾虎以外,端午节还有用雄黄在小孩子额头上画“王”的习俗,其意也在于借虎辟邪。
  不过,老虎也不完全是正面形象,在《增广虞初新志•卷十九》里收录了一个清代人黄之隽写的故事,叫《虎媪传》(原文见附注)。现代的郑振铎先生把这个故事译作《老虎婆婆》。笔者在此借用一下:
  从前,有一个小姐姐领着小弟弟,拎一筐枣,走山路去看外婆。走啊走,天快黑了,孩子们迷路了。
    忽然出现一个老婆婆:你们去哪里呀?
    去外婆家~
    我就是你们的外婆啊~~~
    跟外婆进了家,随便弄了点吃的,就睡下了。躺下时小姐姐蹭着外婆身上厚厚的毛,说:外婆,这是什么?
    唔唔,这是你外公的破羊皮袄呀,天冷了穿暖和点睡。
    半夜,小姐姐醒来,听见外婆在黑暗中咯嚓咯嚓嚼。外婆,你在吃什么?
    呣呣,我在吃枣脯啊,夜长又冷,我年岁大了了不抗饿的说。
    外婆,我也饿~
    接过外婆递过来的枣脯。。。手感怎么这么奇怪。。。啊,哪是什么枣脯,明明是又白又胖的一节手指!小姐姐腾地坐起来:我要上厕所!!!
    孩子,山里有老虎,看吃了你!可别起来。
    外婆,你用大粗绳绑住我的脚,遇险的话一拽就回来啦。
    小姐姐出了门,赶紧把绳子解开,爬上树躲起来。
    外婆久等不来,喊也不应,哭着出门来找,模模糊糊看见小孩在树上,吓唬说:树上有虎!
    树上比床上安全多了!你才真是老虎呢!怎么忍心吃我弟弟!
    老虎婆婆听了大怒,转身就走了。
    不一会,天亮了,有个挑担的路过,小女孩急忙呼救,挑担的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蒙在树上,抱起小女孩逃走。
    一转眼,老虎婆婆带着俩虎来了,指树说:看!人~
    俩虎过去吭哧吭哧,弄倒了树,哪有什么人,只不过是件衣服!好啊,老太婆,敢耍我们!扑上去,把老虎婆婆咬死了。
  
  这不就是西方的小红帽故事的东方版嘛,只是把狼外婆换成虎外婆罢了。
  不说知识分子的东西了,说说民间的传说。虎在民间最大的灵性就是能和人交流沟通,有人性。具体到实际传说中,就是虎能够找人类寻求帮助并报恩,尤其体现在能找人治病上。
  比如说“虎撑”的传说:
  在古时候,一些中国医生到处采集并实验各种药物的功效,他们通常会手拿一个铃铛,铃铛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铜环,人们称之为"虎撑"或"虎衔"。这是他们的护身符。
  传说药王孙司邈在去山中采药的路上突然被一只老虎拦住了。老虎就在前面,想要逃走已是不可能的了,药王随身带着一条用来挑草药的长扁担,但要用这条笨拙的扁担对付老虎这又谈何容易。他一无所措,只是恐惧地盯着老虎。奇怪的是这只老虎并没有向他扑来,正相反,它张大着嘴蹲在地上,它以一种忧伤的眼神注视着药王似乎是在乞求什么,并不停地轻轻摆动着脑袋。药王被眼前如此的情景震惊了,他缓缓地接近眼前这头庞然大物,他看见一块硕大的动物骨头深深地扎入了这头老虎的咽喉。善良的药王想要帮它,替它去除这块骨头,但他担心的是,眼前这头动物要是因为疼痛而突然闭嘴的话,他的胳膊一定会被咬断,正在这时他想起他扁担上的一个铜环,他取下铜环并将它放入老虎的口中将那大口撑开,这样他就不必再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了。他将手从铜环中央穿过伸入那血盆大口中迅速地拔出骨头并麻利地在伤口抹上药膏。当药王取走了虎口中的铜环后,老虎不住地点头,似乎是在答谢这位仁慈的医生。从那以后,铜环被改造成一个手摇铃,成为采药的标志,所有的医生出门采药时都会带上它,用于显示他们都是药王的弟子,只有药王能够为老虎看病并且不会受到它们的攻击。(引于搜搜问问网)
  再举一个白云山老虎的传说:
  古时,莆田有句口头禅————“白云山老虎。”至今莆田老者有时还会说这句话。老虎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会伤人不会做好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相信某人会做好事时,人们往往会说:“难道你是白云山老虎?”
    在莆田县新县镇境内有座山,因为高入云霄,所以人称白云山,山顶有一岩石形状似白鹤,又名白鹤山。在白云山前山峦连绵,在此群山中的坑仔里有姓朱的人家单家独户居住,姓朱者,名衡。母亲双目失明,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过日子,朱衡屠猪卖肉为生。
    一日,朱衡身背裘袋外出买生猪,路过白鹤岭时,看到一只老虎被三个猎人捕获关在铁笼里,老虎的两眼光芒触到朱衡时,连连点三下,眼里流出眼泪来,似乎是求朱衡救救它。老虎在流泪,朱衡在怜悯。可是,三个猎人却在津津乐道,一个说,这只老虎的虎皮好看,杀了虎皮铺在床上睡觉该多好;第二个说,虎肉吃了滋补身体,可以长生不老;第三个说,虎骨浸酒可治百病。朱衡看到老虎流泪,又听着猎人话语,心里更加怜悯这只老虎。于是,朱衡就同三个猎人商量要用三头大猪的钱给你三人买下老虎,并要把老虎放回大自然。可是,三个猎人嫌钱太少不肯把老虎卖给朱衡,朱衡无奈就继续说服猎人说:这只老虎能通人性,看到我会流泪,说不定是白云山上的那只老虎。说起白云山上的老虎,白云山一带的百姓都知道是一只神虎,这只虎是白云山顶白鹤仙驯化的,不伤人畜,专食野兔之类的小动物。三个猎人听后连连点头表示赞许,于是就把虎卖给朱衡,朱衡打开铁栅门,老虎呼啸而去,跃向白云山林中。
    朱衡空手回家,把买虎放山之事禀告母亲。母亲赞叹说:“你平时杀猪,已经是违背杀生戒律,今日买虎放生也可减轻罪孽。”这天夜半,朱家响起敲门声,朱衡起身开门一看,一只猪倒在门外,并无人敲门,仔细一看,猪身上有伤痕但尚存一息。朱母命儿子赶紧把猪杀掉。猪尾留下,猪肉明日挑去卖掉。第二天,朱衡卖完肉回家,朱母对儿子说:“把卖肉的钱清点一下,数额记在墙壁上,连同猪尾都挂在墙壁上。”原来,朱母认为这只猪可能是被野兽所伤失落在此,等有人来寻找就把猪尾和肉钱还给人家。这样的事情,连续发生了九个晚上,朱家一样如上处理,原来是白云山老虎为了报恩而咬来的生猪。
    朱氏母子起初心里疑惑生猪是人家失落,一日、两日、三日之后,逐渐疑团消失,断定是白云山老虎送来的生猪,第十天晚上,朱氏母子把门虚掩守候在屋中,半夜之后白云山老虎果然再送生猪来。老虎一敲门,门扇被推开,老虎就在朱氏母子面前,老虎蹲在门外,两眼闪光望着朱氏母子,似乎是在表达报答救命之恩。朱母就对老虎说:“你不要再送生猪来了!这样做,有损老虎你的名声,你要去咬十只野猪还给人家。”老虎点头呼啸而去,从此朱衡不宰猪为生,老虎再也没有送猪给朱家。
    这个故事在白云山一带,一传十,十传百,广泛流传起来,逐渐变成了一句口头禅———白云山老虎。(引自百度贴吧·老虎吧)
  笔者小时候电视台放过一部木偶动画片,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同名川剧剧目摄制的,叫《一只鞋》。说的就是一对老虎“请”来一对郎中夫妇接生小虎和治病,随后赠物报恩。后来郎中摊上官司,老虎夫妇又为其鸣冤,抓住真凶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这动画片的质量还是很高的,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搜看看。
  说到这里,对老虎灵性的诞生,大家就没有疑问了吧?不过,“艾大仙”不同于“狐仙”、“柳仙”,它和黄鼬一样,没有专门的祭祀场所。民间一般只用它来镇邪辟祟,对它没有其他要求。就像一开始说的“挂艾虎”,还有给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家里挂虎图,悬“一笔虎”的虎字书法等等,均是取其驱鬼驱邪之意。
  笔者觉得,虎这种动物,即便没有灵性,也是威猛了得,人家是兽中之王嘛。说句玩笑话,人家脑门上就写着“王”字,这是天赐的,谁敢怀疑它的权威性?
  好了,“四仙”的介绍就告一段落啦。最后说一句,关于“四仙”还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有刺猬而没有虎、有人说有老鼠而没有黄鼬等等。但笔者个人认为最传统的说法就是“狐、黄、柳、艾”,至于其他的观点笔者在此就不再讨论了。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
  
  附注《虎媪传》原文:
  歙居万山中,多虎,其老而牝者,或为人以害人。有山甿,使其女携一筐枣,问遗其外母。外母家去六里所,其稚弟从,年皆十余,双双而往。日暮迷道,遇一媪问曰:「若安往?」曰:「将谒外祖母家也。」媪曰:「吾是矣。」二孺子约:「儿忆母言,母面有黑子七,婆不类也。」曰:「然。适簸糠蒙于尘,我将沐之。」遂往涧边拾螺者七,傅于面。走谓二孺子曰:「见黑子乎?」信之,从媪行。自黑林穿窄径入,至一室如穴。媪曰:「而公方鸠工择木,别构为堂,今暂栖于此,不期两儿来,老人多慢也。」草具夕餐。餐已,命之寝,媪曰:「两儿谁肥,肥者枕我而抚于怀。」弟曰:「余肥。」遂枕媪而寝,女寝于足,既寝,女觉其体有毛,曰:「何也?」媪曰:「而公敝羊裘也,天寒,衣以寝耳。」夜半,闻食声,女曰:「何也?」媪曰:「食汝枣脯也,夜寒而永,无年老不忍饥。」女曰:「儿亦饥。」与一枣,则冷然人指也。女大骇,起曰:「儿如厕。」媪曰:「山深多虎,恐遭虎口,慎勿起。」女曰:「婆以大绳系儿足,有急则曳以归。」媪诺,遂绳其足,而操其末,女遂起,曳绳走,月下视之,则肠也。急解去,缘树上避之。媪俟久,呼女不应,又呼曰:「儿来听老人言,毋使寒风中肤,明日以病归,而母谓我不善顾尔也。」遂曳其肠,肠至而女不至。媪哭而起,走且呼,彷佛见女树上,呼之下,不应。媪恐之曰:「树上有虎。」女曰:「树上胜席上也,尔真虎也,忍啖吾弟乎!」媪大怒去。无何,曙,有荷担过者,女号曰:「救我,有虎!」担者乃蒙其衣于树,而载之疾走去。俄而媪率二虎来,指树上曰:「人也。」二虎折树,则衣也,以媪为欺己,怒,共咋杀媪而去。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30 20:25:47
      此谈里要用到八卦符号,如果您的电脑上无法正确显示,请安装八卦字体。链接如下:http://www.yihun.com/soft/UploadSoft/free.rar
  
  第七谈 神秘里的伟大——八卦与《周易》(上)
  中国传统神秘文化有多个源头,但无论怎么划分,八卦与《周易》都是不能不说的。这一谈,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八卦与《周易》的基本知识。
  首先声明一点,八卦《周易》一度很热,几成显学。除了专业人士,民间亦有许多易数高人。笔者不是什么易学行家,只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因此介绍的都是最最基本的一些概念知识,而且尽量用不太枯燥的语言去描述,目的是能让大家简单入个门,会起卦,会对照《周易》看卦辞,仅此而已。如果此前您已经是一位易学爱好者了,此谈您大可不看。
  即便如此,在许多朋友面前仍免不了有班门弄斧之嫌。此谈之中如有错漏,还请您不吝指教。
  首先,很多朋友一说就是“周易八卦”,时间一长,很多没接触过的朋友都以为《周易》在先,八卦在后,或是二者同时出现。笔者在此先要点明,先有的八卦,后有的《周易》,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创造。
  那我们先来说八卦。
  八卦者,八种卦象也,每种卦象都有一个名字,即:
  乾;兑;离;震;巽(音同“训”);坎;艮;坤
  这个顺序不是胡乱排列的,是传统中固定下来的,称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每一个卦象都是由或断开,或不断开的三根线组成的,这每一根线在卦里叫做“爻”(音同“遥”)。不断开的叫“阳爻”,断开的叫“阴爻”。比如说乾卦就是三阳爻组成的;坤卦则相反,是由三阴爻组成的。
  如何记住每一卦的卦象呢?易学里有个传统歌谣《八卦歌诀》可以帮助大家记忆:“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大家比照上面的卦象,联系此歌诀就能方便的快速记忆了。
  八卦的起源是什么呢?古往今来有很多说法,哪种观点更正确,笔者也不知道。笔者只能把自己知道的较为著名的起源学说介绍给大家,您认为哪个有道理您就信哪个:
  一、 起源于伏羲氏对天象、地理、自然现象的观察——《易传·系辞》如是说。
  二、 起源于上古时期的象形文字——明代易学家黄宗炎如是说。
  三、 起源于对数和理的领会感悟——一代圣贤朱熹朱子如是说。
  四、 起源于上古先民对生殖器的崇拜——近代三位大学者章太炎、钱玄同、郭沫若如是说。这个笔者稍微解释一下,此观点就是认为阳爻象征男根,阴爻象征女阴。
  五、 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记事——近代学者李镜池、范文澜、陈道生如是说。
  六、 起源于观察龟甲上占卜时的裂纹——台湾大学教授屈万里如是说。
  此外,还有什么竹节蓍草说、算筹说等等很多,各位自行挑选一个认为合理
  的就可以啦。
  那这八个卦都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八卦基本概念的一个复杂之处了,它们每一卦都能代表很多意思。《说卦》里将八卦进行了极大的类推延展,笔者不全抄写了,只摘录乾、坤两卦于此。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如何,引伸的很夸张吧?不过其中重要的引伸义概念还是必须要知道的,
  请见下表:
  
  坤 艮 坎 巽 震 离 兑 乾
   ————————————————————————————————
  地 山 水 风 雷 火 泽 天 自然现象
  ————————————————————————————————
  柔 止 限 入 动 丽 说(悦) 刚 特点特性
  ————————————————————————————————
  土 土 水 木 木 火 金 金 所属五行
  ————————————————————————————————
  北 西北 西 西南 东北 东 东南 南 先天方位
  ————————————————————————————————
  西南 东北 北 东南 东 南 西 西北 后天方位
  ————————————————————————————————
  母 少男 中男 长女 长男 中女 少女 父 人际
  ————————————————————————————————
  
  大家看到上表,会奇怪为什么八卦有两个方位。这就涉及到八卦的排列次序问题了。按照方位一排列起来的称为先天八卦,也叫伏羲八卦,即八卦最初的排列次序。按照方位二排列起来的称为后天八卦,因为据说是周文王定下的次序,所以也叫文王八卦。如下图:
  
   
   
    
  
  
  先天八卦
  (伏羲八卦)
  
  
   
   
   
  
  
  后天八卦
  (文王八卦)
  解释一下上面两个图,实际上每个卦象的初爻(即第一爻,最下面的一条线)应该是对着圆心的,八卦图是呈一个圆形的(相信大家都看见过)。笔者软件作图水平很低,所以只能将就着画一下。
  另外,看挂图时需要记住一点,它的方位坐标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并不是我们当今常用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请看先天八卦,乾卦居顶,坤卦居底,乾就是天,坤就是地,乾卦在正南,坤卦在正北。所以我们常说的“天南地北”就是这么来的。
  至于这两种排列次序是怎么来的,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从古至今,流传有很多观点,笔者在此就不再讨论了。对于一般朋友来说,知道这两种排列次序就可以了。
  八卦基本大致如此,下面我们来说说《周易》。
  首先,《周易》是一本书。我国古代有三本讲占卜预测的书,它们是:《连山》、《归藏》和《周易》。极为令人惋惜的是,前两本都已散佚失传了。幸好,《周易》被比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
  为什么它又被称作《易经》呢?我国古代把六种传世典籍尊称为“经”,即:《诗》、《书》、《礼》、《乐》、《周易》、《春秋》。到了东汉的时候,出现了一位巨牛的史学家、文学家,亦是断代史体例的创建者——班固,在他彪炳青史的巨著《汉书·艺文志》里,把《周易》排在了第一位,并说《周易》是“大道之原”。从此,《周易》便赢得了“群经之首”的殊荣。西汉时期的扬雄(此人在拙作的第二谈里介绍过)也说过:“六经之大莫如《易》”的话。
  你看,都是“群经之首”了,叫它《易经》当然毫无问题了。
  《周易》这个名字始见于《周礼》和《左传》。一般解释“周”为朝代名称,“易”是书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周朝的卜筮书”的意思。《周易》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经”,即解释八卦及两两组合后的六十四卦的卦象、以及各爻的爻辞。后面一部分是“传”,即对前一部分“经”的再解释和再发挥。这一部分包括《彖》(音同“团”,但读去声)、《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篇。但是其中《彖》、《象》、《系辞》每篇又分为上、下两篇,所以加起来一共是十篇,传统里称作“十翼”,“翼”就是辅佐辅助的意思。这“十翼”一般也总称为《易传》,据说是孔子所作,不过不太可信。
  《周易》书中其实并没有单卦形式的八卦,而是论述的把八卦两两重叠组合,所形成的六十四卦。据说这个伟大的发展是由周文王搞出来的。为了区分二者,《周礼》中,把八卦称为“经卦”,也可称为“单卦”;把六十四卦称为“别卦”,也可叫做“重卦”。这六十四卦每个也都有名字,下面笔者先把六十四卦的卦序图录给大家。
  
  坤 剥 比 观豫 晋 萃 否
  谦 艮 蹇 渐小过 旅 咸 遁
  师 蒙 坎 涣解 未济 困 讼
  升 蛊 井 巽恒 鼎 大过 姤
  复 颐 屯 益震 噬嗑 随 无妄
  明夷 贲 既济 家人丰 离 革 同人
   临 损 节 中孚归妹 睽 兑 履
   泰 大畜 需 小畜大壮 大有 央 乾
  
  大家看,上面这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由六爻组成的重卦。这六爻从下到上分别叫做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前面说过,爻是分阴阳的,所以卦也是分阴阳的,如何区分卦的阴阳呢?即:一卦中阳爻的根数是奇数的,则此卦为阳卦;一卦中不含阳爻、或阳爻根数为偶数的,则为阴卦。还有,构成重卦的两个单卦,下面的叫“内卦”,上面的叫“外卦”。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革卦,它里面有四根阳爻,是偶数,所以革卦是阴卦。另外,它是由下面的离卦和上面的兑卦组成的,此时离就是内卦,兑就是外卦。
  这下大家应该容易明白了吧?
  大家还可以再仔细看看这幅六十四卦图,它排列的也很巧妙。
  横着看,每一行的八个卦的内卦(就是下半部分)都相同,从下至上依次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竖着看,每一列的八个卦的外挂(就是上半部分)都相同,从右到左依次也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这些都正好符合八卦的代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老祖宗就是巧妙啊!
  我们接着说,根据这六十四卦的组成情况和相互关系,又出现了以下几个术语。
  一、 纯卦
  指内外卦完全相同的重卦,共有八个,所以也叫八纯卦。它们的名称也与组成它们的经卦一样。即: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二、 正卦
  即卦体颠倒后,卦象不变的卦。乾、坤、离、坎、颐、大过、小过、中孚。
  三、 复卦
  即卦象互相颠倒对应的两卦。六十四卦里除了上面八个正卦外,剩下的都两
  两相对。比如说:比和师这两卦就互为复卦。复卦也可叫做综卦。
  四、 对卦
  也叫错卦。就是指两卦之间各爻阴阳相对。比如说乾和坤,央和剥,
  它们就互为对卦。六十四卦中即有三十二对对卦。
  五、 对易卦
  即内卦和外卦的卦象互为阴阳对立关系的卦。比如泰和否。
  六、 反易卦
  即六十四卦里面内卦和外挂为颠倒关系的卦。比如说颐、大过。反易卦
  卦象相反,意义往往也相反。
  下一谈里,笔者就会给大家介绍传统的易占方法,就是俗话说的如何“起卦”,其可操作性还是很强的。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30 20:28:06
      由于本人是在word里写的,结果粘贴后导致先天和后天两个八卦图格式不对了,还请各位朋友见谅。八卦图方位请看那个本文中那个列表即可。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31 12:18:44
      自己顶一下,下一谈在下午或晚上更新。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31 21:13:56
      此谈里要用到八卦符号,如果您的电脑上无法正确显示,请安装八卦字体。链接如下:http://www.yihun.com/soft/UploadSoft/free.rar
  第八谈 神秘里的伟大——八卦与《周易》(下)
  传统的易占,古人用的是蓍(音同“视”)草。当然关于仪式的礼节和物品,读者朋友自己起卦的时候也可找它物代替或者省略,只要你不在乎神圣性和准确性,用火柴和牙签都行。下面笔者就来逐步解说。
  第一步:准备工作。找一间干净的屋子,作为占卜的场所。屋子里放一张长五尺、宽三尺的床。找五十根蓍草,用红布包裹好后再放进一个黑布袋里,再把黑布袋装到一个木头盒子里,然后把盒子放在床的北面(不是放在床上,是放在地上的),盒子和床之间要留出较大的空间。然后在盒子和床之间,安放一个五尺长(就是和床一样长)、一尺高的木格子,这格子中间有挡板,把它从中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就像横着的“日”字一样。
  之后,问卜的人要焚香洗手,衣着整洁,对天陈述所占卜之事。
  第二步:取出盒子里的五十根蓍草,要用双手捧好,放在香上熏过。然后祷告:“假尔泰筮有常,信官某某某(信官就是信奉的人,某某某就是问卜人的名字),今日以某事云云(说出你要问的事情),未知可否。爰质所疑于神明,吉凶得失,悔吝忧虞,惟尔有神,尚明告之。”然后右手拿出一根蓍草放回木盒里,再把剩下的四十九根任意分成两部分,分别放在左右木格里,这叫第一营。
  这是有讲究的,四十九根蓍草没分之前是一个整体,象征太极。分成两部分,就象征天、地两仪。即所谓“太极生两仪”。
  第三步:从右边木格里拿出一根蓍草,夹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之间,这叫第二营。
  刚才两部分象征天、地,现在拿出一根来,就是象征天地之间产生了人。此时,天、地、人“三才”全齐了,即所谓“挂一以象三”。
  第四步:数左边木格里的蓍草,要四根一数,这是第三营的一半。四根一数,即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数到最后,不足四根或者正好剩四根时,拿起夹在左手无名指和中指之间,这是第四营的一半。这样做是象征闰月。
  第五步:再数右边木格里的蓍草,也要四根一数,这是第三营的另一半。数到最后,不足四根或者正好剩四根时,拿起夹在左手中指和食指之间,这是第四营的另一半。
  因为是四十八根蓍草任意分为两份(一开始不是夹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之间有一根嘛),又是四根一数。所以根据数学原理,此时左手上夹的蓍草总数只有五和九两种可能。
  以上全过程称之为“第一变”。
  第六步:把夹在左手的第一变剩下的五根或九根拿走放在一旁。然后用剩下的四十根或四十四根蓍草进行第二变,即重复上述过程。
  即把剩下的四十根或四十四根蓍草也任意分成两部分放在左右木格里,从右边木格里拿出一根蓍草,夹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之间。接着先数左木格,再数右木格,都是四根一数,把余数夹在左手里。还是根据数学原理,因为先抽出一根夹在了手上,所以剩下的不是三十九根就是四十三根,那么最后夹在左手上的不是四根就是八根——这是第二变。
  第七步:把夹在左手上的第二变剩下的四根或者八根蓍草也拿走放在一旁。此时剩下的蓍草根数只能是三十二、三十六、四十 中的一种。再用这剩下的蓍草进行第三变,方法与第一变和第二变一样。其余数也只能是四或八。
  第八步:把夹在左手的第三变剩下的四根或八根拿走放在一旁。此时剩下的蓍草根数只有四种可能:二十四根、二十八根、三十二根、三十六根。请仔细数出究竟是哪一种。然后把这个数除以四,那么结果也不外乎六、七、八、九四种,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三变之后,你便得到了初爻,即第一爻,最底下的爻。
  下面最为关键:
  我们说过,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你除完四后如果得到的是七或九,那么这初爻就是阳爻;如果得到的是六或八,那么这初爻就是阴爻。
  但这还不够,《周易》是以卦象的变化来进行占筮的,因此它把阴阳还分成了老少两种,即“老阳”、“老阴”、“少阳”、“少阴”。那如何分老少呢?请记下:七属“少阳”,九属“老阳”,八属“少阴”,六属“老阴”。
  此时,可在纸上进行记录了。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三变之后剩下了二十八根蓍草,二十八除以四等于七,我们就可以在纸上记下:
  初爻 七 少阳 —
  
