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6:34:16
1937年9月25日,一个永远应该被记住的日子;平型关,一个永远不应该被忘记的地方。68年前,举世震惊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此地。是役,八路军第115师歼灭日本“钢军”坂垣第5师团第21旅团1部1000多人,打破了自抗战以来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大捷
本报记者 刘东波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山西,作为我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无数先烈的鲜血铸就了一部辉煌的抗战史。为了纪念,为了正义,为了和平,本报从今天起隆重推出本报5路记者采写的5篇文章,旨在与读者一起,回顾壮烈的过去,创造和谐的未来。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来临之际,记者踏上灵丘这块神奇的土地,来到千古雄关平型关下,探寻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平型关大捷”的踪迹。事前,记者曾打听到,在灵丘县红军敬老院曾住着5位当年参加过平型关大捷、抗战胜利后复员落户在该县的原115师八路军战士。但不幸的是,最后一位老人郑富贵也于两年前去世了。
奔赴平型关
5月22日,记者乘N202次火车前往灵丘县。这是一辆空调车,车里大部分人都是去北京的,人不多。21时30分,一声长笛,火车缓缓地驶出太原站,城市里的五彩灯光在身后渐行渐远。这趟车次日两时多才能到灵丘,途中要行驶5个多小时。记者翻开一本由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出版,作家李人毅写的《喋血平型关》。窗外一团漆黑,只有远处的灯火不停地跳跃着。火车呼啸着在暗夜里疾驶,仿佛驶进了时空隧道。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立即向全国发表了号召抗战的宣言。宣言说:“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讲话,中国正式对日宣战!8月25日,红军被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按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改为第18集团军)。整编后的八路军遂即开赴抗日最前线。
列车在同蒲线上向北疾驶。68年前的9月9日,肩负着历史使命的八路军第115师也是在同蒲线上向北进发。历史的轨迹在迥异的时间、相同的空间里融合了。1937年8月22日,八路军抗日先遣队115师1部从陕西三原出征,经过7天的行军,经富平、蒲城、合阳等县到达韩城县芝川镇后渡黄河进入山西,9月4日赶到侯马车站,9日乘上北去的火车,开赴前线。
所不同的是,115师士兵乘坐的火车是经反复交涉,才弄到的一批破烂的敞篷车厢。(注:115师在侯马停留了5天。)这是怎样的一次征程呢?原铁道兵后勤部政委,当时的687团三营二排副排长程荣耀回忆说:“路基也不平,火车像老牛拉破车,走走停停。一个敞篷车厢装100多人,我们在车里挤得像沙丁鱼群一样,能站能坐,就是没有一点活动余地。”
“在车上的两天,饿了,啃口干馍馍。只是渴了没办法,车厢里连一滴水也没有。晚上小凉风一吹还可以,中午太阳当头照,汗水顺着脸颊流,嘴唇都干裂了,有的同志晕过去了。六班有个战士用搪瓷缸接着自己的尿喝。”程荣耀说。
这是怎样的征程呢?八路军战士坐在拥挤的车厢里,经受着日晒雨淋,有时还遭受敌机的轰炸和机枪扫射;沿途到处是丢盔弃甲、士气低落的国民党败军,有些甚至没有和日军交手就败下阵来;老百姓热烈欢迎;在太原站遇到了从东北流亡过来的青年学生。程荣耀说:“天黑时到达太原车站。群众把成桶的水抬上了车厢,还从柳条篮子里取出烧饼、馒头、鸡蛋,往我们手里塞。有一群男女青年跑到站台上向我们抛鲜花和糖果,车厢里顿时飘着五彩纸屑,下起了阵阵的‘花雨’。继而,他们唱起了那首《九一八小调》来:
高粱叶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
杀人放火真是凶,
中国军队好几万,
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
后来,学生们又唱起了《松花江上》,唱得声泪俱下,把我们排的许多战士都唱哭了。”
68年后的5月23日凌晨2时45分,记者到达灵丘。
日军叫嚣:“1个月占领全部山西,3个月灭亡中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在短短20 余天内,侵华日军便占领了天津、北平,并以此为基地大举向华北进攻,妄图占领华北,进而快速吞掉整个中国。日军兵分三路,分别沿津浦、平汉、平绥铁路进军。其中,东条英机率关东军“蒙疆兵团”由阳高、天镇南下,平绥路日军主力坂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由怀来经蔚县、涞源向保定策应作战,向西、向南攻入山西。日军叫嚣:“1个月占领全部山西,3个月灭亡中国!”