  好啦,初爻产生后,继续用上述“三变”的方法,产生出剩下的二、三、四、五、上各爻。三变定一爻,一卦有六爻,所以说“凡十有八变而成卦”,这十八变之后产生的卦叫“本卦”。
  随意举一个例子,比如十八变之后,你的纸上有了如下的记录:
  上爻 八 少阴 --
  五爻 七 少阳 —
  四爻 六 老阴 --
  三爻 九 老阳 —
  二爻 九 老阳 —
  初爻 七 少阳 —
  此时,你得到的本卦就是——需卦
  六、七、八、九统称“四营”,正所谓“四营而成易”。顺便说一句,这四个数也是《河图》的四边数。(关于《河图》、《洛书》,我们以后有机会再介绍)
  那阴阳分老少有什么用呢?笔者说了,《周易》是以变为占。它告诉我们:“老阳”、“老阴”是可变的,即阴阳可相互转化的,叫做“变爻”;“少阳”、“少阴”是不变的,叫做“不变爻”。
  还请看上面那个例子,你得到的本卦是需卦。它里面有三个变爻,即二爻、三爻和四爻。把这三个变爻变化后,即阴阳转化后,你便得到了又一个卦象——随卦,这随卦是由你筮得的本卦需卦变化来的,所以它被称为“之卦”或者“变卦”。
  在你卜算出本卦和之卦后,恭喜你,你现在可以拿起周易看卦辞了。下面笔者就简单介绍一下《周易》的阅读常识,至于卦辞如何分析解释,那就看您个人的理解了。
  就拿第二卦坤卦做个例子,原文如下:
  
  第二卦 坤 坤为天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
  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君子攸行,先迷失道,
  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
  “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
  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
  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
  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我们来看一下:
  “坤 坤为天 坤上坤下”就是告诉你卦的名称,卦的自然象征和卦象的表现。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安贞,吉。”就是对坤卦整体的论述和评价。
  后面的“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就是对坤卦里的六爻进行逐个的阐述,即每爻的爻辞。
  在这里笔者要做一个重要的说明:在《周易》里,把阳爻称为“九”,即用老阳数指代;把阴爻称为“六”,即用老阴数指代。比如说“六三”就是指第三爻是阴爻,“九二”就是指第二爻是阳爻。例如第三卦屯卦,《周易》就是如下记爻的:初九、六二、六三、六四、九五、上六。
  其他什么“《彖》曰”、“《象》曰”、“《文言》曰”、“子曰”等等之类的东西,都是那“十翼”对爻辞的解释说明和再发挥。
  那么好了,简单会看《周易》了以后,我们如何解卦呢?笔者这里举一个正史里记载的例子。在《左传·昭公二十年》里,写道:季平子的家臣南蒯准备叛乱,他不知一旦起事之后,结果如何。于是在没有陈述原因的情况下,便进行了占卜。结果求得本卦为坤卦,第五爻为老阴可变爻,在变化之后,他的之卦就是比卦。按照卜筮法(笔者马上就会介绍到),这要看坤卦“六五”的爻辞,即:黄裳,元吉。
  南蒯觉得这一卦卜得不错,“元吉”嘛。他把这个结果拿给了一个名叫子服惠伯的人看,问他:“一旦有事情发生,我这卦能说明什么?”。其实子服惠伯已经察觉出他有反意,于是就说啦,我学过《易》,而且我知道《易》只能用来占问好事,而不能用来占问坏事。如果你占问得是忠义诚信,那就是肯定能大吉;如果你问的是居心叵测的坏事,就一定会失败。随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子服惠伯内心的“忠”和内衣颜色的“黄”结合起来,把臣子的“恭”和下身穿的“裳”结合起来,解释了“黄裳,元吉”。
  所以说,《周易》的爻辞看似简单,但内容精辟抽象到了极致,每个人都能自行发挥。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无论如何解释,卜筮的结果是要看“坤卦‘六五’的爻辞”是肯定的。所以说《周易》里每一卦除了整体有个卦辞外,针对每一爻也都有爻辞。
  这个例子是本卦里只有一个变爻的。那如果遇到两个爻、三个爻、四个爻、五个爻、甚至六个爻全都是变爻,又或者六个爻全不变的情况,该如何操作呢?请大家放心,中国历史上是不缺牛人的。前文提到过的一代圣贤、学问大家朱熹朱子依据《左传》、《国语》等其他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了卜筮的七条方法原则,记载在了他的易学名著《易学启蒙》里:
  一、凡卦六爻皆不变(也称静卦),则占本卦彖辞。而以内卦为贞,外卦为悔。
  二、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辞占。
  三、二爻变,则以本卦二变爻辞占,仍以上爻为主。
  四、三爻变,则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辞,而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前十卦主贞,后十卦主悔。
  五、四爻变,则以之卦二不变占,仍以下爻为主。
  六、五爻变,则以之卦不变爻占。
  七、六爻变,则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彖》辞。
  
  上述就是正统易占的方法。朱熹他老人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笔者在这里只对此解释三点。
  首先,就是里面说的“贞”和“悔”。在占筮法里,它们也有不同的解释法,一种是说“贞”就是“主”,“悔”就是“辅”的意思。比如说第一条里,“内卦为贞,外卦为悔”就解释为“内卦为主,外卦为辅”。另外一种就是“贞是事之始,悔是事之终;贞是事之主,悔是事之客;贞是在我底,悔是应人底”。各位请自己分析着用吧。
  其次,关于第四条,可以解释一下:三爻变,即是有三个变爻,而六十四卦中,有三个阴爻三个阳爻的卦有二十个,都是从泰、否二卦变化而来的,这又可分为前十卦和后十卦。即初爻不变者为前,变者为后。
  最后,就是关于第七条“六爻变,则乾、坤占二用”。大家看了《周易》后,会发现在乾、坤两卦里,除了六爻的爻辞外,还分别多了一个“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和“用六,利永贞”。
  为什么偏偏乾、坤二卦多出了“用九”、“用六”两个条目,这也是易学里一个巨大的课题,笔者在此也不讨论了。笔者只能告诉你朱熹的这卜筮法第七条,他的意思是:有六个变爻,就得分两种情况。一是六爻都是阳爻(构成乾卦),或者六爻都是阴爻(构成坤卦)。那么,如果是乾卦,就用乾卦“用九”的爻辞判断吉凶,如果是坤卦,就用坤卦“用六”的爻辞判断吉凶。二是除了这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六爻全变的情况,就用此卦之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
  还有一点,笔者顺带一提。一般说来,易占是用来占卜特定时间的单一事件的。比如说我想算算这笔生意能不能赚钱;今次出门旅行,旅途是否顺利;朋友在外出差,现在他好不好;亲人正在生病,能否顺利康复等等。
  易占一般不用来占卜人的终生命运,比如说你要算自己一辈子是富贵还是贫穷;爱情是不是相随一生;寿数到底有多长久等等这种问题,通常是不用易占来预测的。
  好啦,各位如果能够耐心看到这里,相信就可以自己起卦占卜一下啦,笔者祝各位事事如意。再多说一下,后世的一些卜筮法如“火珠林”(即俗称的“文王课”)、“梅花易数”、“六十四课金钱卦”等都属于易占的范畴,都是先得通过某种方法得出卦象后再来卜算的。但是这些方法一般不再通过《周易》的卦辞来解卦,而是通过卦象所代表的五行、干支、纳甲及其相互关系等来解读吉凶的。笔者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介绍吧。
  最后,笔者还是循例再罗嗦几句。
  在笔者眼中,《周易》这部书无论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它都不为过,“通天”、“通神”、“冠绝古今”、“学究天人”等等。请放心,这部书绝对配的上这些伟大的词汇。有人说,《周易》不就是本卜筮书吗?不错,它是本卜筮书。但它绝不仅仅是本用来占卜的著作,它里面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以及强烈的人文情怀。“十翼”里的《系辞》里是这样形容《周易》的:“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周易》之所以能够如此旷绝中外、冠绝古今、空前绝后,是因为这部伟大的著作里面蕴含了两个最高,即最高的抽象性和最高的神秘性。各位试想,这世间的事,化繁为简也许是最难的。而《周易》把天地人间的一切用六条线来表现,这不就是最高级、最顶峰、最神秘的化繁为简吗?放眼全球人类文明史,除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谁人还有此超绝的智慧?
  笔者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深深的骄傲与荣幸。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3-31 21:25:42
      此谈里要用到八卦符号,如果您的电脑上无法正确显示,请安装八卦字体。链接如下:http://www.yihun.com/soft/UploadSoft/free.rar
  第八谈 神秘里的伟大——八卦与《周易》(下)
  传统的易占,古人用的是蓍(音同“视”)草。当然关于仪式的礼节和物品,读者朋友自己起卦的时候也可找它物代替或者省略,只要你不在乎神圣性和准确性,用火柴和牙签都行。下面笔者就来逐步解说。
  第一步:准备工作。找一间干净的屋子,作为占卜的场所。屋子里放一张长五尺、宽三尺的床。找五十根蓍草,用红布包裹好后再放进一个黑布袋里,再把黑布袋装到一个木头盒子里,然后把盒子放在床的北面(不是放在床上,是放在地上的),盒子和床之间要留出较大的空间。然后在盒子和床之间,安放一个五尺长(就是和床一样长)、一尺高的木格子,这格子中间有挡板,把它从中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就像横着的“日”字一样。
  之后,问卜的人要焚香洗手,衣着整洁,对天陈述所占卜之事。
  第二步:取出盒子里的五十根蓍草,要用双手捧好,放在香上熏过。然后祷告:“假尔泰筮有常,信官某某某(信官就是信奉的人,某某某就是问卜人的名字),今日以某事云云(说出你要问的事情),未知可否。爰质所疑于神明,吉凶得失,悔吝忧虞,惟尔有神,尚明告之。”然后右手拿出一根蓍草放回木盒里,再把剩下的四十九根任意分成两部分,分别放在左右木格里,这叫第一营。
  这是有讲究的,四十九根蓍草没分之前是一个整体,象征太极。分成两部分,就象征天、地两仪。即所谓“太极生两仪”。
  第三步:从右边木格里拿出一根蓍草,夹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之间,这叫第二营。
  刚才两部分象征天、地,现在拿出一根来,就是象征天地之间产生了人。此时,天、地、人“三才”全齐了,即所谓“挂一以象三”。
  第四步:数左边木格里的蓍草,要四根一数,这是第三营的一半。四根一数,即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数到最后,不足四根或者正好剩四根时,拿起夹在左手无名指和中指之间,这是第四营的一半。这样做是象征闰月。
  第五步:再数右边木格里的蓍草,也要四根一数,这是第三营的另一半。数到最后,不足四根或者正好剩四根时,拿起夹在左手中指和食指之间,这是第四营的另一半。
  因为是四十八根蓍草任意分为两份(一开始不是夹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之间有一根嘛),又是四根一数。所以根据数学原理,此时左手上夹的蓍草总数只有五和九两种可能。
  以上全过程称之为“第一变”。
  第六步:把夹在左手的第一变剩下的五根或九根拿走放在一旁。然后用剩下的四十根或四十四根蓍草进行第二变,即重复上述过程。
  即把剩下的四十根或四十四根蓍草也任意分成两部分放在左右木格里,从右边木格里拿出一根蓍草,夹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之间。接着先数左木格,再数右木格,都是四根一数,把余数夹在左手里。还是根据数学原理,因为先抽出一根夹在了手上,所以剩下的不是三十九根就是四十三根,那么最后夹在左手上的不是四根就是八根——这是第二变。
  第七步:把夹在左手上的第二变剩下的四根或者八根蓍草也拿走放在一旁。此时剩下的蓍草根数只能是三十二、三十六、四十 中的一种。再用这剩下的蓍草进行第三变,方法与第一变和第二变一样。其余数也只能是四或八。
  第八步:把夹在左手的第三变剩下的四根或八根拿走放在一旁。此时剩下的蓍草根数只有四种可能:二十四根、二十八根、三十二根、三十六根。请仔细数出究竟是哪一种。然后把这个数除以四,那么结果也不外乎六、七、八、九四种,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三变之后,你便得到了初爻,即第一爻,最底下的爻。
  下面最为关键:
  我们说过,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你除完四后如果得到的是七或九,那么这初爻就是阳爻;如果得到的是六或八,那么这初爻就是阴爻。
  但这还不够,《周易》是以卦象的变化来进行占筮的,因此它把阴阳还分成了老少两种,即“老阳”、“老阴”、“少阳”、“少阴”。那如何分老少呢?请记下:七属“少阳”,九属“老阳”,八属“少阴”,六属“老阴”。
  此时,可在纸上进行记录了。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三变之后剩下了二十八根蓍草,二十八除以四等于七,我们就可以在纸上记下:
  初爻 七 少阳 —
  
  好啦,初爻产生后,继续用上述“三变”的方法,产生出剩下的二、三、四、五、上各爻。三变定一爻,一卦有六爻,所以说“凡十有八变而成卦”,这十八变之后产生的卦叫“本卦”。
  随意举一个例子,比如十八变之后,你的纸上有了如下的记录:
  上爻 八 少阴 --
  五爻 七 少阳 —
  四爻 六 老阴 --
  三爻 九 老阳 —
  二爻 九 老阳 —
  初爻 七 少阳 —
  此时,你得到的本卦就是——需卦
  六、七、八、九统称“四营”,正所谓“四营而成易”。顺便说一句,这四个数也是《河图》的四边数。(关于《河图》、《洛书》,我们以后有机会再介绍)
  那阴阳分老少有什么用呢?笔者说了,《周易》是以变为占。它告诉我们:“老阳”、“老阴”是可变的,即阴阳可相互转化的,叫做“变爻”;“少阳”、“少阴”是不变的,叫做“不变爻”。
  还请看上面那个例子,你得到的本卦是需卦。它里面有三个变爻,即二爻、三爻和四爻。把这三个变爻变化后,即阴阳转化后,你便得到了又一个卦象——随卦,这随卦是由你筮得的本卦需卦变化来的,所以它被称为“之卦”或者“变卦”。
  在你卜算出本卦和之卦后,恭喜你,你现在可以拿起周易看卦辞了。下面笔者就简单介绍一下《周易》的阅读常识,至于卦辞如何分析解释,那就看您个人的理解了。
  就拿第二卦坤卦做个例子,原文如下:
  
  第二卦 坤 坤为天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
  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君子攸行,先迷失道,
  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
  “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
  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
  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
  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我们来看一下:
  “坤 坤为天 坤上坤下”就是告诉你卦的名称,卦的自然象征和卦象的表现。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安贞,吉。”就是对坤卦整体的论述和评价。
  后面的“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就是对坤卦里的六爻进行逐个的阐述,即每爻的爻辞。
  在这里笔者要做一个重要的说明:在《周易》里,把阳爻称为“九”,即用老阳数指代;把阴爻称为“六”,即用老阴数指代。比如说“六三”就是指第三爻是阴爻,“九二”就是指第二爻是阳爻。例如第三卦屯卦,《周易》就是如下记爻的:初九、六二、六三、六四、九五、上六。
  其他什么“《彖》曰”、“《象》曰”、“《文言》曰”、“子曰”等等之类的东西,都是那“十翼”对爻辞的解释说明和再发挥。
  那么好了,简单会看《周易》了以后,我们如何解卦呢?笔者这里举一个正史里记载的例子。在《左传·昭公二十年》里,写道:季平子的家臣南蒯准备叛乱,他不知一旦起事之后,结果如何。于是在没有陈述原因的情况下,便进行了占卜。结果求得本卦为坤卦,第五爻为老阴可变爻,在变化之后,他的之卦就是比卦。按照卜筮法(笔者马上就会介绍到),这要看坤卦“六五”的爻辞,即:黄裳,元吉。
  南蒯觉得这一卦卜得不错,“元吉”嘛。他把这个结果拿给了一个名叫子服惠伯的人看,问他:“一旦有事情发生,我这卦能说明什么?”。其实子服惠伯已经察觉出他有反意,于是就说啦,我学过《易》,而且我知道《易》只能用来占问好事,而不能用来占问坏事。如果你占问得是忠义诚信,那就是肯定能大吉;如果你问的是居心叵测的坏事,就一定会失败。随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子服惠伯内心的“忠”和内衣颜色的“黄”结合起来,把臣子的“恭”和下身穿的“裳”结合起来,解释了“黄裳,元吉”。
  所以说,《周易》的爻辞看似简单,但内容精辟抽象到了极致,每个人都能自行发挥。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无论如何解释,卜筮的结果是要看“坤卦‘六五’的爻辞”是肯定的。所以说《周易》里每一卦除了整体有个卦辞外,针对每一爻也都有爻辞。
  这个例子是本卦里只有一个变爻的。那如果遇到两个爻、三个爻、四个爻、五个爻、甚至六个爻全都是变爻,又或者六个爻全不变的情况,该如何操作呢?请大家放心,中国历史上是不缺牛人的。前文提到过的一代圣贤、学问大家朱熹朱子依据《左传》、《国语》等其他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了卜筮的七条方法原则,记载在了他的易学名著《易学启蒙》里:
  一、凡卦六爻皆不变(也称静卦),则占本卦彖辞。而以内卦为贞,外卦为悔。
  二、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辞占。
  三、二爻变,则以本卦二变爻辞占,仍以上爻为主。
  四、三爻变,则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辞,而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前十卦主贞,后十卦主悔。
  五、四爻变,则以之卦二不变占,仍以下爻为主。
  六、五爻变,则以之卦不变爻占。
  七、六爻变,则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彖》辞。
  
  上述就是正统易占的方法。朱熹他老人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笔者在这里只对此解释三点。
  首先,就是里面说的“贞”和“悔”。在占筮法里,它们也有不同的解释法,一种是说“贞”就是“主”,“悔”就是“辅”的意思。比如说第一条里,“内卦为贞,外卦为悔”就解释为“内卦为主,外卦为辅”。另外一种就是“贞是事之始,悔是事之终;贞是事之主,悔是事之客;贞是在我底,悔是应人底”。各位请自己分析着用吧。
  其次,关于第四条,可以解释一下:三爻变,即是有三个变爻,而六十四卦中,有三个阴爻三个阳爻的卦有二十个,都是从泰、否二卦变化而来的,这又可分为前十卦和后十卦。即初爻不变者为前,变者为后。
  最后,就是关于第七条“六爻变,则乾、坤占二用”。大家看了《周易》后,会发现在乾、坤两卦里,除了六爻的爻辞外,还分别多了一个“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和“用六,利永贞”。
  为什么偏偏乾、坤二卦多出了“用九”、“用六”两个条目,这也是易学里一个巨大的课题,笔者在此也不讨论了。笔者只能告诉你朱熹的这卜筮法第七条,他的意思是:有六个变爻,就得分两种情况。一是六爻都是阳爻(构成乾卦),或者六爻都是阴爻(构成坤卦)。那么,如果是乾卦,就用乾卦“用九”的爻辞判断吉凶,如果是坤卦,就用坤卦“用六”的爻辞判断吉凶。二是除了这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六爻全变的情况,就用此卦之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
  还有一点,笔者顺带一提。一般说来,易占是用来占卜特定时间的单一事件的。比如说我想算算这笔生意能不能赚钱;今次出门旅行,旅途是否顺利;朋友在外出差,现在他好不好;亲人正在生病,能否顺利康复等等。
  易占一般不用来占卜人的终生命运,比如说你要算自己一辈子是富贵还是贫穷;爱情是不是相随一生;寿数到底有多长久等等这种问题,通常是不用易占来预测的。
  好啦,各位如果能够耐心看到这里,相信就可以自己起卦占卜一下啦,笔者祝各位事事如意。再多说一下,后世的一些卜筮法如“火珠林”(即俗称的“文王课”)、“梅花易数”、“六十四课金钱卦”等都属于易占的范畴,都是先得通过某种方法得出卦象后再来卜算的。但是这些方法一般不再通过《周易》的卦辞来解卦,而是通过卦象所代表的五行、干支、纳甲及其相互关系等来解读吉凶的。笔者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介绍吧。
  最后,笔者还是循例再罗嗦几句。
  在笔者眼中,《周易》这部书无论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它都不为过,“通天”、“通神”、“冠绝古今”、“学究天人”等等。请放心,这部书绝对配的上这些伟大的词汇。有人说,《周易》不就是本卜筮书吗?不错,它是本卜筮书。但它绝不仅仅是本用来占卜的著作,它里面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以及强烈的人文情怀。“十翼”里的《系辞》里是这样形容《周易》的:“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周易》之所以能够如此旷绝中外、冠绝古今、空前绝后,是因为这部伟大的著作里面蕴含了两个最高,即最高的抽象性和最高的神秘性。各位试想,这世间的事,化繁为简也许是最难的。而《周易》把天地人间的一切用六条线来表现,这不就是最高级、最顶峰、最神秘的化繁为简吗?放眼全球人类文明史,除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谁人还有此超绝的智慧?
  笔者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深深的骄傲与荣幸。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01 12:00:44
      自己顶一下,下一谈说点简单的。