山西,四面环山,地势险要,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在军事上被兵家称为“华北之锁钥”。日军认为,只要控制了山西就掌握了整个华北战场的主动权。于是,日军在华北战场上实施的攻击战略中,突破华北西部山地、抢占山西就成了重中之重。而日军欲图晋绥,必先夺太原;欲夺太原,必先夺大同或平型关。1937年9月1日,日军开始进攻山西。9月10日,日军攻入阳高县城,屠杀无辜群众千余人;11日,天镇失守,日军屠城3天,2300余名群众遇难;13日,大同失守;14日,日军侵占广灵、怀仁县城;16日,日军占领浑源县城;18日,左云、山阴两个县城失守;20日,日军侵占灵丘、应县。此时,日军兵分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逼近太原。
日军进攻山西时,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判断日军将沿平绥线进犯大同,战场可能局限于雁门关以北地区,因此,他精心布置了“大同会战”。不料,关东军“蒙疆军团”于9月13日攻陷大同,“大同会战”失败。此时,日军主力坂垣军团攻入山西广灵,逼近平型关。阎锡山全力部署“平型关战役”,意在平型关和坂垣师团决战。
平型关大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的。
十里乔沟,振我中华魂
平型关,古称瓶形寨,顾名思义,这里的地势像瓶子形状,口小肚子大。瓶口是老爷庙,瓶肚子就是约5公里长的乔沟,它连接着雁门关和紫荆关,为历代边陲重镇,素有“东控紫荆,西辖雁门”之称。在恒山与五台山接壤之处、海拔1800米的长城隘口上,存有一座嵌有“平型关”3个字的残颓城门。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这座千年雄关再次见证了历史。
平型关战斗遗址位于平型关东北5公里的灵丘县小寨、关沟一带,距县城25公里。5月23日,记者一行从灵丘县城出发,行车约半小时来到平型关战斗遗址。沿着前往平型关的新修的公路向上爬坡,记者在公路的左侧发现一块题为“乔沟”的石碑(灵丘县人民政府1997年立),石碑紧邻一条蜿蜒曲折的天然沟壑,沟深坡陡。同行的灵丘县总工会副主席张霞说,这里就是当年平型关大捷的主战场——乔沟。据张霞介绍,这条东西走向的沟长约5公里,昔为京冀通往太原的古道。乔沟蜿蜒曲折,沟深15米—20米,宽3米-5米,其形犹如高楼之间的一条窄巷,站在沟底深处大有“一线天”之感。沟底有路,最窄处只能容下一辆汽车。这就是当年坂垣师团进攻太原的必经之路。站在乔沟纪念石碑前,望远方沟壑,风吹过,似听到隐隐的喊杀声。
据了解,1937年9月20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突破晋军防线,于当日下午侵占灵丘县城。21日,坂垣命令第21旅团进攻平型关。当年日军坂垣师团进犯平型关,在蔡家峪、小寨、关沟等村走一路杀一路,共杀害百姓300余人。9月23日、24日,日军在灵丘县城强奸妇女,进行杀人比赛,两日内,400多人被杀害,大云寺主持广显大师夜间帮助妇女们攀城墙逃走,被日军发现后竟用汽油活活烧死。9月22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1部占领东跑池地区。23日,八路军总部命令115师在平型关、灵丘间机动,侧击敌人。24日夜,在瓢泼大雨中,115师开始进入伏击阵地。