作者:xiaorenwu2018 回复日期:2010-04-02 10:45:54
      问好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02 11:54:18
      第九谈 恐怖的蛊
  蛊(音同“古”)是什么?汉字里有一种造字法叫“象形”,这个“蛊”字就是象形字,即许多虫子在一个器皿之内(繁体的“蛊” 字在皿字底上面是三个“虫”字),就是蛊。这个字由来已久,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就有了这个字,而且跟现在的字型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字康成)在其所撰的《三礼注》中对“蛊”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即“虫物而病害人者”,后又泛指一切毒害。后来,最有名的解释出现了,《左传·昭公元年》孔颖达作疏道:“以毒药药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谓之蛊毒。”。这回又加上了一个“毒”字。还有,在一代医圣李时珍所著的不朽巨著《本草纲目·虫部集解》里,他引唐代的陈藏器(《本草拾遗》的作者)原话说:“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名为蛊。”综上,可见“蛊”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一说到“养蛊”、“放蛊”之类的话题,可能很多朋友都以为这种玩艺只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盛行和流传。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汉族地区也是存在“蛊”这种邪术的。东汉的《贼律》记载有“敢蛊人及教令者弃市”的条文,后世唐宋以至明清的法律都把使用毒蛊列为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处以极刑。你看把“放蛊”的行为都上升到国家法律的层面了,它怎么可能是边陲少数民族的专利?
  笔者说一个见于史料上的例子,《汀洲府志》(今福建龙溪一带)记载:
  赖子俊、廖高薄皆上杭人,翁婿也。子俊传其妇翁张德之术,于每年端午节提取百虫封贮瓦罐,令自相残食;逾年启视,独有一虫,形如蚕色,用金三四片,枫叶养之;择日占断,一年当用几次,依占取出虫粪秘置饮食中,使人腹痛,死后魂魄为之力作,坐是致富。翁婿处相承受,逢朔望日,夫妇赤身拜祝云:“金蚕公、金蚕娘,我家没衣裳”等语。万历三十一年,本乡曾莲峰、廖永祥等连遭毙命,事发到官验尸,黑虫群飞;搜其室,金蚕在罐,用炭火烧绝。二恶并服上刑。大凡畜蛊之家,久必为祸。须以银物伴送密封或置道旁,谓之“嫁金蚕”。万历四十六年,归化杨兴、严孝孙、冯昆山、温三元、邓苟先等互相传授,乡民罗守仁、罗瑞等遭之惨死,临葬时棺内如水动,及开视,尸皆成血水,骨节有虫眼。事发供吐,请神咒称“茅山一郎、茅山二郎、金花小姐、梅香小娘,早到炉前留形迹”等语,其被害魂魄,或午后或夜间,有冷风一阵,即能见形;令其耕田插秧,无往不可。解法:用茶籽壳煎饮,泻毒尽愈。
  大家看了上文感觉如何,是不是很是恐怖?笔者觉得这府志文笔还挺好,猛一看上去都和《聊斋》差不多了。上述例子里的蛊叫做“金蚕蛊”,它是很有名的一种蛊。清代人张泓在其《滇南新语》一书中也说:“蜀中多畜蛊毒,以金蚕为最,能戕人之生,摄其魂而役以盗财帛,富而遣之,谓之嫁金蚕。”传说金蚕蛊形状像蚕,通体金色灿烂。 唐代人认为金蚕蛊“屈如指环,食故绯锦,如蚕之食叶”,故又称之为“食锦虫”。你看,“金蚕蛊”从福建一下跑到了四川,几乎横跨整个中国,可见其确实是大大的有名。
  除此之外,蛊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加上少数民族地区就地取材制蛊,真是名目繁多。如:篾片蛊、石头蛊、泥鳅蛊、中害蛊、疳蛊、肿蛊、癫蛊、阴蛇蛊、生蛇蛊、蜈蚣蛊、蜮盎(水蛊)、羊蛊、鱼盅、牛蛊、犬蛊、鸡蛊、鹅蛊、草蛊、菌蛊、虱盅、蝎子蛊、鬼蛊、马蜂蛊、大象蛊、蚂蚁蛊、猪蛊、蜘蛛蛊、鳖蛊、青蛙蛊、服妈蛊、麻雀蛊、乌龟蛊、稻田蛊、树蛊、烦踢蛊、皖螂蛊、挑生蛊、、溶蛊、牛皮蛊、犁头蛊等等。
  有些特殊的,分说如下:
   篾片蛊:将竹片施以蛊药后便成。 
  石头蛊:用随便的石头,施以蛊药而成的。
  泥鳅蛊:用竹叶和蛊药放水中浸之,即变有毒的泥鳅。
  疳蛊:又谓之“放疳”、“放蜂”。据说,两粤的人,多善为此。方法是:端午日,取蜈蚣和小蛇,蚂蚁、蝉、蚯蚓、蚰蛊、头发等研末为粉,置于房内或箱内所刻的五瘟神像前,供奉久之,便成为毒药了。
  癫蛊:传说多是壮族所为,把蛇埋土中,取菌以害人。
  这些蛊如何施放、人如果中了蛊会又有什么症状表现呢?每种蛊的反应不尽相同,但没有一个是好结果。举例如下:
  篾片蛊:是将竹篾一片,长约四五寸,悄悄的把它放在路上,行人过之,篾跳上行人脚腿,使人痛得很厉害。久而久之,篾又跳入膝盖去,由是脚小如鹤膝,其人不出四五年,便会一命呜呼。
  石头蛊:将石头一块,放在路上,结茅标为记,但不要给他人知道。行人过之,石跳上人身或肚内,初则硬实,三四月后,更能够行动、鸣啼,人渐大便秘结而瘦弱,又能飞入两手两脚,不出三五年,其人必死。
     泥鳅蛊:煮泥鳅与客吃,食罢,肚内似有泥鳅三五个在走动,有时冲上喉头,有时走下肛门。如不知治,必死无疑。
     中害神的害人:中毒后,额焦、口腥、神昏、性躁、目见邪鬼形,耳闻邪鬼声、如犯大罪、如遇恶敌,有时便会产生自尽的念头。
     疳蛊的害人:将蛇虫末放肉、菜、酒、饭内,给人吃。亦有放在路上,踏着即入人身。入身后,药末粘在肠脏之上,弄出肚胀、叫、痛、欲泻、上下冲动的症状来。
     肿蛊的害人:壮族旧俗谓之放“肿“,中毒后,腹大、肚鸣、大便秘结,甚者,一耳常塞。
     癫蛊的害人:取菌毒人后,人心昏、头眩、笑骂无常,饮酒时,药毒辄发,忿怒凶狠,俨如癫子。
     阴蛇蛊的害人:中毒的,不出三十日,必死。初则吐泻,然则肚胀、减食、口腥、额热、面红。重的面上、耳、鼻、肚有蛊行动翻转作声,大便秘结。加上癫肿药,更是没有治好的希望。
     生蛇蛊的害人:中毒的情况,与阴蛇蛊害人相似,但也有些异点。即肿起物,长二三寸,跳动,吃肉则止;蛊入则成形,或为蛇、或为肉鳖,在身内各处乱咬,头也很痛,夜间更甚;又有外蛇随风入毛孔来咬,内外交攻,真是无法求治。
  (上述各蛊种类名称及危害均见于章清水先生的《世界上最恐怖的巫术》一书)
   各位看到了吧,中蛊之后是很惨的。灵不灵先不说,这招简直太阴损了!真是“很毒很邪恶”,怪不得历朝历代都要对这种行为给予最严厉的惩罚。
   至于如何制蛊,方法和《本草纲目》里说的一样,基本就是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蝎、蜘蛛、蜈蚣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吞食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当然不同地区的民族、不同的蛊的种类,制作方法也有差别,笔者也就顺便介绍一下自己看到过的介绍:
   福建金蚕蛊:用十二种有毒动物如蛇、蜈蚣等埋在十字路口,经过四十九天以后取出来,贮在香炉内,这就是金蚕蛊。据说这种蛊养成之日,不畏火枪,最难除灭。
   龙溪县有这样的传说,金蚕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能替人做事,譬如你要插秧,你先插一根给它看,它便把整亩的秧插好。它勤于洒扫,养金蚕的人屋子是很干净的,你一进家门,用脚在门槛上一踢,回头看见门槛上的沙土忽然没有了,你便可知道这家养着金蚕蛊。据当地的传说,金蚕蛊喜吃人,若干年定要吃一个人。年终岁暮时,主人须和它算账,若有盈余便须买人给它吃,因此算账时,主人打破一个碗要说打破二十个,对它说无息亏本,明年再买人饲它。而南靖人的说法,则与此大同小异,他们把养金蚕说成养挑生,金蚕蛊一般放在尿缸边或没人到的地方,不要让人知道,否则便要败露,招致杀身之祸。金蚕能变形,有时形如一条蛇,或是一只蛙,或是一个屋上地下到处跳走的穿红裤的一尺来高的小孩。
     养金蚕的人家,很少疾病,养牲畜易长大,没有死亡之患,而且能聚财暴富。每年年底,主人要在门后和金蚕算账,说今年打破了碗匙若干,亏本很多,若你说今年得利,家中的人就渐渐死亡,养金蚕的人都没有好结果,这叫做“金蚕食尾”。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就要及时“嫁金蚕”了,其做法是以布包一包,内放银子、花粉和香灰(即金蚕蛊)放在交叉路口上,见银眼开者自然拾去,误取了银包的,金蚕蛊则会跟了他去。(见于惠西城《中国民俗大观》)
  普米族制蛊::将蛇、蜂、蝴蝶等,均放在一个陶罐内,任其互相蚕食, 最后剩下什么,就以它制成蛊药,有蛇蛊、蜂蛊、 蝴蝶蛊等, 取之施人则令人下泻、腹痛,最后死去。(见于宋兆麟《巫与巫术》)
  傈僳族制蛊:于每年的端午节日去野外捕捉毒虫百虫,置旧陶器中,让这些小虫子自相残杀,最后剩下来的一个即可拿来饲养。饲养者将死去的毒虫丢弃,将所养之物置于陶器皿中,并以五色线绕红布盖好罐口,每天以主人的唾沫饲养它,经年余后,便成了蛊。(见于《云南傈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 云南夷人制蛊:他们对于养蛊的心情是十分的虔诚,据说,在养蛊之前,要把正厅打扫得干干净净,所有家人,都要净身吃素,跪在祖宗神位前向鬼神祷告之后在正厅中央,挖一个大坑,再放口小腹大的大瓮缸下去。等到农历端午节那天,就到野外里任意捉十二种爬虫回来,一般是毒蛇、鳝鱼、蜈蚣、青蛙、蚯蚓、大绿毛虫、螳螂等等。但要注意会飞的动物不能要,四脚会跑的动物也不要,只要一些有毒的爬虫,而且一定要在端午节的那天捉回来,否则养不成蛊。把这十二种爬虫放入瓮内以后,主人家所有大小,要早晚各一次向鬼神祷告,而且在祷告时,绝不可让外人知道。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自己养的蛊,就会被巫师用妖法收去,为巫师使用,养蛊的人家就会全家死尽,即使不被巫师收去,成蛊以后,就立即加害主人。一年之中,那许多毒虫在瓮缸之中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强大的吃弱小的,最后只剩下一只,这只毒虫在吞了其他毒虫之后,自己也就改变了形态和颜色。传说这里养的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龙蛊,形态与龙相似,大约是毒蛇、蜈蚣等长爬虫 所变成的;一种是麒麟蛊,形态与麒麟相似,大约是青蛙、蜥 蜴等短体爬虫所变成。(见于惠西城《中国民俗大观》)
  四川彝族制蛊:四川彝族传说中蛇蛊的制法,是把乌梢蛇倒吊在树上,用细棍掸,任其摆动,下面用九个土碗重叠接起,蛇口里流出弦涎、泡沫和血水入碗中,取渗透到第九个碗的毒液晾干为末备用。放在冷饭、冷水、冷烟杆或酒里给别人吃。一旦吃入蛇蛊后,两天即感腹胀,继而腹隐痛(此时表明小蛇已初步形成),两月后腹痛剧(表明许多小蛇已长大,咬人吸血为生,半年后可长到筷子粗、五六寸长,可把人的肝吃完),吃了鸡蛋后痛减(表明小蛇不再咬人的肠子,而是在吃蛋,故痛减)。病人特别想吃青菜,吃不得饭,剧烈呕吐,吃了酸、冷、豆告水、炒面、鸡肉、母猪肉、绵羊肉后,腹痛、腹胀、呕吐更剧,人体消瘦,脸色变黄,神差、脉慢、体温低,大便时干时泻,血水不治者,半年内可死亡,也有拖至一年多才死的。
   蚂蟥蛊的制法是杀一只鸡,剖开放在蚂蟥最多的地方,蚂蟥就会自动集中在鸡身上来(身扁而黑黄色者为佳),然后把蚂蟥晒干研末备用,放在冷水、冷饭、冷烟杆、冷酒中给人吃。也有人传说,蚂蟥末里还要加血乌、鸡蛋壳、人耳屎。意思是蚂蟥源于血乌根部,而有相辅相成之功;鸡蛋壳因含酸、钙,可制约减缓血乌毒;人耳屎则主要是增强毒性。一旦吃进蚂蟥蛊后,七天内就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有弦稀,或血样粪便,呕吐,吃进酸、冷、豆告水、鸡肉、母猪肉、绵羊肉、炒面后,腹胀、腹痛、呕吐更剧,症同蛇蛊。三四十天后,人瘦、神差、口干,三四年后可死人,有时病程可达十年。
  制牛皮蛊:传说一是以干牛皮用水泡烂,待生蛆后,把蛆晒干研末备用,二是切下牛身上几个旋毛部位的皮子深埋土中,待腐烂后取出晒干研末而成。放在冷食中给人吃。吃进牛皮蛊后,呕吐白泡,腹胀、腹痛、泻弦血。严重的两月内可死,病程也可达十年左右。(引自互联网)
  蛊这种邪物是越传越神,以致于对于毒蛊致病的说法,古人深信不疑,宋仁宗于庆历八年曾颁行介绍治蛊方法的《庆历善治方》一书,就连《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书中都有对中蛊症状的细致分析和治疗的医方。例如,中蛊毒后的辨认之法有:
   以生黄豆(黑豆也可以)食之,入口不闻腥臭,是中毒。
   以灸甘草一寸嚼之,咽汁随之吐出的,是中毒。
    插银针于一已熟的鸭蛋内,含入口内,一小时后取出视之,如蛋白俱黑者,是中毒。
   传说预防中蛊毒的方法:
   望:凡房屋整洁,无灰尘珠网的,是藏蛊之家,切勿与之往来。
   问:凡食茶、水、菜、饭等物之先,须用筷子向杯碗上敲动的,是在施毒,急须向主人问道:“食内,莫非有毒吗?”一经问破,可免受毒。
   防:荸荠(也称“马蹄”),不拘多少,切片晒干为末,每早空心白滚汤送下(以二钱为度),纵入蛊家,也可免害。
   忌:蛊之由饭酒中毒的,分外难治,故出外宜以不饮酒为原则。
  解法:雄黄、蒜子、菖蒲三味用开水吞服,使之泻去恶毒。
  以上就是此节关于“蛊”的全部内容了。笔者认为,由于流传久远,这种邪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成分比较大,尤其是关于其害人的恐怖情状最为夸张,很有“演义”的嫌疑,不足为信。很多夸张细节的出炉,笔者分析很可能是源于文化上的差异,这导致了古时中原地区汉民对少数民族、边境地区人民某些传统的误读和不理解,而历史上长期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偏见,又将这种误读进一步地放大,再加上一些汉族知识分子的穿凿附会,使得这种传说愈显邪恶和神秘。
  随着各民族的不断融合,笔者相信这种夸张的传说必会消亡,还其本来面目。当今社会谁还提养蛊放蛊这回事?即使文学作品中还有提及,往往也是女子用来俘获爱情的“情蛊”,早非图财害命的毒蛊啦。所以你看,这不就是时代发展,各民族相互理解程度提高的一个标志吗?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笔者准备集结成册,寻出版。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03 15:19:44
      第十一谈 袖内乾坤
   中国传统小说、戏曲、评书中,在描绘评述一些擅使异术的高人名士时,往往会用到两个词——“袖内乾坤”和“掐指一算”。比如说到武侯诸葛亮,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刘伯温,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之类的人物,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就极高。
  那为何“掐指一算”就能看吉凶,什么又是“袖内乾坤”呢?这还得从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种最重要的观念说起,那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出来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还有“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而且更加有名头,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说的通俗一点,大略是指“天道”和“自然”、“自然”和“人”、乃至“天”和“人”之间是相通、相似甚至是统一的。你想,天、地是万物的父母,我们人作为天地的子孙,必然能在本身找到天地的影子。即笔者在第二谈里提到过的“天地一人身,人身小天地”。当然,这只是一个最为粗浅的理解。
  因为,“天人合一”是一个比较复杂深邃的哲学观念,它蕴涵多重的意义,比如说它还包括“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的观念;“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的观念等等。诸多观点和含义使其成为了一个学术性的话题。笔者不是什么高级学者,本书也只是知识普及型的随笔而已,所以我们也无需涉及高深的学术范畴。此节里,“天地一人身,人身小天地”这个理念就足够用了。
  我们接着说,“天人合一”能成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能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是因为儒家接受并发展了这个思想,毕竟儒学成为了后世的正统学说。这里,笔者要提到西汉的一位大神级人物董仲舒,此人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享誉华人社会,其实不止如此。董大神牛得惊人,“三纲五常”、“大一统”的概念也都是他老人家率先提出来的。从我们今人给予他的头衔就可见一斑:“董仲舒——西汉著名儒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阴阳家、经学大师”。太厉害了,估计要按现在的尺寸给他做张名片,正反面都得用上。
  就是这位董大神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创建了儒家的“天人感应”的理论。他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且“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他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这在他的著作集《春秋繁露》里就有着直接的表述:
  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见《春秋繁露·必仁且知》)
  在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文章《天人三策》里,他又一次强调: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上述就是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大略,至于其更深刻的内涵笔者也不再讨论。顺便说一句,“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中国影响十分巨大,在艺术审美上都有所反映。中国园林造景艺术就讲究自然之美,终极目的是要把大自然搬进园林中来,而西方的园林艺术则是完全建立在对植物的修剪技巧上,强调人工,和我们完全是两个概念。还比如我国的盆景艺术,其目的也是为了“寓天地于一隅”。另外我国的传统水墨山水画,也从未着眼于细节,而是进行全景式的整体把握,讲究使观赏者有亲赴其中的感觉体验。等等这些,几乎都可以在上述观念里找到些许根源。
  书归正传,笔者要着重介绍的是,在“天人感应”理论中,董仲舒提出了一个“人副天数”的说法。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里,这样写道:
  “……唯人独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是故人之身,首攽而圆,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知,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百物者最近地,故要以下,地也。天地之象,以要为带。颈以上者,精神尊严,明天类之状也;颈而下者,丰厚卑辱,土壤之比也。足布而方,地形之象也。是故礼,带置绅必直其颈,以别心也。带而上者尽为阳,带而下者尽为阴,各有分。阳,天气也;阴,地气也。故阴阳之动,使人足病,喉痹起。则地气上为云雨,而象亦应之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
  看明白了吧,就是说人身体的各个部分和天(自然)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人体仿佛是天地的缩影。
  这和中医学开山著作《黄帝内经》关于“天人同构”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黄帝内经·灵枢·邪客》里,描述得就更加直白了: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写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解释此谈开篇的疑问了。
  “袖内乾坤”指的就是人袖子里面的手。
  “掐指一算”,“掐”就是掐的手指,“算”是算的吉凶。
  请大家伸出一只手来,无论哪只手都包含了阴阳(关于“阴阳”、“五行”,笔者以后再介绍,此处只是顺带一提)。其中大拇指为阳,其余四指为阴。而且“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我们说过“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请看为阳的大拇指有两个指节,这不是“阳中有阴”嘛;请看为阴的其余四指,每一指都是三个指节,这不是“阴中有阳”嘛。
  阴、阳就是天、地,天、地就是乾、坤。手上阴阳都有,阴阳转化也有,这手不恰好就是“袖内的乾坤”或叫“掌中乾坤”吗?
  大家再算算每只手共有多少个指节,没错,十四个指节。人有双手,两只手加在一起共有多少个指节呢?当然是二十八个。既然“天人感应”,那么天上有什么呢?二十八星宿!
  对啦,这二十八个指节就是对应二十八星宿!那些高人异士就是在袖内通过掐指的方法在推演计算二十八星宿的值日、阵法,以此来预测时日、事件的吉凶祸福的。
  所以我们才慢慢流传下来了“袖内乾坤”、“掐指一算”的说法的。
  怎么样,挺有意思的吧?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笔者准备集结成册,寻出版。请联系E-mail:daysdays365@163.com或QQ:1438272427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05 14:27:01
      第十二谈 易占的简化版——抽签占卜
  上一谈里我们介绍了传统的周易卜筮法,就是正统的“易占”。想必大家也看得出来,《周易》里的卦辞抽象艰深,连高级知识分子都有各种不同的解释,那么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未免过于阳春白雪,是很难来自行解卦的。于是,中华大地又出现了一个占卜法,此法较之易占,则显得直白易懂多了,那就是抽签占卜看吉凶——即“签占”。
  抽签,本身就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既然“随机”,那么好坏就属于运气了。而在传统中,“运气”正是人命数里的一部分。说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有没有运气,也是你自身命运的一种反映,抽签运气不好也可以说成命不好(起码是在你抽签的那个时辰、那个月份或那一年的命不好)。
  比如就拿买彩票来说吧,同样花两块钱,有人能中五百万,有人就什么也中不了。为什么人家就能中得巨款呢?当然是人家运气好,那为什么偏偏是此人运气好呢?民间异文化里说,这是因为那人有财运,即人家命数里有这笔财,命里该着。你看,已经上升到命数的高度了。所以说,抽签能占卜,也是以你现时的命数(即运气)为基础,通过签上的签词来判断你所卜之事的吉凶祸福,以大见小,见著知微。这是签占能够流行的原因和道理。
  再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说:商人对一个新项目不知该不该投资,于是到庙观求签问卜。如果抽上来的是一支好签,先不管签词如何,这本身就说明你时下的命数是不错的,“福神傍身”,再辅以签词细观财运一项即可。反之,如果抽上来的是一支下签,这本身也说明你眼下的命数不济,就是没有运气,“衰神附体”,自然就不适宜有大的作为了。
  笔者上述是在说些签占的思想根源,绝非意在宣扬封建迷信,请各位朋友细审之。
  抽签占卜在我国也算得上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卜筮方法了,虽然比不了易占的历史,但最晚在唐末、五代时期就出现了。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僧人,姓释名文莹(佛家入籍弟子都姓“释”),字道温,又字如晦。这个和尚你不要小瞧,他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还一起聊过学问呢。释文莹写了一本书,叫《玉壶清话》,又称《玉壶野史》。在这本书里他就记述了在五代时期,道观里就有签占的活动了。
  我们接着说,这签占也是由易占发展而来的。这其中一个最关键的跨越是将《周易》里的卦辞、爻辞进行通俗化。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必须要提到两本著作。
  西汉时期牛人很多,其中有一位姓焦名延寿字赣(音同“贡”)。焦延寿写了一本书叫《易林》,也称为《焦氏易林》。《易林》来源于《周易》,但是它对《周易》进行了极大的丰富和加工。《易林》在六十四卦基础上复变六十四,亦即一卦变六十四,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
  笔者解释一下,上一谈里我们讲了,要易占就须先得出你的“本卦”和变爻变动后的“之卦”。还举上一谈里的例子,假如你的本卦为坤卦,第五爻为老阴可变爻,在变化之后,之卦就是比卦。按照传统的卜筮法,这要看坤卦“六五”的爻辞,即:黄裳,元吉。
  但是,在《易林》里,这叫“坤之比”,就是“本卦为坤,之卦为比”,这有专门的卦词:“孔德如玉,出于幽谷。升高鼓翼,辉光照国”。就是这样,每一个本卦配上之卦都有一个卦辞,就不用爻辞了。这么一来,每一个本卦就能配六十四种之卦,合起来就是六十四乘以六十四,共四千零九十六卦,每种变化都有了专门的卦辞。
  这样,《易林》的四千零九十六个卦辞,较之《易经》卦爻辞有十倍之多,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而且,《易林》的卦辞都是统一的四言诗格式(间或有三言诗),相对《周易》就通俗了不少。顺便一提,这些四言诗的水平都巨高。一代大师钱钟书先生,在他的不朽学术著作《管锥编》第二卷里就有《焦氏易林》的专题,钱先生对其四言诗给予了诗学意义上的极高评价,称它与《诗经》“并为四言诗之矩矱(音同‘约’。矩矱,即法度、标尺的意思)”。连钱先生都这么说,可见《易林》里那些卦诗的水平确不一般。
  还有一本书就是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灵棋经》,关于此书的作者已不可考。传说是黄石公传授给张良,后来东方朔掌握了其术,才流传于世。不管作者是谁,这是一部道家的著作。而且,《灵棋经》以棋为卜筮工具,卜棋成卦,卦有棋辞。在此之前,中国卜筮所用的工具全部是带有灵气的天然物品,比如龟甲,蓍草等,而灵棋则是我们祖先自造的灵物。这是占卜工具上的一个创新发展,它也为签占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灵棋经的卜法极为简单,卜具是一面刻有上中下不同字样的棋子,共十二枚,上四枚,中四枚,下四枚,不刻字的一面称为“镘”。占卜时只需将十二枚棋子随意一掷,即可成卦,然后根据书中的棋辞和注解判断吉凶。
  现今所存的《灵棋经》共有一百二十五卦。和《周易》相仿,内容包括“经”与“解”两大部分。具体而言,每卦由卦名、象辞、棋型、注解等构成。其卦名为六字体,如《渐泰课受福卦》、《富昌课吉庆卦》等等。其中许多卦名也是从《周易》演变而来的,像《富盛课通泰卦》之中的“泰”、《小过课小成卦》之中的“小过”等等都属此类;有的卦名则是选取《易经》卦爻辞的语汇再加上搭配辞而成的,如《苦节课乾阳卦》、《习坎课虚劳卦》等等。至于在卦名之下所标的“一一一”之类就是棋型,亦类似于《周易》的爻象。在棋型之下的解说文字就是棋辞,类似于《周易》的卦辞,这棋辞也是四言诗,较之《易林》则又通俗了一些。
  笔者摘一个《灵棋经》里的棋辞:
  一上三中三下
    才达卦 安吉之象
    群阳下盛 乾天西北
    象曰:
    济济多士,令德辉光。
    相见欢喜,长乐无殃。
    诗曰:
    贵人相暗助,藏用得相宜。
    莫讶花枝少,须知结果迟。
  
  大家看,是不是比《易林》里的卦诗还要直白了?
  除了这些“技术”上的革新以外,随着佛教的传入和本土道教的兴起,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寺庙和道观,一时间中华大地烟雾缭绕,香火鼎盛。这也在思想和物质的层面上为抽签占卜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也正是基于此,签占通常是在庙、观里才有的。后世“撂地”摆摊算卦的签占我们回头再说。
  PS:明日继续此谈。
  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作者本人保留一切权利。笔者准备集结成册,寻出版。请联系E-mail:daysdays365@163.com或QQ:1438272427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06 12:13:13
      最传统正宗的签占用的“签”是竹签(关帝庙里的签是例外,可以用铜钱),即用竹子做成签,放在庙观正殿侧旁的所置的一个竹筒(即“签筒”)里,每只竹签上面都被编上了号码。签筒旁边还有一本册子,册子里面都是签诗,也都被相应地编了号。
  这样一来,求签问卜就很简单了。先是磕头拜佛,焚香祷祝,然后将签筒摇上三次,再任意抽出一支就行了。也有在摇晃的过程中倾斜签筒,使其随机甩出一支签的做法。接着,看看这支签上的编号,再从签诗册中找到对应编号的签诗即可。
  到了这个阶段,签诗的正文已经从四言诗发展成了五言或七言诗,字数越多描述的也就越具体,当然就更容易懂了。不过,此时庙观内还是有僧人和道士帮助问卜人解签,即解释签诗的内容和含义。然而到了后来,签诗正文前都会标注如“上上大吉”、“中吉”、“中下”、“下下”、“凶”之类的定性词汇;还有的签诗正文后还会加注一些历史典故和传说,甚至是小说戏曲里的著名桥段来帮助问卜人理解签诗,这下更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了。
  这里要说一句,佛家和道家的签诗是不同的。佛家传统用《天竺灵签》、《观音签》等佛签,道家一般用《上帝签》、《东岳大帝签》等道签。
  后来,随着许多民间神明的创立和出现,签占的场所已不仅限于佛家的寺庙和道家的道观里了。几乎可以说,有什么神灵的庙和祠,就有什么样的签。比如说:城隍签(拜城隍的)、关帝签(拜关公的)、天后签(拜妈祖的)、土地签(拜土地爷的)、灶王签(拜灶王爷的)、月老签(拜月下老人的,主占姻缘)、黄大仙签(拜赤松子的)、华佗签(拜神医华佗,主占病患)、诸葛神算签(拜武侯诸葛亮的)、财帛星君签(拜财神太白金星的,主占财富)吕祖灵签(拜吕洞宾的)、吕祖药签(又称“博济仙方”,也是拜吕洞宾的,但主占医药疾病。它里面还分为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眼科,有哪里的病就占哪一科的签)。
  除了上述还有很多,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名目繁多的灵签,它们每种的签数也不相同。笔者所知的几个(也许有讹传):观音签为一百签;天后签为一百零三签;灶王签为五十三签;华佗签为三十六签;还有只有二十八签的土地签及多达三百八十四签的诸葛神算签。这么一比,咱们的孔明大人真是不负神机妙算之名,连签数都比别人的多。
  签数虽然大相径庭,但是在吉凶分配上,就是上签(包括“上”和“上上”)、中签(包括“中上”、“中平”、“中下”)、下签(包括“下”、“下下”)三种各自的数量还是基本相差不远的,而且下签一般不会太多,毕竟善男信女都不想触霉头嘛。比如说:华佗签里面有十五个上签、十二个中签和九个下签;灶王签里有二十二个上签、二十个中签和十一个下签。
  历史是不断前进的,到了近代,卜算这种活动竟然从个人行为转变成了一种职业——卦师,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算卦的”。而且在当时的艺界江湖上占到了首席的位置,即江湖行话里所谓“金、皮、彩、挂”四门里的“金”。有关“金、皮、彩、挂”的种种,笔者以后有机会再介绍。我们接着说算卦。
  此时,这些“算卦的”早已走出了庙观,开始在集市街道摆摊设点了。而且这些“算卦的”一般分为两种,即“看相的”和“算命的”。
  “看相的”指会看面相、看手相或摸骨等观相之学。
  “算命的”指会“批八字(即八字算命)”,懂得命理学说。
  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都备有签筒,里面也有竹签,但二者不同。
  “看相的”签通常为二十四根。据笔者的长辈介绍,其每支签上都有一个四字词语,分别是(也许有错讹):金榜题名、马到成功、天官赐福、喜气盈门、困龙得水、恶虎得食、锄地得金、旱苗得雨、他乡遇友、枯木开花、俊鸟出笼、明珠出土、斩将封神、阴云蔽日、虎入陷坑、鸟困笼中、鱼来撞网、鹰鸟同林、如履薄冰、急过独桥、隔河望金、水中捞月、青龙入位、太岁月建
  这二十四签也均配有相应的签诗。笔者抄录两首如下:
  俊鸟出笼诗:俊鸟幸得出笼中,脱离灾难显威风。
  有朝一日复得志,东西南北任尔行。
  如履薄冰诗:路上行人色踌躇,急急过河履薄冰。
   小心谨慎尚得过,一步走错落水中。
  搞笑吧,这也能叫诗?笔者看这连打油诗都算不上,充其量就是顺口溜。它和庙观里那些正规的签诗相比,其文学性上就差了老大一截。而且和庙观里的签占还有不同,就是“看相的”看过问卜之人抽过的签后,还会结合其所擅长的看相和摸骨之法给问卜人做出更详尽的解释。当然,这之后问卜之人是得给钱的,这叫“卦资”,要不人家“看相的”回家吃什么?
  另外一种“算命的”,他们的签就更加简单了。他们的签一般多为十六根。因为其目的是为了赚钱,加之针对的都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所以,在他们的竹签上连签诗都不配了,直接就写的是定性的名称。还是据笔者的长辈介绍,这十六支签写的分别是:上上第一、上上第二、上上第三、中平第一、中平第二、中平第三、下下第一、下下第二、下下第三、三皇、喜神、贵神、青龙、白虎、朱雀、太岁。
  问卜的人需要抽出三根签给“算卦的”看。然后,“算卦的”会根据问卜人所抽之签的等级,再结合其个人所擅长的“批八字”、干支命理理论对问卜之人或其所问之事做出解释。当然最后掏钱也是少不了的。
  最后,笔者还是循例罗嗦一下。
  抽签问卜虽来源于《周易》,但其骨子里已于《周易》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大相径庭了,说它是迷信也许并不过分。不过它的流传对于传统民俗学的研究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最好也不要让它彻底绝迹。实际上到了当代,求签问卜早已不能左右人们的决策了,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了一种消遣娱乐的手段,一个旅游的项目安排。它的形式也变得更加现代化,更适应如今人们生活的节奏。比如说,“黄大仙”是香港同胞最信奉的一位神仙,在香港的黄大仙祠里,有投币式的抽签机,游客只需投进两元的港币一枚,机器就能随机吐出一张打印好的签条。
  你看,如果能将带有糟粕的传统东西无害化、娱乐化,这不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么?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笔者准备集结成册,寻出版。请联系E-mail:daysdays365@163.com或QQ:14382724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07 16:49:20
      第十三谈 神秘的镜子
  谁都照过镜子,镜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用品之一了。但是在我们中国传统中,它身上蕴藏的东西绝不仅仅是用来照人那么简单。
  镜子是谁发明的?现代的镜子已有公论,是在公元一五零八年,意大利的玻璃工匠达尔卡罗兄弟把锡箔贴在玻璃面上,然后倒上水银。由于水银是液态金属,能够很好地溶解锡,随后,就在玻璃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锡与水银的合金,这种合金能够紧紧地粘附在玻璃上。于是,真正的实用玻璃镜子出现了。
  但是上述的镜子和笔者所说的镜子是两码事,笔者说的是我国传统的铜镜。
  上古时代,人类没有镜子,人类只能在平静而清澈的水面上观看自己的倒影。后来,人类在打制石器工具时,发现有一种叫“黑曜岩”的石头磨平后也可以照人,于是这就出现了所谓的“石镜”。随着历史的进程,陶器发明了,于是人们就用陶盆盛水来照人。再后来铜器出现了,贵族们就换用铜器盛水鉴容。
  在甲骨文中已有“鉴”字,字形为“屈”,象一个蹲坐的人,侧面对着器皿俯视照面状,即“人监于水”形。《庄子》、《尚书》、《国语》等典籍里就有周人“鉴于水”的记载。如《国语·吴语》里的“王其盖亦鉴于人,无鉴于水”;《庄子·德充符》里的“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等。
  郭沫若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三门峡出土铜镜二三事》。他在此文中认为: “古人以水为鉴,即以盆盛水鉴容,此种水盆即称为监,以铜为之则作鉴……普通人用陶盆盛水,贵族用铜盆盛水”可见,我国先民最初曾用器皿盛水照容。
  这个“鉴”字后来便引申出了“明察”的意思,其后有加上了一个金字旁来表示器皿的材质,即“鑑”字。这个“镜子”就是“用水镜”,简称“水镜”。我国出土过周代的一个水镜容器,名为“四神水鑑”,它的四脚铸成四个神形小人状,鑑上铸有祥禽瑞兽的图形,做工精美,造型奇特,是为国宝级珍品。
  但是它铸造的再精美,也是要靠注水来照人的,只能照前面,却无法看见脑后。因为只有照镜人能活动,这“水镜”动不了,不然水就洒出来了。所以可视角度相当有限。于是,铜镜就被祖先发明了出来。
  铜镜是如何发明的呢?学术界说法不一,最有名的观点就是郭沫若先生认为的“即由铜水盆扁平化而成镜。铜镜背面有花纹,背心有钮,即是盛水铜器扁平化的遗痕,盛水铜器的花纹是在表面的,扁平化后则变成背面了。钮乳是器足的根蒂”。
  学术界的观点我们不去理会,这也和铜镜的“神秘”扯不上关系。铜镜的“神秘”是来源于民间的铜镜起源的传说,即“黄帝铸镜”。
  宋朝有一个叫人高承,此人著了一本牛得不得了的书,名为《事物纪原》。后来明代人罗颀,在此书基础上增删修订,也写了一本书叫《物原》。这两本书牛的厉害,此二书分门别类地搜录了天地万物以及民俗节日的起源来历,号称“白天地生植以至虫鱼禽兽,”对其一一进行溯源,而且对每物每事的溯源莫不引经据典,考据梳理其流变,极为夸张。只《事物纪原》一书就有十卷,纪事一千七百余条。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医学、风俗、服饰、器用、宗教、天文、地理、草虫鸟兽、社会自然、民众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事物。
  想知道屏风是谁发明的吗?木工的刨子、凿子是谁发明的吗?踢的毽子是谁发明的吗?八仙桌子是谁发明的吗?吃的馒头是谁发明的吗?以及什么皮影戏、盂兰节、七夕节、孩子戴的面具鬼脸等等等等都是怎么来的吗?在这两本书里你都能找到答案。不管各位怎么看,反正笔者对这两位大神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话说回来,在《物原》里,对铜镜的起源明确的写了四个字:“轩辕作镜”,就告诉我们是黄帝轩辕氏制造了镜子。”还有一本古书《轩辕内传》上也说:“帝会王母于王屋山,铸镜十二,随月而用。”前几谈里提过的《述异记》这本书上写得更细:“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
  黄帝大家都知道,他是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黄帝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后改姓姬,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一代),故号轩辕氏。他因播种百谷草木,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而且,他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等,是中华文明承前启后的先祖。这是传说中的祖宗之一,身上本就带有神灵的色彩。
  而且,“黄帝铸镜”似乎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的传说,它与我们现在对齐家文化的遗址考古竟然是相当吻合的。
  一九七五年甘肃广河县齐家坪墓地出土了一面素镜,一九七六年青海贵南县朵马台出土了一面七角星纹镜,还有一面是青海临夏出土的重轮星芒镜。这三处都属于齐家文化遗址。而齐家文化属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夏和夏以前),这与黄帝铸镜的传说年代相当接近,起码证明了我国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开始使用铜镜了。
  黄帝就半人半神,它造的镜子也决不仅仅是为了能照人而已。
  明朝有个人叫陈仁锡著有一部《潜确类书》。(这也是本极牛的书,比如关于“龙生九子”、“八仙的身份”等旁门左道在这部书里就有详尽的解说。有机会笔者再详细介绍。)在这部书关于铸镜的部分里,写道:“昔黄帝氏液金已作神物,于是为鉴,凡十有五,采阴阳之精,以取乾坤五五之数,故能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通其意,以防魑魅,以整疾病。”
  这里面关于铸镜时的“阴阳之精”、“五五之数”,笔者搞不清什么意思。但是对铜镜的通灵功效写得就很直白了,“以防魑魅,以整疾病。”如何,铜镜还是挺厉害的吧?
  由上,我们可知铜镜作为神物的第一个能力就是“防魑魅”,即能照观出鬼魅的原形和所在,俗称的“照妖”。东晋一代高道,世称“小仙翁”的葛洪在其《抱朴子》里告诉大家,世上但凡能修炼成精的东西,都会变化,都能变成人的样子来迷惑人,但是“惟不能易镜中真形”,就是在镜子里妖魅就会显形。所以,妖魅一见铜镜就会避开逃走了。这个说法古人是很相信的,比如说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金石部》里就说:“镜乃金水之精,若有神明,故能辟邪魅忤恶。凡人家宜悬大镜,可辟邪魅”。
  这个观念一直流传到现在。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平房还是楼房,很多地方的人家都会在房屋大门顶端中间的位置上放一面小镜子,当然现在都是玻璃镜子了,就是取其辟邪驱魅的神力。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即便很多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商务会馆,只要是讲究一些请高人指点过风水的,一般在大门处也都有镜子。为了方便融合进建筑的整体风格中,镜子的形状各有不同,位置大小也不一样,颜色也会有差异,但这实际上并不是出于审美设计的需要,其目的也是为了驱邪辟鬼。
  还有,在我国传统的婚俗里,新人的洞房里必须要放置一面大镜;在丧葬风俗里,人们会将镜子放在墓穴的顶部或置于棺床的四角;驱鬼捉妖的法事道场里,道士手中必不可少的法宝之一也有镜子。所有这些,都是意在发挥镜子“防魑魅”的神力。
  镜子的另一个神秘之处就是可以“整疾病”。
  “防魑魅”这种事本来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心理上的作用。而“整疾病”这个功能是需要看到效果的,铜镜当然不可能有这个本事。所以,这个功能不像第一种能够长久的流传,它的出现往往是在一些古代的文学作品、志怪小说里。比如说《异闻记》里写“隋时王度有一镜,岁疫令持镜诣里中,有疾者照之即愈。”最有名的莫过于《酉阳杂俎》和《西京杂记》里都提到过的秦始皇的“照骨镜”,原文笔者就不抄了。大意就是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名为“照骨镜”,它可以看到人体的内部,五脏六腑都清晰可见。谁有病了拿此镜一照,就能知道病症位置所在的部位。太夸张了,赶上核磁共振仪了。要是哪天国家准备挖掘秦始皇陵,我非得去看看能不能出土这么个宝物。
  此谈基本上就到这里了,最后还是说上两句。镜子能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样子,这种特性难免给人带来其它的联想,西方的传说里,吸血鬼的特点之一就是在镜子里无法被映照出来。我们祖先的想象力就更加丰富了,所以它成为神物想来也是很正常的。就是现在,你看很多恐怖片里都有浴室和厕所的场景,而镜子更是其中渲染恐怖气氛不可缺少的重要道具。不过如今的鬼魅好像胆子大多了,他们往往是从镜中首先出现,或者直接从镜子里爬出来,袭击那些可怜的主人公。
  看来玻璃镜子就是不如祖宗的铜镜啊。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笔者准备集结成册,寻出版。请联系E-mail:daysdays365@163.com或QQ:1438272427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07 16:53:39
      第十三谈 神秘的镜子
  谁都照过镜子,镜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用品之一了。但是在我们中国传统中,它身上蕴藏的东西绝不仅仅是用来照人那么简单。
  镜子是谁发明的?现代的镜子已有公论,是在公元一五零八年,意大利的玻璃工匠达尔卡罗兄弟把锡箔贴在玻璃面上,然后倒上水银。由于水银是液态金属,能够很好地溶解锡,随后,就在玻璃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锡与水银的合金,这种合金能够紧紧地粘附在玻璃上。于是,真正的实用玻璃镜子出现了。
  但是上述的镜子和笔者所说的镜子是两码事,笔者说的是我国传统的铜镜。
  上古时代,人类没有镜子,人类只能在平静而清澈的水面上观看自己的倒影。后来,人类在打制石器工具时,发现有一种叫“黑曜岩”的石头磨平后也可以照人,于是这就出现了所谓的“石镜”。随着历史的进程,陶器发明了,于是人们就用陶盆盛水来照人。再后来铜器出现了,贵族们就换用铜器盛水鉴容。
  在甲骨文中已有“鉴”字,字形为“屈”,象一个蹲坐的人,侧面对着器皿俯视照面状,即“人监于水”形。《庄子》、《尚书》、《国语》等典籍里就有周人“鉴于水”的记载。如《国语·吴语》里的“王其盖亦鉴于人,无鉴于水”;《庄子·德充符》里的“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等。
  郭沫若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三门峡出土铜镜二三事》。他在此文中认为: “古人以水为鉴,即以盆盛水鉴容,此种水盆即称为监,以铜为之则作鉴……普通人用陶盆盛水,贵族用铜盆盛水”可见,我国先民最初曾用器皿盛水照容。
  这个“鉴”字后来便引申出了“明察”的意思,其后有加上了一个金字旁来表示器皿的材质,即“鑑”字。这个“镜子”就是“用水镜”,简称“水镜”。我国出土过周代的一个水镜容器,名为“四神水鑑”,它的四脚铸成四个神形小人状,鑑上铸有祥禽瑞兽的图形,做工精美,造型奇特,是为国宝级珍品。
  但是它铸造的再精美,也是要靠注水来照人的,只能照前面,却无法看见脑后。因为只有照镜人能活动,这“水镜”动不了,不然水就洒出来了。所以可视角度相当有限。于是,铜镜就被祖先发明了出来。
  铜镜是如何发明的呢?学术界说法不一,最有名的观点就是郭沫若先生认为的“即由铜水盆扁平化而成镜。铜镜背面有花纹,背心有钮,即是盛水铜器扁平化的遗痕,盛水铜器的花纹是在表面的,扁平化后则变成背面了。钮乳是器足的根蒂”。
  学术界的观点我们不去理会,这也和铜镜的“神秘”扯不上关系。铜镜的“神秘”是来源于民间的铜镜起源的传说,即“黄帝铸镜”。
  宋朝有一个叫人高承,此人著了一本牛得不得了的书,名为《事物纪原》。后来明代人罗颀,在此书基础上增删修订,也写了一本书叫《物原》。这两本书牛的厉害,此二书分门别类地搜录了天地万物以及民俗节日的起源来历,号称“白天地生植以至虫鱼禽兽,”对其一一进行溯源,而且对每物每事的溯源莫不引经据典,考据梳理其流变,极为夸张。只《事物纪原》一书就有十卷,纪事一千七百余条。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医学、风俗、服饰、器用、宗教、天文、地理、草虫鸟兽、社会自然、民众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事物。
  想知道屏风是谁发明的吗?木工的刨子、凿子是谁发明的吗?踢的毽子是谁发明的吗?八仙桌子是谁发明的吗?吃的馒头是谁发明的吗?以及什么皮影戏、盂兰节、七夕节、孩子戴的面具鬼脸等等等等都是怎么来的吗?在这两本书里你都能找到答案。不管各位怎么看,反正笔者对这两位大神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话说回来,在《物原》里,对铜镜的起源明确的写了四个字:“轩辕作镜”,就告诉我们是黄帝轩辕氏制造了镜子。”还有一本古书《轩辕内传》上也说:“帝会王母于王屋山,铸镜十二,随月而用。”前几谈里提过的《述异记》这本书上写得更细:“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
  黄帝大家都知道,他是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黄帝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后改姓姬,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一代),故号轩辕氏。他因播种百谷草木,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而且,他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等,是中华文明承前启后的先祖。这是传说中的祖宗之一,身上本就带有神灵的色彩。
  而且,“黄帝铸镜”似乎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的传说,它与我们现在对齐家文化的遗址考古竟然是相当吻合的。