设伏区域:辛庄—老爷庙—小寨至蔡家峪、东河南—带峡谷。115师进行了如下部署:第343旅两个团主攻;杨得志的685团“打蛇头”,隐蔽于白崖台以西一带,准备吃掉关沟、老爷岭之敌,并阻击东跑池之敌回援;李天佑的686团“斩蛇腰”,埋伏在老爷庙至蔡家崖一线,占领小寨村至老爷庙以东高地,实施中间突击,分割歼灭沿公路开进之敌;张绍东的第344旅第687团“断蛇尾”,占领西村、蔡家峪和东河南镇以南高地,断敌退路,并阻击由灵丘、浑源方向来援之敌;第688团为师预备队。
9月25日拂晓,敌第5师团第21旅团第21联队1个大队和辎重部队、骑兵队1000余人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鱼贯而行。由于道路狭窄,加之雨后泥泞,车辆拥挤堵塞,日军行动缓慢。7时许,敌人全部进入我115师的伏击地域。“叭、叭、叭”三颗信号弹在天空炸响。685团率先打响战斗,给予敌军迎头痛击,首先打乱了敌军的队形,封闭了日军南逃之路。第687团将敌后尾部队分割包围于蔡家峪和西沟村,并抢占韩家湾北侧高地,切断了日军的退路。骄横的日军遭到意外打击,不知所措。几乎同时, 686团第一营、第二营适时发起攻击,与麇集公路上的日军展开激战。杨得志将军在其回忆录《横戈马上》中回忆当时的情景:
“刹那间,公路上满是我们的人了。遥看东面的公路,一直到老爷庙一带,兄弟团的战士们也差不多和我们同时成排成连地涌向公路,把鬼子拦腰斩成几段,乃至几十段。鬼子们一片慌乱,四下乱窜,战士们端起刺刀,到处追杀,被刺死、打死的敌人,满地都是。”
刘炳华是687团供给处的一个负责人,他亲自参加了乔沟激战,他后来回忆道:“……在这长长的山沟里,到处都倾翻着鬼子的汽车,烧着了的还在冒烟,汽车上面和车轮下面都是鬼子的尸体,有的挂在汽车挡板上,从姿势看,显然是没来得及下车就被击毙了。半山坡上鬼子的骑兵,连人带马横尸遍地。死尸中间,有的是被我们的战士用刺刀戮死的。我团9连一个叫常海车的排长子弹打光了,就端着刺刀与敌人拼杀,一连刺死了6个鬼子。鬼子的尸体横七竖八,倚躺仰卧,各式各样的丑态都有。公路上的汽车和大车还满载着弹药、被服、粮食、饼干、香烟……遍地都扔着枪支弹药,东洋兵的黄呢军服、大头鞋子……不可尽数。”
十里长沟,日军人仰马翻,尸体狼藉,到处是燃烧的汽车、遗弃的武器、散落的文件……平型关文管所所长汪东光告诉记者,在随后的战斗中,我115师歼灭坂垣师团第21旅团后续部队和旅团辎重队千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在这次战斗中,包括两名中佐、一个尉官在内的千余名“皇军”被歼灭,日军还损失了一个旅团的辎重。此战在日本军界、政界、新闻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日本新闻界甚至盛传“坂垣征四郎被击毙”的消息。这一仗,是八路军东渡黄河抗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仗,它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而且极大地振奋了中国抗日军民的士气,使全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希望之所在。平型关大捷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十里乔沟,见证历史!
十里乔沟,振我中华魂!