  一九七五年甘肃广河县齐家坪墓地出土了一面素镜,一九七六年青海贵南县朵马台出土了一面七角星纹镜,还有一面是青海临夏出土的重轮星芒镜。这三处都属于齐家文化遗址。而齐家文化属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夏和夏以前),这与黄帝铸镜的传说年代相当接近,起码证明了我国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开始使用铜镜了。
  黄帝就半人半神,它造的镜子也决不仅仅是为了能照人而已。
  明朝有个人叫陈仁锡著有一部《潜确类书》。(这也是本极牛的书,比如关于“龙生九子”、“八仙的身份”等旁门左道在这部书里就有详尽的解说。有机会笔者再详细介绍。)在这部书关于铸镜的部分里,写道:“昔黄帝氏液金已作神物,于是为鉴,凡十有五,采阴阳之精,以取乾坤五五之数,故能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通其意,以防魑魅,以整疾病。”
  这里面关于铸镜时的“阴阳之精”、“五五之数”,笔者搞不清什么意思。但是对铜镜的通灵功效写得就很直白了,“以防魑魅,以整疾病。”如何,铜镜还是挺厉害的吧?
  由上,我们可知铜镜作为神物的第一个能力就是“防魑魅”,即能照观出鬼魅的原形和所在,俗称的“照妖”。东晋一代高道,世称“小仙翁”的葛洪在其《抱朴子》里告诉大家,世上但凡能修炼成精的东西,都会变化,都能变成人的样子来迷惑人,但是“惟不能易镜中真形”,就是在镜子里妖魅就会显形。所以,妖魅一见铜镜就会避开逃走了。这个说法古人是很相信的,比如说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金石部》里就说:“镜乃金水之精,若有神明,故能辟邪魅忤恶。凡人家宜悬大镜,可辟邪魅”。
  这个观念一直流传到现在。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平房还是楼房,很多地方的人家都会在房屋大门顶端中间的位置上放一面小镜子,当然现在都是玻璃镜子了,就是取其辟邪驱魅的神力。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即便很多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商务会馆,只要是讲究一些请高人指点过风水的,一般在大门处也都有镜子。为了方便融合进建筑的整体风格中,镜子的形状各有不同,位置大小也不一样,颜色也会有差异,但这实际上并不是出于审美设计的需要,其目的也是为了驱邪辟鬼。
  还有,在我国传统的婚俗里,新人的洞房里必须要放置一面大镜;在丧葬风俗里,人们会将镜子放在墓穴的顶部或置于棺床的四角;驱鬼捉妖的法事道场里,道士手中必不可少的法宝之一也有镜子。所有这些,都是意在发挥镜子“防魑魅”的神力。
  镜子的另一个神秘之处就是可以“整疾病”。
  “防魑魅”这种事本来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心理上的作用。而“整疾病”这个功能是需要看到效果的,铜镜当然不可能有这个本事。所以,这个功能不像第一种能够长久的流传,它的出现往往是在一些古代的文学作品、志怪小说里。比如说《异闻记》里写“隋时王度有一镜,岁疫令持镜诣里中,有疾者照之即愈。”最有名的莫过于《酉阳杂俎》和《西京杂记》里都提到过的秦始皇的“照骨镜”,原文笔者就不抄了。大意就是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名为“照骨镜”,它可以看到人体的内部,五脏六腑都清晰可见。谁有病了拿此镜一照,就能知道病症位置所在的部位。太夸张了,赶上核磁共振仪了。要是哪天国家准备挖掘秦始皇陵,我非得去看看能不能出土这么个宝物。
  此谈基本上就到这里了,最后还是说上两句。镜子能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样子,这种特性难免给人带来其它的联想,西方的传说里,吸血鬼的特点之一就是在镜子里无法被映照出来。我们祖先的想象力就更加丰富了,所以它成为神物想来也是很正常的。就是现在,你看很多恐怖片里都有浴室和厕所的场景,而镜子更是其中渲染恐怖气氛不可缺少的重要道具。不过如今的鬼魅好像胆子大多了,他们往往是从镜中首先出现,或者直接从镜子里爬出来,袭击那些可怜的主人公。
  看来玻璃镜子就是不如祖宗的铜镜啊。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笔者准备集结成册,寻出版。请联系E-mail:daysdays365@163.com或QQ:1438272427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08 19:28:18
      第十四谈 五脊六兽
  我们的祖先在创立一些制度、规矩的时候,往往会在其中加入一些玄妙的神秘性成分,而不像西方那样仅仅从社会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可以说,文化层面上的东西渗透到了中国传统生活里的各个方面。比如说,中国大型古典建筑的屋脊上都造有神兽,这当然具有审美上的需要。但是,其主要目的还是要取这些神兽灵物的象征性意义。此谈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神兽。
  在北方话语里,有一个四字词汇,叫做“五脊六兽”。是用来形容人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无聊得难受的状态。旧时有一本儿童开蒙读物《四言杂字》,就收录了该词,可见“五脊六兽”一词的出现也有些历史了。事实上,这个词即是从中国的古典建筑学中引申生发出来的。
  中国的传统大型建筑,比如说宫殿、署衙、庙宇等,基本上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统称五脊。在五脊之上安放六种人造的兽,合称“五脊六兽”。
  正脊两端的兽叫“龙吻”,也可称为“吞兽”。垂脊上的五条兽分别名为: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这五条兽合称为“螭(音同“吃”)吻”。古人称五脊上的六兽为神兽,并顶礼膜拜,说这六兽可以“护脊消灾”,是镇脊神兽。而且这每一位神兽都是有来历有故事的。
  先说“龙吻”,其在建筑学上作用是可以严密固封两坡瓦垅交汇处,防止雨水渗漏,损坏木质梁基。关于“龙吻”的缘起,就笔者所知有两个版本。
  其一,传说龙王年迈欲禅让王位。龙王有二子,为继承王位争执不下。龙王无奈,召集二子宣布了一个规则,即先行吞下龙宫房脊者就可得到王位。二子闻言,便各显其能。最终龙兄技高一筹,显真身张开巨口吞住屋脊,眼见就要成功。龙弟见势已去,心有不甘,气急之下用剑将其兄刺死在屋脊之上。龙弟心知闯下大祸,未曾拔剑就飞身离去。
  其二,传说龙吻原本头朝外,有一天忽然成精,回头正欲吞脊时,一道士立即用宝剑将其插住,仅露出剑把。正吻因之忿忿不平,复人背后钻出,故正吻后有背兽,北京人俗称其为“气不忿儿”。
  再说“螭吻”,他们也是有建筑学上的实际意义的。中国古建筑大都为土木结构,屋顶均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所以如果毫无保护措施,很容易被风吹落。因此,匠人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此后在对瓦钉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神兽形象,即在实用功能之外加入了装饰美学。后世在此基础上,又为其赋予了标示等级的作用。
  当然,这些神兽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有其象征意义的。明代人杨慎在其所著的《升庵外集》里说“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也。”下面我们逐个来说说。
  狻猊(音同“酸泥”):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排行老七,是一种猛兽。传说此物可以吞食虎豹,震慑百兽。《聊斋志异·象》里就有“少时,有狻猊来,众象皆伏。”的描述。此物象征百兽率从,体现威严。
  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螭。清朝人吴长元编辑的《宸垣识略》一书中说:“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成为“螭吻”之一,是由于其是一种除祸灭火灾的吉祥雨镇神兽。
  獬豸(音同“谢至”):又称直辨兽,触邪。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该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上古明君尧就曾饲养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均用獬豸来裁判,全部准确无误。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人们将其视为法律与公正的代表。它成为“螭吻”之一,就是由于其善辨是非的特性,能够象征皇家、官衙的公正严明。
  凤:著名的祥瑞神兽,“四灵”之一(雄的称“凤”;雌的称“凰”)。也能代表圣德之人。它成为“螭吻”之一,即取其吉祥瑞意,“有凤来仪”之意。
  押鱼:一种海中神兽,传说它可兴云作雨。同斗牛一样,取其镇火防灾之意。
  “五脊六兽”大致如此,但是,由于后来这些“脊兽”被赋予了等级意味,所以除宫殿署衙庙宇外民宅不得安脊兽。有特殊功名的,由皇帝特批敕建。安兽之脊叫作“仪脊”,以示殊荣。而且即便是皇家宫殿,按照不同的功用级别,其安设脊兽的数量、种类和顺序也是有严格要求的。我们就用目前现存的世界最大皇家宫殿群——咱们中国的故宫来举例子吧。
  故宫里的太和殿,即俗称的“金銮殿”,是皇帝登基、万寿(生日)、大婚、册立皇后,或逢重要节日(比如农历元旦等),举行大典所用之宫殿,其规模等级可谓最高,此殿设了十个脊兽,可谓天下无双,这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及此殿在故宫中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设九个脊兽;皇帝祭天祭地前用来休息的中和殿、宴请藩外贵族和王公大臣以及举行殿试的保和殿,还有大家熟知的天安门也都设九个脊兽;皇后的寝宫坤宁宫,设七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用五个;某些配殿,用三个甚至一个脊兽。  
  所用脊兽无论多寡,除太和殿外,皆为单数,设造时按减后不减前的原则,自下而上按照顺序使用。下面笔者就以天下第一的太和殿十脊兽为例介绍一下,其它各殿大家就能见微知著了。
  太和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其殿顶为传统的最尊贵、等级最高的五条脊、四大坡的重檐庑殿式,均以光彩夺目的黄色琉璃瓦铺就。殿顶正脊的“龙吻”叫做 “鸱(音同‘吃’)吻”,是用十三块中空的黄彩琉璃瓦件拼成的(建筑匠人称为“十三拼”)它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其兽好望,能喷浪降雨,将它用剑镇于殿脊之上,防其逃遁,以防止火灾。还有另一种说法,言此“龙吻”的形象来源于《唐会要》一书的记载,说海中有一种鱼,尾似鹞鹰,激浪即降雨,于是,其形象被雕刻在屋顶上,以避免火灾。总之,无论哪种说法,都是取其避火的象征意义。
  再说垂脊上的脊兽。垂脊檐角的最前端是一个骑凤的仙人,其后自下由上顺序排列着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十位神兽。
  这位领头的骑凤仙人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单独排在十位神兽的最前面,有什么象征?民间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这位仙人是齐闵王的化身,民间有“日晒闵王,走投无路”之语,意思是东周列国时的齐闵王,被燕将乐毅击败,仓皇出逃却四处碰壁,走投无路之时,一只凤凰突然出现,齐闵王骑上后得以化险为夷。置于脊上,乃取其“骑凤飞行,逢凶化吉”之意;还有一种是说,一种传说那仙人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心思,但深知道他才能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建筑师据此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表示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至于脊上,是象征对君王的“劝诫知止”之意。
  至于究竟哪种说法正确就不得而知了。在骑凤仙人的后面,就是十样脊兽了。古时的工匠为了方便记住它们的顺序,就依其形象作了一个易记的口诀:一龙二凤三狮子,四天马五海马,六狻七鱼,八獬九吼十猴。
  龙:同凤一样,最著名的祥瑞神兽,寓意吉祥且象征皇家身份和权威。
  凤:前文已说明,不再赘述。
  狮:镇山之王,代表勇猛、威严。
  天马、海马:象征皇家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寰宇。
  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前文已说明,不再赘述。
  行什:一个带翅膀的猴形神兽,尖嘴猴腮,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在第十位,故名“行什”。据说其是雷公或雷震子的化身,放在屋顶,是为了避闪防雷。太和殿是故宫中唯一有“行什”这种装饰的宫殿,而且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行什的也仅此一处。它代表着太和殿具有最高的规格等级。
  此谈基本就到这里了,大家到北京故宫旅游的时候可以留心看一下这些脊兽,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这些美观实用兼具的小神兽端坐檐角,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筑更加充满艺术魅力。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曾评价它们说:“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最后,顺便说一说为何把无聊得难受的状态称之为“五脊六兽”。
  垂脊上的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这五兽的名字都颇有古风,字型生僻且读音拗口。于是时间一长,民间就把它们俗化了,分别给它们起了外号叫作: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扯旗、坐山观火。从这外号就可以看出其形象是面貌狰狞、凶神恶煞一般的。但也正因如此,它们才能行使镇物的使命。俗语“五脊六兽”就是抓住了其威严狞厉、龇牙咧嘴的这种造型特征,生发并引申其用来形容人难受的心态与情貌的,是将心态的物象化。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笔者准备集结成册,寻出版。请联系E-mail:daysdays365@163.com或QQ:1438272427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09 16:03:07
      第十五谈 穿越阴阳
  咱们中国是一个极为重视祖宗,极为推崇孝道的国家。俗话说得好:“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传统上,人们对故去的祖先亲人每年都要祭拜、烧香、上供、做法师、摆道场等等,以祭奠他们的亡魂,求得心灵上的慰藉。即便到了现在,形式虽然没有古时那样夸张,然而每逢清明节期间,全国人民大都会进行祭扫活动,来悼念亲人。而且,由于鬼神、魂灵、地府、阴世等观念在民间的长期存在,很多人都会关心故去的亲属在阴间的情况,希望故人在“那边”过得一切顺利,并以焚烧纸钱冥钞元宝、“送寒衣”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以慰相思之情。
  但是阴阳相隔,阳世的人无论怎样做也无法了解故去的亲人在阴间的“生活状态”。烧的钱财、送的寒衣等等这些,故人们究竟“收到”没有,故人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这些谁也说不好。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去了解一下“那边”故人的“情况”呢?于是,在这种社会普遍的心理需求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巫术——关亡。
  所谓“关亡”,就是可以打破阴阳两界,可以让死者与生者进行沟通的一种巫术。关亡有两种。
  一种是术士通过作法,召回死者的灵魂,并让灵魂附于自己身上,此时术士本人便若死者,然后与生者进行沟通。这种方式叫做——问亡。
  另一种是术士通过作法,将活人的灵魂送到阴间去,让其自己去和死者进行沟通。这种方式叫做——放阴。
  关亡之术的历史也很久远,可以算得上源远流长了。
  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生命是元气变化而成。魂是阳气,魄是阴气,魂魄会合成为一个具体的生命。人之初生,便有精神依附于形体,精神为魂,形体为魄。人之将死,则魂气上归于天,形魄下归于地。这就是人的生命往复轮回的过程。人的魂灵若是离开了形骸,短期的就会致病,长久的便是死亡。于是在先秦习俗中,便出现了招魂复魄的仪式。
  “招魂”分为两种,即招生者魂(简称“招生魂”)和招死者魂(简称“招亡魂”)。招生者魂就是:比如说小孩莫明其妙的哭闹或是突然间神智不清,民间认为是由于孩子“阳气”太弱,魂魄“离位”或丢失造成的,这就需要请高人来招魂,俗称“叫魂”。
  招死者魂即召回死者的灵魂,其后来融入礼仪,成为古代葬礼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儒家经典称之为“复”。“复”就是使离散的游魂复归于形体之意。它和“问亡”的情况类似,但是也有区别。古代的招魂仪式,是在人刚死之时便立即开始,其目的是以求死者能够复生。《礼记·丧大记》曰:“唯哭先复,复而后行死事。”郑玄注:“气绝则哭,哭而复,复而不苏,可以为死事。”就是说,人气绝以后,其余生者先得痛哭,哭完以后再马上招魂,招魂以后死者若还没有苏醒活转过来,才能判定人确实是死了。《周礼》中便记载了很多招魂的仪式,如《周礼·天官》记载:“夏采,掌大丧。以冕服复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复于四郊。”此外,一代圣贤屈原的名篇《招魂》,也描写了给楚怀王招魂的盛大场面。
  而现在的“问亡”,是在人死了一段时间以后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能获知死者的情况和心愿。
  关亡之术至今仍然存在,即便其中有故弄玄虚的成分,但一直能传到现在,想来也是有其神秘之处。先来说说其中的“问亡”。
  “问亡”的作法之人一般都是女性,民间称为“关亡婆”。“问亡” 开始前关亡婆会询问家属死者的名姓、年龄、生辰八字、阴宅阳宅的位置和本庙(所谓本庙,就是本家庙宇,即未亡人经常去为家里烧香祈福的庙宇)等等,不过不需全问,据说法力高强的关亡婆根本一个不问。之后关亡婆回做法招魂,直到亡魂附体,也称为“上潮”。阴魂附体时,关亡婆会有一些特殊表现,如翻白眼、身体颤抖抽搐、发出类似干呕的声音等等。待恢复正常时,阴魂就已完全附体了,就可以和在座的亲属们沟通了。本事大的关亡婆,会以死者的身份、口吻、语气与亲人交谈,而且叫得出亲人的名字并知道死者死后家里发生的事情。“问亡”的时间由关亡婆面前的香来决定,香烧完,亡魂就离开了,俗称“退潮”。下面援引一个实例(引自天涯社区,经历记录者:淡色咖啡):
  到了那里,是很普通的一个地方,养了很多的猫。然后我们坐在屋子里面等关亡的是一个妇女,有点胖,但是很普通的那种。她家很小,一坐几个人就很挤了。我们坐在那等,其间排在我们之前关亡的,我们也都看到了,我等着等着,我戴着的黑曜石突然完完好好的 掉了下来,我是打死结系在脖子上的,它就这样的掉了下来,绳子像被解开一样,我吃了一惊。因为我平常要解开很费事的。然后那女人烧香,后来又问关亡的家人死的人的生辰八字,还有葬的地点,墓碑方向。生前住址。然后念念有词,忽然往一张椅子上一躺,就开口说起话来,奇怪的是,她开口的声音是一个很苍老的声音,她的声音是脆的,但那声音是苍老的。我们有点害怕,姑妈要我们不要害怕。然后我们就听了下去,她说的全是扬州话,因为关的是扬州的人。我们听不大懂,我就不说了然后那家人又关了几个人,临走我姑妈悄悄问他们灵不,他们点头。说是关亡,无非就是问家里的情况,以及以后会怎样,就像平常的聊天一样,我们渐渐也就放心了。
   问一个人是一拄香的时间,一主香烧完了,那个“人”也就要下去了。如果舍不得,可以拉着她的手,会再延长一点点。从早上8点一直等到中午,终于到我们家关了,我们关了我的爷爷,婆婆还有公公。还有姨妈死去的丈夫(40多岁死的)。
  先说到我爷爷,我家出了点事,我爸爸因为汽车厂的事情,闹了很大的纠纷。我爸爸差点被判坐牢,其实不是我爸的错。但是后来有人帮忙,我爸爸才没事。
    以下是我们关亡的对话
    我故意不去,然后我妈妈他们就过去问话。
    那个女人嘴里有是一个苍老的声音,不过我能听的懂。不是扬州话。
    以下我们简称我,爷爷他们简称她好了。
    我:您在下面过的好吗?
    她没有说话。
    我:怎么不说话啊?
    她:还差个人。
    我:什么人啊?
    她:坐那边的。看见我装不认识。
    我:她是你什么人呀?
    她:小孙女
    (我今年20多岁,不过我的确是他的小孙女)
    我走过去,喊了声爷爷。
    她:好!
    我:你在下面过的好吗?
    她:很好。
    我:最近家里出了事,你知道吗?
    她:知道,跟车子有关。
    我们都垭口无言。因为没人知道这事。报纸上也没登
    我:为什么会出事?
    她:劫数,现在不出,以后也没出,还好,没大碍,熬过去了。不然姓性命不保。
    我:为什么会有劫数?
    她:有小人。
    我:哪个小人?长什么样?
    她:在工作的地方
    (的确如此)
    
    我:那我们该怎么办?
    她:不要想了,没事情的。有贵人帮助么。
    我:我考上大学了,知道么?
    她:知道,在南京本地,很好啊。
    我:那我姐姐呢?
    她:在北方,满远的。
    我:你重孙女呢?
    她:看过了,小脸原圆的。红红的,好聪明,认识好多字了,还会说英语。
    我:上次清明吃到奶奶做的菜了么?
    她:吃了,红烧狮子头,还有烟也不错。
    
    我:我养了狗。
    她:看到了。好大。的一条,你在家不把它关笼子,我进不来,只能在门口看你们。你以后出去玩的时候记得把它关笼子。
    我:你喜欢它 不?
    她:你喜欢我就喜欢。
    然后她还说,我问我妈要钱买狗粮。
    我:我没问她要钱啊。
    她:你的钱,不就是你妈的钱吗?
    我:……
    她:你不要对狗太好,我还看到你老摸它下巴。呵呵。给它吃杂点,不要吃那么好的,我舍不得。
    我:好的。
    
  然后是我婆婆的对话
    我:你在下面好吗?
    她:不好。
    我:为什么不好?
    她:我老被人笑话。
    我:为什么??钱不够用?
    她:我没穿衣服,走的时候没穿衣服,上午走下午就火化了,也不热闹,锣鼓也没敲没打。不风光,所以被人笑。
    我姨妈她们哭了,问有什么办法能弥补
    她:弥补不了。
    我:为什么还没穿衣服??
    她:走的时候没来得及穿。
    我:现在能穿吗?
    她:能,要钱,要找*姐。她能帮我穿,不过要钱。
    姨妈磕头,求*姐给婆婆穿衣服,钱会给她的。
    婆婆下去了一会。说,穿好了,还有冬装。
    我们高兴了点,还想弥补这一切,只是婆婆依旧说弥补不了,然后提到做法事,婆婆说还是不行。
  
  然后婆婆跟我对话。
    我:婆婆。
    她:现在才喊我。
    我:我的狗死了(我哭了)
    她:我知道,现在我帮你养着呢。白色的小狗,现在好胖好胖了,你前几天去看它的吧?给它吃火腿肠的。它看你来叫了好几天呢。以后不要去看它了,不然他们都不给我养了。
    我:我什么时候能去看它?
    她:等你毕业后吧。
    我:好的。
    她:考上学校了吧?
    我:是啊。
    她:呵呵,你考试那几天我天天跟着你,怕你出事呢。你回家说没考好,坐在床上发呆,打电话给你妈说没考好呢,你妈很急啊那几天,还好过来了。
    我仍然吃惊。她说的是真的。
  再引一个例子(引自天涯社区,经历记录者:lijianzhou):
  我奶奶在世的时候就特别的相信这个。
  有一年,我的大姑父刚从部队转业回来。不知道是为什么,他和我奶奶以及舅公到了我们这里有名的湘阴渡去问一个仙姑,也就是这种关亡吧,这个湘阴渡离我们这里大概有一百五十公里。
  开始问的是我奶奶的父亲,在他去世后,我奶奶曾因为遗产的分配问题被舅公记恨了好多年,那个仙姑请我的太外公上来之后,居然直呼我舅公的名字:广识,你怎么错怪你细姐姐{我们这里“细”就是小的讲法}那些家具是我叫她搬的,她好遭孽,日子不好过,我摁心她,就叫她搬回去的,你怎么又怪她偷!!这是亲姊妹说的话吗??
  后来,舅公和奶奶的关系好了许多。
  接着,是我大姑父早就亡故的爸爸出来了,在我姑父两岁时,他爸爸就死了,可是,他一出来就说:昭孝,你回来了,当了这久的兵,我都有孙子了吧?
  后来还说了我大姑父的经历,我大姑父是一九六八年昆明军区炮兵某团的一名营长,是共产党员,他本来不相信这些的。从那次以后,他信了。
  这种事情,奶奶在世的时候对我讲过很多,所以我一直是有些相信的。
  上述就是“问亡”的两个例子。西方也有类似的方术,只是问亡婆被称为“灵媒”,还有以此为主题的流行美剧剧集。有人解释说,关亡婆是通过对家属察言观色,假借亡者身份来“套话”,以此判断亲属身份及相关事实,是一种江湖骗术。但是看完上面的例子,如果完全说这是骗术,似乎也有些牵强。
  明天我们再来说说“放阴”,这个比“问亡”更加神秘,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巫术。而且它似乎还有一些危险性和恐怖感。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09 16:04:32
      第十五谈 穿越阴阳
  咱们中国是一个极为重视祖宗,极为推崇孝道的国家。俗话说得好:“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传统上,人们对故去的祖先亲人每年都要祭拜、烧香、上供、做法师、摆道场等等,以祭奠他们的亡魂,求得心灵上的慰藉。即便到了现在,形式虽然没有古时那样夸张,然而每逢清明节期间,全国人民大都会进行祭扫活动,来悼念亲人。而且,由于鬼神、魂灵、地府、阴世等观念在民间的长期存在,很多人都会关心故去的亲属在阴间的情况,希望故人在“那边”过得一切顺利,并以焚烧纸钱冥钞元宝、“送寒衣”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以慰相思之情。
  但是阴阳相隔,阳世的人无论怎样做也无法了解故去的亲人在阴间的“生活状态”。烧的钱财、送的寒衣等等这些,故人们究竟“收到”没有,故人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这些谁也说不好。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去了解一下“那边”故人的“情况”呢?于是,在这种社会普遍的心理需求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巫术——关亡。
  所谓“关亡”,就是可以打破阴阳两界,可以让死者与生者进行沟通的一种巫术。关亡有两种。
  一种是术士通过作法,召回死者的灵魂,并让灵魂附于自己身上,此时术士本人便若死者,然后与生者进行沟通。这种方式叫做——问亡。
  另一种是术士通过作法,将活人的灵魂送到阴间去,让其自己去和死者进行沟通。这种方式叫做——放阴。
  关亡之术的历史也很久远,可以算得上源远流长了。
  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生命是元气变化而成。魂是阳气,魄是阴气,魂魄会合成为一个具体的生命。人之初生,便有精神依附于形体,精神为魂,形体为魄。人之将死,则魂气上归于天,形魄下归于地。这就是人的生命往复轮回的过程。人的魂灵若是离开了形骸,短期的就会致病,长久的便是死亡。于是在先秦习俗中,便出现了招魂复魄的仪式。
  “招魂”分为两种,即招生者魂(简称“招生魂”)和招死者魂(简称“招亡魂”)。招生者魂就是:比如说小孩莫明其妙的哭闹或是突然间神智不清,民间认为是由于孩子“阳气”太弱,魂魄“离位”或丢失造成的,这就需要请高人来招魂,俗称“叫魂”。
  招死者魂即召回死者的灵魂,其后来融入礼仪,成为古代葬礼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儒家经典称之为“复”。“复”就是使离散的游魂复归于形体之意。它和“问亡”的情况类似,但是也有区别。古代的招魂仪式,是在人刚死之时便立即开始,其目的是以求死者能够复生。《礼记·丧大记》曰:“唯哭先复,复而后行死事。”郑玄注:“气绝则哭,哭而复,复而不苏,可以为死事。”就是说,人气绝以后,其余生者先得痛哭,哭完以后再马上招魂,招魂以后死者若还没有苏醒活转过来,才能判定人确实是死了。《周礼》中便记载了很多招魂的仪式,如《周礼·天官》记载:“夏采,掌大丧。以冕服复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复于四郊。”此外,一代圣贤屈原的名篇《招魂》,也描写了给楚怀王招魂的盛大场面。
  而现在的“问亡”,是在人死了一段时间以后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能获知死者的情况和心愿。
  关亡之术至今仍然存在,即便其中有故弄玄虚的成分,但一直能传到现在,想来也是有其神秘之处。先来说说其中的“问亡”。
  “问亡”的作法之人一般都是女性,民间称为“关亡婆”。“问亡” 开始前关亡婆会询问家属死者的名姓、年龄、生辰八字、阴宅阳宅的位置和本庙(所谓本庙,就是本家庙宇,即未亡人经常去为家里烧香祈福的庙宇)等等,不过不需全问,据说法力高强的关亡婆根本一个不问。之后关亡婆回做法招魂,直到亡魂附体,也称为“上潮”。阴魂附体时,关亡婆会有一些特殊表现,如翻白眼、身体颤抖抽搐、发出类似干呕的声音等等。待恢复正常时,阴魂就已完全附体了,就可以和在座的亲属们沟通了。本事大的关亡婆,会以死者的身份、口吻、语气与亲人交谈,而且叫得出亲人的名字并知道死者死后家里发生的事情。“问亡”的时间由关亡婆面前的香来决定,香烧完,亡魂就离开了,俗称“退潮”。下面援引一个实例(引自天涯社区,经历记录者:淡色咖啡):
  到了那里,是很普通的一个地方,养了很多的猫。然后我们坐在屋子里面等关亡的是一个妇女,有点胖,但是很普通的那种。她家很小,一坐几个人就很挤了。我们坐在那等,其间排在我们之前关亡的,我们也都看到了,我等着等着,我戴着的黑曜石突然完完好好的 掉了下来,我是打死结系在脖子上的,它就这样的掉了下来,绳子像被解开一样,我吃了一惊。因为我平常要解开很费事的。然后那女人烧香,后来又问关亡的家人死的人的生辰八字,还有葬的地点,墓碑方向。生前住址。然后念念有词,忽然往一张椅子上一躺,就开口说起话来,奇怪的是,她开口的声音是一个很苍老的声音,她的声音是脆的,但那声音是苍老的。我们有点害怕,姑妈要我们不要害怕。然后我们就听了下去,她说的全是扬州话,因为关的是扬州的人。我们听不大懂,我就不说了然后那家人又关了几个人,临走我姑妈悄悄问他们灵不,他们点头。说是关亡,无非就是问家里的情况,以及以后会怎样,就像平常的聊天一样,我们渐渐也就放心了。
   问一个人是一拄香的时间,一主香烧完了,那个“人”也就要下去了。如果舍不得,可以拉着她的手,会再延长一点点。从早上8点一直等到中午,终于到我们家关了,我们关了我的爷爷,婆婆还有公公。还有姨妈死去的丈夫(40多岁死的)。
  先说到我爷爷,我家出了点事,我爸爸因为汽车厂的事情,闹了很大的纠纷。我爸爸差点被判坐牢,其实不是我爸的错。但是后来有人帮忙,我爸爸才没事。
    以下是我们关亡的对话
    我故意不去,然后我妈妈他们就过去问话。
    那个女人嘴里有是一个苍老的声音,不过我能听的懂。不是扬州话。
    以下我们简称我,爷爷他们简称她好了。
    我:您在下面过的好吗?
    她没有说话。
    我:怎么不说话啊?
    她:还差个人。
    我:什么人啊?
    她:坐那边的。看见我装不认识。
    我:她是你什么人呀?
    她:小孙女
    (我今年20多岁,不过我的确是他的小孙女)
    我走过去,喊了声爷爷。
    她:好!
    我:你在下面过的好吗?
    她:很好。
    我:最近家里出了事,你知道吗?
    她:知道,跟车子有关。
    我们都垭口无言。因为没人知道这事。报纸上也没登
    我:为什么会出事?
    她:劫数,现在不出,以后也没出,还好,没大碍,熬过去了。不然姓性命不保。
    我:为什么会有劫数?
    她:有小人。
    我:哪个小人?长什么样?
    她:在工作的地方
    (的确如此)
    
    我:那我们该怎么办?
    她:不要想了,没事情的。有贵人帮助么。
    我:我考上大学了,知道么?
    她:知道,在南京本地,很好啊。
    我:那我姐姐呢?
    她:在北方,满远的。
    我:你重孙女呢?
    她:看过了,小脸原圆的。红红的,好聪明,认识好多字了,还会说英语。
    我:上次清明吃到奶奶做的菜了么?
    她:吃了,红烧狮子头,还有烟也不错。
    
    我:我养了狗。
    她:看到了。好大。的一条,你在家不把它关笼子,我进不来,只能在门口看你们。你以后出去玩的时候记得把它关笼子。
    我:你喜欢它 不?
    她:你喜欢我就喜欢。
    然后她还说,我问我妈要钱买狗粮。
    我:我没问她要钱啊。
    她:你的钱,不就是你妈的钱吗?
    我:……
    她:你不要对狗太好,我还看到你老摸它下巴。呵呵。给它吃杂点,不要吃那么好的,我舍不得。
    我:好的。
    
  然后是我婆婆的对话
    我:你在下面好吗?
    她:不好。
    我:为什么不好?
    她:我老被人笑话。
    我:为什么??钱不够用?
    她:我没穿衣服,走的时候没穿衣服,上午走下午就火化了,也不热闹,锣鼓也没敲没打。不风光,所以被人笑。
    我姨妈她们哭了,问有什么办法能弥补
    她:弥补不了。
    我:为什么还没穿衣服??
    她:走的时候没来得及穿。
    我:现在能穿吗?
    她:能,要钱,要找*姐。她能帮我穿,不过要钱。
    姨妈磕头,求*姐给婆婆穿衣服,钱会给她的。
    婆婆下去了一会。说,穿好了,还有冬装。
    我们高兴了点,还想弥补这一切,只是婆婆依旧说弥补不了,然后提到做法事,婆婆说还是不行。
  
  然后婆婆跟我对话。
    我:婆婆。
    她:现在才喊我。
    我:我的狗死了(我哭了)
    她:我知道,现在我帮你养着呢。白色的小狗,现在好胖好胖了,你前几天去看它的吧?给它吃火腿肠的。它看你来叫了好几天呢。以后不要去看它了,不然他们都不给我养了。
    我:我什么时候能去看它?
    她:等你毕业后吧。
    我:好的。
    她:考上学校了吧?
    我:是啊。
    她:呵呵,你考试那几天我天天跟着你,怕你出事呢。你回家说没考好,坐在床上发呆,打电话给你妈说没考好呢,你妈很急啊那几天,还好过来了。
    我仍然吃惊。她说的是真的。
  再引一个例子(引自天涯社区,经历记录者:lijianzhou):
  我奶奶在世的时候就特别的相信这个。
  有一年,我的大姑父刚从部队转业回来。不知道是为什么,他和我奶奶以及舅公到了我们这里有名的湘阴渡去问一个仙姑,也就是这种关亡吧,这个湘阴渡离我们这里大概有一百五十公里。
  开始问的是我奶奶的父亲,在他去世后,我奶奶曾因为遗产的分配问题被舅公记恨了好多年,那个仙姑请我的太外公上来之后,居然直呼我舅公的名字:广识,你怎么错怪你细姐姐{我们这里“细”就是小的讲法}那些家具是我叫她搬的,她好遭孽,日子不好过,我摁心她,就叫她搬回去的,你怎么又怪她偷!!这是亲姊妹说的话吗??
  后来,舅公和奶奶的关系好了许多。
  接着,是我大姑父早就亡故的爸爸出来了,在我姑父两岁时,他爸爸就死了,可是,他一出来就说:昭孝,你回来了,当了这久的兵,我都有孙子了吧?
  后来还说了我大姑父的经历,我大姑父是一九六八年昆明军区炮兵某团的一名营长,是共产党员,他本来不相信这些的。从那次以后,他信了。
  这种事情,奶奶在世的时候对我讲过很多,所以我一直是有些相信的。
  上述就是“问亡”的两个例子。西方也有类似的方术,只是问亡婆被称为“灵媒”,还有以此为主题的流行美剧剧集。有人解释说,关亡婆是通过对家属察言观色,假借亡者身份来“套话”,以此判断亲属身份及相关事实,是一种江湖骗术。但是看完上面的例子,如果完全说这是骗术,似乎也有些牵强。
  明天我们再来说说“放阴”,这个比“问亡”更加神秘,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巫术。而且它似乎还有一些危险性和恐怖感。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10 20:29:00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放阴”,这个比“问亡”更加神秘,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巫术。而且它似乎还有一些危险性和恐怖感。
  “放阴”的方法因地域而异,举例如下:
  例一:两广一带,先以香、冥纸,烧告家中灶神、门神,然后令被放者头部俯伏于案上。放阴的人,手持香一小束点燃,在被放者的头上画来画去,口中念词不绝,同时燃烧冥纸,这样一直等到被放者的灵魂去到阴间为止。至于要唤回被放者的灵魂,亦甚容易,只要继续燃烧冥纸,一直呼叫被放者的名字,嘱他“请土地公公带你回来!”于是被放者就会渐渐地醒过来了。据说以未出嫁的闺女主持比较灵验。被放者到阴间时,两足必先抖颤一阵;据说这个被放到阴间去的活人,如遇见已死的父母,必放声大哭;已故的亲人到来时,被放者能够与之对答,一如其生前口吻。
  例二:在湖南湘西,“放阴”由阴师操纵,所谓阴师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巫师有些相象,他们可以用某种咒语把活人的灵魂从躯体里赶出来,并把它吹放到阴界去。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被“放阴”。人有阴性人和阳性人之分,也就是说有些人身上阴气重,有些人身上阳气重。阴性人容易与阴界的事物遭遇,所以也可以被“放阴”;阳性人则因为阳气重的缘故,被阴界排斥,很难与阴界交流,所以也无法把他们的灵魂放到阴界去。小孩和老人比较青壮年人而言,阴气要重一些。
  有一次观看“放阴”,接受仪式的人并列躺着,围观的人离开约一米左右。阴师盘腿坐在最北位置,在他的前方三十厘米的地方燃放九枝半尺余长的香。从香点燃那一刻开始,阴师就闭眼念咒,到香快燃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睁开眼睛,但是神情木然,并且直直地站起身,围绕那些被放阴的人转圈,而且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这时候,被放阴的人开始发出呓语,好象是与某人交谈,然后其中一个人突然冲着观看的人群中嚷:“阿毛,你奶奶说她的房顶漏雨了,让你爹明天给她重新修一间。”一会儿又有人说:“阿祥叔,有个小娃说是你的侄子,我怎么就没见过他?”围观中那个叫阿祥的就问:“那他长什么样?”又回答:“头顶一簇短短的毛,快一米五的个子,可是穿一件短绷绷的小上衣,裤子也小得可怜。对了,肚脐上方有一块铜钱大小的暗红色疤……”阿祥大惊:“天啊,他是我在贵州的弟弟的儿子,不到三岁就死了的!”……围观的和被放阴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都是说些已经死去的亲人或者熟人的事情,越听越叫人毛骨悚然……持续时间大概半个时辰,阴师转动的速度越来越慢,被放阴的人也渐渐小了声息。待到阴师精疲力竭地倒在地上时,被放阴的人群也声息全无,这时候九枝香刚好燃完……后来问那些被放阴的人,都说恍恍惚惚地飘到一个阴森森的地方,倒也不怎么怕,一路上遇到好些奇形怪状的人,有些认得有些不认得,说了好些话,但是具体情形记不太清楚了。
    又问阴师下次什么时候“放阴”,我是不是能参加,他直说这样太费精力,要折寿的,还说我阳气太盛放不了。据说也有些被“放阴”后回不来的。(引自百度贴吧)
  例三:是在直系亲属里找一个人,自己下到阴间去找亲人,这个人在过程当中会以死去的人口气和声音说话,但是醒过来以后,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这种关亡(笔者注:应为放阴,下同)非常危险,因为往往下去的人回不来。
  我大概十岁左右,一个堂叔去世,堂婶找人关亡,就是把大女儿弄下去了,当时层层清场,除了直系亲属,其他人都远远避开,而且非常私密,家里门口要找个属相小性格平和的人把门,以免闲杂人等冲撞,准备香纸金箔,整个过程里要一直焚化,要一路买路下去,也怕恶鬼纠缠,而且阴间有专门带路的(叫花姑)带着生魂下去找人,这个花姑据说是吊死鬼,可能死相难看,所以一路要夸她好看,烧元宝和手巾给她,讲究的人家还烧胭脂水粉下去。属相大的,性格恶的都不能留在周围,我因为小,所以也留下。
  亲眼看见我堂姐蒙上白手巾,坐在椅子上,两脚不停走路状,进入混沌状态,然后告诉大家一路上看见什么,然后找到我堂叔,开始痛哭,然后我堂叔的声音在我堂姐嘴里发出,咳嗽,说话习惯,都一样,我堂姐时年十七、八岁吧,却发出那种四十多岁男人的语声,堂叔也哭得不行,三个孩子都未成年。当时很诡异。说了很多话,后来一路返回,醒过来,堂姐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只见胸口都是鼻涕眼泪。
  这事是非常危险的,一般关亡的人根本不敢弄,因为大约解放前不久,老家村子里,有人关亡,一个漂亮闺女就死掉了,说在下面被一个后生看中,关亡的人办法想尽了,都没把生魂弄回来,最后那姑娘一直在维持走路状态,嘴里都生蛆了,身体都臭了,但是还在不停的走,找了很多道士都没用,最后怎么弄消停的,我也忘记了,但是人肯定是活不成了。
  我堂婶找的关亡的人不会是骗子,因为就是她的三婶娘,我的祖母。当时因为太思念亲人,说出任何事情都自己负责,才关亡的。(引自天涯博客:yitian_99.blog.tianya.cn )
  例四:四川一带。不知道大家对走阴有概念没有,走阴的意思就是用法术把人放到阴间去转一圈,不过好象对象只能是小孩。据说是因为小孩阳气不重。我亲眼见过一次走阴,当时是我外婆的一个朋友死了,我和我妈代表我外婆去祭奠一下,当时在那家人做道场那个道士就会放阴,那家人为了看老人在下面过得好不好就让家里最小那个孩子走了一次阴。当时那个道士让那家人摆好一个法坛,上面摆了一只烧鸡、一盘炒菜、一盘水果、一瓶酒,然后一手拿桃木剑,一手拿召魂铃,开始围着那个小孩边跳边唱,至于唱的是什么我是有听没有懂。十多分钟过后那个小孩就开始东摇西晃,昏昏欲睡的样子,再过了几分钟那个小孩就站带那眼睛闭上不动了。那道士马上拿了一柱香点上插在法坛上的香炉里面,说必须在香烧完之前把小孩接回来,不然就回不来了。当那柱香快要烧完的时候,那道士又拿起桃木剑和召魂铃围着那个小孩边唱边跳,最后用桃木剑一下拍在那小孩的头顶上大喊了一声:醒!那小孩的眼睛就张开了。
    小孩张开眼睛过后第一句话就是:我看到爷爷了。大家一听他这样说马上都围上去开始问长问短。可惜五六岁的小孩话也说得不是怎么清楚,只说了他先看道一条小路,他爷爷站在路的尽头对他招手。他走过去跟着爷爷来到一栋很大的房子前,爷爷告诉他那就是爷爷以后的家,说已经不缺什么了,让他告诉爸爸妈妈不用再浪费钱了,还让他以后在家里要听话。接着他眼前一黑再张开眼就看到大家把他围在中间了。(引自天涯社区,经历记录者:Jear)
  上述就是几个笔者搜集到的“放阴”的例子,看上去确实比较夸张,不过既然全国各地都有记录,可见也并不完全是虚妄之言,空穴来风。据某些专家分析,这是由于“放阴”术士会某种特殊的催眠方法,加上被放者对其极度信任,于是被放者很可能在术士的催眠术和心理暗示作用下进入了催眠状态。在此种状态下,被放者以前曾亲眼见到过的死者形象或是听说过的长辈形象就会浮现出来,并与之交谈。等到术士解开催眠状态后,被放者自然就会身临其境般地说出所谓“阴间”和“死者”的情况。
  这种解释正确与否,很难断言。不过,只“催眠”一法似乎无法全部解释清楚“放阴”的神秘之处,笔者相信不会仅仅如此。至于其中还有哪些神奇的奥妙,就有待相关学者进一步的研究了。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笔者准备集结成册,寻出版。请联系E-mail:daysdays365@163.com或QQ:1438272427
  