老爷庙,战斗最激烈
沿公路继续向上,便可到达老爷庙。这个仅有二层楼,看起来规模不大的关帝庙就是平型关大捷中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老程是附近村民,他看守老爷庙已经有几年了。他指着关帝庙西北处的一座小山头告诉记者说:“那就是乔沟两侧的最高点,八路军和日本兵为了争夺这个制高点展开肉搏战,山头下面全是尸体。”
战斗打响后,115师居高临下向敌军展开了猛烈进攻。步枪、机枪、手榴弹、迫击炮齐开火,一下子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顷刻间,汽车撞汽车、人挤人,日军乱作一团。但对方不愧是“王牌军”,不久,起初被打懵的日军,虽然失去了指挥,却自觉形成小组,3人一组,背靠背,与我军十几个战士拼杀。我方战士杀伤3个敌人,也差不多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并且,被打晕的日军开始清醒过来,迅速集结,凭借汽车作掩护,运动着朝公路附近的制高点冲去,战斗进入第二阶段——争夺老爷庙。
资料显示,115师参战的3个团都曾和敌人在此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其中,以866团牺牲最大,当地老乡都把攻打老爷庙高地的866团叫做老六团。当时,866团三营未冲过沟去,一部分日军已占领了老爷庙,三营在向公路上冲时,敌人的火力很猛,冲上去的战士一个又一个地倒了下来。山沟里烟雾弥漫,三营战士向前跑,往前爬,往前滚,终于冲上了公路,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685团的特务连奉命策应三营夺回老爷庙,战士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前赴后继地冲上老爷庙阵地,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冲在前面的宋连长一连刺倒两个鬼子;共产党员、五班班长安南被鬼子刺中胸部,他怒目圆睁,大吼一声,直至将刺刀刺入敌人身体后才与敌人一同倒下;有一个战士负重伤倒在地上,他扭住敌人的伤兵一同滚下山去;还有的小战士连砍刀都没有,就徒手和鬼子扭打……
大约中午时分,有6架日军飞机飞来增援,但八路军和鬼子绞杀在一起,难分你我,日机不敢轻易投掷炸弹,只好在空中转了几圈,扫兴地飞走了。此时,老爷庙制高点被我军牢牢控制住,日军在阵地前抛下了数百具尸体,不得不停止攻击。
敌人争夺老爷庙彻底失败后,竞相涌向辛庄方向,妄图杀开一条血路与东跑池的日军会合。主战场由老爷庙转到了关沟、辛庄一带。发现日军向辛庄方向败退的情况后,866团当即分兵两路,一路向东与687团夹击日军的辎重队,另一路追击涌向辛庄路的敌人。日军所集中突破的地带正是杨得志所固守的阵地。由于长时间激战,685团的枪支弹药已经严重缺乏,再加上大运动量的体力消耗,土兵有些疲劳,直到日军近至几米的距离,他们才跳出战壕同敌人展开白刃战。日军的一次次突围均被粉碎。
下午1时许,687团已把小寨村路口牢牢堵住了,日军乱作一团。我军再次发动了冲锋,霎时喊杀声又连成一片,沟底里的鬼子无处躲藏,绝大部分被消灭在沟底里。紧接着,686团和687团会合在一起,乘胜追击日军的残部。
至此,平型关伏击战宣告结束。此役,115师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多辆、大车200多辆,缴获九二式野炮1门、轻重机枪20多挺、步枪100余枝、掷弹筒20多个,战马53匹,日币30万元,以及大量的食品及棉衣。同时,我军也为此付出了伤亡近600余人的代价。 平型关战斗胜利的消息传到全国各地,举国为之振奋!全国各地祝捷的战报像雪片一样飞向延安,飞向八路军总部和115师。蒋介石曾3次发来嘉奖电文,致朱德、彭德怀的电文中称:“25日一战,歼寇如麻。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是所至盼。”
驿马岭(腰站)阻援,以一当十
除乔沟激战,争夺老爷庙、辛庄之战外,驿马岭阻击战不能不提。该战在平型关大战中和日军交火最早,作战环境最差。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以一当十,击退了日军近两个连队的进攻,不仅阻止了敌军西进增援,而且还意外地收复了涞源。(注:日军1个联队相当于八路军1个团,但兵力比1个团多。此时,日军采取步军“二二制”的战术编组,即1个师团辖两个旅团,1个旅团辖两个步兵联队,1个步兵联队辖3个步兵大队。每个大队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每个中队为180人。)