作者:虎歪歪 回复日期:2010-04-10 20:42:33
      顶贴支持!!!!!!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11 22:47:47
      第十六谈 九天与大罗天仙
  中国古人对未知的一切都有着无穷的探索精神,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视自然万物。在这漫长的求知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形成了一些自己独有的观点和理论,尽管这些观念的科学性现在看来值得商榷,但是它给后世带来的深刻影响是我们无法忽视的。这其中,关于天、地的理念,可以说是占有显要地位的。
  首先,我们来说说“天”。
  关于天,在传统上一般来说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把天视为至高至上的人格神,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拥有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类似于“天帝”。并由此引申出“天”可以决定人的命运、祸福这一观点,即所谓“天命”。例如《论语》里就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富贵在天”等类似的表述。实际上,在西周时期,这种“天命”之说就很完整和流行了,我们今天常用的“革命”一词在那时也已经出现了。
  “天”命它的“元子”(即儿子,长子)在人间代为行使“天”的权利,所以统治者把自己称为“天子”。天子“受命”统治人间,即是说天子是受“天”的命令和委托,让他管理人间,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替“天”行道。而所谓“革命”就是指“受命”的天子要革去前一个天子所受的“天命”,因为其治理无方,祸国殃民,已经无法替“天”行道了。这种“天命论”对我国政治历史的影响可谓极其深远。
  其中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秦始皇的那块传国玉玺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命玉工孙寿用那块著名的和氏璧制作皇帝大印,印文便是八个大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后来,笔者前文介绍过的董仲舒大神创立了“天人感应”学说,把“天命”这种思想进行了理论化、哲学化和正统化。自此,历朝历代的君王几乎都采用这同一个说辞,无不向人民声称自己就是所谓的“真命天子”。
  “天”在传统中的第二种含义,就是指与“地”相对的天空,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天,没有人格意志,也不能影响人类生活。
  在《尔雅·释天》里,人们按照一年四季把天分成了四种,即“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音同“民”)天,冬为上天”。后又按照空间方位将天分为了九天,这有很多种说法,一般说来即:南方炎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变天,东方苍天,东南方阳天,中央钩天。然而这上述两种划分方法并不流行,在其后传统里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念是“九重天”。
  “天有九重”的说法源于《淮南子·天文训》,也可称为“九重圜宇”,即所谓日、月、辰(水)、太白(金)、荧惑(火)、岁(木)、镇(土)、恒星及太岁(左旋)。班固在其《汉书·天文志》里对其做了一个解释说明:
  日:太阳之精
  月:太阴之精
  辰星(水星):曰北方冬水,知也,听也。知亏听失,逆冬令,伤水气,罚见辰星。
  太白(金星):曰西方秋金,义也,言也。义亏言失,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白。
  荧惑(火星):曰南方夏火,礼也,视也。礼亏视失,逆夏令,伤火气,罚见荧惑。
  岁星(木星):曰东方春木,于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仁亏貌失,逆春令,伤木气,罚见岁星。
  镇星(土星):曰中央季夏土,信也,思心也。仁义礼智以信为主。
  言视听以心为正,故四星皆失,镇星乃为之动。
  另外,恒星即恒星天,即土星之外的一重天,也有说法解释为二十八宿天。太岁,即是第九重最高天,也可称“左旋天”或“宗动天”。
  在上述天象结构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人那里,金、木、水、火、土五星也已经不单纯是自然意义上的一重天,而是一个联系人文地理,并具有相互感应的功能系统了。
  一九七二年,在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件世人瞩目的T字形“非衣”帛画,系轪(音同“代”)侯利仓之妻盖棺的吉祥物,画面分天界、人间、地府三段。其中天界为横幅,上绘有九个太阳的图案。有部分专家认为这九个太阳就象征古人所信奉的“九天”观念。
  这“九重天”的说法流传下来,其天象交感的原始意义早已被淡化,逐渐引申成了一种文学语汇。从诗仙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毛主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飚扬直上重霄九”等等这些名句中,我们就能看出“九天”、“九重”的概念已经是用来表述天际高远深邃的一种形容手法了。
  而在民间,由于这“九重天”的观念质朴古拙,也无法满足人民的心理需要。于是当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佛门弟子把佛家理论融入了“九天”的概念之中,创制了佛教的九天,即:郁单无量天、上上禅善无量寿天、梵监须延天、寂然兜术天、波罗尼密不骄乐天,洞元化应声天、灵化梵辅天、高虚清明天、无想无结无爱天。
  魏晋之后,道教大量吸收借鉴了佛教的上述思想,融合自身理论和中国本土传统观念,对这“九天”进行了再创作和再丰富,创制了道家的“三十六天”理论。
  道家说,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层,分为四个层次,见下:
  
  大罗天
  三 玉清境清微天
  清 上清境禹馀天
  境 太清境大赤天
  四 贾奕天
  梵 梵度天
  天 玉隆天
   常融天
  三
  界 无色界四天
  二
  十 色界十八天
  八 欲界六天
  天
  
  最底下一层是欲界六天,从下至上依次为:太皇黄曾天、太明玉皇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道教典籍《云笈七签》解释道:“欲界六天,有色有欲,交接阴阳,人民胎生”。
  欲界上面是色界十八天,从下至上依次为:虚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慕华天、曜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曜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黄孝芒天、太黄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道教典籍《云笈七签》解释道:“其界有色无情欲,不交阴阳,人民化生”。
  色界上面是无色界四天,从下至上依次为: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道教典籍《云笈七签》解释道:“其界人微妙无色想,乃有形长数百里,而人不自觉,唯有真人能见”。
  四梵天、三清境请见上表即可。另外,第三十六天大罗天与三清境也合称为圣境四天。
  这些“天”的名称繁冗复杂,一般人想必不会去刻意记诵。但是这“大罗天”,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有些印象。在许多传统文学作品或者评书里,都会出现类似“即便大罗天仙下界,也是无可奈何”的句子。大家想想,这“大罗天仙”就是居住在“大罗天”里的仙人。其住在最高一层天界,是级别最高、法力最大的神仙,连他都无可奈何的事,我们这些欲界凡人有怎么可能有办法解决?
  这就是道教思想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是作家以此来表现事态到了难以转圜之境地的一种比喻手法。看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结构,确实所言非虚啊。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笔者准备集结成册,寻出版。请联系E-mail:daysdays365@163.com或QQ:1438272427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12 23:05:46
      第十七谈 鬼的家
  笔者在第一谈里讲过鬼,鬼即“归”也,它是我国传统里所认为的人死后存在的一种形态。既然鬼出现了,那么它们得有个居所啊。那么多各种各类的鬼怪,它们平时住在哪里呢?
  首先,笔者在第二谈里介绍了中国传统里“三界”的概念,鬼不属天,不属人,自然是住在地界里的。然而“地界”这个概念太泛泛了,有没有更确定的位置呢?我们的祖先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乎鬼的确切居住地址也就随即被开发了出来。
  鬼的第一个家在泰山旁边的蒿里山。
  汉乐府古辞里有一首《蒿里》,里面就有“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小踟蹰”的句子,这就是说的蒿里山。为什么定下此处为鬼都呢?一般认为这是由于“泰山神”的缘故。
  最早,传统里还没有出现“阎罗王”、“阎君”的概念时,我国民间信仰的幽冥主宰是“泰山府君”,即“泰山神”。这个说法很早便出现了,汉代就有了成文的记载。在《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里,写道:“(鲜卑族)其俗兵死后神灵归赤山。‘赤山’于辽西东北数千里,如中国人死者魂归岱山也。” 这里面的“岱山”就是指泰山,泰山亦名岱山,古代以其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诗圣杜甫著名的《望岳》可为佐证“岱夫宗如何,齐鲁青未了”,就是指的望泰山。
  “泰山府君”后来又被人们封为“东岳大帝”,长期掌管幽冥地府和其中的一班鬼怪亡灵。但其人究竟是哪一位,历来说法不同。
  西晋人张华的《博物志》里说:“泰山神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招魂。东方万物始成,故知人命之长短。”
  “小仙翁”葛洪不这么认为,他写的《神仙传》里说东岳大帝是西王母小女太真夫人的第三个儿子,因为犯了律例而被贬,于是“主事东岳,退真王之编,司鬼神。五百年一代其职。”
  著名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里,姜子牙把东岳大帝之职封给了周朝武将黄飞虎,让其“执掌幽冥地府,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
  除了上述之外,东岳大帝的身份还有很多说法。但无论如何,泰山神、东岳大帝掌管生死幽冥是肯定的。可是鬼魂怎能住在五岳之宗,人间君王封禅之地呢?于是为了方便东岳大帝管理,则把泰山旁的蒿里山定为了鬼都的所在地。
  蒿里山又叫高里山,“蒿里”即是古人送葬的歌名。由于蒿里山鬼都的身份,历史上山里曾建有规模宏大的神祠,又名森罗殿。在一九三一年,蒿里山还曾出土过唐玄宗、宋真宗的禅地玉册,可见古代君王对其的重视,今天这两玉册都在台湾故宫博物院里了。
  至于鬼都冥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山海经》这部古书里做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山海经》认为,冥界里有一座昆仑山,它是冥界的核心,其四周被火焰山所环绕。昆仑山里面有深不可测、鸿毛不浮的“弱水”。死人的灵魂来至此处必需要过九道门,还有一种怪兽“开明兽”负责守护这九门。此外,还有守护灵魂的三头人,有长生不老的神树,有蜜蜂一样但大如飞鸟的恐怖毒物“钦原”,以及长着四只角的羊状怪兽“土蝼”等等。
  这是上古时期人们的瑰丽想象,今天看来却颇有西方魔幻色彩,很容易让人想起《指环王》之类的作品。因为,这种描绘固然精彩,但是感觉上少了些中国的味道。
  很快,这种情形得到了改变。随着本土道教的创立,掌管幽冥之事的神祗由东岳大帝变成了“北阴大帝”。而且,阴司地府的位置也迁移了。鬼怪们终于改善了居住条件,从蒿里山搬到了另外一个新家——现在著名的鬼城:四川酆都。也因为如此,“北阴大帝”也称“酆都北阴大帝”,简称“酆都大帝”。
  隋唐以后,佛教大量输入中国,印度的一位神祗“阎罗”(也可译为“琰摩”)也来到了中国。“阎罗”作为传说中人类的第一个祖先和第一个死者,使其成为司掌死亡以及裁判死者的冥界主宰。同时,一本名为《十八泥犁经》的佛经也传入了中国,并由佛经汉译的创始人,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安世高译成了中文,里面就出现了对冥界最为著名的描绘——十八层地狱。
  《十八泥犁经》的十八层地狱,是以受罪时间的长短与罪刑等级轻重而排列。每一地狱比前一地狱,增苦二十倍,增寿一倍。当中列出的十八层地狱均为梵文音译,分别是:光就居、居虚倅略、桑居都、楼、房卒、草乌卑次、都卢难旦、不卢半呼、乌竟都、泥卢都、乌略、乌满、乌藉、乌呼、须健居、末都干直呼、区通途、陈莫。
  十八层地狱的“层”不是指空间的上下,地狱是不分层次的,是按区域大小来形容的。而且“层”与“层”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时间和刑法上不同,尤其在时间的区别上。其第一狱以人间三千七百五十年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罪鬼须于此狱服刑一万年(即人间一百三十五亿年)。其第二狱以人间七千五百年为一日,罪鬼须于此狱服刑须经两万年(即人间五百四十亿年)。其后各狱之刑期,均以前一狱之刑期为基数递增两番。按照如此计算,到第十八层地狱之刑期,已相当于人间二点三乘以十的二十五次方年以上,即以亿亿亿年为单位。堕入此狱,受苦的时间几乎等于永久,真可谓“万劫不复”了。
  十八层地狱的情状译成中文,大略如下:
  第一层 拔舌地狱
    凡在世之人,挑拨离间,诽谤害人,油嘴滑舌,巧言相辩,说谎骗人。死后被打入拔舌地狱,小鬼掰开来人的嘴,用铁钳夹住舌头,生生拔下,后入剪刀地狱,铁树地狱。
   第二层,剪刀地狱
    在阳间,若妇人的丈夫不幸提前死去,她便守了寡,若唆使她再嫁之人,或是为她牵线搭桥,那么死后就会被打入剪刀地狱,剪断十个手指。
   第三层,铁树地狱
    凡在世时离间骨肉,挑唆父子,兄弟,姐妹夫妻不和之人,死后入铁树地狱。树上皆利刃,自来人后背皮下挑入,吊于铁树之上。待此过后,还要入拔舌地狱,蒸笼地狱
   第四层,孽镜地狱:
    如果在阳世犯了罪,不吐真情,或是走通门路,瞒天过海之人,以及犯罪在逃之犯人,打入孽镜地狱,照此镜而显现罪状。然后再依据所犯之罪分别打入不同地狱受罪。
   第五层,蒸笼地狱:
    以讹传讹,陷害,诽谤他人。这种人死后,则被打入蒸笼地狱,投入蒸笼里蒸。不但如此,蒸过以后,冷风吹过,重塑人身,带入拔舌地狱。
   第六层,铜柱地狱:
   故意纵火或为毁灭罪证,放火害命者,死后打入铜柱地狱。入此狱之人裸体抱住一根直径一米,高两米的铜柱。柱内燃烧炭火,且有小鬼不停扇扇鼓风。
   第七层,刀山地狱:
   亵渎神灵及杀牲者,死后被打入刀山地狱,脱光衣物,令其赤身裸体爬上刀山。
   第八层,冰山地狱:
   凡谋害亲夫,与人通奸,恶意堕胎的恶妇;以及赌博成性,不孝敬父母,不仁不义之人死后打入冰山地狱。令其脱光衣服,裸体上冰山。
   第九层,油锅地狱:
    卖淫嫖娼,盗贼抢劫,欺善凌弱,拐骗妇女儿童,诬告诽谤他人,谋占他人财产,妻室之人,死后打入油锅地狱,剥光衣服投入滚油锅内翻炸。
   第十层,牛坑地狱:
   凡在世之人随意虐杀牲畜者,死后打入牛坑地狱。投入坑中,数只野牛袭来,角顶蹄踩。
   第十一层,石压地狱:
    若在世之人,抛弃、虐待、甚至溺死婴儿者。这种人死后打入石压地狱。为一方形大石槽,上用绳索吊一与之大小相同的巨石,将人放入池中,用斧砍断绳索,压之。.
   第十二层,舂(音同“冲”)臼地狱:
    人在世时浪费粮食,糟踏五谷者,死后将打入舂臼地狱,放入臼内舂杀。
   第十三层,血池地狱:
   凡不孝敬父母,不尊敬他人,奸邪之徒等,死后将打入血池地狱。投入血池中受苦。此外因流血而死(见红而死),其人死后也投入血池中受苦。
   第十四层,枉死地狱:
   以各种方式自杀者,死后打入枉死牢狱,再也别想转世为人。
   第十五层,磔刑地狱:
     偷坟掘墓之人,死后将打入磔刑地狱,处磔刑。
   第十六层,火山地狱:
   行贿受贿,损公肥私,偷抢钱财之人,另外还有犯戒的出家人,其死后将打入火山地狱。被赶入火山之中活烧而不死。
   第十七层,石磨地狱:
   贪官污吏,欺压百姓之人以及吃荤的出家人死后将打入石磨地狱。即用石磨磨成肉酱后,令其重塑人身反复再磨。
   第十八层,刀锯地狱:
  偷工减料,欺上瞒下,拐诱妇女儿童,买卖不公之人,死后将打入刀锯地狱。即将罪人衣服脱光,呈“大”字形捆绑于四根木桩之上,由裆部开始至头部,用锯锯杀。
  以上就是十八层地狱的大略介绍,它们均是出于佛家的“劝善”和“修来生”的观念来设定的。道家接受了“阎罗”这位神祗,但是对于冥界的“十八层地狱”模式并没有认同。道家结合了本土文化,创制了更有中国特色的“阎罗十殿”。而且,这“阎罗十殿”传说就在鬼城酆都的地下,每一殿都有一位管理者。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13 21:28:11
      而且,这“阎罗十殿”传说就在鬼城酆都的地下,每一殿都有一位管理者。
  这十殿大略如下:
  第一殿秦广王,专司全部人间的生死寿命,统辖整个地府的吉凶。如果善人寿终,便引渡超生为仙;若是功过相等之人,则仍转投人胎入人世,男转生为女,女转生为男;若是罪人恶人则依其罪过发放至其余各殿。
  第二殿楚江王,司掌活大地狱,又称剥衣亭寒冰地狱。里面又下设十六个小狱。在世期间伤人肢体、奸盗杀生之人来此受罪,所受罪刑,相同于生前所造之业,怎么杀它,就怎样被杀。
  第三殿宋帝王,司掌黑绳大地狱,里面又下设十六个小狱。堕此狱者,其罪根多因邪见、诳怨、愚痴、好杀所致。此狱中罪人,身陷于无量由旬之热焰中,遭黑绳束缚,后被推堕于利刃铁刀热地之上,一旁有铁焰牙狗来啖食,一切身,分分被剥离啖食,凄惨无比,悲声叫唤盈天,无有救者,至罪业消毕。若得人身,其身分鄙劣下贱,常饥渴交迫。此狱之苦更胜于前的活大地狱。罪毕,若尚有余罪,再堕其它地狱续消罪业。
  第四殿五官王,司掌合大地狱,里面又下设十六个小狱。此地狱之苦又胜于前二者,其苦无边。堕此地狱之罪根为生前乐行杀、盗、邪行三业。观此地狱罪人为大火普焰所烧,眼出火泪,彼泪是火,即焚烧其身,阎罗人又劈其眼骨,复以铁钩割打,热铁钳擘其粪门,洋热白镴灌满其内,外有大火复烧其外,内外极烧,受其大苦。如是经无量百千年中业方竟。若生人中,常有癖病在其腹中,若身燋枯,又形貌丑陋等。
  第五殿阎罗王,司掌叫唤大地狱,里面又下设十六个诛心小狱。堕此地狱之罪由,为乐行杀生、偷盗、邪行、嗜饮酒等。此狱之苦更甚于前,罪人受此罪报,号哭叫唤,悲吼盈天,故称叫唤地狱。倘罪报受尽,复得人身,常得风血之病,或生贫穷,或生恶国。罪人押解至此,大抵已历前述地狱,受罪许久,若罪消尽,则发放往生或再受轮回业。罪重者,登上望乡台之后,复发其它地狱,一一受罪消业。
  第六殿卞城王,司掌大叫唤大地狱及枉死城,里面又下设十六个小狱。此狱之罪苦又胜于前面种种。因所造之杀生、偷盗、邪行、饮酒之罪皆较前为重,故其苦更深、更烈。每受其苦,罪人啼哭叫吼,声声悲号,故称大叫唤地狱。又此地狱对于妄语所造之罪有更严惨的罪报,受报的时间亦较前为长,真是苦痛至极!
  第七殿泰山王,司掌热恼地狱,又称碓磨肉酱地狱,里面又下设十六个小狱。罪根之因同前造作杀、盗,或邪见、邪行、饮酒、妄语等业,而丝毫无有忏悔,凡此罪人身坏之后,堕此大地狱。此狱之苦又更胜于前,此间火烧无有一念间断,业尽得脱,于三百世中堕饿鬼,二百世中堕畜生,若得人身,则于父母不生敬重,无惭无愧,无羞无耻,贱陋与狗食同行,手足粗裂,常依他食,尽其身命空无福德。
  第八殿都市王,司掌大热恼地狱,又称热恼闷锅地狱,里面又下设十六个小狱。此狱之苦,一切无间,乃至虚空皆悉炎燃,炽火于无量百千年岁,常烧不止,罪人热炎炽燃其身,如是无量百千年中,血灌其身,烧煮而死,死而复生。业尽堕饿鬼、畜生受饥渴苦,相互食苦。又无量百千世,欲得人身彷若如龟遇孔,生于人中得贫穷多病,热恼心乱不止,短命报,此为残余果报。观此大地狱,其苦又胜于前,其所造罪根亦同前,惟更加严厉,故果报亦更强烈。
  第九殿平等王,司掌最大的地狱,名曰阿鼻大地狱,又名无间大地狱,里面又下设十六个小无间狱。此狱受罪之苦更胜于前。其罪为杀父、杀母,复以贪欲、瞋恚、愚痴造作更重恶业,而堕此阿鼻地狱。此狱宽广围绕重叠,四面皆是炎火,无有一处空间。因生前造恶中之大恶、不善中之不善,故受苦中之大苦。除身陷火烧之外,复堕极寒之地,冷风如刀,遍布全身,受极痛苦,无可譬喻。一一罪行,都是业力所感。又此十六别处,一处比一处苦,此皆所造罪因不同故,如此过无量百千年岁,至罪业消竟方得出离。平等王专审世间一切冤死众生,大殿内外有无量无边前来申冤之冤魂,胎卵湿化、禽兽或水族聚一堂,个个哀号递状申诉。大王明察秋毫,皆能一一传押其元凶债主到案,举证历历,令罪犯伏首认罪。人问至恶是忤逆杀生、欺师叛道,皆因私欲而起,由贪欲而起嗔恚,由嗔恚而起愚痴无明,而铸大罪。此殿管辖之罪犯,皆是诸恶中之大恶,不善中之不善,故承受诸苦中之至苦,既历猛火劫外,还经寒冰劫,或寒风如刀,凝血成冰,或成烟成炭,锉骨扬灰,死生不断,痛苦不歇,堕此地狱,求出无门。
  第十殿转轮王,此殿直对五浊世界,专司各殿押来之鬼魂,分别核定罪福大小,发往四大部洲适当地方去投生。所有鬼魂按其善恶、罪福多寡,通过金桥、银桥、玉桥、石桥、木板桥、奈何桥去投生。根据投生名一一汇集后,通知第一殿注册毕,即送酆都城,再细分其寿命长短,罪福变换。另外,此殿还有一特殊使命,即给投生者灌下迷汤,让他们忘记前生之事。
  上述便是道家的“阎罗十殿”,其在形式上采用了一系列的佛教用语,但是究其内容,却完全是中国特色的。
  在古典名著《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里,就叙述了唐太宗魂游十殿,依此见到了十位君王的场景,最后阎王开恩,又多赐了太宗二十年阳寿。另外,著名神怪小说《聊斋志异》卷四里有一篇《续黄粱》,讲了一位福建省的曾孝廉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成为宰相,却贪赃枉法,无恶不作,死后下地狱受尽酷刑的故事,文中对地狱的种种情景,也有着非常精彩的描述。
  唐朝以后,“阎罗十殿”已经完全取代了东岳大帝、幽冥昆仑,已经成为民间关于地府的主流样本。后来,随着佛教地位的大幅提升以及佛教徒数量上的优势,“十八层地狱”便取代了前者,成为中国社会最广为人知的鬼魂家园,一直延续至今。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笔者准备集结成册,寻出版。请联系E-mail:daysdays365@163.com或QQ:1438272427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14 18:36:08
      第十七谈 中国人的预言——谶纬
  九十年代初,有一个宣称1999年便是世界末日的西方预言传至我国,一度在社会上甚为流行。作出这个预言的人是一位十六世纪的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此预言见于其著作《百诗集》(或译为《诸世纪》)。事实证明,他的预测失败了。
  零九年岁末,一部表现世界末日到来之时,人类挣扎求生的影片《2012》获得了全球影迷的一致好评。随即,玛雅文明关于“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的末日预言便迅速流行了开来,最后以致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权威科学家都站出来辟谣,以正视听,这才消除了很多西方人内心的恐惧。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官方回答:“2012年不会发生任何坏事。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星球已经安稳度过了40亿年,而且全世界有威信的科学家都知道2012年不会发生任何坏事。”,相信玛雅文化中的这个预言也离失败不远了,只待时间来证明了。
  我们中国祖先的智慧可以说是傲视同侪的,在预言、预测这方面自然不会落后于西方。而且,我们的先人给这门学问起了一个高古的名称——谶(音同“衬”)纬。
  谶,是巫师、方士编造的预测吉凶的预言隐语,称其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条谶言莫过于记载在《史记》里的“亡秦者胡也”。
  司马迁大神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里记述道:“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及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笔者来稍微解读一下这个事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全国。但是北方的匈奴胡人势力也在日益壮大,这成为秦始皇的心头之患。后来,有一个方士燕人卢生,称自己能找到长生不老之术,于是秦始皇便派他前往蓬莱三岛,向仙人寻长生之术并求仙人指点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元前215年,卢生回来了,他此去没有任何收获,当然没有找到什么长生之术,但他却献给秦始皇一本《录图书》,上书一则惊天谶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笃信方术,深信不疑,他认为谶语中之“胡”正是指令其寝食难安的匈奴,于是遂命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以绝亡秦之患。但秦始皇仍旧不放心,接着又下令不惜血本地在北方边塞修筑万里长城,试图以此为屏障阻挡匈奴的南侵。
  上述就是“亡秦者胡也”的相关情况。你看,一句谶言直接导致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超级伟大的工程——长城的建造。
  但很遗憾,历史证明谶言确实没说错,可秦始皇本人却理解错了。其实这里的“胡”指的是胡亥,即秦二世。秦始皇驾崩后,二世胡亥继位,横征暴殓,变本加利,杀功臣亲人,以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秦国随后走向灭亡。就像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说的那样:“胡,胡亥,秦二世名也。秦(指始皇)见图书,不知此为人名,反备北胡。”
  现代汉语中,“谶”被解释为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隐语。我们今天还有一句成语叫“一语成谶”,即是“不幸言中”的意思。
  纬,就是纬书。是儒生为解释儒家经典而编写的书籍,其大多假托古代圣人(如孔子)之名编写,是依附于“经”的各种相关著作。有著名的“七纬”之说,即:《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
  从纬书中(也包括“经”)进行考据研究,探索、发现、获取预言的学问,就叫做谶纬。谶纬之学作为一种预测、预言的学问,其涉及的范畴主要是在政治上。也可以说它是对未来政治事件、权利格局、国家兴衰进行预言的一门学问。
  在两汉时期,谶纬之学十分流行。西汉的终结者也是篡权者王莽,就为自己的上台而大量使用谶纬之说。
  《资治通鉴》记载:“前辉谢嚣奏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这只是开始,后来还有巴郡冒出石牛,扶风出了石文,未央殿里出现铜符帛图。所有这些,上面的内容就一个意思:王莽是真命天子,汉高祖刘邦要把天下禅让给王莽。到了最后,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这样记载:“梓潼人哀章学问长安,素无行,好为大言,见莽居摄,即作铜匮,为两检,署其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图’,其一署曰‘赤帝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某者,高皇帝名也(即刘邦)。书言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又取令名王兴、王盛,章因自窜姓名,凡十一人,皆署官爵,为辅佐。章闻齐井、石牛事下,即日昏时,衣黄衣,持匮至高庙,以付仆射。仆射以闻。戊辰,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禅,御王冠,谒太后,还坐未央宫前殿,下书曰:‘……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 大意就是,大臣哀章在高祖庙里藏了一个铜匣子,里面有图和书,上面写是高祖刘邦遗命,让王莽称帝,竟然还列出了大臣的名单,于是王莽就“顺理成章”地即为称帝了。
  巧得很,推翻王莽的,也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也用过这种手段。
  据《后汉纪》卷一记载,刘秀的同乡李守就造了“汉当复兴,李氏为辅”的谶语。李守的儿子李通就利用这条谶语去鼓动刘秀起兵。刘秀在长安时,“光武先在长安时,同舍生强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群臣因复奏曰:“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周之白鱼,曷足比焉?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群望。” (见于《后汉书·光武帝纪》)所谓“四七之际火为主”,四七就是二十八。而刘秀生于公元前六年,于王莽地皇三年(即公元二十二年)起兵,正好是二十八岁。
  刘秀自己对谶纬也是亲力亲为,他称帝后发布了一篇告天祭文,其中有如下之语:“……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 ,卯金修德为天子。’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见于《后汉书·光武帝纪》)“卯金修德为天子”就暗指繁体的“刘”字,谶言源于上天,刘秀自然就把自己称帝归结为“答天神”了。
  说实话,刘秀自身确实笃信谶纬之学,他即位后便“宣布图谶于天下”,就是把谶纬写成定本,使谶纬书籍定型化,并且用政治和法律的权力来维持谶纬神学的尊严。于是,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依谶纬来决定。那一时间,谶纬被尊为“秘经”,称为“内学”,具有神学正宗的权威性,而原本的儒家经典反被称为“外学”。甚至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也要向谶纬看齐。以致于“诏东平王苍正《五经》章句,皆命从谶。”(见于《隋书·经籍志》)
  魏晋以后,魏取代汉就造出“代汉者当途高”(见于《后汉书·袁术传》)的谶语,“当途高”就是古代宫殿的两观,名叫“象魏”;“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见于《易运期》)也是意指曹魏当代汉为帝。此后,宋刘裕代晋即帝位,“大史令骆达陈天文符瑞数十条”。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玺书就说:“图谶祯瑞,皎然斯在。”(见于《宋书·武帝纪中》);南齐萧道成代宋称帝,说他“姓名骨体,及期运历数,并远应图谶,数十百条。”(见于《南齐书·高帝纪下》);萧衍代齐,沈约对萧衍说:“《谶》云:行中水,作天子。”(见于《梁书·沈约传》)等等。
  想必大家也都看得出,此时的谶纬之学完全成为了一些强者用来起义革命、改朝换代的工具,那些所谓源于上天的“谶言”几乎都是人造的。既然本就是人为制作的,自然就可以被一些人利用,散布出威胁当权者统治的预言。所以,谶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魏晋时期开始,统治者已经逐渐认识到它的危险,一旦上台后就立即禁毁。下面就是一个历代禁毁谶纬的概况,笔者摘引自《谶纬与<白虎通义>》一文,作者不详:
  三国时,曹魏“科禁内学、兵书。” 凡谶纬诸书都须上缴,“匿不送官”的坐罪。(见于《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晋武帝司马炎 “禁星气谶纬之学”(见于《晋书·武帝纪》);北魏拓跋氏严禁谶纬。魏孝文帝拓跋宏大和九年:“图谶之兴,起于三季。既非经国之典,徒为妖邪所凭。自今图谶、秘纬及名为《孔于闭房记》者,一皆焚之,留者以大辟论。”(见于《魏书·高祖纪上》);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时说:“朕应簶受图,君临海内”(见于《隋书·高帝纪上》)。他是利用谶纬来表示天命所归,应运该作皇帝。可是当他的政权稍加巩固,就在开皇十二年(下令“私家不得隐藏纬候图谶。”(仍见于《隋书。高祖纪上》);到了隋炀帝时,“炀帝即位,乃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自是无复其学,秘府之内,亦多散亡。”(见于《隋书·经籍志》)
  唐朝也禁止私家收藏图谶,并悬为禁令,著于法律,唐高宗时制定的《唐律疏义》规定私家不得藏有“天文、图书、谶书、兵书”,“违者徒二年”(卷9《职制》律)。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又重申“谶纬不经,蠹深于疑众,盖有国之禁,非私家所藏”。命令天下各州府查禁,“敕到十日内送官,本处长吏集众焚毁。”(《旧唐书·代宗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诏:“民间天象器物,谶候禁书,并纳所司焚之,匿不言者死。”(《宋史·真宗纪》);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禁“阴阳图谶等书”。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又重申“私藏天文图谶”的禁令,“有私习收匿者罪之”(《元史·世祖纪》);明洪武六年(1373年)赵俶“请颁正定《十三经》于天下,屏《战国策》及阴阳谶卜诸书”(《明史·赵俶传》)。这是从魏晋到元明一千多年历代禁绝谶纬的概况。
  总的来说,自隋炀帝发使四出搜缴谶纬以后,谶纬已大量散失。唐以后幸存下来的多属零篇断简。谶纬到现在还能残存下来,一是由于《唐律》明确规定《七经纬》及《论语谶》不在收缴之内,所以其余杂谶均已亡扶,而这几种尚可幸免。二是历代禁谶纬大都是指民间私藏的,而对皇家秘书不在此限。部分谶纬赖以流传,如清修《四库全书》就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易纬》等书。但皇家图书馆的藏书由于战乱,天灾人祸,改朝换代损失很大,存十一于千百就很幸运,流传到现在的,自然不会大多 。
  从上述引文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历朝历代的大力禁毁,中国古代预言保存至今的文字记载,在数量上已经是很少了。不过很幸运的是,我们至今还能看到一些预言古籍,记载的也不是为帝王服务的零碎谶语。它们是被系统化的完整预言著作,而且已经摆脱了传统谶纬浓重的神学迷信色彩,其预言的时间跨度也非常之大,甚至预测到了当今乃至未来的一些重大事件。这些著作亦被誉为中华异文化里的“奇书”,我们在下一谈里就来说说它们。
  