据了解,腰站是河北和山西之间的一个大的村庄,明代建有驿站,称“腰站”。腰站村东1公里处有座山,山顶有个马鞍形的隘口,这个山就叫驿马岭,它是河北涞源通往山西的一个重要隘口。根据部署,独立团大胆穿插到敌后,切断日军从涞源、广灵到灵丘的公路线,阻击两个方向的援敌,保证师主力全歼平型关之敌。9月24日,当115师赶到腰站时,敌人已先期占领了驿马岭,形势十分危急。杨成武分析,敌人不敢贸然黑夜下山,遂命一营占领驿马岭半山腰有利地形,正面阻敌;二营切断灵广公路,阻击从广灵方向的日军增援部队;三营做预备队。24日夜,大雨。(注:据介绍,这场大雨引发山洪,使作为平型关大战预备队的八路军868团未能及时赶到预设阵地,否则,有专家称平型关大捷的战果将被改写。)雨中,战士们“持枪坐到了天明”。25日,大雾。战斗开始打响。一时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齐鸣,喊杀声在山谷中回响。此时,西方亦传来枪炮声,那是115师主力正在围歼平型关之敌。敌不知我军虚实,不敢倾巢攻击。我军在被动的情况下,顽强抗击日军两个联队的攻击。激战到下午4时,从平型关方向传来师部电报,坂垣师团第21旅团千余人被歼灭,独立团胜利完成打援任务。出击的时候到了,杨成武令预备队插到隘口的东面,从敌人的后面打上去。这是一支生力军,个个争先奋勇。此时,我军在正面亦发起冲锋,日军想不到我军还有如此多的部队,误以为陷入了包围,如惊弓之鸟,遂收拢部队,向涞源逃去,独立团以追击之态,光复涞源。
郑富贵是当年独立团一营一连的司务长,亲自参加了驿马岭的战斗。独立团的团长就是被毛泽东称为“白袍小将”,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的杨成武将军。驿马岭(腰站)阻击战成功地阻击了日军增援,为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据介绍,由于独立团是“黑户”,驿马岭阻击战没有被好好宣传。此役,歼敌400余名,创造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注:据了解,当时在红军改编时,蒋介石利用编制限制共产党军队的数量,只给了八路军6个旅12个团的编制,独立团不在国民政府下发的八路军编制序列之内。)
115师的昨天和今天
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115师一战成名,声名远扬。据了解,115师前身是红1军团和第15军团组成的第一方面军。其中,红1军团主要组成部分是原中央红军,战斗力最强,曾被称为“铁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5次反“围剿”作战,就是在原红一方面军与国民党之间进行的。10位共和国元帅中,有8位来自红1军团: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和林彪。著名的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都发生在红1军团。在平型关大捷中,685团团长杨得志就是组织17名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团长;独立团团长杨成武便是率队飞夺泸定桥的团政委。
平型关战役后,林彪受伤出国治疗,115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聂荣臻率领,建立了晋察冀军区;第二部分主要是由罗荣桓、陈光率领的343旅,东出山东,建立了山东军区;第三部分是344旅,后一分为二,一部分由杨得志率领建立了冀鲁豫军区,该部后划归129师指挥;另一部分由黄克诚率领建立了苏北军区,皖南事变后该部被改编为新四军3师。
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后来发展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24个集团军中的第38军,曾在平津战役中担任天津主攻。在解放战争中,该军从祖国最北的松花江畔一直打到滇南边境。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被称为“万岁军”。著名作家魏巍采访该军松骨峰阻击战英雄事迹后写成了著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八路军115师344旅是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第39集团军的前身,在解放战争中,该军从黑龙江一直打到广西镇南关。在抗美援朝中,该军在第一次战役中重创耀武扬威的美国骑1师(华盛顿建立美国的开国师),夺取中美陆军交锋的首次胜利。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建国后被改编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机械化师。