  PS:只发天涯,请勿转载他处(天涯站内部可转)。笔者准备集结成册,寻出版。请联系E-mail:daysdays365@163.com或QQ:1438272427
  

作者:驭文石三 回复日期:2010-04-14 18:37:55
      第十七谈 中国人的预言——谶纬
  九十年代初,有一个宣称1999年便是世界末日的西方预言传至我国,一度在社会上甚为流行。作出这个预言的人是一位十六世纪的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此预言见于其著作《百诗集》(或译为《诸世纪》)。事实证明,他的预测失败了。
  零九年岁末,一部表现世界末日到来之时,人类挣扎求生的影片《2012》获得了全球影迷的一致好评。随即,玛雅文明关于“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的末日预言便迅速流行了开来,最后以致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权威科学家都站出来辟谣,以正视听,这才消除了很多西方人内心的恐惧。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官方回答:“2012年不会发生任何坏事。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星球已经安稳度过了40亿年,而且全世界有威信的科学家都知道2012年不会发生任何坏事。”,相信玛雅文化中的这个预言也离失败不远了,只待时间来证明了。
  我们中国祖先的智慧可以说是傲视同侪的,在预言、预测这方面自然不会落后于西方。而且,我们的先人给这门学问起了一个高古的名称——谶(音同“衬”)纬。
  谶,是巫师、方士编造的预测吉凶的预言隐语,称其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条谶言莫过于记载在《史记》里的“亡秦者胡也”。
  司马迁大神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里记述道:“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及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笔者来稍微解读一下这个事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全国。但是北方的匈奴胡人势力也在日益壮大,这成为秦始皇的心头之患。后来,有一个方士燕人卢生,称自己能找到长生不老之术,于是秦始皇便派他前往蓬莱三岛,向仙人寻长生之术并求仙人指点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元前215年,卢生回来了,他此去没有任何收获,当然没有找到什么长生之术,但他却献给秦始皇一本《录图书》,上书一则惊天谶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笃信方术,深信不疑,他认为谶语中之“胡”正是指令其寝食难安的匈奴,于是遂命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以绝亡秦之患。但秦始皇仍旧不放心,接着又下令不惜血本地在北方边塞修筑万里长城,试图以此为屏障阻挡匈奴的南侵。
  上述就是“亡秦者胡也”的相关情况。你看,一句谶言直接导致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超级伟大的工程——长城的建造。
  但很遗憾,历史证明谶言确实没说错,可秦始皇本人却理解错了。其实这里的“胡”指的是胡亥,即秦二世。秦始皇驾崩后,二世胡亥继位,横征暴殓,变本加利,杀功臣亲人,以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秦国随后走向灭亡。就像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说的那样:“胡,胡亥,秦二世名也。秦(指始皇)见图书,不知此为人名,反备北胡。”
  现代汉语中,“谶”被解释为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隐语。我们今天还有一句成语叫“一语成谶”,即是“不幸言中”的意思。
  纬,就是纬书。是儒生为解释儒家经典而编写的书籍,其大多假托古代圣人(如孔子)之名编写,是依附于“经”的各种相关著作。有著名的“七纬”之说,即:《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
  从纬书中(也包括“经”)进行考据研究,探索、发现、获取预言的学问,就叫做谶纬。谶纬之学作为一种预测、预言的学问,其涉及的范畴主要是在政治上。也可以说它是对未来政治事件、权利格局、国家兴衰进行预言的一门学问。
  在两汉时期,谶纬之学十分流行。西汉的终结者也是篡权者王莽,就为自己的上台而大量使用谶纬之说。
  《资治通鉴》记载:“前辉谢嚣奏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这只是开始,后来还有巴郡冒出石牛,扶风出了石文,未央殿里出现铜符帛图。所有这些,上面的内容就一个意思:王莽是真命天子,汉高祖刘邦要把天下禅让给王莽。到了最后,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这样记载:“梓潼人哀章学问长安,素无行,好为大言,见莽居摄,即作铜匮,为两检,署其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图’,其一署曰‘赤帝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某者,高皇帝名也(即刘邦)。书言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又取令名王兴、王盛,章因自窜姓名,凡十一人,皆署官爵,为辅佐。章闻齐井、石牛事下,即日昏时,衣黄衣,持匮至高庙,以付仆射。仆射以闻。戊辰,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禅,御王冠,谒太后,还坐未央宫前殿,下书曰:‘……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 大意就是,大臣哀章在高祖庙里藏了一个铜匣子,里面有图和书,上面写是高祖刘邦遗命,让王莽称帝,竟然还列出了大臣的名单,于是王莽就“顺理成章”地即为称帝了。
  巧得很,推翻王莽的,也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也用过这种手段。
  据《后汉纪》卷一记载,刘秀的同乡李守就造了“汉当复兴,李氏为辅”的谶语。李守的儿子李通就利用这条谶语去鼓动刘秀起兵。刘秀在长安时,“光武先在长安时,同舍生强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群臣因复奏曰:“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周之白鱼,曷足比焉?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群望。” (见于《后汉书·光武帝纪》)所谓“四七之际火为主”,四七就是二十八。而刘秀生于公元前六年,于王莽地皇三年(即公元二十二年)起兵,正好是二十八岁。
  刘秀自己对谶纬也是亲力亲为,他称帝后发布了一篇告天祭文,其中有如下之语:“……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 ,卯金修德为天子。’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见于《后汉书·光武帝纪》)“卯金修德为天子”就暗指繁体的“刘”字,谶言源于上天,刘秀自然就把自己称帝归结为“答天神”了。
  说实话,刘秀自身确实笃信谶纬之学,他即位后便“宣布图谶于天下”,就是把谶纬写成定本,使谶纬书籍定型化,并且用政治和法律的权力来维持谶纬神学的尊严。于是,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依谶纬来决定。那一时间,谶纬被尊为“秘经”,称为“内学”,具有神学正宗的权威性,而原本的儒家经典反被称为“外学”。甚至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也要向谶纬看齐。以致于“诏东平王苍正《五经》章句,皆命从谶。”(见于《隋书·经籍志》)
  魏晋以后,魏取代汉就造出“代汉者当途高”(见于《后汉书·袁术传》)的谶语,“当途高”就是古代宫殿的两观,名叫“象魏”;“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见于《易运期》)也是意指曹魏当代汉为帝。此后,宋刘裕代晋即帝位,“大史令骆达陈天文符瑞数十条”。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玺书就说:“图谶祯瑞,皎然斯在。”(见于《宋书·武帝纪中》);南齐萧道成代宋称帝,说他“姓名骨体,及期运历数,并远应图谶,数十百条。”(见于《南齐书·高帝纪下》);萧衍代齐,沈约对萧衍说:“《谶》云:行中水,作天子。”(见于《梁书·沈约传》)等等。
  想必大家也都看得出,此时的谶纬之学完全成为了一些强者用来起义革命、改朝换代的工具,那些所谓源于上天的“谶言”几乎都是人造的。既然本就是人为制作的,自然就可以被一些人利用,散布出威胁当权者统治的预言。所以,谶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魏晋时期开始,统治者已经逐渐认识到它的危险,一旦上台后就立即禁毁。下面就是一个历代禁毁谶纬的概况,笔者摘引自《谶纬与<白虎通义>》一文,作者不详:
  三国时,曹魏“科禁内学、兵书。” 凡谶纬诸书都须上缴,“匿不送官”的坐罪。(见于《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晋武帝司马炎 “禁星气谶纬之学”(见于《晋书·武帝纪》);北魏拓跋氏严禁谶纬。魏孝文帝拓跋宏大和九年:“图谶之兴,起于三季。既非经国之典,徒为妖邪所凭。自今图谶、秘纬及名为《孔于闭房记》者,一皆焚之,留者以大辟论。”(见于《魏书·高祖纪上》);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时说:“朕应簶受图,君临海内”(见于《隋书·高帝纪上》)。他是利用谶纬来表示天命所归,应运该作皇帝。可是当他的政权稍加巩固,就在开皇十二年(下令“私家不得隐藏纬候图谶。”(仍见于《隋书。高祖纪上》);到了隋炀帝时,“炀帝即位,乃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自是无复其学,秘府之内,亦多散亡。”(见于《隋书·经籍志》)
  唐朝也禁止私家收藏图谶,并悬为禁令,著于法律,唐高宗时制定的《唐律疏义》规定私家不得藏有“天文、图书、谶书、兵书”,“违者徒二年”(卷9《职制》律)。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又重申“谶纬不经,蠹深于疑众,盖有国之禁,非私家所藏”。命令天下各州府查禁,“敕到十日内送官,本处长吏集众焚毁。”(《旧唐书·代宗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诏:“民间天象器物,谶候禁书,并纳所司焚之,匿不言者死。”(《宋史·真宗纪》);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禁“阴阳图谶等书”。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又重申“私藏天文图谶”的禁令,“有私习收匿者罪之”(《元史·世祖纪》);明洪武六年(1373年)赵俶“请颁正定《十三经》于天下,屏《战国策》及阴阳谶卜诸书”(《明史·赵俶传》)。这是从魏晋到元明一千多年历代禁绝谶纬的概况。
  总的来说,自隋炀帝发使四出搜缴谶纬以后,谶纬已大量散失。唐以后幸存下来的多属零篇断简。谶纬到现在还能残存下来,一是由于《唐律》明确规定《七经纬》及《论语谶》不在收缴之内,所以其余杂谶均已亡扶,而这几种尚可幸免。二是历代禁谶纬大都是指民间私藏的,而对皇家秘书不在此限。部分谶纬赖以流传,如清修《四库全书》就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易纬》等书。但皇家图书馆的藏书由于战乱,天灾人祸,改朝换代损失很大,存十一于千百就很幸运,流传到现在的,自然不会大多 。
  从上述引文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历朝历代的大力禁毁,中国古代预言保存至今的文字记载,在数量上已经是很少了。不过很幸运的是,我们至今还能看到一些预言古籍,记载的也不是为帝王服务的零碎谶语。它们是被系统化的完整预言著作,而且已经摆脱了传统谶纬浓重的神学迷信色彩,其预言的时间跨度也非常之大,甚至预测到了当今乃至未来的一些重大事件。这些著作亦被誉为中华异文化里的“奇书”,我们在下一谈里就来说说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