平型关大捷鲜为人知的故事:秘密武器,男兵变女尸
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当地人李玉社给记者讲了一个关于平型关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平型关大捷中的秘密武器。
4年前,李玉社在此地办了个平型关生态农业开发公司,他梦想把平型关建成集特色农业观赏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为此,他走遍了平型关的每一寸土地,对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耳熟能详。他说,1937 年,115师在平型关伏击坂垣师团获得大捷,然而,一种制作简单,看似平常,却对整个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的秘密武器——铡草刀,一直鲜为人知。坂垣师团是日本的王牌军之一,机械化程度高,而115师只有小米加步枪。为了让敌人进了伏击圈出不去,就必须在适当的时候破坏掉敌人的汽车等交通工具。大家想到个好办法:埋设铡刀。铡刀锋利、刀背宽、稳定性好,很适宜道路埋设,而且老乡家每家都有,收集起来很容易。战士们连夜在日军必经之路预先挖好一些浅沟,把收集来的铡刀刀刃朝上,露出地面约50毫米,或横或竖地埋好,并在上面做好精心的伪装,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当轮胎碾上去的时候铡草刀自身也不会发出任何响声,但轮胎外胎已被割裂,内胎不堪车身的重压跟着爆裂,整个汽车就瘫痪了,不但跑不掉,反而变成阻碍敌人前进或者后退的路障。而这时,115师如神兵天降,打得鬼子晕头转向,鬼子最后只好丢下1000多具尸体和大批武器辎重,仓皇徒步逃窜。
在平型关下,还流传着日军“男兵变女尸”的说法。东跑池村的老人回忆说,平型关战斗结束后,村里有胆大的人到战场 “捡洋落”,有罐头、饼干、雨衣、钢盔等。有的人还从死尸上扒衣服。当把一具面部朝下、身材不高但臀部肥大的尸体衣服扒开后,看到其胸脯上紧缠着白布,村民好奇地解开后,发现是女人。繁峙县政协编写的《繁峙文史资料》第一辑刊登的《平型关战役当地群众见闻录》中,收集了国民党正面守军阵地的6个村庄老年人的回忆录,其中团城口村张官正和西跑池村的王同道、王德治都说亲眼见过日军女兵的尸体。这样的女兵是代父兄从军的战斗兵?还是卫生兵?至今还是一个谜。
平型关人民渴望发展
始建于1969年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乔沟东南侧的半山腰上。纪念馆是一栋白色二层小楼,坐东面西。纪念馆背后的山上,便是由杨成武将军题写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纪念碑碑基、碑座、碑体分别为1.15米、1.937米和9.25米,分别寓意参战部队115师和发生的时间1937年9月25日。站在纪念碑前,乔沟一带风景尽收眼底。
在离开平型关战斗遗址时,灵丘县新闻办公室主任刘润和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在8年抗日战争期间,灵丘县被屠杀无辜群众7000余人,全县损失总折款86亿元;灵丘县支前总人数达10200人,参加人民子弟兵的6000余人,参战的民兵自卫队员800余人,妇女做军鞋9万余双,支援粮食2.4万石。英雄的灵丘人民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灵丘县的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该县目前仍是全国贫困县。据记者了解,灵丘战国时为赵邑,西汉置灵丘县,因赵武灵王葬此,故名灵丘。灵丘境内有风景优美的花塔村、桃花山、空中草原和赵武灵王墓,尤其是有平型关遗址这样知名全国的红色人文景观。1961年,该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12月,又被国家6部委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精品经典景区名录。据悉,国家将投入巨资对遗址进行旅游开发。据记者了解,今年5月15日,全省红色旅游启动活动在灵丘举办时,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像赶集一样,乘坐三轮车、拖拉机,骑着摩托车、自行车翻山越岭来到现场,摆起小摊,叫卖红枣、凉粉等当地的土特产,足见当地老百姓是多么渴望发展。
即将离开灵丘,记者来到了灵丘县的唐河公园,看到正南方一座高山。当地人说,那是太白维山,海拔2234米,为灵丘境内诸山之最。站在此处看太白维山,酷似一个睡美人。记者衷心祝愿,美丽的灵丘和英雄的灵丘人民能早日发展起来。